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酥梨生产技术规程

上传人:奇异 文档编号:35592764 上传时间:2021-10-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9.6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砀山酥梨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砀山酥梨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砀山酥梨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砀山酥梨生产技术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砀山酥梨生产技术规程(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附件1硕山酥梨生产技术规程17 / 17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扬山酥梨苗木繁育、建园、整形修剪、花果管理、土肥 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包装、标志、贮藏和运输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扬山酥梨育苗、生产、采收、贮存。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应用是必不可少。凡是注口期引用文件,仅所注 日期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 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8321. 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GB/T 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NY/T 658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NY/T 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 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 394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

2、准则NY/T 442梨生产技术规程NY/T 1198梨贮运技术规范NY/T 2157梨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NY 475梨苗木NY/T 2681 梨苗木繁育技术规程3苗木繁育1.1 砧木苗培育按NY/T 2681中执行。1.2 嫁接3. 2.1接穗选择按NY/T 2681规定执行。4. 2. 2嫁接时期和方法5. 2. 2 . 1夏秋带木质芽接法播种当年7月9月份,当砧木苗长到直径约0.5 cm时就可进行带木质 部芽接。先在砧木上离地面10 cm处长削一刀,深达木质部,长度2. 5cm左 右,下面斜削一刀,去掉削片。用同样方法削取接芽,长宽深度相仿,并 插入砧木切口。用塑料条全封闭包扎,包扎时

3、要露芽眼,接后10天左右可 以解绑。6. 2. 2 . 2春季萌芽前硬枝斜切腹接法对芽接未成活和当时粗度不够未芽接砧木,可于第二年春季萌芽前进 行硬枝斜切腹接。方法是从砧木地上部分58cm处剪断,在上端平茬出一 侧,用果枝剪斜切一个长约2. 53cm切口。在接穗枝条上选择12个饱满 芽,用剪枝剪大刃将其两面削成长约23cm斜面,有芽一侧稍厚,无牙一 侧稍薄,剪下枝芽。将接穗插入砧木切口,接穗稍厚一侧向外,稍薄一侧 向内,使砧木与接穗形成层对齐,然后用塑料薄膜密合绑扎。3.2.3嫁接后管理按NY/T 2681执行。3.4 苗木出圃与包装按NY/T 2681执行。3.5 苗木贮存3. 5. 1假植

4、苗木被挖出后,若不能及时定植,需选择不易积水地块进行假植。假植时,先挖深、宽各40 cm条沟,将成捆苗木在沟中散开,沟内苗木堆 放不能超过5层,然后用开挖另一条沟土填埋放好苗木根部,并浇水使根 与土充分接触。3. 5.2低温冷库贮存运用低温冷库贮藏苗木时温度应控制在01C,相对湿度要求95%以 上。苗木入库时用70%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沾根处理,苗木码垛后用塑料 薄膜覆盖保湿。贮藏期间应定期检查冷库温湿度和苗木保鲜度。3.6苗木运输按NY/T 2681执行。4.建园4. 1园地环境按NY/T 391执行。4. 2园地选择建园宜选择土壤层厚度260cm、透气良好、有机质含量21%沙壤土或 沙土

5、地。园地周围无柏树种植。4. 3苗木选择砧木选择杜梨、秋子梨。苗木质量应符合NY/T475标准要求。最好选 择2-3年生大苗壮苗定植。4. 4栽植时期秋末落叶后到土壤封冻前和土壤解冻到春季萌芽前。原则上落叶后和 土壤解冻后定植愈早愈好。4.5 栽植密度依据立地条件和所要采用目标树形:基部多主枝中干两层形树形适宜 栽植密度为每666. 7 m二栽1830棵;基部多主枝小冠疏层形树形适宜 栽植密度为每666. 7 m2栽2844棵;纺锤形适宜栽植密度为6783棵。4.6 授粉树配置以鸭梨、马蹄黄、园黄、翠冠梨作为授粉品种,栽植时至少选择2个 或2个以上授粉品种,配置比例为1: 8-1:10,隔行或

6、梅花状栽植均可, 最好采用梅花状栽植。4.7 栽植方法按DB34/T 2248规定执行。定植前用水浸根812小时,修剪根系,栽 植时以杀菌剂沾根处理,定干后及时用蜂蜡封口。5整形修剪5.1定干高度基部多主枝中干两层形树形定干高度为90100cm;基部多主枝小冠 疏层形树形定干高度为95HO cm;纺锤形树形定干高度为100120cm. 5.2整形5. 2. 1基部多主枝中干两层形干高65 cm左右,第一层主枝35个,层内距4050 cm;第二层主枝 13个,层内距3040 cm:层间距150180 cm,全树高350400 cm。第一层主枝开张角度为6070 ,第二层主枝开张角度为50 60

7、o第一层每主枝上留13个侧枝,第一侧枝在各主枝同侧,第二侧枝在 另一侧,第三侧枝和第一侧枝处同侧。第一侧枝距主枝基部4060 cm, 同主枝上侧枝间距离60 cm左右。第二层主枝上留01个侧枝,侧枝距主枝基部40 emo5. 2. . 2基部多主枝小冠疏层形干高60 cm左右,第一层主枝35个,层内距40 cm左右;第二层主枝 2个,层内距30 cm,层间距80100 cm:全树高300 cm左右。第一层主枝开张角度为6575 ,第二层开张角度为6065。第一层主枝留01个侧枝,侧枝在各主枝同侧。侧枝距主枝基部40 cm 左右,第二层主枝上不留侧枝。5.2.3 纺锤形树高250-300cm,主

8、干高60-80cm.中心干强壮直立,干上螺旋着生 10-15个主枝,粗度小于主干1/2,间隔20-30cm,主枝角度70-90,均匀 伸向各个方向,枝组长度应控制在120cm以内,成形后整体树冠呈上小下 大形状。该树形整形以缓放、拉枝、疏剪为主,少用短截,主枝全部单轴 延伸,其上主要培养小型结果枝组。扬山酥梨纺锤形整枝应特别注意控制 上强和树冠郁蔽。5. 3修剪5.3.1骨干枝修剪5. 3. 1. 1中心干修剪将定干后最上部芽发出发育枝培养成中心干。冬剪时,对延长枝行轻 短截,对生长势过旺行中短截,也可在夏季对新梢行剪梢、摘心或对多年 生枝环割,第二层主枝培养后,不再留中心干延长枝,进入盛果期

9、稳定生 产后,对于基部多主枝小冠疏层形剪除第二层以上部分。5. 3. 1. 2主枝修剪在整形带内培养均匀分布主枝35个。主枝不够时,春季萌芽前在整 形带饱满芽上方行刻芽处理。冬剪时,对幼龄树主枝延长枝行轻短截或不 剪,对盛果期主枝延长枝行轻短截或中短截,树冠达到要求时,可行重短 截或回缩。5. 3, 1. 3侧枝修剪利用主枝侧芽培养侧枝,不用竞争枝培养侧枝。对幼龄树侧枝延长枝 行轻短截或甩放,对与主枝有竞争侧枝可行中短截或重短截;对盛果期侧 枝延长枝行中短截,影响主枝生长或树冠达到要求时可重短截或回缩。5. 3. 2辅养枝修剪在不影响骨干枝生长前提下,可在整形带内或以上部位培养辅养枝, 辅养枝

10、与中心干之间夹角为8090。对辅养枝延长枝缓放或轻短截, 影响骨干枝生长发育时,可重短截或回缩或疏除。5. 3. 3枝组培养5. 3. 3. 1枝组类型按分枝数量、主轴长短和所占空间大小,分小型枝组、中型枝组和大 型枝组。小型枝组具有24个分枝,主轴15 cm左右,占有直径30 cm左右 空间;中型枝组具有515个分枝,主轴长30 cm左右,占有直径约60cm空 间;大型枝组具有16个以上分枝,主轴长超过30 cm,占有大于60 cm以上 空间。5.3. 3.2枝组比例全树要求小型枝组占60乐 中型枝组占30%,大型枝组占10队5. 3. 3. 3枝组分布在各骨干枝中部培养大中型枝组,在基部培

11、养中型枝组,外围分布中、 小型枝组。同侧大中型枝组之间距离应在50 cm左右,小型枝组之间距离 在20 cm左右。大、中型枝组之间可间插小型枝组,骨干枝背上不留大、 中型枝组。5. 3. 3. 4枝组培养大型枝组用中长发育枝连续重短截,长发育枝连续缓放、结果缓和后 回缩,由中型枝组培养和侧枝辅养枝改造等方法培养。中型枝组用发育枝甩放、结果后回缩,中发育枝甩放、成花后回缩, 中长发育枝重短截,大型枝组回缩和由小型枝组培养等方法培养。小型枝组用中庸发育枝缓放、成花后回缩而成,对叶丛枝、短枝不剪, 或者由中长发育枝重短截和中型枝组改造等方法培养。5. 3. 3. 5枝组更新疏除过密枝组、衰弱枝组,对

12、过大、过强枝组用疏枝、回缩等方法进 行改造,保留较弱枝组用壮枝壮芽带头,使其复壮。通过不断培养、更新、 复壮,保持枝组数量动态平衡。5. 3. 4骨干枝间关系要求中心干强于主枝,主枝强于侧枝,下层主枝强于上层主枝,上层 主枝是下层主枝长度三分之一左右。5.4 枝量盛果期每666. 7 nf留枝量45万条。5.5 花芽留量盛果期酥梨每666. 7 m?花芽留量1.51.8万个左右。5.6 覆盖率盛果期酥梨群体覆盖率为7080机6花果管理6. 1人工辅助授粉6.4.1 花粉房设置用铝合金框和纱窗做成80cmX 110cm纱窗平台;用钢筋或角铁焊接平 台支架,总高度不超过250cm,分为8-9层 最

13、低一层距地面50cm,其余层间 距20-25cm,将均匀洒满花药白纸单层平铺在纱窗平台上,每个平台可处理 花药0. 25-0.3千克。6. 1.2采花在鸭梨、马蹄黄、园黄、翠冠等授粉品种树上,采集大蕾期花朵,5-6 千克鲜花可出0. 5千克鲜花药。6. 1.3花粉制取用剥花机或人工剥取花药,筛去杂质,然后将花药送花粉房烘制花粉。6. 1.4花粉烘制条件保持花粉房温度在2025C,相对湿度在6070乐烘制24小时左右, 并注意室内外空气交换。6.1.5 花粉保存花粉制好后用硫酸纸包好,放在温度为28c硅胶干燥剂中或相对湿 度为50%、阴凉干燥处备用。6.1.6 授粉花开50与以上,每口早晨8时露

14、水干后至下午5时前用授粉器点授花 序边花23朵,整个花期最好重复授粉23次。若授粉期间遇有灾害性天 气,应尽量补充授粉。鼓励推广梨园蜜蜂、壁蜂和液体授粉。6.2花果初期管理6. 2.1预防花期霜冻初花期喷0.3%硼砂+ 0.2%尿素+0.3%白糖。果园铺设灌溉用微喷带,低温期持续向空中喷水,微喷带铺设间距视 果树行距而定,一般为4m-8m.不建议向果树上直接喷水。气温接近0C时,点火生烟,每667 nl二果园面积设置68个烟堆,保 持时间是整个低温期。花前灌水使地表气温下降缓慢,可提高地表温度3-5,同时可改善 墙情。6. 2. 2疏花花序分离后至开花前,疏除病虫花、稠密花、串枝花量,建议疏花

15、时 整序疏除,留花量比计划留花量多3050队7. 2. 3疏果谢花后两周进行初次疏果,各花序留单果为主、双果为辅,疏去小、 残、病虫、畸形、稠密果、直立果。在树冠中、外部适当多留果,内膛和 下部少留;壮树、壮枝上适当多留果,弱树、弱枝上适当少留。定果在5 月底前完成,根据树势、树龄和肥水条件,确定留果量,具体指标:果问 距20-25cm;叶果比30-50:1;枝果比4-5:1, 一般每667 m?留果12000个左右。 6. 2.4果实套袋选用高质量黄色单层袋或外黄双层袋等。套袋前喷一次主要防治梨木 虱、黄粉蛎、康氏粉蛉、梨炭疽病等药剂。同时注意添加优质高效钙肥。7土肥水管理8. 1 土壤管理

16、8.1.1 深翻改土分为扩穴深翻和全园深翻。扩穴深翻结合秋施基肥进行,在定植穴 (沟)外侧挖环状沟或平行沟,沟宽80 cm,深80 cm100 cm。土壤回填 时混以有机肥,表土放在底层,底土放在上层,然后充分灌水,使根土密 接。/7. 1.2中耕清耕制果园及生草制果园树盘在生长季降雨或灌水后,及时中耕除 草,保持土壤疏松。中耕深5 cm10 cm,以利调温保墙透气。7. 1. 3树盘覆盖覆盖材料可选用麦秸、麦糠、玉米秸、稻草及田间杂草等,覆盖厚度 10 cm15 cm,上面零星压土。连覆34年后结合秋施基肥浅翻一次; 也可结合深翻开大沟埋草,提高土壤肥力和蓄水能力。树盘覆盖材料也可选用园艺除

17、草布、黑色地膜。7. 1.4种植绿肥和行间生草按NY/T 442规定执行。7. 2施肥7. 2. 1施肥原则按照NY/T 394规定执行。7, 2. 2允许使用肥料种类按照NY/T 394规定执行。7. 2. 3施肥方法和数量7. 2. 3. 1 基肥秋季施入,以经过无害化处理有机肥、农家肥为主,可混加少量氮素 化肥、适量磷肥。施肥量,初果期树按每生产1 kg场山梨施约1kg优质 有机肥计算;盛果期梨园每666. 7m?施3000 kg以上。施用方法采用沟施, 挖放射状沟或在树冠外围挖环状沟,沟深30cm40cm。7. 2. 3. 2 追肥8. 2. 3. 2. 1 土壤追肥第一次在萌芽前后,

18、以氮肥为主;第二次在花芽分化及果实膨大期, 以磷钾肥为主,氮磷钾混合使用;第三次在果实生长后期,以钾肥为主。 其余时间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施肥。施肥方法是树冠下开环状沟、放射状沟、 穴施。沟、穴深15 cm20 cm,追肥后及时灌水。可按每生产1000kg梨 果,补充10kg氮,5kg五氧化二磷,10kg氧化钾。结合梨园灌水,提倡使用冲施肥。提倡应用测土配方进行平衡施肥。推广使用生物菌肥。9. 2. 3. 2. 2叶面喷肥全年23次,一般生长前期以氮肥、微肥为主;后期以磷、钾肥为主, 叶面喷肥宜避开高温时间。10. 3水分管理灌溉水质量应符合NY/T 391规定。其余按NY/T 442规定执行。提

19、倡采用微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措施。砺山酥梨成熟采收期适当控水。8病虫害防治11. 1防治原则和要求按NY/T 2157要求规定执行。农药使用符合符合NY/T 393规定8.2病虫害防治(见附录A)9采收、包装、标志、贮藏和运输9. 1采收9. 1. 1采收时间一般应从9月中旬开始,至10月中旬结束。9. 1. 2采收要求采收时应轻采、轻放、轻运,防止造成机械伤。套袋果可带袋采收。9. 1.3分级采用机械或人工方法按市场销售质量需求对果实进行分级,并用白 纸或泡沫塑料网套包裹。9. 1.4包装分纸箱包装、塑料框包装、内用泡沫塑料外用纸箱包装,所用包装 材料应符合NY/T 658要求。9. 1.

20、5标志9. 1.5. 1果实标志将合格果贴上标签,内容和形式上保持一致,标签使用符合GB 7718要求。12. 1. 5. 2 包装箱标志包装箱上应标明产品名称、商标、级别、重量、产地及安全认证标 志、认证号;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印上专用标志;绿色食品外包装标志 应符合NY/T 658要求。9.2 贮藏9. 2. 1贮藏场所条件应符合NY/T 1198要求。9.2.2自然通风窖贮藏9.2.2.1 建窖选择地势高、地下水位较低、荫蔽、空气流通地方,地下水位低于2. 5 m时,可建造全地下式自然通风窖,地下水位低于1.5 m时,宜建造半地下 式自然通风窖。窖体建造大小根据贮藏量多少而定。9. 2.

21、2.2果窖消毒梨果入窖前1015天,按lOg/n?果窖容积计算所用硫磺量,封闭熏蒸 24小时,然后开门通风备用。9. 2. 2. 3 预冷当天采摘果实,放在荫凉通风处冷凉,次口早晨将果实入窖,上午8 时前要完成入窖作业;不能完成,第三天早晨继续进行。9. 2. 2. 4果箱堆放先在窖内地面铺上两层砖,然后将果箱压缘排列,叠放45层,果箱 距窖壁20cm,距窖顶不少于80 cm,中间留80100 cm过道。9. 2.2.5 温湿度调节酥梨贮藏最佳窖温为01,适温为03C。果实刚入窖时,每晚8 时打开窖门和排气窗,让夜间冷空气流入窖内,使果实降温,第二天早上 8时关闭门窗,保持窖内低温,防止白天高

22、温侵袭。当窖内温度降至0时, 应关闭门窗,加强保温管理,防止温度忽高忽低。9. 2. 2. 6 湿度调节酥梨贮藏最佳相对湿度为90%左右,当窖内湿度过大时,可放生石灰 块吸湿或延长通风时间;当窖内湿度过小时,可采用加湿器增加湿度。9. 2.3冷库贮藏预冷后梨果入库后,应持续送冷,库温降至0C时终止,维护库温0C 3,相对湿度85%93机冷库贮藏需要使用冷库货架,根据库容大小和库高,货架设计2-3层, 每层叠放果箱7-8层,果箱水平间距10cm,距库壁2030cm,距库房顶部 80100cm,库房中间留150cm过道。使用托盘式货架贮藏,每一托盘可叠 放果箱45层,存放4050箱。9. 2.4气

23、调库贮藏9. 2. 4. 1扬山酥梨气调库贮藏适宜温度15C、相对湿度85%93%、0二2% 3%、C02l%o9. 2. 4. 2果库管理人员要定期观察果实变化,做好温湿度、出入库及其他 重要相关工作记录。9. 2. 4. 3禁止其他果品与砌山酥梨混装混贮。9. 2. 3.4贮藏期如遇特殊情况,应及时处理。9.3 运输9. 3.1以厢式货车为主,有条件或特殊需求采用冷藏车运输。箱子应排 紧,装车高度不超过2. 5米。9.3.2注意防雨、防晒,轻装、轻卸。附录A(资料性附录)场山酥梨病虫害防治历物候期防治对象防治方法休眠期轮纹病、炭疽病、腐刮除树体粗翘皮、病疣,结合修剪清除病虫枝、僵果、烂病、

24、食心虫、梨木 虱、绿盲蜡、叶蛾、 黄粉虫、蜥虫等落叶、杂草并带出园外集中深埋或烧掉;对树干进行涂 白;合理修剪,控制负载,保持均衡树势,诱导植株抗 病能力;耕翻树盘,破坏害虫地下越冬场所。萌芽至开花期轮纹病、炭疽病、梨 锈病、腐烂病、黑斑 病、黑星病、食心虫、 梨木虱、绿盲蜡、叶 螭、黄粉虫、鲂虫等花芽膨大期:喷35 Be石硫合剂或99%矿物油150倍。 萌芽期:园中悬挂梨小性诱剂诱杀梨小雄成虫;树上绑 扎梨小食心虫迷向丝,每666. 7m“绑33迷向艮;安装太阳能 杀虫灯、挂黄色粘虫板诱杀食心虫、金龟子梨木虱、梨茎 蜂、梨瘦蚊、鲂虫等;树干缠黄色诱虫带防止沿树干害虫 (螭)上树为害。大铃铛花

25、期:40%氟硅噗孚L油10000倍+10断比虫咻可湿性 粉剂3000倍。幼果发育期轮纹病、炭疽病、 梨锈病、腐烂病、黑 斑病、黑星病、食心 虫、梨木虱、绿盲蜷、 叶螭、黄粉虫、鲂虫 等。梨幼果期喷施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700倍+22. 4%螺虫乙 酯悬浮剂5000倍。人工摘除病叶、病果及梨瘦蚊虫叶,剪除梨茎蜂危害枝 ;并集中深埋或烧毁。及时中耕除草,剪除树根上萌藤,消灭其上害虫。果实膨大期轮纹病、炭疽病、梨 锈病、腐烂病、黑斑 病、黑星病、食心虫、 梨木虱、叶螭、黄粉 虫等。80M弋森锦锌可湿性粉剂800倍+设苦参碱水剂1500倍。人工摘除病叶、病果、虫果,剪除榨蝉折枝,集中烧毁。 中耕除草或刈割超高杂草,雨后及时清沟沥水,降低果 园湿度。果 实采收 前后轮纹病、炭疽病、梨 锈病、腐烂病、黑星 病、食心虫、梨木虱、 叶蛾、黄粉虫等。采收前20天: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2. 5%氯 氟氯菊酯水乳剂2500倍。 采收后及时清除果园病果、次果、枯枝、落叶、杂草, 施入足量有机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