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穴位含太溪穴等专业研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4867158 上传时间:2021-10-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脚踝穴位含太溪穴等专业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脚踝穴位含太溪穴等专业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脚踝穴位含太溪穴等专业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脚踝穴位含太溪穴等专业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脚踝穴位含太溪穴等专业研究(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从下往上触摸小腿的外侧,左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之处,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这两块凸骨以线连结,以此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足三里穴。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该处即是。三阴交穴名意指足部的三条阴经中气血物质在本穴交会。本穴物质有脾经提供的湿热之气,有肝经提供的水湿风气,有肾经提供的寒冷之气,三条阴经气血交会于此,故名三阴交穴。三阴交穴,十总穴之一。所谓“妇科三阴交”,顾名思义此穴对于妇症

2、甚有疗效,举凡经期不顺,白带,月经过多,过少,经前综合症,更年期综合症等,皆可治疗;又此穴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交会之处,因此应用广泛,除可健脾益血外,也可调肝补肾。亦有安神之效,可帮助睡眠女人常揉三阴交终身不变老取穴方法: 用度骨同身寸的方法在内踝尖上直上3吋,自己的手指,4指幅宽,按压有一骨头为胫骨,此穴位于胫骨后缘靠近骨边凹陷处。昆仑穴位置:在外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平外踝高点取穴。申脉 别名阳跷,属足太阳膀胱经。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跷。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布有腓肠神经和外踝动脉网,有补阳益气、疏导水湿之功效1。位置:脚外踝中央下端一厘米凹处。丘墟穴位于足外踝的前

3、下方,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解溪穴位于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当拇长伸肌踺与趾长伸肌腱之间。太溪穴位置:在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主治:常用于月经不调、遗精阳痿、小便不利、咽喉肿痛、牙痛、耳鸣、耳聋、失眠、咳嗽、气短、腰痛、足跟痛等疾病的治疗与保健。大钟穴正坐或仰卧位,平太溪下0.5寸,当跟腱附着部的内侧凹陷处取穴。水泉穴:在足内侧,内踝后下方,当太溪直下1寸,跟骨结节的内侧凹陷处。照海穴:内髁尖正下方凹陷处商丘穴正坐垂足或仰卧位,在内踝前下方凹陷处。当舟骨结节与内踝高点连线之中点处取穴。中封穴位于人体的足背侧,当足内踝下缘前1寸,肌腱的内侧,踝关节背屈时逞凹陷处。金门(关梁、

4、梁关)足太阳膀胱经 (BL63) 郄穴定位 在足外侧,当外踝前缘直下,骰骨下缘处。主治 癫痫、小儿惊风、腰痛、下肢痹痛。至阴穴 【定位】 足小趾外侧趾甲角旁0.1寸。 【解剖】 有趾背动脉及趾跖侧固有动脉形成的动脉网;布有趾跖侧固有神经及足背外侧皮神经。 【主治】 胎位不正,滞产。 头痛,目痛,鼻塞,鼻衄。 【操作】 浅刺0.1寸;胎位不正用灸法。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胎位不正、神经性头痛等。艾灸至阴矫正胎位,成功率较高。 【备注】 足太阳膀胱经的井穴 艾灸该穴对纠正胎位不正有奇功,临床上一般一到两周就可以见效,且操作简单,基本无副作用。足窍阴穴及相关介绍分享到: 位置:在足第4趾末节

5、外侧,距趾甲角 0.1寸(指寸)。取法:正坐垂足或仰卧位,在第四趾外侧,距趾甲角0.1寸处取穴。穴位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趾背腱膜、趾骨骨膜。皮肤由足背中间皮神经的外侧支和腓肠外侧皮神经分布。跖背动脉在趾蹼处分出二支趾背动脉,分布于各趾的相对缘。趾底总动脉也发出趾底固有动脉到各趾,因此各趾均有四条趾动脉,即二条趾背动脉,二条趾底固有动脉,各动脉均与同名静脉和神经伴行,走行于各趾的跖背面与侧面的交界线上,在趾端形成各自的网,营养并支配趾关节、腱膜和皮肤。功用:疏肝解郁,通经活络。主治病症:1、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神经性头痛,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2、循环系统疾病:高血压,脑血管病后遗症,足踝肿痛;

6、3、五官科系统疾病:结膜炎,耳聋,耳鸣;4、其它:哮喘,胸膜炎。 信息来源于 “砭萃网”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 网址:增强记忆力的穴位增强记忆力的穴位!2009年02月12日 星期四 09:46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记忆力必然会有所衰退。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几个增强记忆力的穴位。茶余饭后常做自我按摩具有增强记忆,提高智力,延缓大脑衰老的作用 按揉风池坐位,两手中指指尖,按在颈部的风池穴逐渐用力向下按压,待穴位处出现酸胀感后,再作环形揉动至同侧额部。每次约分钟,如此每日次。功效:益聪明目。说明:风池在项部,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点按攒竹曲肘放在桌子上,两手半

7、握拳。拇指伸开,拇指置于攒竹穴。两拇指逐渐用力向穴位上方顶点按揉,待穴位周围至眼区有酸胀感觉时再按压分钟松指。每日次。功效:明目通络。说明:攒竹在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按揉太阳两拇指指腹,分别按两侧太阳穴。逐渐用力按揉,待酸胀感从穴位扩散至两侧时继续按揉分钟。每日次。功效:醒脑益智。说明:太阳在眉梢与外眼角连线中点,向后约寸凹陷处。拉耳廓双手拇指、食指指面捏紧耳廓根部,上下拉动,用力均匀。每分钟次左右,连续拉分钟,以整个耳朵有明显的热胀感为度。功效:聪耳健脑。按揉涌泉坐位,右手拇指指腹按揉左右涌泉穴各次。以左右各次为一轮,每次轮。每日次。功效:壮阳养神。说明:涌泉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

8、足底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与后交点上。内庭穴求助编辑百科名片内庭穴,ST44 Ni tng,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在足背当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主治:齿痛,咽喉肿病,口歪,鼻衄,胃病吐酸,腹胀,泄泻,痢疾,便秘,热病,足背肿痛。近人报道还可以治疗三叉神经痛,急慢性肠炎,肠疝痛,脚气。目录定位 取穴方法 解剖 功效 主治 配伍 操作 临床运用 方例 备注 歌诀 文献摘录 现代报道摘录 1. 小儿吐乳 2. 腹股沟急慢性疼痛 展开 定位 取穴方法 解剖 功效 主治 配伍 操作 临床运用 方例 备注 歌诀 文献摘录 现代报道摘录 1. 小儿吐乳 2. 腹股沟急慢性疼痛 展开 编辑本段

9、定位足背第2、3趾间缝纹端。 编辑本段取穴方法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跷足的姿势,此穴位于脚底部,在第二趾根部,脚趾弯曲时趾尖碰到处。约第二趾趾根下约三厘米处。 编辑本段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和趾腱膜。分布有足底内侧神经的趾足底总神经,有足背静脉网;布有腓浅神经足背支。 编辑本段功效清胃热,化积滞。 编辑本段主治齿痛、咽喉肿痛、鼻衄等五官热性病证。 热病。 吐酸、腹泻,痢疾,便秘等肠胃病证。 足背肿痛,跖趾关节痛。 古代记述:齿痛,鼻衄,口歪,口噤,口臭,胃热上冲,喉痹,腹胀满,肠疝痛,泄泻,赤白痢,便秘,足背肿痛,发热,烦躁,嘈杂,食不化,胫痛不可屈伸,疟,不嗜食,恶食,小便出血,小腹满,石蛊,寒疟面肿,肠鸣,瘾疹,耳鸣。 近人报道:牙痛,三叉神经痛,急慢性肠炎,肠疝痛,脚气。 编辑本段配伍配合谷治齿痛;配地仓颊车治口歪。 编辑本段操作直刺或斜刺0.50.8寸。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编辑本段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齿龈炎、扁桃体炎、趾跖关节痛等。配合谷主治牙龈肿痛; 配太冲、曲池、大椎等主治热病。 编辑本段方例胫痛不可屈伸:内庭、环跳。 厥逆:内庭、章门。 小腹16胀:内庭、临泣。 睛痛:内庭、上星。 牙痛、扁桃体炎:内庭、合谷。7文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