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转向器厂设施规划课程设计

上传人:奔*** 文档编号:35411008 上传时间:2021-10-2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00.4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液压转向器厂设施规划课程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液压转向器厂设施规划课程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液压转向器厂设施规划课程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资源描述:

《液压转向器厂设施规划课程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压转向器厂设施规划课程设计(2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目录1 前32 基本要素分 析 32.1 液压转向器的结构及相关参数 32.2 作业单位划 分 52.3 液压转向器生产工艺过程 62.3.1 零件的制作与外购 62.3.2 标准件、 外购件与半成品暂存62.3.3 组装 62.3.4 性能测试 72.3.5 成品存储 73 物流分 析 103.1 产品工艺过程分析 103.2 物流分析 134 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 155 作业单位间物流与非物流相互关系合 并 176 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 图 206.1 综合接近程度 206.2 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 217 绘制作业单位面积相关 图 248 BLOCKPLAN 软件优化布置方 案 25

2、8.1 操作步骤258.2 结果分析279绘制工厂总平面布置可行方案图279.1 工厂布置的目标279.2 考虑因素289.3 设计方案293010评优择优参考文献31 1附录A32 附录B33 附录C34 附录D35 附录E36 1前言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是工业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主干专业课程。设施规划是工业工程学科中公认的重要研究领域和分支之一。设施规划特别是其中的工厂设 计着重研究工厂总平面布置、车间布置及物料搬运等内容,其目标是通过对工厂 各组成部分相互关系的分析,进行合理布置,得到高效运行的生产系统,获得最 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工厂作为一个生产系统是由人员、 设备、技术等多种因素所构

3、成,整个系统 的效益即总投入与总产出之比应尽可能达到最高水平。 因此,工厂布置设计就是 一项多因素,多目标的系统优化设计课题。由于社会需要的多样性,生产不同产品工厂的模式必然存在着差异,这就给工厂设置设计带来了难题。其中系统布置设计(SLP)方法提供了一种以作业单位物流 与非物流的相互关系分析为主线的规划设计方法,采用一套表达力极强的图例符 号和简明表格,通过一套条理清晰的设计程序进行工厂布置设计的方法。这种方法为设施设计人员与生产管理人员广泛采用,实践效果良好。系统布置设计不是 一种严密的设计理论,而是一套实践性非常强的设计模式和规范的设计程序。学习和掌握系统布置设计方法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直接

4、参与设计工作。2基本要素分析此次设计任务为液压转向器厂总平面布置方案设计,题中所规定的原始条件为公 司2,厂区成等边三角形,南北底为 250m,东西为300m,年产量5500037500m 占地套液压转向器。经分析所知,液压转向器由22个零件所构成,其中连接块、 前盖、挡环、滑环、联动器、阀体、阀芯、阀套、隔盘、限位柱、定子、转子、 后盖等部件为自制件,其余全部为外购件。1.1 液压转向器的结构及相关参数液压转向器由22个零件构成,装配图见图2.1所示。每个零件、组件的名称、 材料单件重量及年需求量均列于表 2.1中。3图2.1组装图4表2.1零件明细表.工厂名称:液压转向器厂 共1页产品产品

5、55000110第1页计划年产量代号变速箱 名称 单件重量总计划/k总重/k自外零件名序求 495010.0955000连接件组4950020.955000 前 2273.23568300.04 型密封16500.03550004 挡 1650550000.035 滑 385038500060.01 弹簧 1136.65683070.02 拨 1485080.2755000 联动 3850009550007 阀 330000.61055000 阀 308000.561155000 阀 1760055000120.32 隔 5500.011355000 限位 6600055000141.2 定

6、3300055000150.6 转 440000.81655000 后 6600330000170.02 螺 2759.16275916180.01 型密封 110055000190.02 限位螺 2566.67200.01256667 油 5500.015500021 标60560500220.01护21441kg注:单件外购件总重量为 2.2 作业单位划分根据液压转向器的结构机及工艺特点,设立如表2.2所示的11个单位,分别承担原材料存储、备料、热处理、加工与装配、产品性能试验、生产管理等各项生 产任务。5表2.2作业单位建筑汇总表 .序号作业单位名称用途建筑面积总面积备注)mxm (mx

7、m) (900 1露天30储存钢材、铸锭 原材料库30X 750 2 铸造车间 铸造25 X 30400320热处理车热处 29004303机加工车车、铳、 12255精链、磨 3精密车3562562储存外购件、半成 25标准件、半成品6007组装变速230组装车3008锻120锻造车1449成品储121成品48001060办公室、食堂8办 公、服务6001130机床维2设备维修车间2.3液压转向器生产工艺过程液压转向器结构比较简单,因此,生产工艺过程也比较简单,总的工艺过程可分 为:零、组件的制造与外购;半成品暂存、组转;性能试验与成品存储等阶段。2.3.1 零件的制作与外购液压转向器上的标

8、准件、异型件如塑料护盖、铝制标牌等都是采用外购、外协的 方法获得,入厂后有半成品库保持,其他零件有本厂自制,其工艺过程分别见表 2.3表2.15所示,表中各工序加工前工件重量=该工序加工后工件的重量/该工 序材料利用率。2.3.2 标准件、外购件与半成品暂存生产出的零、组件经检验合格后,送入半成品库暂存,定期订购的标准件和外协 件均存放在半成品库。2.3.3 组装所有零件、组件在组转车间集中组装成液压转向器成品。62.3.4 性能测试所有组装出的液压转向器均需进行性能实验, 试验合格的成品送入成品库,试验 不合格的返回组转车间进行修复。一次组转合格率估计值为80%,二次组装合格 率为100%。

9、2.3.5 成品存储所有合格液压转向器存放在成品库等待出厂。表2.3连接块组加工工艺过程表产品名称 件号材料单件质量/kg计划年产量/套年产总质量/kg72000.09 800001 20连接块组件作业单位名称序号工序材料利用率(工序内容%)1原材料库一备料552 机加工车间车、链、压装3暂存半成品库一前盖加工工艺过程表表2.4计划年产量单件质量材料件号/ kg产品名称/套 年产总质量/ kg三迂击鹿_,_英三矛720002 HT2500.9 80000前盖作业单位名称工序内容工序材料利用率()序号1原材料库 准备铸锭一60 2 铸造车间 铸造80 3 粗铳,链,钻 机加工车间95 4 精铳精

10、密车间5暂存半成品库 一挡环加工工艺过程表2.5表件号材料单件质量产品名称/ kg计划年产量/套年产总质量/ kg240080000200.03 4挡环作业单位名称序号工序内容)工序材料利用率(1备料原材料一40 2车削机加工车间 3半成品库一暂存7表2.6滑块加工工艺过程表产品名称 件号材料单件质量/ kg计划年产量/套年产 总质 量滑块序号5 作业单位 名称200.03工序内容80000工序材料利用率(1 2原材料库机加 工车间备料车削一403半成品库暂存一/k2400联动器加工工艺过程表表2.7产品名称件号材料单件质量/kg计划年产量联动器8450.2780000序号作业单位名称工序内容

11、工序 材料 利用 率(1原材料库备料2机加工车间车、铳3精密车间精磨4半成品库暂存年产总质/ kg2160049表2.8阀体加工工艺过程表产品名称件号材料单件质量/kg计划年产量阀体9HT2507.0080000序号作业单位名称工序内容工序 材料 利用 率(1原材料库备料2诱迫车间苗道3机加工车间精车4精密车间精键5半成品库暂存年产总质 / kg560000607090阀芯加工工艺过程表2.9表产品名称件号材料单件质量/kg计划年产量阀芯10450.680000序号作业单位名称工序内容工序 材料 利用 率(1原材料库备料2机加工车间粗铳,链, 钻3精密车间精车4渗碳淬火热处理工车间5精磨精密车

12、间6 半成品库暂存年产总质/ kg4800070998表2.10阀套加工工艺过程表产品名 称阀套件号材料1120单件质量/ kg 0.56计划年产量 80000/套年产 总质 量44800序号作业单位名称工序内容工序材料 利用率(%1原材料库备料一2机加工车间车削803半成品库暂存一/ kg表2.11隔盘加工工艺过程表产品名 称件号材料单件质量/ kg计划年产量/套年产 总质 量隔盘20120.328000025600序号作业单位名称工序内容工序材料 利用率(%1原材料库备料一2机加工车间铳、钻803半成品库暂存一/ kg表2.12限位柱加工工艺过程表计划年产量/ kg/套年产总质量 产品名称

13、单件质量件号材料0.01 138000045限位柱作业单位名称工序材料利用率(工序内容序号1原材料库一备料70 2 车、键 机加工车间3 热处理 热处理工车间 一99 4 端磨精密车间5暂存半成品库一/kg800定子加工工艺过程表表2.13件号材料单件质量/ kg计划年产量/套产品名称 年产总质量/ kg960001.20 40Cr8000014定子作业单位名称序号)工序内容工序材料利用率(1原材料库一备料2处处理工车间一退火50 3车、钻、插、铳机加工车间4调质一热处理工车间99 5 研磨精密车间6半成品库一暂存9表2.14转子加工工艺过程表产品名称件号材料单件质量/ kg计划年产量/套年产

14、 总质 量转子15450.680000序号作业单位名称工序内容工序材料利用率(1原材料库备料2热处理工车间正火3机加工车间车、钻、铳704淬火热处理工车间99 5 研磨 精密车间6半成品 库暂存/kg480002.15后盖加工工艺过程表表广 品 名称原材料原材料原材料原材料原材料原材料原材料原材料原材料原材料原材料原材料原材料/ kg单件质量材料件号/计划年产量套年产总质 量后盖20160.8080000序号作业单位名称工序内容工序材料利用率(1原材料库备料11一2原材料车、钻机加工车间 0.86618.518803一半成品库暂存机加工42铸造1/kg640003物流分析在满足生产工艺流程的前

15、提下,减少物料搬运工作量是工厂布置设计中最为重要 的目标之一。因此,在实现工厂布置之前必须就生产系统各作业单位之间的物料 状态做出深入的分析。物流分析是机械制造厂平面布置的基础,只有在进行准确 的物流分析后,才有可能得到合乎需要的布置方案。3.1 产品工艺过程分析(1)分析给定的工艺过程表,通过对产品加工、组装、检验等各加工阶段及各工艺过程路线的分析,计算每个工艺过程的各工序中加工前工件单件重量及产生 的废料重量(以单件产品为计算对象),为后面的画工艺过程图做准备。产品各自 制件的工艺过程分析见表2.3到2.15 。(2)分别绘制各个自制零、组件工艺过程图。如图 3.1至图3.13io前盖加工

16、工艺流程图原材料2原材料原材料原材料11.973连接块组件加工工艺档环加工工艺流程图滑环加工工艺流程图流程图铸造1.184111废料4机加工0.0750.1640.0750.947机加工4机加工44机加工5精加工废料0.030.030.0900.900 废料废料废料废料 6666图3.33.43.1图3.2图图阀芯加工工艺流程图阀体加工工艺流程图原材料原材料联动器加工工艺流程图阀套加工工艺流程图原材料0.6060.683 1 11.1113热处理废料废料4机加工0.7 4机加工0.6060.2737.7785精加工4机力口工精加工5废料废料5精加工0.6 0.56 7.000.276废料废料6

17、66废料图3.83.7 图图 3.53.6程图定子加工工艺流程图原材料隔盘加工工艺流程图原材料图转子加工工艺流程图限位柱加工工艺流原材料原材料110.86610.0142.4240.43 热处理 4 机力口工 3热处理 4 机力口工 0.6062.4240.0104机加工废料3热处理0.324机加工0.6060.0106废料3热处理1.212精加工5废料3热处理0.6060.01精加工1.2125废料65精加工0.6废料1.26废料63.9 图 3.103.11 图 3.12 图 11图后盖加工工艺流程图原材料,11.04机加工0.8废料6图 3.13图 3.14)之间的物流量。,特别注明各工

18、序(作业单位(3)汇总形成产品总的工艺过程1111111111110.0140.8661.02.4240.40.1641.9730.0750.0750.8660.68340.70440.80.0100.8663342.4240.090.3242441.184440.6060.273360.6060.0104460.030.0346660.9470.5630.60651.2123355650.60.2730.6060.0161.212550.960.5666弹簧片 0.61.2660.01*77拨销0.01 型密封圈 O2.4GB/T X 243452.1-20050.020.010 型密封圈

19、31GB/50 X T859-1987型密封圈 X连接块组件()联动器滑环)(隔盘)(档环)阀芯()(后盖)(转子)(限位柱(定子)前盖)(阀体)阀套(型密封圈OO型密封圈型密封圈 O定位螺栓螺栓0.01标牌0.01油堵护盖18.5W77.00.00.00.0_.09总工艺过程图3.14 图123.2物流分析表3.1作业单位汇总表序号作业单 位名称序号作业单位名称1原材料 库7组装 车间2库五千间8性能实验室3热处理车间9成品库4机加工车间10办公、服务楼5精密车间11设备维修车间6标准件、半成品 库一一(1)根据产品总的工艺过程图,画出重量的从一至表,不考虑逆流,把逆流归 到正流去,得到新的

20、从一至表,如表 3.2。表3.2不考虑逆流的从一至表1 至 A 2 112473 659.806 10.58 6 5%从78.998 548.33%3.976 3.29 212.295 5.7241 32.4341 4120.4928.998 1.83 510.58 612.777891011 5.30% 8 5.724 4 33.977 9 3.68% 4 110 3.29 3.04% 312.434 11 2.25% 531.831.69%1264物流强度5101520作业单位对序号89101112.7712.77(2)根据表3.2新的从一至表作出物流强度汇总表。统计各作业单位之间的物流强

21、度,当存在逆向物流时,物流强度等于正,逆 物流强度之和,统计的结果填入物流强度汇总表3.4。由于直接分析大量物流数据比较困难,而且也无必要,SLP中将物流强度化成5个等级,分别用符号A、 E、I、O、U表示,其物流强度逐渐减小,对应着超高物流强度、特高物流强度、 较大物流强度、一般物流强度和可忽略搬运 5种等级,这里采用划分等级方法, 物流强度等级划分表如表3.3。13表3.3物流强度等级划分表物流强度等级符号物流路线比例()承担的物流量比例()40 10 A 超高物流强度30 20 E 特高物流强度20 I 30 较大物流强度10 O 40 一般物流强度 U可忽略搬运表3.4物流强度汇总表百

22、分比 等级 物流强度(物流路线序号t) A 1 20.491 18.98% 2 1E 12.77 11.83% 2 7 6E 311.83% 12.77 8 7 E 11.83% 4 12.77 9 8I 12.295 5 11.39% 4 IIOOOOO (3) 将各作业单 位对的物流强度按大小排序,自大到小填入物流强度分析表,根据放流强度分布 比例划分物流强度等级,见表3.5。物流强度分析表(单位:质量) 3.5表 253物流强度等E 267E 7 3 8E 4 89I 4 5 2I 4 5 7O 834O 14 9O 13 10O 11 5 3O124614(4)填写作业单位物流相关表。

23、画出原始物流相关表3.6和作业单位物流相关表 3.7。原始物流相关表表3.6至1 从1 2 34 5 6 7 89 10 11234567891011UUUUUUOAOUUUUUUUUIUUUUUUUOOUUUUUIOUUUUUIUEUUUUUUEUUEUUU 表3.7作业单位物流相关表4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当物流状况对企业的生产有重大影响时,物流分析就是工厂布置的重要依据, 但是也不能忽略非物流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当物流对生产影响不大或没有固定的 物流时,工15厂布置就不能依赖于物流分析。而应当考虑其他因素对各作业单位间相互关系的 影响。按下列步骤进行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1)明确各作业单位

24、的特点,包括工作内容、工作性质 (生产、仓储、管理、生 产服务或生活服务等),有无振动、噪声、烟尘及异味等环境污染。(2)明确各作业单位与其它单位之间的重要联系,包括工艺流程、物流方面联系 和工作性质相似性、生产管理、人员等方面联系。(3)明确存在环境污染的作业单位对其它作业单位的影响。(4)整理出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影响因素,约 6到10条,这里作业单位相互关 系密切程度的影响因素选择9条,如表4.1所示。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密切程度理由表编号理由物料搬运1监督管理方便2工作流程的连续性3安全及污染4人员联系5生产服务6公用设备及辅助动力源7精确度8方便维修9(5)确定各个作业单位对之间影响相互关系

25、的因素,根据作业单位相互关系等级,见表4.2,并初步确定相互关系等级。表4.2作业单位相互关系等级符号含义说明比例/%作业 单位 对数A绝对 重要一5 22E特另重要一10 35I重要一15 58O 一般密切程度一25 10 一10U不重 要一80 45 一24X负的密 切程度不希 望接 近酌情 而定一6(6)调整相互关系等级比例,将最后的作业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级填入作业单 位相互关系表,见表4.3所小。165作业单位间物流与非物流相互关系合并按下列步骤进行作业单位之间综合相互分析:(1)通过产品特点分析,明确物流对生产的影响大小,确定出物流与非物流相互关系相对重要性(加权值),加权值选择m

26、:n=1:1。(2)利用作业单位之间综合相互关系表, 量化物流与非物流相互关系等级,计算 合并后的综合相互关系分数,得到综合相互关系表,具体见表5.1 o(3)统计各段分数作业单位对的比例,划分综合相互关系等级,参考表5.2 o(4)填写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表,见表 5.3所示。表5.1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计算表17物流关系关系 密切 程度非物 流关 系(加权值1物流)(加 权值1)综合 关系序号路线等级分值等级分值分值等级1 1-2 A4A48A2 1-3 O1I23I3 1-4 O1E34I4 1-5 U0U00U5 1-6 U0U00U6 1-7 U0U00U7 1-8 U0U00U8

27、1-9 U0U00U9 1-10 U0O11O10 1-11 U 0 U 0 0 U U 0 U 0 0 U I 2 E 3 5 I U 0 U 0 0 U U 0 U 0 0 U U 0 U 0 0 U U 0 U 0 0 U U 0 U0 0 U U 0 X -1 -1 X U 0 O 1 1 O 1 E 3 4 I 1 I 2 3 I 0 U 0 0 U 0 U 0 0 U 0 U 0 0 U 0 U 0 0 U 0 X-1-1X 0 O 1 1 O 2 I 2 4 I 1 I 2 3 I 0 U 0 0 U 0 U 0 0 U 0 U 0 0 U 0 X-1-1X 0 O 1 1 O

28、2 E 3 5 I 0U00U112-312132-4 2-5142-615162-7 2-8172-9182-10192-1120213-4 3-5O O2223243-6 3-7 3-8UUU U U U I O U U U U U I U253-9263-1027 3-11 28 4-5 29 4-6 30 4-7 31 4-8 32 4-9 33 4-10 34 4-11 35 5-6 365-718(续表5.1)37 5-8 U 0 U 0 0 38 5 -9 U 0 U 0 0 39 5 -10 U 0 X -1 -1 40 5-11 U 0 O 1 1 41 6-7 E 3 A

29、4 7 42 6-8 U 0 U 0 0 43 6 -9 U 0 U 0 0 44 6 -10 U 0 O 1 1 45 6 -11 U 0 U 0 0 46 7 -8 E 3 A 4 747 487-9 7-10U 0 U U 0 OO 1O 1497-11U 0 U00508-9E 3 A47518-10U 0 O11528-11U 0 O11539-10U 0 O11549-11U 0 U005510-11U0O1UUOOEUUOUEUOOAOOOUO表5.2划分综合关系等级表,总分关系等级作业单位对百分比7 A 2 3.64%5-6 E 4 7.27%3-4 I 6 10.91%1-2

30、 O 7 12.73%0 U 35 63.64%-1X11.82%19表5.3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表6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6.1综合接近程度在SLP中,工厂总平面布置并不直接去考虑各作业单位的占地面积和几何形状, 而是从各作业单位间相互关系密切程度出发,安排各作业单位之间的相对位置, 关系密级高的作业单位之间距离近, 关系密级低的作业单位之间距离远,由此形 成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当作业单位数量较多时,作业单位之间相互关系数目就非常多, 一般为作业单位 数量的平方量级,因此既使只考虑 A级关系,也有可能同时出现很多个,这就 给如何入手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造成了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引入综合

31、接近程度的概念。所谓某一作业单位综合接近程度,等于该作业单位与其它所有 作业单位之间量化后的关系密级的总和, 这个值的高低,反映了该作业单位在布置图上是应该处于中心位置还是应该处于边缘位置。为了计算各作业单位的综合接近程度,把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表 20变换成右上三角矩阵与左下三角矩阵表格对称的方阵表格,然后量化关系密级,并按行或列累加关系密级分数,其结果就是某一作业单位的综合接近程度。利用综合接近程度排序表,量化综合相互关系等级,并计算出各作业单位综合接 近程度,按综合接近程度分数由高到低排序,如表6.1。表6.1综合接近程度排序表从1 2至1E/32 3 4 5 67 8 9 U/0 U/

32、0E/3 O/1 I/2U/0 I/2 U/0U/0 I/2U/0U/0 U/0U/0U/03O/1U/0I/2U/0U/0 U/0U/0U/04I/2I/2I/2E/3U/0 E/3U/0U/05U/0U/0U/0 E/3U/0 I/2U/0U/06I/2U/0U/0 E/3I/2A/4U/0U/07U/0U/0U/0 U/0U/0A/4A/4O/18U/0U/0U/0 U/0U/0A/4 U/0E/39U/0U/0U/0 U/0U/0O/1 U/0E/310U/0U/0 X/ -1O/1U/0U/0 U/0U/0O/111U/0O/1I/2 O/1O/1U/0 U/0U/0U/0综合接近

33、程度8615 36117 95排序47110623 581011U/0U/0O/1U/0O/1X/ -1I/2O/1O/1U/0U/0U/0U/0U/0U/0U/0U/0O/1U/0U519116.2 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1)处理A级作业单位对从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表中取出A级作业单位对。有1 2共涉及1个作业,按综合接近程度分值排序为1、2,先将作业单位1布置到位置相关图中心,位置如图6.1所示图6.1 A级单位的布置21(2)处理E级作业单位对从综合相互关系表中取出具有 E级关系的作业单位对,有6-7、78、89,涉及到的作业单位按综合接近程度分值排序为 8, 6, 7, 9。将综合接

34、近程度分 值最高的作业单位8进行布置,由于作业单位8与作业单位1, 2的关系为U, 所以先将8放在1,2下方。然后再处理6和7, 9的关系,再处理6和7的关系, 如图6.2所示。图6.2 E级单位的布置(3)处理I级作业单位对从综合相互关系表中取出具有 E级关系的作业单位对,有13、14、24、3 4、35、4-5、46、56,涉及到的作业单位按综合接近程度分值排序为 4, 1, 6, 2, 5, 3。首先处理与作业单位4,再处理跟作业单位4有关的作业单 位但又没放置的作业单位3, 5。如图6.3所示。22 ,级单位的布置6.3 I图级作业单位对、U)处理剩余的I、O4之之间距离尽量远一10级

35、作业单位对,X 级作业单位对3处理剩余的I、O、U )所示(大图见附录离,最后得出作业单 位位置相关图如图6.4A210976原材料1铸造车2热处理车3机加工车4精密车5标准件,半成品6组装车7性能i验8成品9办公,服务10设备维修车1115 作业单位位置卞目关图 图6.4237绘制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作业单位占地面积与外形作业单位的基本占地面积由设备占地面积与人员活动场地等因素决定,在前文关于作业单位的划分一节中已有论述。这里重点讨论与 作业单位建筑物实际占地面积与外形密切相关的建筑物结构型式与物料流动模式。分析步骤:(1)接待布置工厂构成的复杂程度,选择图幅大小,工厂越复杂则图幅越大。(2)

36、按图样大小与厂区大小比例选择绘图比例。(3)将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放大到面积相关图图样上,放大时应使位置相关图 居中布置,并在各作业单位之间留有尽量大的空间。(4)按综合接近程度高低顺序,将各作业单位面积绘入面积相关图中,若预留空间不够,则可适当调整,见图 7.1所示。(大图见附录B)101.原材料库2.铸造车间3.热处理车间214.机加工车间5.精密车间6.标准件,半成品库7.组装车间8.性能试验室9.成品库94310.办公,服务楼11.设备维修车间8765117.1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图248 BLOCKPLAN 软件优化布置方案利用BlockPlan软件,寻求最优方案。这个程序是根据使用者所

37、输入的资料来评估区块式的布局,从而求得最优或较优方案。8.1 操作步骤1、输入各参数,包括各部门代号以及各部门面积大小。结果如图8.1所示,点击继续。图8.1(2)输入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如图8.2所示图8.2(3) 修改各项加权分值,定义 A为4, E为3, I为2, O为1,U为0, X为-1。如图8.3所示。1.1 .8.3图8.4所示。4)计算出各部门得分,如图(8.4图自动搜索,利用软件自动生成较佳方的选项4)选择(5Single Story LayoutMenu0.80数值最大的为最优解。在本例中,案,在所有的位置相关图中,选择 layout score所示:为最大的数值,所以选择该

38、相关图为最优解,如下图 8.5 268.5 图结果分析8.2所生产的相对位置关系矩阵图,对照单位作业相对位置物流图,可得 BlockPlan 由U来评定的。I、O、出:作业单位相对位置是根据物流强度 A、E位置相对 靠近,、2A的作业单位1BlockPlan由所生产的矩阵图可知,物流强度为的作业 单位相UO、89也相对靠近,物流强度为I、物流强度为E的作业单位67、是 间隔错、4的作业相关单位10、3对分散,位置要求不高,作业单位相互关系等 级X开的。故在设计中,要严格参照物流强度的分布来布置作业。绘制工厂总平面布置可行方案图99.1工厂布置的目标 个目标,即可行性、经济性、安全性和柔性。任何

39、一种系统的设计工作必须具备4个目标。对于工4 一家工厂就是一个复杂的生产系统, 因此,工厂设计当然应追求这 厂布置来说,主要表现在:27(1)必须满足生产工艺过程的需要(可行性)。(2)减少物料搬运(经济性)。(3)减少设备投资(经济性)。(4)提高在制品的周转率(经济性)。(5)充分利用现有空间(经济性)。(6)有效发挥人力及设备的生产能力(经济性)。(7)生产系统必须具备较大的加工范围,适应多种产品的生产。当产品品 种变化时,生产系统调整要简便(柔性)。(8)维持良好的工作环境,确保操作人员舒适安全地工作(安全性)。9.2考虑因素考虑修正因素与实际条件限制因素,修改调整面积相关图。包括如下

40、因素:(1) 厂区占地面积大小。(2) 根据产品特点,确定物料搬运方法,如采用托盘搬运产品并用电瓶车来实 现车间之间的运输。(3) 确定厂内外运输方式,一般采用汽车。(4) 根据厂区地理条件选择道路形式及其技术参数,包括主、次干道路宽度、 弯道半径、交叉路口转弯半径等。(5) 根据厂外公路情况,设定数个厂门位置,形成多种布置方案。(6) 设置厂前区位置,合理改变办公、服务楼外形。(7) 考虑风向特别是盛行风向对作业单位相对位置的影响,避免烟尘,异味等空气污染影响人身健康。(8) 考虑建筑物朝向、间距、防火,防噪声等因素。考虑上述因素,整理出可 行布置方案,按制图标准绘制成工厂总平面布置方案图。

41、1234567 89101 101 1234S678911 DDDD DD D DDD D幽幽窝舞44鬻974926631861 4AVG. AREATOTAL AREA 11244 1022.2STD. DEV.DO YOU NANT TO CHANGE DEPARTMENT INFORMATION 7122S. 9h一 . h T I1vtJM M u M图9.1设计方案一图9.2设计方案二2910评优择优考虑修正因素与实际条件限制因素,修改调整面积相关图。包括如下因素:(1)厂区占地面积大小。(2)根据产品特点,确定物料搬运方法,如采用托盘搬运产品并用电瓶车来实现 车间之间的运输。(3)

42、确定厂内外运输方式,一般采用汽车。(4)根据厂区地理条件选择道路形式及其技术参数,包括主、次干道路宽度、弯 道半径、交叉路口转弯半径等。(5)根据厂外公路情况,设定数个厂门位置,形成多种布置方案。(6)设置厂前区位置,合理改变办公、服务楼外形。(7)考虑风向特别是盛行风向对作业单位相对位置的影响,避免烟尘,异味等空气污染影响人身健康。(8)考虑建筑物朝向、间距、防火,防噪声等因素。根据以上因素,在综合小组内成员意见后,选择图 10.1布置图为最优方案:图10.1最优设计方案30选择方案的理由:厂房设计满足生产工艺过程的需要、减少物料搬运、减少设备投资、提高在制品 的周转率、充分利用现有空间、有效发挥人力及设备的生产能力、 维持良好的工 作环境,确保操作人员舒适安全地工作。参考文献1马汉武.设计规划与物流系统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 (2008重 印) . 2007.10.2 刘建强 . 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3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