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先进制造业行动方案

上传人:w****2 文档编号:35389697 上传时间:2021-10-26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0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上海先进制造业行动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上海先进制造业行动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上海先进制造业行动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资源描述:

《上海先进制造业行动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先进制造业行动方案(3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上海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行动方案先进制造业是上海建设“四个中心”的重要产业支撑。“优先 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对于进一步贯彻科学发展 观、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结构升级, 增 强城市国际竞争力,使上海“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 现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紧紧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 移 和 我 国 工 业 化 、城 市 化 加 速 发 展 的 历 史 机 遇 ,充 分 利 用 两 种 资 源、两个市场,通过“新体制新机制”,形成“新技术新装备”,“以加 强技术创新,确立上海先进制造业高端优势为主线”,正确处理好 制造业发展与城市建设、 经济增长与资

2、源环境、 自身发展与服务全 国的关系,加快增长方式的转变,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坚持“发展优 势 产 业 、 稳 定 均 势 产 业 、 淘 汰 劣 势 产 业 ”,特 制 定 本 方 案 。一、上海制造业的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上海工业 战 略 性 结 构 调 整 、国 有 企 业 改 革 重 组 和 工 业 新 高 地 建 设 取 得 了 历 史 性 成 就 。 2003 年 , 上 海 制 造 业 实 现 总 产 值 10933 亿 元 , 连 续 14 年保持两位数增长。1978 年以来,上海制造 业大体经历了 三个阶段。第 一阶段, 从 1978 年至 19

3、90 年,主要是加强轻纺、增加产能、建设宝钢、发 展 汽车,开展恢复性调整和适应性调整,使轻重工业大体平衡。第二 一2一阶段,从 1990 年至 2000 年,主要是突出重点、培育支柱、优化布 局、提升重化,从发展八大重点行业到形成六大支柱产业,工业从 调整中发展转入发展中调整。第三阶段,从 2000 年至现在,主要 是强化创新、提升能级、发展装备、建设基地,全面启动科教兴市战 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上海制造业对经济的支撑和带动作用显著。工业增加值占 全 市 GDP 总 量 的 比 重 长 期 保 持 在 50 左 右 , 2003 年 对 全 市 经 济贡献率达 65 ,每亿元制造业增

4、加值带动第三产业增加值由1990年的0.306亿元上升到0.565亿元。(二)上海制造业具有门类齐全和配套完善的基础优势。根据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全国共有 39个工业大类行业,其中,制造 业30个、采矿业 6个、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3个。在 30 个制造业门类中,上海均有涉及;从制造业中类行业看,全国有169 个,上海有 161 个。(三) 上海制造业在总量上尚有一定的相对优势。1985 年之前,上海制造业总量一直位居全国第一。近10年来,上海制造业总量在全国各省市排名中稳定在第五位,在35 个大中城市中居首位。(四 )上海制造业已进入持续高速发展阶段。上海制造业总产值从1956

5、年的100 亿元到1987 年的1000 亿元,大约用了30年; 从 1000 亿 元 到 2003 年 突 破 10000 亿 元 , 大 约 用 了 l5 年 。 据 预 测,从 10000 亿元到 20000 亿元只需 5年左右时间,从10000 亿元一3一鱼蔚14到100000 亿元预计需 15 20年(五)上海制造业已步入了重化工业持续稳定的增长期。上海 制造业自 1992 年开始,重工业比重已连续12 年高于轻工业。据预测,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两者之比将基本稳定在 7:3 的水平,与 国际上典型的重化工业中后期的特征基本吻合。(六)重点产业的支撑作用日益显现。自“八五”开始,上海先

6、后提出并确定了汽车、钢铁、石化、成套设备、通信电子设备、家用 电器、生物医药等为支柱工业。经过十几年的培育发展,电子信 息、汽车、成套设备、精品钢材和石化等已占全市制造业总量的 56 左右。(七)以六大产业基地为龙头、市级以上工业区为支撑、区级重 点工业区为配套的产业布局初步形成。二十多年来,上海制造业 实现了从 100 平方公里向 600 平方公里,进而向 6000 平方公里拓 展的历史性跨越。(八)上海制造业的优势主要集中在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在 上海制造业 161 个中类行业中,处于全国同行业绝对优势和相对 优势的占 19一 27 。在 15个重点行业中,产出总量、增加值总 量和增加值率

7、都排在前三位的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制造业;交 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次之。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 业的产出总量位于 15 个重点行业之首,但增加值率却居上述行业 之末。总的来看,上海制造业长期保持着对全市经济的重要支撑和 4 带动作用,总量在全国的排序虽有所下降,但重点产业的规模优 势,以及在产业结构、劳动生产率、综合配套、人才集聚和资源配置 等方面优势较明显。一是钢铁、汽车、石化等产业在全国具有明显 的竞争力;二是制造业产业链完善,这在世界各大工业城市中也是 特有的;三是产业结构比较合理,重轻适度、比例协调;四是劳动生 产率和效益居全国首位;五是制造业的综合服务水平居全国前列。二、上海

8、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机遇和挑战(一 )先进制造业的基本内涵 上海要优先发展的先进制造业,是指能够不断吸收国内外高 新技术成果,并将先进制造技术、制造模式及管理方式综合应用于 研发、设计、制造、检测和服务等全过程的制造业,具有技术含量 高、经济效益好、创新能力强、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服务功能 全、就业比较多等特点。它不仅包括高新技术产业,也包括运用高 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的传统产业,是上海按照“两个率先 要求,贯彻落实科教兴市主战略,充分发挥综合优势,体现特大型 城市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面。(二)先进制造业的地位和作用从现在起到 2010 年,是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实现“两个率 先”和构

9、筑新型产业体系的重要阶段,也是上海向工业化后期转变 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和时期,上海制造业仍将是全市经济发 展的基本支撑和重要驱动力量。从制造业发展规律看,进入重化工阶段后,制造业本身有一个 一5一数量扩张和结构升级并举的趋势,上海制造业要顺应这种趋势,并 实现向高技术产业的逐步转型。从城市发展规律看,世界各国的 工业都集中在若干城市群,上海制造业总量和单位产出还远低于 东京、大阪、纽约、芝加哥等城市的水平;目前国内工业向大城市集 聚的趋势也日益明显。从上海自身发展需要看,制造业发展同全 市经济增长的相关系数达到 0.963 ,制造业对服务业的拉动系数 达到 0.565 。发展制造业已成为保

10、持经济快速增长、稳定就业、发 展服务业的内在需要。(三)先进制造业面临的发展机遇 第一,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在持续,上海有条件发挥综合优 势,成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主要基地和向国内辐射的桥头堡。第 二,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为上海发挥老工业基地综合优 势,加快发展装备产业和高新技术提供了市场机遇。第三,上海拥 有完整的制造业体系和完善的产业链,更有条件融入国际产业分 工。第四,上海综合服务功能完善,服务业发达,最有条件成为制 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城市。第五,国际化大都市的综合吸引 力,能为先进制造业持续提供大量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四 )优 先 发 展 先 进 制 造 业 需 处 理 好 的

11、 几 个 关 系 一是发展制造业与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关系。上海制造业 在能源消耗、单位产出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指标居国内领先地位, 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尚有较大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快增长方式 转变,调整结构,使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一6一14二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稳定城市就业的关系。高新技术产 业是上海制造业发展的方向,但其总量目前仅占全市制造业的 左右。要进一步扩大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和劳动密集型高新技术 产业的比重,增加总量,减少城市就业压力。三是加快产业国际化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系。在继续扩 大利用外资的同时,尤其要加强二次创新和集成创新;注重引进、 吸收、消化和自主创新的有机结合。

12、四是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与推动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关系。 在加快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战略性调整中,要进一步推动国有资 本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主要行业,坚持有进有退、 有所为有所不为。同时,要针对民营经济较多集中在消费类行业 的现状,有步骤地在基础性、装备类产业内加快释放国有经济能 量,调动各种所有制企业参与先进制造业发展。三、上海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战略选择(一)基本原则 坚持科教兴市战略,大力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抓住国 际产业转移机遇,将“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起来,将制造与研发 结合起来,将引资与引智结合起来,加大海外收购、兼并力度;注重 引进与吸收创新相结合,技术升级和产业升级相

13、结合,提高集成创 新和二次创新能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制 造水平;完善重点产业研发创新体系,不断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体作用。一7一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快体制和机制创新,发挥“两级政府、两级 管理 的优势;实现市场基础性资源配置与政府宏观调控的有机结 合;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从体制机制上充分发挥经营者积极性;支 持中央在沪企业发展国家战略产业;调动各类企业、各种所有制经 济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 坚持加快自身发展,努力提高服务全国水平。按照“立足 大局、扩大开放、服务全国、互融共进的要求,注重与全国各地尤其是长三角地区实现产业联动、

14、配套和合作;创新合作方式,鼓励 各类企业发挥管理、技术和资本优势参与国内其他地区的建设发 展,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格局。紧紧抓住长江流域发展机 遇,依托长三角联动发展,在更大范围内集聚优势 坚持资源集约利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以科学发展观 为指导,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正确处理好产业、环境、资源、人 口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推广清洁生产。(二)发展战略 上海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既要尊重世界制造业发展的一般 规律,又要从上海特大型城市和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殊性出发,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要紧紧抓住世界制造业加快向中国转 移的重要机遇,以制造业高端优势引领技术结构升级,实现跨越式 发展;抓住

15、 2010 年上海世博会机遇,加快先进制造业战略布局调 整,带动一大批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突出发展目标的前瞻性和战略 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科教兴市主战略和建设“四个中 一8一心 的总目标,按照“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差别政策的原则,对重点产业和行业实施相应的产业导向,提出到 2010 年上 海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战略方针是:提升支柱产业竞争优势,推 动装备产业升级突破,加快战略产业培育壮大,抢占新兴产业重点 领域,保持都市产业稳定增长。(三)主要目标 以高新技术为先导,以大基地、大企业、大项目、大品牌为依 托,以资金技术密集和充分就业相统一、制造业与服务业高度融 合、中小企业充满

16、活力为特色,构筑技术创新化、产业集群化、制造 信息化、标准国际化、资源集约化的上海先进制造业体系,使上海 成为国内外著名的先进制造中心,研发创新和技术服务中心,大企 业运营管理、投资和采购中心,人才集聚和教育培训中心,新技术、 新产品展示交流的信息中心和全面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先行示范 区。 产业规模。到 201O 年,工业增加值在 6000 亿元以上,保 持对全市 GDP 的重要贡献,工业总产值达到 25000 一 27000 亿元。 年 产 出 500 亿 元 以 上 的 大 集 团 超 过 10 家 , 其 中 1000 亿 元 以 上 的 达到 4 5家。 产业结构。到 2010 年,基本

17、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 导、现代装备工业为骨干、基础原材料工业为依托、都市产业为配 套的产业结构。其中,装备制造业占全市制造业比重从现在的 47提高到 54 。 9技术水平。争取到 2010 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新产品产 值由目前的 2400 亿元左右增加到 5 400 亿元左右;全社会 R&D 投入达到销售收入的 3 左右;确立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企业 R&D 经费投入总额占 65 左右;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在 65 以上;形成几个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企业和大项目;企业专利 申请数量和水平保持全国领先;基本确立以人才高地为支撑的城 市创新体系,成为国内外重要的创新基地、知识扩散中心;基本

18、形 成“产学研战略联盟格局。企业技术中心和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由 2003年 的 127家 和 102家 分 别 增 加 到 300家 以 上 。品牌培育。到 2010 年,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 大企业,并有若干家企业进入世界 500 强;培育 5 7个国际性品 牌和 1015 个全国性品牌产品;形成 3 5家具有连锁开发经营 能力的品牌工业区,形成 10 个左右具有国际影响的品牌专业展 览。产业布局。到 2010 年,六大产业基地全面建成,其中微 电子、汽车、化工和精品钢材等四大产业基地产出分别超过 1500 亿元;市级以上工业区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75 以上; 500 亿元以上的工业区

19、超过 10 个,年产出超过 1000 亿元的工业区达到 5 个,形成与城市功能和郊区城镇布局相匹配的工业格局。 服务功能。坚持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均衡协调发 展,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到 2010 年,生产性服务业保持两位 数增长,形成若干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基本建成服务长三角、辐 一1 0 一射全国的专业化、品牌化、信息化的生产性服务业中心。 一可持续发展。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 发展循环经济,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到 2010 年,制造业能源 消耗不超过 6000 万吨标准煤;平均年能源增长率控制在4 5;能源弹性系数争取保持在 O.4 左右。四、上海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

20、的战略重点(一) 提升支柱产业竞争优势 主要是依托产业基地、加大投资集聚、保持规模优势,提高竞 争能力。尤其在电子信息、汽车、钢铁、石化四大领域,进一步强化 核心竞争优势,提升能级。 电子信息。重点是加强研发、拓展领域、加快升级、提高 效益。推进集成电路设计与整机制造联动发展,推进信息产业与 其他制造业融合;鼓励电子信息产业向汽车电子、数字电视、关键 元器件和媒体等延伸。集成电路重点发展集成电路设计及整机开 发,整机产品所需的各种专用集成电路和系统级芯片等。建成具 备研发、设计、生产、封装、测试、软件等完整的产业链,成为具有国 际水平的国家级微电子产业基地。汽车电子重点发展燃油喷射电 控装置、

21、节油环保型电子点火装置、制动防抱死系统 (ABS) 、气囊 防护系统、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接收装置、防撞雷达、车载信息娱乐一1 1系统等。网络与通信设备重点发展网络设备、接入网系统设备、数 字移动通信产品、卫星通信设备、数字音视频设备等。 汽车产业。重点是自主开发、打造品牌、跨出国门、保持 领先。提高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经营能力;稳定发展轿车; 重点发展零部件制造及客车、重型载重汽车、集装箱运输卡车和专 用车等;大力推进燃料电池、燃气、混合燃料等新能源汽车的开发 与生产,形成自主品牌产品。建成安亭、金桥和临港三大汽车制造 基地。 石油化工。重点是园区开发、项目建设、完善配套、优化 布局。结构调

22、整和优化布局的重点是发展漕泾,改善吴泾,调整高 桥。发展战略的重点是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精细化工。 精品钢材。坚持精品发展战略,重点是总量控制、优化结 一12一构、集约生产。进一步优化配置现有装备能力,发展高档精品钢 材,继续提升家电用钢、不锈钢、船舶和管线用钢、电工钢和特种金 属材料、石油和电力行业专用无缝钢、新型建筑用钢等产品的市场 份额和竞争能力,(二)推动装备产业升级突破 主要是抓住城市化机遇,选准突破性重点,推动产学研攻关, 加快国际化合作,提升工业化水平。到 201O 年,核心产品技术水 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若干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 系统集成公司;发电设备、微电子装备、

23、煤液化成套设备等行业的 技术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基本建成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国家基 地。预计到 2007 年,装备产业产值将达到 10000 亿元,占全市工 业总产值的 50 左右;到 2010 年,装备产业产值将达到 15000 亿 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4 左右。重点在八大领域实现升级突破。 电站和输配电设备。以提高设计和成套能力为核心,努 力打造中国最具竞争优势的电站和输配电成套设备制造基地、设 备成套和工程总承包中心。到 2007 年,产能超过 1500 万千瓦。 到 2010 年,具备自行设计制造 1000MW 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大型 空冷火电机组、大型循环硫化锅炉、具备重型燃气轮机

24、、 700MW 一1 3水轮发电机组的能力,成为国际领先的电站设备制造基地。开发75 万伏超高压直流输变电成套设备、超高压柔性交流输电成套设 备,成为高压、超高压和中低压配套完善的国内最大、最齐全的输 配电设备制造基地。 轨道交通。积极开发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包括磁悬浮 ) 及关键零部件、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到 2007 年,在 A 型车及变形车 设计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初步建立起车辆开发队伍,信号系统国产 化取得初步成效。到 2010 年,能自主设计生产全系列轨道交通车 辆,实现供电系统、站台系统成套,轨道交通信号系统达到国际水 准。 微电子装备。到 201O 年,基本掌握光刻机、刻蚀机、 CVD

25、 三大关键半导体设备核心技术并实现产业化,带动其它半导 体设备发展,形成我国主要的微电子装备研发生产基地。 精密加工装备。发展高精度加工中心、数控机床、工业机 器人等精密加工装备,成为拥有主机、控制系统、控制软件完全自 主化的数字化装备制造基地。 重点专用装备。形成重大装备的特大型汽缸、特大型转 子、大型高压容器、大型冶金和重型机械机架等自行设计和制造能 力,发展大型铸锻件等极端制造能力,重点发展盾构掘进设备、港 口机械等大型重工机械装备。发展印刷包装机械等专用装备,以 及为“三农”服务的乳业设备、冷藏冷链设备、温室生产等现代农用 设备。一1 4 能源类装备。发展大型煤炭综合采掘运设备、煤液化

26、制油、煤气化多联产成套设备等能源类装备。到 2007 年,拥有主要 关键设备制造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形成煤液化装备的制造设备 成套能力;到 201O 年,基本建成我国煤液化装 备制造基地 新型环保装备。以电站设备带动电站烟气脱硫、脱硝除 尘成套设备;发展城市垃圾处理成套设备、水污染防治及废水资源 化成套工艺设备、环境检测设备;鼓励海水淡化设备的研究与开 发。到 2010 年,成为国家重要的环保技术、环保装备、环保服务和 环保应用基地。 智能化测量和自动控制设备。重点发展大型复杂和连续 生产过程所需综合自动化系统、控制系统、应用现场总线技术的检 测和控制仪表,以及适应于现场总线集成的各种软硬件产

27、品,智能 化工业控制部件和执行机构。一1 5 鱼蔚15(三)抢占新兴产业重点领域 在重化产业逐步转入成熟阶段的同时,从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出发,积极培育新兴产业,重点是加强跟踪,滚动培育,政策集聚, 点上突破。一1 7 鱼蔚35 生物医药产业。支持具有国际认证水平、占领高附加值 环节医药产品的开发与生产。努力形成以创新为特色、以张江国 家上海生物科技产业基地为核心的生物医药产业群。生物技术力 争在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治疗性疫苗、多肽药物、动物乳腺反应器 等领域获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创新药物;新医药重点 遴选开发治疗重大疾病、疗效显著、量大面广的化学创新药和非专 利药;生物医学工程加快中高端

28、诊断设备,发展无创、微创介入治 疗设备,研制自动、半自动的中高端生化诊断仪器;现代中药加快 超临界提取、在线检测、计算机现场控制、指纹图谱等技术在中药 生产中的应用。 新能源、清洁能源和节能产业。围绕提高能源效率和节 一18一约能源,重点发展技术成熟、具有发展前景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太 阳能热发电及其它太阳能产品。以世博会场馆建设10 万平方米太阳能屋顶、启动本市 5 万个太阳能屋顶计划为契机,推动太阳能 光伏产业规模化发展。加快推广风力发电、储能技术、分布式发 电、天然气水合物等技术的应用。以煤的全气化清洁工艺产生的合成气为基础,建设清洁能源 系列示范性生产装置 联合循环发电装置、煤制油中试装

29、置等 系列装置,成为清洁能源开发和示范性生产装置基地。以建筑材料生产的绿色化和节能为目标,推广节能型建筑材 料及其绿色制造技术,重点研究开发低品位原、燃料和可燃废弃物 以及工业废渣用于建材生产的资源化技术,绿色和节能型建筑材 料及其制品的生产技术和装备。发展高压大功率变频调速装置、 非晶合金变压器、电磁感应节能灯等重点节能产品。 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高性能精品钢为主的新型金属材 料;高性能塑料与塑料合金、特种橡胶;差别化纤维、功能性纤维、 绿色纤维等精细化工材料;大直径外延硅片、 IC 引线用框架铜带、 高性能电解铜抛光硅片及超纯试剂等微电子产业用新材料;等离 子平板显示器用稀土荧光粉、汽车尾

30、气净化用稀土催化剂等稀土 新材料;含医用塑料、人工中耳、三维仿骨结构材料、全热解碳人工 心脏瓣膜等生物医用材料;绿色化学建材、节约资源型墙体材料等 新型建材纳米级金属及金属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等粉体材料; 重点发展分子电子材料,量子元件,高密度记忆用磁性材料,光记一1 9忆材料,碳簇、碳纳米管,超精密加工装置,纳米级检测仪器,微型 机械,分子设计蛋白质,生物反应器,遗传因子治疗药品等纳米新 材料产品。(四)保持都市产业稳定增长 都市产业是先进制造业的延伸和拓展,是国际化大都市均势 产业的主要体现,也是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扩大就业的重要载 体。根据城市功能特点,对广就业、融合型、多功能的都市产

31、业,以 市场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稳定为主线,继续保持规模,拓展内涵, 提升功能;鼓励中心城区老工业厂房保护性开发,发展劳动密集 型、知识密集型的都市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 服装服饰业。以服装设计为龙头,集加工、制造、销售、会 展等为一体,造就一流时装设计师;逐步提高产品档次,稳步提高 国内和国际市场地位,成为弓 I领中国潮流的国际时尚之都;鼓励皮 革箱包产品向个性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保持50 万人以上的就业规模。 食品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提高食品业、农产品精深加 工业和物流专业化水平,加快食品向方便化、工程化(营养工程 )、功能化 (保健功能 )、专用化 (专用原料等 )和国际化方向发展;提高

32、生鲜冷链加工技术;完善产品的规格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加强行 业品牌建设,保护特色产品和传统品牌;保持50 万人左右的就业一20一规模。 包装印刷广告制作业。重点推动包装设计、广告设计业 发展,重视数码印刷和印前技术的应用,提高包装产品创新度。建 成原辅材料展销、机械设备展销、专业展览、教育培训、科研设计、 信息处理、包装测试等产业链完整的国内最大的包装印刷中心;保 持20万人左右的就业规模。 工艺旅游纪念品业。建设全国乃至世界著名旅游纪念品 设计、展示、交易的集聚中心,形成上海旅游纪念品产业链;上海钻 石玉器加工重点发展精细精致高档精品;保持 20 万人左右的就业 规模。 化妆品及清洁洗涤品业

33、。发展自然化和功能化新产品, 形成产品竞争优势;通过品牌发展战略,形成服务优势;保持10 万人左右的就业规模。五、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十大战略行动(一)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为动力,推动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1建设若干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重点培育形成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完整的国家级产业技术 创新体系: (1) 汽车技术创新体系。 (2) 装备工业技术创新体系。 (3)石油化工技术创新体系。 (4) 精品钢材技术创新体系。 (5)航 空航天技术创新体系。 (6) 微电子设计、工艺和装备技术创新体 系。 (7) 光电子和新型平板显示技术创新体系。 (8) 船舶与配套产 一21一业技术创新体系。 (9)

34、 生物医药技术创新体系。从三个层面构筑上海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和“产学研”新机制: 一是形成重点学科支撑体系。充分发挥重点学科、知名教授、博士 点对重点产业发展的学科和人才支撑作用。二是形成多层次的研 发支撑体系。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研究所和跨国公司 研发机构,形成与重点产业发展配套的研发支撑体系。三是形成 应用技术的支撑体系。主要依托大型骨干企业技术中心,实现二 次创新和集成创新。建立政府支持与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投入机制。形成政府资 金引导与企业投入相结合的新型“产学研联合创新机制,加大应 用技术支持力度,提高支柱产业整体创新能力。将政府资助的专 项资金用于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分专项

35、制定产业创新体系具 体实施方案;引导全市 R&D 投入年增长 20 以上;到 201O 年,全 市制造业 R&D 投入达到销售收入的 3 左右,形成国际水平的产 业技术研发创新体系和人才集聚平台,真正形成有核心竞争力的 支柱产业;完善风险投资体系,加快高技术产业化进程,为到 2020 年在若干领域保持与国际产业技术先进水平同步发展打好基础。 提高承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项目的比例;积极参与和跟踪 国家在科技和产业领域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的重大攻关项目,力 争取得30以上 的重大项目承接率,并给予一定的扶持。2推进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战略 一是推进知识产权示范工程。在知识产权检索、申请、运用、 一

36、22一实施、管理和保护等方面,于 2004 年启动 20 家试点,争取五年内 达到 1 00 家。在专利新产品方面,研究制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新产品政策。二是加快推进实施技术标准战 略。提高企业应对 WTO TBT 能力,对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和发起 国家标准的企业,予以重点支持,引导企业将有利于本地区发展的 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及检测方法纳入国家和国际标准,掌握技术和 经济竞争的主动权。3完善大集团大企业技术创新体系 通过加强企业自主核心技术,提高竞争力。进一步健全完善 企业技术中心,提高技术吸收和创新能力,实现二次创新;鼓励兼 并收购国外技术团队和科研平台等,以国际合作方式进

37、行技术创 新;从体制机制方面,促进应用型经济研究所和企业集团的紧密合 作,发挥各自优势;充分利用中央研究所在沪科技资源;加强宝钢 集团、上汽集团和广电集团中央研究院的建设,推动上海医药集 团、上海电气集团和航空航天等中央研究院的建设;到 2007 年,重 点支持 10 家有条件的大集团设立中央研究院。4建设市级以上开发区公共技术平台 支持开发区建立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标准化信息系统以及 计量检测和产品检测等公共技术平台,为中小企业技术开发提供 技术服务。选择有条件的开发区,建立技术资源共享的通信网络 设备技术平台、光电子技术平台、微电子技术平台、电站设备技术 平台、装备制造共性工艺技术平台、汽

38、车及零部件技术平台、基本一23一有机原料技术平台、生物医药技术平台、生物基因技术平台等。5 培 育 为 中 小 企 业 和 民 营 企 业 服 务 的 创 新 体 系 每批选取 150 家左右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作为样本企业,重 点跟踪、支持和服务;每年推进一批民营企业科技项目产业化;加 大对市场前景好、技术能级高、人力资源丰富、管理到位的样本企 业的政策支持;研究推动民营中小企业技术水平和能级提高的政 策措施,支持微、特、精、专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发现和支持一批使 用新技术、引领市场、成长性强的企业快速壮大。( 二 ) 以 大 项 目 投 资 为 重 点 , 保 持 支 柱 产 业 持 续 增

39、长一24建立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库,保证重点产业有稳定的技术开发 支撑;建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库,加强固定资产投资的信息管理, 增强宏观调控、风险预警的能力;实施投资项目动态跟踪,建立重 大项目建设协调推进机制,保证投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三 )以大基地建设为抓手,加快工业向园区集中和产业集聚 1大力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 按照新增项目全部进园区、中心城区工业布局调整优化进园 区和条件成熟地区零星工业点逐步进园区的原则,大力推进工业 向园区集中;引导布局分散的中小企业逐步集中到开发区中的都 市工业示范园;完善专业配套服务,强化产业布局导向;促进产业 集群化发展;形成产业集聚、土地集约、工业集中、管理

40、集成的发展 格局。2推动形成若干产业集群 以产业链为基础,引导产业集群化发展,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优化产业生态环境,形成产业加速集聚格局。依托六大产业基地 和市级以上开发区,强化若干产业集群化发展,即:微电子及信息 产业群、光电子产业群、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群、石油化工及精细化 工产业群、精品钢材产业群、船舶及港口设备产业群、重型装备和一25成套装备产业群、航天航空产业群和生物医药及中药产业群。3提高工业区建设管理水平 对拟引进项目试行产业评估制度;每年编制和发布上海产业 能效指南、上海产业用地指南,并提出相应的产业政策。按照 上海市工业开发区建设规范要求,提高工业区基础设施配套建 设水平。推广上

41、海化工区“五个一体化 开发管理理念。在市级以 上工业区开展综合性信息化管理试点;提升工业区的环保基础设 施水平;完善工业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机制;推进市区联 动、工业区品牌输出;促进管理优势与地域优势相结合,提升工业 区基础设施配套、招商引资能力和管理水平。(四 )以实施品牌战略为推动,全面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1重点形成“五个一批” 以市场为导向,重点培育和引进一批消费类品牌、一批装备类 品牌、一批高新技术类品牌和一批服务类品牌。特别支持若干有 实力的大企业集团进入世界 500 强。形成一批体现上海水平的具 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行业、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提升品牌研发水 平和服务实力。2、不

42、断开发新型品牌市场 梳理一批上海国际知名品牌、国内一流品牌,重点从产品品 质、产品市场定位、品牌文化、产品标准化生产及品质保障、品牌形 象等方面,加强品牌内涵的提升和推广。同时,借鉴国际先进的品 牌管理经验,搭建强有力的品牌信息处理平台,形成有效的品牌维 一26一护及竞争策略,扩大和提升上海制造业的品牌孕育能力,加快形成 一批国际品牌。3、努力营造良好的品牌发展环境 一是营造公平公正的品牌竞争环境,形成多种所有制企业共 同推进品牌发展的格局。二是积极发挥品牌的产业带动作用,形 成有利于推进支柱产业发展,为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调整服务的品 牌推进机制。三是构筑以品牌宣传、推介、咨询、运营和人才培训

43、 等为主要内容的品牌发展服务体系。四是加大品牌保护力度,打 击假冒商标、名牌等不法行为;保护上海历史品牌,尤其是小规模 手工生产的品牌。(五 )以发展循环经济为导向,形成资源节约型发展模式1合理有效配置土地资源编制2010 年上海产业布局规划,构筑与“中心城、新城、新市 镇和居民新村”城镇体系建设相适应的产业布局;加强土地的集约 使用,逐步提高开发区用地建筑容积率,不断提高单位用地产出 率;对列入国家工商领域禁止投资目录,以及被上海地方产业政策 列入限期淘汰和禁止投资的新增项目,禁止提供土地;优先保证优 势产业发展用地指标。2有效调控能源和原材料供应一是强化生产要素的平衡保障,确保能源供应安全

44、,构建重要 商品和工业原材料保障机制。二是强化经济运行的监测分析,形 成与企业互动、市场联动的信息导向机制;逐步建立并完善以经济一27运行、重点商品进出口、产业损害为主要内容的监测分析体系。三 是强化重大事件的预警应变。密切关注原材料价格变动对产业的 影响,强化应对措施,制定预案,趋利避害。3加大劣势产业淘汰力度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的要求,严格执行环保标准,取消高 耗能产业的能源价格优惠,充分发挥区县政府在淘汰劣势产业中 的作用,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等手段,加大对劣势产业的淘 汰力度;对国家禁止生产和使用的产品、技术和装备,在国内外处 于落后水平的技术,以及重污染、高物耗及产生严重有毒有

45、害物的 产品、技术和企业,有计划地关停并转迁,限期淘汰。支持企业盘 活工业用地,实现主动转型,并妥善安置职工。在控制环境总量的 基础上,坚持有保有压,调整结构,将有限的环境容量用于支持精 品钢材和精细化工等重化工业的优化升级。4、加快推广普及清洁生产加快清洁生产试点,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按照“三个集中”的 要求,抓好第一批 50 家有条件企业的清洁生产试点。在上海化工 区、漕河泾开发区、吴泾工业区和宝钢集团等开展循环经济示范园 区 的 创 建 。 到 2007年 , 50以 上 工 业 区 通过 IS 090 00和 IS0140000 “双优”认证;到2010 年, 80以上工业区通过“双优”

46、 认证。(六)以政府职能转变和深化改革为契机,形成各方面推进合 力 一28一1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一是综合运用各种政策资源,加快推进结构升级。在符合国 际惯例和 WTO 规则条件下,充分运用产业导向、信息发布、环保 标准、能源调控、土地配置、财税政策、快速折旧、政府采购和首台 业绩等调控手段,为先进制造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 规范政府调控和管理经济方式。运用法律手段促进和引导产业发 展;完善经济调控手段,建立产业间协调沟通服务机制;研究分析 经济运行走势,及时披露上海产业发展的重要信息,提高信息透明 度。三是促进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规范发展。充分发挥行业 协会在产业发展、产业规划等方面

47、的积极作用,吸引国际性、全国 性和区域性行业协会集聚。2加快提升国有经济调控能力 在涉及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确立国有经济主导地位,建立各 种所有制企业公平公正发展环境。以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为核心, 以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契机,完善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机制, 集中优质资产、优秀人才、优势企业的产品和项目,投向先进制造 业发展中应由国有经济发挥主导作用的行业,以存量吸引增量、以 内资引导外资、以无形调动有形,优先支持以装备业为重点的先进 制造业发展壮大。探索建立国有资产与各类社会资本联动,有进 有退的体制和机制,增强国有经济的影响力和带动力3创造民营经济平等发展环境 放宽民营企业市场准入,把允许外商进

48、入的领域全部向民营 一29一企业放开;支持民营企业投资参股国有企业、改善投资结构、完善 管理体制,探索建立产权多元化信息平台,为国有资产与各类社会 资本、资源联动创造条件,为民营企业打通投资重化工类产业的进 入通道,降低进入壁垒;支持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民营企业的项目 建设;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引导支持民营 企业建立企业技术研发机构;完善民营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支持信 息平台等企业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立新兴产业风险投资体 系,孵化有潜力的项目和企业;鼓励发展多种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 服务机构;使上海成为民营经济二次创业和“走出去的首选之地,提高民营经济与上海产业的融合度。努力

49、形成“三个一批”,即国 企改革转制一批、自我发展壮大一批、市外民企吸引一批,探索具 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特点的民营经济发展新路。(七)以推广先进技术和加强产业跟踪为手段,提高制造业水亚1积极推广应用先进制造技术 一是推广普及制造业全过程信息化。鼓励企业对产品的设 计、制造、管理、服务等全过程实行信息化,推广三维 CAD 和 CAE 应用、产品数据管理 (PDM) 或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PLM) 、虚拟设 计、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CIMS) 、企业资源计划 (ERP) 、远程监测 和远程服务等技术运用。二是推广普及制造业共性技术。重点推 广普及共性技术中的现代设计理论、设计方法和网络化、协同化、

50、 开放式、数字化设计技术,特大型及关键零件的焊接、铸造、塑性成 一30一形、热处理和加工技术,亚微米到纳米级的细微制造技术,以及产 品智能自修复及再制造技术等。三是积极发展绿色制造流程与工 艺。以绿色化和信息化为核心,研究开发具有高技术含量产品制 造、能源转换和大宗社会废弃物资源化三项功能的新一代制造流 程及相关工艺。鼓励企业广泛采用国际先进标准,积极进行国际 技术标准的认证。2密切跟踪世界先进制造业发展动态 完善重点产业跟踪体系,建立政府购买产业发展信息的制度, 依托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和中介机构,按照市场化办法,重点购买 各方面在跟踪国际重点产业发展的研究成果;购买世界最前沿制 造业工艺和技

51、术的研究成果;每年定期向社会发布相关信息,为制 造业各行业、企业投资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3建立先进制造业发展专家咨询制度在重点发展产业,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担任政府产业发展决 策咨询顾问。根据阶段性发展目标和遇到的问题,不定期举办咨 询研讨会;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内外研究、咨询机构、行业协会和专 家学者的智慧和成果。(八 )以扩大开放和支持“走出去”为突破,加快制造业国际化1不断提高吸引外资质量抓住国际产业转移机遇,吸引高科技含量的产业转移到上海 投资,通过产业配套、研发配套、延伸产业链,提高对世界先进企业 和技术的吸收和创新能力。以形成产业链和“以外引外”为主,鼓 一31励外商进行组团式、生产环节

52、上下游贯连配套的项目投资;以存量 项目增资扩产吸引外资流入;提高外资的根植性。关注外资企业 运营与发展,作好沟通服务,促进“以资引资”和增资扩股。按照国 家鼓励国际资本并购国内企业的政策,鼓励跨国公司以购并等方 式参与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鼓励外商创业投资企业的发展,完 善资本市场。2 建立专业招商新机制依托国际专业咨询公司和各种中介机构,加大专业招商引资 力度;重点突出临港产业区、上海化工区、嘉青松等工业区的专业 招商。3鼓励有条件企业开展跨国经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各种方式走出去,加快与国际产业接 轨,与世界产业融合发展。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购并具有一定品牌 和核心技术的境外企业,推进商标无形资

53、产运作;兼并收购国外技 术团队和科研机构,占领技术制高点;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境外投资 办厂,开展境外加工贸易,抢占国际市场;鼓励发展海外资源性合 资合作项目,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探索涉外投资信息服务方式,提 供境外企业兼并、收购等经济信息。(九 )以制造业上下游延伸为载体,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1拓展支柱产业服务功能汽车产业重点加强向汽车服务业和研发设计两端延伸;电子 信息产业重点加强与媒体产业和电信服务等产业的结合,拓展数 一32字技术的应有;石化产业重点通过向精细化工的延伸,加强产业开 发和技术服务,形成化工产品交易区。钢铁产业重点加强对汽车 制造、船舶制造和装备等产业的配套服务,改善物流管理,

54、提供定 制化产品服务等;鼓励钢铁企业与造船、汽车、装备制造等下游企 业共同建立用户使用技术研究中心、服务中心等,寻求区域内产业 的协调和互动发展。装备产业加快向成套服务和系统集成突破。以大型成套工程 项目带动装备业升级,鼓励以大型装备制造企业为主体,联合国内 外相关企业或机构组建形成集系统设计、系统集成和工程总承包 于一体的大型工程公司和系统成套公司;在电站、化工和冶金等领 域,形成具有明显国际竞争优势的成套服务能力。打造以北京路 为主体的国际装备服务贸易区,设立非标准件设计及工程装备服 务中心,探索生产资料批发市场的电子化交易2打造十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重点引导优势明显的地区发展成为具有特色

55、的生产性服务业 集聚区: 张江的研发服务区。进一步发挥国内最大的微电子研发 基地和国家级药品研发中心的优势,提升“一所一校二十七中心” 的辐射功能,力争成为国际知名的研发集聚服务区 漕河泾的技术服务区。发挥在微电子、计算机及软件、新 材料和生命科学等四大领域的技术优势,成为上海重要的技术创 新和技术服务区。一33 闵行的装备研发服务区。充分依托闵行装备业研发中心 和科研院所集中的优势,在航天航空、电站设备、轨道交通等领域 形成产学研发基地,成为重要的装备业研发服务区。 漕 泾 的 化 工 研 发 服 务 区 。 加 强 与 国 内 外 研发 机 构 的 合 作,引入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拓展和提

56、升化工区在专业领域中的 研发服务功能,构建国内第一个高新技术研究开发、成果转化与基 础材料工业紧密结合的、具有石油化工特色的公共平台。 紫竹的科教研发服务区。依托紫竹科学园区内的上海交 通大学等院校,推进“产学研结合。以半导体、软件业为主导产 业,逐步形成以大型研发企业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区。 嘉定的汽车服务区。形成集汽车制造、汽车研发、汽车检 测、汽车会展、汽车贸易、汽车运动、汽车休闲、汽车娱乐、汽车文化 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汽车服务区,成为辐射全国乃至亚洲著名的 汽车生产和服务贸易区。 浦 东 的 业 务 流 程 外 包 服 务 区 (BPO 服 务 区 ) 。 充 分 发 挥 国际空港和浦东四

57、大产业园区的优势,结合城市功能的提升,加快 浦东乡镇级开发区整合发展,高起点规划,打造中国首个 BPO 服 务区。 外高桥的物流服务区。汇集一批具有世界级经营网络和 供应链管理能力的物流服务提供商,形成保税区、港区和国际物流 产业的联动,提升口岸增值能力。 临港新城的物流服务区。依托国际空港、洋山深水港、临 一34港新城和现代装备产业基地建设,形成以第三方物流、仓储、运输 服务等港口航运服务功能为主的国际物流服务区。 西北物流服务区。依托公路主枢纽和公铁联运陆路口岸 优势,以省际物流集散功能为主,延伸外高桥保税区功能,形成集 运配载、交易、信息服务、仓储、加工、配送等物流服务为一体的集 散型综

58、合物流园区。3加快重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体现在上游 ( 可行性研究、风险资本、产品概念 设计、市场研究等 )、中游 (质量控制、会计、人事管理、法律、保险 等 )和下游 (广告、物流、销售、人员培训等 )的生产、流通、分配、消 费等全过程生产活动中。重点发展十大生产性服务业,主要是研发服务、汽车服务、成 套服务、物流服务、设计创意、采购服务、航运服务、会展服务、咨询 服务和职教服务。以工业设计为依托,构筑都市产业十大设计平台。主要是模 具设计、软件设计、工程设计、动漫设计、玩具设计、印刷包装设计、 箱包设计、工艺美术品设计、服装设计、广告设计等,成为支持中小 企业发展的公共设计平台。

59、以中心城区工业历史建筑保护性开发为抓手,建设 50 个就业 密集、知识密集、多元文化、充满活力的创意产业集聚区。依托重大枢纽性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生产型服务业发展。充 分运用国际空港和深水港优势,提高物流专业服务水平,扩大对长 一35三角产业一体化的辐射和带动,将产业升级与服务优势相结合,逐 步发展面向国际市场的装备类产业。建立生产性服务业统计指标体系。研究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分 类,合理设定统计指标,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供科学的分析依据 和决策参考。(十)以造就行业领军人物为标志,形成一流企业家、工程师和 技术工人队伍1形成多层次人才集聚高地 面向全球引进一批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的高端人才,培育形

60、成具有国际经营管理水平的首席执行官、知名首席工程师群体,以 及百万技术熟练工人。鼓励企业实行各种有利于调动积极性、创 造性的分配激励机制。对行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复合型、创业 型领军人物,授予上海市行业领军人物荣誉称号;力争到2010 年,在重点行业内形成一批国际知名的领军人物、首席执行官和首席 工程师。2 建 立 职 业 能 力 认 证 体 系 和 吸 引 人 才 制 度建立和完善职业能力认证体系,深入推进海外人才集聚工程。 扩大与海外行业协会、专业团体等的合作关系,逐步形成海外人才 引进的长效模式。完善海外人才评价、激励等政策,支持引进重点 产业发展所需的国内外管理、技术和高级技师等各类紧

61、缺人才。3 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 建立与先进制造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进职 一36术性从业人员的比重提高到20 %左右业教育方式和内容。在一些领域和行业进行职业教育培训试点, 逐步总结推广经验;建立市、区县两级公共实训基地,形成符合上 海产业发展要求的职业培训高地。到2010年,使高技能人才占技1、 把优秀当成一种信仰。20.7.277.27.202009:2009:20:45Jul-2009:202、 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二0二0年七月二十七日2020年7月27日星期一3、 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09:207.27.202009:207.27.202009:20

62、09:20:457.27.202009:207.27.20204、 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7.27.20207.27.202009:2009:2009:20:4509:20:4515 26 Qy:有趣的灵魂万里F09:2009U5M0n209 鉤 27, 20207/27/2020识表二心灵的最软月二力七日9时020分年歸20星期知英雄好先7.2729.707727.702七027帝0月02?:日0星期一二027奔七?月弩27日020-Jul-207.27.20206、鱼蔚378、与气通人天堂;怯字通往读书:0谄錮07.27慫00猱09餾9觀智號沪1:最看繁的囊也看都是自己趣背脊魂万里挑

63、一77.27Ju200Monday0J4J7200翹27/20202:最制骄傲于最是认自卑都表二0二的年七月无十七日9时0%分即月勢日星期一观27.20203、自勇气承是命运这才知英雄好汉.7.2729.7070g七9W麹月0弘日(星期0:二9芜年七月:二十七日020*5、092208200:45礎錮躺5.7精确圈喘牆話熾帑證07/27/2020阅读繁的人也看不谈使人的捷脊七作使9 时020分年9W 2分日 星7期Jul-207.27.20207、有已气过担最应该努力的雄好汉年。227於多皺27表蘊0朝9月吵日星期一二警)9年七月二十20七日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7.27.20207.2

64、7.202009:2009:2009:20:4509:20:45捷。写作使人精确o:457.2TUy)28Monday; July / ?8?87/27/2020 背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20200992溜喩貓-2010分炉ul-207.27.20207:我困难的了己 :的 力 隊疋 应苴期” 曇生 orn 77/ 0277/W ns 02 nb 02o277.一二二o年七月二十七七、日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09:207.27.202009:207.27.202009:2009:20:457.27.202009:207.27.202084工I堂? 蚕 往玉 !疋4520: 0509: 20 72 2 U2 n Mo M 27 5 2 9 黛父臾肆敏背脊写作使漏确7.27.2020|092鵝霸魁20嚎21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