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盱眙县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上传人:靓*** 文档编号:35340792 上传时间:2021-10-2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11.1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江苏省盱眙县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江苏省盱眙县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江苏省盱眙县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盱眙县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盱眙县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2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5-2016学年江苏省肝胎县都梁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段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1-6小题每题2分,7-14小题每题3分,共36分.)1 .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自制冰块B.铁锅生锈C.粮食酿酒D.牛奶变酸2 .下列仪器中,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A.集气并比B.量筒C.试管D.烧杯3 .据报道:某地一名 5岁的女孩子把涂改液当饮料吸食,食道被严重烧伤.经医院检测后发现,涂改液中含有苯、甲基环乙烷等多种有毒物质.由此可知,涂改液是()A.混合物B.纯净物C.单质 D.化合物4 .实验室用高镒酸钾制取氧气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主要操作:a、点燃酒精

2、灯给试管加热b、熄灭酒精火T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连接仪器e、装药f、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g、撤出导气管.其中正 确的操作顺序是()A. cdaebfgB. dceafgbC. adcefgb D. dceafbg5 . 1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在集体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引一下”.就“拿磁铁来吸引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实验B.假设C.观察 D.推理6 .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A.透明B.内壁上有少量水珠C.内壁的水成股流下D.内壁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7 .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

3、常重要,如图实验操作正确的是()8 .某密闭容器内盛有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采用燃烧法除去其中的氧气,且不能混入新的气体,最好采用的可燃物是()A.硫磺B.红磷C.铁丝D.木炭9 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甲烷+氧气-水+二氧化碳B.氢气+氧气-水C.二氧化碳+水碳酸 D.氧化汞汞+氧气10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物质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雾,放出大量的热C.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倒入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硫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11 检验集气瓶内氧气有无集满的方法是( )A.

4、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B.向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瓶口C.用燃烧的木条伸入瓶中D.将鼻子伸到瓶口闻一下气味12 用酒精灯给物体加热的操作中正确的有()如果被加热的玻璃容器外壁有水,应在加热前擦拭干净,然后再加热加热时,为防止试管脱滑,应使试管底部放在灯芯上加热烧得过热的玻璃容器,不要立即用冷水冲洗,否则会破裂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应先进行预热,方法是在火焰处上下转动待试管均匀受热后,应把灯焰固定在固体部位加热给液体物质加热时,试管口切不可朝着自己和有人的方向A.B.C.D.13 每年的6 月 5 日世界环境日,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空气的净化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气体组中的各种气体都属于空气污

5、染物的是( )A.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B.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气C.氧气二氧化碳氮气D.氮气 氧气一氧化碳14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某同学操作如下:量筒放平稳,面对刻度,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9mL倾倒出一部分液体,又俯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 11mL这位同学取出液体的体积是( )A. 8mL B.大于8mLC.小于8mLD.无法判断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9分.)15 .空气中按体积分数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它约占空气体积的 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它约占空气体积的 ; 10L空气中约含有 L氧气,氮气约为 L.16 .在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氮气、窟等五种气体中

6、,选择适当物质的填写在下列空格中:(1)可用于炼钢、气焊以及化工生产等的气体是 ;(2)充入电光源中可产生红光的气体是 ;(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4)可用于制造氮肥的气体 ;(5)松脆的饼干遇到会变软的气体是 .17 .指出如图所示倾倒液体的操作中的错误:(1) .18.实验室常用如图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1)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2)以上装置图中共有两处明显的错误,请你找出错误的地方并把改正的结果填在下列横线上:;.上述装置改进后,请继续回答下列问题.(3)小雨在实验室中用氯酸钾和另一种固体制取氧气,他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和(填字母)进行组装,此反应表

7、达式 .小晴在实验室中选用 C装置作为氧气的发生装置.在他们的实验中都用到了一种相同的固体药品是 ,在两个反应中它起作用.请你写出小晴制取氧气的表达式 .(4)装置B、C都可以用来制取氧气,比较这两个装置的不同,指出B装置的一个突出优(5)有一名同学欲用 G装置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 导管口通入,验证此装 置是否收集满氧气的方法为 .19 .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 B在A中可以剧烈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 火焰,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将燃烧的木条伸入无色无味的D中,木条熄灭,向 D中加澄清石灰水并振荡,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以推断:A是; B是; C是; D是

8、.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 2小题,共22分)20 .氧气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很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铁:反应文字表达式化学性质实验现象能与铁反应(1)在进行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要预先在集气瓶底放一些水(或碱性溶液)理由是: .在进行铁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要预先在集气瓶底放一些水(或沙)理由 是:.(2)某学生用细铁丝做燃烧实验,结果没有出现火星四射现象.请找出引起实验失败的三点原 因:;.21 .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 题:(1)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只答二点即可) ;它们也有许多不同,请指出其中一个与另外两个的不同之

9、处(答一点即可)(2)写出上述甲乙两个实验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乙:.四、探究题(本大题包括 2小题,共23分)22 .市场上有些食品装在充满气体的塑料袋内,显得鼓鼓的.经询问得知:这样充气的包装,主要 是为了使食品能较长时间保鲜、保质和不易压碎.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大明猜想是二氧化碳, 小明猜想是氮气.(1)假设大明的猜想正确,请你用实验方法证明.验证方法及操作可能看到的现象结论26 / 26(2)假如你是商家,你对食品包装袋中的气体有什么要求呢?(至少说出二点).(合理即可)23 .小雨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镒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她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实验

10、操作实验取5mL5%勺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一带火星的木条实验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镒,伸入带火二星的木条实验实验结论或总结实验现象总结论结过氧化氢分解产生二有气泡产生,木条氧气,但氧不复燃是. 化二氧化镒加入水镒中不产生氧气是过二氧化镒能加快过氧氧化氢的分解化解 的催 化 剂(1)请你帮小雨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2)在小雨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利用“实验三”反应后

11、试管内的剩余物继续实验.接下来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是:.24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图中烧杯上方玻璃管(预先固定好)中部有一可左右滑动的活塞,活塞左端管内密封有空气,活塞右端的玻璃管口跟空气连通,实验开始前活塞处在刻度 5cm处.已知生石灰与水反应能产生大量的热,温度达到40c时白磷能自燃.(1)向烧杯内加入适量水,与生石灰反应的目的是: ;(2)可观察到玻璃管内开始发生的现象:白磷(足量) ,活塞向 (填“左”或“右”)移动.(3)实验结束,恢复到常温后,活塞应停在约 cm处,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2015-2016 学年新江苏省盱眙县都梁中学九年级(上)

12、第一次段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 小题, 1-6 小题每题 2 分, 7-14 小题每题 3 分,共 36 分)1 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自制冰块B.铁锅生锈C.粮食酿酒D.牛奶变酸【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自制冰块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铁锅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H牛奶变酸过程中

13、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 下列仪器中,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A.集气并比B.量筒C.试管D.烧杯【考点】用于加热的仪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仪器有:坩埚、燃烧匙、试管、蒸发皿【解答】解:A集气瓶不可用于加热,故错误;B、量筒不能用于加热,故错误;C、试管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故正确;Dk烧杯加热时要垫石棉网,不可直接加热,故错误.故选 C【点评】本题考查用于加热的仪器,属于基础知识,容易做好3 据报道:某地

14、一名 5 岁的女孩子把涂改液当饮料吸食,食道被严重烧伤经医院检测后发现,涂改液中含有苯、甲基环乙烷等多种有毒物质由此可知,涂改液是( )A.混合物 B.纯净物 C.单质D.化合物【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新信息筛选题【分析】根据组成物质的种类,可以将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含有一种物质,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解答】解:涂改液中含有苯、甲基环乙烷等多种物质,所以涂改液属于混合物,观察选项,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分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有关的概念结合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4 .实验室用高镒酸钾制取氧气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主要操作:a、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b、熄灭酒精灯c 、检

15、查装置的气密性d 、连接仪器e 、装药 f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g 、撤出导气管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cdaebfg B dceafgb C adcefgbD dceafbg【考点】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可记住口诀“查装定点收移熄”,所以:d、连接仪器;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e、装药;a、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f、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g 、撤出导气管; b 、熄灭酒精灯【解答】解:实验室用加热高镒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有如下操作步骤:d、连接仪器;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e、装药;a、点燃酒精灯

16、给试管加热;f、用排水法收集气体;g、撤出导气管;b、熄灭酒精灯,则正确顺序为dceafgb 故选 B【点评】掌握正确氧气的操作步骤,可记住口诀“查装定点收移熄”,了解各个步骤中的注意事项5 1 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在集体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引一下”就“拿磁铁来吸引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实验B.假设C.观察D.推理【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专题】科学探究【分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 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17、.【解答】解:根据题意,“拿磁铁来吸一下”是一个具体的操作实验过程,在假设、实验、观察、推理等基本环节中应属实验的环节A、“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实验,故选项正确.B、“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实验,不是假设,故选项错误.C、“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实验,不是观察,故选项错误.H “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实验,不是推理,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科学探究方法,是研究初中化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 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 )A.透明B.内

18、壁上有少量水珠C.内壁的水成股流下D.内壁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考点】玻璃仪器的洗涤【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液体的表面张力以及玻璃的性质来回答问题即可【解答】解:根据液体的表面张力以及玻璃的性质,玻璃是会被水浸润的(放在洁净的玻璃板上的一滴水,会附着在玻璃板上形成薄层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进入水里再取出来,玻璃表面会沾上一层水这种现象叫做浸润)如果有水滴或股流而下,说明玻璃表面有让水不浸润的物质的存在,间接证明玻璃不干净,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洗涤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 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玻璃仪器的洗涤,玻璃仪器的洗

19、涤的操作方法是:对附有易去除物质 的简单仪器,如试管.烧杯等,用试管刷蘸取合成洗涤剂刷洗.在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时,须 用力适当,避免损坏仪器及划伤皮肤.然后用自来水冲洗.当倒置仪器,器壁形成一层均匀的水 膜,无成滴水珠,也不成股流下时,即已洗净.对附有难去除附着物的玻璃仪器,在使用合适的 洗涤剂使附着物溶解后,去掉洗涤残液,再用试管刷刷洗,最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一些构造比较精细、复杂的玻璃仪器,无法用毛刷刷洗,如容量瓶、移液管等,可以用洗涤液浸洗.7.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如图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B.D.【考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测量容器-量筒;加热器皿-酒精灯;

20、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C、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H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解答】解:A、该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即长颈漏斗与大气相通,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 导管口都不会有气泡产生,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操作错误.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 误.H使用酒精灯时要

21、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 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8某密闭容器内盛有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采用燃烧法除去其中的氧气,且不能混入新的气体,最好采用的可燃物是( )A.硫磺 B.红磷 C.铁丝D.木炭【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空气组成的测定【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分析】A、根据硫会与氧气生成二氧化硫进行分析;B、根据磷和氧气生成的是五氧化二磷进行分析;C、根据铁丝在纯氧中才能燃烧进行分析;H根据木炭和氧气生成二氧化碳进行分析.【解答】解:A硫磺和氧气反

22、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对于氮气也是杂质,故 A错误;B、红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可以除去氧气,故 B正确;C、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会除去氧气,故C错误;H木炭和氧气生成的二氧化碳对于氮气也是杂质,故 D错误;故选: B【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杂质和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与主要物质反应,不会生成新的杂质9 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甲烷+氧气-水+二氧化碳B.氢气+氧气-水C.二氧化碳+水碳酸 D.氧化汞汞+氧气【考点】氧化反应;化合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

23、反应是氧化反应;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 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甲烷+氧气-水+二氧化碳,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 应;但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B、氢气+氧气-水,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又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正确C、二氧化碳+水-碳酸,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但不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错误H氧化汞-汞+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B

24、【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反应的特征(“多变一”)、氧化反应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物质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雾,放出大量的热C.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倒入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硫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铁在氧气中能够剧烈地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B、红磷在氧气中能够剧烈地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的白烟;C、木炭在氧气中能够剧烈地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

25、热,能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H硫在氧气中能够剧烈地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解答】解: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物质.故选项正确;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不能产生雾.故选项错误;C、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实验结论,不属于实验现象.故选项错误;H硫在氧气中能够剧烈地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可燃物燃烧时的实验现象,解答时应该从火焰、光、烟雾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1 检验集气瓶内氧气有无集满的方法是( )A.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B.向带火星的木条

26、伸到瓶口C.用燃烧的木条伸入瓶中D.将鼻子伸到瓶口闻一下气味【考点】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只要证明瓶口含有氧气就说明氧气已收集满,据此结合氧气能支持燃烧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至集气瓶中,即使木条复燃,也不能说明氧气已经集满,故选 项错误B、氧气能支持燃烧,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经集满,故选项正 确C、氧气能支持燃烧,一般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用燃烧的木条伸入瓶中,即使木条燃烧的更旺,也不能说明氧气已经集满,故选项错误H氧气没有气味,将鼻子伸到瓶口闻一下气味,不能检验氧气是否已经集满,故

27、选项错误.故选: 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氧气验满的方法、注意事项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根据12 用酒精灯给物体加热的操作中正确的有( )如果被加热的玻璃容器外壁有水,应在加热前擦拭干净,然后再加热加热时,为防止试管脱滑,应使试管底部放在灯芯上加热烧得过热的玻璃容器,不要立即用冷水冲洗,否则会破裂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应先进行预热,方法是在火焰处上下转动待试管均匀受热后,应把灯焰固定在固体部位加热给液体物质加热时,试管切不可朝着自己和有人的方向A.B.C.D.【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加热器皿- 酒精灯;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专题】综合实验题【分析】利用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的基本操

28、作中注意的问题作出判断,加热时注意的问题包括:容器外壁要干燥、要用外焰加热、要先预热在固定加热、试管口不能朝着自己或他人、玻璃仪器冷却 后方可洗涮【解答】解: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物质加热,试管外壁必须干燥,否则一加热会炸裂,故正确.加热时必须用外焰加热,不能用内焰和焰心,因外焰温度高,故不正确.烧得过热的玻璃容器,不要立即用冷水冲洗,否则会破裂,故正确.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应先进行预热,方法是在火焰处左右转动,不能上下移动,故不正确.待试管均匀受热后,应把灯焰固定在固体部位加热,故正确.给液体物质加热时,试管口切不可朝着自己和有人的方向,以防液体喷出伤人,故正确.故选 C【点评】本题细致考查了给

29、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的基本操作,考察全面,侧重基础,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安全意识13 每年的6 月 5 日世界环境日,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空气的净化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气体组中的各种气体都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B.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气C.氧气二氧化碳氮气D.氮气 氧气 一氧化碳【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本题主要是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解答】解:A、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故选项正确;

30、B、二氧化碳和氮气属于空气的成分,不会造成污染,故选项错误;C、氧气、二氧化碳和氮气都不会造成污染,故选项错误;H氧气和氮气属不会造成污染,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14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某同学操作如下:量筒放平稳,面对刻度,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9mL倾倒出一部分液体,又俯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 11mL这位同学取出液体的体积是()A. 8mL B.大于8mL C.小于8mL D.无法判断【考点】测量容器-量筒;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

31、基本操作.【分析】根据量筒的读数产生误差的情况来考虑本题,可以利用假设数值的方法解题.【解答】解: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9mL实际量取液体的体积偏大,可以假设为20mLi又俯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1mL实际量取液体的体积偏小,可以假设为10mL,所以倒出液体的体积为:20mL- 10mL=10mL大于8mL.故选B.【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量筒的错误操作造成的误差的分析方法,在做实验时应该按照正确操作进行.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9分.)15 .空气中按体积分数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它约占空气体积的78% ,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氧气 ,它约占空气体积的21%

32、; 10L空气中约含有 2.1 L氧气,氮气约为7.8 L.【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进行分析回答本题.【解答】解: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 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 0.03%.10L空气中约含有氧气、氮气的体积分别为:10LX21%=2.1L; 10LX 78%=7.8L.故答案为:氮气;78%,氧气;21% 2.1L; 7.8L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空气的组成,熟记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是解题的关键.16 .在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氮气、窟等五种气体中,选择适当物质的填写

33、在下列空格中:(1)可用于炼钢、气焊以及化工生产等的气体是氧气 ;(2)充入电光源中可产生红光的气体是氮气 :(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4)可用于制造氮肥的气体氮气 ;(5)松脆的饼干遇到会变软的气体是水蒸气 .【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氧气能支持燃烧,是可用于炼钢、气焊以及化工生产等的气体.(2)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有色光,就气属于稀有气体,充入电光源中可产生红光的 气体.(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4)氮气可用于制造氮肥.(5)松脆

34、的饼干遇到会变软的气体是水蒸气.故答案为:(1)氧气;(2)窟气;(3)二氧化碳;(4)氮气;(5)水蒸气.【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 此类题的关键.17 .指出如图所示倾倒液体的操作中的错误:(1)瓶塞没倒放在桌面上.试剂瓶标签没面向着手心.(3)试剂瓶口没紧挨试管口(远离试管口)【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实验操作型.【分析】倾倒液体药品时,试剂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以防止瓶塞沾污桌面污物从而造成盖回瓶上时瓶内药品被污染,试剂瓶口紧靠试管口,试管倾斜以使液体沿管壁慢慢流下,试剂瓶上标签面向 手心.【解答】解:(1)试剂瓶瓶塞随意

35、放在桌面上,易造成药品污染,故答:瓶塞没有倒放在桌面上(2)试剂瓶标签面向手心,可以防止瓶口残液沿外壁流下时腐蚀标签,故答:试剂瓶标签没面向手心(3)试剂瓶口远离试管口,药品容易被倒至试管外,故答:试管口没挨试剂瓶口(远离试管口)【点评】仔细观察操作图,简要而准确描述中操作中的错误处,用词要准确、简洁.18.实验室常用如图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催化 作用.请你写出小晴制取氧气的表达式过氧化氢二氧化镉k”水+氧气(1)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 铁架台 ; 试管; 长颈漏斗 ; 集气瓶(2)以上装置图中共有两处明显的错误,请你找出错误的地方并把改正的结果填在下列横线上: A装

36、置的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E装置中导管太短,没有伸入集气瓶底 .上述装置改进后,请继续回答下列问题.(3)小雨在实验室中用氯酸钾和另一种固体制取氧气,他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和 F (填字母)I二氧化猛进行组装,此反应表达式氯酸钾一加物氯化钾+氧气.小晴在实验室中选用 C装置作为氧气.氧化镒,在两个反应中它起的发生装置.在他们的实验中都用到了一种相同的固体药品是B装置的一个突出优点可以a 导管口通入,验证此装置是否收(4)装置B、C都可以用来制取氧气,比较这两个装置的不同,指出 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5)有一名同学欲用 G装置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集满氧气的方法为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b导管

37、出口,若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收集满【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书写文字表达式.【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2)根据实验装置的要求及实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3)根据实验室中用氯酸钾二氧化镒制取氧气的装置及二氧化镒的催化作用分析;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分析解答;(4)根据实验装置的特点分析;(5)根据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应长进短出分析;根据氧气的助燃性分析解答;【解答】解:(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可知,是铁架台;是试管;是长颈漏斗

38、;是集气瓶;(2)在以上装置中,A装置的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会导致生成的冷凝水回流,从而炸裂试管;E装置中导管太短,没有伸入集气瓶底,会造成收集的气体不纯;(3)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镒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所以选择的发生装二氧化话I置是A,收集装置可以是 F,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 一而我一氯化钾+氧气;小晴在实验室中选用C装置作为氧气的发生装置.C装置为固液常温型装置,适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镒的催化作用下制取氧气,在实验中也用到二氧化镒,和以上实验一样,二氧化镒所起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小晴制取氧气的表达式为:过氧化氢一小水+氧气;(4)装置B、C都可以用来制取气体,

39、比较这两个装置的不同,可知B装置的一个突出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5)用G装置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应遵循长理短出的原则,氧气应从a导管口通入,验证此装置是否收集满氧气的方法为:在导管b处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若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收集满;故答案为:(1)铁架台;试管;长颈漏斗;集气瓶;(2) A装置的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E装置中导管太短,没有伸入集气瓶底;二箪化溢二氧化溢(3) F;氯酸钾一加迪氯化钾+氧气;二氧化镒;催化;过氧化氢 水+氧气;(4)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5) a;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b导管出口,若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收集满.【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

40、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19 .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B在A中可以剧烈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将燃烧的木条伸入无色无味的D中,木条熄灭,向 D中加澄清石灰水并振荡,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以推断:A是 氧气 ;B是 硫 ;C是 二氧化硫 ;D是 二氧化碳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氧气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专题】常见物质的推断题.【分析】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即与其它物质反应时的现象和二氧化碳的特性来考虑本题【解答】解:由B在A中可以剧烈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

41、色火焰,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可知是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又因为A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所以 A是氧气,B是硫,C是二氧化硫,由于二氧化碳具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所以向D中加澄清石灰水并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D是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氧气硫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点评】回答本题时要分清硫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的不同,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 蓝色的火焰,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 2小题,共22分)20 .氧气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很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铁:化学性质实验现象反应文字表达式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能与铁反应色固体

42、铁(1)在进行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要预先在集气瓶底放一些水(或碱性溶液)理由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在进行铁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要预先在集气瓶底放一些水(或沙)理由是:防止落下的熔化物炸裂瓶底.(2)某学生用细铁丝做燃烧实验,结果没有出现火星四射现象.请找出引起实验失败的三点原因: 氧气不纯 ; 铁丝没有除锈; 温度没有达到铁的着火点.【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碱的化学性质;书写文字表达式.【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1)二氧化硫有毒,能够污染环境;铁在氧气中燃烧时能够生成高温熔融物,并且容易 溅落.(2)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铁丝生锈

43、时不容易燃烧,温度没有达到铁的着火点.【解答】解:铁在氧气中能够剧烈地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匕”四氧化三铁.化学性质实验现象反应文字表达式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铁+氧气点燧四氧化三铁能与铁反应色固体(1)在进行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要预先在集气瓶底放一些水(或碱性溶液)理由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故填: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在进行铁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要预先在集气瓶底放一些水(或沙)理由是:防止落下的熔化物炸裂瓶底.故填:防止落下的熔化物炸裂瓶底.(2)用细铁丝做燃烧实验,结果没有出现火星四射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氧气不

44、纯,铁丝没有除锈,温度没有达到铁的着火点.故填:氧气不纯.铁丝没有除锈.温度没有达到铁的着火与八、【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物质具有多种性质,解答时应该理解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哪种性质决定的.21 .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1)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只答二点即可) 都是化合反应; 反应时都放出热量;它们也有许多不同,请指出其中一个与另外两个的不同之处(答一点即可)体,硫和木炭燃烧生成气体.(2)写出上述甲乙两个实验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占燃甲: 硫+氧气二氧化硫 ;红磷燃烧生成固乙:磷+氧气2点五氧化二

45、磷【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书写文字表达式.【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1)硫、磷、木炭与氧气反应分别生成二氧化硫、五氧化二磷和二氧化碳,都属于化合 反应;二氧化硫、五氧化二磷和二氧化碳都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 物;反应都放出热量等.不同之处是生成物不同,反应现象有不同的地方.(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名称书写文字表达式.【解答】解:(1)三种物质都是在氧气中燃烧,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如都是化 合反应;反应时都放出热量等;其中一个与另外两个的不同之处也很多,如红磷燃烧生成固体,硫和木炭燃烧生成

46、气体.(2)甲乙两个实验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甲:硫+氧气乙:磷+氧气二氧化二磷.故答案为:(1)都是化合反应;反应时都放出热量;红磷燃烧生成固体,硫和木炭燃烧生成气体.(2)硫+氧气%氧化硫;4氧化二磷.【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物质之间相互作用时的现象,了解反应 相同的反应现象和不同的反应现象.四、探究题(本大题包括 2小题,共23分)22 .市场上有些食品装在充满气体的塑料袋内,显得鼓鼓的.经询问得知:这样充气的包装,主要 是为了使食品能较长时间保鲜、保质和不易压碎.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大明猜想是二氧化碳, 小明猜想是氮气.(1)假设大明的猜想正确,请你

47、用实验方法证明.结论该气体是二氧化碳(至少说出二点)验证方法及操作可能看到的现象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假如你是商家,你对食品包装袋中的气体有什么要求呢? 不供给呼吸能给食品保鲜; 容易获得,价格便宜.(合理即可)【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证明二氧化碳一般是用澄清石灰水,如果澄清石灰水变浑说明有二氧化碳存在;(2)作为商家应该考虑成本及作用.【解答】解:(1)大明猜想的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鉴定一般是用澄清石灰水,如果澄清石灰水变浑就说明是二氧化碳存在;(2)作为商家一定会考虑包装的价格及作用.故答案为:

48、(1)验证方法及操作可能看到的现象结论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是二氧化碳(2)不供给呼吸能给食品保鲜;容易获得,价格便宜.无毒等均可(合理即可)【点评】此题考查了二氧化碳的鉴定,鉴定是利用澄清石灰水遇到二氧化碳变浑浊的特点来进行.23 .小雨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镒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她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取5mL5%勺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一星的木条有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实验 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镒,伸入带火星的二 木条无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总结总结论结过氧化二氢分解氧产生氧化气,但镒是反是应过慢_.氧二氧化化镒

49、加氢入水中分/、产生解实验结论或氧气 的 二氧化催 镒能加化 实验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向盛有5mL5喷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二快过氧剂三的木条迅速复燃氧化镒,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化氢的分解(1)请你帮小雨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2)在小雨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对比.(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 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比较MnO在过氧化氢分解前后的质量;第二方面的实验是利用“实验三”反应后试管内的剩余物继续实验.接下来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 论是:倾

50、倒掉反应后的液体,向剩余的固体中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有大量气泡产生,说明MnO仍然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专题】科学探究.【分析】(1)根据过氧化氢的性质,二氧化镒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分析回答有关实验探究内 容;(2)设计化学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和对照原则,从题中可知“实验一”和“实验二”起对照作 用,通过实验一和实验二可证明双氧水能分解产生氧气,而二氧化镒不能分解产生氧气;(3)根据催化剂的特点-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即可作出解答.【解答】解:过氧化氢能分解生成了氧气,但反应的速率很慢,二氧化镒能加快反应的速率,但二

51、氧化镒不产生氧气.所以,填表如下:实验结论 或总结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总 结论结过氧二实验 取5mL5%勺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化氢氧有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一的木条分解化产生镒氧是气,过但是氧反应化慢氢二分氧化解实验 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二条实验向盛有5mL5喷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三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锰加的无气泡产生入水催木条不复燃中不化产生 剂氧气二氧化锰能加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快过木条迅速复燃氧化氢的分解( 2)在小雨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对比( 3)由于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所以,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

52、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比较MnO在过氧化氢分解前后的质量;第二方面的实验是利用“实验三”反应后试管内的剩余物继续实验接下来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是:倾倒掉反应后的液体,向剩余的固体中重新加人过氧化氢溶液,有大量气泡产生,说明MnO2仍然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故答为:(1)见上图;(2)对比;(3)第一方面:比较MnO在过氧化氢分解前后的质量.第方面:倾倒掉反应后的液体,向剩余的固体中重新加人过氧化氢溶液,有大量气泡产生,说明MnO2 仍然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点评】本

53、实验探究题从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反思等多方面对实验做了综合考查,难度较大,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特别是(3)设计实验方案说明二氧 化镒仍然能催化双氧水分解难度很大,学生需要在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和正确读懂理解题意的 基础上才能得出正确答案.24.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图中烧杯上方玻璃管(预先固定好)中部有一可左右滑动的活塞,活塞左端管内密封有空气,活塞右端的玻璃管口跟空气连通,实验开始前活塞处在刻度 5cm处.已知生石灰与水反应能产生大量的热,温度达到40c时白磷能自燃.(1)向烧杯内加入适量水,与生石灰反应的目的是:产生热量

54、;(2)可观察到玻璃管内开始发生的现象:白磷(足量)燃烧,活塞向 左 (填“左”或“右”)移动.(3)实验结束,恢复到常温后,活塞应停在约4 cm处,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D -白稠生石灰【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 变化.【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1)根据石灰水反应放热分析;(2)根据白磷燃烧和玻璃管内氧气被消耗分析;(3)根据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分析解答.【解答】解:(1)向烧杯内加入适量水,与生石灰反应的目的是产生热量,达到白磷的着火点;(2)玻璃管内发生的现象是:白磷燃烧;活塞向左移动.(3)反应结束,恢复到室温后,活塞应停在约4cm处.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故答案为:(1)产生热量;(2)燃烧,左;(3) 4;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卷【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用白磷测定空气组成的实验原理、操作、现象、结论和注意事项,难度中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