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文BIM技术在中职建筑类专业教学中应用研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4633235 上传时间:2021-10-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教育教学论文BIM技术在中职建筑类专业教学中应用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育教学论文BIM技术在中职建筑类专业教学中应用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育教学论文BIM技术在中职建筑类专业教学中应用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教育教学论文BIM技术在中职建筑类专业教学中应用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教学论文BIM技术在中职建筑类专业教学中应用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BIM技术在中职建筑类专业教学中应用研究曹辉(鄂尔多斯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研究背景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中国日益得到重视,国家花了大力气扶持职业学校的发展。然而在实际推行过程中却遇到了诸多的难题与尴尬,职业教育在新形势下遇到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挑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招生难”。各职业院校想出各种招生办法,吸引家长和学生的注意。同时开出各种优惠条件,比如免学费、免教材费、甚至有的院校住宿费也免了,还要每学年每生资助3000元生活费。即使开出这样的条件,招生情况依然不理想。每个院校动员全体教职工参加到一年一度的“招生大会

2、战”中。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发放招生简章和招生视频短片。最后有的招生工作人员开始走街串巷或上门招生。把一个严肃的招生选拔人才工作变成了像推销产品的小商小贩。甚至最后院校之间开始相互诋毁,严重损坏教育工作者的形象。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错综复杂,但笔者认为招生难的主要的原因是。一、为了招生,中职学校一味地降低准入门槛。短期内缓解了中职学校的生源危机,但随着这些“不合格产品”,持续流向社会,负面影响不言而喻。二、目前中等职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严重与社会需求脱节。只注重理论教学,不注重技能培训。三、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严重缺乏,所有在职教师都脱离实践多年。也就是说教师本身也没有技能只有理论知识。综上所述“招生

3、难”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中职毕业生难以满足市场上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对策研究 中长期来看,产业加速转型和高技术的技术型的人才匮乏的矛盾也非常突出。要建设一个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教育模式、教育机制,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用中国人的话叫,学中做、做中学。搭起了中国的一个新的类型教育,叫做现代职业教育。这个教育的体系目标很明确,就业为导向,所以整个人才的培养模式全部要变。近年来,我国职教界进行了积极探索,出现了校中厂、厂中校、集团化办学、现代学徒制等校企深度合作的形式。这些模式是完全可以解决现有的问题。但是这些模式实现起来是非常困难的。基于现实条件下,目前我市可以实施计算机模拟实践

4、教学。 BIM技术概述 建筑信息建模(Building Informationg Modeling简称BIM)是CAD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维模型信息集成技术,是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是对工程项目实施实体和功能特性的可视化表达。BIM技术工程应用价值BIM是建筑业的信息革命。中国建筑市场第一次革命是20年前,CAD技术普及推广使建筑师们从几千年的手工绘图走向计算机绘图,CAD绘图比起手绘要方便很多,尤其对图纸的修改、复制起了很大作用,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CAD基于二维技术,表现的是二维图形,在建筑图上只用线条表示图形,并不代表建筑某一特定的实

5、体及元素。现代人对建筑的要求不仅局限于其功能要求,而更注重其艺术效果。设计师们更加渴望驾驭复杂多变、更富美感的自由曲面,但是他们很难用CAD技术表达相对复杂的设计信息。在这种情况下,3D设计应用而生了。另外现阶段工程造价行业所使用的算量软件,都是利用了三维建模-图形话算量原理。施工阶段进行三维建模,是有效的图纸会审手段,能够有效解决施工过程的碰撞问题。同时可以作为施工组织设计的一部分,进行技术和管理交底BIM技术在建筑教学过程应用价值1、 在未来,BIM技术将是从事建筑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必备技能之一。那么学校有义务和责任培养学生该方面的技能。职业教育的任务是培养生产一线需要的应用型、操作型人才

6、。中职建筑类专业的学生将来主要是建设工程第一线的技术管理和操作人员,施工企业需要的是“招只能来,来之即战”的实用型人才,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掌握扎实的基本操作,能尽快进入工程实战状态,服务于施工现场。BIM课程的设立有助于培养优秀的中职建筑类技术专业人才。2、 BIM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中等职业院校实训困难局面首先,由于建筑专业的特殊性,建筑专业的学生在上完理论课之后,要带领学生去工地参观学习。可能工地的施工项目内容还没开始或者已经超过理论学习的进度,导致后期的实践教学效果差。也许有人要说:可以通过观看相关视频来弥补,但是视频的这种平面性,学生是无法感受到真实的职场环境。其次,中职教育中特别强调学

7、生的实践操作性,有些实训项目,例如:墙面抹灰,钢筋绑扎等比较简单的实训可以完成实践操作,但是,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流程实训是无法完成的,并且,大部分中职院校的实训条件有限,建筑材料无法循环使用,导致实训成本过高。再次,带领学生去联系好的工地参观,第二天可能由于天气等原,工地停工,学生无法进行参观学习。而且,建筑工地危险因素多,不允许很多人进入施工现场。3、 为教师教学提供直观手段 在传统的建筑专业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是通过板书及图片PPT进行演示形式。学生通过文字和简单静态图片的描述很那形成印象。通过BIM系列软件,对整个建筑进行虚拟模拟,全方位展示建筑的虚拟画面。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加深对建

8、筑的认识。BIM技术应用于中职建筑类专业可行性分析1、 国家政策层面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明确了我国加快建筑信息(BIM)技术应用等主要总体目标。探索基于BIM技术的三维设计技术,提高参数化可视化和性能化设计能力,并未设计施工一体化提供技术支撑,可以减少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流失。2、 BIM国内教学现状 目前主要是高等院校开展BIM教学,2009年3月清华大学软件学院BIM标准研究课题组正式启动;2011年5月,鲁班软件与同济大学双方就工程造价电算化教学及BIM技术研究等方面举行合作签约仪式;2013年5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国内高校中首次开设BIM技术应用短课。另一方企业界也在努力

9、开展 关于BIM人才培训,促进BIM事业的发展。在各方面的努力下,国内一集聚了相当数量的BIM人,在开展BIM人才培养方面已具备一定实力的师资力量。3、 学校硬件条件和软件获取渠道首先学生需要一定的建筑类专业基础知识储备,比如:建筑制图与识图、建筑构造、建筑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造价类课程等。其次是学校实验室提供学习的电脑配件要满足BIM系列软件的安装要求,如:CPU需要酷睿i7系列及以上,内存需要8G及以上。1、 在学校提供学习电脑方面,由于现在中职类学校推行信息化教学已有许多年,在信息化方面投入较多,具备最基础的硬件设施,在此基础上通过更新电脑设备即可满足BIM教学的硬件要求。2、 软件

10、方面,校企合作模式已形成,企业可以为学习版的BIM软件,加上政府不断鼓励推行BIM应用,所以软件问题也可以解决。3、 师资力量方面可以通过引进人才、师资培训以及邀请BIM技术人才来校授课等方式解决。 从上综述目前在中等职业院校开展BIM实践教学是可行的。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行各业对信息化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愈来愈重视,中职作为社会人才输出重要基地,对新技术的研究和教学也应该有足够的的前瞻性。BIM作为建筑行业的新兴技术,在降低建筑成本,提高建筑效率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所以,中职类学校建筑专业也应该紧跟建筑行业发展,逐步开展BIM人才的规范化培养。参考文献:1刘红勇、何维涛、黄秋爽普通高等院校BIM实践教学路径探索J.土木工程信息技术201305 2张现林、贾俊礼、赵志平基于BIM虚拟建造技术的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职业 教育研究201306 3 鄂尔多斯市:职业教育尴尬前行? 4孙煜BIM三维动画演示技术在高职高专建筑专业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考索探微201311 案例:利用BIM技术模拟建造的鄂尔多斯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学楼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