《爱和自由》读后感

上传人:ya****h 文档编号:35604370 上传时间:2021-10-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爱和自由》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爱和自由》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爱和自由》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爱和自由》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和自由》读后感(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1页共5页 爱和自由读后感600字600字读后感 【第1篇】 近些天,翻阅了孙瑞雪的书爱和自由,让我明白了,爱孩子就要给 他充分的自由,当然,这样的自由是建立在纪律的基础上的。 爱与自由的一个最具有颠覆性教育观念就是蒙特梭利“精神坯胎” 论,所谓的“精神坯胎”是说,胎儿在母体中形成的一瞬间,内在就有了一 样东西,这样东西将在儿童一出生就指导儿童的发展,指导儿童该去抓什么 ,摸什么这种观点要求我们相信儿童是一个精神存在物,儿童将按照预 定好的这种精神发展模式发展。 基于这种观点,儿童的成长不需要大人灌输什么新内容,而只需要为儿 童创造成长的环境和条件。如果仔细思考一下我们掌握语言的过程,就不难

2、 看出,环境对儿童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一般三岁前,儿童就能基本掌握本土 语言,在这个过程无需大人为孩子专设课程,儿童便能在周围充斥的语言声 音中自行掌握语言,可见,儿童是自我发展的。而这种自我发展基于感觉之 上,从感觉中发展并由感觉伴随着。 我很赞赏这本书的观点:“人的成长过程是一个心理成长过程,而不是 一个智力的成长过程,智力成长是附在心理成长之上的。”这个与中国大陆 “知识至上”的教育观念似乎完全相悖,“绝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拼命给孩子灌输知识,这就是我国教育的现状,殊不知这种完全违背儿童内 在成长规律的教育观念,正在吞噬着孩子的心智。 第2页共5页 蒙氏的教育,自由是建立在纪律的基

3、础上,也是说,当孩子的行为超越 纪律的范畴时,我们应该是有权利说“不”的,但这个“不”要怎么说,以 什么方式去引导,去告诉孩子呢。在蒙错理念中,一切都要为了心灵让步。 比告诉孩子对错更重要的,是保护孩子,使孩子不至于陷入困境,使孩子心 灵不受到伤害。孩子是通过感觉来认知这个世界的,通过感知而发现宇宙的 定律,或许我们简简单单一个字眼,就会伤害到这幼小柔嫩的花朵。 蒙氏的教育理念强调孩子自我教育,家长和老师只是观察者,引导者, 能够让孩子在自由中自己找到纪律和约束,心甘情愿的遵循规则。这个才是 教育的最终目的。上现在蒙氏的教具炒的很热,家长们热衷于送孩子们上数 学班,音乐班,大大小小的教学机构都

4、高悬蒙氏的金字招牌。转也赶过潮流 去上过几期早教课,当时我并不是很了解什么是蒙氏,当然现在也不是很了 解。对当时的我而言,蒙氏教育就是眼花缭乱的教具。我觉的现在中国的早 教机构已经把蒙氏教育当成是万能的,已经有些脱离了爱和自由的原则。我 们带孩子去早教班的时候征得他们的同意了吗,当他们不愿意的时候我们遵 从他们的意愿了吗?我想答案是没有。我们应该坐下来好好反省,我们带孩 子上早教班是什么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在自由中找到本我,还是为了让孩子 学习更多的语言能力,数学能力,绘画能力。 【第2篇】 看了孙瑞雪的爱和自由感受很多,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蒙氏理论的书 第3页共5页 ,拿到书后才一翻,就马上被吸引

5、住了,一边看一边打心眼里认同,合上书 本,内心充满了接触到真理的激动。 都说只有切身感受的事物才会特别认同,现在却已经想不起来到底是书 里哪些案例和说法触动了自己,只知道一边翻阅一边忍不住幻想:如果自己 从小能在“爱和自由”的教育理念下成长是多么的幸福,甚至有一种冲动, 恨不得把书上的文字腾印到父母的脑子里,告诉他们当年那种传统的教育方 法是怎样伤害和扼杀了孩子的自尊和自信。总之,由此“爱和自由”的理念 已经深深扎根在心里,看着孩子们无邪的笑脸,作为老师的神圣使命感再次 升华,看着孩子的脸,在心里对她们说我也要“让我的爱象阳光一样包围着 你们,而又给你们光辉灿烂的自由。” 爱是什么呢? “爱是

6、忍耐,爱是慈祥,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 狂,不做无礼不求益,不动怒只喜欢真理凡是包容,凡事相信,凡是盼 望,凡是忍耐爱是永不止息的等待。”书中是这样的定义“爱”的。“不动 怒、相信、盼望、永无止息的等待”是打动我最深的字眼。 在爱孩子的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以现有的经验对待孩子,因为现有的经验 早已过时。”曾经,我也认同一个家庭里的孩子至少要怕一个人,要有个人 “镇”得住他;认同孩子小的时候讲不通道理的时候,至于道理,长大了就 会懂了;认同一个凌厉的眼色使过去,孩子就噤若寒蝉的“威严”因为 ,我们就是在这样的教育中成长的,我们从小按着“乖孩子”的模式去听话 、不惹事、好好学习、不贪玩,就是

7、好孩子。 第4页共5页 我们从来没有或者有过却没有答案去问自己:我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人生 ?眼前这些就是我想要的吗?我们的身体已经成熟,我们的心智却停滞不前 ,面对纷扰的社会,我们内心的惶恐不安远远大于自尊自信,这就是传统教 育带来的后果。为什么一代一代的父母都对自己的处境不满意,拼命把希望 寄托在孩子身上,要孩子“按我说的去做,但不要1 这句话饱含着对儿 童至深的爱。在十多年的教育实践中,她始终用心灵和儿童对话,她能看到 儿童的渴求,知道儿童的想法,了解儿童的心情,感知儿童的苦难。 不论是学校还是家里,我们面对的都是孩子,一个个独立而独特的个体 o自己有限的教育经验是否能够满足于这么多需要受到

8、良好教育的孩子呢? 这也是一个古老的教育话题怎样因人施教。即书中提到的“爱的能力” 之一。 我觉得要树立孩子的一种比较良好的自我评价感觉,因为,孩子对自己 的评价都不是很客观,大部分评价都来自成人。所以,要让孩子觉得自己是 好孩子比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坏孩子”更容易教育。 当孩子出现不遵守纪律的时候,要理解孩子的种种行为,不在孩子面前 反复强调他的种种不是,而是可以采取转移注意力,弱化他的错误行为。一 个孩子的成长是否能够不断发挥和扩充自己原有的优势,改善不足,不是一 朝一夕的事,需要一个比较系统的教育方案。 读了这本书,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我才发现,原来作为老师,我是 那么不合格,我忽略了孩

9、子的内心,缺乏对孩子的沟通和交流。从此刻起, 第5页共5页 在工作中,我要多聆听学生的心声,而不是急于批判学生。聆听孩子的心声 ,是我们与孩子沟通的最好方式。聆听是我们对孩子最好的爱! 总之,需充分观察和了解孩子的特性,来寻找相应的教育策略,持之以 恒,就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我们有足够的洞察能力,在每个孩子身上 看到不同的闪光点,我们也将更加具备了爱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做人。”通过阅读 爱和自由这本书,我深深地体会到:同时,也使我清醒地认识到:要教育 好一个学生,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长期不懈地努力,只要我们 能够持之以恒,用我们火热的爱心去点燃学生心中希望的火花,那么,我们 就会看到一个个学生像一棵棵小苗苗沐浴着阳光雨鎔,茁壮地成长! 第6页共5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