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J1012004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精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4948478 上传时间:2021-10-24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2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CJJ1012004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精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CJJ1012004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精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CJJ1012004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精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CJJ1012004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JJ1012004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精(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1 术语时间:2006-11-15 来源: 作者: 2.1.1 公称外径 nominaloutsidediameter管材、管件标定的外径。2.1.2 公称壁厚 nominalwallthickNess管材、管件壁厚的规定值,相当于任一点的最小壁厚。2.1.3 公称压力 nominalpressure管材、管件在20时的最大工作压力。2.1.4 工作压力 workingpressure管道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作用在管内壁的最大持续水压力,不包括水锤压力。2.1.5 水锤压力 surgepressure管道系统工作中,由于水的流速发生突然变化,而产生的瞬时波动压力。2.1.6 设计内水压力 d

2、esignpressure管道系统工作时,作用于管内壁的最大瞬时压力,是管道持续工作压力与水锤压力之和。2.1.7 最小要求强度 minimumrequiredstrength管道在水温20、50年长期承受内水压力下,聚乙烯管材环向抗拉强度的最低保证值,该值取决于聚乙烯树脂类别。2.1.8 混配料 compounds以聚乙烯基础树脂,加入必要的抗氧剂、紫外线稳定剂和颜料制造而成的粒料。2.1.9 标准尺寸比(SDR ) standarddimensionratio管材的公称外径 (dn )与公称壁厚 (en )的比值。3.1 一般规定时间:2006-11-15 来源: 作者: 3.1.1 埋地

3、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采用的管材、管件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给水用聚乙烯 (PE )管材GB/T13663和 给水用聚乙烯 (PE ) 管件GB/T13663.2的规定,卫生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生活饮用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 B/T17219的要求。3.1.2 用户在接受管材、管件及附件时的验收,应重点检查下列项目:1 出厂合格证;2 检测报告;3 使用的聚乙烯原料级别 (PE80或PE100)和牌号;4 外观;5 长度;6 颜色;7 不圆度;8 外径及壁厚;9 生产日期。3.1.3 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系统应选用最小要求强度 (MRS ) 不小于8.0MPa 的聚乙烯混配料生

4、产的管材和管件。3.1.4 与管材连接的管件和橡胶密封圈等配件,宜由管材生产企业配套供应3.1 一般规定时间:2006-11-15 来源: 作者: 3.1.1 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采用的管材、管件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给水用聚乙烯 (PE )管材GB/T13663和 给水用聚乙烯 (PE ) 管件GB/T13663.2的规定,卫生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生活饮用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 B/T17219的要求。3.1.2 用户在接受管材、管件及附件时的验收,应重点检查下列项目:1 出厂合格证;2 检测报告;3 使用的聚乙烯原料级别 (PE80或PE100)和牌号;4 外观;5

5、 长度;6 颜色;7 不圆度;8 外径及壁厚;9 生产日期。3.1.3 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系统应选用最小要求强度 (MRS ) 不小于8.0MPa 的聚乙烯混配料生产的管材和管件。3.1.4 与管材连接的管件和橡胶密封圈等配件,宜由管材生产企业配套供应3.2 管材时间:2006-11-15 来源: 作者: 3.2.1 管材的规格尺寸应符合表3.2.1-1和表3.2.1-2的规定。表3.2.1-1 PE80级聚乙烯管材公称压力和规格尺寸 续表3.2.1-1 表3.2.1-2 PE100级聚乙烯管材公称压力和规格尺寸 3.2.2 管材耐静压强度应符合表3.2.2-1、3.2.2-2的规定。80静液

6、压强度165h ,试验只考虑脆性破坏;在要求的时间 (165h )内发生韧性破坏时,则应按表3.2.2-2选择较低的破坏应力和相应的最小破坏时间重新试验。表3.2.2-1 管材耐静液压强度 表3.2.2-2 80时静液压强度 (165h )再试验要求 表3.2.3 管材物理性能 3.3 管件时间:2006-11-15 来源: 作者: 3.3.1 管件适用范围应分别符合下列规定:1 热熔连接管件:热熔对接管件 dn 63;热熔承插管件 dn32dn110;热熔鞍型管件 dn63dn315。2 电熔连接管件:电熔承插管件 dn32dn315;电熔鞍型管件 dn63dn315。3 机械连接管件:承插

7、式连接管件1)锁紧型 dn32dn315;2)非锁紧型 dn90dn315;法兰连接管件 dn 63;钢塑过渡接头 dn 32。3.3.2 热熔和电熔管件宜采用与管材同一级别的聚乙烯树脂加工成型,管件本体任何一点壁厚应大于管材壁厚。当采用与管材不同级别的聚乙烯树脂注塑成型时,应符合表3.3.2的规定。表3.3.2 不同级别聚乙烯树脂管材与管件壁厚关系 3.3.3 管件的机械性能应符合表3.3.3的规定。表3.3.3 管件的机械性能 3.3.4 热熔、电熔管件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3.3.4的规定。表3.3.4 热熔、电熔管件物理力学性能 续表3.3.4 3.3.5 承插式机械连接管件的物理力学

8、性能应符合表3.3.5的规定。表3.3.5 承插式机械连接管件的物理力学性能 3.3.6 采用聚乙烯 (PE80、PE100)管材焊制二次加工成型的管件,所选管材的公称压力等级,不应小于管道系统所选管材压力等级的1.25倍。3.3.7 焊制二次加工成型的聚乙烯管件其机械性能和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本规程第3.3.3、3.3.4条的规定。3.3.8 承插式非锁紧型连接管件,连接部位有效插入深度不应小于表3.3.8规定。表3.3.8 承插式非锁紧型连接管件接口有效插入深度 3.3.9 采用松套法兰片时,应首选耐腐蚀的球墨铸铁材质,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球墨铸铁管件GB13294的规定。3.3.10 采用

9、钢制松套法兰片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钢制管法兰、法兰盖及垫片GB 91129113的规定,松套法兰表面宜采用喷塑防腐处理。3.3.11 当管道系统采用球墨铸铁管件时,其内外表面宜采取 PE 喷塑防腐处理,防腐性能达到PE 管材要求。管件公称压力或承压性能应不小于管材的压力等级。3.3.12 承插式管件及管道系统用的橡胶件应采用整体成型环形件。其技术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1 物理力学性能1)邵氏硬度4555度;2)伸长率应大于500%;3)拉断强度不应小于16MPa ;4)永久变形不应大于20%;5)老化系数不应小于0.8(70、144h )。2 橡胶材质宜采用三元乙丙 (EPDM )、丁苯橡胶

10、,橡胶件不得掺入再生胶。3 橡胶件的卫生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食品用橡胶制品卫生标准GB4806.1的规定,且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17219的规定。 .1 一般规定时间:2006-11-15 来源: 作者: 4.1.1 聚乙烯管道水温在20以上时,管材最大允许工作压力应按 (4.1.1) 公式进行计算:MOP PN f t (4.1.1)式中 MOP 最大允许工作压力 (MPa );PN 公称压力 (MPa );F t 50年寿命要求,温度对压力折减系数,应符合表4.1.1的规定。表4.1.1 50年寿命要求,40以下温度对压力折减系数

11、4.1.2 管道系统正常工作状态下,选用的管材最大设计内水压力 (F wd ),应 按 式(4.1.2)计算:F wd 1.5F w(4.1.2)式中 F w 管道工作压力 (不包括水锤压力)。4.1.3 管道连接形式应根据施工环境、施工技术条件、机具完善状况及管径等因素综合确定。管道连接方式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 的规定。4.1.4 聚乙烯埋地给水管道不宜穿越建筑物、构筑物基础,当必须穿越时,应采取护套管等保护措施。4.1.5 管道宜敷设在冰冻线以下。4.1.6 管道敷设在建筑物、构筑物基础底面标高以下时,不得在受压的扩散角范围内。扩散角一般取45。4.1.7 聚乙烯给水管道严禁在雨污水检查井及

12、排水管渠内穿过。 4.3 管道水力计算时间:2006-11-15 来源: 作者: 4.3.1 管道沿程水头损失h f 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d i 管道内径 (m );g 重力加速度 (9.81m/s2);L 管段长度 (m );R e 雷诺数;t 水温 ();v 平均流速 (m/s);水力摩阻系数,宜按式 (4.3.1-2)计算;水的运动黏滞度 (cm 2/s),宜按式 (4.3.1-4)计算;管道当量粗糙度,一般取0.0100.015。温度与水的运动黏滞度之间的关系,可按表4.3.1确定。表4.3.1 不同水温时水的值 (106) 4.3.2 单位长度水头损失应按本规程附录B 中表B

13、选用。4.3.3 局部水头损失可按下式计算: (4.3.3)式中 k 局部阻力系数。在计算资料不足的情况下,管道局部水头损失可按管网沿程水头损失的百分数计算:1)城市给水管网为8%12%;2)住宅小区给水管网为12%18%。4.3.4 水锤压力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a 压力波回流的速度 (m/s),可按公式 (4.3.4-2)计算; c管端固定度,可取值0.751.0;d i 管道内径 (m );EP 管材的弹性模量,可取p900MPa (20);e n 管材的公称壁厚,也为管壁的计算厚度 (m );k 水的体积模量,20时为2200MPa ;r w 水的重力密度,取10kN/m3;v 管

14、道内水的流速变化值,可取平均流速v (m/s)。4.4 管道结构设计时间:2006-11-16 来源: 作者: 4.4.1 聚乙烯管道结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 聚乙烯管道的结构设计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以可靠指标度量结构构件的可靠度,除对管道验算整体稳定外,均采用含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 2 聚乙烯管道的结构计算应按下列规定进行:1)聚乙烯管道结构的强度计算应采用下列极限状态计算表达式:0S R (4.4.1)式中 0管道的重要性系数:输水管道为单线时,应取01.1;输水管道为双线或单线设有调节池时,以及配水管道,应取01.0;S 在设计内水压力作用下,作用效应组合

15、的设计值;R 管道结构的抗力强度设计值,应根据管材的抗力分项系数及强度标准值确定。其强度标准值应是管道在水温20,50年长期承受内水压力下环向抗拉强度的最低保证值 (MRS )。该值应由厂方提供,并出具原材料检测报告。2)对埋设在地下水位以下的聚乙烯管道,应根据设计条件计算管道结构的抗浮稳定性。计算时各项作用均应取标准值,并应满足抗浮稳定性抗力系数 K f 不低于1.10。3)埋地聚乙烯管道,应根据各项作用的不利组合,计算管壁截面的环向稳定性。计算时各项作用均应取标准值,并应满足环向稳定性抗力系数 K st 不低于2.0。4)聚乙烯管道采用柔性接口时,在其敷设方向改变处,应做抗滑稳定验算。计算

16、时对各项作用均取标准值,其抗滑验算的稳定性抗力系数K s 不应小于1.5。5)聚乙烯管道结构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应进行管道环截面竖向变形的计算。在组合作用下的最大竖向变形不应超过0.05D 0。3 聚乙烯管道的结构设计尚应包括管体间的连接构造及管周各部位回填土的密实度设计要求。4.4.2 聚乙烯管道结构的强度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 聚乙烯管道结构的强度计算,应满足下式要求:00t f (4.4.2-1) 式中 在设计内水压力作用下管壁截面土的环向应力设计值 (N/mm2); 0t 聚乙烯管管材抗力分项系数,可根据不同水温温度t ,按表4.4.2确定; f 管材环向长期抗拉强度标准值,按下列数

17、值确定:对PE80级管,f 8N/mm2;对PE100级管,f 10N/mm2。表4.4.2 聚乙烯管抗力分项系数 2 设计内水压力作用下管壁环向应力设计值,可按下式计算: (4.4.2-2) 式中 F wd 管道设计内水压力标准值 (N/mm2),应采用管道工作压力的1.5倍计算; D 0管道计算直径 (mm );t 管壁计算厚度 (mm );Q 设计内水压力的作用分项系数,Q 1.24.4.3 当聚乙烯管道埋设在地下水位以下时,应按下式进行抗浮稳定验算:F gk K f F fw ,k (4.4.3)式中 F gk 各项抗浮作用的标准值之和 (kN );K f 抗浮稳定性抗力系数,应按第4

18、.4.1条的规定采用;F fw ,k 地下水浮力标准值 (kN )。4.4.4 埋地聚乙烯管道的管壁截面环向稳定性计算,应符合下式要求:F cv ,k K st (q vk +Fvk ) (4.4.4-1) (4.4.4-2)式中 F cv ,k 聚乙烯管管壁截面的临界压力标准值 (N/mm2);K st 聚乙烯管管壁截面的稳定性抗力系数,应按第4.4.1条的规定采用; q vk 管顶处各项不利组合作用下的单位面积上竖向压力标准值,包括竖向土压力、地面堆积荷载或地面车辆荷载 (N/mm2),可按附录 D 计算;F vk 管内真空压力,可取F vk 0.05MPa 计算;n 管壁失稳时的折皱波数

19、,其取值应使F cv ,k 为最小值,并为不小于2的整数; E p 聚乙烯管材的长期弹性模量 (N/mm2);p 聚乙烯管材的泊松比,可取p 0.4;s 管道两侧胸腔回填土的泊松比;E d 管侧土的综合变形模量 (N/mm2),可按附录C 采用。4.4.5 管道敷设沿水平方向改变处采用重力式支墩抵抗水平推力时,其稳定验算应满足下列公式要求:F pk F ep ,k +Ffk K s F wp ,k (4.4.5-1)p f a(4.4.5-2)p min 0 (4.4.5-3)p max 1.2f a (4.4.5-4)式中 F pk 作用在支墩抗推力一侧的被动土压力标准值(kN ); F e

20、p ,k 作用在支墩迎推力一侧的主动土压力标准值 (kN ); Ffk 支墩底部滑动平面上的摩擦力标准值 (kN );Ks 抗滑移稳定性抗力系数,应按第4.4.1条的规定采用; Fwp.k 在设计内水压力作用下,该处管道承受的水平推力标准值 (kN ); p 支墩作用在地基土上的平均压力 (kN );Pmin 支墩作用在地基土上的最小压力 (kN );P max 支墩作用在地基土上的最大压力 (kN );f a 经过深度修正的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kN ),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规定确定。4.4.6 聚乙烯管道在组合作用下,最大竖向变形的计算应满足下式要求: 式

21、中 w d ,max 聚乙烯管道在组合作用下,最大竖向变形(mm ); D l 变形滞后效应系数,可取1.01.5;K b 管道变形系数,应按管道的敷设基础中心角确定;对土弧基础当中心角为90时可采用0.096;对素土平基可采用0.109;r 0管道计算半径 (mm );D 1管道外径 (m );I 管壁纵向截面单位长度截面惯性矩 (mm 4/mm); Fsv ,k 管道单位长度上管顶处的竖向土压力标准值 (kN/m),可按本规程附录D 确定;q ik 地面车辆荷载传递到管顶的竖向压力标准值或地面堆积压力标准值(kN/m2),选其大者。可按本规程附录 D 确定;q 准永久值系数,可取q 0.5

22、;S p 管材环刚度 (N/mm2)。4.4.7 自由段管道由季节温差引起的纵向变形量L ,可按下式计算: L L t (4.4.7) 式中 聚乙烯管的线膨胀系数 (mm/m),可取值 0.150.20mm/m; L管道纵向自由段的长度 (mm); t管壁中心处,施工安装与运行使用中的最大温度差 ()。 4.4.8 管道接口的连接方式应根据管道的受力状态、管道沿线工程地质条件等因素合理确 定。 4.4.9 聚乙烯管道宜采用弧形人工砂基,其管底以下垫层部分的厚度不宜小于 100mm。 4.4.10 聚乙烯管道的回填土应压实,其压实系数应在有关设计文件中明确规定,对弧形人 工砂基管底垫层应控制在

23、0.850.90。 5.1 一般规定 时间:2006-11-16 来源: 作者: 5.1.1 聚乙烯给水管道连接前应对管材、管件及管道附件按设计要求进行核对,并应在 施工现场进行外观质量检查,符合本规程 3.1 要求方准使用。 5.1.2 管材、管件以及管道附件的连接应采用热熔连接 (热熔对接、热熔承插连接、热 熔鞍形连接)或电熔连接 (电熔承插连接、电熔鞍形连接)及机械连接 (锁紧型和非 锁紧型承插式连接、法兰连接、钢塑过渡连接)。公称外径大于或等于 63mm 的管道不 得采用手工热熔承插连接,聚乙烯管材、管件不得采用螺纹连接和粘接。 5.1.3 不同 SDR 系列的聚乙烯管材不得采用热熔对

24、接连接;聚乙烯给水管道与金属管道 或金属管道附件的连接,应采用法兰或钢塑过渡接头连接。公称外径小于或等于 63mm 的管道可采用热熔承插连接和锁紧型承插式连接。公称外径小于或等于 63mm 的聚乙烯 管道与聚氯乙烯管道的连接、 聚乙烯管道与直径小于等于 50mm 的镀锌管道 (或内衬塑 镀锌管)的连接,宜采用锁紧型承插式连接。 5.1.4 管道各种连接应采用相应的专用连接工具。连接时严禁明火加热。 5.1.5 管道连接宜采用同种牌号级别,压力等级相同的管材、管件以及管道附件。不同 牌号的管材以及管道附件之间的连接,应经过试验,判定连接质量能得到保证后,方可 连接。 5.1.6 聚乙烯管材、管件与金属管、管道附件的连接,当采用钢制喷塑或球墨铸铁过渡 管件时,其过渡管件的压力等级不得低于管材公称压力。 5.1.7 在寒冷气候 (5以下)或大风环境条件下进行热熔或电熔连接操作时,应采 取保护措施,或调整连接机具的工艺参数。 5.1.8 管材、管件以及管道附件存放处与施工现场温差较大时,连接前应将聚乙烯管材、 管件以及管道附件在施工现场放置一段时间,使其温度接近施工现场温度。 5.1.9 管道连接时,管材切割应采用专用割刀或切管工具,切割断面应平整、光滑、无 毛刺,且应垂直于管轴线。 5.1.10 管道连接后,应及时检查接头外观质量。不合格者必须返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