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资源开发策略探索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4669631 上传时间:2021-10-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5.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经济资源开发策略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经济资源开发策略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经济资源开发策略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经济资源开发策略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资源开发策略探索(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皖南山区经济资源开发策略探索摘 要:皖南山区自然条件优越,林地资源丰富,然而林牧矛盾和农牧矛盾比较突出,限制了山区农业经济以及全省国民经济的发展;通过对皖南山区农、林、牧、旅游业的分析,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山区林地资源、大力发展皖南畜牧业旅游业的战略措施、以促进山区林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从而促进皖南“三农”问题的解决,为全省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关键词:林业资源;牧业发展;农业发展;旅游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观皖南山区位于安徽省南部,北接沿江平原区,东、南、西三面分别与江苏、浙江、江西接壤。行政区划上包括黄山市(屯溪、徽州、黄山三区及歙县、黟县、休宁、祁门县),宣城地区(宣州市及郎溪、

2、广德、宁国、泾县、绩溪、旌德县)以及池州地区的石台县,土地总面积2.9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1/5以上。皖南山区自然条件优越,亚热带季风气候为山区带来了充足的雨水和光照,林地资源丰富,动物种类繁多。但如今,由于不合理的开发自然资源,污染了原生环境。多种野生动物濒临灭绝。皖南山区只有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统筹规划,合理开发林业、牧业、旅游业等资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危机。目前皖南山区主要有林业、牧业、农业、旅游业这四大主导产业要想开发皖南山区就应该从这四大主导产业入手寻求资源开发途径。首先分析一下山区的主要资源-林业。一、皖南山区林业资源现状与开发策略分析1.皖南地区发展牧业资源前提条件

3、。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部署,即为林业发展指明前进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林业发展提供了重大的历史机遇和广阔的空间。皖南山区自然条件优越,林地资源丰富。但是发展林业是一项重大的探索和创新,必须立足实际,适应形式,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皖南地区发展林业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发展林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林业是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其次是国家对林业产业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再次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就看国家提出逐步取消草浆生产的产业政策,提倡大力发展木桨造纸。最后木材需求日益旺盛,为林木产品提供广阔的市场。发展林业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皖南地区是典型的农业区。近几年来农业结

4、构调整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仍然没有走出“粮棉反复种植”的怪圈我们通过对比发现发展林业能够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能够走出这个怪圈。同时林间种植,养殖效益业十分可观。发展林业可以改善生态环境,随着皖南地区对外开发招商引资工作的迅速发展改善投资环境,打造生态区品牌任务十分紧迫。基于此,我们把提高认识作为发展林业经济的首要任务来抓。2.发展皖南林业资源关键是培植林木资源。林业经济是群众经济。要实现快速发展必须树立科学的思想观念。采取有力的措施。统一全区上下的思想。自觉发展林业资源,大力建设林木生产基地,打造绿色品牌。首先应该根治皖南山区的沙化土壤,改善生态环境,皖南地区的土壤沙化问题比较严重,全区很多

5、林地被乱砍乱伐只有根治土地沙化问题才能改善生态环境。其次应该按照有路就有树,有村就有林,有田就有网的基本要求。把皖南建设成为绿色的海洋。最后应该在全区的铁路高速公路国道县乡公路两侧分别种植100米的速生丰产林。这样即能有所收益又能保护路段的环境。二、皖南山区发展牧业资源优势与开发策略分析草地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是发展畜牧业的基本生产资料之一。皖南地区的草地资源主要分布在东西山区和中部的边缘。草地植被的分布出现了明显的地带性差异。牧草种类的丰富和多样性成为草地资源的突出特点之一。在天然草地植物中,可作为牧草利用的有400多种,其中,品质优良、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的有100多种,是家畜放牧利用的

6、最佳饲草。皖南地区利用优良的草地资源可以发展牛、羊、猪等家禽。1.发展肉牛生产山区草资源丰富的地方,特别是一些海拨不超过1500米,地势相对平坦的连片“盖地”具有丰富秸杆资源,可以用来种草养畜。皖南山区是发展肉牛生产较理想的场所,可以引进良种公牛(如西门塔尔良种和冻精,利用胚胎移植技术等)改良地方品种,实行科学饲养,培植龙头产业。形成牛肉生产和牛肉、牛皮加工的系列工程,提高肉牛生产经济效益。2.适度发展山羊生产山区的草地、草坡面积大,历来有发展山羊的习惯,由于山羊繁殖快,饲养技术相对要求不高,在短期内能见效,发展山羊确实是山区扶贫的优选项目,但山羊对植被破坏大,可能对森林发展及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7、。另外,山羊主要靠活销,尚无有效办法对山羊肉进行加工。因此,虽然当前多数山区都提出大力发展山羊战略,但在发展数量上应因地制宜,有所控制,重点目标应当是引进优良肉羊品种(如波尔羊、努比亚羊、南江黄羊等),同时,建立自己的山羊活销市场,以及肉皮加工企业,提高山羊产品的附加值。3.稳定发展生猪山区县一般粗粮的比重大,为生猪生产提供了前提条件,且生猪在多数县的畜牧业生产中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多数生猪都由个体农户分散饲养,猪的品种、养殖的技术均距集约化生产的要求很远,故在发展生猪上应以改良猪种、缩短肥育周期为主,适当扩大饲养规模,建立饲料工厂和肉类加工企业,做到饲养、加工、贸易一条龙生产。建立良种繁育

8、场,逐渐推广优良杂交商品猪;在条件适宜的地方可适当引进新荣昌I型系猪扩繁,为农户提供杂交母体。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全面提高生猪瘦肉率和饲养水平,在饲养上,重点推广优质瘦肉生产技术,注重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如将酿造、粮食加工和养猪结合为一体,充分利用酿造、粮食加工的副产物,每年可出栏肥猪10000头以上,效益十分可观。同时,必须考虑自繁自养和无害化处理粪尿问题。皖南地区发展牧业是当前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发展草畜业可以降低单一种植业带来的风险。发展畜牧业还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可以调节粮食生产。牧草还能起到固氮的作用,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研究表明,

9、当前,全国的大范围农业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区,粮食生产重心出现西移、北移,长江流域已不再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的生产基地。南方开展草畜业不仅能直接获得明显的经济收益,还能间接地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如施用家畜粪便能提高农作物产量。若长江中游草洲牧草全部过腹,粪便产量为24.6万吨,相当于一个大中型化肥厂的年产量;进行粮草轮作,在提供大量优质饲草料的同时,还能使作物产量明显增加。三、皖南山区开发农业资源优势与具体开发策略皖南地区雨水充足,适合植被生长对农业的发展有着有利的自然条件。但是由于生产方式落后农民收益并不乐观。这就需要全区人民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既是经济社会发展

10、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央做出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策,充分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基于皖南地区特殊的资源禀赋和农耕生产条件,建立适合皖南特色的现代农业应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1.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皖南山区农业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皖南地区在农业产业化方面与发达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主要在于各级政府和生产经营者没有把农产品流通放在重要位置,重生产轻流通,因而导致支柱产业发展缓慢,不能及时迈上产业化经营的轨道。因为,搞活农产品流通是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内涵,是促生产、增效益、出名牌的根本途径,是带动农村产业走向专业化、

11、规模化、现代化的牵动点。为此,它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关键,也是皖南地区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切入点。2.大力发展精细农业皖南地区农业生产方式比较落后应该采用精细形态生产方式。由于土地、水、能源等自然资源日益缺乏,为了经济地利用各种有限资源,只能采取四大密集:技术密集、劳力密集、资金密集和生态密集的手段。其次,运用精细形态的生产方式,可以在过去不能或很难从事农业生产的土地或空间进行生产。例如,干旱缺水、山地陡坡、盐渍滩涂乃至沼泽荒漠地区,都可以用水栽法转变为生产基地。水栽法不用土地,而是用营养液,在控制环境的条件下进行生产。这样,不但延长了生产季节,也扩大了生产的空间。中东一些炎热、干旱、缺水的地区,过

12、去不能生产新鲜的蔬菜,目前已经用水栽法解决了问题。第三,皖南地区如果采用精细形态的农业生产方式,创造出高科技、高收入的农业,就一定会吸引青年扎根农村,使农村成为真正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第四,精细形态的农业,在交通方便、风光秀丽的地区,只要稍加装备、经营,就可以成为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中心。这样,既可增加收入、促进农产品销售,又可以让城市居民领略田园风光;牧歌情调。3.用科学技术武装皖南农业当前,皖南地区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时期。要以科学技术和信息及其物化了的设备工具和生产资料来武装农业,使之在有限的土地上大幅度地提高生产率,所以发展农业信息将给皖南地区农业带来难得的机遇。皖南地

13、区传统农业绝大部分尚处于低质低效水平,虽然劳动力成本低,但劳动力人员素质也低,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经营水平也同样不高。随着我国加入WTO的临近,皖南地区农业生产不得不面临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要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农业竞争力就要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用当今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相结合无疑会极大促进皖南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水平,使皖南传统农业取得跨越式发展。4.发展特色农业皖南山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丰富的特色资源,优越的生态环境,多样的地理特质,适宜农林牧渔名特优农产品的生产与开发。为此,应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突出区域特色整合农业资源,

14、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特色农业主导产业带的形成和发展。应该大力发展家禽业、竹业、优质稻米三大特色农业板块经济和以山核桃为主的森林食品、茶叶、丝麻、皖南烟叶、特种蔬菜、南漪湖水产品等六大特色农产品。四、皖南山区旅游资源开发优势与开发策略分析1.皖南地区开发旅游资源优势分析(1)皖南区位优势明显皖南地区毗邻经济最发达、休闲度假人口最大市场的江浙沪和沿海地区,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同时,皖南地区居中靠东,连南接北,处于上海、南京、武汉、郑州、重庆等大城市的环绕中,区位优势非常明显,在交通飞速发展后,这种优势将被逐步放大。(2)皖南地区自然条件良好地貌丰富,复杂多边的地理造就了秀美的河山。使得皖南地

15、区为游人领略自然、探究自然、回归自然提供了理想选择。与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相比,皖南地区的城镇化、工业化发展较迟,使一些古老村落、特色民居、民俗文化和原生态生活环境没有被“城镇化”、“现代化”、“标准化”,不少地区保持了原始自然生活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保存了有利的环境条件。(3)皖南地区历史文化悠久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组成元素中,历史文化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皖南地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具备比较优势。(4)皖南地区发展旅游业得到广大群众支持在调研和平时交流中,感到皖南地区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的愿望十分强烈。休闲度假旅游具有消费高、影响大、带动力强的特点。随着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

16、的人要求休闲度假。可以说发展休闲度假旅游顺民意、得人心,经济与社会效益兼备。2.皖南地区旅游业的开发应从以下几点入手(1)是景区景点建设向休闲度假转变景区景点要强化休闲度假意识,整体规划目标、品牌形象定位、具体部位建设都要符合休闲度假旅游的要求和特点,一个定位不准确的旅游景区,不可能在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也不可能取得经营上的成功。皖南的自然风光休闲旅游等产品,定位准确,发展较快。应该特别重视传统观光景区的改造升级。比如黄山,是世界级的观光旅游目的地,也有潜力成为高级度假胜地,要成为度假胜地,只提供美丽的山川水色是不够的,还要增添温泉等度假元素。(2)是线路产品设计向体验转变观光旅游时代的旅行社

17、总是希望能把所有的景点都玩遍,非常辛苦。休闲度假的游客更注重精神上的放松和享受,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方式,这就要求线路设计趋于短线,向深度化发展。当前,为了顺应游客需求的转变,旅行社开始推出一大批深入体验的线路,如东南亚全线游,被泰国一地、港澳、新加坡-马来西亚的短线所取代,而在欧洲游市场,一国和35国的线路组合,也打破了原来全欧洲线路一统天下的局面。(3)是旅游接待设施建设向舒畅转变休闲度假旅游是富旅游、享受型旅游,景区酒店等接待设施要适应这一变化,增强舒适性。休闲度假旅游的出行方式主要为自助游和家庭式出游,为此要增强通畅性。当前,皖南地区要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景区接待条件应更加完善;星

18、级酒店尤其是高星级酒店加快发展,加油站、停车场等设施要注重配套,增强美观性、实用性、国际性、方便性、环保性。(4)是服务质量向人性化转变休闲度假旅游是高级阶段的旅游形式,游客普遍成熟、消费理性,对服务质量要求很高。对消费者来说,休闲度假产品形成元素的重要性是按照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来排列的,服务是最终最高的买点,也是使“头回客”成为“回头客”的主要因素。以人为本应成为休闲度假旅游服务的原则,满足游客的个性化要求是休闲度假旅游服务追求的目标。(5)是总体发展向城乡互动转变现在城市老年人有钱有闲有劲,年轻人越来越富,越来越讲究生活质量,城市居民休闲度假旅游的需求已普遍产生,并呈快速发展势头

19、。与此同时,农村对到城市休闲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如果说现在农民只是以生产者的身份介入旅游,那么有朝一日,农村人不但是生产者,同时也是消费者,这个市场就不可限量,这是一个趋势,总有一天会到来的。为此,不仅要研究探讨三四亿城里人休闲度假旅游的现在,还要关注城乡互动、全民休闲的未来。五、皖南经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可持续发展观要求发展在即满足当代人的需要的同时又不威及后代人的需求。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内涵极为丰富。可持续发展观强调实现资源的可持续的发展。坚持可持续,就是以实现资源开采的持久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

20、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皖南山区的发展也要立足于可持续发展观。就上述的四大产业而言要协调各产业之间的矛盾扬长避短,统筹规划。就农林矛盾而言,在不适宜农耕区退耕还林,种植些木本植物。这样即能增加农民收入又能保护环境。再如,黄山的农园旅游就是各很好的例子,在务农的同时又开发了旅游资源增加了人均收入。可持续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要想实现皖南地区经济的经济快速增长,最重要的是要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更加注重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更加注重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更加注重经

21、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这样才能避免经济大起大落,保持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皖南山区的经济要想发展起来,单搞一种资源一种经济是走不通的。必须将农、林、牧、旅游科学合理的结合起来让农业林业成为基础,让牧业成为主导,并大力开展旅游资源,只有这样皖南山区才能走上希望之旅。参考文献:1张新时,李博.南方草地资源开发利用对策研究R.1998.2李万民,孙伟.中国自然资源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3申曙光.生态文明文明的未来M.浙江:浙江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4盛和林.安徽省南部丘陵山地国土开发与整治研究R.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5谢国业.可持续发展对策N.人民日报

22、,1998-8-5.6王国强.土地开发策略N.人民日报,2004-6-3.7叶万春.服务营销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8李余家.皖南山区林地资源现状分析与开发策略研究R.2006.9吴健安.市场营销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0符国群.消费者行为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Southern Anhui Mountainous Area Economic Resource Development Strategy ExplorationAbstract:The southern Anhui mountainous area natural condition is s

23、uperior, forest land fruitful in resources, however the forest herd contradiction and the farming and animal husbandry contradictory were quite prominent, have limited the mountainous area agricultural economy as well as the entire province nat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 Through to the southern Anhui

24、 mountainous area agriculture, the forest, the herd, the tourism analysis, proposed the reasonable development using the mountainous area forestland resources, develops the southern Anhui animal husbandry tourism strategic measure, to promote the mountainous area forest land resources reasonable dev

25、elopment use vigorously; Thus promotes southern Anhui “three agriculture” the question solution, for entire province nat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 certain promotion effect.Keywords:forestry resources; animal husbandry development;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tourist resources development;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