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五星红旗》_模板

上传人:siy****11 文档编号:34855964 上传时间:2021-10-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一面五星红旗》_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面五星红旗》_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面五星红旗》_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一面五星红旗》_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面五星红旗》_模板(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一面五星红旗 模板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1认识摊、奈”等 5 5 个生字,会写 窄、脖”等 1313 个生字,正确读写 假日、背包”等词语。 2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3懂得尊重和爱护国旗,体会世界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 课前准备 11每个小组自制一套字词卡片。 22制作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激情导入,提示课题 11出示多媒体课件:升国旗仪式录像。 22教师导入:同学们,在这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中,望着徐徐升起的五星红旗,你会想到些 什么? 33心灵对话:学生自由谈论自己的感想。 44导引课题:是呀,五星红旗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尊重和爱护 它。下

2、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 一面五星红旗”的故事。(板书课题) 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本课生字及所在词语,多读几遍。 (给学生留有 充足的读书时间) 22小组合作学习。 a.a. 拿出小组自制的词语卡片进行认读,说说自己认识哪些字,怎么认识的。互相教读不认识 的字词,并想办法快速记住。 b b轮读生词卡片,讨论词语意思。 c c轮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d.d.提出不懂的问题,交流解决。 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学习,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帮助释疑解难。 33集体交流反馈。 a.a. 课件出示生字新词,开火车快速认读。为生字再找些新朋友组成词语, 请学生在黑板上

3、写 下来。 b b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学生评议。 c c提出小组内没有解决的疑问,全班讨论。 (有些需要深入读书方能解决的问题可写在黑板 上,暂不讨论) 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1. 请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生字的字形, 想想这些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 怎样写才美观。 2.2. 全班交流,教师相机范写比较难写的生字,如 窄、摔”等字。 3.3. 练习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4.4. 展示学生的书. .写作业,进行评议。 第二课时 听写生字、词语 细读课文,互动探究 11自主学习: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 22小组合作: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及收获,组长带领组

4、员把大家的收获进行 整理归纳。 a a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b.b. 我”为什么不接受老板的条件? 33集体交流:每组派一个代表进行汇报, 教师结合学生发言相机出示描写面包店老板的语句, 引导学生认真进行品读,并结合上下文弄清其态度变化的原因 一被 我”的爱国行为深深打 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关段落。 动情朗读,升华感悟 11通过认真读课文,你觉得 我”和面包店老板是怎样的人,你想对那个面包店老板或作者说 些什么?请学生畅所欲言。 22带着对作者及面包店老板的敬佩之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3自由组合,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44请一组同学朗读,全班同学共同评议。 研读课文,体会按事

5、情发展顺序叙述的表达方法 11读了课文,同学们被 我”的爱国情感和中外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所深深感动。请同学 们再来读读课文,想想课文的叙述顺序。 2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的表达方法(先写漂流过程:出 发、遇险、来到小镇面包店;再写来到小镇后的情况:向老板求助,和老板谈交换面包的条 件,拒绝用五星红旗交换,被老板救助) 拓展练习 11摘抄文中感人的语句。 22练习讲述这个故事。 33写一写自己读过课文的感想。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设计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 https:/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 ,转载 请注明出处! 学习目标 1 1 认识 坝、傣”等

6、5 5 个生字。会写 坪、坝”等 1212 个字。能正确读写 坪坝、穿戴、 打扮”等 1919个词语。 2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 3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课前准备 1 1 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 2具有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或 CDCD 碟片。 3 3 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举行民族风情”展示会 1.1.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不同的的民族有不同的 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下面我们举行一个 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 关图

7、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 2视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 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3 3 评选最佳学生,颁发小奖品。 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 1 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 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 2 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3 3教师配乐范读。选择具有云贵民族风情的乐曲,如小河淌水 、蝴蝶泉边、有 一个美丽的地方等配乐。 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8、。 1 1 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 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2. 学生试读。 3 3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第一自然段:坪坝(b b a)绒球花傣(d d a)i族景颇(p po)族 阿昌(chcho ngng 族德昂(dngng)族绚丽多彩 第三自然段:蝴蝶孔雀舞摔跤(ji ji 山狸 第四自然段:凤尾竹摇晃(hucnghucng) 分组朗读,组间比赛 1.1. 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 2 各组练习后进行比

9、赛。 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 1、 指名读生字,新词。 2 2、 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 a着重分析指导 戴、蝴、蝶、雀、舞”。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戴”,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 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 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构成。 雀”字 小”字下边的撇(丿)要长些。 舞”字中间四竖要写短小、靠拢些,第三横要长些,整个字第十三画是撇折。 b b 学生写字。 3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 1 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

10、课我们要急需朗 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发现民族小学的美和课文的美。 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 1 第一自然段 a.a. 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b. 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C.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 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d.d.配乐朗读这一段。 2.2. 第二、三自然段。 a.a. 当,当当!当,当当! ”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 各自轻声朗读第二、 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 说说

11、你是怎么 知道的。 b.b. 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 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 来跳去都不去张望; 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 响亮,声音抑扬顿挫 c.c. 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 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 体会仿佛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 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 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d.d. 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么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 4 4第四自

12、然段。 a.a. 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 b.b. 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 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c.c. 抒情地齐读这一自然段。 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1. 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2. 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抄写句子,加强积累 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布置综合性学习 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 可以用日记的方式 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 1 1我们的民族小学

13、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 https:/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出处! 中国使用筷子,在人类文明史上是一桩值得骄傲和推祟的科学发明。 李政道论证中华民族是 一个优秀种族时说: 中国人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发明了筷子。如此简单的两根东西,却高 妙绝伦地应用了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筷子是人类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都能做, 且不怕高热,不怕寒冻,真是高明极了。比较起来,西方人大概到 1616 世纪、1717 世纪才发明 了刀叉,但刀叉哪能跟筷子相比呢 ?” 日本的学者曾测定, 人在用筷子夹食物时, 有 8080 多个关节和 5050 条肌肉在运动,并且与 脑神经有关。因此,用

14、筷子吃饭使人手巧,可以训练大脑使之灵活,外国人对这两根神奇的 棍状物能施展出夹、挑、舀、撅等功能钦羡不已,并以自己能使用它进食而感到高兴。 中国的筷子是十分讲究的, 筷子”又称 箸”远在商代就有用象牙制成的筷子。 史记 宋 微子世家中记载 纣始为象箸”。用象牙做箸,是富贵的标志。做筷子的材料也不同,考究 的有金筷、银筷、象牙筷,一般的有骨筷和竹筷,现在有塑料筷。湖南的筷子最长,有的长 达两尺左右;日本的筷子短而尖, 这是由于吃鱼片等到片状食物的缘故。 筷子传入日本是唐 代,现在它是世界上生产使用筷子最多的国家,平均年产 130130 亿双筷子,其中 9090%,是只 用一次的 剖箸”日本人还把

15、每年的 8 8 月 4 4 人日定为 筷子节”并且在使用筷子时讲究 忌 七筷” 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人们对使用筷子也形成了一些礼仪上的忌讳, 下面我讲给大家听, 认真点呦! 一忌敲筷。即在等待就餐时,不能坐在餐边, 一手拿一根筷子随意敲打,或用筷子敲打 碗碟或茶杯。 二忌掷筷。在餐前发放筷子时,要把筷子一双双理顺,然后轻轻地放在每个人的餐桌前; 距离较远时,可以请人递过去,不能随手掷在桌上。 三忌叉筷。筷子不能一横一竖交叉摆放, 不能一根是大头,一根是小头。筷子要摆放在 碗的旁边,不能搁在碗上。 四忌插筷。在用餐中途因故需暂时离开或筵席中暂时停餐时, 要把筷子轻轻直搁在桌子 上或餐碟边,一般称

16、为直筷,而不能插在饭碗里。 五忌挥筷。在夹菜时,不能把筷子在菜盘里挥来挥去, 上下乱翻,遇到别人也来夹菜时, 要有意避让,谨防 筷子打架”。 六忌舞筷。在说话时,不要把筷子当作刀具,在餐桌上乱舞;也不要在请别人用菜时, 把筷子戳到别人面前,这样做是失礼的。 七忌横筷。将筷子横搁在碟子上, 那是表示酒醉饭饱不再进膳了。 但横筷礼一般用于平 辈或比较熟悉的朋友之间。 小辈为了表示对长者的尊敬, 必须等长者先横筷后才能跟着这么 做。据史载,宋代有个官员陪皇帝进膳时,因先横筷而犯了大不敬的罪。现在用膳时,即使 先吃完饭的,也不立即收拾碗筷,要等全桌膳毕后再一起收拾,可以说这是古代横筷礼仪的 延续,表示

17、 人不陪君筷陪君”。 同学们看了筷子语言,大家学到了许多知识吧! 那我们在吃饭的时候就一定要注意筷子 礼节呀! 筷子语言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 https:/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大牛和小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1、 通过学习,了解并表现老牛和小牛的不同特征。 2 2、 通过回忆、想象使学生能表现出老牛和小牛在一起亲密的情景。 3 3、 培养学生敬老爱幼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点: 画出老牛与小牛的不同特征。 教学难点: 能表现出老牛和小牛之间的亲密关系。 教学准备: 师:PPTPPT、范画、画纸、油画棒、水彩笔等 生:各种形状的纸片(可拼凑成一只牛) 、画

18、纸、油画棒、水彩笔等常用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1、 听声音,猜动物:播放牛的叫声,猜猜它是谁。 2 2、 你认识什么牛呢? 【设计意图】 导入部分是一个激发学生参与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 设计巧妙的导入可以 很好的把学生引入课堂。 我设计的这个导入很简单, 只是开门见山的让学生猜声音让学生知 道我们这堂课是上和牛有关的内容。 这样的导入既节省了时间,也非常自然而且也激发了学 生的好奇心。 二、 了解牛的特征 1 1、 图文连线题。 多媒体出示奶牛、水牛、黄牛、牦牛的图片和名称:这些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四种牛, 你能连线吗? 2 2、 简析牛的特征。 为什么你们能一眼就认出来它是奶

19、牛(水牛、黄牛、牦牛)呢? 一一学生讲牛的特点, 教师简单介绍: (1 1) 奶牛:身披黑白花衣裳,牛角短而弯,乳房特别大,有营养的牛奶。 (2 2) 黄牛:身披黄褐色皮毛,牛角短而直,帮助人们耕地拉车。 (3 3) 水牛:身披灰色的皮毛,牛角长又弯,像一艘小船,特别喜欢玩水。 (4 4) 牦牛:身披长而密的毛,四肢短又粗,擅长在寒冷的高原上行走,是高原上不可 替代的搬运工。 【设计意图】 此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一些关于牛的小知识, 首先出示生活中常见的四 种牛的图片,通过观察对比,用连线的方式区分出不同牛的特征, 然后又通过教师的简单介 绍了解不同牛的习性。图文结合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牛的

20、印象。 三、 表现牛的动态 1 1、 回忆牛的动态。 回忆生活中见到的牛,说说它们平时有些什么动作?引导学生回忆牛的四肢及头部的动 作。 2 2、 摆摆牛的动态。 请学生四人一小组合作,用信封里的学具拼摆出牛的姿势。 学生可以把这些部件拼摆成牛的各种姿态,如:跑动的、低头吃草的、嬉戏的等。对摆 出另外动态的学生给予奖励,并让学生上台展示。 3 3、 故事中牛的动态。 教师将牛的各种姿态联想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并让学生注意牛的各种姿势: 站着的姿势、 抬头的姿势、低头的姿势、扭头的姿势、甩尾的姿势 4 4、 名画中牛的动态: 欣赏中国名画五牛图中牛的种类与动态。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上一环节的

21、深入,让学生学会画出牛的外形还不够, 还必须让 学生把牛画 活”这一环节通过一个简单的小教具 一可随意拼摆的纸片牛, 就能轻松解决这 个问题,而且教具直观的演示和学生动手操作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印象。 五、表现老牛和小牛 1 1、 板演老牛和小牛。 师在黑板上画简笔画: 有一位牛宝宝来找妈妈了, 你们瞧,牛宝宝偎依在牛妈妈的身边, 和妈妈说着悄悄话呢! 2 2、 揭示课题:老牛和小牛。 3 3、 比较老牛和小牛。 出示老牛和小牛的图片, 引导学生从牛的身体大小、 牛角、尾巴等方面比较出老牛和小 牛的不同。 板书:老牛:体大,牛角长而弯,尾巴长。 小牛:体小,没长角,尾巴短。 4 4、 启

22、发想象。 想一想我们和妈妈在一起的样子,想象一下老牛和小牛在一起还会做什么事情?启发学 生想象老牛和小牛其他的亲密场景,如:一同嬉水、争草吃等。 5 5、 教师小结: 原来老牛和小牛就像我们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在一起一样相亲相爱, 一起生活、一起玩耍。 相互照顾,相互疼爱。提示学生拟人化的表现老牛和小牛。 【设计意图】此环节包含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那么如何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 我通过以 下几点来解决 11出示老牛和小牛的图片, 让学生对比分析他们不同的特征, 突出本课的重点 22以板画为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老牛和小牛在一起的场景,再以此联想到自己和自己父 母在一起的场景,培养敬老爱幼的良好品德,

23、突破本课的难点。 六、 欣赏优秀作品 第一幅:观察牛的数量和它们的活动。 第二幅: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活动环境, 启发学生说一说还有什么地方老牛和小牛也很 喜欢去玩的? 第三幅:看出这头牛和其他画中的牛的不同点,提醒学生可以用花纹装饰牛。 第四幅:这幅画把老牛画的好大,小牛画的好小!为什么要这样画呢?提示学生用夸张 的方法变现老牛和小牛。 【设计意图】 优秀的学生作品有一定的引导示范作用, 欣赏这些作品的目的是为了让学 生能受到一定的启示,而不能让学生产生对作品内容的依赖, 导致习作千篇一律。 所以,每 出示一幅画,教师不但介绍作品内容精彩的部分, 还让学生进行想象,打开了学生发散性思 维。 七、 学生绘画创作 学生绘画,教师巡回指导。对牛的动态表现不够生动的和想象力欠佳的学生加以指导。 八、 作业讲评 1 1、 自评:请学生自己介绍一下画了什么,它们在干什么?最满意的地方是哪里? 2 2、 互评:你比较欣赏谁的画?说说理由。并提出修改建议。 九、 欣赏拓展 课件展示有关牛的美术作品,了解牛的不同表现形式,教师简单介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