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制中专毕业补考语文试卷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34657477 上传时间:2021-10-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三年制中专毕业补考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年制中专毕业补考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年制中专毕业补考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三年制中专毕业补考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制中专毕业补考语文试卷(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三年制中专毕业补考语文试卷(共100分)一、 选择题(30分,每题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嫉忌(j) 怜悯(mn) 幼稚(zh) B.浅薄(bo) 纠正(ji) 譬如(p) C.狂吠(fi) 笨坯(p) 吝啬(s) D.亲戚(qi) 轴心(zhu) 教导(ji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花言巧语 惊世骇俗 餐风宿露 忍辱负重B烟销云散 触目惊心 不可思议 盘根错节C生生不息 直接了当 截然不同 分道扬镳D颠沛流离 博览群书 格格不入 五采缤纷3、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正确的是 ( )A弥望(满) 妖童媛女(装束奇

2、特,作风不正派)B风致(美的姿态) 迁延顾步(眷顾,多情的样子)C只有些大意(大体意思) 蓊蓊郁郁(草木茂盛的样子)D不能见一些颜色(色彩) 倩影(美丽)4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左右一顾一看,连那坐在远远墙角子里的人,都觉得王小玉看我了。就这一眼,满园子里便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连一根针掉在地下都听得见响。当年读书,见古人形容歌声的好处,有那“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话,我总不懂。他的好处人说得出,白妞的好处人说不出。他的好处人学得到,白妞的好处人学不到。A排比 比喻 夸张 引用 对比B反复 比喻 夸

3、张 夸张 作比较C排比 比喻 比喻 夸张 作比较D反复 比喻 比喻 引用 对比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他们挖空心思,想用漂亮的言辞掩盖罪恶的行径,然而,却总是欲盖弥彰,弄巧成拙。B近日,竟出现了为区区二元五角钱,网吧老板杀害了三个小学生的震憾人心的事件。C当我遇到困难时,老师漫不经心地劝慰,使我重新树立了信心。D他虽然腰缠万贯,但终日游手好闲,不学无术,身体力行。6、下列没有语病的句子是( )A同学们来信反映的情况,基本上是完全正确的。B我们应当知道,我们不可能对每件事都亲历亲为。C经过大家热心的帮助,使我很快适应了新的环境。D黄山美丽的风景被我们深深地吸引住了。7、对

4、下面四句话所用的表达方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他曾经密切注意电学等方面各种发现的发展情况。 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本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本身解放的条件。 他们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A议论 叙述 议论 抒情B叙述 叙述 议论 议论C议论 叙述 叙述 议论D叙述 叙述 议论 抒情8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知、好、乐三种心理活动融为一体,就是欣赏,而欣赏所凭的就是趣味。许多人在文艺趣味上有 ,大半是由于在知上有 。有些人知得不正确,于是趣味 ,缺乏鉴别力,只以需要刺激或麻醉,取恶劣作品疗饥

5、过瘾,以为这是欣赏文学。生生不息的趣味才是活的趣味,像死水一般静止的趣味必定 。A欠缺 欠缺 下劣 陈旧 B缺乏 缺乏 低劣 陈腐C欠缺 欠缺 低劣 陈腐 D缺乏 缺乏 下劣 陈旧9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人弗损益:即使 古今一也:一致,一样B.凡先王之法:凡是,表示概括 察已、察今:明察C.堂下之阴:阴影,影子,指日月的影子 向之寿民:先前D.以近知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近处的、远处的 因时而化:因为10、下列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 )。A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B不拘于时,学于余C余嘉其能行古道 D作师说以贻之11、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诵明月之诗,歌窈窕

6、之章 B.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C.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D.取之无禁,用之不竭12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因此要抛弃古代帝王现成的法令制度,而取法古代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B.以此为治,岂不悲哉?用这种方法来治理国家,岂不是很可悲吗?C.上胡不法先王之法?国君为什么不取法古代帝王的法令制度呢?D.人或益之,人或损之有的人增添一些,有的人删减一些。13、下列句子出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列子汤问B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而C于我心有戚戚焉孟子梁惠王上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孟子尽心上14、对下列四部作品与其XXX对应正确的一

7、项是( ) A三国志罗贯中 三国演义施耐庵 水浒陈寿 后汉书范晔 B三国志范晔 三国演义罗贯中 水浒施耐庵 后汉书陈寿 C三国志陈寿 三国演义罗贯中 水浒施耐庵 后汉书范晔D三国志施耐庵 三国演义陈寿 水浒罗贯中 后汉书范晔15、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正确一项是( ) 每个别事物都作用于别的事物, 反过来后者也作用于前者, 在大多数场合下,正是 忘记了这种多方面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妨碍了我们的自然研究家看清最简单的事物。A并且 所以 因为 所以 B所以 而 由于 就C所以 所以 因为 所以 D并且 而 由于 就二、填空题(10分,每空1分)。1、苏轼, 朝著名文学家。与其父 、其弟 并

8、称“三苏”,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除“三苏”外还有王安石、曾巩、欧阳修、 、 。2、“元曲四大家”有关汉卿、 、 、 。3、红楼梦是中国 代小说家 的白话长篇章回体小说,又名石头记。三、阅读理解(30分,每题2分)。(一)一天清晨,我又到树林里散步,和我患同一种病症的史同志手里拿着一支猎枪,正在瞄准树上。“打什么鸟儿?”我赶紧过去问。“打黄鹂!”老史兴致勃勃地说,“你看看我的枪法。”这时候,我不想欣赏他的枪技,我但愿他的枪法不准。他瞄了一会儿,黄鹂发觉飞走了。乘此机会,我以老病友的资格,请他不要射击黄鹂,因为我很喜欢这种鸟儿。我很感激老史同志对友谊的尊重。他立即答应了我的要求,没有丝毫

9、不平之气,并且说:“养病嘛,喜欢什么就多看看,多听听。”这是真诚的同病相怜。他玩猎枪,也是为了养病,能在兴头儿上照顾旁人,这种品质不是很难得吗?有一次,在东海岸的长堤上,一位穿皮大衣戴皮帽的中年人,只是为了讨取身边女朋友的一笑,就开枪射死了一只回翔在天空的海鸥。一群海鸥受惊远飏,被射死的海鸥落在海面上,被怒涛拍击漂卷。胜利品无法取到,那位女人请在海面上操作的海带培养工人帮助打捞,工人们愤怒地掉头划船而去。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到房子里,无可奈何地写了几句诗,也终于没有完成。因为契诃夫在好几种作品里写到了这种人,我的笔墨又怎能更多地为他们的业绩生色?在他们的房间里,只挂着契诃夫为他们写的褒词

10、就够了。惋惜的是,我的朋友的高尚情谊,不能得到这两只惊弓之鸟的理解,它们竟一去不返。从此,清晨起来,白杨萧萧,再也听不到那种清脆的叫声。夏天来了,我忙着到浴场去游泳,渐渐把它们忘掉了。有一天我去逛鸟市。那地方卖鸟儿的很少了,现在生产第一,游闲事物,相应减少,是很自然的。在一处转角地方,有一个卖鸟笼的老头儿,坐在一条板凳上,手里玩弄着一只黄鹂。黄鹂系在一根木棍上,一会儿悬空吊着,一会儿被拉上来。我站住了,我望着黄鹂,忽然觉得它的焦黄的羽毛,它的嘴眼和爪子,都带着一种凄惨的神气。“你要吗?多好玩儿!”老头儿望望我问了。“我不要。”我转身走开了。我想,这种鸟儿是不能饲养的,它不久会被折磨得死去。这种

11、鸟儿,即使在动物园里,也不能从容地生活下去吧,它需要的天地太宽阔了。从此,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不再想起黄鹂。第二年春季,我到了太湖,在江南,我才理解了“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两句的好处。是的,这里的湖光山色,密柳长堤;这里的茂林修竹,桑田苇泊;这里的乍雨乍晴的天气,使我看到了黄鹂的全部美丽,这是一种极致。是的,它们的啼叫,是要伴着春雨、宿露,它们的飞翔,是要伴着朝霞和彩虹的。这里才是它们真正的家乡,安居乐业的所在。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虎啸深山,鱼游潭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这就是它们的极致。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这就是形色神态和环境的自然结合和相互发挥,这就是景物一体。典型环境中的

12、典型性格,也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吧。这正是在艺术上不容易遇到的一种境界。1.文中写了在海岸边射杀海鸥的事,写这个内容的目的是( )A.海鸥和黄鹂同样是鸟类,由写黄鹂的险遭枪击联想到海鸥的被杀是很自然的事。B.由海鸥的被枪杀来衬托黄鹂侥幸逃脱被杀的命运,表现老史的善良。C.以海鸥的遭枪杀承接上文的黄鹂险被枪击,引出下文黄鹂在鸟市的悲惨景象,反映黄鹂等鸟类生活环境的恶劣,为揭示文章的主旨服务。D.以海鸥的不幸命运来衬托黄鹂生长环境的优越。2.XXX说:“回到房子里,无可奈何地写了几句诗,也终于没有完成。”XXX在此时欲写的诗的内容,最有可能的是( )A.对那位中年男子射杀海鸥行为的无奈。B.对在海

13、面上劳动的海带培养工人行为的赞扬。C.对海鸥不幸命运的痛心。D.对射杀海鸥行为的谴责和痛恨。3.对选文的最后五段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引用 排比 对偶 B.比喻 排比 对偶C.引用 排比 夸张 D.比喻 对偶 夸张4.在文章的最后五段中,XXX感悟到了几层意思,不恰当的一项是( )A.理解了“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句名言的好处。B.悟出了黄鹂之美在什么环境下才能发挥到极致。C.懂得了黄鹂的典型性格只有在这种典型环境下才能显示。D.悟出各种事物的极致都得在一定的环境里发挥。5.为什么XXX说“在江南,我才理解了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两句的好处”,下列四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4、 )A.因为“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两句是写的江南景色,XXX此时恰好到了江南,所以说理解了这两句的好处。B.XXX在江南看到了“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景象,这些景象印证了这两句句子,所以说理解了这两句的好处。C.“杂花生树”是“群莺乱飞”的最美好的环境,只有在这样的环境里,XXX才看到了黄鹂的全部美丽,所以说理解了这两句的好处。D.因为XXX有很长一段时间不再想起黄鹂,由于“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两句句子才又想起了黄鹂,所以说理解了这两句的好处。6.对文章最后五段的思路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XXX先交代来到江南,从而引出有很长一段时间不再想起的黄鹂。B.接着XXX写了江南美丽的环境才使

15、黄鹂的美成为一种极致。C.接下来XXX由个别上升到一般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并用“深山”、“潭底”、“大漠”、“长空”这些环境因为有了“虎啸”、“鱼游”、“驼走”、“雁排”才成了极致来加以印证。D.最后XXX又将“景”和“物”的自然结合、相互发挥进一步上升到艺术上的一种境界。(二)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

16、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7、这段文字所写的内容是( )A.月下荷塘的所见所闻所感。 B.月下的荷塘虚幻莫测。C.荷塘上梦幻般的美妙的月色。 D.月下荷塘里的荷花及周围的树木。8、这段文字描写的景物特点是( )A.清丽晶洁、恬静娇美 B.素淡朦胧、静美淡雅C.明净清亮、朴素优美 D.瑰丽多姿、明媚恬静9、对划线的“好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不能朗照,显得特别宁静。B.因为不能朗照,正好与XXX希望求得恬静的心境相吻合。C.因为不能朗照,表现出了静美淡雅的韵味。D.因为不能朗照,适合XXX受用这无边的荷塘月色。10、与“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

17、,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句修辞手法相同的句子是(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B.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C.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D.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瞌睡人的眼。(三)【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邢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堪贤愚枉作天!哎,只落得

18、两泪涟涟。11、对“正宫”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宫调名,与“滚绣球”一样,它们都与音乐曲调有关。B词牌名,与“端正好”一样,它们都与音乐曲调有关。C宫调名,与“滚绣球”不同,宫调是用来表示音阶高纸的。D宫调名,与“端正好”不同,它与演唱的内容有关。12、“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对这一句中“清浊”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清亮浑浊 B是非 C好人坏人 D清楚糊涂13、下列译句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 译文:无缘无故地犯了王法,没想到竟遭受了刑罚。B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译文:怎么不对天地产生埋怨呢。C只合把清浊分辨。 译文:只应该把好人、坏

19、人分辨得清清楚楚。14、对【滚绣球】这支曲子所反映的思想内容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A窦娥在临刑前,对诬蔑陷害她的张驴儿进行血泪控诉,揭露其卑劣行径。B窦娥诅咒天地鬼神,对当时社会官吏的昏聩进行了大胆的斥责。C窦娥大胆指责和否定天地鬼神,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利用迷信愚弄人民的罪行。D窦娥对神权大胆否定,反映了当时广大劳动人民对封建统治的强烈不满,表现了窦娥的觉醒意识和强烈的反抗精神。15、窦娥斥责天地的原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通过对天地的斥责,表现出窦娥对不平的命运、对腐败的封建吏治的愤怒。B窦娥有强烈的反抗精神,斥责天地正是这一反抗精神的体现。C窦娥斥责天地,认为天地也和这世

20、道一样怕硬欺软,顺水推船。D由于思想局限,窦娥相信鬼神的存在,因而斥责天地鬼神有失公道。四、作文(3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美丽的校园承载了我们最美丽的希冀,承载了我们最初的梦想,承载了我们最真诚的感动。点点滴滴、分分秒秒,都将是我们共同的记忆。告别可爱的校园,告别青涩的青春岁月,告别敬爱的老师,潇洒地对昨天挥一挥手。 请以“青春告别”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成记叙文;不少于500字。班级 姓名 学号 装 订 线 三年制中专毕业补考语文试卷答 题 纸(共100分)一、选择题(215=30)123456789101112131415二、填空题(110=10)1、 2、 3、 三、阅读理解(215=30)123456789101112131415四、作文(30)6 / 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