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表现手法赏析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34663074 上传时间:2021-10-2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72.1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古诗词表现手法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古诗词表现手法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古诗词表现手法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资源描述:

《古诗词表现手法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词表现手法赏析(2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古诗词表现手法赏析高二暑假语文“古诗词表现手法赏析”学生姓名教师姓名授课日期 授课时长知识定位11P表现手法,也就是艺术手法,即表达技巧,作家、 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方法。 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 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 式。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也有人称之为表达技 巧),可以从抒情方式、修辞方法、描写手法等 三个方面入手。该知识点是古诗词鉴赏中最常出现的考点,必然 会有一道题目与之相关,考生务必引起重视,难 度一般,需要一定的鉴赏水平,赋分在 3-5分左 右。三每雨教昌0知识梳理知识点一:抒情方式一、叙事抒情:通过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

2、发展、变化的过程,抒发作 者的内心感受。如“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用叙 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值得纪念的往事,暗示南宋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 的国家,表达抗金复国的决心。二、直抒胸臆:表达诗人面对人、事、物所产生的富有哲理的爱憎分明的思想 感情。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 上一层楼。”前两句写景,后两句直接抒发在这样的环境里产生的情怀,天然的 形势、阔大的气象与诗人在这景象面前产生的富有哲理的思想融合在一起。如 元稹的菊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这是诗的后两句,点出 了喜爱菊花的原因,抒发了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讴

3、歌和赞美之 情。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全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登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 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失意和苦闷之情。三、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面不着一字, 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 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尽长江 天际流。”全诗没有一字说惜别,没有一字说伤怀,但伤怀惜别之情悠悠无尽, 随水长流,滚滚江水有如对友人的不断思念。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意 韵含蓄深远。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

4、过,何日 是归年? ”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前两句诗人借对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 的描写,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别具韵致。唐朝李华的春行 即兴:“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 啼。”“花自落”“鸟空啼”,强调了春山一路山花烂漫、鸟语婉转的佳境却“无 人”来欣赏,以乐写哀,以闹写寂,写出了诗人对时代的感慨。四、用典抒情: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 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 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 想而寻意于言外。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

5、亭怀古:“想当年,金戈铁 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 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 的决心。如姜夔的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养麦青青。”“春风十里”引用 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是虚写;“尽葬麦青青”写词 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是实写。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 的感慨。如秦观的踏莎行雾失楼台中以“驿寄梅花,鱼传尺素”来表达 远离故土、他乡为官、前途渺茫的无数重的恨。如李白的登金陵凤凤台:“凤 剧,台上凤原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 落青天外,一水

6、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诗人把历史 上的典故、眼前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交织在一起,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怀抱,意五、借古讽今:这是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谕当朝。 如刘禹锡的台城:“台城六代竞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 只缘一曲后庭花。”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描写了六朝 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把严肃的历 史教训化作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六、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 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人格化的色彩。如 虞世南的蝉:“垂绥饮清露

7、, 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播的独特感受, 道出了蕴含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 声名远播,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又如白居易的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 人属阿谁?”本诗托物言志,写柳树独处荒园无人观赏,抒发了人才被埋没的 感慨。托物寓理:古人写哲理诗往往不是直言其理,而是借助形象表达哲理。 宋代朱 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 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抒写的是有关读书的意义和情趣。通篇借“方塘”见意,把人的大脑比喻“方塘”,把大脑

8、中的知识比作“天光云影”,以塘清是活水注 入,比喻人们要想保持大脑有鲜活的思维,就应当不断地从书中汲取知识。再 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蕴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学道理。知识点二:修辞方式一、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如 刘禹锡的望洞庭: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二、借代:借用相关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包括用部分代替全体, 用具体代替抽象,用特

9、征代替人和事物。运用借代的修辞方法使语言更简练, 更含蓄。如李清照的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诗中用“绿” 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肥”和“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 零。词人惜花,为花悲喜,为花醒醉,为花憎风恨雨,实际是含蓄地表达了青 春韶光短暂、好花不常的惋惜之情。三、对偶(对仗):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 相近的意思。从形式上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上看,意义集中而含 蓄。如杜甫的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从篇章结构上看, 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

10、境显得广阔而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 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 酬的苦痛。闽教旨四、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事物表现得更形象、更生动的作用。如 林逋的山 园小梅:“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 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 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了极点。又如刘皴的新晴:“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诗中将“南风”人格化,通过一

11、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久雨初晴后作者宁静恬适的心情,以及对南风“恶作剧”的亲切喜爱之情。五、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 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如 李白的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 长。”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修辞方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 思的深重。如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 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诗中的“三万里”“五千仞”“上 摩天”“泪尽”都是夸张,正是这些夸张描写,把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对苟且偷 安、不去收复失地的求和派的愤懑,以及对遗民遭受的苦难的深切同情,表现 得淋漓尽致。如孟

12、浩然的临洞庭上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 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气蒸”“波撼”是夸张的写法,突出了洞庭湖的雄伟 气势。六、对比(对照):运用对比(对照),可以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 不同的思想感情区别得更加鲜明,使美者更美,丑者更丑。如梅尧臣的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全诗通过陶者和富家 的强烈而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表达了诗人 对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又如 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 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鹏鸽飞。”前三句描写昔日繁荣和最后一 句描写今日冷落凄凉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感受

13、特别深切,其中蕴含着诗人 深沉的历史思考。七、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 连说出来。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 道西风瘦马。”纯用名词组合,形成一种气势,渲染了典型环境。八、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把自己的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 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如阿鲁威的元曲小令蟾宫曲:“问人问谁是英雄?有醐洒临江,横槊曹公。”此小令以设问开篇,点明 题旨,领起下文,分层次叙述了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九、反问:用反问的形式表达肯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感情。如王安石的叠题乌江亭:“江东弟子今虽在,

14、肯为君王卷土来?” 使用反问 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的必然。十、顶真:用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开头,首尾相连两次以上,使邻近的语句或片断或章节传接下来,首尾蝉联,这种修辞手法,叫做顶真,又叫顶针或联珠。 运用顶真修辞方法,不但能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而且能突出事物之间 环环相扣的有机联系。如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戏中,汉元帝在 蠲桥送别王昭君出塞和亲时,有下面一段曲词:“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萤; 泣寒萤,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 ”这段曲词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方法,具有回 环跌宕的旋律美,表现了汉元帝离恨未已、相思又

15、继、千结百转的愁绪。十一、回环:用上旬的末尾作下旬的开头,又用下旬的末尾作上旬的开头,这 两个句子或词组,后者是前者的倒文;后一句或几句是按前一句或几句倒着念 回来。这种运用词序回环往复、表现两种事物或事理的相互关系的修辞方法, 叫做回环,又叫回文。运用回环的修辞方法,能加强语气,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反映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深刻有力地表达思想感情。如苏轼的菩萨蛮:“雪 花飞暖融香颊,颊香融暖飞花雪。欺雪任单衣,衣单任雪欺。别时梅子结,结 子梅时别。归不恨开迟,迟开恨不归。”后一句都是按前一句倒着念回来的,这 是一种很工整的回环。十二、互文:即古代诗文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

16、个 完整的意思,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方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一般有两种 表现形式:1、为了避免词语单调重复,行文时交替使用同义词,这种互文的特点是在相同 或基本相同的短语或句子里,处于相应位置的词可以互释。这样可以从已知词 义来推知另一未知词义。如 屈原的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其中的“用”和“以”处于相应的位置,由此可推知“以”就是“用”的意思。又如 “求全责备”这一成语,其中“求”与“责”处于相应的位置,由此可推知两 词同义。这类互文是容易理解和掌握的。2、出于字数的约束、格律的限制或表达艺术的需要,必须用简洁的文字、含蓄 而凝练的语句来表达丰富的内容,于是把两个事物在上下文中只

17、出现一个而省 略另一个,即“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以收到言简意繁的效果。理解这种互文 时,必须把上下文保留的词语结合起来,使之互相补充、彼此映衬才能现出其 原意,故习惯上称之为“互文见义”。如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皎 皎河汉女”,其上旬省去了 “皎皎”,下句省去了 “迢迢”,既“迢迢不仅指牵 牛星,亦指河汉女,“皎皎”不仅指河汉女,亦指牵牛星,两词互文见义。互文见义常见诗句:(1)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见”与“闻”互文见义)(2)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诗)(其上句省略了 “坐我东阁床”, 下旬省略了 “开我西阁门”。两句表达的意思是:打开东阁门在床上

18、坐坐,又打 开西阁门在床上坐坐。表达回到家中的欢喜之情。)(3)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行”与“灿烂”互补见义)(5)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6)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7)水光微港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饮湖上初晴后雨(8)栗深林兮惊层巅。(梦游天姥吟留别)(9)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10)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11)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12)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孔雀东南飞(13)十三能织素,十六诵诗书。孔雀东南飞十三、隐语(谐音)、双关:在有些诗

19、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 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方法。李白的春思:“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 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这是一首较为著名的描写男女情长的诗,写出了在秦 地的思妇内心的独白。诗人语义双关,用抒写自然之春天,理喻男女之间的爱 慕之情;又以“丝”(思)、“枝”(知)谐音,连接异地男女之间的思念情怀。 刘禹锡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这是作者用民歌体写的 恋歌,双关隐语是民歌中常用的手法。从前两句诗意看,大概女方在杨柳飘拂、 波平浪静的江边行船,

20、听到岸上爱恋她的青年在对她唱歌言情,但情传得含蓄, “倒是无晴胜有情”。知识点三:描写手法一、迭字:迭词作用(1)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千门万户晡晡日,总把新桃换旧 符。”(王安石元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 声慢)(2)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李煜浪淘沙)“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二、象征: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 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如 李德裕的登崖州城作:“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 遭绕郡

21、城。”这两句描写青山环绕,层峦叠嶂,自己所处的郡城正在严密封锁、 重重阻隔之中。象征自己被政敌迫害的景况,书写思归不得的忧伤。三、列锦: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 成生动可感的图景,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方法。如“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烟村”、“人家”、“亭 台”、“鲜花”既各自独立成景,又共同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创造出淡雅幽美的意境。再如韩姗的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两 和诗给人的情趣和诗味是浓醇、深长的。上句是视觉画面一一秋夜星空一只孤 飞的雁,下旬是听觉意象一一千家万户的砧杵之声,上

22、下旬的串联迭合,不但 鲜明准确地描绘了秋夜景色的典型特征,而且创设了一种幽怨凄满的意境。四、起兴: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如 李商隐的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首联用瑟这种乐器起兴,由此而思及“华年”五、联想:由一事物联想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 起来造成一个典型。如 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 翠绿的丝带,运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一改杨 柳抒离情的象征义。六、想象: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 造出新的

23、观念的思维过程。如 刘禹锡的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 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 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七、衬托:指的是以乙衬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 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 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首词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瑞,却从“千 古风流人物”写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写周瑜一 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这是正衬。写周瑜妻子的美丽,突出 诗人惆怅痛苦的心情,这是反衬。1、正衬有以乐景衬乐情,

24、以哀景衬哀情,正衬是用相同的东西来衬托,如 李白 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 伦送我情。”三四句形象鲜明地衬托出汪伦对诗人的真挚纯洁的深厚感情,是正 衬中的以乐景衬乐情。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 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此诗写于杜甫在饱经历乱之后, 暂且在成都草堂有了一个安身之地,其心情是愉悦安宁的。全诗通篇写景,景 色浓丽而美好,传达出作者愉悦欣喜之情,这也是正衬中的以乐景衬乐情。谢灵运的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从春草中,从园柳和鸣禽中, 诗人感受到了春天的蓬勃生机,透露出喜悦之情,同样是正衬中的

25、以乐景衬乐 情。元稹的闻乐天授江州司马:“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 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元稹贬谪他乡,又身患重病,心境本来就不佳。现 在忽然听到挚友也蒙冤被贬,内心更是极度震惊,万般怨苦、满腹愁思一齐涌 上心头。以这种悲凉的心境观景,一切景物也都变得阴沉昏暗了,这就是正衬 中的以哀景衬哀情。余靖的山馆:“树藏秋色老,禽带夕阳归。”这两句诗为 我们描绘了一幅凄清冷落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孤寂凄凉的心情,也是正衬中的 以哀景衬哀情。2、反衬有以动衬静,以声衬寂,以乐景衬哀情,以哀景衬乐情,反衬是用相反 的东西衬托,如 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

26、中。”诗中写到了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 机而不枯寂,同时又通过动,更加突出了春涧的寂静,这是以动衬静,以声衬 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里“僧敲月下门”句以响衬静,与名句 “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以声衬寂的典范。元稹的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这首 诗一二句写了一座空虚冷落的古行宫,宫中鲜花盛开,正是春天来了。三四句写几个白头宫女,闲坐着回忆玄宗时候的往事,可见这几个宫女是玄宗时候的 宫女,现在已经年华老去。抒写了宫女一生凄凉、哀怨的情怀,寄托了诗人对 世事昔盛今衰的感慨。诗歌所表现的是凄凉哀婉的心情, 却着意描写“宫花红”, 这是在

27、以乐景衬哀情,如此反衬,使情之哀更加浓重。李白的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 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前三联写塞下艰苦的环境 条件和紧张的战斗生活,尾联却转到写将士奋勇杀敌的豪情,这种豪情也正是 全诗的中心。这样,我们感受到的,是不畏艰苦、有着钢铁般意志的将士形象。这里的“哀”景,是用来反衬将士豪情的,这就是以哀景衬乐情。八、动静:艺术创作中离不开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 或一动一静,相辅相成。前者属于衬托手法,如 杜甫的漫成一首:“沙头宿 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第四句鱼跳的“动”更衬托出前三句景物的“静” , 后

28、者如戴叔伦兰溪棹歌:“凉月如眉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 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诗中前两句写了山水的明丽动人和月色的清爽皎洁, 是静景;后两句写了鱼抢新水、涌上溪头浅滩的调皮,是动景。全诗动静结合, 写出了兰溪山水的美好和蓬勃生机。九、气氛渲染: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首联俯仰所见所 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秋江景物萧杀气氛。如汉乐府民歌江南可采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诗中“鱼戏莲叶东”四句的渲染描写,使得全诗生 动活泼,音调

29、优美,把水上采莲的画面和人们采莲时欢愉的情绪活灵活现地展 示在读者面前。又如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春早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诗中以“家家雨” “处处蛙”渲染一种气 氛,衬托夜的深和夜的静。 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楚江微雨里,建业 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 沾襟比散丝。”诗中的“微雨” “暮钟”“漠漠” “冥冥”“浦树含滋”都是在渲染 一种离别时的伤感气氛。十、色彩渲染: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 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作者突出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鹏, 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

30、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 丽的图景。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衬出思归的感伤。如 杜甫的另一首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这首诗浓彩重墨渲染了一派怡人的风光一一山青翠,花红艳,鸟翎白,碧波绿, 景象清新,赏心悦目,而这是为下文勾起漂泊的伤感作铺垫。白居易的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两句是通过红日映花衬水增加色 彩的明亮度来追忆江南美景的;骆宾王的鹅:“鹅、鹅、鹅,曲项向大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鹅洁白的羽毛浮于绿水之上,红掌拨动,绿水泛波, 红、白、绿三色对比有寒有暖,鲜明而协调,在蓝天、白云之下

31、,在绿草如茵 的碧水上,在清澈见底的池塘边,“白毛”与“绿水”比美,“红学”与“清波”争胜,多么绚丽的画面!多么富于童趣和生活气息!真可谓状物如在眼前十一、抑扬: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 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如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 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 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 “闺怨”的主题。又如 赵希璐的次萧冰崖梅花韵:“冰姿琼骨净无瑕,竹外溪

32、边处土家。若使牡丹开得早,有谁风雪看梅花。”诗中三四句忽发奇想:如果牡丹花开早于梅花,谁会冲风踏雪顾及梅花呢?然而, 牡丹毕竟不会开在梅花之前。诗人欲扬先抑,只有冰清玉洁的梅花才能在凛冽 的风雪中吐芳争艳,受到人们的青睐。十二、照应: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内容作必要的回答。恰当运用这种写法能使 结构显得紧凑、严谨。如 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楚江微雨里,建业暮 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 江边,这里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十三、正侧:对所描写的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就是正面描写;而对能使 描写对象更鲜明、更突出的周围事物的描

33、写,则是侧面描写。如白居易的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 阿谁?”王昌龄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 跳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白诗第一、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 柳树的娇美形态。王诗第二句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 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十四、白描: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大致接近西洋画法中的速写或素 描,其特点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赋形写意,不事烘托,不施色彩。 这种画法引入到诗歌的创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 和层层渲染,

34、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简 洁明快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落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 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如 温庭筠的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 板桥霜。柳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这四句诗纯用名词组合,没有形容词等加 以修饰点缀,用的就是白描手法。又如 聂夷中的田家:“父耕原上田,子锄 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全诗以小见大,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了父子 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了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榨农民的深 刻主题,用的也是白描手法。十五、虚实: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在一起,表达 同一样的情感。如 柳

35、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 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上片除“念去去千 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实情,写词人和心 爱的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分别的心情,是实写;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 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地写出了离别的依 依不舍。如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中前两句泛说西湖六月的风光自 有特色,是虚写;后两句描写满湖莲叶荷花在朝阳的辉映下,无边无际的碧绿 和艳红和谐地搭配着,是实写。全诗虚实相生,收到相得益彰的效

36、果。又如 辛 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 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 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梦中胜利的虚幻之景与醒来的白 发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让人体味空有大志、报国无门的悲哀。苏轼江城子十 年生死两茫茫中的“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 千行”,也是虚幻之景。知识点四:常见的容易混淆的表现手法辨析一、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托,寄托,借助;物,客观事物;言,表达;志,志向, 志愿,思想,感情,哲理,等等。简单地说,托物言志,就是借助具体事物来 表达

37、自己的思想感情。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托物言 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征,此物可以是景物,也可以是动物或其它事物, 常含有象征意义。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是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 求等;借景抒情的情,往往是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杜甫诗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既是写景,也是抒情。“无边落 木萧萧下”,让人联想到一年将尽,韶华易逝,平添乡愁。“不尽长江滚滚来”,让人联想到不尽的愁绪,飞逝的时光,历朝历代优秀人物的不幸遭遇。杜甫此 处明为写景,实为抒发人生的感慨。此诗借写瀑布,表达了对社会和人生的思 考:应志存高远,不畏艰辛,努力实现人生目标

38、。注意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的区别。情景交融和借景抒情:所谓情景交融,是指诗人在诗歌中没有把自己的感情直 接说出来,而是通过景物描写,蕴含诗人的感情。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 首诗的末两句有三个意象:“孤帆远影” “碧空” “长江”。这些意象组合成这样 的意境:诗人站在长江边,遥望那载着朋友远去的帆船,直到它在碧蓝的天空 中消失。而诗人面前的长江水正滚滚滔滔地向东流去。从这些景象中,我们可 以领悟出诗人对朋友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所谓借景抒情,是指诗人先描写景物,后抒发感情。唐朝诗人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

39、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先写景物:床 前洒满一地月光,就像是一片白霜。这月光引发诗人“低头思故乡”,抒发了诗人怀念故乡的强烈感情。二、虚和实眼前之景为实,想象虚构之景为虚;景物为实,情感为虚;形象为实,抽象为 虚;有限为实,无限为虚;正面为实,侧面为虚。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可使 诗歌的结构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并使诗歌容量增大。正面为实,侧面为虚:侧面描写能化实为虚,以虚写实,从而造成含蓄蕴藉的 效果,给读者留下较大的想象空间。如“踏花归去马蹄香。” /“问关莺语花底滑。”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只恐双溪蚱蜻舟,载不动许多愁。”景物为实,情感为虚:诗人的情感是

40、看不见摸不着的,要将这种虚表现出来, 就得化情思为景物,即化虚为实。而读者则必须化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 “过 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在古代诗歌中,以景传情达意往往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如以“故乡明月”传达“乡思情”,以“松风山月”传达“隐逸情”,以“寒林残月”传达“诗人的忧 愁”,以“中秋圆月”传达“相思苦情”,以“风雨落花、双燕孤飞、重阁玉枕” 传达“闺怨情”,以“长亭折柳”传达“惜别情”,以“江湖扁舟,月落乌啼” 传达“诗人的羁旅之苦”,以“梦后酒醒、烟柳断肠、

41、寒雨斜阳、残烛啼鹃”传 达“悲欢离合情”,以“昔荣今非,几度夕阳红”传达“对世事沧桑的感叹”,以“空城落花”传达“对国势衰危的哀叹、一腔爱国情”等等。有限为实,无限为虚:无限之境是在有限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宋代 诗人梅尧臣说:“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这乃是作诗功夫之至。“不尽之意” 则为无限。宋代画家郭熙说:“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琐其腰则高矣。水 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这就是诗画中的空白艺术。“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以少胜多,以有限之红杏表现无限之春 意。“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通过想象,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复 杂难言的情感。总之,实境乃

42、是一种真境、事境、物境;虚境乃是给读者创造的一种想象的空 诗、诗意的空间。从前文的例子中我们不难发现,虚可生实,实可生虚,想象 则是其桥梁。正是读者想象的介入,才使诗歌更饱满,充满灵气,充满诗情画后、0三、用典古代诗歌用典的方式多种多样,一般采用明用、暗用、正用和反用四种方式。明用典故:古代诗歌在使用典故时,如果能使读者从字面一看便知使用了某个典故的就是明用典故。这种现象在古代诗歌中是常见的, 如苏轼的江城子密 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这是明用史记冯唐列传中的故事, 东坡居士在这里明用这个典故,意在以魏尚自况,希望有一个象冯唐那样识才 敢谏之人,为自己在宋神宗面前保荐,派人将自己召

43、回,委以重任。这是古人 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的反映。在皖南事变后,周恩来奋笔疾书“同室操戈,相 煎何急”,这里明显化用了曹植七步诗里的句子:“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刍一, 。1、暗用典故:古代诗歌在使用典故时,有时表面上看用典处似乎与上下文句融 合为一,不细察则不知为用典,这就是暗用典故。例如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 出猎的末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面看来好象是写“出 猎”,描写猎人弯弓射狼的情况,其实这是暗用了楚辞东君“举长矢兮射天狼”的典故。天狼是星名,古代用以代表贪残掠夺,作者在此代指辽和西夏 统治者。“射天狼”则表明自己御敌保国的决心。2、正用典故: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

44、的“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 小谢又清发”,作者以典代人,既用来赞李云,也用以自赞。“蓬莱”为海中神山名,传说仙府中难得的典籍,均藏于此。后汉书窦章传言:“是时学者称东观(后汉政府的藏书机构)为老氏藏室,道家蓬莱山。”这首诗中的“蓬莱”是借指校书郎李云。“建安骨”为建安风骨之简称。东汉末建安时期,以曹操父 子和建安七子为代表的诗歌,风格清新刚健,被后人称为建安风骨。“小谢”,指谢眺,区别于“大谢”(谢灵运)。李白非常推崇谢眺,这里有自比的意思。 这两句中,上句称赞李云文章得建安风骨,清新刚健;下句谓自己的诗歌应像 谢眺那样清新隽永。3、反用典故:反用典故是指在诗歌中反用原典的意义,如 王维的山居秋

45、暝: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两句诗出自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本诗反其意而用之,表达了 诗人远离世俗、过隐居生活的愿望。 李清照一剪梅中的“云中谁寄锦书来”, 语出晋书,窦滔妻苏氏织锦为回文诗,寄给丈夫,后来就用“锦书”指代妻 子给在外丈夫的信,本诗反其意而用之,指在外的丈夫给妻子的信。四、直陈和含蓄所谓直陈,就是直抒胸臆,或者叫直接抒情。它往往不借助任何事物的帮助, 直白地把思想感情说出来。 元人张可久中吕卖花声:“美人自刎乌江岸, 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灵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这首元曲前三句叙述了前朝兴亡的

46、事迹,为下文作铺垫,最后两句采用直抒胸 臆的写法,表达了诗人感叹朝代的兴亡更替给老百姓带来的痛苦。所谓含蓄,指的是在抒发思想感情时,要借助于景物或者其它事物。有些事情 或意愿,诗人不宜正面直说,往往假借那一件事,来说这一件事,通过委婉含 蓄的手法来表现,则显得文雅大方,别有风致。唐朝诗人朱庆余的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 无?”诗人要表达的正面意思是:在临考前,诗人怕自己的作品不合主考官的 要求,因而小心翼翼地作诗讯问。这种意愿不便直说,就换一副笔墨:写洞房 天明,新娘梳妆打扮后,含羞征求丈夫对自己打扮的意见来作比,含而不露, 耐人寻味。五、正

47、面和侧面所谓正面描写,就是直接对要表现的对象进行描写,所谓侧面描写,即间接地 描写要表现的对象,也就是本来要表现甲,却不描写甲,而是描写乙,通过对 乙的描写来表现甲。如: 乐府诗陌上桑:“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细绮 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峭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诗歌要表现的主要人物 是罗敷。诗人先对她进行正面描写,写她穿的衣服和装饰品的华贵,以显示其 美。但诗人仍意犹未尽,又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写了 “行者”“少年” “耕者”“锄者”等人见到罗敷后的忘情反应,以突出罗敷的形象之美。运用侧面描 写的手法,弥补了正面描写的

48、不足。六、比和兴朱熹在诗经集传中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比者,以彼 物比此物也。”他说的“兴”通常是指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先用景物描写 进行渲染烘托,然后再顺理成章地写出主体事物。他所说的“比”,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比喻。如:小白菜,心里黄,三岁两岁没了娘。跟着爹爹还好过, 就怕爹爹娶后娘。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例是一首民歌,用“小白菜,心里黄”作为兴体,进行烘托,突出孤儿失去亲娘后的哀怨凄婉的 心情。例用“一个篱笆”需要“三个桩”才能构成,比喻好汉也需要有帮手 才能把事情做好。二者怎样区别呢?看能否改成明喻:“比”是把“彼物”比作此物,“彼物”与“此物”之间有

49、相 似点。因此,能用比喻词“像” “好像”“好比”等比喻词把“彼物”和“此物” 直接联系起来,从而换成明喻句。例可以说成“一个好汉三个帮”就好像“一 个篱笆三个桩” 一样。而“兴”主要是借物起情,由“彼物”引出“此物”,“彼 物”与“此物”之间可能有某种意义上的联系,但二者之间没有相似点,不能 改换成明喻句。例不能说成“三岁两岁没了娘”就像“小白菜,心里黄” 一 样。因为二者没有相似点,失去构成比喻的必要条件。两体所处的位置有别:兴的两体通常是兴体在前,主体在后,如影随形,不能 颠倒。而比既有喻体在前本体在后的,也有本体在前喻体在后的。当然,还有 本体不出现的。如:青皮皮西瓜碎刀刀裂,全村村相

50、中了情哥哥。(河北民歌)头顶着蓝天大明镜,延安城照在我心中。(贺敬之回延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例采用的是兴的手法。 兴体“青皮皮西瓜碎刀刀裂”在前,主体“全村村相中了情哥哥”在后。例 是比,喻体在前,而本体在后。例则是本体在前,喻体在后。最后要说明一点,有时诗歌常常是比兴兼用。如百鸟衣:“青草长在风雨里,乖乖的古卡生在穷人家里。红花开在阳光里,英俊的古卡生在好人家里。”这首诗的首句“青草长在风雨里”既是借景物起兴,又是比喻古卡生从小受苦,充 满了青春活力。“红花开在阳光里,既是借景物抒情,又是比喻古卡生英俊貌 美。比和兴结合得非常完美。七、衬托和对比对比是把两种

51、相反或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形成鲜明的 对照;衬托是利用事物相反或相对的条件,把两种事物放在一起,用客体衬托 主体。二者极易混淆,那么怎样区别它们呢?对比的两个事物是同类事物:不是同类事物不能相比,因为对比的目的就是要 让同一类别的两个性质相反的事物放在一起,使其善恶美丑自我显露,让人们 信服。如果非同类事物放在一起,便达不到这个目的,对比也就失去了意义。 衬托却不是这样,它有同类事物相衬,如正反人物在一起写,用反面人物反衬 正面人物,但大多数是不同类事物相衬,如:“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张俞蚕妇)“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毛泽东咏梅词)例 是同类相比,“罗绮者

52、”和“养蚕人”都是“人”,属于同类相比,从而说明 当时社会的贫富不均。例的“百丈冰”和“花枝俏”,前者是自然现象,后者 是生命现象,句中用前者反衬后者的坚强性格。但要说明一种情况,有的对比乍一看不是同类事物,但如果一分析,仍应看作 是同类事物。如鲁迅的一句名言:“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终究是苍蝇。”这句话乍一看是把“战士”和“苍蝇”对比的,而“战士”和“苍 蝇”不是同类事物,但只要分析一下,句中的“苍蝇”并不是指一种害虫,而 是指像苍蝇一样肮脏的人。同样是“人”,应是同类相比。二者突出的重点不同:对比的两个方面是互相突出,使美的更美,丑的更丑, 善的更善,恶的更恶。而衬托却有主次之

53、分,用次要的方面衬托主要的方面。如:“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却待雪化时。”例是对比,既鞭挞了卖国求荣的奸臣秦桧,又歌 颂了民族英雄岳飞,对比强烈,褒贬分明,不分主次。例写了大雪和青松两 个形象,用大雪来反衬青松傲霜斗雪的高大形象,采用的是反衬手法。八、正衬与反衬这是指诗歌中所写的景物与表现的喜怒哀乐感情的关系。古代诗歌讲究情景交 融,“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是古代诗歌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理解好这个特征, 对阅读和鉴赏古代诗歌的意义非常重大。诗中的景物,都是为烘托气氛、抒发 感情服务的。1、正衬:这是指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构成的衬托。它包括两个方面:

54、以“乐”衬“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 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诗中抒发对钱塘湖春行所见美景的喜悦欣 赏之情,这由尾联可以看出。中间两联写春天鸟和花草的情趣和生机,是为抒 发后文“最爱”之情所作的铺垫。这里,美好景物和喜悦情感是和谐统一的。以“哀”衬“哀”。凄凉之景也可以用来烘托凄凉的气氛,而且更为常见。如 李白的沙丘城下寄杜甫:“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 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全诗集中表达的是对朋友杜甫的思念之苦,为此,第二句的“高卧”

55、是孤独的诗人无所事事、 百无聊赖的不得已之举,第四句的“秋声”更是明显地渲染了诗人凄苦的心情。2、反衬:这是指利用事物相反的条件构成的衬托。这种衬托包括四个方面:以“乐”衬“哀”。杜甫的一首绝句:“碧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前两句是美好的春景,可后两句是伤感的怀乡之 情。而全诗的中心恰恰是这后两句而不是前两句。这样,我们就可以明白,前 面的美景就是为反衬后面的伤感之情服务的。以“哀”衬“乐”。景是为情服务的,若全诗是“乐”情,前面的“哀”景完 全有可能是为反衬“乐”情服务的。李白的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前三联写塞下艰苦的环

56、境条件和紧张的战斗 生活,尾联却转到写将士奋勇杀敌的豪情,这种豪情也正是全诗的中心。这样, 我们感受到的是不畏艰苦且有着钢铁般意志的将士形象。这里所谓的“哀”景, 既然是用来反衬豪情的,就全然不是悲哀之景了。以动写静。即用动态景物来表现寂静。如 王维的萍池:“春池深且广,会 待轻舟回。靡靡绿萍合,垂杨扫复开。”诗中巧借绿萍的开合之动来反衬萍池的 幽静。以响衬静(以声衬寂)。如王维的秋夜独坐:“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诗人在空堂独坐,夜深之时,听到了秋雨中山果从 树上坠落的声响,昏暗不明的灯影下草虫的哀鸣。用果落、虫鸣之声来写静, 更显得寂静。知识点五:察看风向一、提

57、问方式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请简析迪阳教旨二、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或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 感的?有何效果?三、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什么手法或何种技巧。2、结合诗句阐释这种手法在诗文中是如何运用的。3、运用这种手法有何效果,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表达了怎样的旨趣。4、答题由总到分-吓例题精讲浣溪沙琳橘苏轼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竹篱茅舍出青黄。香雾噗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犹香。注:噗:xun,喷。【题目】这首词是如何从正面、侧面两个角度塑造橘的形象的?请结合全诗分析。(5分)【难度系数】4南柯子忆旧仲殊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

58、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沾酒那人家? 注:家:句末语气词,加强语气。【题目】这首词的上阕在写景时用了哪些技巧?试结合诗句分析。(5分)【难度系数】4金陵驿文天祥三后闽教昌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产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注:这首诗是文天祥兵败被俘后被押解到元大都,路过京陵(今南京市)时 所作。【题目】这首诗用多种手法抒写诗人的亡国之痛, 请任选两种简要分析。(6分) 【难度系数】4鹏鸽大(宋)向子有怀京师上元,与韩叔夏司谏、王夏卿侍郎、曹仲谷少卿同赋紫禁烟

59、花一万重,鳌山宫阙倚晴空。玉皇端拱彤云上,人物嬉游陆海中。 星转斗,驾回龙,五侯池馆醉春风。 而今白发三千丈,愁对寒灯数点红。注:向子生于两宋之间,前半生亲见北宋社会表面繁荣兴盛,金兵进犯、 宋室南渡后,他力主抗金,因得罪秦桧,被贬还乡,居江西临江。向子的晚 年词作,多抒写淡泊名利的闲适生活情趣,但也常常怀念北宋徽宗时代的繁盛。 北宋都城东京汴梁。【题目】最后两句“而今白发三千丈,愁对寒灯数点红”,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 果,作者是用什么手法营造的? ( 6分)【难度系数】3野老歌 张籍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

60、船中养犬长食肉。【题目】诗中主要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并简要说明。(6分)【难度系数】3习题演练登缥缈峰吴伟业绝顶江湖放眼明,飘然如欲御风行。最高尚有鱼龙气,半岭全无鸟雀声。芳草青芜迷远近,夕阳金碧变阴晴。夫差霸业销沉尽,枫叶产花钓艇横。注:吴伟业(1609 1672),明末清初诗人。字骏公,号梅村,江南太仓 (今 属江苏)人。吴伟业生活在明清易代之际,仇视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对清统治者 也无好感。江湖:偏义复词,义在“湖”,这里指太湖。鱼龙气:指太湖水 汽。【题目】第二联写景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难度系数】3溪桥晚兴郑协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芋羊。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

61、杨花听杜鹃。注:郑协:南宋末遗民。芋芋:草木茂盛。【题目】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写景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5分)【难度系数】3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韦庄满耳笙歌满眼花,满楼珠翠胜吴娃。因知海上神仙窟,只似人间富贵家。绣户夜攒红烛市,舞衣晴曳碧天霞。却愁宴罢青娥散,扬子江头月半斜。注:韦庄(约836年一910年),字端己,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 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五代前蜀诗人。韦庄曾经家陷黄巢兵乱,身困重围,又 为病困,写作此诗时正值黄巢兵乱。吴娃:吴俗谓好女为娃。青娥:指年 轻貌美的女子。【题目】全诗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5分)【难度系数】4早梅齐己万

62、木冻欲折, 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 先发望春台。【题目】首联作者采用什么表现手法,写出了梅花什么样的秉性? (4分)【难度系数】3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其二)李白君思颍水绿,忽复归嵩岑 归时莫洗耳,为我洗其心 洗心得真情,洗耳徒买名 谢公终一起,相与济苍生注:颍水:发源于嵩山。洗耳:传说隐士许由听到尧要让位给自己,感到耳 朵受到了污染,因而洗耳于颍水之滨。【题目】诗中运用许由洗耳的典故,有什么作用? (4分)【难度系数】3蜀先主庙刘禹锡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注:蜀先主即刘备

63、,先主庙在夔州,作者曾任夔州刺史(821-824),止匕诗当作于此时。五铢钱:汉武帝时的货币。王莽代汉时,曾废,至光武帝时恢 复五铢钱,比喻刘备振兴汉室的勃勃雄心。象贤:学习先祖的贤才。【题目】试分析颔、颈两联的表现手法及其各自的作用。(4分)【难度系数】4华清宫吴融过华清宫李约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题目】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它们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5分)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题目】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叫唤、追赶雁群的形象,其形可悯,其志可嘉。试以第二、四联中任意一联为例,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