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隐窝注射加针刀松解对腰椎间盘胶原酶术后反跳痛疗效观察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5134029 上传时间:2021-10-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8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侧隐窝注射加针刀松解对腰椎间盘胶原酶术后反跳痛疗效观察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侧隐窝注射加针刀松解对腰椎间盘胶原酶术后反跳痛疗效观察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侧隐窝注射加针刀松解对腰椎间盘胶原酶术后反跳痛疗效观察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侧隐窝注射加针刀松解对腰椎间盘胶原酶术后反跳痛疗效观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侧隐窝注射加针刀松解对腰椎间盘胶原酶术后反跳痛疗效观察(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侧隐窝注射加针刀松解对腰椎间盘胶原酶术后反跳痛疗效观察周黎明 (解放军第515医院疼痛科 江苏 江阴 214431)摘要:目的 探讨侧隐窝注射加针刀松解与骶管注射两种方法对腰椎间盘胶原酶术后反跳痛疗效比较。方法 60例腰椎间盘胶原酶术后反跳痛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各30例。A组(骶管穿刺注射镇痛复合液)、B组(经小关节内缘侧隐窝注射镇痛复合液加针刀松解黄韧带)。结果 A、B两组治疗1周后进行VAS评分,优良率及满意率B组883明显高于A组20(PO05)。结论 侧隐窝注射加针刀松解对腰椎间盘胶原酶术后反跳痛疗效明显优于骶管注射。关键词:侧隐窝;针刀;腰椎间盘;胶原酶胶原酶溶解术是疼痛科治疗腰

2、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微创介入治疗方法,远期疗效确切。但部分患者术后近期会出现疼痛加剧现象,临床称为“反跳痛”,严重者影响患者生活。以往多采用骶管注射治疗,但疗效欠满意。近年来笔者采用经小关节内缘侧隐窝注射镇痛复合液加针刀松解黄韧带【2】方法,获得满意治疗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在我科就诊的腰腿痛患者,经症状、体征,结合CT/MRI检查,明确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予突出间盘胶原酶溶解术,术后出现反跳痛者。其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1775岁,无明显心肺、肾、肝功能异常,无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1.2 治疗方法 A组为对照组,共30例。采用骶管穿刺路径【1】,患者取俯卧位,腹部

3、垫薄枕,骶裂孔定位后经严格消毒,用7号针穿刺进入骶管,有明显落空感,推注空气时无阻力感,确保进入骶管后回抽无血液、脑脊液,缓慢注入镇痛复合液20ml(含复方倍他米松7mg,VitB6100mg,VitBl2 1mg,2利多卡因100mg生理盐水10ml)。治疗后平卧30min,观察无任何不适感后回病房。B组30例患者,俯卧位,腹下垫薄枕,在C臂机引导下准确定位病变椎间隙侧隐窝,经患侧小关节内缘入路,以9号10cm穿刺针缓慢进针,有阻力感即黄韧带。边加压边进针,待落空感时停针,回抽无血无脑脊液,快速注入2ml的生理盐水,患侧出现酸胀痛,并向臀部、下肢放射,与患者主诉酸痛麻木行程一致,说明穿刺到位

4、,缓慢注入上述镇痛复合液10ml【2】(见图1)。拔针后取刃宽1mm之3号针刀,经原穿刺点、同样入路至黄韧带。在间断X线透视引导下,沿患侧椎板上、下缘谨慎松解附着之黄韧带,注意落空感即停止针刀前进,以免误伤硬膜囊及神经根【3】(见图2、3)。治疗后平卧30min,观察无任何不适感后回病房。 图1 图2 图31.3 观察指标 1周后随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即VAS评分)【4】评估:O为无痛,10为最痛。优良:1分,日常生活工作无影响,直腿抬高试验阴性,肌力5级,无皮肤感觉减退;基本满意:24分,工作生活基本无影响,直腿抬高试验改善明显,肌力5级,无皮肤感觉减退;不满意:47分,工作生活有影响,休

5、息后好转,直腿抬高试验改变不明显;无效:7,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1.4 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两组治疗结果(见表1)。表1n 例 优良 例(%) 基本满意 例(% ) 不满意 例(%) 无效 例(%)A组 30 1(3.3) 6(20) 12(40) 11(36.7)B组 30 9(30) 18(60) 2(6.7) 1(3.3)各组间优良率、基本满意、不满意、无效率行“t”检验,均P005,有显著性差异3 讨论随着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穿刺技术的推广应用,胶原酶溶解术已越来越被广大疼痛科医生接受和认可。它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简便、价廉等优点,其远

6、期效果尤为确切。但部分患者,特别是盘内或突出物内注射胶原酶者,术后短期内常出现“反跳痛”现象。一般术后23天出现,多于24周渐缓解,也有少数时间更长、疼痛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及近期疗效。胶原酶溶解术后出现“反跳痛”的机制,考虑为胶原纤维在胶原酶作用下降解,盘内分子个数呈几何级数增加,局部渗透压亦随之增加。一方面,椎间盘突出物吸水膨胀、体积增大,对神经根压迫刺激增加;另一方面,椎间盘内压力增高使窦椎神经受激惹出现症状。随着溶解物的继续降解,胶原蛋白纤维最终以氨基酸的形式被吸收,椎间盘内压逐渐降低、突出物逐渐缩小,疼痛反应也逐渐减轻直至消失【5】。以往对于反跳痛的处理,多采用骶管或腰椎硬膜外阻滞

7、治疗。在镇痛复合液中,复方倍他米松具有强大的消炎、脱水作用;利多卡因具有镇痛作用,并可扩张血管、使神经根局部血运通畅,带走局部淤滞的炎性代谢产物;VitB6、VitBl2有营养神经,促进神经恢复正常生理传导功能作用。多数患者通过骶管注射治疗可不同程度改善症状,但有很大一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确切或不满意。分析原因如下:经骶裂孔穿刺距离病变间隙(即突出物及病变神经根)较远,通过药物自然扩散到达病变处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硬膜外腔是一个潜在间隙,由硬膜外脂肪组织填充,部分患者因硬膜外腔解剖因素药液不能到达硬膜外腔前间隙或到达的药物很少,所以治疗效果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通过小关节内缘入路穿刺硬膜外侧隐窝注

8、射药物,可直接将治疗药物精确地输送到突出物周围及被压迫的病变神经根处,减少药物用量,提高药物的局部有效浓度;而针刀松解黄韧带可从后方减低椎管内压力,缓冲神经根受到来自前方溶解膨胀的椎间盘造成的压力,有利于局部炎性物质的代谢,明显提高治疗组的治疗优良满意率。参考文献【1】 韩济生,樊碧发,倪家骧 等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疼痛学分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106107【2】 宋文阁,赵松云,傅志俭硬膜外腔侧隐窝穿刺技术小关节间隙进路的研究中华麻醉学杂志,2000.20(10):633634【3】 庞继光针刀医学基础与临床深圳:海天出版社,2006.424426【4】 韩济生,倪家骧,樊碧发 等临床诊疗指南疼痛学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5】 宋文阁,王春亭,傅志俭 等实用临床疼痛学郑州:河南科学出版社,2008.24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