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练习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5113385 上传时间:2021-10-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湘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湘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湘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湘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练习(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湘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练习班级:_ 姓名:_1.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下列对诗中语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国破句中,国指京城长安,破的意思是沦陷。B.城春句中的深意思是茂盛。C.第二句的意思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D.浑欲句意为,安史之乱不平定,诗人就不整理散乱的头发。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一句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定下了高昂的爱国基调。B.家书抵万金一句出自肺腑,情真意切,很自

2、然地引起共鸣,因而千古传诵。C.诗的前四句写景,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的境况,充溢离情。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2. 古诗鉴赏。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统摄全诗内容的是哪一个字?_2写出诗中的对偶句,并作赏析。_3说说“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写出了什么样的景色?_4简要分析本诗抒发乡愁的思路和手法。_5诗的第三、四句创造了怎样的意境?_6日暮客愁新的“愁”在诗中起什么作用?_7分析“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意境及所体现的作者的心情。_3.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_。_,任

3、尔东西南北风。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代的。2解释重点字词。咬:_坚劲:_任:_3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竹子? ()A.竹林里B.深山里C.破岩中4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很好。请你谈谈好在哪里?_5结合课文说说这首诗的写法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_4. 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回答问题。月下独酌(节选)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1诗人笔下,月亮不仅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也成了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月”的形象有什么特点?_2诗人与明月之间亲密欢洽的举动表达了作者怎

4、样的思想感情?_5. 阅读理解。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_,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_。1将文中的词补充完整2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写了月夜的景色,但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请结合诗句说一说。_3除“明月”外,作者还选取了哪些景物进行描写?请你选取一中景物说说写景的特色。_6. 读一读,选一选。天净沙秋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1下列与本曲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A.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B.乱花渐彼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C.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D.小桥

5、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2在这首小令中,以动感打破画面沉寂的句子是( )。A.孤村落日残霞B.轻烟老树寒鸦C.一点飞鸿影下D.白草红叶黄花7. 诗歌阅读。望天门山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注天门:指安徽省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夹江对峙,好像是天设的门户。中断:指两山从中间断开。至此回:指长江流至天门山,猛地转变,向北流去。相对:互相争比。孤帆:指一只小船。日边:指太阳偏西。(1)填空。A这首诗用“”描写山的险峻,用“”描写山的秀美。B这首诗用“”描写水的湍急,用“”描写一叶孤舟。(2)根据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6、。(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8. 古诗词赏析。中华少年九曲黄河让我懂得百折不回,莽莽昆仑使我学会立地顶天,教我纯洁的是北国的雪花,教我热烈的是南疆的红棉。龙的故土,民族的摇篮,锦绣山川,我们的家园。1这一小节采用了_的修辞手法,主要在赞美_。2这一小节提到的地域名称有:_、_、_、_;提到的精神有:_、_、_、_。3中华少年是一首_诗,全诗共分_小节。课文选取了_、_、_、_四地的少年,代表中华少年。4按要求写句子。比喻句:_拟人句:_。9. 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天净沙秋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1这首元曲的作者是_,从“落日残霞”可以看出曲

7、中描写的是_(时候)的景色。2此曲选取典型的秋天景物,按照_的顺序,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前四行让我们感受到_,后两行中“青、绿、白、红、黄”这些描写色彩的词语又让我们感受到_。10. 课外阅读。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本诗的韵脚是,描写的季节是。(2)给下面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乱花”的意思是( )A指花朵大小不一,显得很杂乱。 B各种颜色的野花。“渐”的意思是( )A渐渐。 B进。“欲”的意思是( )A副词,将要。 B欲望。

8、(3)解释下面的诗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4)判断,用“正确”“错误”表示。本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漫步西湖所见到的明媚风光。本诗是一首唱给春日良辰和西湖美景的赞歌,诗歌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孤山寺和白云。“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谁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早”字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之情。他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情态,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5)诗人抓住了哪些具有春色的景物来描写西湖早春的景色?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_11.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竹 石(清)郑燮咬定青

9、山不放松,立根_。_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注:咬定:比喻竹子牢牢地立在山石之中。立根:扎根。破岩:岩石缝隙。坚劲:坚韧刚劲。尔:你。1将诗歌补充完整,写出题目的意思。_2写出诗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的意思。_3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的_。这首诗是一首_诗,诗中“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指的是_,如此多的磨难,进一步表现出竹子_的精神。诗中表现竹子精神的诗句是:_,_。4诗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好。请你谈谈好在哪里?_5这首诗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现了诗人什么形象?_12.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10、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注释:篁:竹子,竹林。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氛围,这种氛围可用诗中的一个字“_”来概括,诗人选择竹林而坐,也足见其品格之_。13. 阅读与理解。(甲)唐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乙)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注释)杨花:指柳絮。才思:才华和能力。天街:京城街道。酥:动物的油,这里形容春雨的细腻。绝胜:远远胜过。1从“不久归”可以看出,可以作为甲诗的标题的一项是()A.晚春B.新春C.早春D.立春2按照押韵规律,乙诗括号里的字应为“”,读作“”。()A.宫gngB.都

11、dC.城chngD.京jng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两首诗同是描写春景。甲诗中,“草木”本属无情物,竟然能“知”、能“斗”、能“解”,而且还有“才思”想象之奇,实为诗中罕见;乙诗将早春的淡远草色与晚春满城烟柳的景色进行对比,突出了早春景色的可爱。B.甲诗中,杨花、榆荚虽缺乏草木的“才思”,但不因此藏拙,而是为春天增添一景,虽然不算美,但尽了努力,这种精神是值得赞扬的。C.“草色遥看近却无”是乙诗中最精彩的一句。草色若隐若现,似有似无,萌动着无限的生机,透过雨丝遥望草色,更给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层朦胧美。D.乙诗最后一句是作者的想象之景,他憧憬着那满城杨柳郁郁葱葱的暮春景色。

12、4请用自己的话语写出诗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意思。_14. 阅读理解。1上图是一首刻在茶壶上的“循环回文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从诗中任何一个字起,顺读或逆读均可读成五言绝句,所以这是一首“循环回文诗”B.因为此诗文字排列成首尾连接的圆环状,看不出开头在哪,所以它是“循环回文诗”C.从“迷”字开始顺读,可得五绝一首:迷香雾流风,舞艳花落雪。飞芳树幽红,雨淡霞薄月D.从“飞”字开始逆读,可得五绝一首:飞雪落花艳,舞风流雾香。迷月薄霞淡,雨红幽树芳2这首诗异常绝妙,正文虽只有20个字,却能够通过不同的读法,得到正读、逆读各_首五言绝句,共计_首诗。横线上

13、填的数字是( )。A.1 2B.10 20C.20 40D.40 803请任意写出一首由此诗逆读所得的五言绝句。(上述例子除外)_4读了这首循环回文诗,你有什么感受?_15.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1写出下列词的意思。(1)等闲:_(2)浑:_(3)清白:_2品读诗句,完成练习。(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这两句诗表面的意思是石灰的前身石灰岩需要经过_和_等重重磨难才能变成石灰,面对这个过程,石灰岩的态度是_,这表现了石灰岩的_。(2)“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中的“浑不怕”体现出的石灰的精神,可以让我们想到描写英雄人物精神的四字词语_、_,还可以让我们想到文天祥的诗句“_,_”。3石灰吟是一首()A.送别诗B.山水诗C.咏物诗4石灰吟一诗表达了诗人_的高尚情操。7 / 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