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谷项目建议书改5月3

上传人:磨石 文档编号:35070528 上传时间:2021-10-2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7.4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九龙谷项目建议书改5月3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九龙谷项目建议书改5月3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九龙谷项目建议书改5月3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九龙谷项目建议书改5月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龙谷项目建议书改5月3(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江西九龙谷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项目建议书申报日期:2015年4月22日九龙谷生态农庄项目建议书第一章 项目概况一、项目概要二、项目发起单位简介第二章 项目背景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第四章 项目建设基本条件分析一、交通条件二、生态景观条件三、项目基础条件四、市场条件五、政策条件第五章 项目定位和建设内容一、规划依据二、项目定位三、建设内容第六章 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第七章 经济效益分析第八章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分析第九章 项目结论与建议九龙谷生态农庄项目立项报告第一章 项目概况一、项目概要1、项目名称:九龙谷生态农庄2、项目性质:新建3、项目类别:养生生态农庄4、建设单位:江西九龙谷生

2、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5、项目负责人:曹晓琼6、建设地点:上饶县清水乡前山村7、项目用地面积:约500亩。8、建设内容:开发建设高品质的集生态农林、民俗文化、农业技术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生态观光农庄。具体建设包括果树种植、林业种植、水景打造、水资源综合利用设施、生态旅游设施、交通基础设施、户外运动设施、温室设施、餐饮设施、特色木屋、农业技术培训场地等。9、项目总投资概算:2000万元。二、项目发起单位简介 江西九龙谷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第二章 项目背景一、休闲观光农业是一项符合现代社会消费需求的新型农业产业休闲观光农业产业是以农村为基础,以农业为载体,以城市为市场,以文化为内涵,以参与为特点的新

3、兴农业产业。农作物的生长和加工过程可以用于体验观看,具有了商品价值,农业的性质发生改变,成为具有多功能性的产业,形成体验休闲经济的主导产业。它已成为我国农业的重要产业、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和现代高效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模式,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方向。二、政府高度重视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顺应上饶农村发展形势的现实选择,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增大,人际关系日渐疏离。这种用时间、健康换金钱的生活模式已很不健康,人们更渴望脱离尘嚣,尤其希望回归自然,在“桃花源”里拥有一块“私家菜园”

4、,在体验农耕乐趣的同时,让时间“慢”下来,让心灵“回归”,从而达到养生,养心的目的。江西九龙谷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愿意投身于这一利国利民的产业中来,将以“推广现代农业、追求食品安全、提高生活品质、保护生态环境” 为己任,高标准,严要求,发展生态休闲农业,以推动社会、经济和生态的持续发展。三、上饶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城市和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2011年开始,上饶紧紧围绕决策部署,瞄准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目标,以工业化为核心,以城镇化为抓手,坚持大产业和大城市“双轮驱动”、同步推进、攻重点、创造山、水、园、林与现代城市和谐统一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5、,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建设。同时,上饶还优化区域空间布局,着力构筑一个中心、一个城镇带、两条城镇聚合轴和三个城镇经济板块的市域总体城镇空间结构,按照“绿色空间分隔、快速通道相连、功能设施互补、中心城市带动、全面协调发展”的要求,加快构建发展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形成上饶都市区。基于以上背景,为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生态农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树立上饶面向华东和海西开放的区域性城市形象,上饶市政府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可谓顺势而为的英明决策。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一、促进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生态绿化是一项长期性的公益

6、性事业,投资大,投入期长,没有收入。面目前生态建设模式单一,全部靠财政力量,为单纯的绿化造林,而且养护资金匮乏,养护管理难度大,极大地限制了上饶县生态建设事业的发展。如何让荒山绿化工程实现可持续发展?本项目因地制宜,提出生态都市农庄的建设,改变目前的生态建设方式,把绿化造林和生态观光结合起来,建立起宜居城市生态保护和生态治理为目的的山地综合开发和生态建设示范基地,展示该地区综合治理山地的生态恢复提升和产业开发技术,发展生态建设工程自身的造血功能,实现依山靠山,实现生态建设和生态产业同步发展,保障生态建设事业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城市周边生态建设工作才能得以长久、持续,并不断吸引更多

7、的企业、个人以及战略投资者投身于生态绿化事业中,才能减轻政府的投资压力,更好地搞好生态建设工作,这也是促进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的重要举措,对落实建设宜居城市的总体指导思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逐步树立上饶现代城市形象,增强城市发展活力,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二、促进生态经济林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需要项目立足于清水乡常阜村区域,为充分发挥现有林业资源和林地资源优势,实现生态建设事业的可持续经营,在林业资源保护和开发之间寻找最佳结合点,提出建设林下资源开发示范区计划,推广、引导和带动当地农民在山地发展花卉、经济林等经济作物,增加农民收入。同时,通过辐射、带动,使荒山绿化、林业开发与

8、农民致富相结合,带动区域农民为目的,做到既改善人居环境,又使农民增收致富,激发广大农民造林、护林的积极性。三、建设生态观光农庄,是树立城市形象、发展区域经济的需要生态观光农业是关联度高、综合带动性强、辐射牵引力大的经济产业,具有可持续发展特性的朝阳产业,而且也是扩大知名度、提高开放度的形象产业,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扩大开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上饶建设农业强县,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支持农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本项目既是面向上饶市民的生态观光农业项目,项目的业态规划、运作模式都将有重大创新,必将推动上饶农业的创新发展。同

9、时,本项目的建设,紧紧围绕上饶“宜居生态城市”的定位,在城市建设和整个发展中融入生态观光的要素,形成一处良好的生态建设和恢复的示范基地,大力推进上饶生态建设事业和农业的发展,这对改善城市周边环境、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起到积极的作用,为改善上饶投资环境、增强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发挥良的积极影响,城市对外地游客才更有吸引力。四、满足农业追求立体化、多元化、个性发展的需要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追求呈立体化、多元化发展,休闲、运动、娱乐及生态观光已成为大中城市居民的首选,回归自然,走近大自然已成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并且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和

10、工作等多方面压力的增加,以及城市中的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更多的城镇居民向往到大自然中放松身心、呼吸新鲜的空气、体验农林种植的快乐,这已成为居民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生态观光需求日益增长,为生态观光园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本项目距上饶市、上饶县城区仅仅10公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及地理环境使之成为上饶市生态农业观光首选。借助现有的林地、林业资源,通过都市农庄的建设,将形成健康、稳定、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为市民提供一个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游憩休闲需要的环境和休闲观光的空间。第四章 项目建设基本条件分析一、交通区位条件本项目位于具有赣东北,东联浙江、北接安徽、南挺福建,处于长三角经济区、

11、海西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三区交汇处,自古就有“豫章第一门户”和“四省通衢”之称的上饶境内,规划用地500亩,紧邻上饶灵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东部,距离上饶县城和上饶市区10公里,地处黄山、三清山、龙虎山和武夷山四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间,是四山辐射的交织点,浙赣铁路、沪昆高速、320国道、上武高速以及建设中的京福高铁、杭昌长高铁、三清山机场均在距离景区外围30公里内交织,区位交通条件优越。二、生态景观条件1、自然景观。本项目位于国务院批准灵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旁,景区面积为101.5平方公里。灵山自然环境独特,地质构造复杂,地貌类型多样,是道、佛二教圣地,道家书列天下第三十三福地,素有“华夏第一龙

12、脊,灵应逍遥福地”之美誉。灵山具有世界罕见的环状花岗岩峰林地质地貌奇观。七十二峰,峰峰挺秀,形成了灵山整体性极强的花岗岩峰林地貌,犹如一条巨龙,盘踞在上饶大地。灵山的高山灵石梯田,山高坡陡,落差大,四季景色各异,梯田间遍布各类造型的花岗岩滚石,是中国最具特色的高山梯田之一。灵山还是江南颇具影响的民间宗教名山,唐云笈七签.福地将其列为“天下第三十三福地”,信州府志称之为“信之镇山”。 山间曾建宫、观、殿、宇99座,尤以石人殿、石城寺历经1800年而长盛不衰。景区内有72峰,36瀑布,几十处洞穴景观,雄峰秀水幽谷独具特色,湖光山色相得益彰。灵山文化底蕴深厚,上饶籍的达官显宦和客(隐)居上饶的历史名

13、人,如王安石、王贞白、韩元吉、辛弃疾、徐元杰、夏言、蒋士铨等人,为灵山留下了300多首名篇佳作,其中南宋辛弃疾赞美灵山“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明朝大学士夏言盛赞灵山“九华五老虚揽结,不及灵山秀色多”,当代著名诗人冯雪峰赞美灵山是“神奇的山,不屈的山,诱人的山”。2、优美的园林景观。本项目集“山、水、林”于一体,形成“箐在山间,山被箐环,水流箐底,林到天边”的自然生态景观,光照充沛,湿度怡人,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高。优美的森林生态环境,独特的地形地貌条件,使本项目成为上饶市繁华都市内的世外桃源。因此,充分利用项目区内优良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开发高品质的

14、集生态农林、农业技术培训、农产品开发、生态农业观光、民俗文化等功能为一体的都市农庄项目,必将产生较大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项目基础条件九龙谷生态农庄是江西九龙谷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总体策划,并计划投资兴建的大型综合旅游观光项目。公司计划投资2000万元,按照“一次规划,分块、分期实施”的原则,利用二年的时间,在本区域内兴建一个集农业生产、观光、农业技术培训、体育健身、拓展训练为一体的农业项目,为当地百姓提供多种服务。同时已租用村集体土地500亩,为建成现代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园奠定了基本条件。四、市场条件生态农业观光园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趋势,有着丰厚的社会基础。随

15、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迅速提高。在解决温饱之后,人们追求吃穿以外日益增多,日趋多样,这是观光农业发展的主要基础。与此同时,节假日的增多,双休日的实行,为人们外出休闲、观光提供了大量的时间。从人们休闲观光情趣多向性来看,追求田园式的生活情趣是个重要的发展趋向。而现实中,这样的景点场所显得相对匮乏,这就为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市场。有关专家认为,21世纪将成为“人类生命科学世纪”、“产品质量创新世纪”,当今世界各国都面临着“绿色世纪”和“绿色革命”的严峻挑战。随着高科技的发展,通过多层次加工的健身滋补食品、强力美容食品、野生植物食品、转基因食品等脱颖而出,将以其独特的

16、品质和特性,抢占绿色食品市场。由此可见,新世纪绿色食品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林东镇作为农业大镇,绿色食品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绿色市场销售前景看好。绿色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注重标示本兼治为发展之根本。绿色食品如要超常规发展:首先,要增加市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减少污染源,依靠科技增加有机肥和开发“绿色”农药,减少化学肥,为开发绿色食品创造良好的绿色环境。其次,食品加业部门要注重人才、技术、设备、资金的投入,依靠科技开展创新,在提高食品质量上做文章,在研究开发绿色食品上上功夫,把争创绿色名牌作为立足点、着眼点,领取进入国内外市场的“绿色通行证”。只有让更多、更好、更优的绿色食品走向市场,走向家庭

17、餐桌,才能给世人的生活多添一份“绿色”。综上所述,观光农业是中国农业中最有潜力的部分,在未来几年中将有巨大的市场机会。第五章 项目定位和建设内容一、 规划依据江西省农业厅关于建设现代化生态休闲农业示范点文件上饶市中心城区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上饶市农业发展总体规划上饶县城市总体规划上饶县农业发展总体规划二、项目定位1、以生态治理和提升为宗旨项目所在地杂草丛生、林业资源单一,以灌木林为主,经济价值不高,需要更换改造,山下田地荒种多年,水渠不通,生态系统急需恢复,山坡有部分荒地分布,需要治理。故本项目以生态治理和提升为宗旨,拟充分利用现有林地和荒山,挖掘和开发山地生态农业资源,以林地、山

18、地的生态农业观光和建设的生态经济林、花卉培育、林下资源栽培科技示范、科普教育推广以及其自然风光观赏和后续绿色产品开发、产品展览销售等为主题,建立起生态农业景区和生态建设开发基地,展示该地区生态治理和生态产业开发技术,把生态建设、生态恢复与观光、休闲、生活体验、科普教育、产品购物融为一体,从单纯的造林走向综合发展的模式,实现生态建设事业的“造血”功能,取得经济效益,实现荒山造林绿化能够“造得上、稳得住、长得好、绿得快”的效果,更好地维护和发展生态建设工程,使生态建设和生态产业同步发展,实现生态建设事业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2、以进行林业综合开发、发展现代林业为向导(1)特色经济林果种植综合项目

19、区域自然地理环境,拟将荒山和较平缓的地带作为建设用地,结合现状地形,依山就势,依山而建,在建筑周边种植特色经济林,兼具生态修复、观赏和采摘体验功能,以成片方式,建成梅园、香榧园、柚子园、竹林、树葡萄园、桃园、花卉展示园、莲花池等,使之成为上饶极具特色和规模的常绿山庄,打造一个山花烂漫、果香馥郁的世外桃源。(2)林下资源开发项目内多数山林树种单一,经济价值较低,传统林业开发不可进行,本项目拟开创新思路,以林下资源开发这种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行保护和利用。林下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可持续利用资源,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庞大的利用空间。在林业产业化发展的新时期,科学培育林下资源,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

20、的林下循环经济,是合理利用林地,种、养结合综合开发林业资源的重要途径,是盘活林地资产,带动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举措。本项目将寻求与农业科技部门合作,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合理布局林下资源开发,开展花卉等林下种植,山鸡等林下养殖。3、以打造生态友好、品质一流、模式创新的生态农庄为目标本项目拟将生态建设与生态观光农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对规划范围约300亩林地和荒地进行生态治理和综合开发,发展生态观光农业,为市民提供生态养生、户外运动、餐饮住宿以及生态经济林果的栽培科技示范、产品展示销售、生活体验等生态观光项目和服务,打造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涵养与环境建设功能、高效生态经济林示范与科研转化功能、养生

21、观光与生态农业功能为一体的特色生态观光农庄。发展高端商务接待产业,依托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便捷的交通优势,凭借先进的开发理念和一流的建设水平,成为吸引消费、集现代感、商务性、前瞻性于一身的活力地带,成为上饶都市农庄建设的精品项目,成为上饶现代城市的会客厅和城市名片。4、以打造生态城镇为追求按照“保护农田、建设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和“守住红线、统筹城乡”的总体要求,立足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创新思路,以最先进的现代生态建设理念进行项目规划和建设,真正做到“建得起、建得美、建得好、建出特色”,力争把项目建设成为“城在山中、房在林中、人在绿中”的生态旅游环境。具体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坚持四个原则,坚持生态保护

22、和修复为第一的原则,让青山常绿、秀水长流;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先行的原则,做到零排放、零污染;坚持建筑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原则,让建筑融入自然,科技融入生态;坚持突出特色的原则,既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又体现现代气息,符合上饶打造现代区域性大都市的整体定位。三、建设内容九龙谷生态农庄规划目标将以生态蔬菜种植区、生态养殖区(含鸡、鸭、鱼等)、瓜果观赏采摘区、农业科普示范区、优质果蔬种苗繁育区、农业文化培训区、特种养殖区、运动健身活动区、乡村美食休闲区、木屋度假会务区等功能区。第六章 项目规模、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一、项目建设规模用地面积约500亩。管护房面积:800平方米建设内容:生态蔬菜种植区(主要种植辣椒、

23、云南小苦菜、豌豆等,约30亩。)、生态养殖区(含鸡、蜜蜂、鸭、鱼等,约80亩)、水果观赏采摘区(主要种植樱桃、柚子、金桔等,约120亩)、农业科普示范区(约150亩)、优质果蔬种苗繁育区(约10亩)、农业科普示范区(约60亩,包括蔬菜种植技术、花卉种植技术、苗木种植技术、特种养殖技术等示范培训点)、特种养殖区、运动健身活动区、乡村美食休闲区、木屋度假会务区等。二、项目投资估算总投资约2000万元。(见附表一:项目投资概算及投资计划表)三、项目资金筹措企业自筹四、项目建设期限该项目建设周期计划为3年。附表一:项目投资概算及投资计划表(一)生态修复区(总投资:559万元)(二)接待服务区 (总投资

24、386万元)(三)农业科普示范区(106万)(四)运动健身活动区(总投资:131万元)上述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为1328 万元。园区配套设施建设,含广场、供水、供水增容、雨水工程、污水工程、电力工程、道路工程、通讯工程、煤气、煤气增容、气源费、有线电视、宽带网、非经营性配套、垃圾处理、围墙、不可预见费、其他配套等费用约400万元。上述固定资产投资与配套费用合计1728万元。如加上流动资金300万元,项目整体共需资金2028万元。五实施计划1.第一期(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计划投资1005万元,建设内容:1)接待服务区包含接待中心、农家美食休闲区、农家生活体验园、农耕文化展览馆、科普教

25、育培训中心、木屋、生态停车场等。2)蔬菜种植区为会员的私家菜园,包含家庭会员及单位会员认种面积。3)优质果蔬种苗繁育区建设生产型温室大棚,名优蔬菜苗培育园,特色蔬菜种植示范园。4)生态瓜果种植区(观光采摘区)5)生态畜禽养殖区6)生态水产养殖区:建设标准化养鱼塘,养殖草鱼、白鲢、鲫鱼等水产品,可作为垂钓休闲区(供游客垂钓、捕鱼、儿童亲水区)。7)加工及物流配套区,包含蔬菜及其他农产品加工、冷库及其它生产配套设施等。2.第二期(2016年10月2017年12月)计划投资803万元,建设内容:1)会员蔬菜种植区扩展区,部分区域采用智能可视体系;2)珍稀花卉苗木繁育种植基地;3) 农业科普示范区4)

26、山地运动健身区:攀岩练习场、羽毛球、篮球场、植物迷宫、森林养生休闲及山地运动拓展区等项目。第七章 经济效益分析一、年销售收入预测:项目建成后预计年营业收入为 元,其中:1、生态农业种植养殖项目年实现收入500万元;2、生态农业观光项目年实现收入600万元;3、技术培训及服务年实现收入300万元。4、其他项目年实现收入300万元。具体详见附表二:年营业收入估算表序号经营项目收入(万元)备注1生态农业种植养殖5002生态农业观光6003技术培训及服务3004其他300合计1700每年收入第一年600开始营业第二年800第三年1500第四年1600第五年1700第六年1700第七年1700第八年17

27、00二、 项目损益损益情况详见附表三:损益附表三:损益表序 号项目名称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第6年第7年第8年1 销售收入6008001500160017001700170017002经营成本112011201120112011201120112011203装饰配套费用摊销1601601601601601601601604利润总额-710-4802202453453453453455所得税30407580858585856税后利润-740-5201451652602602602607年经营利润率20252525258年经营净利润率1520202020第八章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分析一、社

28、会效益1、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发展旅游业反哺生态建设工程,提升生态林区自身造血功能,实现以山养山,促进上饶生态建设事业的大踏步发展,促进灵山景区周边景观得到较大改善,将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增强招商引资力度,拉动内需,调整产业结构,对保障当地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2、有利于发展地方特色农业项目每年可向市场提供载公害的蔬菜、瓜果,丰富了农产品的供应市场。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随着项目对民族风俗文化的开发和挖掘,民俗文化将重放异彩,繁荣了民俗文化,提高了人民的精神生活水平。3、增加就业机会,减轻就压力项目建成后,项目区直接提供就业岗位2

29、00 人。随着生态农业、林业、生态建设的发展,将有力促进交通运输、苗木、种植业等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减轻社会就业压力。4、有利于丰富市民休闲内容,提高市民生活质量通过项目建设,土地资源、林业资源将得到充分合理利用。项目建市为市民提供了一处良好的休闲处所,将更加丰富市民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保障群众身心健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二、生态效益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为整个灵山景区植被保护树立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基地,使个人可以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和林业资源,盘活有效资源,提升荒山绿化自身造血功能,解决目前荒山绿化后期资金不足的严重现实问题,并让植树造林都得到实惠,建立起一种生态效益与

30、经济效益互相促进的优良的利益机制,把“靠山、用山、爱山、护山”真正落到实处。以调动社会各界投身造林绿化的热情,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多种经济组织参与生态建设事业,营造全社会办林业的浓厚氛围,大力促进上饶生态建设事业的大踏步发展。同时为实现项目良好效益,项目的建设必将考虑美化作用,营造风景林、景观林,形成不同的主体树种为主的区域绿化风格,营造春赏花、夏有果、秋观叶、冬有青景观效益,提高绿化档次,提高造林标准,大力促进荒山绿化工作。项目的建设必将发挥极大的生态效益。 第九章 项目结论与建议一、项目结论生态观光农庄的兴起与发展,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因其集观光、休闲、娱乐、科教于一体,是人们感受田园

31、生活与气息的驿站。因此,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是城市居民向往的自然王国的缩影,它的发展必然会受到社会的支持与认可。项目将生态建设与观光休闲有机结合起来,满足生态休闲观光,成为上饶市一个新的农业景观点,而且以高原特色农林产品、特色食物加以独具特色的餐饮文化,为休闲度假提供餐饮住宿、农业科学教育、运动健身等服务,丰富了农业内容,这将极大的满足市民的生态休闲需求,将会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生态农业观光的行列,为上饶生态保护工程实现社会、生态、经济三个效益的统一提供好的借鉴。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可行的,必将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二、建议鉴于以上实际情况,为鼓励企业进行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为荒山绿化区的长期发展和生存着想,更多的吸引企业、个人以民间资本投资建设和支持上饶生态环境建设,同时本项目作为农业观光休闲项目,必将大大提升上饶乡村建设档次,为市民休闲养生提供更佳去处,特恳请政府尽早予以立项批准。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