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珍菇引种栽培技术试验与示范总结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5008953 上传时间:2021-10-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秀珍菇引种栽培技术试验与示范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秀珍菇引种栽培技术试验与示范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秀珍菇引种栽培技术试验与示范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秀珍菇引种栽培技术试验与示范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秀珍菇引种栽培技术试验与示范总结(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秀珍菇引种栽培技术试验与示范”工作技术总结平阳县鹤溪镇敬虎蔬菜专业合作社一、立项的背景和意义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是商品名,学名为环柄侧耳、白环柄侧耳,在分类学上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秀珍菇的名称来源于台湾,取其秀气而珍贵的意思。秀珍菇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比香菇、草菇更高,接近肉类,比一般蔬菜高36倍,秀珍菇含有17种以上氨基酸,更为可贵是,它含有一种人自身不能制造,而食物中通常又缺乏的苏氨酸、高氨酸等。可见,秀珍菇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食品,它鲜美可口,具有独特的风味,更有人美其名曰“味精菇”。因此成为近年来新兴的菌

2、中新秀,颇受市场欢迎。2006年以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为全国最大的秀珍菇基地,拥有生产能力达100万包以上的企业6家,15万包以上企业177家。年栽培量达9000万袋,总产量可达2.5万吨以上,产值有望突破2亿元大关。统一品牌的罗源秀珍菇约占全国70%的市场份额,直接带动了当地农户增收致富。在浙江、福建等省及全国范围,秀珍菇栽培面积逐年扩大,种植秀珍菇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利用低温处理,可进行周年栽培,其栽培模式可采用集约化与规模化模式,是平菇家族中最受消费者青睐的品种之一,栽培前景十分看好。秀珍菇是浙江省新兴起的菇种,2004年浙江全省栽培量达2000万袋。在常山、江山等地形成了优势

3、产区。2009年度温州地区秀珍菇市场销售均价在10元/,一个重500克价值1.6元(包括原材料、人工费、菌袋等菌包生产有关的费用)的菌包可以采摘鲜菇300克左右,按目前的价格计算每个菌包可实现收入1.4元,扣除出菇期的管理费和搭建出菇房的费用,每个菌包至少有1元的纯收入。在秀珍菇的整个生产过程中,需要拌料、装袋、搬运、灭菌、采摘等工序,而且对操作工人条件要求不严,妇女、小陔、中老年人都可以帮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最值的一提的是,秀珍菇生产完全可以利用工农业副产品和下脚料,变废为宝,实现循环生产。从上述分析来看,秀珍菇栽培可以丰富市民的菜篮子,增加农民的收入,解决部分农

4、村劳动力就业,还可能变废为宝,再者可以调整我地单一的食用菌品种局面,因此本项目的实施具有较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意义。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秀珍菇在国内大陆的栽培与研究是仅有10年左右,栽培技术正处于全国范围内的试验推广阶段,秀珍菇发展前景发展秀珍菇具有三大优势。一是营养丰富,二是经济效益好,倍受城市市民青睐,市场潜力极大。三是节约杂木资源,既降低成本,又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因此,发展秀珍菇前景十分广阔。三、研究开发内容和技术关键1、优良菌株筛选试验目前我国秀珍菇菌株主要来自台湾和日本,有不同出菇温度范围的菌株,而且各个菌种单位自己选育,然后编上株号,就当作自家品种,菌种较为紊乱。通过优良

5、菌株筛选试验,选择1-2种适合我地周年化栽培的当家品种。2、培养基质配方筛选试验母种、原种及生产种培养基质的筛选试验,筛选出原料成本低、产量高、来源广泛的最佳培养基质配方。3、温差刺激出菇试验 在保证出菇温度范围内的情况下,设定不同的温度梯度进行出菇试验。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合同书约定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引进菌株10个以上,当家菌株1-2个引进菌株7个,筛选出当家菌株秀珍菇163(基本完成)制定适宜当地秀珍菇发展的培养基质配方杂木屑36%、锯木屑36%、麸皮20%、玉米粉5%、石灰1.5%、石膏1.5%(完成)每年实现试种秀珍菇10万袋以上试种12万袋(超额完成)五、研究方案、技术路线、

6、组织方式与课题分解1、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秀珍菇在平阳地区还是首次栽培,但浙北及福建省等地已发展较好,因此2011年5月份赴浙江常山、福建罗源、寿宁等秀珍菇产区参观学习,然后根据我社实际情况开展栽培试种。查阅秀珍菇栽培技术资料,形成初步栽培方案浙北地区、福建省秀珍菇基地学习考查引进秀珍菇菌株菌株筛选试验培养基质配方试验温差刺激出菇试验形成一套平阳秀珍菇栽培技术推广资料项目结题验收图1:技术路线六、项目实施情况(一)优良菌株筛选试验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菌株 从国内食用菌科研及有关单位共引进7个秀珍菇菌株(表1),经在本单位进行提纯、扩大培养后,采用同一菌龄等级进行一次品种比较试验。表1 供试秀

7、珍菇菌株的品种及来源菌株编号品种名称来源1秀珍菇163江苏高邮食用菌研究所2秀珍菇705江苏高邮食用菌研究所3台湾秀珍菇江都市天达食用菌研究所4小秀珍山东高港食用菌研究所5天都880江都市天达食用菌研究所6高温秀珍菇山东高港食用菌研究所7福建秀珍菇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1.2培养基1.2.1母种培养基 采用PDA培养基。1.2.2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 棉籽壳78,麸皮20,石灰1,石膏1,含水量65。1.3试验方法 1.3.1 菌种制作 分母种、原种、栽培种3级制种方法制种,培养基按常规方法配置、灭菌,接种后置于2527温度下培养。1.3.2 菌丝生长速度及长势的测定 所有参试菌株分别接种在棉籽壳培

8、养基中,用直尺测定生长速度,并记录长势;重复3次,以福建秀珍菇为对照,利用新复极差法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1.3.3 形态特征及原基形成时间 在塑料大棚内按常规方法管理出菇;记录各菌株的原基形成时间、形态特征、转潮时间、出菇温度范围。1.3.4 各菌株产量统计 每个品种重复3次,福建秀珍菇为对照,每一重复65包,随机排列,统计产量,同时计算生物学转化率,生物学效率计算按照如下公式:生物学效率() =子实体总产量干料重100。2.结果与分析2.1参试菌株菌丝在PDA培养基上生长状况比较 在PDA培养基上发现,菌丝平均速度以对照福建秀珍菇最慢,仅0.88.d-1,以秀珍菇163最快,达到1.34.d

9、-1,秀珍菇705次之,参试菌株在0.05及0.01水平上均与对照存在差异显著;菌丝生长势除了福建秀珍菇和高温秀珍菇长势稍差、菌丝较淡外,其余5个菌株菌丝长势均浓密、洁白、有力(表2)。表2 不同菌株菌丝在PDA培养基上生长状况参试菌株菌丝生长速度/(.d-1)差异显著性菌丝长势0.050.01秀珍菇1631.34aA+秀珍菇7051.33abcAB+台湾秀珍菇1.29abcAB+小秀珍1.1bcdBC+天都8801.06cdBC+高温秀珍菇0.96deCD+福建秀珍菇(对照)0.88eD+2.2参试菌株原基形成时间比较 图1表明,在同一时间接种的情况下,各个菌株原基形成的时间存在着较大差异,

10、高温秀珍菇和福建秀珍菇原基形成时间均为34d,秀珍菇705、台湾秀珍菇、小秀珍、天都880均为36d,秀珍菇163为35d。 菌株编号 图1参试菌株原基形成时间比较2.3子实体、出菇温度范围、转潮期比较 表3表明,秀珍菇705和天都880出菇温度范围较广,35都能正常出菇,秀珍菇163和小秀珍出菇温度范围相似,福建秀珍菇属于中低温品种。秀珍菇颜色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浅。秀珍菇163转潮最快,仅4-5d,秀珍菇705、台湾秀珍菇、小秀珍为最慢6-8d。表3 参试菌株子实体形态、出菇温度和转潮期比较参试菌株子实体形态特征出菇温度范围/转潮期/d秀珍菇163丛生,菌盖褐色,菌柄白色6-304-5秀珍菇

11、705丛生,菌盖浅褐色,菌柄白色6-366-8台湾秀珍菇丛生,菌盖褐色,菌柄白色10-326-8小秀珍丛生,菌盖深褐色,菌柄白色6-286-8天都880丛生,菌盖浅褐色,菌柄白色5-355-6高温秀珍菇丛生,菌盖褐色,菌柄白色8-335-6福建秀珍菇(对照)丛生,菌盖深褐色,菌柄白色10-206-72.4参试菌株生物学转化率比较表4数据显示,秀珍菇163平均产量最高452.5g.包-1,平均生物学转化率75.4%,秀珍菇705次之,产量达426.4 g.包-1,福建秀珍菇平均产量最低265.4 g.包-1,生物学转化率仅44.2%。表4 参试菌株子实体产量比较参试菌株子实体产量/g平均产量/(

12、g.包-1)生物学转化率/%秀珍菇16388237.5452.575.4秀珍菇70583148426.471.1台湾秀珍菇80437.5412.568.8小秀珍71253365.460.9天都88062439320.253.4高温秀珍菇61542315.652.6福建秀珍菇(对照)51753265.444.23.小结与讨论试验表明不同秀珍菇菌株在PDA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速度均有显著差异。所有参试菌株的生长速度均高于对照菌株福建秀珍菇,其中秀珍菇163菌株生长速度最快为1.34 cmd-1。同时值得注意的是高温秀珍菇和福建秀珍菇生长势表现较差,菌丝生长速度与生长势之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研究。从7个

13、参试菌株子实体形态特征看,均表现为丛生;出菇温度范围存在较大差别;秀珍菇163平均产量最高,颜色为褐色,深受市场欢迎。 (二) 培养基质配方筛选试验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菌株 秀珍菇163引自江苏省高邮食用菌研究所。1.2原料发酵处理 杂木屑过24目筛,去杂物;建堆,堆底宽58m,高1.8-2m,长度不限,呈龟背形;木屑表面洒少量生石灰粉,喷水均匀、自然发酵。56天后料堆内温度升至60左右,进行第1次翻堆,翻堆力求内外、上下木屑位置对调,以达到发酵均匀;然后相隔654天再复堆发酵3次。整个木屑发酵处理需25天左右,木屑呈深褐色具有一定香味方可使用。锯木屑至少要提早3个月以上收集、过筛、堆制发

14、酵处理,待木屑颜色变深褐色后方可使用。1.3试验设计与配方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设4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每个重复240包。 配方A(锯木屑36%、杂木屑36%、麦麸20%、玉米粉5%、石灰1.5%、石膏1.5%);配方B(杂木屑72%、麦麸20%、玉米粉5%、石灰1.5%、石膏1.5%);配方C(锯木屑72%、麦麸20%、玉米粉5%、石灰1.5%、石膏1.5%);配方D(杂木屑36%、锯木屑24%、棉籽壳12%、麦麸20%、玉米粉5%、石灰1.5%、石膏1.5%)。1.4装袋与接种培养 将4组配方按比例称取培养料,各组配方原料用拌料机单独拌匀,含水量控制在6065;料拌匀后闷置l2小时

15、即可装袋(用l7cm37cm0.05cm聚丙烯袋),用自动冲压装袋机装袋,每袋装料高21、干料重0.5-0.6,套上塑料颈圈、塞上棉塞、100常压灭菌16-18小时,再闷1夜方可出灶,冷却。待菌袋料温降到28时无菌接种。接种后的菌包置于24左右已消毒的菇房床架上培养。待菌丝长至半袋时翻包1次,并去除污染菌包。2.结果与分析2.1发菌状况 经观察秀珍菇菌丝在4种配方的培养料上都能正常生长,菌丝萌发、吃料的时间无明显差异,但菌丝满袋时间有一定差别,其中配方D最快,为50天;配方C较慢,为65;配方A、B中等,分别为58天、55天,见表1。表1 不同处理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单位:mm/d、天)配方菌

16、丝长速满袋天数菌丝生长势A0.3658较壮,白,较密B0.3855较壮,白,较密C0.3265弱,灰白,稀疏D0.4250较强,白,较疏2.2鲜菇产量 每个处理选无污染菌包300包,随机区组排列,室内墙式出菇、管理。出菇期为2011年4月5日至2011年7月20日,共采收3潮菇。通过3次重复栽培试验,记录每一配方的鲜菇产量,见表2。表2 不同培养料配方处理的鲜菇总重理()配方重复重复重复平均A31.2532.4528.6430.78B30.1728.7332.2630.39C46.0852.250.5449.6D56.2548.6244.8249.9从表2可见,配方D产量明显高于配方A和B。通

17、过方差分析,各配方间产量差异显著。配方A和配方B产量差异不显著;配方C和配方D产量差异不显著。3.讨论 3.1配方C、配方D的产量明显高于其它2个配方,笔者认为这两个配方营养较适合秀珍菇的生长发育。3.2在栽培秀珍菇的培养料中加入12左右的棉子壳,具有促进菌丝生长,提高产量,且菇质好,耐贮运,颜色深等优点。3.3杂木屑经过发酵处理栽培秀珍菇促使新木屑中单宁、木质素等难分解的物质降解,利于秀珍菇菌丝充分分解吸收。在配方中添加部分玉米粉,增加营养,保证木屑栽培秀珍菇能达到高产、优质和高效。(三)温差刺激出菇试验1.材料与方法1.1材料 菌丝满袋后的菌包。1.2试验方法 温差梯度设置为0(对照)、1

18、0、15,冷库打冷12小时,每个处理菌包1500包。2结果与分析2.1原基形成情况 经过打冷处理的菌包3天后现原基,整齐且量多;而未作打冷处理的菌包表现出原基形成时间不一致、量少。2.2鲜菇产量 每个处理菌包1500包,随机区组排列,室内墙式出菇、管理。出菇期为2011年4月5日至2011年7月20日,共采收3潮菇。通过3次重复栽培试验,记录每一处理的鲜菇产量,见表1。温差梯度重复重复重复平均02352401952231062261558660815562608596589从表1可知,温差10和15打冷处理12小时明显高于0不打冷处理的鲜菇产量;温差10和15打冷处理12小时产量差异不显著。3

19、.小结 秀珍菇的生物学特性决定了出菇必须要有10温差刺激12小时以上,并不是温差越大出菇产量越高。七、经费使用情况本项目总共投入256700,其中平阳县科技局经费3万元。实际经费支出:设备费39500元(拌料机1台15000元、自动冲压装袋机1台18000元、提升机1台4000元、粉碎机1台2500);能源材料费152200(菌种袋1吨15200元、套环15万只4200元、周转筐1000只7800元、杂木屑等125000元);人员工资60000元;调研费5000元。八、进一步产业化建议 经过1年多时间的调研、试验、生产,秀珍菇出菇正常、品质稳定、市场反映较好。下一步要加大投资额,扩大规模,要做大做强,带动周边群众致富。1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