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要点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35344376 上传时间:2021-10-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0.3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要点(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密封线号学名姓校学 级班(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2016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一)化学 第页(共8页)(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2016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一)化学本试卷分为第1卷(选择题)和第H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Cl:35.5Fe: 56 Ba: 137选择题(40分)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 . “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下列做法不应该.提倡的是()A.化

2、石燃料脱硫、脱硝处理B.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排放C.废电子产品统一回收处理D.农作物秸秆就地露天焚烧2 .下列有关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表示正确的是()A.质子数为7、中子数为8的氮原子:7NB.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1 C. 氨分子的电子式:H : N H : HD.对硝基甲苯的Z构简式:NO2CH3图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分别为C2H 6和C4H10的两种有机化合物一定互为同系物B.某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1所示,可见催化剂能改变该反应的始变C.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D. 1 mol N2与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可得2 mol NH 3高温4.工业制粗硅的

3、反应为 2C+SiO2=Si+2CO 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SiO2为分子晶体,Si为原子晶体B. Si是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C.在该反应条件下,C的氧化性强于Si的氧化性D.每生成1 mol Si理论上转移的电子数目约为4X 6.02X 10235. X、Y、Z、W为短周期主族元素,X原子M层有1个电子,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最内层电子数的2倍,Z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最低化合价绝对值的3倍,Z、W同周期,W的原子半径小于Z。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Z、X、YB.元素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W、Z、YC.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Z、WD. W分别与X、Y

4、形成的化合物化学键类型相同6.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 KI、=1X10 13 mol L1 的溶液中:Fe2、K、NO 3、SO4 c (H )+2+B.使酚血:试液变红色的溶液中:Na、Ba、NO3、ClC. c(Fe3 ) = 0.1 mol L1 的溶液中:Na、Cl、SCN、SO2D.水电离的 c(H )=1X10 13 mol- L-1 的溶液中:K、Na Br HCO 3图2图37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用图2所示装置制备Cl28 .将混合气体通过装有 NaOH溶液的洗气瓶除去 Cl2中混有的HClC.用图3所示装置分离 CH 3COOC

5、 2H 5与饱和Na 2CO 3溶液D.称取1.06 g Na2co 3固体,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配制 0.10 mol L -1的Na2co 3 溶液8.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中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盐酸蒸发十,一A. Al (OH )3 AlCl 3(aq)无水 AlCl 3盐酸CuB. Fe2O3,FeCl3(aq),FeCuSO4 (aq)葡萄糖C. NaOH (aq) Cu (OH ) 2丁-Cu2OO2、h2oD. NH 3sNO2 HNO 39.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用强碱溶液吸收硝酸工业的尾气:NO + NO 2+ 2OH =2N

6、O 2 + H2OB. NH4HCO3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NH 4 + HCO 3 + 2OH =CO2, + NH3T + 2H2OC.明矶净水:Al3 +3H2O=Al (OH 为J + 3H +D.苯酚加入 NaHCO3 溶液中:C6H5OH + HCO3- C6H5O 一+ CO2 T + SOAgCl/Ag图410.某原电池装置如图 4所示,电池总反应为 2Ag + Cl2=2AgCl ,电解液为1 mol L 1的盐酸。 卜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为 AgCl+e =Ag+ ClB.放电时交换膜右侧溶液中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C.放电后交换膜右侧溶液酸性增强D.当电路中转

7、移0.01 mol e时交换膜左侧溶液中约减少0.01 mol离子, 5 ,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 选项符合题 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室用Zn和稀硫酸制H2,为加快反应速率,可向稀硫酸中加入少量Cu粉光照B. CH 3Cl(g) + Cl2(g) CH2CI2Q) + HCl(g)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AH0C.在一体积可变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PCl3(g)+Cl2(

8、g)PCl5(g),压缩体积,平衡正向移动,K值增大D. 25c时 Ka(HClO) =3.0X 10 8, Ka(HCN) = 4.9X 10 10,若该温度下 NaClO 溶液与 NaCN 溶液pH 相同,则 c(NaClO) HOOHOOCH 3- HOBrOOCH 3XYZ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化合物X、Y、Z均含1个手性碳原子B.两分子X可生成含有3个六元环的分子C.在浓硫酸中加热,化合物 Y可发生消去反应D.三种物质均能与 NaOH和Na2CO3溶液反应,且1 mol Z最多可消耗4 mol NaOH13.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制备Fe(OH)3胶体:0.1

9、 mol匕-1 FeCl3溶液与0.3 mol L 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B.验证澳原子:取 C2H5Br少许与NaOH溶液共热,冷却后滴加 AgNO3溶液C.检3N Fe2+:取少量待测液,向其中加入适量新制氯水,再滴加 KSCN溶液D.比较AgCl和AgI的溶解度:向2 mL 0.1 mol L 1 NaCl溶液中滴加数滴同浓度 AgNO3溶液, 然后再滴入KI溶液14. 25 c时下列有关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 0.10 mol - L 1 CH3COONa 溶液中通入 HCl 气体至 pH7 :c(CH 3COO ) + c(CH 3COOH)c(Cl) =

10、c(CH3COOH)C. 20 mL 0.10 mol - L 1 CHsCOONa 溶液与 10 mL 0.10 mol L 1 HCl 溶液混合得到的酸性溶液:c(CH3COOH) + 2c(H + )= c(CH3COO )+ 2c(OH )D. 20 mL 0.10 mol L 1 CH 3COONa溶液与10 mL 0.10 mol L二1 HCl溶液混合得到的酸性溶液:c(Na + )c(Cl )c(CH3COO )c(CH3COOH) c(H + )c(OH )E. .在温度Ti和丁2时,分另1J将0.50 mol CH 4和1.20 mol NO 2充入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

11、,发生如下反应:CH4(g)+2NO2(g)N2(g)+CO2(g) + 2H2O(g),测得n(CH。随时间变化数据如下表:时间/min010204050Tin(CH4)/mol0.500.350.250.100.10T2n(CH4)/mol0.500.300.180.15卜列说法正确的是()A. T2时CH 4的平衡转化率为 70.0%B.该反应的AH0、TiHOHOCHCHOH白黎芦醇(1)化合物B中的含氧官能团为 和(填官能团名称)。(2)写出A-B的反应方程式: 。(3) D的结构简式为;由F-G的反应类型是。(4)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 C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能发生银镜

12、反应,与 FeCl 3溶液不显色;能发生水解反应,水解产物之一能与FeCl3溶液显色;分子中含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CH2CO化合物Y(5)请写出以苯甲醛为原料制备化合物Y(结构简式见右图)的最简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可任选)。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CH 3cHO 催 CH 3cOOH CH CH 3c00cH 2cH 318. (12分)实验室用铁粉制备摩尔盐的操作流程如下:25 mL 3 nlM ”怖酸9.5 机晶体铁粉一画诞反最f 记H 器 一摩尔盐滤清(1) 流 程 中 “趁 热” 过 滤 的 原 因 是(2)反应1制得硫酸亚铁的物质的量理论上应小于 mol。(3)为确定摩尔盐的

13、化学式,进行如下实验:现称取 4.704 g新制摩尔盐,溶于水配制成100.0mL溶液,再将该溶液分成两等份。向其中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Ba (OH ) 2溶液,并微热,逸出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同时生成白色沉淀,随即沉淀变为灰绿色,最后带有红褐色,用足量稀盐酸处理沉淀物,充分 反应后过滤、洗涤和干燥,得白色固体2.796 go另一份溶液用0.050 0 mol L 1 K2CUO7酸性溶液滴定,当 0口。2恰好完全被还原为 Cr*时,消 耗K2Cr 2O7溶液的体积为 20.00 mL。25c时,Ksp(BaSO4) = 1.1X 10 1,若要使溶液中SO4一离子沉淀完全(即该离

14、子浓度须小于51 一 一,-11X10 mol L ),则此时 c( Ba(OH )2 mol L 。确定该摩尔盐的化学式 (写出计算过程)。19. (15分)亚硝酸钠(NaNO 2)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时必须严格控制其用量。某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 NaNO 2并对其性质作如下探究(A中加热装置已略去)。【背景素材】 2NO + Na2O2=2NaNO2;NO能被酸性KMnO 4氧化成NO 3, MnO 4被还原为Mn 2 o在酸性条件下 NaNO 2能把氧化为I2; S2O3能把I2还原为I 【制备NaNO 2(1)装置A三颈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B装置的目的

15、是,。(3)为保证制得的亚硝酸钠的纯度,C装置中盛放的试剂可能是 (填序号)。A. P2O5 B. 碱石灰 C. 无水CaCl2 D. 生石灰(4)E装置的作用【测定NaNO 2纯度】(5)本小题可供选择的试剂有:A. 稀硫酸 B. ci mol L 1 KI溶液 C. 淀粉溶液D. C2 mol L 1 Na2s2O3溶液E. C3 mol L 1 酸fKMnO 4溶液利用NaNO 2的还原性来测定其纯度,可选择的试剂是 (填序号)。利用NaNO 2的氧化性来测定其纯度的步骤是:准确称取质量为m的NaNO 2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加适量水溶解 (请补充完整实验步骤)。- 7 120. (14分)

16、利用太阳能热化学硫碘循环分解水制氢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1)反应n中涉及的热化学方程式为:AH =+ 177.3 kJ mol H2SO4(1)=SO3( g)+ H2O( g) 2SO3( g)-一 - 1一 1AH = + 550.2 kJ mol2SO2 (g)+O2(g)AH = a kJ mol 2H 2SO4(1)=2SO2( g) + O 2(g) + 2H 2O (g)a=;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2)反应I得到的产物可用I2进行分离。该产物的溶液在过量I2的存在下会分成两层 含低浓度I2的H2SO4溶液层和高浓度的I2的HI溶液层。区分两层溶液可加入的试剂为 (填化学式)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A. SO2在反应I中作氧化剂B.加过量I2前,H2SO4溶液和HI溶液不互溶C.两层溶液的密度存在差异D. I2在HI溶液中比在H2SO4溶液中易溶(3)用氧缺位铁酸铜(CuFe2O4-x)作催化剂,利用太阳能热化学循环分解H2O也可制H2,其物质转化如图6所示。氧缺位铁酸铜(CuFe2O4-x)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x= 0.15,则1 mol CuFe2O4参与该循环过程理论上一次能制得标准状况下的H2体积为L。CuFe2O4可用电化学方法得到,其原理如图7所示,则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1. (12分)【选做题】本题包括 A、B两小题,请选定其中一小题

18、并作答。若多做,则按 A小题 评分。A.物质结构与性质为了实现“将全球温度上升控制在2c以内”,科学家正在研究温室气体CH4和CO2的转化和利用。(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A. CH4与CO2分子均为含有极性共价键的非极性分子B.第一电离能:ONCC. 沸点高低:CH4SnH4GeH4SiH4D. ch3离子的空间构型为平面正三角形(2) CH4和CO2在Ni催化作用下反应可获得化工原料CO和H2。Ni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与CO互为等电子体的阴离子的电子式为 , Ni能与CO形成正四面体形的配合 物Ni(CO) 4, 1 mol Ni(CO) 4中含有键的数目为 。(3) CH

19、4和CO2在含有钛氧化物的某种催化剂作用下,可直接转化为CH 3COOH 。CH3COOH中C原子轨道杂化类型为 ;钛氧化物晶胞结构如图8所示,写出其化学式: 。B.实验化学苯甲酸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18 g(4C)、0.34 g(25C)、6.8 g(95C)。乙醛的沸点为 34.6C。实验室常用苯甲醛制备苯甲醇和苯甲酸。其原理为:2CHO +NaOH- CH2OH+ COONa图9实验步骤如下:向图9所示装置中加入适量 NaOH、水和苯甲醛,混匀、加热,使反应充分进行。从冷凝管下口加入冷水,混匀,冷却。倒入分液漏斗,用乙醛萃取、分液。水层保留待用。将乙醛层依次用10% Na 2CO 3溶

20、液、水洗涤。将乙醛层倒入盛有少量无水MgSO4的干燥锥形瓶中,混匀、静置后将其转入蒸储装置,缓慢均匀加热除去乙醛,收集 198c204c微分得苯甲醇。将步骤 中的水层和适量浓盐酸混合均匀,析出白色固体。冷却、抽滤得粗产品,将粗产品 提纯得苯甲酸。(1)步骤中,最后用水洗涤的作用是 。将分液漏斗中两层液体分离开的实验操作方法是:先 后。(2)步骤中无水 MgSO4的作用是 。(3)步骤中水层和浓盐酸混合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将反应后混合物冷 却的目的是。(4)抽滤装置所包含的仪器除减压系统外,还有 、(填仪器名称)。 密封线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13 苏锡常镇四市2016届高

21、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一)化学参考答案第页(共2页)(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2016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一)(苏锡常镇四市)化学参考答案选择题(40分)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I. D 2. B 3. A 4. D 5. B 6. B 7. C 8. C 9. A 10. C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 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得 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时,只选一个 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

22、。II. A 12. AB 13. D 14. BC 15. AD非选择题(80分)16. (12 分)(1)温度低溶解速率慢,温度过高NH4NO3易分解(2分)4Cu+ NO3 + I0H =4Cu + NH4 + 3H2O(2 分)(2) 2Cu2 + SO2 +2Cl +H2O=2CuCl J + So4 +2H+(2 分)(3) (NH4)2SO4 H 2SO4(2 分)B(2 分)(4)保证生成的CuCl不被氧气氧化或(NH4)2SO3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2分)17. (15 分)(1)竣基、触键(各1分)(2) HOCOOHOH + (CH3)2SO4CH3OCOOHOCH 3+

23、H2SO4(2 分)(3) CH 3OCH2OHOCH 3(2 分)消去反应(2 分)(4) CH 3CH3OOCHOOCH 3 或 CH3CH 3OOCHOOCH 3 (2 分)H2HBr1) LiO2(5) CHO 催, CH20HCH2Br2HoCH2CHOH 催CH2CO(5 分)(每步1分,全对奖励1分,共5分)18. (12 分)(1)防止温度降低,硫酸亚铁晶体析出(2分)19. 0. 075 mol(2 分)(3) 1. 1X 10 5 mol - L 1(2 分)解:n(SO4 ) = -2.796 g 1 =0.012 mol(1 分) 233 g mol6Fe2+ + C2

24、O7 + 14H + =6Fe3+ + 2Cr3+ + 7H 2O61n(Fe2 )0.0500 mol Lx 0.020 Ln(Fe2 ) =0.001 mol x6= 0.006 mol(1 分)n(NH4) + 2n(Fe2+)=2n(S04 ), n(NH4) = 0.012 mol(1 分)n(H2O) =4704g-0.012 mol x 96 g mol 1-0.012 mol x 18 g mol 1-0.006 mol x 56 g mol 1T1. 118 g - mol=0.036 mol(1 分)n(S04 ) : n(Fe2 ) : n(NH4) : n(H2O)=0

25、.012 : 0.006 : 0.012 : 0.036=2 : 1 : 2 : 6(1 分)答:该摩尔盐的化学式为 (NH4)2Fe(SO4)2 6H2O或(NH 4)2SO4 - FeSO4 6H2。(1 分)19. (15 分)人人(1) C+ 4HNO3(浓)=CO2 T + 4NO2 T + 2H2。(2 分)(2)将NO2转化为NO 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 NO(2分)(3) BD(4 分)(4)吸收有毒的NO气体,避免污染空气(2分)(5) E(2 分)加入过量的Ci mol - L 1 KI溶液、淀粉溶液,然后滴加稀硫酸,用C2 mol - L 1 Na2s2O3溶液滴定至溶液由蓝

26、色恰好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读数,重复以上操作23次(3分)20. (# 分)c2 (SO2)c (O2) 195. 6(2 分)-j(SO3)(2 分);(2)BaCl2(2 分) CD(2 分) CuFe2O4 x+xH2O=CuFe2O4+xH2(2 分) 3.36(2 分)Cu + 2Fe+ 4O2 8e = CuF&O4(2 分)21. (12分)【选做题】A.物质结构与性质AD(2分)(2) 1s22s22p63s23p63d84s2 或Ar3d 84s2(2 分):C?N :或:C?C :2 (2 分)8 mol 或 8X 6.02X 1023(2 分) sp3、sp2(2 分)TiO2(2 分)B.实验化学(1)除去NaOH、苯甲酸钠、碳酸钠等杂质(2分)把下层液体从下端放出、把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每空1分,共2分)(2)干燥剂(2分)(3) C6H5COONa + HClC6H5-COOH + NaCl (2 分)使苯甲酸尽可能多的析出(2分)(4)吸滤瓶(1分)布氏漏斗(1分)#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