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修2知识点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34843409 上传时间:2021-10-2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81.3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化学选修2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化学选修2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化学选修2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化学选修2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选修2知识点(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第一单元走进化学工业教学重点(难点):1、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基本问题。2、工业制硫酸的生产原理。平衡移动原理及其对化工生产中条件控制的意义和作用。3、合成氨的反应原理。合成氨生产的适宜条件。4、氨碱法的生产原理。复杂盐溶液中固体物质的结晶、分离和提纯。知识归纳:1制硫酸反应原理造气:S+O2=SO2催化剂催化氧化:2SO2+O 2、2SO3吸收:SO3+H2O=H2SO4 98.3%的硫酸吸收。原料选择黄铁矿:FeS2硫磺:S反应条件催化剂、2SO2+O22SO3放热可逆反应(低温、高压会提升转化率)转化率、控制条件的成本、实际可能性。400c500C,常压。帆触媒:V2O5

2、三废处理废气:SO2+Ca(OH)2=CaSO3+H2OCaS5+H2SO4=CaSO4+SO2 T+H2O废水:酸性,用碱中和废渣:黄铁矿废渣一一炼铁、有色金属;制水泥、制砖。局部循环:充分利用原料能量利用热交换:用反应放出的热预热反应物。2制氨气反应原理催化剂N2+3H2工高温高压、2NH3 放热、可逆反应(低温、高压会提升转化率)反应条件:铁触媒 400500 C, 10MPa30MPa生产过程1、造气:N2:空气(两种方法,(1)液化后蒸发分离出氮气和液氧,沸点N2-196C, H2-183C; (2)将氧气燃烧为 CO2再除去)。H2:水合碳氢化合物(生成 H2和CO或CO2)2、净

3、化:避免催化剂中毒。除 H2S: NH3H2O+H2S=NH4HS+H 2O除 CO: CO+H2O=CO2+H2 K2CO3+CO2+H2O=2KHCO 33、氨的合成与分离:混合气在合成塔内合成氨。出来的混合气体中15%为氨气,再进入冷凝器液化氨气,剩余原料气体再送入合成塔。工业发展1、原料及原料气的净化。2、催化剂的改进(磁铁矿) 3、环境保护三废处理废气:H2S 直接氧化法(选择性催化氧化)、循环。CO2生产尿素、碳镂。废液:含氧化物污水-生化、加压水解、氧化分解、化学沉淀、反吹回炉等。含氨污水-蒸储法回收氨,浓度较低可用离子交换法。废渣:造气阶段产生氢气原料的废渣。煤渣(用煤),炭黑

4、(重油)。3制纯碱氨碱法1、CO2通入含NH3的饱和NaCl溶液中NH 3+CO2+H2O=NH 4HCO3NaCl+NH 4HCO3=NaHCO 3 J +NH 4Cl2、2NaHCO3Na2CO3+CO2 f +H2O T(索尔维)缺点:CO2来自 CaCO3, CaOCa(OH)2 2NH3+CaCb+2H2OCaCl2的处理成为问题。和NaCl中的C没有充分利用,只有7。%。CaCO3的利用不够充分。联合法(侯德榜)与氨气生产联合起来:NH3、CO2都来自于合成氨工艺;这样NH4C1就成为另一产品化肥。综合利用原料、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NaCl利用率达96%。资料:一、硫酸的用途硫

5、酸是基本化学工业中重要产品之一。它不仅作为许多化工产品的原料, 而且还广泛地应用于其他的国民经济部门。它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需要数 量日益增加。硫酸作用如下:1、为农业生产服务(1)肥料的生产。硫酸俊(俗称硫钱或肥田粉):2NH3 + H2SO4=(NH4)2SO4;和过磷酸钙(俗称过磷酸石灰或普钙):Ca3(PO4)2 + 2H2SO4 = Ca(H 2P04)2+ 2CaS0 4;(2)农药的生产。如硫酸铜、硫酸锌可作植物的杀菌剂,硫酸鸵可作杀鼠剂,硫酸亚铁、硫酸铜可作除莠剂。最普通的杀虫剂,如 1059 乳剂 (45%)和 1605 乳剂 (45%) 的 生产都需用硫酸。为大家所熟悉的滴

6、滴涕,每生产 1t 需要 20%发烟硫酸 1.2t。2、为工业生产服务(1) 冶金工业和金属加工。在冶金工业部门,特别是有色金属的生产过程需要使用硫酸。例如:电解法精炼铜、锌、镉、镍时,电解液用硫酸,某些贵金属的精炼,也需要硫酸来溶解去夹杂的其他金属。在钢铁工业中进行冷轧、冷拔及冲压加工之前,都必须用硫酸清除钢铁表面的氧化铁。在轧制薄板、冷拔无缝钢管和其他质量要求较高的钢材,都必须每轧一次用硫酸洗涤一次。另外,有缝钢管、薄铁皮、铁丝等在进行镀锌之前,都要经过用硫酸进行酸洗手续。在某些金属机械加工过程中,例如镀镍、镀铬等金属制件,也需用硫酸来洗净表面的锈。在黑色冶金企业部门里,需要酸洗的钢材一般

7、约占钢总产量的5%6%,而每吨钢材的酸洗,约消费 98%的硫酸30 kg50kg。(2) 石油工业汽油、润滑油等石油产品的生产。需要浓硫酸精炼,以除去其中的含硫化合物和不饱和碳氢化合物。每吨原油精炼需要硫酸约24kg,每吨柴油精炼需要硫酸约31kg。石油工业所使用的活性白土的制备,也消耗不少硫酸。(3) 其他化工生产和其他工业部门。例如,在浓缩硝酸中,以浓硫酸为脱水剂;氯碱工业中,以浓硫酸来干燥氯气、氯化氢气等;无机盐工业中,如冰晶石(Na3AlF6)、硼砂(Na2B4O7 10H2。)、 磷酸三钠、磷酸氢二钠、硫酸铅、硫酸锌、硫酸铜、硫酸亚铁以及其他硫酸盐的制备都要用硫酸。许多无机酸如磷酸、

8、硼酸、铬酸(H2CrO4 ,有时也指CrO3)、氢氟酸、氯磺酸(C1SO3H);有机酸如草酸(COOH)2、醋酸等的制备,也常需要硫酸作原料。此外炼焦化学工业(用硫酸来同焦炉气中的氨起作用副产硫酸铵) 、电镀业、制革业、颜料工业、橡胶工业、造纸工业、油漆工业(有机溶剂的制备) 、工业炸药和铅蓄电池制造业等等,都消耗相当数量的硫酸。3、解决人民 “穿”与 “用 ”等问题。(1) 化学纤维的生产。粘胶丝,它需要使用硫酸、硫酸锌、硫酸钠的混合液作为粘胶抽丝的凝固浴。每生产1t粘胶纤维,需要消耗硫酸 1.2t1.5t,每生产1t维尼龙短纤维, 就要消耗98%硫酸230kg,每生产1t卡普纶单体,需要用

9、 1.6t20%发烟硫酸。 此外,在尼龙、醋酸纤维、聚丙烯腈纤维等化学纤维生产中,也使用相当数量的硫酸。(2) 化学纤维以外的高分子化合物生产。塑料等高分子化合物,在国民经济中越来越占有重要的地位。每生产 1t 环 氧树脂,需用硫酸 2.68t,号称 塑料王”的聚四氟乙烯,每生产 1t,需用硫酸 1.32t ;有机硅树胶、硅油、丁苯橡胶及丁腈橡胶等的生产,也都要使用硫酸。(3) 染料工业。几乎没有一种染料(或其中间体)的制备不需使用硫酸。偶氮染料中间体的制备需要进行磺化反应,苯胺染料中间体的制备需要进行硝化反应,两者都需使用大量浓硫酸或发烟硫酸。所以有些染料厂就设有硫酸车间,以配合 需要。(4

10、) 日用品的生产。生产合成洗涤剂需要用发烟硫酸和浓硫酸。塑料的增塑剂(如苯二甲酸酐和苯二甲酸酯) 、 赛璐珞制品所需的原料硝化棉, 都需要硫酸来制备。 玻璃纸、羊皮纸的制造,也需要使用硫酸。此外,纺织印染工业、搪瓷工业、小五金 工业、肥皂工业、人造香料工业等生产部门,也都需要使用硫酸。(5)制药工业。磺胺药物的制备过程中的磺化反应,强力杀菌剂吠喃西林的制备过程中的 硝化反应,都需用硫酸。此外,许多抗生素的制备,常用药物如阿斯匹林、 咖啡因、维生素 B2、B12及维生素C、某些激素、异烟肿、红汞、糖精等的 制备,无不需用硫酸。4、巩固国防某些国家硫酸工业的发展,曾经是和军用炸药的生产紧密连结在一

11、起的。无论军用炸药(发射药、爆炸药)或工业炸药,大都是以硝基化物或硝酸酯为其主要成分。主要的有硝化棉、三硝基甲苯 (TNT)、硝化甘油、苦味酸等。虽然这些化合物的制备是依靠硝酸,但同时必须使用浓硫酸或发烟硫酸。5、原子能工业及火箭技术原子反应堆用的核燃料的生产,反应堆用的钛、铝等合金材料的制备,以 及用于制造火箭、超声速喷气飞机和人造卫星的材料的钛合金,都和硫酸有 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从硼砂制备硼烷的过程需要多量硫酸。硼烷的衍生物是 最重要的一种高能燃料。硼烷又用做制备硼氢化铀用来分离铀235的一种原料。二、氨气1、氮肥工业原料与酸反应生成俊盐2、硝酸工业原料能被催化氧化成为 NO3、用作制冷剂

12、 易液化,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三、纯碱烧碱(学名氢氧化钠)是可溶性的强碱。纯碱(学名碳酸钠)实际上是 个盐,由于它在水中发生水解作用而使溶液呈碱性,再由于它和烧碱有某些 相似的性质,所以它与烧碱并列,在工业上叫做两碱”。烧碱和纯碱都易溶于 水,呈强碱性,都能提供Na+离子。这些性质使它们被广泛地用于制肥皂、纺织、印染、漂白、造纸、精制石油、冶金及其他化学工业等各部门中。1、普通肥皂。高级脂肪酸的钠盐,一般用油脂在略为过量的烧碱作用下进行皂化而制得 的。员一C一。一,由Ri COONa CH -OH取一C - 0+ CH -OH| IRaC0 CHR3COOXa CH20H油脂高皴脂肪醛 c船皂)

13、甘油如果直接用脂肪酸作原料,也可以用纯碱来代替烧碱制肥皂。2Q 田酒 COOH+1旧皿=2(hH 乩OONHCOz t +比 0 硬脂酱硬脂酸钠(钠皂)2、印染、纺织工业。要用大量碱液去除棉纱、羊毛等上面的油脂。生产人造纤维也需要烧碱或纯碱。例如,制粘胶纤维首先要用1820%烧碱溶液(或纯碱溶液)去浸渍纤维素,使它成为碱纤维素,然后将碱纤维素干燥、粉碎,再加二硫化碳。s=c c;c&hso4)门最后用稀碱液把磺酸盐溶解,便得到粘胶液。再经过滤、抽真空(去气 泡),就可用以抽丝了。3、精制石油。为了除去石油储分中的胶质,一般在石油储分中加浓硫酸以使胶质成为酸渣而析出。经过酸洗后,石油里还含有酚、

14、环烷酸等酸性杂质以及多余的硫 酸,必须用烧碱溶液洗涤,再经水洗,才能得到精制的石油产品。4、造纸工业。首先要用化学方法处理,将含有纤维素的原料(如木材)与化学药剂蒸煮 制成纸浆。所谓碱法制浆就是用烧碱或纯碱溶液作为蒸煮液来除去原料中的 木质素、碳水化合物和树脂等,并中和其中的有机酸,这样就把纤维素分离 出来。5、冶金工业。往往要把矿石中的有效成分转变成可溶性的钠盐,以便除去其中不溶性的杂质,因此,常需要加入纯碱(它又是助熔剂),有时也用烧碱。例如,在 铝的冶炼过程中,所用的冰晶石的制备和铝土矿的处理,都要用到纯碱和烧 碱。又如冶炼鸨时,也是首先将精矿和纯碱焙烧成可溶的鸨酸钠后,再经酸 析、脱水

15、、还原等过程而制得粉末状鸨的。6、化学工业。制金属钠、电解水都要用烧碱。许多无机盐的生产,特别是制备一些钠盐(如硼砂、硅酸钠、磷酸钠、重铭酸钠、亚硫酸钠等等)都要用到烧碱或纯碱。合成染料、药物以及有机中间体等也要用到烧碱或纯碱。此外,纯碱还用于食品工业和日常生活中。第二单元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教学重点(难点):1、天然水净化和污水处理的化学原理,化学再水处理中的应用和意义。硬水的软化。中和法和沉淀法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2、海水晒盐。海水提镁和海水提澳的原理和简单过程。氯碱工业的基本反应原理。从海水中获取有用物质的不同方法和流程。3、石油、煤和天然气综合利用的新进展。知识归纳:方法原理混凝剂:明矶

16、、绿矶、硫酸铝、聚合铝、硫酸亚铁、硫酸铁等混凝法Al 3+3H 20、3H +Al(OH) 3絮状胶体(吸附悬浮物);带止电(使胶体杂质聚沉)。生活用水净化过程:混凝沉淀-过滤-杀菌天硬水:含有较多的 Ca2+,Mg2+的水,较少或小含的为软水。然不利于洗涤,易形成锅垢,降低导热性,局部过热、水爆炸。的暂时硬度:Ca(HCO3)2或Mg(HCO 3)2引起的硬度。1、加热净化化学软化法法永久硬度:钙和镁的硫酸盐或氯化物引起的硬度。2、药剂法:纯碱、生石灰、磷酸盐3、离子父换法:离子父换树脂,不溶于水但能与同电性离于交换2NaR+Ca2+=CaR2+2Na +再生:CaR2+2Na +=2NaR

17、+Ca 2+污物理法一级处理:格栅间、沉淀池等出去不溶解的污染物。预处理。水(微)生二级处理:除去水中的可降解有机物和部分胶体污染物。处物法理三级处理:中和法-酸性废水(熟石灰),碱性废水(硫酸、C02)化学法沉淀法-含重金属离子的工业废水(沉淀剂,如S2-)氧化还原法。(实验:电浮选凝聚法)方法原理盐的利用海水制盐蒸发法(盐田太阳照射,海水中的水分蒸发,盐析出。盐田条件:地点(海滩、远离江河入海口) 、法)气候。盐田划分:贮水池、蒸发池、结晶池。苦卤:分离出食盐的母液。食盐利用电解(氯碱工业)电解2NaCl + 2H2O2NaOH+H 2 f +C12T阳极:2c1 -2e =C12T 阴极

18、:2H+2e =H2 T海水提澳吹出法1、氯化:C12 + 2Br =2C1 +Br22、吹出:空气(或水蒸气)吹出Br23、吸收:Br2+SO2+2H2O=2HBr+H 2SO4再用氯气氧化氢澳酸。海水提镁具体过程海水Mg(OH) 2MgCl 2Mg碱(贝壳)/过滤盐酸干燥/电解海水提取重水蒸播法、电解法、化学交换法、吸附法了解化学交换法化工目的石油分储(常压、减压)(物理)把石油分成不同沸点范围的蒸储产物,得到汽油(C511)、煤油(C1116)、柴油(C1518)等轻质油,但产量较低。裂化(化学)获得更多轻质油,特别是汽油。断链。列解(化学)获得重要有机化工原料:乙烯、丙稀、丁烯等。煤关

19、注问题提高燃烧热效率,解决燃烧时的污染,分离提取化学原料。干储隔绝空气加热。得焦炉气(H2、CH4、乙烯、CO等, 燃料)、煤焦油(苯等芳香族化合物,进一步提取)、焦炭(金属冶炼)等。气化利用空气或氧气将煤中的有机物转化为可燃性气体。C +水液化把煤转化为液体燃料的过程。直接液化:与溶剂混合,高温、高压、催化剂与氢气 作用,得到汽油、柴油、芳香烧等。煤制 油(内蒙占)。间接液化:先转变为CO和氢气,再催化合成为烧类、 醇类燃料。一碳化学以分子中只含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甲烷、甲醇等)为原料合成一系列化工原料和燃料的化学。CO:煤CH4:天然气。资料:水处理中絮凝剂的研究应用现状郝红英崔子文郝红元

20、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用水量急剧增加,工业废水也相应增加,但无论 是饮用水,工业用水,还是废水都必须经过处理才能使用或排放.目前,国内外报导的水处理方法很多,如絮凝沉淀法,生化法,离子交换法等,但是应 用最广泛,成本最低的处理方法还是絮凝沉淀法絮凝技术是目前国内外普遍用来提高水质处理效率的一种既经济又简便 的水处理技术,其关键问题之一是絮凝剂的选择.根据化学成分,絮凝剂可分为无机,有机,复合和微生物四大类.本文对其研究及应用现状分别论述如下 1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有天然高分子和合成高分子两大类.常见的有聚二乙基二甲基氯化氨,聚胺,天然聚合物(改性淀粉,腐值酸等),聚丙烯酸钠,阳离子型

21、,非离子型和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在水处理中投 加量少,絮凝速度快,受共存盐类,介质及环境温度影响小,生成污泥量也 少;而且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大分子中可带COO , - NH-, - SO3-,OH-等亲水集团,具有链状,环状等多种结构,利于污染物进入絮体, 脱色 性好.由于大多数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本身或其水解,降解产物有毒,而且合成 价格较高,故开发和利用受到一定限制,单独应用实例还较少2无机絮凝剂无机絮凝剂按金属盐可分为铝盐系及铁盐系两类;按阴离子成分又可分 为盐酸系和硫酸系;按分子量可分为低分子系和高分子系两大类2.1 无机低分子絮凝剂低分子絮凝剂包括硫酸铝,氯化铝,硫酸铁,

22、氯化铁等,其中硫酸铝最 早是由美国开发的,迄今为止一直是重要的无机絮凝剂之一.但用于水处理时,低分子絮凝剂存在着成本高,腐蚀性大,在某些场合净水效果还不理想 等缺点.2.2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是60 年代后在传统的铝盐,铁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的水处理剂,和传统药剂相比,它能成倍地提高效能,且价格相应较低,因而有逐步成为主流药剂的趋势. 目前,在日本,俄罗斯,西欧以及我国,无机高分子絮凝剂都已有相当规模的生产和应用,聚合类药剂的生产占絮凝剂总产量的30%60%1.2.2.1 简单的无机聚合物絮凝剂这类无机聚合物絮凝剂主要是铝盐和铁盐的聚合物,如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铝(二者简

23、称聚铝) ,聚合氯化铁,聚合硫酸铁(二者简称聚铁). 这些絮凝剂中存在多羟基络离子,以 OH- 作为架桥形成多核络离子,从而变成了巨大的无机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高达1X105.无机聚合物絮凝剂之所以比其他无机絮凝剂能力高,絮凝效果好,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能提供大量的如上所述的络合离子,能够强烈吸附胶体微粒,通过粘附,架桥和交联作用,从而促使胶体凝聚. 同时还发生物理化学变化, 中和胶体微粒及悬浮物表面的电荷,降低了 Z电位,使胶体粒子由原来的相斥变成相吸,破坏了胶团的稳定性,促使胶体微粒相互碰撞,从而形成絮状混凝沉淀,而且沉淀的表面积可达(2001 000) m2/g,极具吸附能力.也就是

24、说,聚合物既有吸附脱稳作用,又可发挥黏附,桥联以及卷扫絮凝作用 .2.2.2 改性的单阳离子无机聚合絮凝剂除常用的聚铝,聚铁外,还有聚活性硅胶及其改性品,如聚硅铝(铁),聚磷铝(铁). 改性的目的是引入某些高电荷离子以提高电荷的中和能力,引入羟基,磷酸根等以增加配位络合能力,从而改变絮凝效果,其可能的原因是4 :某些阴离子或阳离子可以改变聚合物的形态结构及分布,或者是两种以上聚合物之间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2.2.3 多阳离子无机聚合絮凝剂近年来,人们开始关注聚铝铁复合絮凝剂,它是含有多核聚铁及聚铝与氯根和硫酸根配位的复合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因而兼有聚铝和聚铁的优良 性能 .聚 合 硫酸 氯 化

25、 铁铝 11(PAFCS) 就是 其 中 之 一 , 其 有 效铁 铝含 量 (Al 2O3+Fe2O3)大于22%,碱化度为 65%85%,产品吸湿性小.研究表明: 在聚合氯化铝PAC 的有效铝含量大于PAFCS 有效铝铁含量的情况下,PAFCS 在饮用水及污水处理中,有着比明矾更好的效果;在含油废水及印染废水中 PAFCS 比 PAC 的效果均优, 且脱色能力也优; 絮凝物比重大, 絮凝速度快,易过滤,出水率高;其原料均来源于工业废渣,成本较低,适合工业水处理 .铝铁共聚复合絮凝剂也属这类产品,它的生产原料氯化铝和氯化铁均是廉价的传统无机絮凝剂,来源广,生产工艺简单,有利于开发应用 . 铝

26、盐和铁盐的共聚物不同于两种盐的混合物, 它是一种更有效地综合了 PAC 和 FeCl3 的优点,增强了去浊效果的絮凝剂 .3 无机 -有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虽然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对各种复杂成分的水处理适用性强,但生成的絮体却不及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生成的絮体大,且投加量大.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缺点,因此若把二者结合起来,形成无机-有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两种絮凝剂复合使用,则效果更明显.4 微生物絮凝剂国外微生物絮凝剂的商业化生产始于90 年代,因不存在二次污染,使用方便, 应用前景诱人. 如红平红球菌及由此制成的 NOC-1 是目前发现的最佳微生物絮凝剂,具有很强的絮凝活性,广泛用于畜产废

27、水,膨化污泥,有色废水的处理. 我国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品尚未见报导 .5 结论近 10 年来,随着人们对水处理认识的不断提高,残留铝对生物体产生的毒害作用倍受人们的关注,如何减少二次污染的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重视国内现有生产方法制得的饮用水中铝含量比原水一般高12倍4.饮用水中残留铝等含量高,原因可能是絮凝过程不完善,导致部分铝以氢氧化铝的微细颗粒存在于水中 . 采用强化絮凝净化法15 , 改善絮凝反应条件, 延长慢速絮凝时间等可有效地降低铝等含量.纵观絮凝剂的现状可以看出:絮凝剂的品种繁多,从低分子到高分子,从单一型到复合型,总的趋势是向廉价实用,无毒高效的方向发展,其中更有前途的可能是PASS

28、, 该产品的研制在国内还未见报导, 应该是絮凝剂进一步开发研究的方向 .海水资源1 、无穷的盐资源人类生存营养中不可缺少盐。 人类以盐作调料的历史不可考, 中国人“煮海为盐”的历史则可以追溯到 4000 余年前的夏代。进入封建社会,盐、铁成为国家两项重大的官营商品。盐、铁官卖,一方面可以保证供应,另一方面,可以作为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和调节阀门。早期海盐,是支起大锅用柴火煮熬出来的。汉、魏以前的历史书上多有“煮海为盐”的记载。开辟盐田,利用太阳和风力的蒸发作用,晒海水制盐的工艺,比起煮海为盐,是很大的进步。我国是海水晒盐产量最多的国家,也是盐田面积最大的国家。我国有盐田 37 6 万公顷。年产海

29、盐1500 万吨左右,约占全国原盐产量的70。我国著名的盐场,从北往南,有辽宁的复州湾盐场,河北、天津的长芦盐场,山东莱州湾盐场,江苏淮盐盐场以及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的南方盐场。每年生产的海盐,供应全国一半人口的食用盐和80的工业用盐。还有100 万吨原盐出口。我国海盐业对国家的贡献是很大的。海水制盐并不是原盐生产的唯一来源。事实上,世界原盐产量中,海盐只占20多一点,80左右是用工业化方法生产的矿盐。海水晒盐,节约燃料。但是,海水晒盐受天气限制,占用大量平坦土地,劳动条件十分艰苦,生产效率低。在工业化的现代,原为先进的工艺,变成了落后的工艺。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国、印度和少数气候条件特

30、别适宜的国家大规模海水晒盐。在澳大利亚和墨西哥一些非常干旱的海岸地区,使用自动化机械进行海水晒盐,生产效率极高,一个盐场工人年产原盐 7000 吨。这样既节约能源又有高效率的海水晒盐工艺是很先进的工艺。我国的许多盐场,也逐步实现了机械化生产,效率大为提高。机械化、自动化生产,为我国海水晒盐业开辟了广阔前景。2、淡水资源根据当代科学技术的调查研究结果获悉,我们人类生存的这颗星球的水资源总量达约 13.86 亿立方千米之巨 , 但其中淡水仅占水资源总量的 2.5% 。 即约 0.35 亿立方千米。而全球淡水资源总量中 69.5% 即约 0.24 亿立方千米是以人类难以利用,诸如冰川、永久积雪、用东

31、地层中的冰等固态形式存在的约 0.11 亿立方千米的淡水资源中又有约30%式地下水,人类能够利用的也仅是其中极少的一部分。难怪有识之士惊呼:人类面临的下一个生态位即将是淡水资源短缺! 索性这是我们这颗星球存在无比巨大深邃的海洋,其储存的海水多达 13.38 亿立方千米, 约占地球水资源总量的 96.5% ,因此,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充分开发海水自愿,是人类克服全球淡水资源短缺危机的必由之路和希望所在。3、化学元素的故乡海水中溶解了大量的气体物质和各种盐类。人类在陆地上发现的 lOO 多种元素,在海水中可以找到80 多种。人们早就想到应该从这个巨大的宝库中去获取不同的元素。传说炎帝时就有凤沙氏

32、教民煮海水为盐的故事。当今世界上,生产海盐的国家已达80 多个,制盐工业的新工艺、新技术也如雨后春笋般地迅速发展,从最古老的日晒法到先进的塑苫技术,海盐大大满足了人类与日俱增的耗盐量需求。人们利用海盐为原料生产出上万种不同用途的产品,例如烧碱(NaOH) 、氯气、氢气和金属钠等,凡是用到氯和钠的产品几乎都离不开海盐。难以提取的钾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须的一种重要元素,它也是海洋宝库馈赠给人类的又一种宝物。海水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钾盐资源,据计算总储量达5X1013吨,但是由于钾的溶解性低,在l升海水中仅能提取380毫克钾。而且,钾与钠离子、镁离子和钙离子共存,分离较困难,致使钾的工业开采步履维艰。目

33、前,已有采用硫酸盐复盐法、高氯酸盐汽洗法、氨基三磺酸钠法和氟硅酸盐法等从制盐卤水中提取钾;采用二苦胺法、磷酸盐法、沸石法和新型钾离子富集剂从海水中提取钾。溴是一种贵重的药品原料,可以生产许多消毒药品。例如大家熟悉的红药水就是溴与汞的有机化合物,溴还可以制成熏蒸剂、杀虫剂、抗爆剂等。地球上 99 以上的溴都蕴藏在汪洋大海中,故溴还有“海洋元素”的美称。据计算,海水中的澳含量约65毫克/厘3,整个大洋水体的澳储量可达 1X1014吨。早在 19 世纪初,法国化学家就发明了提取溴的传统方法( 即以中度卤水和苦卤为原料的空气吹出制溴工艺 ) ,这个方法也是目前工业规模海水提溴的惟一成熟方法。此外,树脂

34、法、溶剂萃取法和空心纤维法提溴新工艺正在研究中。随着新方法的不断出现,人们不仅能从海水中提取溴,还能从天然卤水及制钾母液中获取溴,溴的产量也大大增加了。镁不仅大量用于火箭、导弹和飞机制造业,它还可以用于钢铁工业。近年来镁还作为新型无机阻燃剂,用于多种热塑性树脂和橡胶制品的提取加工。另外,镁还是组成叶绿素的主要元素,可以促进作物对磷的吸收。镁在海水15中的含量仅次于氯和钠,总储量约为1.8X10吨,主要以氯化镁和硫酸镁的形式存在。从海水中提取镁并不复杂,只要将石灰乳液加入海水中,沉淀出氢氧化镁,注入盐酸,再转换成无水氯化镁就可以了。电解海水也可以得到金属镁。全世界镁砂的总产量为7. 6X106吨

35、/年,其中约有2.6X106吨是从海水中提取的。美国、日本、英国等是目前世界上生产海水镁砂产量较多的国家。铀是高能量的核燃料, 1 千克铀可供利用的能量相当于2250 吨优质煤。然而陆地上铀矿的分布极不均匀,并非所有国家都拥有铀矿,全世界的铀矿总储量也不过2X10 6吨左右。但是,在巨大的海水水体中,含有丰富的铀矿资源,总量超过4X109吨,约相当于陆地总储量的2000倍。从本世纪 60 年代起,日本、英国、联邦德国等先后着手从海水中提取铀的工作,并且逐渐建立了多种方法提取海水中的铀。以水合氧化钛吸附剂为基础的无机吸附剂的研究进展最快。当今评估海水提铀可行性的依据之一仍是一种采用高分子粘合剂和

36、水合氧化钻制成的复合型钛吸附剂。现在海水提铀已从基础研究转向开发应用研究。日本已建成年产 10 千克铀的中试工厂,一些沿海国家亦计划建造百吨级或千吨级铀工业规模的海水提铀厂。如果将来海水中的铀能全部提取出来,所含的裂变能相当于l X1016吨优质煤,比地球上目前已探明的全部煤炭储量还多 1000 倍。“能源金属”锂是用于制造氢弹的重要原料。海洋中每升海水含锂151120毫克,海水中锂总储量约为2. 5X10吨。随着受控核聚变技术的发展,同位素锂 6 聚变释放的巨大能量最终将和平服务于人类。锂还是理想的电池原料,含铿的铝捏合金在航天工业中占有重要位置。此外,锂在化工、玻璃、电子、陶瓷等领域的应用

37、也有较大发展。因此,全世界对铿的需求量正以每年7%11 %速度增加。目前,主要是采用蒸发结晶法、沉淀法、溶剂萃取法及离子交换法从卤水中提取锂。重水也是原子能反应堆的减速剂和传热介质,也是制造氢弹的原料,海水中含有2X1014吨重水,如果人类一直致力的受控热核聚变的研究得以解决,从海水中大规模提取重水一旦实现,海洋就能为人类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除了上述已形成工业规模生产的各种化学元素外,海水还将无私地奉献给人类全部其他微量元素。4 、让海水献出核燃料- 氘、氚、铀资源核能的利用是人类未来能源的希望所在。从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看,人们开发核能的途径有两条:一是重元素的裂变,如铀;二是轻元素

38、的聚变,如氘、氚。重元素的裂变技术,己得到实际应用;轻元素聚变技术,正在积极研制之中。不论是在核裂变反应的重元素铀,还是核聚变反应的轻元素氘、氚,在世界大洋中的储藏量都是巨大的。对于铀,采用人工方法轰击铀的原于核,使之分裂,可以释放出惊人的巨大能量。例如, 1 公斤铀裂变时释放的能量,相当于 2500 吨优质煤燃烧时放出的全部热能。可见,铀核裂变能是一种巨大的能源,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原于能发电。迄今为止,全世界已建成的原子能电站和正在建设的约有上千座。随着原子能发电技术的发展,对燃料铀的需要量也在不断增加。然而,陆地上铀的储藏量并不丰富,较适于开采的只有100 万吨,加上低品位铀矿及其副产铀化物

39、,总量也不超过500 万吨。可是,海水中溶解的铀的数量可达 45 亿吨,超过陆地储量的几千倍,若全部收集起来,可保证人类几万年的能源需要;不过,海水中含铀的浓度很低, 1000 吨海水只含有3 克铀。要从海水中提取铀,从技术上讲是件十分困难的事情,需要处理大量海水,技术工艺十分复杂。但是,人们已经试验了很多种海水提铀的办法,如吸附法、共沉法、气泡分离法以及藻类生物浓缩法等。氘和氚都是氢的同位素。在一定条件下,它们的原子核可以互相碰撞而聚合成一种较重的原子核- 氦核,同时把核中贮存的巨大能量( 核能 ) 释放出来。一个碳原子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时,只放出 4 电子伏特的能量,而员 -氚反应时能放

40、出 400 万电子伏特的能量。氘- 氚反应时能放出 1780 万电子伏特的能量。据计算, 1 公斤氛 / 燃料,至少可以抵得上4 公斤铀燃料或 l 万吨优质煤燃料。海水中氘的含量为十万分之三,即 1 升海水中含有0.03 克氘。这 0.03 克氘聚变时释放出采的 - 能量等于 300 升汽油燃烧的能量,因此,人们用1升海水=300升汽油这样的等式来形容海洋中核聚变燃料储藏的丰富。人们已经知道,海水的总体积为 13 7 亿立方公里,所以海水中总共含有几亿亿公斤的氘。这些氘的聚变能量,足以保证人类上百亿年的能源消费。而且,氘的提取方法简便,成本较低,核聚变堆的运行也是十分安全的。因此,以海水中的氘

41、、氚的核聚变能解决人类未来的能源需要 将展示出最好的前景。氘 - 氚的核聚变反应,需要在几千万度,以致上亿度的高温条件下进行。目前,这样的反应,已经在氢弹爆炸过程中得以实现。用于生产目的的受控热核聚变在技术上还有许多难题。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这些难题都是能够解决的。 1991 年 11 月 9 日,出 l 4 个欧洲国家合资,在欧洲联合环型核裂变装置上,成功地进行了首次氘- 氚受控核聚变试验,反应时发出了 1 8兆瓦电力的聚变能量,持续时间为2 秒,温度高达3 亿度,比太阳内部的温度还高 20 倍。核聚变比核裂变产生的能量效应要高达 600 倍,比煤高1000万倍。因此,科学家们认为,氘

42、- 氚受控核聚变的试验成功,是人类开发新能源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在下个世纪,核聚变技术和海洋氘、氚提取技术将会有重大突破。这两项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对整个人类社会将产生重大的影响。5、海底石油和天然气海底石油和天然气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多栖身在海洋中的“大陆架”和“大陆坡”底下。在几千万年甚至上亿年以前,有的时期气候比现在温暖湿润,在海湾和河口地区,海水中氧气和阳光充足,加之江河带入大量的营养物和有机质,为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丰富的“食粮”,使许多海洋生物 ( 如鱼类以及其它浮游生物、 软体动物 ) 迅速大量地繁殖。 据计算, 全世界海洋海平面以下100米厚的水层中的浮游生物,其遗体一年便

43、可产生600 亿吨的有机碳,这些有机碳就是生成海底石油和天然气的“原料”。但是,仅有这些生物遗体还不能形成石油和天然气,还需要一定的条件和过程。海洋每年接受 160 4 乙吨沉积物,特别是在河口区,每年带入海洋的泥沙比其他地区更多。这样,年复一年地把大量生物遗体一层一层掩埋起来。如果这个地区处在不断下沉之中,堆积的沉积物和掩埋的生物遗体便越来越厚。被埋藏的生物遗体与空气隔绝,处在缺氧的环境中,再加上厚厚岩层的压力、温度的升高和细菌的作用,便开始慢慢分解,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这些生物遗体就逐渐变成了分散的石油和天然气。生成的油气还需要有储集它们的地层和防止它们跑掉的盖层。由于上面地层的压力,分散

44、的油滴被挤到四周多孔隙的岩层中。这些藏有油的岩层就成为储油地层。有的岩层孔隙很小,石油“挤”不进去,不能储积石油。但是,正因为它们孔隙很小,却是不让石油逃逸的“保护壳”。如果这样的岩层处在储油层的顶部和底部,它们就会把石油封闭在里面,成为保护石油的盖层。 分散在砂岩中的石油并没有开采的价值,那些油气富集的地方才具有开采价值。浅海的地层常常是砂层、页岩、石灰岩等构成的,这些都叫沉积岩。沉积岩本来应当成层地平铺在海底,但由于地壳变动,使它们弯曲、变斜或断开了。向上弯的叫背斜,向下弯的叫向斜。有的像馒头一样的隆起,叫穹隆背斜。有些含有油气的沉积岩层,由于受到巨大压力而发生变形,石油都跑到背斜里去了,

45、形成富集区。所以背斜构造往往是储藏石油的“仓库”,在石油地质学上叫“储油构造”。通常,由于天然气密度最小,处在背斜构造的顶部,石油处在中间,下部则是水。寻找油气资源就是要先找这种地方。斜里去了,形成富集区。所以背斜构造往往是储藏石油的“仓库”,在石油地质学上叫“储油构造”。通常,由于天然气密度最小,处在背斜构造的顶部,石油处在中间,下部则是水。寻找油气资源就是要先找这种地方。1896 年,美国人以栈桥连陆方式在加利福尼亚距海岸 200 多米处打出了第一口海上油井,它标志着海上石油工业的诞生。到了 20 世纪40 年代建造成功第一台专门设计用于海上石油专谈开采的,工作平台深度只有7 米。这项技术

46、进步使着海上石油工业出现突飞猛进的发展。到 1979 年全世界近海有7000 余座固定式海洋石油钻探生产平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海洋石油钻探开采技术突飞猛进,可开发深度越来越大,并能在各种复杂的海况情况下开采石油。50 年代以后,研制成功各种移动式钻井平台,克服了固定式平台建、柴禾不能重复使用的缺点,并大大增加了工作深度。移动式海洋石油钻井设备拥有自己的浮力结构,可以有拖船拖着移动。有的还拥有自己的动力设备,可以自航。前两种平台都是固定在海底的平台,工作深度受限。后两种,使用锚缆定位和动态定位,工作深度可达200 米以上,稳定性较差。为向深水石油开发进军,各国景象研究稳定有廉价的深水平台和深水

47、重力平台。张力推平台用绷紧的钢索系留,工作水深刻达600-900 米。后两种平台都是从海底直立到海面的固定平台,其特点主要是采用缩小横断面等技术,降低造价,其工作深度可达500-600 米。移动式海洋钻井设备包括:座底式平台、自升式平台、半潜式平台和钻井船。进入 70 年代,海上石油平台的数量猛增,特别是半潜式平台。 1965 年还只有 70 台,截至 1976 年浮动石油平台已超过350 台,遍布世界各个沿海地区域。随着石油平台数量的增加,海洋石油产量随之增加。到 80 年代中期,海洋石油产量已占世界石油产量的三分之一;到下个世纪初,海洋石油产量在世界石油总产量中百分比还会增加。6、潮汐能开

48、发利用潮汐是一种世界性的海平面周期性变化的现象,由于受月亮和太阳这两个万有引力源的作用,海平面每昼夜有两次涨落。潮汐作为一种自然现象,为人类的航海、捕捞和晒盐提供了方便,更值得指出的是,它还可以转变成电能,给人带来光明和动力。潮汐发电是一项潜力巨大的事业,经过多年来的实践,在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上基本成型,可以进入大规模开发利用阶段。潮汐发电的前景是广阔的。20 世纪初,欧、美一些国家开始研究潮汐发电。第一座具有商业实用价值的潮汐电站是1967 年建成的法国郎斯电站。该电站位于法国圣马洛湾郎斯河口。郎斯河口最大潮差 13 4 米,平均潮差8 米。一道 750 米长的大坝横跨郎斯河。坝上是通行车辆

49、的公路桥,坝下设置船闸、泄水闸和发电机房。郎斯潮汐电站机房中安装有24 台双向涡轮发电机,涨潮、落潮都能发电。总装机容量 24 万千瓦,年发电量5 亿多度,输入国家电网。1968 年,前苏联在其北方摩尔曼斯克附近的基斯拉雅湾建成了一座800千瓦的试验潮汐电站。 1980 年,加拿大在芬地湾兴建了一座2 万干瓦的中间试验潮汐电站。试验电站、中试电站,那是为了兴建更大的实用电站做论证和准备用的。到目前为止,由于常规电站廉价电费的竞争,建成投产的商业用潮汐电站不多。然而,由于潮汐能蕴藏量的巨大和潮汐发电的许多优点,人们还是非常重视对潮汐发电的研究和试验。据海洋学家计算,世界上潮汐能发电的资源量在 1

50、0 亿千瓦以上,也是一个天文数字。潮汐能普查计算的方法是,首先选定适于建潮汐电站的站址,再计算这些地点可开发的发电装机容量,叠加起来即为估算的资源量。世界上适于建设潮汐电站的 20 几处地方, 都在研究、 设计建设潮汐电站。其中包括:美国阿拉斯加州的库克湾、加拿大芬地湾、英国塞文河口、阿根廷圣约瑟湾、澳大利亚达尔文范迪门湾、印度坎贝河口、俄罗斯远东鄂霍茨 克海品仁湾、韩国仁川湾等地。随着技术进步,潮汐发电成本的不断降低, 进入21世纪,将不断会有大型现代潮汐电站建成使用。第三单元化学与材料的发展教学重点(难点):1、硅氧四面体的特殊性,一些无机非金属材料生产的化学原理。形成对化学与材料发展关系

51、比较全面的认识。2、金属冶炼的原理,金属腐蚀的原理和防腐方法。电解、电镀的原理。3、常见高分子材料的生产原理。知识归纳:、无机非金属材料原料成分生产原理性能、用途传统硅 酸盐材 料陶瓷黏土高温烧制抗氧化、抗酸碱腐蚀、 耐高温、绝缘、易成 型。盛放物品、艺术 品玻璃石英砂、 石灰石、 纯碱Na2SiO3CaSiO3高温 Na2CO3+SiO2Na2SiO3+CO2CaCO3 类似光学玻璃、耐腐蚀玻 璃,不同颜色玻璃。水泥石灰石、黏土硅酸二三 钙铝酸三 钙、铁铝酸 钙磨成粉-燃烧-加石膏等- 粉磨水硬性,用作建筑材 料。混凝土:水泥、砂子、 碎石新材料碳化硅SiO2,CSiC高温SiO2+CSiC

52、+CO /结构与金刚石相似, 硬度大,优质磨料, 性质稳定,航天器涂 层材料。氮化硅高纯Si、N2Si3N4高温3Si+ 2N2-Si3N43SiC14+2N2+6H2=Si3N4+12HC1熔点高、硬度大、化 学性质稳定,制造轴 承、气轮机叶片、发 动机受热面。单质硅高纯焦 炭、石英 砂Si高温SiO2+ 2CSi+2CO /=SiHC13+H2高温SiHCl 3+H2Si+3HC1半导体工业金刚石CH4CCH4C (金刚石)+2H2研磨材料其余新 材料C60 (新型贮氢材料)、超导材料等二、金属材料金属活动顺序表:标出金属冶炼的方法及范围:原料装置原理炼铁铁矿石、焦 炭、石灰石、 空气高炉

53、还原剂 CO 的生成:C+O2=CO2 CO2+C=2CO 生铁形成:Fe2O3+3CO=2Fe+3CO炼钢生铁氧气顶 吹转炉降低 C%:2C+O2=2CO 2Fe+O2=2FeO FeO+C=CO+Fe除杂质:FeS+CaO=CaS+FeO 脱硫添加合金元素:Cr、Mn、Ni炼铝铝土矿、纯 碱、石灰、煤、 燃料油电解槽铝土矿溶解:Al2O3+2NaOH=2NaAlO 2+H2O氢氧化铝析出:NaAlO 2+CO2+2H2O=Al(OH) 3 , +NaHCO3氢氧化铝脱水:2Al(OH) 3=Al 2O3+3H 2O,电解电解氧化铝:2Al 2O34A1+30 2个冰晶石(Na3A1F6)氧

54、化铝熔融液,少量CaF2阳极:60212e-=3O2/阴极:4A13+i2e-=4A1金属腐蚀及防护:分类实例金属腐 蚀原理化学腐蚀氧气、氯气等,温度影响较大。钢材高温容易氧化 一层氧化皮电化学腐 蚀原电池反应,例如钢材吸氧腐蚀(大多):阴极1/2O2+H2O+2e-=2OH-阳极 Fe-2e-=Fe2+析氢腐蚀(酸性):阴极2H+2e-=H2阳极 Fe-2e-=Fe2+金属防 腐方法氧化膜用化学方法在钢铁、铝的表面形成致密氧化膜电镀镀铭、锌、银(在空气中不容易发生化学变化的金 属,原理)其余改善环境、牺牲阳极(原电池的负极)、外加电流等三、高分子材料分类:天然高分子: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合成

55、高分子:聚X X X合成方法举例基本概念加成聚合反应聚氯乙稀:单体:聚苯乙烯:链节:缩合聚合反应涤纶:聚合度:塑料分类结构性质举例热塑性线型溶解一些有机溶剂,一定温度范围 会软化、熔融,加工成形聚乙烯热固性体型不易溶于有机溶剂,加热不会熔融酚醛树脂高分子材料降解分类:生物降解、光降解、化学降解废旧高分子材料的再利用途径:(1)再生、改性重新做成有用材料和制品;(2)热裂解或化学处理的方法制备多种化工原料;(3)作为燃料回收利用。农药实例作用、影响杀虫剂有机氯(DDT、;、;、;、 DDE) 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 酯类等。防治有害生物, 提高农作物产 量。影响生物群 落、土壤、大气、

56、水等。杀菌剂波尔多液(硫酸铜、石灰)、石灰 硫磺合剂等、除草剂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乙烯利、矮壮素等第四单元化学与技术的发展重点(难点):1、化肥为农作物补充必要的营养元素,主要化肥的生产原理;了解农药的组 成、结构和性质是决定其防治病虫害效果的关键因素。化肥、农药的使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2、了解肥皂、合成洗涤剂的组成、特点、性质及其生产原理。3、通过典型实例了解精细化学品的生产特点,体会化学与技术发展在满足生 产和生活需要中的不可替代作用。知识归纳合成洗涤剂故态:洗衣粉液态:洗洁净主要成分烷基苯磺酸钠生产原理结构优化1、确定合适的碳链长度(1218)。(过长水溶性降低,过短水溶性过强)2、不含支链

57、的煌基。(容易生物降解)3、合理配方。(提高综合性能,环境污染、增白、香味等)化学肥料实例生产原理肥皂通式肥皂成分高级脂肪酸钠(钾)RCOONa 或 RCOOK生产原理油脂水解/碱性条件去污原理水中电离RCOONa=RCOO -+Na +亲油基(憎水基)RCOO-亲水基Na+主要作用使肥皂、油污、水之间发生润湿、乳 化、起泡简单图示氮肥尿素2NH3+CO2=H2NCOONH 4H2NCOONH 4H2NCONH 2+H2O硝酸镂催化剂4NH3+5O24NO+6H 2O2NO+O2=2NO23NO2+H2O=2HNO 3+NONH3+HNO3=NH 4NO3其余:碳酸氢镂、硫酸镂、氯化镂、氨水、

58、硝酸钙、硝酸钾等磷肥过磷酸钙/普钙硫酸处理。成分: Ca(H2P04)2 - H2O和CaS04其余:重过磷酸钙 Ca(H2PO4)2,钙镁磷肥、KH 2PO4等钾肥草木灰K2CO3,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等复合肥料镂磷复合肥、硝磷复合肥、硝酸镂、KH2PO4等化学肥料实例生产原理氮肥尿素2NH3+CO2H2NCOONH 4H2NCOONH 4H2NCONH 2+H2O硝酸镂催化剂4NH3+5O24NO+6H2O2NO+O2=2NO23NO2+H2O=2HNO 3+NONH3+HNO3=NH 4NO3其余:碳酸氢镂、硫酸镂、氯化镂、氨水、硝酸钙、硝酸钾等磷肥过磷酸钙/普钙硫酸处理。成分:Ca(H2P04)2 - H2O和CaSO4其余:重过磷酸钙 Ca(H2PO4)2,钙镁磷肥、KH 2PO4等钾肥草木灰K2CO3,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等复合肥料镂磷复合肥、硝磷复合肥、硝酸镂、KH2P。4等工业味精:表面活性剂。用量少,能显著降低水与空气或其他物质的界面张 力(表面张力),提高工业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2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