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上学安全问题的调研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4744760 上传时间:2021-10-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3.8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农村小学生上学安全问题的调研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农村小学生上学安全问题的调研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农村小学生上学安全问题的调研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农村小学生上学安全问题的调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小学生上学安全问题的调研(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毛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学院:城市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班号:2 小组成员:陈潘 20106269 (组长) 史丽莎 20106198 唐爽 20106265 闵韵然 20106177 吴秀 20106266对农村小学生上学安全问题的调查 摘要:本文以农村小学生监护人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考察农村小学生上学安全问题的实际状况,以小学生上学出行方式、上学安全保障及校车方面探究农村小学生上学安全问题。其基本结论是农村小学生上学安全基本能得到保证,存在部分主观和客观不安全隐患导致安全得不到保障。关键词:农村小学生 上学安全 校车一、调查设计、对象及方法1. 问卷的编写本问卷主

2、要调查农村小学生上学安全问题的实际情况,设计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被调查人的家庭背景及目前子女上学相关情况,包括年龄、家庭经济来源、目前所在年级、校所在区域、上学的交通方式及择校标准;二是对被调查者为子女购买保险的状况、对前段时间的“校车事件”了解程度及校车安全条例的想法、是否愿意校车接送子女的程度及考虑因素。2. 调查的分工调查报告的题目由小组讨论决定,问卷设计由小组讨论共同完成,每个成员发放了56份问卷。问卷回收后,史丽莎对1、2题进行了数据统计处理和分析,唐爽对3、4题进行了数据统计处理和分析,陈潘对5、6题进行了数据统计处理和分析,闵韵然对7、8、14题进行了数据统计处理和分析,吴秀对11

3、、12题进行了数据统计处理和分析。最后,调查报告由陈潘主笔,经小组讨论修改后成文。3. 问卷的采集及分析本问卷是通过在校大学生寒假回家的机会进行的问卷调查,一共发放了30份,调查对象为农村小学生监护人。由小组成员通过直接询问被调查对象代笔填写或由被调查人直接填写,每个成员完成问卷56份。问卷来自五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其中西部两个,东部三个,实际回收问卷26份,全部作为有效问卷,其中来自西部四川省和重庆市的16份,占总样本的占总体样本数的61.5%。二、调查结果的分析(一) 农村小学生上学问题及安全考虑.1择校以学校教育质量为主,相当部分农村地区小学生在镇上上学。图表1: 子女学校所在区域(A)

4、及家长择校考虑主要因素(B)的调查统计BA路途远近及交通状况学校教学质量和师资力量子女意愿学杂费等各种费用乡11.5%7.7%00镇23.1%38.5%00县3.8%7.7%00市07.7%00表1统计显示:从学生学校所在区域看,农村地区小学生绝大部分在镇上上学,占被调查对象的61.6%,其中38.5%的被调查者把学校教学质量和师资力量作为择校考虑的主要因素,其余23.1%的被调查者优先考虑路途远近及交通状况;在乡和县上学的农村地区小学生,分别占被调查者总数的19.2%和11.5%,其中在乡就读的小学生的家长中大部分把路途远近及交通状况视为主要考虑的择校因素;另外也有7.7%的被调查者子女在市

5、区上学,其均主要考虑学校教学质量和师资力量。农村学校生源不足、重复布局、规模小、质量低的问题日益突出,近年来政府对农村学校进行了大规模的布局调整,增强了学校的基础设施和教育质量。由于大部分中心小学分布在镇,加上孩子父母思想的不断进步,在镇上学的农村生源日益增加。在乡就读的小学生父母,考虑的主要因素还是路途远近及交通状况,这也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人们思想的境界相符合。2. 绝大多数农村小学生的上学方式是步行。图表2: 上学采用交通方式的调查统计3. 在农村地区,家长对子女上学交通方式放心与不放心的比例相当。图表3: 家长对子女上学交通方式是否放心的调查统计众所周知选择合适的上学方式对于学生的

6、安全来说非常重要。表3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选择的是步行上学,占总数的77%,少数学生选择了乘坐公交上学,占总数的12%,也有少数学生是由家长接送,占总数的11%。而在对家长对子女目前上学方式放心与否的调查中,放心与不放心的人数基本相当,均占45%左右,非常放心的仅占11.5%,很不放心的没有。以上的调查数据表明,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学校时也会考虑到学校的远近,孩子的上学方式。最近“校车事件”频繁发生,使得家长对孩子的上学安全更加关注,由此看来,就近上学是现阶段的大趋势。从数据我们也可以发现既然相当部分家长不放心,却只有极少数家长会亲自接送孩子可能是因为工作等原因不能亲自接送,这就造成了学生上

7、学安全问题的一大漏洞,这个漏洞急需以其他的方式来填补,因此产生了类似于包车、拼车,乘坐“校车”上学的一类问题。4. 大多数家长认为导致学生上下学途中交通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是外界。图表4: 导致农村小学生上下学途中安全问题原因的统计A:学校、家长安全教育不到位 B:国家政府不重视,未制定相应的保障条例 C:学生个人安全意识淡薄 D:上学路途较远,安全风险增加 E:交通管制措施不完善,交通违规现象严重 图表4的结果显示:在导致农村小学生上下学途中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中,国家政府的不重视、学生上学路途远以及交通管制问题这些外界因素所占比重较大。这与我国在发展乡镇小学建设中制定的主要政策相吻合。首先,农

8、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的推进使大量村小被撤并,那些原本在教学点就读的学生转到中心小学上学,其上学路程大大增加,限于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一些农村小路上夏天毒蛇较多,山里夜晚可能有野兽出没等不同因素,都增加了村小学生在上学途中的风险;其次,中心小学所处地段大多在乡镇中心,其交通状况较为复杂,管制措施不如城市交通完善,而且乡镇居民私家车的增加和道路安全设施的建设情况没有很好的统一,这使得乡镇交通中的违规现象较为严重,成为农村小学生在上学途中另一风险;最后,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的推进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教学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加上近年来学校对安全教育的重视,开展的安全教育比较到位,这使得学生的个人安全

9、意识有所提高,所以,农村小学生在上下学途中的安全问题主要归因于外界。(二)农村小学生家长对“校车事件”的了解及对校车安全条例的想法.5绝大多数农村小学生的监护人对“校车事件”有着普通或深入的了解。图表5: 小学生监护人对校车的了解程度的调查统计对校车事件是否了解样本数百分比(%)排序非常了解1350%1偶尔听说1246.2%2 不了解13.8%3从表5的数据显示:在农村绝大多数的小学生监护人对关联到子女上学安全问题的“校车事件”达到了普遍和深入的了解,其中深入了解的占了一半,对事件不了解的监护人仅占3.8%,达到了偶尔听说的监护人占46.2%。从积极的方面来讲:在农村,小学生监护人对“校车事件

10、”如此了解一方面说明了广播影视传媒在农村的发展建设达到了效果,让人们可以不出门而只天下事;另一方面更说明了农村小学生监护人对关于子女成长的相关新闻的关注,从侧面反映了监护人对下一代的关怀。从消极的方面来讲:之所以大家对事件达到普遍了解,是因为“校车事件”性质很恶劣,它不仅是一件由于过错或意外酿成的交通事故,它还指向背后的深层问题。校车安全问题时有发生,但必须承认这样的悲剧更多地发生在农村地区或贫穷偏远地区。可以说,这是城乡差距问题的现实反映。不仅要看到城乡发展不平衡有经济的不平衡,还有治理危机。校车超载是一个早被察觉和发现的问题,为什么没有采取切实的措施,反而一任“超载”下去,直至酿成不可挽回

11、的悲剧?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让孩子的生命安全必须得到最高程度的保障。6. 在农村地区,群众对校车安全条例的态度不一。图表6: 对条例的态度及想法的调查统计对校车安全条例有何想法样本选项数百分比(%)A、体现了政府对学生人身安全的高度关切2146.6%B、体现了政府办公为民1022、2%C、相信条例会有实质性作用511、1%D、条例相关内容的实施有待观察920、1%由表6的数据显示:接近80%的人对条例持有积极的态度,其中11%群众相信条例会有实质性的作用,从我们调查来的情况看,他们认为条例会在未来实施得很好;而其中三分之二的群众认为条例的颁布只体现了政府对学生人身安全的高度关切和办公为民,对

12、条例在未来是否会实施的很好没有表明态度;相反地,接近20%的群众觉得条例相关内容的实施有待观察,他们认为校车问题涉及多个管理部门,加之校方、运营方、生产企业等,校车问题涉及广泛,而各地的不同情况和目前的种种乱象,也使得条例的实施阻碍重重,极具复杂性。他们相信除了校车资金到底由谁来承担的重大问题外还有很多细节会碰壁。据实际情况而看,对条例怀有不同态度的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7. 农村地区的家长们对是否要求校车接送的看法不一。图表7: 家长对是否要求校车接送的看法的调查统计十分希望1142.3%1希望623.1%2有所顾虑415.4%4没必要519.2%3由表5的结果显示:大多数被调查的家长是希望学

13、校派送校车接送孩子上下学的,只有19.2%的家长抱无所谓的想法,15.4%的家长有所顾虑。我们此次调查的对象大多居住在农村,主要收入来源靠外出打工,他们的孩子大多为留守儿童,主要是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家长根本没条件亲自去接送孩子上下学。近些年来不少政府开始大规模的撤并学校,使得孩子们的上学路途更为艰辛遥远,步行上学的难度更为加大。家长对于校车接送孩子上下的期待越来越大。8. 在农村地区,家长对校车接送最关心的问题是校车的质量是否得到保障。图表8: 家长对校车接送最关心的问题的统计调查校车质量1038.5%接送费用27.7%司机驾驶技术623.1%接送路线830.8%近期校车安全事故频繁发生,

14、使得家长对于校车接送所考虑的问题也随之多了起来。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校车质量是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同时,接送费用和司机驾驶技术也同样受到家长的关注。而仅有7.7%的家长关心校车接送的费用。校车质量,司机驾驶技术,接送路线直接关系到孩子路途安全问题。9. 农村地区大规模“撤点并校”导致小学生上学安全系数下降。图表9: 农村小学生家长对大规模“撤点并校”的看法图表9的统计结果显示:对于大规模撤点并校,50%的被调查家长认为其不合理,“撤点并校”带给农村小学生上学最不利的因素就是交通不便;35%的被调查家长承认撤点并校的合理性,认为可以提高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给孩子带来更有利的学习机会;此外,也

15、有15%的被调查家长觉得应该事先征求群众意见,尽量实现孩子的利益最大化。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和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学校生源不足、重复布局、规模小、质量低的问题日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地区开始了第一轮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目的在于通过适当撤并一些重复布局且质量低下的学校,集中资源办好合并后的学校,追求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但在该政策实施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规模效益,导致大量教学点被撤并后引发了偏远农村学生上学难问题。上学难主要表现为:小学生上学路途增加,上学成本增加,从而也导致一些农村偏远地区辍学现象的出现。10. 在农村地

16、区,家长大多跟随大众,参与了学校统一保险;多数家长认为校车接送途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应该全部由学校承担。图表10: 农村小学生家长为子女购买保险的情况统计3% 4%85%8%图表11: 校车接送途中安全问题责任追究的看法统计图表10的结果显示:从农村地区家长为子女购买保险的情况来看,会跟随大众统一在学校购买的情况占被调查总数的85%,会定期给孩子购买商业保险的情况只占总数的4%。这与我国农村地区的保险知识普及程度相吻合。在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第三十一条规定:学校有条件的,应当依据保险法的有关规定,参加学校责任保险。该保险的保费由学校向学生统一收取并支付给保险公司,不涉及政府和社

17、会普遍关注的“乱收费、乱摊派、乱集资”和“增加农民负担”等敏感问题。因此,校方责任保险成为农村地区的家长所能承担且最为信赖的保险方式。但是,仍然有11%的家长认为没必要、无所谓给孩子买保险,这说明在农村地区,购买保险的重要性并不十分深入人心,政府还应通过加大农村家庭学生保险救助力度、以实例更好地向人们证明为子女购买保险的好处。图表11的结果显示:58%的农村小学生家长认为校车接送途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应该由学校全部承担,8%的家长应承担部分责任,35%的家长认为应视具体情况而定,这与表一中农村地区家长为子女购买保险的情况相呼应,由于大部分家长在学校为孩子够买了保险,因此校车接送途中出现的安全问题理

18、应由学校承担。而在实际情况中,要使校方承担事故的责任,还需要政府出台一个完备的管理条例。三、调查结果及建议 综上所述,农村小学生上学人身安全问题基本能得到保证,存在部分主观和客观不安全隐患导致安全得不到保障。这里除了制度性和政策性的原因,还有小学生本身及监护人的因素。要使农村小学生上学安全系数进一步提高,应采取的措施包括:(一)提高全社会对校车超载危害性思想上高度重视。首先,要提高全社会对校车超载危害性的认识。交通运输部张柱庭指出:酒驾的危害性在社会上能有那么高的认知度, 因为宣传起了很大的作用。实际上酒驾造成的事故要远远比超载低得多,但我们对超载、超限的认识确实不高。其次,社会各界思想上都要

19、高度重视,加强孩子的安全教育是一项必须坚持的策略。最后,校车的安全问题牵涉到各个方面,是一个系统性的大工程,不仅需要一部条例,政府的大力支持,也需要校方的贯彻执行和交通部门的严厉监管。除此之外,主城、区县城及农村地区要加强路面的交通管理,确保校车优先通行,安全驾驶。(二)加强立法,做到有法可依。没有立法,轻度违规就靠给钱解决,重点儿的,就罢官免职。一件事情之所以引起高度关注,是因为它严重超出了人们的道德底线。要避免这种事情的再次发生,在制度层面上,就要有相关的立法。只有这样,人们才知道类似的情况出现了,该找谁反映,找谁负责。(三)严格监管,责任明确。现在的校车运营中,有一些是以政府为主体,但还

20、有很多地方并不是以政府为主体。若采用的是以公交公司或者客运公司为主体的运营模式,那么公交公司作为专业运输企业便成为了运营的主体。这种模式中,这些普通的客车虽然没有专业的校车安全性高,但只要有这政府各方面的政策支持,特别是交通方面提供便利,也能较好地保障学生的安全。除了政府主导、公交主导外,还有一些地方的校车运营是以学校为主体。这种模式,政府并不为学校提供车辆,只是对学校拥有的校车进行相应的管理。但是,无论哪种形式都需要严格的监管。谁来监督校车运行,谁来保证校车的正常运行秩序,都必须有明确的负责部门和负责人。否则,万一发生了事故,责任无从落实,更不用说制定预防政策。(四)解决好城乡差距问题。 城

21、乡和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是一个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也要看到,这种不平衡不只是经济意义上的。农村发展的落后,使得农村小学生在上学途中承受更大的自然地理因素风险,也使关于这一问题的监督和管理存在许多缺陷,在治理的过程中往往遇到更多的瓶颈。以校车问题为例,校车安全问题在城乡都有发生,但必须承认,这样的悲剧更多发生在农村地区或偏远贫穷地区。可以说,这是城乡差距问题的现实反映。参考文献:【1】赵丹、范先佐:偏远农村学生上学难问题及对策思考以学校布局调整为背景,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12月【2】付小为:反思校车悲剧的深层问题,长江日报 2011年11月【3】宗权:美国校车文化给我们的启示,广东教育 2011年第12期【4】李红燕:如何避免校车事故发生以甘肃庆阳校车事故为例,商品与质量 2011年11月刊【5】李康宁:制定校车安全条例更要让农村家长参与,中国妇女报 2011年12月【6】史基胜:我国学生保险面临的困境与出路,中国保险报2010年4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