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管式非金属8字形自承式光缆(GYFXTC8F)技术规范书要点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592704 上传时间:2021-10-2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23.3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心管式非金属8字形自承式光缆(GYFXTC8F)技术规范书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心管式非金属8字形自承式光缆(GYFXTC8F)技术规范书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心管式非金属8字形自承式光缆(GYFXTC8F)技术规范书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中心管式非金属8字形自承式光缆(GYFXTC8F)技术规范书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心管式非金属8字形自承式光缆(GYFXTC8F)技术规范书要点(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心管式非金属字形自承式室外光缆(GYFXTC8F)技术规范书二。一六年八月前 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产品分类23.1 型号划分23.2 型式23.3 规格23.4 产品型号和标记 24要求24.1 结构24.2 交货长度54.3 标志54.4 性能要求54.5 方法75.1 总则75.2 光缆结构检查 85.3 光缆标志检查 85.4 光缆长度检查 85.5 光缆的机械性能试验 85.6 光缆的环境性能试验 106检验规则 116.1 总则116.2 检验术语116.3 出厂检验116.4 型式检验116.5 、运输和贮存 127.1 包装和标志127.2 运输和贮存137.3

2、 录 A非金属纤维增强塑料带的特性要求 142本技术规范参考 GB/T 13993.4通信光缆系列 第4部分:接入网用室外光缆和 YD/T 1155 2011 通信用“ 8”字形自承式室外光缆等规定,并结合目前进行的光缆生产试验情况和产品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制订。本技术规范主要从适用范围、引用文件、要求、试验方法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方面做出 严格的规定。附录A为FR叶主要技术要求。本技术规范可作为采购、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部门的相关技术依据。本规范由xxxxxxxXX出并归口。本规范起草单位:本规范主要起草人:14中心管式非金属“ 8”字形自承式室外光缆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中心管式非金

3、属“8”字形自承式室外光缆(以下简称光缆)的产品分类与命名、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贮存的要求。本规范规定的光缆适用于管道、隧道、非自承式架空、小跨距自承式架空等常规敷设方式。2规范性引用文件卜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第1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厚度和GB/T 2951.11-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外形尺寸测量 机械性能试验(IEC 60811-1-1:2001,IDT)GB/T 2952(所有部分)电缆外护层GB/T 6995.2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第2部分:标准颜色GB/T 7424.1 光缆总规范 第 1 部分:总则(IEC 6

4、0794-1-1:2001 MOD )GB/T 7424.2 光缆总规范 第2部分:光缆基本试验方法(IEC 60794-1-2:1999 , MODGB/T 9771(所有部分)通信用单模光纤GB/T 15065电线电缆用黑色聚乙烯塑料GB/T 15972.20 -2008光纤试验方法规范 何参数(IEC 60793-1-20:2001,MOD )GB/T 15972.22 -2008光纤试验方法规范(IEC 60793-1-22:2001,MOD )GB/T 15972.40 -2008光纤试验方法规范衰减(IEC 60793-1-40:2001,MOD )GB/T 15972.42 -2

5、008光纤试验方法规范波长色散(IEC 60793-1-42:2001,MOD )GB/T 15972.44 -2008光纤试验方法规范截止波长(IEC 60793-1-44:2001,MOD )GB/T 15972.45 -2008光纤试验方法规范 模场直径(IEC 60793-1-45:2001,MOD )第20部分:尺寸参数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一一光纤几第22部分:尺寸参数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一一长度第40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第42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第44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第45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方法

6、和试验程序GB/T 17650.2 - 1998取自电缆或光缆的材料燃烧时释出气体的试验方法第2部分:用测量pH直和电导率来测定气体的酸度(IEC 60754-1:1994,IDT )GB/T 17651 1998(所有部分)电缆或光缆在特定条件下燃烧的烟密度测定GB/T 18380.12 -2008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第12部分:单根绝缘电线电缆火焰垂直蔓延试验1kW预混合型火焰t佥方法(IEC 60332-1-2:2004,IDT)GB/T 20186.1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第1部分:聚对苯二甲酸丁GB/T 20186.2 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第2部分:改性聚丙烯GB/T 2657

7、2-2011 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GB/T 26125-2011 电子电气产品中六种限用物质的测定YD/T 629.1光纤传输衰减变化的监测方法传输功率监测法YD/T 629.2光纤传输衰减变化的监测方法后向散射监测法YD/T 839.3 通信电缆光缆用填充和涂覆复合物第3部分:冷应用型填充复合物YD/T 908-2011 光缆型号命名方法YD/T 1020电缆光缆用防蚁护套材料特性第一部分:聚酰胺YD/T 1115.2 通信电缆光缆用阻水材料第二部分:阻水纱YD/T 1258.2室内光缆系列 第2部分:终端光缆组件用单芯和双芯光缆YD/T 1485光缆用中密度聚乙烯护套料YD/T

8、 1958 2009接入网用弯曲损耗不敏感单模光纤JB/T 8137 电线电缆交货盘IEC 60282-3:2006 光纤通信系统设计指南第3部分链路偏振模色散的计算3产品分类3.1 型号划分本规范所规定的光缆型式、规格和编制型号按YD/T 908-2011的规定分类与原则划分。3.2 型式GYFXTC8F非金属加强构件、中心管填充式、非金属加强材料(如:FRF)-聚乙烯护套8字形自承式通信用室外光缆。 3.2.1光缆适用场合光缆型式及适用于阻燃特殊要求派生型式的光缆所适用敷设方式与场合参见表1。表1各种型式的适用敷设方式和特殊条件主要型式派生型式使用敷设方式和条件阻燃进局管 道隧 道电缆 沟

9、非自承 式架空自承式 架空直埋强电磁 危害GYFXTC8F-VVVGYFXTC8ZFVVV注:1、在“使用敷设方式和条件”栏中表示适用,V表示可用。2 、自承式架空根据承载力的大小选择应用在100mz下跨距的自承式架空敷设。3.3 规格3.3.1 光缆中的光纤应是符合GB/T 9771规定的B1.1类(即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B1.3类(即波长段扩展的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B4类(即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B5类(即宽波长段光传输用非零色散单模光纤)单模光纤、B6类(接入网用弯曲损耗不敏感单模光纤)或其它用户要求的适用光纤。3.3.2 光缆中的光纤数宜为 2Xn芯,最大芯数为 48芯。3.4

10、产品型号和标记3.4.1 型号光缆型号由光缆的型式和规格代号组成,两者之间用空格隔开。3.4.2 标记加工订货时应标明光缆产品标记,它由光缆的型号和本规范编号组成。例如:非金属加强构件、中心管半干式、FR布-聚乙烯护套8字形自承式通信用室外光缆,包含 24根B1.3类二氧化碳系单模光纤,则光缆产品标记应表示为:GYFXTC8F 24B1.3 XXXX-20164 要求4.1 结构4.1.1 总则光缆应由光纤、松套管、非金属加强构件、非金属增强构件、阻水材料和护层构成。典型光缆结构示例见图1。光缆结构应是全截面阻水结构,即水在缆芯和护层中都不能纵向渗流。同批、同型式规格的光缆产品应具有相同结构排

11、列和相同识别色谱。光堂构E1光纤 二纤富3,PET松套管4玻璃纤维带: FKF 6 HDPE护套+图11.1.1 缆芯缆芯通常包括中心光纤松套管、阻水纱、非金属加强材料等。1.1.1.1 光纤1.1.1.1.1 光缆中应由同一类型的有涂覆层的二氧化硅系通信单模光纤组成,其芯数应符合光缆规格要求。同批光缆应使用同一设计、相同材料和相同工艺制造出来的光纤。1.1.1.1.2 光纤涂覆层表面应有全色色标,其颜色应符合GB/T 6995.2规定,并且不褪色不迁移。1.1.1.1.3 用于成缆的单模光纤性能应符合GB/T 9771相关部分的有关规定。1.1.1.2 二次被覆松套管1.1.1.2.1 松套

12、管应由热塑性材料构成,它对涂覆光纤起机械缓冲保护作用。松套管材料可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丙烯塑料(PP)或其它合适的塑料,PB制PPf生能应符合GB/T 20186.1和GB/T20186.2 规定。4.1.2.2.2 当光纤芯数不超过12芯时,管内光纤采用全色谱识别,其颜色应按表2规定依序选取,在不影响识别的情况下允许使用本色。当光纤数超过12芯且小于等于24芯时,可在光纤表面添加色环以区分。24芯以上可采用光纤束。表2识别用全色谱序号123456789101112颜色蓝橙:绿棕灰白红里 八、黄:紫粉红青绿序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蓝+橙+Z! +棕+

13、灰+白+红+黄+紫+粉红青绿颜色黑色黑色黑色黑色黑色黑色黑色本黑色黑色+黑+黑环环环环环环环环环色环色环4.1.2.2.3松套管与光纤之间应有足够的空间,松套管与光缆护套间应具有一定的结构稳定保持力,以保证光缆的温度性能。4.1.2.2.4光纤在松套管中的余长应均匀稳定,以使光缆的拉伸性能和衰减温度特性符合本规范的规4.1.2.2.5 松套管内的间隙应连续填充一种触变型的膏状复合物或应放置一种固态阻水材料。填充复合物和阻水材料(含吸水后)与其相邻的其它光缆材料相容,且不损害光纤传输特性和使用寿命。填充复合物应符合YD/T 839.2的规定。4.1.2.2.6 光纤束是将多根光纤进行精确定位,然

14、后用UVt外固化树脂包覆而成。光纤束分为1芯束、2芯束、4芯束、6芯束、8芯束、12芯束六种。见图2。光纤束使光纤的识别更加容易,施工更加方便。UV固化层“纤膏光牢图2 光纤束4.1.2.2.7 光纤束的识别采用色环方式。4.1.2.2.8 将多根光纤束放入松套管内,有效提高纤芯密度。4.1.3 加强构件4.1.3.1 加强构件宜为非金属加强带或其他合适的非金属材料,加强构件应具有足够的截面、拉伸弹性模量和弹性应变范围,用以增强光缆拉伸性能。4.1.3.2 非金属加强带的拉伸弹性模量应不低于50GPa其性能应符合本规范附录 A规定的要求。其他材料应满足相应标准的要求。4.1.4 阻水层为保证光

15、缆具有良好的抗渗水能力,光缆护套以内可能渗水的间隙应有有效的阻水措施,在缆芯和非金属加强带间设有阻水层。阻水层材料宜采用阻水纱。阻水纱性能应符合YD/T 1115.2 。4.1.5 护套4.1.5.1 光缆护套宜为非金属加强材料和聚乙烯的综合护套;4.1.5.2 护套中黑色聚乙烯材料应采用中密度或高密度聚乙烯护套料。它们应分别符合GB 15065或YD/T 1485规定;护套颜色也可根据用户要求采用其它颜色。4.1.5.3 护套表面应光滑圆整,任何横断面上均应无目力可见的气泡、砂眼和裂纹。4.1.5.4 聚乙烯护套和非金属加强带之间应结合紧密,以保持其结构的稳定;4.1.5.5 聚乙烯护套厚度

16、标称值应不小于1.2mm,护套厚度最小值不小于1.0mm,护套厚度平均值不小于1.1ms对于外径不大于 8mm勺光缆,在敷设环境允许时,聚乙烯护套厚度可以取不小于1.OmmB勺标称值。4.1.5.6 光缆的外径应符合表 3的要求。表3光缆结构尺寸光纤芯 数FRP直径 (mm)d(mm)D(mm)k(mm)H (mm)护套标称厚度(mm)重量(kg/km)212()3.5()5.80.2()6.40.22.00.313.1 0.51.2711424()3.5()5.80.2()6.80.22.00.313.50.51.27626-36()3.5()5.80.2()8.00.22.00.314.7

17、0.51.29038-48()3.5()5.80.2()8.30.22.00.315.00.51.2994.1.6吊线单元吊线单元由加强件和保护加强件的黑色聚乙烯护套组成,吊线加强件应采用纤维增强塑料(简称FRP)圆杆,其杨氏模量直不低于50GPa吊线加强件和光缆其他加强件的强度总和应能满足光缆在安装、 运行时的张力要求。黑色聚乙烯护套的表面应圆整光滑,任何横断面上均应无目力可见的气泡、砂眼和裂纹,其材料应采用线性低密度、中密度或高密度聚乙烯护套料,吊线外护套厚度标称值不小于 1.0mm,并应分别符合 GB/T15065或YD/T 1485规定。4.1.7吊带吊带为连接缆芯护层单元和吊线单元的

18、聚乙烯护套,应用与缆芯个护套和吊线护套相同的材料,并在挤出加工时将缆芯护层单元和吊线单元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吊带尺寸宜为:高度2.0 0.3mm,厚度1.2 0.3mm。4.2 交货长度光缆交货长度应是标准制造长度,标称值应为2000nl 3000m4000m,容差为。+50m经买方同意,也可以任意长度交货。4.3 标志4.3.1 应在光缆外护套表面沿长度方向作永久性白色标志,标志应不影响光缆的任何性能。当出现错误时应用黄色在外护套上重印。相邻标志间的距离应不大于1m,标志中计米长度误差应在01%范围。标志应清晰,并与护套粘附牢固,经过擦拭试验后应仍可辨认。4.3.2 标志的内容应包括:a)光缆

19、产品型号;b)计米长度;c)制造厂名称(或代号)或(和)商标;d)制造年份或生产批号。4.4 性能要求4.4.1 光缆中单模光纤特性单模光纤主要要求其尺寸参数、模场直径参数、成缆光纤的截止波长、衰减系数、衰减不连续性、衰减波长特性、波长色散、偏振模色散、宏弯损耗及其机械性能。上述光纤特性应分别符合对应光纤类型GB/T 9771相关部分的规定。4.4.2 护层性能聚乙烯护套的机械物理特性应符合表5规定。防蚁外被层要求可参照YD/T 1020中的相关规定。表5护套的机械物理性能序号项目单位指标MDPEHDPEZRPO抗拉强度老化处理前(最小值)Mpa12.016.010.0热老化前后变化|TS|

20、(最大值)%202020I热老化处理温度C100+2热老化处理时间h24X10抗拉强度老化处理前(最小值)%350125热老化前后变化(最大值)%3001002热老化前后变化率|EB| (最大值)%2020热老化处理温度C100+2老化处理时间h24X10热收缩率(最大值)%53热处理温度C115+2热处理时间h44耐环境应力开裂(50C, 96h)个失效数/试样数:0/10注:MDPE HDPEAZRP分别为中密度、高密度聚乙烯和阻燃聚烯烧的简称。4.4.2.2 外护层的其它性能应符合 GB/T 2952的有关规定。4.4.3光缆的机械性能4.4.3.1光缆的机械性能应包括光缆的拉伸、压扁、

21、冲击、反复弯曲、弯折、扭转、卷绕、护套抽拔以及松套管弯折等项目,并应通过5.5规定的试验方法和试样条件来检验。4.4.3.2 光缆的主要机械性能应符合表6规定。在敷设环境允许或用户要求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其它认可的参数。表6光缆的主要机械性能项目技术要求拉伸受力情形短期长期缆中光纤允许应变, 0.15无明显应变允许拉力,N40001500压扁,允许压扁里,N/100mm30002000冲击冲锤重量450g,冲锤落高1m,对(隔0.5m的5个点进行冲击,每点5次。反复弯曲负载为150N,弯曲次数30次。弯折光缆最小弯折直径不大于8D扭转轴向张力为150N,受扭长度1m,扭转角度无铠装光缆为土 18

22、0 ,扭转 次数10次。注:D为光缆外径。4.4.3.3光缆允许的最小弯曲半径用光缆外径D的倍数表示,它应符合表 7规定。表7光缆允许的最小弯曲半径静态弯曲(长期工作时)10D动态弯曲(安装时)20D4.4.3.4 光缆中非金属加强带与聚乙烯护套和松套管之间应保持一定的结合强度,其100mm度的抽拔力应符合表8的规定。表8光缆主要元件间抽拔力项目技术要求非金属加强带与聚乙烯护套之间(N)80 + 20非金属加强带与松套管之间(N)40 + 204.4.4光缆的环境性能4.4.4.1适用温度范围及其衰减温度特性光缆的适用温度范围有三种级别,其代号为A、*口 C。光缆温度附加衰减对于各类型光纤有

23、3个级别,如表9所示。表9光缆温度特性分级代号适用温度范围(C)允许附加衰减(dB/km)低限Ta高限Tb0级(特级)1级2级A-40+60无明显 附加衰减不大于0.05不大于0.10B-30+60C-20+60注:光缆温度附加衰减为适用温度下相对于20 c下的光纤衰减差。4.4.3.3 滴流性能在温度为70c的环境下24h,填充式光缆应无填充复合物和涂覆复合物等滴出。4.4.3.4 渗水性能1m水头加在光缆的全部截面上时,光缆应能阻止水纵向渗流。4.4.3.5 低温下弯曲性能光缆应具有在-20 C低温下光缆承受弯曲半径为15倍光缆直径的U型弯曲能力。4.4.3.6 低温下冲击性能光缆应具有在

24、-20 C低温下耐机械冲击的能力。4.4.3.7 阻燃光缆的燃烧性能阻燃光缆的燃烧性能应符合阻燃与烟密度性能要求,用于进局或隧道时,还应符合腐蚀性要求。a)阻燃性:通过单根垂直燃烧试验验证;b)烟密度:燃烧烟雾不应使透光率小于50%c)腐蚀性:燃烧气体的 PH直应不小于4.3 ,电导率应不大于10NS/mma4.4.5环保性能光缆组成材料根据 SJ/T 11363-2006的分类规定适用于EIP-A类。当用户有要求时,光缆用均一材料 中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应符合 SJ/T 11363-2006的规定。5试验方法5.1 总则光缆的各项性能应按表 10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验证。表10试验项目和试验方法及

25、其检验规则序号项目本规范条文号试验方法抽样比例出厂型式1光缆结构完整性及外观4.1本规范5.2100%2识别色谱2.1光纤识别色谱表2目力检查100%m2.2光纤束扎纱识别色谱4.1.2.2.2目力检查100%见2.3颜色不迁移和不褪色4.1.2.1.2待研究一本标3光缆结构尺寸准3.1松套管外径和壁厚4.1.2.2.3 ,表 3GB/T 2951.11200810%6.43.2护套的厚度4.1.5GB/T 2951.112008100%3.3其它结构尺寸4.1 ,表 3参照 YD/T 837.5199610%4光缆长度4.2本规范5.4100%5光纤特性4.45.1尺寸参数GB/T 1597

26、2.2020085%5.2模场直径GB/T 15972.4520085%5.3截止波长GB/T 15972.4420085%5.4衰减系数GB/T 15972.402008100%5.5波长附加衰减GB/T 15972.4020085%5.6衰减不连续性GB/T 15972.40200810%5.7色散GB/T 15972.4220085%见5.8偏振模色散设计值IEC 60282-3 : 2006见注2本6护层性能标6.1热老化前后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表6序号1、2YD/T 837.31996中4.10 和 4.11一准6.2率表6序号3YD/T 837.31996 中 4.12一6.46.3

27、热收缩率表6序号4YD/T 837.41996 中 4.1一6.4聚乙烯护套耐环境应力开裂4.4.2.2GB/T 2952一外护层的其它性能7光缆的机械特性4.4.3本规范5.5一8光缆环境性能8.1衰减温度特性4.4.4.1本规范5.6.1一8.2滴流特性4.4.4.2GB/T 7424.2 方法 F8 (预处理 1h)一8.3渗水性能4.4.4.3100%8.4低温下弯曲性能4.4.4.4本规范5.6.4一8.5低温下冲击性能4.4.4.5本规范5.6.5一8.6燃烧性能a)阻燃性4.4.4.6 a)GB/T 18380.11一b)烟密度4.4.4.6 b)GB/T 17651一c) 腐蚀

28、性4.4.4.6 c)GB/T 17650.2一9环保要求的禁含物质限制量4.4.5GB/T 26125-2011一10光缆标志10.1标志的完整性和可识别性4.3.1 , 4.3.2目力检查100%10.2标志的牢固性4.3.1本规范5.3.1一10.3计米标志误差本规范5.3.2一11包装7.1目力检查100%注1:出厂检验栏目中的百分数是按单位产品抽检的最小百分比。注2:必要时,应提供该批光缆可用于链路设计用的PMD直。注3:光缆中的光纤尺寸参数、模场直径、截止波长、色散和波长附加衰减可用光纤成缆前可追溯的同端头的实测值作为出厂检验值。5.2 光缆结构检查光缆结构应在距离光缆端头不少于I

29、00m用目力检查其完整性、色谱和取样检查结构尺寸。5.3 光缆标志检查5.3.1 标志擦拭a)试验方法:GB/T 7424.2中方法E2B光缆标志耐磨损;b)负载:20N;c)循环次数:不少于10次;d)验收要求:用目力认可辨认外护套标志。5.3.2 计米标志误差长度计量误差应是在适当长度上用钢皮尺沿光缆量得长度减去用计米数字确定的长度(见5.4 )对前者的相对差。5.4 光缆长度检查光缆长度应从光缆两端的计米标志(有黄、白两色标志时以黄色为准)的数字差来确定,也可采用光学方法(如OTD敕器)来测量。 5.5 光缆的机械性能试验 5.5.1 总则机械性能试验中光纤衰减变化的监测宜按YD/T 6

30、29.1规定在1550nmM长上进行,在试验期间,监测结果的总的不确定度应小于0.03dB。试验中光纤衰减变化量绝对值不超过0.03dB时,可判为无明显附加衰减。允许衰减有某些数值的变化时,应理解为该数值已包括不确定性在内。光纤拉伸应变宜采用 GB/T 15972.22规定的移相法进行监测,其系统的精确度应优于0.01%,试验中监测到的光纤应变不大于 0.01%时,可判为无明显应变。光缆拉伸应变应采用机械方法或传感器方法进 行监测,其系统的精确度应优于0.05%,试验中监测到的光缆应变不大于0.05%时,可判为无明显应变。5.5 .2 拉伸a)试验方法:GB/T 7427.2方法E1拉伸性能;

31、b)卡盘直径:不小于30倍光缆外径;c)受试长度:不小于50m;d)拉伸速率:10mm/min;e)拉伸负载:见表6;f)持续时间:1min;g)验收要求:在长期允许拉力光纤应无明显的附加衰减,在短暂允许拉力下光纤附件衰减应不大 于0.1dB,光纤应变应满足表6规定;拉力去除后,光纤应无明显的残余应变和残余附加衰减,光缆残余 应变应不大于0.08%,护套应无目力可见开裂。5.5.3 压扁a) 试验方法:GB/T 7424.2方法E3压扁;b)负载:见表6;c)持续时间:1min;d)验收要求:在长期允许压扁力下光纤应无明显附加衰减;在短暂压扁力下光纤附加衰减应小于 0.1dB,在此压力去除后光

32、纤应无明显残余附加衰减,护套应无目力可见开裂。5.5.4 冲击a)试验方法:GB/T 7427.2方法E4冲击;b)冲锤重量:见表6;c)冲锤落高;见表6;d)冲击次数:见表6;e)验收要求:光纤应无明显残余附加衰减;护套应无目力可见开裂。5.5.5 反复弯曲a)试验方法:GB/T 7424.2方法E6反复弯曲;b)心轴半径:不大于表 6规定的动态允许弯曲半径;c)负载:见表6;d)弯曲次数:见表6;e)验收要求:光纤应无明显残余附加衰减;护套应无目力可见开裂。5.5.6 弯折a)试验方法:GB/T 7424.2方法E10弯折;b)弯折直径:见表6;c)验收要求:恢复后检查护套表面应无目力可见

33、的裂痕、光纤不断。5.5.7 扭转a)试验方法:GB/T 7424.2方法E7扭转;5.5.8 度:见表6;5.5.9 度:见表6;5.5.10 :见表6;5.5.11 :见表6;f)验收要求:在光缆扭转到极限位置下光纤应无明显附加衰减,光缆回复到起始位置下应无明显 残余附加衰减,护套应无目力可见开裂。5.5.12 卷绕a)试验方法:GB/T 7424.2方法E11弯曲中程序1;b)心轴直径:不大于表6规定的静态允许弯曲半径的两倍;c)密绕圈数:每次循环10圈;d)循环次数:不少于5次;e)验收要求:光纤不断裂和护套无目力可见开裂。5.5.13 外套磨损a)试验方法:GB/T 7424.2方法

34、E2A护套耐磨损;b)钢针直径:1mmc)负载:65N;d)验收要求:光纤不断裂,外套不开裂且完整性仍应符合4.4.4.3.2中b)的规定。5.5.14 抽拔试验按YD/T 1258.2 2009的附录F规定进行,细节规定如下:a)试样数量:3个;b)抽拔长度:100mmc)验收要求:记录每个试样拉伸过程中的最大拉力值,取3个试样最大拉力值的平均值为试验结果,其结果应符合本规范表 8的规定。5.5.15 中心松套管弯折a)试验方法:GB/T 7424.2方法G7套管弯折;b)试验中各参数要求见表11所示;表11中心松套管弯折试验参数要求单位为毫米松套管直径范围LL1L2DK 2.8703501002.8 DK 4.01506001504.0 DK 6.01708502306.0 DK 8.023012003608.0 DK 10.0250140040010.0 1100拉伸弹性模量GPa50弯曲强度MPa100120断裂伸长率% 43线膨胀系数(-40-80 C)1/ C 8X 10-64吸水%387纵向弯折纵向对折,不解体8材料与填充混合物的相容性/外观无毛刺、无裂口,手感光滑抗张强度MPa不小于初始值拉伸弹性模量GPa不小于初始值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