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技术交流规划组网及室内分布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5134028 上传时间:2021-10-26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4.4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LTE技术交流规划组网及室内分布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LTE技术交流规划组网及室内分布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LTE技术交流规划组网及室内分布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资源描述:

《LTE技术交流规划组网及室内分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TE技术交流规划组网及室内分布(2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创新融合 引领未来助力中国移动网络发展演进TD-LTE室内分布及试验网汇报TD-LTE试验网规划建议TD-LTE室内分布系统方案TD-LTE世博入围室内测试TD-LTE室内无线信道摸底评估TD-LTE试验网拓补图北京TD-LTE试验网拓补图LTE3TD-LTE室内外频段分配方案室内外完全同频组网:例如室外配置为2320-2340 MHz,室内配置为2320-2340 MHz;室内外小区都可以配置双载波(即40M带宽, 20*20M),剩余10M带宽用于微蜂窝补盲使用;TD-LTE现有带宽资源为2320-2370MHz,共50M,室内外频段分配主要有3种方案:室内外完全异频组网例如室外站点配置为

2、2320-2340MHz,微蜂窝补盲配置为2340-2350MHz,室内站点配置为2350-2370 MHz;室内外小区都配置为单载波(即20M带宽)室内占用所有带宽(50M)异频组网,室外与室内相邻小区局部性异频组网室外站点采用20M带宽(例如2320-2340MHz), 室内站点使用50M带宽(2320-2370MHz),室内同层相邻小区间异频组网;4现阶段室内外频段分配建议一般情况下:室内外站点异频(如下图所示),剩余10M用于室外补盲;大型场馆周边:大型场馆内站点使用50M带宽(2320-2370MHz),同层相邻的室内小区间异频组网;室外站点频率设置根据相邻室内站点频率设置可以灵活设

3、置,尽可能室内外站点局部性异频组网;室内覆盖(普通楼宇)(2350-2370MHz)美化天线室外面覆盖(2320-2340MHz)室外面覆盖(2320-2340MHz)美化天线室外覆盖(补盲)(2340-2350MHz)怀柔外场频率规划建议测试初期,不考虑厂家协同测试时:如果各厂家设备均支持20M带宽,建议中兴和普天室外站点采用2320-2340Mhz,大唐和华为采用2350-2370Mhz,尽可能降低各厂家室外站点的互干扰,降低相邻区域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的工作量;如果普天、大唐、华为设备为10M带宽,建议四个区域的室外站点间完全异频,以保证各厂家所辖区域内不受相邻区域基站的干扰;各厂家所负责

4、区域内,室外站点与室内站点异频;测试后期,如需厂家协同测试:按照测试要求设置各厂家室内外站点的频率试验网测试区域分布示意图TD-LTE试验网规划建议TD-LTE室内分布系统方案TD-LTE世博入围室内测试TD-LTE室内无线信道摸底评估室内覆盖是精品网络的关键室内室外业务比重分布69.7%23.1%9.4%21.9%室外室内30.3%居民楼写字楼会议中心会展中心31.6%14%民航机场根据DoCoMo公司统计表明,3G的室内业务使用量高达70%,而且多数是富有3G特色的新业务;数据业务的ARPU值在逐年上升,可以弥补语音业务收入的下滑;LTE特色业务主要体现为高速率、低时延,该类业务主要发生在

5、室内;优质的室内覆盖是构建LTE精品网络的关键微基站三种室内覆盖方案耦合器 功分器无线直放站方案微基站干放智能天线阵直放站微基站方案直放站方案成本安装扩容维护容量深度覆盖直放站干放微基站干放BBURRU多通道精密的多通道室内覆盖方案RRURRU7-10F4-6F1-3FBBU+RRU方案基带部分BBU通道3通道2通道1光纤干扰隔离,有效提升系统容量与质量覆盖 / 容量规划相对独立,平滑扩容降低对干放的依赖,系统管理简单智能节电,动态话务调度,基带资源共享全面降低TCO (Total Cost of Ownership)室内分布系统实现MIMO室内覆盖实现MIMO对于室内某一指定区域,若考虑实现

6、MIMO,则采用两(套/通道)吸顶天线覆盖为宜。基于不同的极化方向,可分为单极化吸顶天线和双极化吸顶天线针对室内分布,吸顶天线周围的散射体相对较为复杂,时延不可分多径丰富,角度扩展较大,同时可能存在视距径。单极化吸顶天线对于两套单极化吸顶天线而言,希望通过增大天线间距以达到双天线通道低相关性的要求,通常天线间距配置为4倍波长以上。两通道双极化吸顶天线目前尚无商用产品,因此无法确定天线参数双极化天线位于同一物理位置,在较为复杂的无线传播环境中,通常可认为双极化天线通道间的相关性较低,与间距4倍波长的两套单极化天线的相关性基本相当。共分布系统的器件改造方案LTE引入室内分布系统后,为了更好的提升网

7、络性能,需要使用MIMO方式在工程改造时,LTE一路通道通过合路器的方式馈入现在的分布系统中,另外一路通过新建的方式来实现MIMOTD-LTE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案例B楼设计难点内部结构空旷,平层间小区信号扩散很厉害,需要控制信号的泄露;Cell7A楼Cell413F-16F话务量大;解决方案8个RRU实现整楼覆盖需求;Cell6Cell311F-15FB1层机房Cell58F-12F楼层间隔离较好,采用同频组网方式;平层分区,同一楼层两小区间采用异频组网,保证小区Cell26F-10F间隔离效果;电梯与底层同小区;实现MIMO双流对天线安装的要求:走廊区域4,空阔区域10Cell1B3F-5F3

8、F-7FCell2B3F-2FTD-LTE室内分布链路预算假定条件通用PF调度,20MHz、10用户/cell,均分100个RB,每个用户10个RB每通道功率:43dBm单UE保障速率设定:下行保障速率2Mbps、4Mbps上行保障速率500Kbps、1MbpsRRU到吸顶天线口的损耗:30dB穿透损耗:20dB阴影衰落余量:8dB与TD共室分系统时LTE单UE速率:天线口极限功率15dBm/20MHz,计算室内覆盖边缘单UE速率,根据TD-SCDMA业务的室内覆盖半径(对应CS64K业务上行70.4dB的路损)来计算TD-LTE室内分布链路预算结果TD-LTE试验网规划建议TD-LTE室内分

9、布系统方案TD-LTE世博入围室内测试TD-LTE室内无线信道摸底评估研究院室内测试场景描述测试场景分为封闭区域和空旷区域两种测试场景。封闭测试区域选择为办公室环境,系统带宽为20MHz。空旷测试区域选择走廊等区域,小区为两个小区配置,每17小区带宽为20MHz,相邻小区为同频组网。参数描述eNodeB RRU单通道输出:在空载下下发射功率为0dBm,折算到满载(100RB)时,单通道发射功率大约为14dBm左右;自研UE:最大发射功率为0dBm(100RB时)另外根据设计图纸,从RRU到每个吸顶天线,线损大约为10dB左右,因此每个吸顶天线,在空载时,发射功率大约为-10dBm(对应RE功率

10、大约为-25dBm);满载RB发射时,发射功率大约为4dBm(RE大约为-27dBm)。本次选点的RSRP值:开阔区:近点:-70 dBm左右、中点:-85 -95dBm左右、远点:-95 -110dBm左右封闭区:近点:-70 dBm左右、中点:-80 -85dBm左右18测试条目定点测试(必选)下行SFBC模式在不同测试环境下性能测试下行SFBC模式在不同测试环境下有WLAN干扰下的性能测试下行SFBC模式有同频加扰的性能测试下行SM双流模式在不同测试环境下性能测试下行SM双流模式在不同测试环境下有WLAN干扰下的性能测试下行SM双流模式有同频加扰的性能测试上行SIMO模式在不同测试环境下

11、性能测试上行SIMO模式在不同测试环境且有WLAN干扰下的性能测试上行SIMO模式有同频加扰的性能测试封闭环境下基站接入用户个数能力测试移动测试(可选)下行SFBC模式在不同测试环境下覆盖性能测试下行SM双流模式在不同测试环境下覆盖性能测试下行MIMO自适应模式在不同测试环境下覆盖性能测试上行SIMO模式在不同测试环境下覆盖性能测试19终端在不同测试环境下小区间切换性能测试SMRBMCSBLERL1Thr开阔区中点32281.50%1818.7676M远点68241%29.356M封闭区近点68281%40.819M中点68271%35.052单小区主要测试结果attach连接建立延时在100

12、ms左右,满足协议要求ping包时延,均值在13ms左右在单小区环境下,SFBC流量达到其RB/MCS配置下的理论峰值流量;SM在中点达到理论峰值流量,远点MCS=2420SMRBMCSBLERL1 Thr中点70%32164%7.92M远点70%32020%0.37M同频干扰测试结果SM下:在同频加载环境下,流量相比单小区,有比较大的下降SM下:在同频加载环境下,中点受影响程度相比较小;远点受影响程度非常大,这是因为远点实际已经深入干扰小区的内部。SM相比SFBC,对干扰更加敏感,受影响程度更大;21TD-LTE试验网规划建议TD-LTE室内分布系统方案TD-LTE世博入围室内测试TD-LT

13、E室内无线信道摸底评估室内分布无线信道特性评估-开阔场景-样本123室内分布无线信道特性评估-开阔场景-样本224室内分布无线信道特性评估-封闭场景-样本125室内无线信道特征总结开阔场景:从大趋势看,UE离吸顶天线越远,相关性呈下降趋势总体看:80%的概率,相关性在4.5以下,可以良好支持MIMO应用基站吸顶天线的间距对相关性的影响,不是特别明显;从测试看,间距在3波长以上,即可良好支持MIMO应用信道相关性随时间呈现一定的波动性,因此需要采用自适应单、双流切换模式。26封闭场景:相比开阔场景,不管基站还是UE,散射体分布较少,因此在相同天线间距下,相关性增强。从大趋势看,基站天线间距增大,可以减小信道的相关性;由于此场景,天线的安装不是问题,因此一般建议天线间距在10波长以上。通过增大基站天线间距,基本也可以满足MIMO的应用。信道相关性随时间呈现一定的波动性,因此需要采用自适应单、双流切换模式。C-DPercentagePPercentage改善封闭场景MIMO应用措施1CDF of NTAC-D0.90.800.770.60.500.440.30.20.1增加天线间距增加天线组数4通道-功分器CDF of NTA0123467891005NTA0.912通道01234567891000.80.70.60.50.40.30.200.11NTA2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