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论文生活中的哲学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4780532 上传时间:2021-10-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马哲论文生活中的哲学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马哲论文生活中的哲学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马哲论文生活中的哲学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马哲论文生活中的哲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哲论文生活中的哲学(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生活中的哲学 学院:管理学院 系别:财务学系 专业:财务管理 姓名:张小强 学号:32120102200530摘要:“哲学”一词好像离我们生活很远,只有哲学家这一小群体在研究。其实不然,哲学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可以用来指导我们的生活。本文将重点讨论哲学如何来指导生活的。关键词:哲学原理、生活、指导1 什么是哲学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学。 哲学具体地可以包括三方面:(1)哲学是关于世

2、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2、 哲学与生活 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因此,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因此,我们可以用哲学来指导生活。 总之,哲学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哲学可以用来指导生活。3、 哲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哲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思考问题,办每件事,都想达到完美的结果,这个过程就是自觉不自觉的在运用哲学上的认知观和方法论。可见,哲学的指导对我们尤为重要, 尤其是大学生,在校园的中惬意、浪漫了几年的我们,终究会走出象牙塔,跌进这个复杂、快节奏的社会,每天在这个充满金钱、利益的“江湖”中面对各种矛盾、处理各种关系。工作、学习、生活的各种问题接踵而至,疲于应付的大脑如果不能将它们完全搞定,就会引发更多的问题出现,于是,恶性循环产生了。此时,我们是多么希望有一套东西可以来指导我们

4、,哲学的作用就在于此。1.唯物主义的运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的派生。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所以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要透过事物的现象,找到事物的本质。 实事求是的态度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事情。比如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去面试的时候,由于平时没有努力学习,至今英语四级没有通过,但在其简历中赫然写着“通过国家英语六级”。不仅如此,本来在校期间无大作为,却在“社会实践”一栏中大书特书:“从大一开始至今,先后做过家教、广告公司业务员,并在快餐店、商场做过多份兼职,积累了大量实

5、践经验。”在校职务一栏,“又声称“自己做过校学生会副主席、班级生活委员”。另外,一些用人单位对假简历叫苦不迭,一家加工厂经理参加过几次招聘会,他介绍说,以前有过被假简历欺骗的经历,有的毕业生把自己描绘得天花乱坠,但在实际检验中发现跟本不是那么回事,所以在以后的招聘中,他对毕业生简历都持将信将疑的态度。这种不以实事求是的做法,终有被发现的一天。 我们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不然我们会被表面现象给迷惑了。大一上结束的那个寒假,我遇到几位陌生的同学;初次见面他们竟然对我那么好,我很感到。我完全被他们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了。他们对我如此的好,以至于他们愿意与我分享他们的收获,也许是因为我的幼稚和无知,我竟然

6、对他们毫不怀疑。事事上,正如“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有一点社会阅历的人都知道几乎所有人都有其自私的一面,都会去追求谋取自己的利益。事实验证了这一点,那几个同学在我完全信任他们的时候,竟然高价卖给我特别昂贵的商品。我在买完之后,才发现我们的关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我们视乎又重新回到了陌生人。这显然是我没有看到他们本质的结果。2.辩证思维方式的运用 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三个重要范畴:联系、发展、矛盾。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的特征。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的特征由矛盾决定,所以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唯物辩证法

7、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认矛盾,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在学习哲学之前我一直认为,真正的事实只有一个,存在一个完全客观的事实,当人们的认识和这个客观事实一致时,人们的认识就是正确的认识,当不一致时,就是错误的认识学习了哲学以后,才知道并没有这么简单首先研究绝对的客观事实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真正的绝对的事实是无法得到的,人们所能认识和把握的只有观察到的事实人们所说的事实一定是具体的观察主体在一定的理论背景指导下观察到的结果,由于人们的局限,也由于观察主体的背景不同或指导的理论不同,人们观察到的结果也不尽相同,一个对象常常包含

8、有无数的信息,但具体能够观察到什么信息,即看到什么样的事实一定是和观察主体紧密联系的,另外人们观察到的事实一定是对事实干预的情况下的结果,绝对的脱离观察主体的事实是无法得到的。因此不管在当时当事人看来他看到的事实是如何正确,他也只是掌握了一部分真理与事实不可能存在一个人能够掌握观察对象的全部的信息,因此对一件事情的观察的角度不同,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因此,需要我们用辩证的思维去认识事物。同样一件事情,你可以从消极方面的方面去看,也可以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关键是怎样调整心态:例如,我们小组做案例,不管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会多做一些工作,许多人便只是被动的抱怨,消极应付;而另一些人则把它看作是一些学

9、习的机会,主动积极的去做,或是把它看作是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试想:人的一生有多少机会去做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哪,你的才华和能力恰恰是在这些小事中体现出来的。3.矛盾观点的运用 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它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因此,办事情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又不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统筹兼顾。 大学生活是丰富多

10、彩的,但是在这丰富多彩中也暗藏着玄机。学习,社团,个人休闲。哪一个的魔力都足够强烈,吸引着我们,去参加学校活动,去打工体验生活,去努力学习争拿奖学金,也会想和好朋友或是同宿舍的朋友出去逛逛街,吃吃饭。但是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所以就需要你去调配自己的时间,合理安排,并进行取舍。这说明矛盾具有普遍性。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对于我们在学校中需要做的事情,社会、学习及家庭的要求是不同于以往,他要求我们不仅仅是在大学学到有用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锻炼我们的能力。但是不论我们的社会如何发展,教育如何改革,不变的一点就是,我们现在的社会身份首先是一名学生。学生的天职要务就是学习。所以学习与其他两项

11、之间的矛盾应该是是主要矛盾,因为它对我们将来的生活,及个人实现起着主要的,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社团工作,休闲娱乐他们之间的矛盾就是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也就是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基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这种关系,我们在观察和处理复杂问题的时候,要首先抓住和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不忽视次要矛盾,做到统筹兼顾。所以我们要想解决学习、社团工作、休闲娱乐之间的矛盾。首先我们要首先抓住和解决学习和其他二者之间的矛盾。同时也要兼顾着社团工作和休闲娱乐之间的矛盾的解决,并尽可能的通过次要矛盾的解决来促进主要矛盾的解决。不要让工作成为你的累赘和负担,要让它成为你的快乐。这样的话,在社

12、团工作、和社团成员的相处中,就能成为你休闲娱乐的一部分。同样的一点,还是要有取舍。要分清这个矛盾内部的各个因素或组成部分的重要性。4.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不断前进。因此,我们在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

13、展。我对这点的认识是比较深刻的,这也是来自书法的学习,因为我这个人兴趣比较广泛,音乐、美术、英语、高尔夫等样样喜欢,但因为小时候没有机会接触,总想找个什么机会弥补,后来终于知道了青年宫有这样的书法学习班,便欢天喜地的报了名,开始还挺新鲜,可每天最少得练一个小时,真是没办法坚持,而且老师说至少的弹两年才能像点样子还得勤奋苦练,后来没俩月我就退学了。之后我就琢磨:学点什么才能又省力见效又快哪?钢琴得弹两年;素描、色彩什么的没两年也差的多吧;英语就更别说了,这都学了十多年了不还那样吗?想来想去终于明白了:什么都得慢慢积累,别太急于求成,人的时间是很有限的,踏下心来认认真真的做好一件事情已经很不容易了

14、。你如果想在“台上”风光十分钟,还就的能耐得住那十年的辛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说的就是这个道理。5.以发展的眼观看待事物 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地变化发展之中,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因此,我们要 用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即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明白了这个本质,也就清楚了我们要想发展,就要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将来工作后,在放电的同时别忘充电;没机会放电的同志

15、们更应该抓紧机会充电。有人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可要紧的只有那么几步,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这句话说得真是太好了,我们发展的黄金时间,或者说为我们以后发展打牢基础的黄金时间就是现在为数不多的几年。 为了我们的理想,奋力拼搏吧!生活中,还有许多运用到哲学的地方。比如说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告诉我们,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

16、志。还有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告诉我们,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被改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即坚持实事求是),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四总结哲学并不遥远,相反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要努力学习哲学,并运用哲学的观点来指导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少份迷惘,多份智慧和光彩。参考资料【1】杨方 哲学与生活关系略论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9 第1期 【2】王振林 当代实践哲学与生活世界理论 学习与探索 2005 第2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