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输入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4632772 上传时间:2021-10-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加强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输入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加强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输入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加强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输入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加强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输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输入(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4中国电力教育月刊2007.10hina Electric Power Education外语教学研究摘要:语言与文化的相互依存关系决定了语言教学中文化的重要地位,然而,多年来我国的英语教学注重介绍西方世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却忽略了对自己母语文化的介绍与传播,因此应从几个方面着手加强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输入,利用英语有效传播中国文化。关键词:英语教学;中国文化;输入作者简介:陈蓓(1973-),女,广西南宁人,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北京102206)加强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输入陈蓓一、英语教学中的中西文化输入文化的定义众多,但归结起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2、广义的文化包括“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包括“由人类文化价值观念所构成的知识体系。作为一个符号系统,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作为思维的工具、交流的工具,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底座。”(束定芳、庄智象1996)语言与文化的这种相互依存关系决定了语言教学中文化的重要地位。美国语言学家Claire Kramsch曾说过“语言表述着、承载着,也象征着文化现实,两者不可分”(引自姬京彤、宋莉)。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多年来我国的英语教材和阅读材料多为介绍西方世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却忽略了对自己母语文化的介绍与传播。很多国外研究者都注意到,“文化教学”中应包

3、含学习者的母语文化内容。Andy Kirspatrick(2004)认为,英语课程设计应该反映学习者的生活、文化和价值观,以维护自己的民族特性;教材内容也需要体现学习者的民族文化和地方特色(吴念、肖燕2006)。美国著名语言学家StephenKrashen提出著名的“理解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的观点,中心内容是知识面越广,理解力就越强。只有具备广泛的本民族语言文化知识,才有可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另一种文化。(张依洁)关于英语教学中母语和母语文化的重要性,国内专家们也有论述。早在1980年,许国璋先生就在“词汇的文化内涵与英语教学”一文中指出,“应设计这样的英语教学方案

4、,既训练学生操练英语语言形式的能力,又包括发展学生智力的中文教学(历史、文学、文化)和英语教学(历史、文学、文化)”。束定芳、庄智象说过,“本族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有两个重要的作用,一是作为与外族文化进行对比的工具,更深刻地揭示外族文化的一些主要特征,从而也加深对民族文化本质的更深入的了解;二是通过对学生本民族文化心理的调节,培养了学生对外族文化和外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外语和外族文化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二、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输入的现状回顾中国的历史,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文化对整个西方文化具有滋养作用,然而1840年中国的战败,使中国文化在其后的160多年里开始倾向于

5、西化。在加速中国现代化与世界化进程的同时,也使我们正在逐渐遗忘自己的文化成就,尤其是英语的全球化,它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它促进了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和沟通,另一方面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语言、文化的存在构成了威胁。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我们应认识到学习英语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交流、吸收外来文化;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传播自己的文化。中国文化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没有得到重视,容易导致“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即: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对中国文化了解不到位,无法用恰当的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导致交际失败或低效,从而造成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误解(姬京彤、宋莉)。这种现象已引起了社会各方的众多关注:20

6、00年10月19日光明日报发表题为“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的文章,对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含量几近空白所带来严重后果表示担忧。刘世文于2002年对厦门集美大学英语系英语专业157名学生是否熟悉中国文化内容的英语表达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所有被试者的该项能力都相对较弱”。朱肖一(2005)对浙江工商大学非英语专业的01、02级大学生和03级硕士研究生进行了一次相关调查,“发现研究生用英语表达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正确率不高,而本科生的正确率则更低”。姬京彤、宋莉对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生使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能力进行了测试,“发现参加测试的学生用英语表达英语文化的水平都低于表达英美文化的

7、水平。”余小华(2004)“发现学生在上翻译课中碰到的难题与出现的问题一大半竟是在母语及其文化方面。”在全民如火如荼学习英语的同时,我们也许欣喜之余应该冷静地问自己: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加强中国文化输入,有效利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三、加强中国文化输入,有效利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1.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文化24中国电力教育月刊2007.10hina Electric Power Education外语教学研究摘要:语言与文化的相互依存关系决定了语言教学中文化的重要地位,然而,多年来我国的英语教学注重介绍西方世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却忽略了对自己母语文化的介绍与传播,因此应从几个方面着手加强英语教学

8、中中国文化的输入,利用英语有效传播中国文化。关键词:英语教学;中国文化;输入作者简介:陈蓓(1973-),女,广西南宁人,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北京102206)加强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输入陈蓓一、英语教学中的中西文化输入文化的定义众多,但归结起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文化包括“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包括“由人类文化价值观念所构成的知识体系。作为一个符号系统,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作为思维的工具、交流的工具,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底座。”(束定芳、庄智象1996)语言与文化的这种相互依存关系决定了语

9、言教学中文化的重要地位。美国语言学家Claire Kramsch曾说过“语言表述着、承载着,也象征着文化现实,两者不可分”(引自姬京彤、宋莉)。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多年来我国的英语教材和阅读材料多为介绍西方世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却忽略了对自己母语文化的介绍与传播。很多国外研究者都注意到,“文化教学”中应包含学习者的母语文化内容。Andy Kirspatrick(2004)认为,英语课程设计应该反映学习者的生活、文化和价值观,以维护自己的民族特性;教材内容也需要体现学习者的民族文化和地方特色(吴念、肖燕2006)。美国著名语言学家StephenKrashen提出著名的“理解输入”(compreh

10、ensible input)的观点,中心内容是知识面越广,理解力就越强。只有具备广泛的本民族语言文化知识,才有可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另一种文化。(张依洁)关于英语教学中母语和母语文化的重要性,国内专家们也有论述。早在1980年,许国璋先生就在“词汇的文化内涵与英语教学”一文中指出,“应设计这样的英语教学方案,既训练学生操练英语语言形式的能力,又包括发展学生智力的中文教学(历史、文学、文化)和英语教学(历史、文学、文化)”。束定芳、庄智象说过,“本族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有两个重要的作用,一是作为与外族文化进行对比的工具,更深刻地揭示外族文化的一些主要特征,从而也加深对民族文化本质的更深入的了解;二是

11、通过对学生本民族文化心理的调节,培养了学生对外族文化和外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外语和外族文化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二、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输入的现状回顾中国的历史,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文化对整个西方文化具有滋养作用,然而1840年中国的战败,使中国文化在其后的160多年里开始倾向于西化。在加速中国现代化与世界化进程的同时,也使我们正在逐渐遗忘自己的文化成就,尤其是英语的全球化,它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它促进了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和沟通,另一方面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语言、文化的存在构成了威胁。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我们应认识到学习英语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交流、

12、吸收外来文化;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传播自己的文化。中国文化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没有得到重视,容易导致“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即: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对中国文化了解不到位,无法用恰当的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导致交际失败或低效,从而造成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误解(姬京彤、宋莉)。这种现象已引起了社会各方的众多关注:2000年10月19日光明日报发表题为“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的文章,对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含量几近空白所带来严重后果表示担忧。刘世文于2002年对厦门集美大学英语系英语专业157名学生是否熟悉中国文化内容的英语表达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所有被试者的该项能力都相对较弱”。朱肖一(

13、2005)对浙江工商大学非英语专业的01、02级大学生和03级硕士研究生进行了一次相关调查,“发现研究生用英语表达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正确率不高,而本科生的正确率则更低”。姬京彤、宋莉对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生使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能力进行了测试,“发现参加测试的学生用英语表达英语文化的水平都低于表达英美文化的水平。”余小华(2004)“发现学生在上翻译课中碰到的难题与出现的问题一大半竟是在母语及其文化方面。”在全民如火如荼学习英语的同时,我们也许欣喜之余应该冷静地问自己: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加强中国文化输入,有效利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三、加强中国文化输入,有效利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1.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