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档拨叉课设报告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5287200 上传时间:2021-10-26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4.80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换档拨叉课设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换档拨叉课设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换档拨叉课设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资源描述:

《换档拨叉课设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换档拨叉课设报告(5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08机制3班 李真明 CAD/CAM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前言-2一、 设计思路-2二、 换档拨叉(5档及倒档)端盖的实体建摸过-2三、 生成工程图-27四、 数控加工-30五、 后置处理-38/六、 心得体会-38参考文献-39附录1.零件三维图-40附录2加工程序-40前言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各个设计领域.现在,它已经突破了二维图纸电子化的框架,转向与三维实体建模、动力学模拟仿真和有限元分析为主线的虚拟样机制作技术。使用虚拟样机技术可以在设计阶段预测产品的性能,优化产品的设计,缩短产品的研制周期,节约开发费用。以三维实体建模为基本功能的Pro/ENGEER采用“尺寸

2、驱动参数的基于特征的实体建模技术”,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设计理念,建立了一个统一的能在系统内部引起变化的数据结构。因此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更改一处设计能够很快传遍整个设计过程,以确保所有的零件和各个环节保持一致性和协调性。一、设计思路这次课程设计是通过PRO/E软件实现的。PRO/E是大型三维建模软件,它具有三大特点-参数化设计,特征建模的基本思想,数据库。包含众多功能模块,我们这次课程设计主要应用建模和制造两个模块。我的设计题目是一个换档拨叉(5档及倒档)。总体思路是,首先通过拉伸工具创建基体,然后在利用各种工具在基体上建立特征,最终完成实体建模,其次选择基体上具有代表性的基本特征进行数控加工,系

3、统自动生成程序。二、换档拨叉(5档及倒档)端盖的实体建摸过程 图1实体模型Pro/ENGEER2001启动后,在创建新文件夹以前,首先要完成以下工作:步骤1配置方法:1、拷贝仿宋字体至proe5.0安装目录下:在C:WINDOWSFonts目录下找到“仿宋体(TrueType)”文件,在键盘上按ctrl+c,然后进入你的proe5.0安装目录D:Program FilesproeWildfire 5.0textfontschinese_cn(如果你的proe安装目录不是d盘,自己找到即可),粘帖。2、把配置文件夹CADCAM(此文件夹不要做任何修改)拷贝至d盘内(只能是d盘根目录下),然后在桌

4、面proe启动快捷方式上点击右键,单击属性,把起始位置改为“D:CADCAM”。步骤2.设置Pro/ENGEER2001的工作目录;(1)创建工作目录Pro/ENGEER2001的工作目录是在使用Pro/ENGEER5.0过程中管理模型文件的地方,Pro/ENGEER5.0有其默认的工作目录,但是根据实际情况往往需要创建多个工作目录。例如:在实际建模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总成,建立不同的工作目录,将一个总成的零件模型存放在一个工作目录中。一个工作目录在硬盘的资源管理器中体现为一个文件夹。创建好工作目录后,为了便于模型文件的管理,还可以设置子工作目录。这里,在可移动盘先新建文件夹。(2)设置Pr

5、o/ENGEER5.0的工作目录Pro/ENGEER2001默认的工作目录是在安装目录软件的文件夹中,为了方便地保存和打开模型文件,需要重新设置工作目录。点击FileWorking Directory(图2),系统弹出选择工作目录的对话窗(图3). 图2设置工作目录菜单 图3选择工作目录对话框选择d:我的文档桌面:李真明按OK.此时, Pro/ENGEER5.0的工作目录已经由原来的默认的工作目录重新设置为d:我的文档桌面:李真明文件夹,保存和打开都在此文件夹中进行.点击菜单目录中的文件的下拉菜单新建,选择 零件实体.并命名。(图4)图4”新增”对话框图单击”确定”按钮.(使用缺省模块)步骤3

6、.创建基准平面基准平面是整个模型的基础特征,它是在开始创建模型之前必须进行的一步.基准平面可以作为草绘平面、草绘的参考平面、标注尺寸的基准、装配的参考面,还可以创建横截面以及作为方向参考等等。(图5) 图5基准平面图 步骤4 . 创建左侧部分(1)在右工具箱选择 “拉伸”。(2)选择草绘平面并定向绘制环境。除零件的基础特征外,截面都需要在一个平面上绘制。这个平面可以是存在的特征表面、已有的特征表面或已有的基准面。在本次设计中选择FRONT面作为草绘平面。(3)绘制截面 根据端盖的图纸绘制截面。下面是”目的管理器”激活时绘制截面的操作顺序:1.指定参照元素。2.绘制截面。3.根据设计意图放置尺寸

7、标注。4.修改尺寸标注值。5.再生截面。(4)绘制完草绘后单击“对勾”,退出草绘环境,如图6(5)指定盲孔深度定义。输入42。 6草绘截面 图7定义深度 (6)完成特征单击特征定义对话框中的”确定”按扭完成特征。如图7步骤5 创建头部(1)在右工具箱选择 “拉伸”。(2)选择草绘平面并定向绘制环境。除零件的基础特征外,截面都需要在一个平面上绘制。这个平面可以是存在的特征表面、已有的特征表面或已有的基准面。在本次设计中选择FRONT面作为草绘平面。(3)绘制截面 根据端盖的图纸绘制截面。下面是”目的管理器”激活时绘制截面的操作顺序:1.指定参照元素。2.绘制截面。3.根据设计意图放置尺寸标注。4

8、.修改尺寸标注值。5.再生截面。(4)绘制完草绘后单击“对勾”,退出草绘环境,如图8(5)指定盲孔深度定义。输入42。图8 草绘截面 图9 定义深度(6)完成特征单击特征定义对话框中的”确定”按扭完成特征。如图9步骤6 创建头部凹槽 方法与步骤5相似,草绘平面是与FRONT面平行的头部表面,草绘截面如图10,拉伸深度为4,所不同的是,这里使用去除材料,如图11所示图10 草绘截面 图11 定义深度步骤6 与步骤5一样,草绘平面是与FRONT面平行的头部表面,草绘截面如图12,拉伸深度为7,使用去除材料,如图13所示 图12 草绘截面 图13 定义深度步骤7 创建头部凸台 与步骤4一样,草绘平面

9、是与FRONT面平行的头部表面,草绘截面,使用“提取图元”的工具,创建草绘,如图14,拉伸深度为8,如图15所示 图14 草绘截面 图15 定义深度步骤8 创建DTM1面,使用“基准平面工具”,选择FRONT面,偏移距离为7.6,如图16所示,然后单击“确定”,生成DTM1面,如图17所示图16 图17步骤9 创建头部右侧部分 与步骤4一样,草绘平面是DTM1面,草绘截面,如图18,拉伸深度为40.9,如图19所示 图18 草绘截面 图19 定义深度步骤10 拉伸实体后面部分 与步骤4一样,草绘表面选择实体表面,使用“提取轮廓”工具,提取轮廓如图20所示,拉伸深度为4.2,如图21所示 图20

10、 草绘截面 图21 定义深度 步骤11 创建两个基准平面 单击“基准平面工具”选择RIGHT面和A1轴,管理器如图22,偏距为8,单击“确定”,生成DTM2面,如图23所示。 创建一个平行于DTM1基准面的基准面,与其偏距为6.8,如图24,,25所示 图22 图23 图24 图25步骤12 创建扫描特征 (1) 单击“插入”“扫描”“伸出项”,如图26所示 图26(2) 弹出菜单管理器,选择“轨迹”单击“定义”,进入草绘环境,草绘轨迹如图27所示,单击“确定”(3) 选择“属性”,单击“定义”,选择自由端,如图28所示(4) 选择“截面”,单击“定义”,进入草绘环境,草绘截面如图29所示,单

11、击“确定” 图27 图28 图29 图 30(5) 单击“预览”,生成轨迹如图30所示,左后单击确定步骤13 创建基准面DTM4 创建经过实体后表面的基准面。如图31,32所示 图31 图32步骤14 实体化基准面 选择基准面DTM14,单击“编辑”“实体化”,如图33所示,选择“移除面组内侧或外侧的材料”的工具,切除实体多余部分,如图34所示 如图33 如图34步骤15 拉伸头部的孔 方法与步骤4一样,草绘平面是与FRONT面平行的头部表面,草绘截面如图35,拉伸为通孔,所不同的是,这里使用去除材料,如图36所示 图35 图36步骤16 创建头部下端的孔 方法与步骤4一样,草绘平面是与FRO

12、NT面平行的头部表面,草绘截面如图37,拉伸为通孔,所不同的是,这里使用去除材料,如图38所示 图37 图38步骤17 填充实体头部空隙处 方法与步骤4一样,草绘平面是与FRONT面平行的头部表面,草绘截面如图39,拉伸深度为16.5,如图40所示 图39 图40步骤18 拉伸头部长方体 方法与步骤4一样,草绘平面是与FRONT面平行的头部表面,草绘截面如图39,拉伸深度为32,如图40所示 图39 图40步骤19 拉伸长方体块上表面的孔 方法与步骤4一样,草绘平面是长方体块得上表面,草绘截面如图41,拉伸为通孔,所不同的是,这里使用去除材料,如图42所示 图41 图42步骤20 切除后侧面的

13、凸台 方法与步骤4一样,草绘平面是RIGHT面,草绘截面如图43,使用两侧拉伸,所不同的是,这里使用去除材料,如图44所示 图45 图46步骤21 创建DTM5 创建一个平行于TOP面,且过A3轴的基准面,如图47所示 图48 步骤22 创建两个孔端部的凹槽 方法与步骤4一样,草绘平面是DTM5面,分别进行拉伸,草绘截面如图49,使用两侧拉伸,所不同的是,这里使用去除材料,如图50所示 图49 图50步骤23 创建倒角 单击“倒圆角”工具,选择需要倒圆角的边,如图51所示,单击“预览”,如图52所示 图51 图52步骤34 创建基准面 选择实体后表面,偏移16.5,得到基准面DTM6,如图53

14、 所示。选择TOP面,偏距为35,得到基准面DTM7,如图54所示。 图53 图54步骤35 创建基准轴 单击“基准轴”工具,选择DTM6和DTM7,单击“确定”,得到A5轴,如图55所示 图55步骤36 创建基准面 选择基准面DTM7和基准轴A-5,偏移旋转53,得到基准面DTM8,如图56 所示。选择实体后表面,偏距为4.2,得到基准面DTM9,如图57所示 图56 图57步骤37 创建扫描特征 (1)单击“插入”“扫描”“切口”,如图58所示 图58(2)弹出菜单管理器,选择“轨迹”单击“定义”,进入草绘环境,草绘轨迹如图59所示,单击“确定” 图59(3)选择“属性”,单击“定义”,选

15、择自由端,如图60所示 图60(5)选择“截面”,单击“定义”,进入草绘环境,草绘截面如图61所示,击“确定” 图61 (4)单击“材料侧”,单击“确定” 图62(6) 单击“预览”,扫描结果如图63所示 图63步骤38 拉伸扫描体上的长方体 与步骤4一样,草绘平面扫描体表面,如图64所示,草绘截面,创建草绘,如图65所示,拉伸深度为9.6,如图66所示 图64 图65 图66 图67步骤39 倒圆角 倒圆角如图67所示,半径为5.5步骤40 草绘轨迹线 单击“草绘”工具,选择DTM2面,草绘轨迹如图68所示 图68 步骤41 投影草绘轨迹 选择步骤40草绘的轨迹,单击“编辑”“投影”,如图6

16、9所示单击“参照”选择一组曲面,如图70所示,最后单击确定,就得到了在曲面上的一条曲线,如图71所示。 图69 图70 图71 步骤42 切除扫描体积块 与步骤4一样,草绘平面扫描体表面,如图72所示,草绘截面,创建草绘,如图73所示,单击“切除材料”工具,拉伸深度为1.9,如图74所示 图 72 图73 图74步骤43 创建基准面 选择DTM3面,偏移4.9,得到基准面DTM10,如图75所示 图75 图76步骤44 镜像体积块 选择步骤42切除的体积块,单击“镜像”工具,选择基准面DTM10,单击“确定”,如图76所示步骤45 同步骤42,在扫描体积块另一端创建体积块,大小同步骤42相同,

17、如图77所示 图77 图78步骤46 同步骤44,镜像步骤45 切除的体积块,如图78所示步骤47 创建倒角 单击“边倒角”工具,选择如图79所示的4个角,半径为1.9,然后单击“确定”。 图79步骤48 修饰螺纹孔 (1)单击“插入”“修饰”“螺纹”,弹出螺纹修饰对话框,如图80所示 图80(2)选择“螺纹曲面”,单击“定义”,选择孔内表面,如图81所示 图81 图82 (3)选择“螺纹曲面”,单击“定义”,选择孔断面,如图82所示(4)选择“方向”,单击“确定”,如图83所示(5)定义“螺纹长度”,至孔后断面,定义“主直径”为16,最单击“修饰:螺纹”管理器的“确定”,如图84所示 图83

18、 图84步骤49 填充缺口 填充扫描体一端,与步骤4一样,草绘平面为基准平面DTM3,草绘截面,创建草绘,如图85所示,拉伸深度为9.8,如图86所示 图85 图86步骤50 同步骤49 填充扫描体的另一端,如图87所示 图87 图88步骤51 草绘轨迹线 选择DTM2基准面,草绘如图88所示的轨迹线,单击“确定”步骤52 步骤同41 创建投影轨迹如图89所示 图89步骤53 创建基准面DTM11,DTM12 选择拉伸面F_2,过这个面做基准面,如图90所示,得到基准面DTM11;选择基准面DTM11 改为法向,并且选择基准轴A3,得到基准面DTM12,如图91所示 图90 图91步骤54 切

19、除左侧面 选择基准面DTM12,方法同步骤4相似,草绘如图92所示截面,单击“确定”,然后切除拉伸实体,单击“预览”,如图93所示,单击“确定”,如图94所示 图92 图93 图94步骤55 与步骤4一样,草绘平面如图95所示,草绘截面,创建草绘,如图96所示,选择“拉伸到曲面”选项,如图97所示 图95 图96 图97步骤56 拉伸切除如图所示的体积块,如图98所示, 图98 图99 步骤57 镜像步骤56 创建的切除体积块,选择“镜像”,单击DTM10基准面,单击确定,如图99所示步骤58 创建基准轴 选择扫描体积块的轮廓边,得到基准轴A_8,如图100 图 100 图101步骤59 创建

20、基准面 选择TOP面和基准轴A-8,得到基准面DTM14,如图101所示;选择DTM14,偏移10,得到基准面DTM15,如图102所示;选择DTM15,偏移15得到基准面DTM16,如图103所示;选择如图104所示的边,创建经过该曲边的基准面DTMA; 图102 图103 图104步骤60 创建基准面,选择DTM12和A_8轴,旋转320,得到如图105 所示的基准面DTM17;选择RIGHT面和A-3轴,且平行于RIGHT面,得到基准面如图106 所示;选择面DTM18和曲面F18,得到基准面DTM19如图107 图105 图106 图107步骤61 创建基准轴 选择面DTM19和曲面F

21、23,得到基准轴A-9,如图108所示 图108步骤62 旋转切除圆柱 单击“旋转”工具,选择草绘面如图109所示,草绘截面,如图110,单击“确定”,选择轴A-10,“预览”得到如图111所示圆柱体 图109 图110 图111步骤63 同步骤62再领一孔端创建圆柱体,如图112所示 图112步骤64 创建剪切扫描 (1)单击“插入”“扫描”“切口”,如图113.所示。然后弹出如图114所示对话框 图113 图114(2)选择“轨迹”,单击“定义”选择如图115所示的轨迹, 图115 图116 图117(3)选择“截面”,单击“定义”,草绘截面如图116所示(4)在菜单福安里奇单击“确定”,

22、得到如图117所示的体积。三、生成工程图1、生成工程图的基本步骤创建或打开零件的三维设计模型进入Pro/E的绘图模块,建立工程图文件,选择绘图模版。插入绘图视图,包括主视图、投影视图、轴测图、辅助视图等其他视图。创建单前的剖面视图。修改视图的显示、类型、比例、剖面等属性。(1)进入绘图模式单击屏幕上方工具栏的新建图标,或单击下拉菜单文件新建,选择新建的文件类型绘图,输入文件名称为JC530T1-1702002,取消缺省,单击确定按钮,弹出新制图对话框。(2)指定模版。该栏中有三个选项可以选择,在这里我们选择格式为空的模式。格式为空是具有格式的图纸,在这里我们选择a1的图纸,不会自动产生视图,单

23、击确定按钮,进入绘图模式。将Pro/E的默认投影类型第三视角更改为第一视角。如图118所示 图118(3)创建视图创建第一个视图第一个视图一定是一个一般视图。一般视图是一个独立的视图,与其他的视图无从属关系,一般用于创建第一个视图、三维视图和等轴测图。单击屏幕上方工具栏的创建一般视图图标,或单击下拉菜单插入绘图视图一般,系统在信息区提示“选取绘制试图的中心点”,在绘图区适当的位置单击鼠标,确定一个中心点,弹出“绘图制图”对话框,在模型视图名中选FRONT,单击应用和关闭按钮,完成第一个视图的建立,这是一个主视图。如图119所示 图119视图创建之,如果处于选取状态,周围会有虚线线框,要解除视图

24、的选取状态,可在画面的空白处单击左键。创建其他投影视图(左视图)选定主视图,然后双击,选择插入“投影视图”,分别插入其他四个视图,如图120所示 (1) (2) (2) (3) 图120 创建剖视图 1、 创建旋转剖视图 插入俯视图,进入俯视图的“绘图视图”对话框,创建旋转剖面, 把剖切区域修改为“全部展开”。得到的剖视图如图121所示 图1212创建其他几个剖视图 创建的其他几个剖视图如图113所示 图1222.尺寸标注 单击工具菜单栏里注释栏中的工具对上面生成的三个视图进行尺寸标注。标注后如上图由于我们做的是工程图,并不是实际生产,因此,我们需要对图纸进行技术要求和明细栏的说明,如图将上面

25、的工作完成后就是我们生产所需要的图纸了。对我们完成的图纸进行旧版本删除,单击保存,得到我们最总与图纸一样的文件。四、数控加工PRO/NC能够生成数控加工的全过程。PRO/ENGINEER 系统的相关性能使设计模型的变化体现到加工信息中,PRO/NC 生成的文件包括:ASCII 码形式的刀位数据文件、刀具清单、操作报告、中间模型和机床控制文件。NC加工全过程如图工 件设计模型加工模型建立加工数据库机 床夹 具刀 具建立操作定义NC工序创建刀位数据文件后置处理 NC加工过程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首先要定义加工模型和参数,然后建立不同的加工工序,最后生成刀位轨迹并进行后置处理。.外轮廓粗加工步骤1.打开

26、制造菜单(1)选择”文件”/”新建”命令,系统弹出”新增”对话框.如图123所示. 图124(2)选择对话框左侧“类型”选项组中的“制造”单选按钮,右侧“子类型”选项组中的“NC”“组建”单选按钮,在”名字”文本框中输入文件名,然后单击”确定”按钮.系统进入制造模式,同时显示”制造”菜单。步骤2.取出加工模型和加毛胚材料(1)选择”打开参照模型”工具,系统弹出”打开”对话框。如图125所示。在欲选择的目录中选取需要加工的文件,然后单击”打开”按钮,欲加工的制造模型显示在屏幕上,然后单击“缺省”增加毛胚材料。如图126所示。 图125 图127(2)创建工件 创建手动工件,如图128所示 图12

27、8 步骤3.操作设置(1)操作名称设置在”制造”菜单中选择”制造设置”命令,系统弹出”操作设定”对话框,利用其便可进行机床、刀具、机床坐标系和退刀面的设置。在”操作名称”文本框中输入操作名称,此处系统却省的名称为OP010。(2)机床设置1.首先选择按钮,系统打开”机床设定”对话框以创建操作使用的机床。2.在该对话框中使用系统却省的机床名称MACH01。3.在此选用3轴联动的数控铣床,所以设置机床类型为”铣削”,机轴数为”3轴”。其余设置均按系统却省的设置进行。选择”确定”按钮,系统返回”操作设定”对话框。如图129所示。 图1293.机床坐标系1.在如图所示的对话框的”参照”选项组单击按钮,

28、系统弹出 “制造坐标系”菜单。利用其可以在模型窗格选择现有的坐标系作为机床坐标系,也可以重新创建机床坐标系。2.在此创建一新坐标系作为机床坐标系。选择”制造坐标系”菜单中的”创建”命令,然后在模型窗格选择欲创建坐标系的模型,系统弹出如图所示的”坐标系选项”菜单。3.选择”3个平面”命令,然后单击”完成”命令,系统提示在制造模型上选择3个平面。4.选择3个相互垂直的平面。至此机床坐标系设置完成。如图所示。 图130(4)退刀面1.在如图所示对话框的”退刀”选项组单击按钮,系统弹出如图所示的”退刀选取”对话框,弹出“退刀设置”对话框,输入30,然后单击“确定” 图131步骤4设置加工方法(1)加工

29、方法。在工具栏单击“体积块粗加工”,选择“刀具”“参数”“体积”“逼近薄壁”,如图132所示 图132 图133(2)刀具设置1.刀具名称使用系统却省的T0002,刀具类型为”铣削”,材料设置为HSS,单位为”毫米”。2.在”几何”选项卡中设置刀具直径为30,铣刀长度为100,刀具号为1。3.接着单击”应用”按钮,在对话框的预览框处显示刀具编号和名称。4.最后单击如图所示对话框中的”确定”按钮,系统显示 “制造参数”菜单,刀具设置完成。(3)加工参数1.选择”制造参数”菜单中的”设置”命令,系统弹出如图所示的”参数树”对话框。2.如图所示设置个参数,然后单击对话框右上角的按钮,关闭”参数树”对

30、话框。加工参数设置完成,保存相应的参数文件。如图134所示3.单击“确定”。 图134 4.单击“创建体积”工具,通过“拉伸”创建体积快,草绘如图135所示截面,单击“确定”,体积块如图136 所示 图135 图1365.系统提示“”,选择体积块的四个侧面,如图137所示,然后选择“完成返回” 图137步骤5.演示刀具路径(1)屏幕演示1.选择”NC序列”菜单中的”演示轨迹”命令,系统显示 “演示路径”菜单。2.选择”演示路径”菜单中的”屏幕演示”命令,系统弹出 “演示路径”对话框。单击对话框中的按钮,则创建的刀具路径如图所示。至此刀具路径创建完成3.选择”NC”菜单中的”完成序列”命令,则序

31、列设置完成。如图138所示 图138II 曲面铣削外轮廓步骤1 在工具栏单击“曲面铣削”,选择“刀具”“参数”“曲面”“定义切削”,如图139所示 图139 图140步骤2 单击“完成”,然后弹出“刀具设定”对话框,设置刀具直径为5,单击“应用”,“确定”,如图140所示步骤3 选取模型外轮廓面,如图141所示 图141 图142步骤4 切削定义如图143所示,然后单击“确定”步骤5 单击“播放路径”然后分别选择“NC检查”、“频幕演示”,结果如图143 图143五、后置处理 单击Pro/E工具栏中的“工具CL数据编辑”命令 系统弹出的窗口,让我们选取需要编辑的序列,这里我们先选取第一次做的端

32、铣000Op010单击确认,系统弹出“保存副本”对话框。以000.ncl为文件名进行保存,单击确定按钮。单击“工具CL数据后处理”命令,系统弹出窗口,我们选择上一步生成的文件000.ncl文件,单击确定,系统弹出窗口,单击完成,弹出窗,我们选择“后置处理列表”菜单中的“UNCX01.P12”命令,体统弹出信息窗口对话框,显示后置处理的相关信息,单击关闭按钮。单击“确认输出”“完成/返回“命令完成后置处理。后置处理完成后,可在工作目录里用记事本程序打开文件”000.tap“,查看生成的NC程序,如图示。重复以上步骤,可以得到另外一个操作的NC序列。六、心得体会两周的CAD/CAM课程设计,通过我

33、自己的努力独立完成了这次课设的全部内容,使我受益匪浅。 这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利用大型三维设计软件PRO/E进行实体建模和数控加工。在三维识图方面花了较多时间。我课设的任务在数控面主要做了两部分:是铣平面,二是钻孔。通过查阅相关书籍和肖乾老师的指导,把在该方面的问题得以解决,现在我对数控的操作流程更进一步的了解,并能在某些方面很好的掌握和灵活运用。这次课设让我对PRO/E大型三维造型软件有了一个认识,PRO/E是一个博大精深的软件,它涵盖众多领域。我觉的PRO/E作为三维造型软件,它的参数化设计是一个亮点,此特点给从事设计人员一个广阔的自由空间。在这学期的实验中,不仅培养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

34、力,在各种其它能力上也都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很多学习的方法。而这是日后最实用的,真的是受益匪浅。要面对社会的挑战,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这对于我们的将来也有很大的帮助。以后,不管有多苦,我想我们都能变苦为乐,找寻有趣的事情,发现其中珍贵的事情。就像中国提倡的艰苦奋斗一样,我们都可以在实验结束之后变的更加成熟,会面对需要面对的事情。回顾起此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从理论到实践,在这段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

35、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但可喜的是最终都得到了解决。在做该课程设计中,我遇到很多问题,体会到了自身的不足和知识的匮乏。但是PRO/E不是一朝一夕能学成的,它还有很多的优点,给人们的工作和学习带来很大的方便。短暂的课程设计只让我们对PRO/E软件一个感性的认识,而且有此软件涉及众多领域,我们应该选择和我们本身所学的专业相关的模块继续学下去,为将来找到好的工作而努力。同时需要感谢肖老师和助教对我们的帮助,让我明白了思路即出路,有什

36、么不懂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请教或上网查询,只要认真钻研,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就没有弄不懂的知识,收获颇丰。参考文献1 肖乾,周蕙兰主编. Pro/Engineer Wildfire3.0.中文版模具设计和制造使用教程大学。2 Pro/Engineer Wildfire3.0简明教程.华中科技大学大学出版社3 Pro/Engineer Wildfire5.0入门与提高,化学工业出版社。4 Pro/Engineer Wildfire3.0案例精讲,中国电力出版社。附录1.零件三维图 附录二、加工程序1.铣轮廓的一段加工程序%G71O0001(d:我的文档桌面shukongseq0001.ncl.1)

37、(07/03/11-19:05:23)N0010T1M06S1000M03G00X-5.Y-122.39G43Z30.H01M08Z3.G01Z-12.F1000.Y-92.34X136.479G02X128.687Y-74.365I7.769J14.044G01X73.683Z30.G00X31.213Z3.G01Z-12.X-5.Y-56.39X28.49Z30.G00X75.99Z3.G01Z-12.X128.275X128.268Y-55.949X128.28Y-55.711X127.895Y-54.837X127.249Y-53.547X126.54Y-52.291G03X109.7

38、12Y-39.351I-24.8J-14.839G02X106.053Y-39.493I-2.408J14.856G01X102.067Y-39.16G02X98.486Y-38.415I1.251J14.998G01X98.471X128.409Y-80.891G03X136.479Y-92.34I15.839J2.595G02X128.725Y-74.218I7.769J14.044G03X128.767Y-60.207I-26.985J7.088G02X128.285Y-57.024I15.548J3.983G01X128.268Y-55.949X128.28Y-55.711X127.8

39、95Y-54.837X127.249Y-53.547X126.54Y-52.291G03X109.712Y-39.351I-24.8J-14.839G02X106.053Y-39.493I-2.408J14.856G01X102.067Y-39.16G02X98.482Y-38.414I1.251J14.998G03X77.47Y-51.44I3.258J-28.716G02X76.234Y-55.824I-15.909J2.121G03X73.954Y-69.648I25.506J-11.306G02X59.781Y-87.044I-15.985J-1.449G01X52.583Y-87.8

40、62X52.517Y-87.87X52.133Y-87.906X51.106Y-87.963G02X49.566Y-87.914I-.288J15.047G01X46.438Y-87.653G02X30.842Y-71.777I1.418J16.991X31.334Y-57.584I70.898J4.647G01X4.821Y-46.456G02X-5.Y-39.243I10.082J24.02G01X-35.05X-5.Y-122.39Z-24.Y-92.34X136.479G02X128.687Y-74.365I7.769J14.044G01X73.683Z30.G00X31.213Z-9

41、.G01Z-24.X-5.Y-56.39X28.49Z30.G00X75.99Z-9.G01Z-24.X128.275X128.268Y-55.949X128.28Y-55.711X127.895Y-54.837X127.249Y-53.547X126.54Y-52.291G03X109.712Y-39.351I-24.8J-14.839G02X106.053Y-39.493I-2.408J14.856G01X102.067Y-39.16G02X98.486Y-38.415I1.251J14.998G01X98.471X128.409Y-80.891G03X136.479Y-92.34I15.

42、839J2.595G02X128.725Y-74.218I7.769J14.044G03X128.767Y-60.207I-26.985J7.088G02X128.285Y-57.024I15.548J3.983G01X128.268Y-55.949X128.28Y-55.711X127.895Y-54.837X127.249Y-53.547X126.54Y-52.291G03X109.712Y-39.351I-24.8J-14.839G02X106.053Y-39.493I-2.408J14.856G01X102.067Y-39.16G02X98.482Y-38.414I1.251J14.9

43、98G03X77.47Y-51.44I3.258J-28.716G02X76.234Y-55.824I-15.909J2.121G03X73.954Y-69.648I25.506J-11.306G02X59.781Y-87.044I-15.985J-1.449G01X52.583Y-87.862X52.517Y-87.87X52.133Y-87.906X51.106Y-87.963G02X49.566Y-87.914I-.288J15.047G01X46.438Y-87.653G02X30.842Y-71.777I1.418J16.991X31.334Y-57.584I70.898J4.647

44、G01X4.821Y-46.456G02X-5.Y-39.243I10.082J24.02G01X-35.05X-5.Y-122.39Z-36.Y-92.34X136.479G02X128.687Y-74.365I7.769J14.044G01X73.683Z30.G00X31.213Z-21.G01Z-36.X-5.Y-56.39X28.49Z30.G00X75.99Z-21.G01Z-36.X128.275X128.268Y-55.949X128.28Y-55.711X127.895Y-54.837X127.249Y-53.547X126.54Y-52.291G03X109.712Y-39

45、.351I-24.8J-14.839G02X106.053Y-39.493I-2.408J14.856G01X102.067Y-39.16G02X98.486Y-38.415I1.251J14.998G01X98.471X128.409Y-80.891G03X136.479Y-92.34I15.839J2.595G02X128.725Y-74.218I7.769J14.044G03X128.767Y-60.207I-26.985J7.088G02X128.285Y-57.024I15.548J3.983G01X128.268Y-55.949X128.28Y-55.711X127.895Y-54

46、.837X127.249Y-53.547X126.54Y-52.291G03X109.712Y-39.351I-24.8J-14.839G02X106.053Y-39.493I-2.408J14.856G01X102.067Y-39.16G02X98.482Y-38.414I1.251J14.998G03X77.47Y-51.44I3.258J-28.716G02X76.234Y-55.824I-15.909J2.1212.曲面精铣轮廓的一段加工程序 %G71O0002(d:我的文档桌面shukongseq0002.ncl.1)(07/03/11-19:06:07)N0010T3M06S100

47、0M03G00X121.878Y-10.08G43Z30.H03M08Z-8.3G01Z-56.5F1000.X123.833Y-10.808Z-11.3X125.761Y-11.603Z-56.5X127.661Y-12.464Z-11.3X129.53Y-13.39Z-56.5X131.366Y-14.38Z-56.434Z-11.3X133.167Y-15.433Z-56.26X134.93Y-16.547Z-56.081Z-11.3X136.654Y-17.721Z-55.898X138.337Y-18.954Z-55.713Z-11.3X139.976Y-20.244Z-55.523X141.569Y-21.59Z-55.329Z-11.3X143.115Y-22.99Z-55.133X144.612Y-24.443Z-54.934Z-1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