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艺术欣赏答案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35375631 上传时间:2021-10-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4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学前儿童艺术欣赏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学前儿童艺术欣赏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学前儿童艺术欣赏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艺术欣赏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艺术欣赏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学前儿童艺术欣赏复习资料参考答案1、欣赏最著名的四川大邑画砖图弋射收获图。答:第二章画面很生动刻画了普通百姓秋天的生产劳动场景。 画面分两层,上层有两人跪地张弓(起始点和视觉中心点),正在射猎空中惊飞的野鹅,远处是两棵孤树,面前是开阔的莲池,肥美的鲤鱼也似乎受到惊吓而匆忙游去。下层表现为收割和搬运水稻, 画面6个人物前面2人, 后面4人分为两组即有呼应又有XXX, 组成和谐的画面关系。从整体看上层为弋射,下层为收割,即有分开又有XXX。四川画像砖特点是注重再现丰富多彩的现世生活。2、请评价何澄的归庄图归庄图取材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此画以山水为背景

2、,人物穿插其间,在全景式构图中,主题人物连续出现,逐段反映陶渊明辞官归故里的主要情节,与传称为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同一手法。人物线描多用方折笔,山石树木用枯笔焦墨,间以淡墨晕染,劲健中含秀润,苍率中蕴清逸。山水人物画鞍马师法北宋李公麟。画风虽有南宋院体遗规,亦开元代逸笔先路3、秦代画像石与画像砖艺术是中国古代艺术的一朵奇葩,具体表现在哪里?答:画像石与画像砖艺术是中国古代艺术的一朵奇葩,因其独特形式,与绘画、雕塑、版画等领域都有着密切的关系,鲁迅先生曾言:“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刀代笔造就的传神意象与社会生活的广博性是其主要的特点。画像砖石所呈现的不仅有山东、苏北、南阳、四川、陕北等地的地域

3、风格差别,而且还有绘画形式在汉代历史性的进步,以及表现内容的时代转移。在帛画材料绘画只是极少遗存的客观情况下,数量众多、内容丰富的汉画像砖石就成为我们认识汉代绘画真实面貌的重要资料。4、魏晋之前的绘画最主要功能是图示宣教,当其后是,“玄学兴起,个性觉醒”是除图示宣教外,还有什么意识迁移到绘画领域,体现出绘画身后的什么精神意义。答:魏晋之前的绘画最主要功能是图示宣教当其后是“玄学兴起个性觉醒”除图示宣教外“畅神、怡情” 逐渐成为绘画新的价值观念。 汉代已经出现的书法上的自觉意识在这个时期迁移到了绘画领域。文人以其更高层次的审美体验关照绘画使绘画作为时代风尚的象征而存在所谓“魏晋风度”“秀骨清像”

4、都反映出绘画身后的精神意义。5、元初绘画的形成过程中,赵孟頫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而又宽泛地定义中国绘画的发展方向?答:元初绘画的形成过程中,赵孟頫从两个方面具体而又宽泛地定义了中国绘画的发展方向。首先,它在艺术主张上他标榜“古意”,提出“若无古虽工无益意。” 他提出 “古意”的目标的是托古改制,抛弃南宋的传统,上追唐与北宋,以新的标准来要求当代的绘画。其次,他提出“书画同法”,他曾在画中题诗道:“石如飞白木如 ,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回此,须知书画本来同。”这诗影响深远。“书法同笔同法”也成为元人绘画的一个突出特征。赵氏本人被称为“一代书画”泰斗, 书法称雄一时,绘画作品,人物、山水、鞍马、竹石

5、无所不能。元代知名画家大多与赵孟頫有过来往,他的艺术主张和绘画实践对元代绘画面貌的形成起到了决定的作用。6、请评价钱选的山居图 山居图为钱选的大青绿山水画,烟雾迷艨之中群峰连绵相叠,水面幽深阔远勾线、皴染笔笔清晰。赋色明丽,一片平和之景。如果说山居图是钱选变古为己的成功作品的话,那么浮玉山居图,则在风格创新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此图为淡设色画,水墨所分分量较前者为重,细笔勾线,染、皴也极为细致却又极率真毫不板滞。钱选的山水画在元代显得较为特别,可以说是元代文人尚意的审美理想在青绿山水画实践中的具体表现,而在这一倾向中钱选是最值得称道的。7、请评价吴道子送子天王图送子天王图是宋代摹本,和文献记载中

6、的吴道子画风正相吻合。此图又称释迦降生图,所绘为净饭王和摩耶夫人怀抱太子(释迦牟尼)谒见大自在天时,诸神皆起,礼拜太子足。卷后有南唐曹仲元跋,肯定为吴道了画。图中的大自在天正在伏地而拜。8、晚明最突出的人物画代表人物是谁?其绘画风格表现在哪些地方?晚明最突出的另一个成就反映在人物画的创作上,从元代就开始沉寂的人物画创作到了晚明出现新的生机,最突出的当属陈洪绶,其变形的,带有浓重装饰意味和个人风格的绘画可称为晚明人物画的最高成就。9、10、请评价阎立本的步辇图 步辇图画的是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唐太宗将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王松赞干布,吐蕃使者禄东赞前来迎娶时,太宗着便装接见时的情景。这是初唐一件

7、重要的历史事件,说明太宗以联姻的方式促进汉、藏民族的友好往来。因此,这件作品的首要意义是历史纪念性。画面显示了阎立本通过形象描绘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艺术造诣。所有人物分为两组。右面一组以太宗李世民为中心,周围众宫女或抬辇或举扇或执华盖。两扇构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太宗就处于稳定的中心。这一有意识的形式安排也许隐含了某种政治意义。太宗面部饱满,目光深邃,嘴唇微闭,身形魁伟,与修长的宫女形成极大反差,而且表情庄重,于不觉中透出威严神态,俨然是在国明主。左边一组为3人,中间是禄东赞,身材瘦小,表情谦恭而又礼官,后为翻译官,于拘谨之中略显惶恐之态。三人目光均向着太宗,遂使太宗形象成为全画的视觉中心和逻辑中

8、心,因为他是这一重要事件的中心人物,周围不画任何背景,这是唐代人物画的一个普遍特点。衣纹勾画是阎立本贯用的铁线描,但较为圆转疏畅,面部眼角、两颊略加晕染,效果极好。历代帝王图设色虽一样浓重,但几块红色和石绿色很有节奏感。11、请评价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对明清文人画影响最大。图中所画为富春江两岸的初秋之景。取法董、巨而又有变化,完全将古人之法化为己法,实现了自己的理论主张,是黄公望水墨山水画的代表之作,也是元代山水画的杰作。邹之麟称其为“右军之兰亭”,可见其历史地位12、13、宋代绘画最突出的特点可以有几点归纳?答:宋代绘画最突出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三:一是宫廷绘

9、画的繁荣,二十绘画的职业化,三是士大夫绘画的崛起。这个时候民间绘画,宫廷绘画,士大夫绘画都开始各自形成体系,彼此间又互相影响、吸收、渗透,共同构成了宋代绘画丰富多彩的面貌。14、论述顾恺之的成就和贡献。顾恺之是无锡人,士族出身,东晋康帝时做过散骑常侍,活动于东晋中期,此时东晋社会已由盛转衰。据载,顾恺之为人处事持中庸之道,不参加争权夺利的斗争,与他保持友善关系的有谢安、桓温、桓玄等人,在上层可谓左右逢源。他在当时就享有很高声誉,被赞为“三绝”,即才绝、画绝、痴绝。诗句中有“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其画确有气势。所谓“痴绝”实乃在高层人物中明哲保身的处事良方。而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真正贡献是“画绝”,

10、在实践与理论两个方面都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遗产。15请评价顾凯之的洛神赋图全卷随着故事的情节演进而起伏跌宕,尤其是曹植与洛神相望,对语的关系和双方怅然愁绪,既因“人神之道殊”而欲分离却又恋恋不舍之情,表现得具细入微而又深刻感人。曹植于岸边或站或坐,均有几株树木相伴。这既符合岸边的具体情景,也是东晋南朝时期画文人高士的常见手法,如砖印壁画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图。画家将人物活动安排在山水树石之间,既能起到烘托人物情致的作用,又可表达XXX对自然的审美感受。如第1段所画曹植和洛神相遇,诸神女于山间水面飘然而行进。人物之情与山水之美融为一体,令人神往。六朝时,山水诗颇为发达,对自然美的发现和艺术表达也已进入

11、自觉的阶段。这幅画中的山水表现虽还稚嫩,如唐人所说“人大于山,水不容泛”,但也是山水连绵,树石掩映;即使尚未发展为独立的山水画,却也不仅仅是人物活动的衬景,而是完全具备了表现山水自身审美因素的诸多条件。之后不久的时代里,即出现了完全独立的山水画作品。16、隋代展子虔唯一传世山水作品是哪一幅?由哪个博物馆收藏?后人如何评价展氏为中国绘画史从六朝过渡到隋唐重要的一环。 展子虔的传世作品有游春图卷,这是现今仅存的隋朝卷轴画,也是现存中国最早的山水画作品。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子虔历经北齐、北周,由此可以推测隋代之前的南北朝时期,山水画就已逐渐从人物画的附属状态中获得独立。这与文献记载中多处提到南北朝人

12、擅画山水的情况正相吻合。一种成熟的画法不会一日之内陡然降生,总是有一个演变的过程。也正是如此,展子虔的游春图有其特殊的历史地位。青绿设色山水画有其渊源的历史,自古称绘画为“丹青”。人物、楼台的设色画在两汉至六朝多不胜举。南北朝后期到隋代,山水画逐渐成为独立画科,自然是沿着这一历史线索发展的,出现了展子虔游春图这样的青绿重彩画。唐代李思训、李昭道父子继承了这一传统并有所发展。 17、人物龙凤图和人物御龙图的出土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首先,以线条作为绘画造型的主要和基本手段,线的勾描已完全成熟,有粗细、深浅、轻重、流动、虚实的变化,通过线条可以真实生动地再现人物、动物和自然事物,它由此确立了中国绘

13、画的基本特点。 其次,设色以平涂法为主,间或用渲染法。这是早期中国画设色的规律,直至汉魏以后仍然以这两种方法为基础。 再次在构图上,采用相互隔开、各自分立的形式,不表现物象的前后及相互间的逻辑关系,但各种对象排列匀整,疏朗。这种方法虽然较为原始,但符合构图的基本要求,即均衡。这对后代绘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最后,战国时已强调绘画的政治教化功能,而在这两件作品中已变为引人升天的功能。这说明绘画在社会生活和宗教神话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18、梅兰竹菊“四君子”画对中国绘画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梅兰竹菊“四君子”画的全面成熟是表明中国绘画的文人画的彻底完成,这对中国绘画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首先它扩大

14、了画家对自然事物的审美观,从而丰富了绘画再现的客观对象使文人通过绘画认识自然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其次,“四君子”强化了文人艺术抒情写意的特性,在作为一种新的再现对象的同时也使文人画家的主观胸臆宣泄得淋漓尽致,从而成为典型的文人画母题。 第三广义地说在各种人文现象中。自然事物都具有象征的意义。如梅的傲骨、兰的幽芳、竹的坚贞、菊的浓烈,各种品性比喻君子的各种品德,借中国画中各种技法得以表现,实为世界文化中罕见的独特创造。19、秦汉时期四川地区画像砖的特点是什么?举一个例子说明。四川地区的东汉后期画像装砖是汉代画像砖中艺术成就最高的,在汉代造型艺术中独树一帜,因其突出的画像砖大多出自成都及附近地

15、区,有方形砖和长方形砖,一般是一次模印而成。其特点是线条的流动感,有的线条与突起的块面相互穿插,组成完整、生动的画面,极富韵味。 20、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魏晋风度”具有什么含义?举例说明。 魏晋南北朝绘画体现当时社会的儒、道、释三者交汇融和思想的影响。历史上表现为自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之后的第二次重要的思想解放时期。淡化神性,人性得到加强,这一时期最显著的思想成果是玄学。而玄学是儒、道合流的产物。魏晋时期玄学的主要思想是玄学家用道学匡正神学化了的汉代儒学,即是以道注儒,又以儒注道,将儒、道两者完全地融合起来了。正是在这一时期受玄学思想的影响,兴起了清淡之风、山林之好和人物风度之品味。于是谈风神

16、、论才情、赏诗文、品书画,就是这一时期思想文化的状况,也被人称为“魏晋风度”。发现于南京西善桥南朝墓的砖印壁画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图就是一件具有突出表现“魏晋风度”的作品。从技术上讲,先是按照先前绘好的画本XXX成砖模,再在砖上压印成阳线形象,经烧制后按编号砌到墓壁上去,即成此图。从观念上讲,它是清淡之风、玄学之思在绘画中的表现。21、实践创作题:古老的原始绘画,如岩画、彩陶等纹饰由具象到抽象的演变,与儿童线描绘画样式的变化有没有相同之处?请简单勾勒图形举例说明(可以参照书35页中岩画与彩陶纹样图,与儿童画进行比较)。答:有相似性。1、参考第一章中的彩陶纹样图以及岩画等内容2、举例幼儿涂鸦(自由选

17、择),也可以参照儿童美术教育第二章中“儿童美术发展过程”等内容将两者进行比较来说明,之后将按照复习视频中关于还可以本着“欣赏名画”,“借鉴名画”,“创作儿童画”的学习方法 做法: 1、选择一些容易读懂的名画作为学习儿童画中构图模式的样本, 2、选择一些简单的儿童画图样, 3、通过借鉴名画中的构图形式样本,与儿童画图样进行有机结合,最后形成儿童画。 通过上面三方面,解答此题。 22、请评价张萱捣练图捣练图向我们展现的是宫中一个极为普通的劳动场面。首段是4位宫女手握捣杵围着一个木槽在捣练。捣练的动作和宫女站立的姿势在同一劳动过程中相互协调,其优雅的身姿得到充分的展示。第二段是两个坐着的宫女,一个在纺线,另一个在缝纫。这是一个较为闲静的场景,纤细的丝线和舒缓的动作与首段恰好成对比。末段四女展开白练,中间一个正小心熨烫。四女的身态与拉开白练的动作是一致的,这一水平方向的动势与首段构成呼应关系。并有两个女童穿插其间使画面活泼起来。全画3组人物之间相互XXX,在对比和呼应中形成一个起伏变化而又有内在秩序的统一整体。画家通过再现这个劳动场面来表现女性之美,这包含体态的丰腴、动作的娴雅和对生活的热情。此画最值得称道的是,张萱将这一原本单调乏味的体力劳动描绘得那么生动有趣,就像是一首抒情乐曲,那么富有魅力7 / 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