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调系统风道风速和风口的选择

上传人:ai****ue 文档编号:35590518 上传时间:2021-10-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5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央空调系统风道风速和风口的选择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央空调系统风道风速和风口的选择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央空调系统风道风速和风口的选择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中央空调系统风道风速和风口的选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空调系统风道风速和风口的选择(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央空调系统风道风速和风口的选择1、风管内的风速一般空调房间对空调系统的限定的噪音允许值控制在4050dB(A)之间,即相应NR (或NC)数为3545dB (A)。根据设计规 范,满足这一范围内噪音允许值的主管风速为 47m/s,支管风速为 23m/s。通风机与消声装置之间的风管,其风速可采用 810m/s。2、出风口尺寸的计算为防止风口噪音,送风口的出风风速宜采用 25m/s。风口的尺 寸计算与风管道尺寸的计算基本相同,一般当层高在34米的房间大 约取风速在22.5米每秒。根据经验一般可将使 每个风口在2025 平方米的面积,其风量大约在 500立方米左右。3、回风口的吸风速度回风口位于房

2、间上部时,吸风速度取 45m/s,回风口位于房间 下部时,若不靠近人员经常停留的地点,取34m/s,若靠近人员经常停留的地点,取1.52m/s ,若用于走廊回风时,取11.5m/s。4、风管安装注意事项及风管计算在风管设计尽量小的情况下保证主管风速 5m/s,支管风速3m/s,风管计算公式:所选设备风量宁3600宁风速二风管截面积同时注意保证风管:长边+短边w 4 一般不要4特殊情况特殊 对待风口的选择:所选房间风量+ 3600+风速二散流器喉部截面积注意:双百叶风口截面积为以上公式所得面积+ 0.75、计算风管尺寸1)等阻尼法(等压法)是一种方便的计算法,适用于多种场合2)根据下表确定主风管

3、中的基本阻尼系数。风管类型阻尼系数(mmH2o)送风管0.05-0.2回风管0.03-0.12因回风管位于吸风部位,主要承受外部压力,应注意减轻其风管 负担。对于风管系统,常采用送风管 0.08-0.15mmH20/m回风管 0.06-0.1 mmH2O/m 作为基准。6、在进行风管机的风管道设计时,注意在风管机的进、出风处加静压箱,以均衡风压,减少噪音,并且使静压箱内的流速保证在3米每秒以下,其长度可根据实际情况来定。7、风压估算如弯头、三通、变径等较少的情况下每米损失 4pa左右。如弯头、三通、变径等较多的情况下每米损失 6pa左右 &接风管的风盘的风口设计1)第一个送风口与风盘的出风口的

4、距离要适当;2)带有两个出风口的风盘送风管要变径;3)风盘的送风口与回风口距离要适当。(W 5米)9、风口的选用. 新风口,送风口用双层百叶风口 回风口用格栅风口 排风口用双层百叶 氟系统由于风量一般比较小,如要求冬季采暖需要,宜采用用双层百叶,不能用散流器。风机盘管带两个风口时宜选用带调节阀的双层百叶。/流速m/s表1.推荐的送风口流速应用场所播音至1.5 2.5戏院2.5 3.5住宅、公寓、饭店房间、教室2.5 3.8私人办公室2.5 4.0般办公至5.0 6.0电影院5.0百货店、上层7.5百货店、地下10.0/表2、风管道内的风速管道部位主干路支路回风风口新风风口V (M/S)小于52

5、.53不大于1.522.5/表3低速风管系统的最大允许流速(m应用场所以噪声控制主风管以摩擦阻力控制送风主管回风主管送风支管回风支管公寓、饭店房间5.07.56.56.05.0办公室、图书馆6.010.07.58.06.1大礼堂、戏院4.06.55.55.04.0银行、高级餐厅7.510.07.58.06.0百货店、自助餐厅9.010.07.58.06.0工厂12.515.09.011.07.5新风(换气)量计算引入新风主要是为了改善空调房间内空气质量,降低有害物质的含量和浓 度,确保在内的人员的舒适度和生理健康,维持工艺要求。确定需要的新风量时, 往往按照室内废气(尤其是CO)的产生量以及其

6、他的室内条件。一般来说,应保 证每人每小时3om的新风量。对于普通场合,可以根据每人占用面积来计算新风量:计算公式:必要风量(m3/h)=A*面积/人均占有面积上式中,A表示人均新风量(m3/h)通常进行估算时可使用20mVh。换气次数的推荐值场合房间类型换气次数(1/hr )一般民居起居室,客厅2浴室6厕所10厨房15餐饮场所饭店6宴会厅10厨房20旅馆客房5走廊5舞厅8饭厅(大)8洗手间,浴室10厨房15洗衣房15锅炉房20商用建筑办公室6等候室10餐厅,厕所10会议室12工厂办公室6电话间6车床间10印刷厂10电池间10机械厂10发店间15民用建筑所需的最小新风量m3/(h人)建筑类型新

7、风量m3/(h P)一级50客房:二级40三级30餐厅一级30旅游旅馆二级25宴会厅:三级20多功能厅四级15商业一级二级20服务三级四级10大堂四季厅一级二级10美容理发室、康乐设施30宾馆客房35星级3012星级20文化娱 乐场所影剧院、音乐厅、录像厅、 展览 馆20游艺厅、舞厅(包括卡拉0K歌厅)30酒吧、茶座、咖啡厅10体育馆20商场(店)、书店20饭馆(餐厅)20办公楼30住宅30学校教室小学11初中14高中17医院手术室、高级病房20门诊部、普通病房、办公室18工业建筑应保证每人不小于30m3/h的新风量。空调风系统设计问题注意点1、送、排风口的距离要适当。排风口与送风口至少保持3

8、米的距离以防气流短路2、选用合适的风阀。从原则上讲,系统风压平衡的误差在1 0%15%以内, 可以不设调节阀,但实际上仅靠调风管尺寸来调风压是很困难的, 所以,要设风量调节阀进行调节。 风管分支处应设风量调节阀。在三通分支处可设三通调节阀,或在分 支处设调节阀。 明显不利的环路可以不设调节阀,以减少阻力损失。 在需防火阀处可用防火调节阀替代调节阀 送风口处的百叶风口宜用带调节阀的送风口,要求不高的可采用双层 百叶风口,用调节风口角度调节风量。 新风进口处宜装设可严密开关的风阀,严寒地区应装设保温风阀,有自动控制时,应采用电动风阀。3、风管的布置。3.1要尽量减少局部阻力,即减少弯管、三通、变径

9、的数量3.2弯管的中心曲率半径不要小于其风管直径或边长,一般可用1.25倍直径或边长3.3为便于风管系统的调节,在干管分支点前后,应预留测压孔。测压孔 距前面的局部管件的距离应大于 5b(b为矩形风管的长边或圆形风管的直径),距 后面的局部管件的距离应不小于 2b。通风机出口处气流较稳定的管段上宜应预 留测压孔。4、新风进口位置4.1进风口宜设在室外空气比较洁净的地方,保证空气质量4.2宜设在北墙上,避免设在屋顶和西墙上,并宜设在建筑物的背阴处这样 可以使夏季吸入的室外空气温度低一些4.3进风口底部距室外地面不宜小于两米,当进风口布置在绿化地带时,则 不宜小于一米,应尽量布置在排风口的上风侧,

10、且低于排风口,并尽量保持不小 于10米的间距5、新风口的要求5.1宜采用固定百叶窗5.2多雨地区宜采用防水百叶窗以防雨水进入5.3为防止鸟类进入,百叶窗内宜设金属网6、排风管的新做法类似酒店客房的排风系统设计可如下考虑:利用排气扇将室内风排到走廊的 吊顶内,在走廊设排风管排风,为有效利用余热,排风机可设置于卫生间.7、风口与边墙的距离风口距墙不应小于1米8风口的选用.8.1新风口,送风口用双层百叶风口8.2回风口用格栅风口8.3排风口用双层百叶8.4氟系统由于风量一般比较小,如要求冬季采暖需要,宜采用用双层百叶, 不能用散流器。8.5风机盘管带两个风口时宜选用带调节阀的双层百叶9、风口的凝露风

11、口凝露是由于风口小,温度低。可加大风口尺寸防止凝露10、静压箱的计算 静压箱控制风速宜不大于1.5m/s 出风截面积A=G/V(G为送风量),各方向截面积应一样 一般的系统可以用风口变径加消音器代替静压箱11、防排烟换气次数的确定。 消防水泵间不小于4次变电室5-8次 变电室5-8次12、排烟口的布置。 走廊超过60米,做排烟口 电梯前室用常开型多叶送风口,每层设一个 楼梯间用自垂百叶风口, 2-3层设一个13、房间的空气压力状态。 建筑物内的空气调节房间应维持正压。 建筑物内的厕所、盥洗间、各种设备用房应维持负压负压 旅馆客房内应维持正压,盥洗间应维持负压 餐厅的前厅应维持正压,厨房应维持负压。餐厅内的空气压力应处于前厅和厨 房之间。14、吊顶内的风管布置原则从上到下依次为:排烟风管,排风管,送风管,水管1 5、送、排风口的相对位置空调房间并行送排风管时,送排风口尽量不要并列布置,最好交错布置1 6、送风管的设计尽量使风在送风管内不倒走,确保良好的管内气流流动和出风效果17、三通与风管的搭接和三通相接的管径要于三通的口径保持一致,不要变径,避免局部损失过大专业文档供参考,如有帮助请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