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通论:汉字的构造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4892223 上传时间:2021-10-23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770.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古代汉语通论:汉字的构造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古代汉语通论:汉字的构造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古代汉语通论:汉字的构造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通论:汉字的构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通论:汉字的构造(4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古漢語通論(五)古漢語通論(五)漢字的構造漢字的構造一、一、學習重點學習重點與難點與難點 把握漢字結構的規律,根據字形分析字義。把握漢字結構的規律,根據字形分析字義。二、引論二、引論 中國的文字學家主要是憑字形來辨別字的中國的文字學家主要是憑字形來辨別字的本義的,這是因爲漢字是屬於表意體系的本義的,這是因爲漢字是屬於表意體系的文字,字形和意義有密切的關係,分析字文字,字形和意義有密切的關係,分析字形有助於對本義的瞭解。我們學習古代漢形有助於對本義的瞭解。我們學習古代漢語,有必要瞭解漢字形體的構造。語,有必要瞭解漢字形體的構造。三、六書三、六書 關於漢關於漢字的形字的形體構造,傳統有六書的說法。

2、體構造,傳統有六書的說法。周禮周禮地官地官保氏保氏:“保氏保氏(官名,掌教(官名,掌教育)育)掌諫王惡,而養國子掌諫王惡,而養國子(公卿大夫的子(公卿大夫的子弟)弟)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馭,五曰六書,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馭,五曰六書,六曰九數。六曰九數。”這是最早提出這是最早提出“六書六書”這一這一概念的文獻,然而這裏並沒有解釋概念的文獻,然而這裏並沒有解釋“六書六書”的具體內容,只認爲它是六藝之一。鄭眾的具體內容,只認爲它是六藝之一。鄭眾的注卻指出了六書的具體內容:的注卻指出了六書的具體內容:“六書,六書,象形、會意、轉注、

3、處事、假借、諧聲象形、會意、轉注、處事、假借、諧聲也。也。” 班固班固漢書漢書藝文志藝文志說:說:“古者八歲入小學。故周古者八歲入小學。故周官保氏掌養國子,教之六書,謂象形、象事、象意、官保氏掌養國子,教之六書,謂象形、象事、象意、象聲、轉注、假借。造字之本也。象聲、轉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許慎許慎說文解字說文解字敘敘:“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字者,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著於竹帛謂之書。書者,如也。言孳乳而浸多也。著於竹帛謂之書。書者,如也。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體。封於泰山者,七十以迄五帝

4、三王之世,改易殊體。封於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周禮八歲入小學,保氏教國子,有二代,靡有同焉。周禮八歲入小學,保氏教國子,先以六書,一曰指事,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可先以六書,一曰指事,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可見,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畫成其物,隨見,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三曰形聲,形聲者,以事爲名,體詰詘,日月是也;三曰形聲,形聲者,以事爲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會意,會意者,比類合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會意,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轉注,轉注者,建誼,以見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轉注,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5、六曰假借,假借者,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託事,令長是也。本無其字,依聲託事,令長是也。” 由此看來,由此看來,漢代漢代三家對於六書的解說基本上三家對於六書的解說基本上是相同的。清代以後,一般人於六書的名稱是相同的。清代以後,一般人於六書的名稱大致採用許慎的(只有形聲有時也稱諧聲),大致採用許慎的(只有形聲有時也稱諧聲),於次序則採用班固的。這樣,六書的名稱和於次序則採用班固的。這樣,六書的名稱和次序如下次序如下所示所示:(1)象形象形 (2)指事指事 (3)會意會意(4)形聲形聲 (5)轉注轉注 (6)假借假借 下面下面分別舉例闡述六書的造字之由。分別舉例

6、闡述六書的造字之由。3.1象形象形 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jiq,彎,彎曲),日月是也。曲),日月是也。就是就是描摹事物的形狀,把描摹事物的形狀,把事物的輪廓或特徵描繪出來。事物的輪廓或特徵描繪出來。 日:甲骨文作日:甲骨文作 ,金文作,金文作 ,說文說文古古文作文作 ,小篆作,小篆作 。字形皆象太陽之形。字形皆象太陽之形。 月:甲骨文作月:甲骨文作 ,金文作,金文作 ,小篆作,小篆作 ,皆象月亮之形。皆象月亮之形。月圓時少,缺時多,所以畫月圓時少,缺時多,所以畫上下弦月時的半月形(上弦農曆每月初八九,上下弦月時的半月形(上弦農曆每月初八九,下弦農曆每月二十二

7、和二十三)。下弦農曆每月二十二和二十三)。 雨:甲骨文雨:甲骨文 ,金文,金文 ,說文說文古文古文作作 ,小篆作,小篆作 。說文說文:“水從雲下水從雲下之也。之也。象天,冂象雲,水霝(象天,冂象雲,水霝(lng,降雨),降雨)其間也。其間也。”雨大成直線,雨小成點滴,均象雨大成直線,雨小成點滴,均象下雨之狀。下雨之狀。 泉:甲骨文作泉:甲骨文作 或或 ,小篆作,小篆作 ,均象,均象水流出成川形,其義爲泉水,水源。水流出成川形,其義爲泉水,水源。 魚:甲文作魚:甲文作 ,金文作,金文作 ,小篆作,小篆作 ,皆象魚之形。且魚尾與燕尾相似。皆象魚之形。且魚尾與燕尾相似。“燕燕”的的小篆作小篆作 。

8、牛:甲文作牛:甲文作 ,小篆作,小篆作 ,象牛頭角,象牛頭角形。形。 羊:甲文作羊:甲文作 ,小篆作,小篆作 ,象羊頭角,象羊頭角尾之形。尾之形。 馬:甲文作馬:甲文作 ,小篆作,小篆作 ,說文說文:“馬,怒也,武也。象馬頭髦尾四足之馬,怒也,武也。象馬頭髦尾四足之形。形。” 鹿:甲文作鹿:甲文作 ,小篆作,小篆作 ,說文說文:“鹿,獸也。象頭角四足之形。鳥、鹿足鹿,獸也。象頭角四足之形。鳥、鹿足相似,從匕。相似,從匕。” 鳥:甲文作鳥:甲文作 ,小篆作,小篆作 ,象鳥有喙、,象鳥有喙、頭、羽、尾、足之形。頭、羽、尾、足之形。 象形是一種最簡單的造字法,很難用於表象形是一種最簡單的造字法,很難

9、用於表示意義抽象的或沒有具體形象的概念,顯示意義抽象的或沒有具體形象的概念,顯示出很大的局限性,但它爲指事,會意,示出很大的局限性,但它爲指事,會意,形聲字的構造創造了基礎形聲字的構造創造了基礎,因爲指事、會,因爲指事、會意和形聲字很多都是在象形的基礎上造出意和形聲字很多都是在象形的基礎上造出來的。來的。3.2指事指事 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可見,上下是也。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可見,上下是也。“視而可識視而可識”是指是指一眼看去就可以認識大一眼看去就可以認識大體;體;“察而可見(一作察而可見(一作察而見意察而見意)”,是是指指仔細觀察就能發現仔細觀察就能發現這個字的這個字的意義所在。意義所在

10、。它與象形字它與象形字的的區別在於:象形字是具體形區別在於:象形字是具體形象的描繪,而指示字卻包含了抽象的指示象的描繪,而指示字卻包含了抽象的指示事物的符號,甚至全由抽象符號構成。事物的符號,甚至全由抽象符號構成。 上:甲文作上:甲文作 ,金文作,金文作 或或 ,小篆,小篆作作 ,意思爲,意思爲“高也。高也。”表示水平線,表示水平線, 表示出於水平線之上,故爲指事。表示出於水平線之上,故爲指事。“下下”的的寫法與此正好相反,表示低於水平線,故意寫法與此正好相反,表示低於水平線,故意思爲底下,下方。思爲底下,下方。 立:甲文立:甲文 ,金文,金文 ,小篆,小篆 ,均象人立,均象人立於地上之形,因

11、此指事。於地上之形,因此指事。 (大)就是(大)就是人,人,表示地。表示地。 甘:甲文作甘:甲文作 ,小篆,小篆 ,說文說文:“甘,甘,美也。從口含一,一,道也。美也。從口含一,一,道也。”“”“道道”是一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但既然含於人口中,即是甘個抽象的概念,但既然含於人口中,即是甘美之物,由此指事。美之物,由此指事。 天:甲骨文作天:甲骨文作 ,金文作,金文作 ,小篆作,小篆作 ,說文說文:“天,顛也。至高無上,從一、天,顛也。至高無上,從一、大。大。”王國維王國維觀堂集林觀堂集林:“古文天字本古文天字本象人形。象人形。本謂人顛頂,故象人形。本謂人顛頂,故象人形。所以獨墳其首者,正特著其所

12、象之處所以獨墳其首者,正特著其所象之處也。也。”“”“天天”的本義就是指人的頭頂,故下的本義就是指人的頭頂,故下面爲人,突出其頭,由此指事。面爲人,突出其頭,由此指事。 ,木下曰本,從木,一在其下。,木下曰本,從木,一在其下。 ,木上曰末,從木,一在其上。,木上曰末,從木,一在其上。 未,甲文作未,甲文作 ,小篆作,小篆作 ,說文說文:“未,味也,六月滋味也。五行,木老於未,味也,六月滋味也。五行,木老於未,象木重枝葉也。未,象木重枝葉也。” 亦,甲文作亦,甲文作 ,小篆作,小篆作 ,說文說文:“亦,人之臂亦也。從大,象兩亦之形。亦,人之臂亦也。從大,象兩亦之形。”即人的腋窩。即人的腋窩。 果

13、,金文作果,金文作 ,小篆作,小篆作 ,說文說文:“木實也,象果形在木之上。木實也,象果形在木之上。”徐鍇繫傳:徐鍇繫傳:“樹生曰果,故在上也,指事。樹生曰果,故在上也,指事。” 朱,甲文作朱,甲文作 ,金文作,金文作 或或 ,小篆作,小篆作 ,說文說文:“朱,赤心木,松柏屬。從木,一在朱,赤心木,松柏屬。從木,一在其中。其中。”郭沫若郭沫若金文叢考金文叢考:“朱朱乃乃株株之初文。與之初文。與本本、末末同意同意金文於金文於木木中作圓中作圓點以示其處,乃指事字之一佳例。其點以示其處,乃指事字之一佳例。其作一橫者乃圓點之演變。作二橫者謂作一橫者乃圓點之演變。作二橫者謂截去上下端而存其中段也。截去上

14、下端而存其中段也。”3.3會意會意 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撝,武信是也。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撝,武信是也。所謂會意字,其實就是兩個象形字的結合,所謂會意字,其實就是兩個象形字的結合,取其結合之義。取其結合之義。 武:甲文武:甲文 ,金文,金文 ,小篆,小篆 ,說說文文:“武,楚莊王曰:夫武,定功戢兵。武,楚莊王曰: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爲武。故止戈爲武。”于省吾于省吾釋武釋武:“武從戈、武從戈、止,本義爲征伐示威。征伐者必有行。止,本義爲征伐示威。征伐者必有行。止止即示行也。征伐者必以武器,即示行也。征伐者必以武器,戈戈即武器即武器也。也。” 信:金文作信:金文作 或或 ,說文說文古文古

15、文 ,小篆小篆 ,說文說文:“信,誠也。從人從信,誠也。從人從言。會意。言。會意。”即人說出的話就應該誠實,不即人說出的話就應該誠實,不欺騙。欺騙。 初:甲骨文初:甲骨文 ,金文,金文 ,小篆,小篆 ,說說文文:“初,始也。從刀,從衣。裁衣之始初,始也。從刀,從衣。裁衣之始也。也。”吳其昌吳其昌金文銘象疏證金文銘象疏證:“初民無初民無衣,大抵皆獸皮以刀割裁而成,衣之新出於衣,大抵皆獸皮以刀割裁而成,衣之新出於刀,是初義也,故初確系從刀。刀,是初義也,故初確系從刀。” 秉:甲骨文秉:甲骨文 ,金文,金文 ,小篆,小篆 ,說說文文:“禾束也。從又持禾。禾束也。從又持禾。”朱駿聲朱駿聲說說文通訓定聲

16、文通訓定聲:“從又持禾,會意。手持一從又持禾,會意。手持一禾爲秉,手持兩禾爲兼。禾爲秉,手持兩禾爲兼。”兼:兼: 會意與指事有的時候不易分清,它們的區會意與指事有的時候不易分清,它們的區別在於:會意一般是兩個獨體字結合在一別在於:會意一般是兩個獨體字結合在一起,其意義也爲二者的結合,而指事則一起,其意義也爲二者的結合,而指事則一般是在象形字的基礎上加上一些標誌性的般是在象形字的基礎上加上一些標誌性的符號而成。符號而成。3.4形聲形聲 形聲者,以事爲名,形聲者,以事爲名,取取譬相成,江河是也。譬相成,江河是也。 形聲字是由意符和聲符兩部分組成的。意符表形聲字是由意符和聲符兩部分組成的。意符表示形

17、聲字本義所屬的意義範疇,聲符表示形聲示形聲字本義所屬的意義範疇,聲符表示形聲字的聲音。字的聲音。 意符相同的形聲字,在意義上大都和意符意符相同的形聲字,在意義上大都和意符所標示的事物或行爲有關,例如所標示的事物或行爲有關,例如: 以貝爲意符的形聲字以貝爲意符的形聲字:財貨賄資齎贈賞賜財貨賄資齎贈賞賜貸責貿賒貪費貴賤等等,貸責貿賒貪費貴賤等等,均與均與財物有關;財物有關; 以言爲意符的形聲字以言爲意符的形聲字:語談請謁謀訪許諾語談請謁謀訪許諾諷讀訓誨譬諭論議諫諍誅討誹謗誣讒等等,諷讀訓誨譬諭論議諫諍誅討誹謗誣讒等等,均與均與言語有關;謹謙誠諒等字雖然是關於言語有關;謹謙誠諒等字雖然是關於人的品德

18、的,人的品德的,但也都與語言有關但也都與語言有關。 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現代,形聲都是一種非常能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現代,形聲都是一種非常能產的造字法,形聲字的數量也最多。產的造字法,形聲字的數量也最多。但是意義但是意義範疇是一個比較寬泛廣闊的範圍,意義範疇並範疇是一個比較寬泛廣闊的範圍,意義範疇並不等於詞義的本身。因此意符相同並不就意味不等於詞義的本身。因此意符相同並不就意味著詞義相同。著詞義相同。同樣,聲符與形聲字的讀音也不同樣,聲符與形聲字的讀音也不是一回事,聲符相同的形聲字讀音也不一定相是一回事,聲符相同的形聲字讀音也不一定相同。這是需要注意的。同。這是需要注意的。 但是如果我們已經知道某一形

19、聲字的幾個意思,但是如果我們已經知道某一形聲字的幾個意思,則可以根據意符來辨認哪一個是本義或比較原則可以根據意符來辨認哪一個是本義或比較原始的意義,哪些是引申義或假借義。始的意義,哪些是引申義或假借義。如:如: (1)過。過。 左傳左傳隱隱公公元年:元年:“大都不過參國大都不過參國之一之一”,意思是超過;,意思是超過;左傳左傳宣公二年:宣公二年:“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意思,意思是過錯,犯錯誤;是過錯,犯錯誤;論語論語公冶長公冶長:“由也,由也,好勇過我好勇過我”,意思是勝過;,意思是勝過;論語論語微子微子:“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意思是

20、走過、經,意思是走過、經過。過。說文說文:“過過,度也;從辵(辶),度也;從辵(辶),咼聲。咼聲。”以辵爲意符的形聲字都和行走的意以辵爲意符的形聲字都和行走的意思有關,可見走過、經過是本義,超過、勝思有關,可見走過、經過是本義,超過、勝過是引申義,過錯、犯錯誤則是較遠的引申過是引申義,過錯、犯錯誤則是較遠的引申意義了。意義了。 (2)征。征。 左傳左傳僖公四年:僖公四年:“五侯九伯,女五侯九伯,女實征之,以夾輔周室實征之,以夾輔周室”,這是征伐;又,這是征伐;又“昭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這是旅行;,這是旅行;孟子孟子滕文公下滕文公下:“什一,去關市之什一,去關市之征

21、征”,這是,這是征征稅。征是稅。征是的異體字,的異體字,說說文文:“( () ),正行也;從辵,正聲。征正行也;從辵,正聲。征或從彳。或從彳。”作爲意符,彳和辵相通作爲意符,彳和辵相通,大都表大都表示行走方面的意思,可見旅行是本義,征伐示行走方面的意思,可見旅行是本義,征伐是引申義,是引申義,征征稅是假借義。稅是假借義。 (3)叔。叔。 叔字通常表示年少,所以叔父是比叔字通常表示年少,所以叔父是比父親年少的父輩。但是這是假借義。叔的父親年少的父輩。但是這是假借義。叔的本義是用手拾,本義是用手拾,詩經詩經豳風豳風七月七月:“九月叔苴九月叔苴”,用的是本義。,用的是本義。說文說文:“叔叔,拾也;從

22、又,尗聲。拾也;從又,尗聲。”以又(指右以又(指右手)爲意符也表示手的動作,叔字從又,手)爲意符也表示手的動作,叔字從又,段玉裁說段玉裁說“於此知拾爲本義也於此知拾爲本義也”,段玉裁,段玉裁的話是對的。的話是對的。 在討論形聲字的意符在討論形聲字的意符時時,有幾點需要注意:,有幾點需要注意: 第一,意符是表示形聲字的本義所屬的意義範第一,意符是表示形聲字的本義所屬的意義範疇的,因此它和假借義沒有關係,和引申義也疇的,因此它和假借義沒有關係,和引申義也沒有必然的聯繫。沒有必然的聯繫。如如說文說文: 試試, 用也。从言式聲。用也。从言式聲。可是言與試之間的關可是言與試之間的關係卻很難說清楚,可以忍

23、爲試的本義已經消失,係卻很難說清楚,可以忍爲試的本義已經消失,現在用的是其假借義。現在用的是其假借義。 權,黃華木也;從木,雚聲。一曰反常。權,黃華木也;從木,雚聲。一曰反常。 然然而而“權權”在古代的常用義不是黃華木,而是反在古代的常用義不是黃華木,而是反常,亦即權變。常,亦即權變。如如孟子孟子離婁上離婁上:“男女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權也。援之以手,權也。” ” 也用作稱量,權衡,如也用作稱量,權衡,如孟子孟子梁惠王上梁惠王上:“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 第二,從掌握意符辨認本義來說,我們要注第二,從掌握意符辨認本

24、義來說,我們要注意後起的形聲字,後起形聲字的所謂意後起的形聲字,後起形聲字的所謂“意意符符”,不一定表示本義所屬的意義範疇。,不一定表示本義所屬的意義範疇。 如:如: 說文說文:“縣,縣,(繋)(繋)也;從系持也;從系持(倒首)(倒首)”金文作金文作 ,是一個會意字,象,是一個會意字,象橫木上倒掛著一個人頭,本義爲懸掛,後起橫木上倒掛著一個人頭,本義爲懸掛,後起的懸字從心,其實心與懸並無瓜葛。的懸字從心,其實心與懸並無瓜葛。 又又說文說文:“景,日光也;從日,京聲景,日光也;從日,京聲。” 說明說明“景景”本就是一個形聲字,且以日爲意本就是一個形聲字,且以日爲意符是合理的。符是合理的。顏氏家訓

25、顏氏家訓書證篇書證篇說:說:“凡陰景者因光而生,故即爲景。凡陰景者因光而生,故即爲景。”這說明這說明陰影是引申義,景是影的本字,如果以爲彡陰影是引申義,景是影的本字,如果以爲彡是後加的意符那就不對了。是後加的意符那就不對了。 第三,有些意符由於它們所表示的意義範疇第三,有些意符由於它們所表示的意義範疇關係密切,可以互相通用。關係密切,可以互相通用。 如如說文說文:“,乍行乍止也。從彳從乍行乍止也。從彳從止。止。”又又“行,小步也行,小步也。”因此彳、辵、足、因此彳、辵、足、走等意符有時可以通用,走等意符有時可以通用,這就產生了一些異這就產生了一些異體字如征體字如征 、徯蹊、趠逴、徯蹊、趠逴(c

26、hu)、踣、踣(b),),等等等等。 從從說文說文來看,古代形聲字的意符和聲符來看,古代形聲字的意符和聲符結構有四種情況:結構有四種情況: 一、一、“從某某聲從某某聲”,這種最多,這種最多,聲符一般不聲符一般不表示意義,但有少數聲符具有一定意義。表示意義,但有少數聲符具有一定意義。如:如: 越越:度也度也,小篆,小篆越越,從,從走走戉(戉(yu)聲。聲。 諛諛:諂諂也。小篆也。小篆諛諛,從,從言臾言臾聲。聲。 橋橋:水梁也水梁也。小篆。小篆橋橋,從,從木喬木喬聲。聲。 二、二、“從某某,某亦聲從某某,某亦聲”或或“從某,從某,從某,從某,某亦聲某亦聲”,這這是會意兼形聲是會意兼形聲,也有人叫亦

27、聲,也有人叫亦聲字字。聲符表聲兼表意。如:。聲符表聲兼表意。如: 貧:財分少也。小篆作貧:財分少也。小篆作貧貧。從貝從分,分亦。從貝從分,分亦聲。(聲。(說文:分,別也,從八從刀,刀以分說文:分,別也,從八從刀,刀以分別物也(別物也(分,別也,從八從刀,刀以分別物分,別也,從八從刀,刀以分別物也也) 鉤:彎曲的鉤鉤:彎曲的鉤子子。小篆作。小篆作鉤鉤,從金,從金從句從句,句句亦聲。亦聲。 詔:告也。小篆作詔:告也。小篆作詔詔。從言從召,召亦聲。從言從召,召亦聲。 三、三、“從某,某省聲從某,某省聲”,這類形聲字是把一,這類形聲字是把一個字去掉一部分後作聲符。省去以後的聲符,個字去掉一部分後作聲符

28、。省去以後的聲符,有的是字,有的不是字,須補全才能起表意有的是字,有的不是字,須補全才能起表意或表聲作用。或表聲作用。 哭:哭:“哭哭,哀聲也,從吅哀聲也,從吅(xun),獄省聲。獄省聲。” 赴赴:“赴赴,趨也,從走,仆省聲。,趨也,從走,仆省聲。” 進:進:“進進,登也,從辵,閵省聲。,登也,從辵,閵省聲。” 逢:逢:“逢逢,遇也,從辵,峯省聲。,遇也,從辵,峯省聲。” 蹇:蹇:“蹇蹇,跛也,從足,寒省聲。,跛也,從足,寒省聲。” 四、四、“從某省,某聲從某省,某聲”,這這是把作爲是把作爲意意符的符的某一個字省掉其中的一部分,再和聲符結合某一個字省掉其中的一部分,再和聲符結合成一個字。成一個

29、字。 亭:亭:“亭亭,民所安定也。從高省,丁聲。,民所安定也。從高省,丁聲。” 耆:耆:“耆耆,老也。從老省,旨聲。,老也。從老省,旨聲。” 弑:弑:“弒弒,臣殺君也。從殺省,式聲。,臣殺君也。從殺省,式聲。” 寐:寐:“寐寐,臥也。從,臥也。從(夢的異體字)省,(夢的異體字)省,未聲。未聲。” ” 3.5轉注轉注 轉注者,轉注者,建類一首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建類一首建類一首”指的是形,是說轉注字都有指的是形,是說轉注字都有共同的形符共同的形符(意符),(意符),即母字和子字的部即母字和子字的部首相同;首相同;“同意相受同意相受”指兩個字的意義相指兩個字的意義

30、相同或有引申關係,而且是可以互相注釋的。同或有引申關係,而且是可以互相注釋的。 學術界認爲轉注是文字孳生的一種方式,學術界認爲轉注是文字孳生的一種方式,即某一個字由於意義的變化導致形體的變即某一個字由於意義的變化導致形體的變化。由此衍生出新的字來化。由此衍生出新的字來。準確地說,轉。準確地說,轉注不是造字之法。注不是造字之法。 說文說文:“老,考也,七十曰老。從人老,考也,七十曰老。從人、毛毛、匕匕。言鬚髮白也。言鬚髮白也。”又又:“考,老也,考,老也,從老省從老省,丂聲。丂聲。”在讀音上,兩字在讀音上,兩字也有一定也有一定聯繫,是疊韻。聯繫,是疊韻。 身身:“身身,躬也,象人之身。,躬也,象

31、人之身。” 躳(躳(躬躬):“,身也。,身也。從身從呂。躬,躳從身從呂。躬,躳或從弓。或從弓。”段注:段注:“從呂者,身以呂爲柱從呂者,身以呂爲柱也。也。”(呂呂:脊骨也。象形。昔太嶽爲禹心:脊骨也。象形。昔太嶽爲禹心呂之臣,故封呂侯。段注:呂象顆顆相承,呂之臣,故封呂侯。段注:呂象顆顆相承,中象其繫聯也)中象其繫聯也) 頂:頂:“頂頂,顛也,從頁丁聲。,顛也,從頁丁聲。” 顛:顛:“顛顛,頂也,從頁真聲。,頂也,從頁真聲。”3.6假借假借 “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託事,令長是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託事,令長是也。也。”在古代書面語言中,有些詞沒有專在古代書面語言中,有些詞沒有專門用來記錄他們

32、的字,就根據這個詞的聲門用來記錄他們的字,就根據這個詞的聲音找個音同或音近的字來寄託其意義。這音找個音同或音近的字來寄託其意義。這種現象叫假借。種現象叫假借。 “令令”本義是發號令,動詞,秦漢時期實本義是發號令,動詞,秦漢時期實行郡縣制,有了縣令這一名詞,但沒有另行郡縣制,有了縣令這一名詞,但沒有另造一個字來記錄它,於是依聲借用造一個字來記錄它,於是依聲借用“發號發號”的的“令令”作爲它的記錄符號。作爲它的記錄符號。 長本是長本是“久遠久遠”的長,後來借用的長,後來借用爲爲“縣長縣長”的長的長(zhngzhng)。說文說文:“長長,久遠也。從兀從匕。,久遠也。從兀從匕。兀者,高遠意也。久則變化

33、。亾(亡)聲。兀者,高遠意也。久則變化。亾(亡)聲。,古,古文長。文長。” 假借有假借有佔佔有性和兼有性有性和兼有性兩種兩種,佔有性假借,佔有性假借是是指一個指一個字被借去記錄一個詞以後,有借無還,其形體被這字被借去記錄一個詞以後,有借無還,其形體被這個詞完全佔有了,這個字的本義或另造新字或另借個詞完全佔有了,這個字的本義或另造新字或另借他字表示,甚至他字表示,甚至消失消失。如:。如: 笨:笨:“竹竹裏裏也。也。”從竹本聲,本義是竹從竹本聲,本義是竹子的內層子的內層,借爲粗笨之笨,本義不再用借爲粗笨之笨,本義不再用笨笨字表示。字表示。 難:難:“鳥也鳥也”。本義。本義爲爲鳥,借爲難易之難。本義

34、鳥,借爲難易之難。本義消消失失,後人不知其,後人不知其本義爲鳥本義爲鳥。 “兼有性假借兼有性假借”指某個字雖被借去記錄另一指某個字雖被借去記錄另一個詞,但其本義仍用這個字表示,結果兩個個詞,但其本義仍用這個字表示,結果兩個毫無意義關係的同音詞共用一個記錄符號。毫無意義關係的同音詞共用一個記錄符號。如:如: 耳:耳:甲文作甲文作 ,小篆作,小篆作 ,“主聽者也,主聽者也,象形。象形。”本義爲耳朵,又借爲虛詞。本義爲耳朵,又借爲虛詞。 都:都:“先君之舊宗廟曰都。先君之舊宗廟曰都。”本義本義爲爲都邑,都邑,又借爲又借爲全稱全稱副詞。副詞。余按:余按:“都都”最初只有一最初只有一個讀音,後來才分化的

35、。個讀音,後來才分化的。3.7六書小結六書小結 漢書漢書藝文志藝文志說,六書是造字之本,這說,六書是造字之本,這是不夠全面的說法。六書中只有象形、指事、是不夠全面的說法。六書中只有象形、指事、會意、形聲是造字之法;至於轉注和假借,會意、形聲是造字之法;至於轉注和假借,則是用字之法,因則是用字之法,因爲爲根據轉注和假借的原則根據轉注和假借的原則並不能產生新字。並不能產生新字。 應該注意的是:應該注意的是:古人並不是先定出六書的原古人並不是先定出六書的原則然後才造字的。文字是社會歷史發展到一則然後才造字的。文字是社會歷史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創造文字的並不是某一個人,定階段的產物,創造文字的並不是

36、某一個人,不可能事先訂好條例再著手造字。六書只是不可能事先訂好條例再著手造字。六書只是後人根據漢字的實際情況,加以客觀分析所後人根據漢字的實際情況,加以客觀分析所得出的結論。得出的結論。四、關於四、關於說文解字說文解字 討論漢字的構造,應該提到許慎的討論漢字的構造,應該提到許慎的說文說文解字解字。這是一部極有價值的書,一則因。這是一部極有價值的書,一則因爲許慎的時代去古未遠,古漢字的形音義爲許慎的時代去古未遠,古漢字的形音義很多賴以保存下來;二則因爲許慎自己博很多賴以保存下來;二則因爲許慎自己博學多聞,六書的道理靠許慎闡明的地方不學多聞,六書的道理靠許慎闡明的地方不少。少。 在漢字發展的過程中

37、,隸書的產生是一次重在漢字發展的過程中,隸書的產生是一次重大的改革,這種改革直接影響到漢字的構造,大的改革,這種改革直接影響到漢字的構造,改變了篆書和篆書以前的古文字的面貌。象改變了篆書和篆書以前的古文字的面貌。象形字形字沒有象形的意味了,會意字和形聲字,沒有象形的意味了,會意字和形聲字,有很多不容易分析了。例如香字,有很多不容易分析了。例如香字,說文說文說:說:“香香,芳也;從黍,從甘。,芳也;從黍,從甘。”春秋傳春秋傳曰:曰:“黍稷馨香,黍稷馨香,”是一個會意字;又如書是一個會意字;又如書字,字,說文說文說:說:“書書,箸也;從聿(筆),箸也;從聿(筆),者聲,者聲,”是一個形聲字;但是香、書都不能是一個形聲字;但是香、書都不能根據隸變以後的構造來分析。我們研究漢字根據隸變以後的構造來分析。我們研究漢字的構造,也應該有歷史主義的觀點。的構造,也應該有歷史主義的觀點。五、作業五、作業 分析下面字的形體構造,並簡要說明分析下面字的形體構造,並簡要說明它們它們字形與字義的關係。字形與字義的關係。 人人 解解 高高 大大 詩詩 車車 聞聞 刃刃 亦亦 星星 從從 初初 息息 伐伐 戍戍 林林 涉涉 逐逐 看看 集集 取取 群群 盆盆 問問 粉粉 斧斧 徒徒 雷雷 哀哀 符符 鳳鳳 構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