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力学B试卷题库选编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4965112 上传时间:2021-10-24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95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理论力学B试卷题库选编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理论力学B试卷题库选编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理论力学B试卷题库选编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资源描述:

《理论力学B试卷题库选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论力学B试卷题库选编(2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考虑力对物体作用的两种效应,力是(C)。 A 滑动矢量 B 自由矢量 C 定位矢量2、作用在物体A上的两个大小不等的力和,沿同一直线但方向相反。则其合力可表为(B)。 A A B C D 3、=100N,方向如图示。若将沿图示x,y方向分解,则x方向分力的大小=_B_ N,y方向分力的大小= _C_ N。A 86.6 B 70.0 C 136.6 D 25.94、若力在某轴上的投影绝对值等于该力的大小,则该力在另一任意共面轴上的投影( D )。 A 等于该力的大小 B 一定等于零C 一定不等于零 D 不一定等于零5、刚体在四个力作用下平衡,若其中三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则第四个力的作用线

2、 ( A )。 A 一定通过汇交点 B 不一定通过汇交点 C 一定不通过汇交点6、用解析法求解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问题时,所选的投影轴( A )。 A 一定要相互垂直 B 不一定要相互垂直7、汇交力系的合力通过汇交点,表示为( B )。 A B 8、图示两种桁架中,1杆的内力为( C )。 A 在(a)中不为零,在(b)中为零 B 在(a)中为零,在(b)中不为零 C 在(a)(b)中均为零 D 在(a)(b)中均不为零 9 将平面力系向平面内任意两点简化,所得的主矢相等,主矩也相等,且主矩不为零,则该力系简化的最后结果为( B )。 A 一个力 B 一个力偶 C 平衡10、力的可传性只适用于(

3、 A )。 A 刚体 B 变形体11、大小相等的三个力1、2、3、分别作用同一平面内的A、B、C三点上,若AB=BC=CA,这力多边形如图所示,则该力系( A )A 合成为一个力偶。 B 合成为一个力。C 简化为一个力和一个力偶。D 力系的合力为零,力系平衡。 12、加减平衡力系原理适用于( A )。 A.刚体 B.变形体 C.刚体和变形体 D.刚体系统13、作用于刚体上的平衡力系,如果作用在变形体上,则变形体( C )。A平衡 B. 不平衡 C. 不一定平衡14、若某力在某轴上的投影绝对值等于该力的大小,则该力在另一任意共面轴上的投影为(C )。A也等于该力的大小 B. 一定等于零 C. 不

4、一定等于零 D. 一定不等于零15、某刚体在五个空间力作用下处于平衡,若其中有四个力的作用线交于一点,则第五个力的作用线( A )。A. 一定通过汇交点 B. 不一定通过汇交点 C. 一定不通过汇交点16、三力平衡汇交定理所给的条件是(C )。A.汇交力系平衡的充要条件 B.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充要条件C. 不平行的三个力平衡的必要条件17、图示结构受力作用,杆重量不计,则A支座约束反力的大小为( D )。A B C D18、图示杆系结构由相同的细直杆铰接而成,各杆重量不计。若,且垂直BD,则杆BD的内力( C )。A(压) B(压) C(压) D(压) 19、作用在一个刚体上的两个力,满足的

5、条件,则该二力可能是( B )。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或一对平衡的力 B一对平衡的力或一个力偶C一对平衡的力或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或一个力偶20、平面力系向点1简化时,主矢,主矩,如将该力系向另一点2简化,则( D )。A,B,C,D,21、图示系统只受作用而平衡。欲使A支座约束力的作用线与AB呈30角,则斜面的倾角应为( D )。A0 B30 C45 D6022、图中的四个力偶中( A )是等效的。Aa与b Bb与c Cc与d Da与b与c与d a) b) c) d)23、如图所示,刚体受三力作用,并且三力均不为零,则( A )。A情况(a)刚体不可能平衡 B情况(b)刚体不可能

6、平衡C两种情况都不能平衡 D两种情况都可能平衡 (a) (b)24、三力平衡定理是( A )。A、 共面不平行的三个力相互平衡必汇交于一点;B、 共面三力若平衡,必汇交于一点;C、 若三力汇交于一点,则这三个力必互相平衡。25、若作用在A点的两个大小不等的力、(如图所示),沿同一直线但方向相反,则合力可以表示为( C )。A、- B、- C、+ D、不能确定26、作用在一个刚体上的两个力、,若满足的条件,则该二力可能是( B )。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或一对平衡力;B、一对平衡力或一个力偶;C、一对平衡力或一个力和一个力偶;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或一个力偶。 27、如图所示的楔形块A、B,自重不计

7、,接触处光滑,则( C )。A、A平衡,B不平衡 B、A不平衡,B平衡 C、A、B均不平衡 D、A、B均平衡28、考虑力对物体作用的两种效应,力是( C )。A、滑动矢量; B、自由矢量 C、定位矢量29、如图所示的系统只受作用而平衡,欲使A支座约束反力的作用线与AB成30角则斜面倾角应为( D )。A、0 B、30 C、45 D、6030、如图所示,将大小为100N的力沿x、y方向分解,若在x轴上的投影为86.6N,而沿x方向的分力的大小为115.47N,则在y轴上的投影为( A )。A、0; B、50N; C、70.7N D、86.6N31、在如图所示结构中,如果将作用于构件AC上的力偶m

8、搬移到构件BC上,则A、B、C三处反力的大小( C )。A、都不变; B、A、B处反力不变,C处反力改变;C、都改变; D、A、B处反力改变,C处反力不变。32、平面力系向点1简化时,主矢,主矩,如将该力系向另一点2简化,则( C )。A、, B、,C、, D、, 33、悬臂桁架受到大小均为的三个力的作用,如图所示,则杆1内力的大小为( C );则杆1内力的大小为( A );则杆1内力的大小为( C )。A; B、; C、0 ; D、二、填空题。1、位移受限制的物体称为_,对非自由体的某些位移起限制作用的周围物体称为_。 答案:非自由体;约束体2、一平面汇交力系的汇交点为A,B为力系平面内的另

9、一点,且满足方程。若此力系不平衡,则力系简化为_。答案:过A,B两点的一个力3、若一平面平行力系中的力与y轴不垂直,且满足方程。若此力系不平衡,则力系简化为_。答案:一个力偶4、图示结构中支座A 的约束力_,并图示方向。答案:5、在AB 梁上作用一矩为M 的力偶,支座约束力=_,=_。图示方向。答案:6、平面力偶系的合力偶矩M=_,其平衡条件为_。答案:;7、图示桁架。已知力、 和长度a。 则杆1内力=_; 杆2内力=_; 杆3内力=_。答案:0;(压);08、刚体是指在力的作用下_的物体。答案:不变形9、在作用于刚体的力系上增加或减去一组_力系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效应。答案:平衡10、若

10、一个力与一个力系等效,则称这个力是这个力系的_。答案:合力11、两物体相互作用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相等、用线相同、指向_,分别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答案:相反12、合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等于各分力在_投影的代数和。答案:同一轴上13、力偶无合力,所以力偶不能与一个_平衡。答案:力14、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可以平移到刚体上任一指定点,但必须在该力与指定点所决定的平面内附加一个力偶,附加力偶的力偶矩等于_。答案:原力对指定点之矩15、合力对平面内任一点之矩,等于各分力对该点之矩的_。答案:代数和16、力偶对其作用面内任一点之矩恒等于_,而与矩心无关。答案:力偶矩17、全约束力与法线的最大夹角

11、m称为_。答案:摩擦角18、等值、反向,不共线的一对平行力称为_ 。答案:力偶19、计算图中力F对O点的矩为_ 。答案:20、变形体在某一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如将此变形体刚化为刚体,其平衡状态 。答案:保持不变21、在同一平面内, 的两力偶等效。答案:力偶矩相等22、当作用在物体上的主动力合力的作用线与接触面法线间的夹角小于摩擦角时,不论该合力大小如何,物体总处于平衡状态,这种现象称为 。答案:自锁 23、图中力F对点O的矩为 。 答案:24、作用在同一刚体上的两个力处于平衡的充要条件是该两力 , , 。 答案:等值;反向;作用线共线25、已知平面汇交力系的汇交点为A,且满足方程(B为力系平面

12、内的另一点),若此力系不平衡,则可简化为_ 。答案:通过B点的一个合力26、在边长为d的正方形ABCD所在平面内,作用一平面任意力系,该力系向A点简化:,向B点简化:(顺时针转向),向D点简化:(逆时针转向)。则此力系简化的最后结果为_(需说明大小和方向) 。答案:合力,大小;方向沿AC。27、平面力系如图示,已知,则(1)力系合力的大小为_;(2)力系合力作用线距O点的距离为_;(3)力系合力的方向和位置画在图上。答案:(1)合力;(2) 合力作用线距O点的距离为;(3)28、已知平面平行力系,诸力与y轴不垂直,且满足方程,若此力系不平衡,则可简化为_ 。答案:简化为一个力偶29、同平面内的

13、两个力偶,只要_ 相同,对刚体的转动效应就相同。答案:力偶矩30、如图所示力系中,此力系向A点简化的结果是_,此力系向B点简化的结果是_。答案:主矢:(),主矩:(逆时针转向);合力:()31、四连杆机构在图示位置平衡,机构中ABCD,则M1及M2的关系为_。答案:32、不计重量的直角杆CDA和T字形杆DBE在D处铰结,如图所示。若系统受力作用,则B支座反力的大小为_,方向_。答案:2F;垂直向上33、在力的平行四边形中,合力位于 。答案: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34、均质立方体重,置于30倾角的斜面上,如图所示。摩擦系数,开始时在拉力作用下物体静止不动,然后逐渐增大力,则物体先 (填滑动或翻倒);

14、又,物体在斜面上保持静止时,的最大值为 。答案:翻倒;T=0.683P35、均质曲杆AB段长为L。要使BC段保持水平且曲杆保持平衡,如图所示,则BC段的长度应为 。答案:三、计算题1、如图所示,构件由四部分铰接而成。不计各构件自重,已知尺寸a,求在水平力作用下,支座A、B、C、D处的约束反力。答案:对图(e):解得 对图(d):解得: 对图(c):解得: 对图(b): (b) (c) (d) (e)2、如图所示,梁AB上作用两个平行力、和一个力偶M。已知,转向顺时针,不计梁自重。试求支座A、B的约束反力。解:(1) 取梁AB为研究对象。(2) 受力分析。(3) 列平衡方程。解得 3、如图所示结

15、构。已知,其余尺寸如图,试求A、B支座的约束反力。 (a) (b)解:(1)受力分析。(2)列平衡方程。4如图所示,四杆机构OABO1在图示位置平衡。已知:OA=0.4m,O1B=0.6m,作用在OA上的力偶矩。各杆的自重不计。试求力偶矩M2的大小和AB杆所受的力。 (a) (b) (c) (d)解:(1)取AB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b).(2)取OA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c).列平衡方程:解得:(3)取O1B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d).列平衡方程:由于求得 5、在如图所示刚架中,已知不计刚架自重。求固定端A处的约束力。 (a) (b) 解: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b).列

16、平衡方程:解得:6、如图所示,两等长杆AB与BC在点B用铰链连接,又在杆的D、E两点连一弹簧。弹簧的刚性系数为k,当距离AC等于a时,弹簧内拉力为零。点C作用一水平力,设,杆重不计,求系统平衡时距离AC之值。 (a) (b) (c)解:先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b)所示,由解得: 再研究BC杆,受力分析如图(c)所示,列平衡方程:解得: 当AC=a时,设弹簧原长为,则当AC=x时,弹簧的变形量 由 解得: 7、如图所示,连续梁中,已知q、M、a、及,不计梁的自重,求连续梁在A、B、C处的约束力。 (a) (b) (c)解:先研究BC梁,受力分析如图(c).列平衡方程:解得:再研究AB梁

17、,受力分析如图(b)所示列平衡方程:解得:8、如图所示,连续梁中,已知q、M、a、及,不计梁的自重,求连续梁在A、B、C处的约束力。 (a) (b) (c)解:先研究BC梁,受力分析如图(c).列平衡方程:解得: 再研究AB梁,受力分析如图(b).列平衡方程:解得:9、如图所示,连续梁中,已知q、M、a、及,不计梁的自重,求连续梁在A、B、C处的约束力。 (a) (b) (c)解:先研究BC梁,受力分析如图(c).列平衡方程:解得:再研究AB梁,受力分析如图(b)所示列平衡方程:解得:10、如图所示,连续梁中,已知q、M、a、及,不计梁的自重,求连续梁在A、B、C处的约束力。 (a) (b)

18、(c)解:先研究BC梁,受力分析如图(c).列平衡方程:解得: 再研究AB梁,受力分析如图(b).列平衡方程:解得:11、如图所示,由AC和CD构成的组合梁通过铰链C连接。支承和受力如图所示。已知均布载荷强度,力偶矩M=40,不计梁重。求支座A、B、D的约束力和铰链C处所受的力。 (a) (b)(c)解:(1) 以CD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b)所示。列平衡方程:解得:(2)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c)所示。列平衡方程:解得:12、平面悬臂桁架所受的载荷如图所示。求杆1、2和3的内力。 (a) (b)(c)解:用截面法取分离体如图(b)所示,列平衡方程:其中 解得:再研究C点,受力分析如图(c)所示,其中解得 13、桁架的载荷和尺寸如图所示,试求杆BH、CD和GD的受力。 (a) (b)(c)解:(1) 节点G:(2) 节点C:(3) 整体,受力如图(b)所示:(4)截面法,受力如图(c)所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