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有效性策略研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5301778 上传时间:2021-10-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提升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有效性策略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提升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有效性策略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提升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有效性策略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提升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有效性策略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升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有效性策略研究(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提升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有效性策略研究韩程明(江苏省东海高级中学 江苏连云港 222300)在我省实行“规范办学”的形势下,在化学学科成为选修学科不被重视的前提下,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与课时,高质量的完成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任务,是全体高三化学教师必然面对的难题。多年来,笔者感悟到:此阶段如果没有明确的复习目标,没有正确的复习思路与方法,学生在高考中的化学成绩会不理想或出现较大的滑坡。此阶段的复习工作,如果抓的扎实有效,学生的化学成绩就会有很大的提高。此时的高三化学教师应该从盲目的题海中跳出来,多用一点时间去研究考试说明,深入解读近三年江苏的高考化学试卷,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必要的复习

2、专题,进行提升性的讲评,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一、问题一:如何把握第二轮专题复习的内容?无一例外,全省各地各校的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是以专题训练为主,复习的重点是:知识间的联系,规律性的归纳,知识薄弱点的弥补,知识盲点的清除,等等。但是,第二轮究竟应该复习哪些专题?各专题复习的深度与广度如何把握?在座的各位心中不一定都很有把握,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胸有成竹的。因而,要想扎实的抓好第二轮复习要做好调研工作。调研内容之一,在第二轮复习前用两套综合练习进行摸底性检测。认真研究与分析你所教的学生,在做这两份综合练习时所暴露出的各种知识点的欠缺情况,你就掌握了第二轮复习的第一手资料,什么样的专题必需

3、讲,你就能做到胸有成竹。调研内容之二,解读考试说明,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考试说明对高考要考查的知识范围及每个知识点的能力层次都有明确的要求,明确这一点,你就能把握专题复习时讲到什么样的深度与广度。特别要提醒大家的是:在“规范办学行为”的大形势下,在化学学科受得不公正待遇的形势下,高三化学复习的时间短、任务重,我们就更不能在“深”、“难”、“偏”上浪费学生的时间和打击学生的学习化学的信心。调研内容之三,做好一次民意调查,学生是最了解自己哪些知识掌握的较好,哪些知识掌握的较差。有了民意调查第一手资料,就能使你的第二轮复习更具备针对性。二、问题二:如何编制符合学情的第二轮专题练习?1研究高考试

4、题研究高考试题非常重要,高考试题不仅是考试大纲对高考要求的具体体现,而且代表了高考考查的方向、深度与广度。高考试题的研究有三个层次,一是做,主要做近三年江苏省的高考化学试题;二是比,将近三年的江苏省高考化学试题进行比较,从中找共性、找联系,找考点、找热点;三是研,通过对近三年的江苏省高考化学试题的潜心研究,揣摩命题趋势、命题方向、命题规律。从而提高高三化学复习的实效性。如,08年、09年、10年江苏省高考化学卷都考查了“电化学”相关知识点。2008年江苏卷第5题: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已知某镍镉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Cd + 2NiO

5、OH + 2H2OCd(OH)2 + 2Ni(OH)2,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充电时阳极反应:Ni(OH)2 e + OH- = NiOOH + H2OB充电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C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不变D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OH-向正极移动2009年江苏卷用电器质子交换膜微生物O2H2OCO2C6H12O6第12题: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电池能够在高温下工作B电池的负极反应为:C6H12O6+6H2O24e6CO2+24H+C放电过程中,H+从正极区向负极区迁移D在电池反应中,每消耗1mol氧气,理论上能生成标准状况下C

6、O2气体22.4L/6第5题: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电解MgCl2饱和溶液,可制得金属镁16以氯化钾和钛白厂的副产品硫酸亚铁为原料生产硫酸钾、过二硫酸铵和氧化铁红颜料(4)反应(电解硫酸铵溶液)常被用于电解生产(NH4)2S2O8(过二硫酸铵)。电解时均用惰性电极,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可表示为 。2010年江苏卷第11题:右图是一种航天器能量储存系统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系统中只存在3种形式的能量转化B. 装置Y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O2 + 2H2O + 4e 4OH C. 装置X能实现燃料电池的燃料和氧化剂再生D. 装置X、Y形成的子系统能

7、实现物质的零排放,并能实现化学能与电能间的完全转化第3题:下列离子方程式表达正确的是A用惰性电极电解熔融氯化钠: 2Cl+2H2O Cl2+H2+2OH第8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铅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负极质量减小,正极质量增加第17题:方法用Na2SO3溶液吸收SO2,再经电解转化为H2SO4(2)方法中用惰性电极电解NaHSO3溶液的装置如右图所示。阳极区放出的气体的成分为 。(填化学式)2专题练习题编制要贴近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最熟悉自己的学生,了解学生的能力水平与知识掌握情况。因而,在编制综合练习试卷时要贴近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作为练习设计的策划者,必须尊重学生,正视学情,重视学

8、情,通过自编综合练习试卷的解答,让学生了解自己学习的盲点与薄弱点,也让教师找准学生的薄弱环节,在体现学生答题错误的同时,暴露学生思维过程。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讲评与归纳总结。要做到因校制宜的编制综合试卷,最合理的方法是充分利用教师的教学记录(或教学反思),将每位老师所记录的学生的薄弱环节与易错点作一个统计,并对统计中存在的个别错误和普遍错误并分析原因归纳,分析研究这些第一手资料,可以提纲挚领地确定练习的重难点,科学地设计符合学校学情的、具有个性化与针对性的综合练习,达到消除盲点、克服薄弱点之目的。3第二轮复习要注意时刻回归课本所有的高考命题成员,都会在自己的手边放一套中学化学课本,

9、这不仅是习惯,也是高考命题的要求。因而,我们在最后冲刺前应牢牢抓住课本、重视课本,无论是编制综合练习题还是解答问题都不要游离于课本之外。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盲目地做了大量的综合练习题,但课本上的知识还不清不楚、不明不白。实际上,高考化学试题,无论是简单题,还是所谓的难题,能从课本上找出依据。有时外表看似很难的综合题,通过分解剖析,从课本上找原理,摸规律,就会变得很简单。三、问题三:如何进行专题练习讲评与分析?第二轮复习中综合练习的讲评效果如何,对学生能否将化学成绩迅速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记流水账式的、或者是就题论题式的讲评是第二轮复习的大忌。第二轮复习中的练习讲评:一要注重解题

10、方法与技巧的训练与指导,二要注重知识的专题归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最重要的职能之一是传授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讲评具体练习题时,要侧重于下列方法的引导:此类问题应该如何思考?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是什么?解决此类问题的程序是什么?解决此类问题时容易与哪些问题相混淆?等等。【例题】某溶液中含有下列几种离子中的若干种:Mg2+、K+、SO32-、CO32-、Br-、I-。在该溶液中依次进行下列实验后的现象记录如下:(1)加入足量的氯水后,溶液呈棕黄色,并有适量的气泡产生;(2)在实验(1)后所得的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没有白色沉淀产生;(3)在实验(1)所得的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

11、未见蓝色。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判断:该溶液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答案】存在的离子:CO32-、Br-、K+;不存在的离子:Mg2+、SO32-、I-。【例题变形I】某溶液中含有下列几种离子中的若干种:Mg2+、K+、SO32-、CO32-、Br-、I-。在该溶液中依次进行下列实验后的现象记录如下:(1)加入适量的氯水后,溶液呈棕黄色;(2)在实验(1)后所得的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没有白色沉淀产生;(3)在实验(1)所得的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未见蓝色。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判断:该溶液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答案】一定存在的离子: Br-;一定不存

12、在的离子: SO32-、I-。【例题变形II】某溶液中含有下列几种离子中的若干种:Mg2+、K+、SO32-、CO32-、Br-、I-。在该溶液中依次进行下列实验后的现象记录如下:(1)加入少量的氯水后,溶液呈无色,并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2)在实验(1)后所得的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3)在实验(1)所得的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未见蓝色。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判断:该溶液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答案】一定存在的离子:CO32-、SO32-、K+;一定不存在的离子:Mg2+。四、问题四:如何针对学生应激心理,进行合理心理调节与暗示?还有二、三个月就要

13、高考,学生心理上会出现一些非常规的波动,这属于正常现象。教师此时应该对学生进行一些合理的心理调节与暗示,帮助学生克服或减缓这些心理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帮助学生克服心理波动要体现在默默的行动上,而不是简单的几句空话。1在练习的编制上给学生一种自己在进步的暗示第二轮专题练习的编制,切忌不要将所谓的“好题”全部集中在一份练习中。要针对高考要求,编制与高考试卷在难度系数、知识覆盖面方面都非常贴近的专题练习,让学生较轻松地完成练习的大部分内容,得到自己心理上能承受的卷面效果,让学生觉得自己在进行第二轮综合复习时化学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2要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饱和”现象所谓心理饱和,就是人已经处于一种非常厌

14、烦的,不想再继续某项任务的心理状态。第二轮复习阶段,由于各科都发了大量的练习,学生每天最多的时候要做五份练习,长此以往,出现了心理饱和现象,具体特征是:做练习不认真,对试题的答案正确与否漠然置之,有时甚至不做也不交练习。心理饱和现象是极危险的负面效应,要克服学生出现的心理饱和现象,就要合理安排化学学科的练习的发放密度。学生们有个怪现象,某学科的试卷越少,他们就越做的认真仔细。其实,综合试卷发放的密度小了,并不等于化学综合练习的数量降低。我们可以增加讲评练习的时间,将后一份练习融合于前一份练习的讲评过程中,以试题拓展或问题探究的形式出现,既能防止学生对化学学科出现心理饱和现象,又能通过化学试卷的

15、讲评引发学生的兴趣与对知识的总结归纳。3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综合练习阶段的“高原现象”在第二轮复习阶段,相当多的高三学生感觉到自己的化学成绩停滞不前,对以前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这在心理学上称为“高原现象”。有些学生由于高原期存在,情绪波动很大,产生焦虑、紧张、不安甚至恐惧的情绪,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高原现象”, 了解学生“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有的放矢地、针对性地进行解决。“高原现象”多种原因造成的。可能是对知识进行综合归纳与应用能力延迟而造成的。进入第二轮复习阶段,由于练习的综合程度高,完成一份练习要用到高中阶段学过的很多化学知识,有些学生不能及时地从记忆中调动出所贮存的

16、知识系统,或者不能及时地将知识综合化处理,因而出现了化学成绩滑波的假象。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要引导他们及时地进行知识的系统总结与归纳,多做一些综合性练习,提高他们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可能是生理疲劳与心理疲劳造成的。第二轮复习阶段的学习是相当紧张的,不少学生日以继夜、做题不止,在生理上、心理上都很疲劳,生理疲劳与心理疲劳积累到一定时间,思维能力受到限制,就会产生“高原现象”。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要帮助他们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与休息计划,引导他们张弛有度,以充沛的精力与体力面对第二轮复习与高考。五、问题五:如何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与答题成功率?“四化”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提高第二轮复习的效果与成绩.所

17、谓“四化”指的是做题程序化、阅题科学化、检测限时化、答题规范化做题程序化可以让学生胸有成竹,阅题科学化可以让学生节约大量的时间,检测限时化可以培养敏捷思维的习惯,答题规范化可以让学生有较好的卷面成绩。什么是阅题科学化?以江苏省高考化学第16题为例:该题是以化工生产的流程为载体创设新情境题,考查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知识掌握的程度,是江苏高考试题命题的趋势,也是学生最容易失分、最头疼的题型之一。笔者在介绍给学生解此类新情境题的程序是:“三步一回头”。第一步,仔细而又快速的通读全题,不求全理解,只求甚解,即对题境的表述有大概的了解;第二步,阅读该题设置的所有要回答的问题,一是因为要回答的问题中可能存在某种提示,二是对要解决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第三步,结合所要解决的问题,重新阅读题境,这样就会把握阅读重点与正确提炼信息,找到解题的关键突破口;所谓“一回头”指的是:如果碰到无法确定的答案时,再重新阅读一下题境,因为,答案可能就在题境中或题境已经提供了正确答案的判断依据。以上所述,是笔者多年指导高三化学复习的经验之谈,希望能对各位化学同仁们有所帮助,如有不到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