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应急预案综合预案(备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4558598 上传时间:2021-10-21 格式:DOC 页数:138 大小:79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事故应急预案综合预案(备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8页
事故应急预案综合预案(备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8页
事故应急预案综合预案(备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8页
资源描述:

《事故应急预案综合预案(备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故应急预案综合预案(备案)(13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批准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消防法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的要求,为保证企业社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防止突发性重大化学品事故的发生,并能在事故发生后及时迅速地控制处理,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本着贯彻“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综合治理”方针,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以达到尽可能避免或降低突发事故对公司财产,特别是员工的伤害,为加强事故发生的预防,提高预防水平的目的,特制定本公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要求公司各单位认真组织学习,以保证公司在发生突发事故时,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签发人: 前 言化工企业

2、在生产运行当中由于所涉及的原料、产品、催化剂及各种助剂,多是易燃、易爆或有腐蚀、有毒、有害物质,同时很多设备又处于高温高压的条件下,所以不论何种原因,稍有疏忽就有可能发生事故。为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真正落到实处,在日常安全生产中,一旦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点,维护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快速发展,建立一套完善的、切实可行的应急处理方案显得尤为重要。本预案按照国家安监总局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要求,结合本公司生产特点,对公司存在的重要紧急情况(如泄漏、火灾、爆炸)而制定地应急措

3、施和方法。本文件在原文件的基础上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主要增加了公司现场处置方案、专项预案、应急逃生路线图,同时对公司应急领导机构成员进行了变更,本次修订,由于改动较大,特予以换版。本文件由安全科提出,安全科管理。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本文件审核人: 本文件签发人: 自本文件实施之日起,原山东海力化工有限公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作废。目 录一、总则91.1 编制目的91.2 编制依据9二、生产危险性分析132.1 单位概况132.2 危险源及风险分析13三、组织机构及职责223.1应急组织体系223.2组织机构与职责23四、预防与预警294.1危险源监控294.2预警行动324.3 信息报告与处置33五、

4、应急响应345.1 应急分级345.2 响应程序355.3 应急结束39六、处置措施40七、信息发布40八、后期处置41九、保障措施41十、培训与演练45十一、奖惩措施49十二、附则50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专项预案53一、火灾、爆炸预案53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53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533 组织机构及职责533.1 应急组织体系533.2 指挥机构及职责534 预防与预警554.1 危险源监控554.2 预警行动566 应急处置576.1 响应分级576.2 响应程序576.3 处置措施587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60二、中毒窒息预案61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61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61

5、3 组织机构及职责613.1 应急组织体系613.2 指挥机构及职责614 预防与预警634.1 危险源监控634.2 预警行动635 信息报告程序646 应急处置646.1 响应分级646.2 响应程序656.3 处置措施657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66三、化学品泄露事故预案67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67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673 组织机构及职责673.1 应急组织体系673.2 指挥机构及职责674 预防与预警694.1 危险源监控694.2 预警行动695 信息报告程序706 应急处置706.1 响应分级706.2 响应程序716.3 处置措施716.3.1 泄漏源控制716.3.2

6、泄漏物处理727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73四、触电事故预案74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74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743 组织机构及职责743.1 应急组织体系743.2 指挥机构及职责744 预防与预警764.1 危险源监控764.2 预警行动775 信息报告程序776 应急处置786.1 响应分级786.2 响应程序786.3 处置措施79五、地震应急专项预案83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831.1地震灾害事件分级831.2公司所处地震的有关情况831.3地震灾害的特点853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852 组织机构及职责852.1 应急组织体系852.2 应急指挥场所及避难场所的建设873 预防与预

7、警883.1 地震监控883.2 预警行动904 信息报告程序905 应急处置915.1 响应分级及程序915.2 处置措施925.2.1 临震应急措施925.2.2 震中措施935.2.3 震后措施955.2.4 自救955.2.5 互救965.3 灾后恢复976 保障措施986.1 内部保障986.2 外部保障986.3 资金保障996.4 宣传培训和演练99五、附件:应急救援器材使用方法100现场处置方案103一、苯类、醇类储罐泄露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03二、氨类球罐泄露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06三、环氧(丙烯)类储(球罐)泄露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08四、氯碱类储槽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11五、

8、车间、仓库火灾爆炸现场处置方案114六、窒息中毒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16七、安全生产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18八、氯碱厂现场应急处置措施121附件一、 公司应急救援预案响应联系图132附件二、 公司各预案之间关系133附件三、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及各部门联系方式134附件四:公司应急救援队伍人员电话135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相结合,根据国家有关法规政策及公司总部的会议精神,为保证公司、社会及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在事故、事件发生时,能迅速做出响应,及时有效的处理因各种原因而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最大限度的减少对人身伤

9、害的程度或降低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监总局发布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和安全生产法的相关要求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编制本预案。1.2 编制依据、法律法规1、国家、地方有关法律、法规、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3号) 4)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 5)工伤保险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号) 6)关于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协调字2005125

10、号) 7)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2007年月日国务院第172次常务会议通过)8)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 9)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 10)危险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 2003第1号) 11)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第10号令)12)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 (2006年6月1日实施)13)山东省实施细则(试行)14)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17号令)15)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国发201023号)16)

11、淄博市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的通知(淄办发201022号) 2、标准、规范、规程1)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写导则(AQ/T9002-2006)2)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GB15603-1995)3)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09)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5)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T6721-1986)6)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50160- 2008)7)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05)8)常用危险化学品和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9)毒害性商品储藏养护技

12、术条件 (GB17916-1999)10)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l90-2009)11)危险货物品名表 (GBl22682005/XG1-2007)12)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28942008)13)其他有关的国家及行业标准、规范。、文件依据a)山东海力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全评价报告b)山东海力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相关技术资料、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山东海力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内部各个部门(或单位)。当事故发生时,相关单位根据响应等级条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公司级应急预案由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负责启动,车间级应急救援预案由发生事故部门(或单位)的第一负责人启动。、应急预案体系应急预案体系主要包

13、括:1、综合应急预案从总体上阐述处理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并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如危险化学品泄漏等事故)、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了计划或方案。并制定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2、现场处置方案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了应急处置措施。现场处置方案根据风险评估及危险性控制措施逐一编制,做到了事故相关人员应知应会,熟练掌握,并通过应急演练,做到迅速反应、正确处置。3、专项应急预案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危险化学品泄漏等事故)、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是综合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应按照综合应急预案的程序和要求

14、组织制定,并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专项应急预案应制定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公司总预案组成见下火灾专项预案火灾现场处置方案泄露现场处置方案泄露专项预案公司总预案中毒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中毒事故专项预案触电事故现场处置预案触电事故专项预案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爆炸专项预案、应急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把维护员工的根本利益、保障企业及员工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处置事故的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切实加强对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2、预防为主。提高防范意识,加强基础工作,增强预警分析,做好预案演练,将预防与应急处置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健全信息报告体系、科学决策体系和处置恢复体系

15、,落实各项预防措施,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3、资源整合。充分利用本单位现有的人力、技术、物资和信息应急资源来处理事故。4、依法规范。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与实施,必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与有关政策相一致。5、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根据事故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应急管理体制。 二、生产危险性分析2.1 单位概况山东海力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有着年产28万吨/年烧碱装置、20万吨/年环氧氯丙烷装置、15万吨/年己二酸装置的生产能力,公司现有职工1235人,全体从业人员经安全培训合格并持证上岗。主要原材料有原盐、液氨、丙烯、粗苯,主要产品为烧碱、氯气、环氧氯丙烷、己二酸

16、。山东海力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经济开发区化学产业园,厂区占地面积125800,厂区北面是小清河,厂区周边无居民区、学校等人员密集区域。东临张田路(张店田镇)与济青高速公路相接,交通十分便利。2.2 危险源及风险分析2.2.1所涉及到的危险物质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本单位已经构成重大危险的原料为液氨、硫酸、苯、丙烯等危化品,助剂催化剂有约含6%的五氧化二钒、环丁砜等,最终产品有氯、烧碱、环氧氯丙烷、己二酸等。 2.2.2工艺过程危险性通过对生产工艺特点分析得知,生产过程中主要危险危害因素有火灾、爆炸、窒息中毒、化学灼伤、高温烫伤、机械伤害、触电、高处坠

17、落、粉尘及噪声危害。而根据所存物料的性质,贮罐区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为火灾、爆炸,中毒。2.2.3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分布:序号名 称己二酸(一、二、三期)室内、室外、苯精制罐区、环己酮罐区、硝酸罐区环氧氯丙烷(一、二、三期)环氧、氯丙烯装置、环氧罐区氯碱装置(12万吨、16万吨)、罐区1火灾爆炸2窒息中毒3化学灼伤4高温伤害5机械伤害6电伤害7高处坠落8噪声危害9粉尘危害2.2.4各生产装置三套己二酸装置:(介质:精醇酮、硝酸、苯、甲苯、二甲苯、环己烷、硝酸、氮氧化物);二套氯碱装置:(介质:氢气、氯气、烧碱);三套环氧氯丙烷装置:(介质:盐酸、氯丙烯、丙烯、次氯酸钠)2.2.5成品罐区环氧氯丙烷

18、罐区:最大储量(T):50003(环氧)4003(氯丙烷)+3003(氯丙烯)液氯储槽:最大储量(T):1003(氯气)液氨罐区:最大储量(T):20002(液氨)苯罐区:最大储量(T):6004(粗苯)+1501(甲苯)装车平台:现有4个装车鹤位,2个装车高位罐;2.2.6主要危险化学品危险危害特性1) 氯气:氯气为黄绿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性和窒息性,分子量70.91,比重:1.561(在-34.6呈液态时),沸点:-34.6,熔点:-101。干燥氯气在常温下压缩到8-12大气压,或在大气压下冷却到-35-40时都可以液化为液氯,干燥的氯气在低温下不甚活泼,但遇水时首先生成次氯酸和盐酸,能强

19、烈地腐蚀金属。可生成毒性更大的光气。与松节油、氨气、乙炔、乙醚、轻金属粉末等反应时可着火、爆炸。2)氨:氨为无色的,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比重0.5971,熔点-77.7,沸点-33.5,自燃点651,最易引燃浓度为17%,在常温下加压即可使其液化,液氨储存于加压的钢瓶中运输。它的水溶液呈弱碱性。与空气混合,能发生爆炸,爆炸的极限为15.1-28%,氨水与碘接触时,能引起爆炸,也易和氧化银、汞结合生成爆炸物质。3)丙烯:丙烯为无色,易挥发可燃性气体,分子量:42.08,比重:1.5,沸点:-47.7,闪点:-180,自燃点:497,爆炸极限:1.0%-15.0,可溶于醇、醚,略溶于水,毒性低

20、,人体吸入时处于麻痹状态,心跳不规则。严重中毒时出现血压下降和心律失常,直接接触液态产品可引起冻伤,长期接触可引起头昏、乏力、全身不适、思维不集中,个别人胃肠道功能发生紊乱。4)氯丙烯:氯丙烯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腐蚀性很强的液体,有一定的毒性,易燃易爆,分子量:76.53,在空气中允许最大浓度为0.0001,沸点:44.6,溶点:-136.4,闪点:-26.9,自燃点:487,比重:0.938/L。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2.9%-11.2,氯丙烯难溶于水,可溶于乙醇,三氯甲烷,醚、石油醚等。5)环氧氯丙烷:常压下为无色、透明、易燃,有挥发性油状的液体,带有刺激性臭味,有一定的毒性和麻醉性

21、,微溶于水,溶于乙醚,醇类,四氯化碳,丙酮,苯等许多有机溶剂,并能溶解醋酸纤维,松香树脂,能和氯化橡胶、聚乙烯树脂等高分子聚合混溶,在空气中的最大浓度为0.0005,沸点:117.9,凝固点:-57.2,熔点:-25.6,闪点:34,自燃点:415.6,比重:1.1806/L。在空气中爆炸极限为:3.8%-21。6)纯苯:无色透明中闪点液体,有强烈芳香味,具有高着折射性、剧毒、易燃、其蒸汽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为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能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

22、爆炸的危险。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分子量78.11,比重:0.879沸点:80.1,熔点:5.5自燃点562。爆炸极限1.37.1vol。7)硝酸:纯硝酸带有窒息性与刺激性无色液体,相对密度1.522,沸点83.4度。是强酸之一,也是强氧化剂,除金铂及一些金属外,各种金属都能与硝酸作用生成硝酸盐及其他产品,是强氧化剂,具有腐蚀性,挥发性。当皮肤被灼伤时,立即用大量水或小苏打清洗。硝酸是强氧化剂遇有机物能着火燃烧,应用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器、沙土迅速扑救。8)甲苯:无色透明有苯样气味的液体,易燃。闪点4.5。自燃点552。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1.37%7.0%。遇高热、明

23、火有引起着火、爆炸危险。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大鼠吸入LD507000 mg/kg。甲苯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吸入甲苯蒸气时对中枢神经的作用比苯味小。吸入(100200)10-6的甲苯蒸气8小时会出现疲惫、恶心、错觉、活动失灵、全身无力、嗜眠等症状。短期吸入60010-6浓度的甲苯蒸气时,会引起过度疲劳、激烈兴奋、恶心、头痛等。还可经皮肤吸收。对皮肤有脱脂作用。9)二甲苯:无色透明液体,有类似甲苯的气味,易燃,闪点25。熔点:-47.9,沸点:139。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10)环己酮:分子式 C6H10O,分子量 98,熔点 -40.2,沸点 115.6,闪点 4

24、3,自燃点 420,在空气中爆炸极限 1.19.1v%,车间最高允许浓度 50mg/m3,性质 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微溶于水,可混溶于醇、醚、苯、丙酮等多数有机溶剂。11)环己醇:分子式 C6H11OH,分子量 100,熔点 25.5,沸点 161.5,闪点 68,自燃点 300,在空气中爆炸极限 1.529.0v%,车间最高允许浓度 50mg/m3,性质 无色,有樟脑气味、晶体或液体。微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苯、乙酸乙酯、二硫化碳、油类等。12)己二酸:结构式 HOOC(CH2)4COOH 分子量146.14真比重1.360,熔点1520C,沸点2650C(13.

25、33Kpa),闪点 1960C(闭杯),自燃点 5500C。己二酸在空气中性质稳定,不潮解,在贮存、运输方面无需特殊处理。但在含氧量高于14%时,己二酸易发生静电引起着火,故操作时需严格控制含氧量。己二酸粉尘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极限为:上限7.9%,下限为3.94%。13)氢: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熔点():-259.2 相对密度(水=1):0.07(-252)沸点():252.8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0.07饱和蒸气压(kPa): 13.33(-257.9) 燃烧热(kJ/mol): 241.0临界温度():-240临界压力(MPa): 1.30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爆炸上限%(V/V

26、):74.1引燃温度():500571爆炸下限%(V/V):4.1溶解性:不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14) 硫酸:外观与性状:纯品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无臭。熔点():310沸点():315338相对密度(水=1):1.61.84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3.4饱和蒸气压(kPa):0.13(145.8) 溶解性:与水混溶。15)烧碱:无色、无味液体,具强腐蚀性和刺激性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甘油,不溶于丙醇 PH值:碱性 9以上 熔点():318.4 相对密度(水=1):2.12沸点():1390 饱和蒸气压(kPa):0.13(739) 临界压力(MPa):6.13 。 16) 次氯酸钠:

27、微黄色溶液,有似氯气的气味熔点() -6 沸点() 102.2相对密度(水=1) 1.10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溶解性:溶于水.主要危害:浓度大时造成人员呼吸困难;腐蚀眼睛;易腐蚀。17)氮氧化物:一氧化氮(NO)标准状态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极易氧化成NO2,分子量:30,沸点:151.4,凝固点:163.7,临界温度:92.9,临界压力:6.46Mpa,现场空气中最大允许浓度:30mg/m3。二氧化氮(NO2)通常条件下为红褐色气体,具有特殊气味,有毒易浓缩成棕色液体。分子量:46,沸点:21.5,凝固点:10.8,临界温度:158,临界压力:9.7Mpa,现场空气中最大允许浓

28、度:9mg/m3。18)二氧化氮:分子式NO2 分子量46.01,相对密度1.448(气态),熔点-930C,沸点21.20C21.30C。NO2常温下与N2O4混合存在,在高温下是二氧化氮。红褐色气体,又刺激性气味。在低于00C时,几乎只有四氧化二氮存在,为无色晶体。达到沸点时分解为NO2。有很强的氧化作用。19)二氯丙烷:无色液体,微溶于水,能溶于油脂,有强刺激性,受热易分解,与氧化物质能发生强烈反应。熔点:-14.7 沸点:156.2 饱和蒸汽压:1.33kPa(46) 相对密度水=1:1.39 闪点:82 爆炸极限:3.2-12.6 % 引燃温度:303 燃烧热:1733千焦每摩尔 主

29、要作用于神经系统,具有麻醉作用,对心 肝 肾有毒害,有强刺激性。20)环己烷:闪点-16.5,自然温度245,爆炸下限(v/v%)1.2,爆炸上限(v/v%)8.4,极易然,其蒸汽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强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的危险。其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出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21)氯氢化钠:氢氧化钠化钠又名苛性钠,烧碱;化学式NaOH,分子量40.0,该物质颜色为白色,无味易潮解各种形状固体,该物质是一种强碱,与酸能发生强烈反应,并有腐蚀性。它的沸点为1300,熔点318,相对密度(水=1):2.1,在

30、水中的溶解度20时109g/100ml。该物质不可燃,但与湿气或水接触可能产生足够的热量引燃该物质。烧碱液接触到皮肤,会对皮肤造成严重的烧伤,当人体摄食烧碱时,口、喉和胃灼烧感。会造成腹泻、呕吐、虚脱,严重烧伤各种器官。2.2.7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及范围2.2.7.1 贮罐区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防雷设施不合格,雷击事故造成火灾爆炸事故。2)罐体质量不合格,焊接质量不好,发生泄漏事故。3)罐区内违章动火,引起火灾爆炸事故。4)罐体防腐措施处理不当,因罐体锈蚀,强度不够,发生泄漏事故。5)储罐基础不坚固,引起罐体变形破裂,造成泄漏事故。6)管理混乱,有明火带入现场引发火灾爆炸事故。7)罐体阻火器未

31、设置,雷电引发火灾爆炸事故。8)液位计未设或损害,不能正常显示液位,超量盛装,引发物流外溢事故。9)通气管高度不够,有害物流的蒸气在罐区附近积聚过量,可引起作业人员的中毒和窒息,遇到明火源,可引发火灾、爆炸。10)露天罐体,夏季未采取降温措施,可引起物料蒸气大量挥发,致使罐体附近浓度过高,达到爆炸极限,可引起火灾、爆炸。11)伸入罐体内的管道,如果距离罐体底部较高,进料时,物料下溅,可产生静电,引发罐体爆炸。12)罐体静电接地不良,产生的静电不能及时卸除,产生静电火花,可引起火灾爆炸事故。13)检修罐体时,未置换好,动火或使用产生火花的工具,可引发火灾爆炸事故。2.2.7.2 装卸区危险有害因

32、素分析1)运输危险品的车辆进入装卸区前,其尾气管未设防火帽,存在明火源,有可能引起火灾爆炸。2)装卸时,静电接地系统未连接或不良,静电火花可引起火灾爆炸事故。3)物料流速控制不严,流速过快,产生的静电 不能及时卸除,如产生静电火花,可引起火灾爆炸。4)连接管未能连接严密,可造成物料泄漏。5)作业人员,操作不当,可引起物料泄漏和火灾爆炸事故。6)作业未按照要求空戴防静电工作服装,如产生静电或火花,可能造成火灾、爆炸事故。7)超量装载,引发物料外溢泄漏事故。2.2.7.3 配电室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电缆负荷不足,引起绝缘层发热,造成电缆火灾; 2)误操作引发触电事故。 3)配电箱壳体漏电,引发触

33、电事故。 4)防雷设施不合格,引发设备烧坏事故。 5)配电室无档小动物板,小动物进入配电室,损坏电缆,造成意外电气事故。对周边的影响:当发生氯气小剂量泄漏时,会造成周围的树木一定量的死亡;当氯气或氯乙烯大量泄漏时,可能造成周围环境的污染。装置区、贮罐区、装卸区如发生火灾、爆炸等将殃及到距离较近的周边设备、设施以及周边社区,引起火灾甚至爆炸事故。如发生大面积泄漏,致使物料外溢的,可对地下水及土壤产生污染,不仅破坏植物的生产,而且对周边社区人的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配电室发生事故,可引起全公司停电,人员的触电、火灾事故。对周边目标基本无大的影响。2.2.8 危险源周围可利用的监控及具体措施:1、液

34、氯贮槽:地上安装共计15个;每个最大贮量约为53m3,面积约有460,安装有喷淋系统、自动报警系统,意外情况下,安全阀排出口可用导管排放在水沟中,另外还有事故氯装置,生产车间配备专用工具,急救药品、干粉灭火器8个、防化服6套、空气呼吸器3个、氧气呼吸器5个、事故碱池1个等。2、液氨罐区:地上安装共有4个,安装有喷淋系统,气体检测报警仪,备有消防栓。并按布局在车间内配备有干粉灭火器4个及防毒面具7个,防化服2套、空气呼吸器一个、急救药品、特殊工器具,同时配备专业人员对其生产负责。3、丙烯罐区:地上有个;每个最大贮量2000m3,面积约有160,安装有水喷淋系统、可燃气体自动报警系统,配备防静电设

35、施,四周有消防炮,生产车间配备专用工具,急救药品、防化服、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等,职工身穿防静电工作服。4、环氧成品罐区:地上有2个,安装有喷淋系统、可燃气体报警仪、消防炮等安全设施,生产车间备有专用工具,急救药品,防化服,空气呼吸器等,备有空间气体检查报警装置。5、液氨罐区:地上消防栓2个,消防水炮2个,配备35kg干粉灭火器1具,8kg干粉灭火器2具。自动报警系统,车间配有专用工具,氧气呼吸器、空气呼吸器、防化服、防毒面具等防护用品,制定严格的巡检制度。6、苯罐区:储罐上都安装有空气泡沫产生器和消防喷淋;现场有消防泡5个;消防栓5个;泡沫栓5个;整个罐区西靠林场通风好,内设可燃气体检测仪

36、4台,有毒气体检测仪2台。罐区四周设置围堤可以预防大面积泄漏事故对环境的影响。7、产品装车区(苯精制):平台上方安装有水喷淋系统、可燃气体自动报警系统,配备防静电设施,四周有消防炮,就近安装洗眼器1台,生产车间配备专用工具,防化服、空气呼吸器、职工身穿防静电工作服。三、组织机构及职责3.1应急组织体系依据危险化学品事故危害程度的级别,建立危化品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由公司高层领导、各部门第一责任人和主任组成。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必须在公司高层领导统一指挥下,按照“遵循预案、决策果断、救人第一、先控后处、降低损失、不留遗患”的原则,组织开展应急救援。总指挥:杨延良13805338698副总

37、指挥:李方和13506443594医 疗救援组治 安疏散组抢 险救援组通讯组消 防洗消组物 资保障组郑良孙光亮甘渭汉何雁杨 长友史骞139644446781360533034213561631985136263888051396930494913969304948副总指挥:杨刚139533921323.2组织机构与职责为确保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指挥有力,分工负责,抢险快速,处理得当,特设立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并规范其职责。根据事故类型和应急工作需要,我公司共设置三级应急组织体系,分别为公司级应急指挥部、车间级应急救援机构、班组级应急救援机构。1、公司级1.1、公司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

38、援指挥部和现场应急指挥部总指挥:总经理副总指挥:安全副总、生产副总成 员:安全科长、消防科长、仓储科长、分厂长、车间主任及各职能部门1.2、公司级指挥部的职责(1) 指挥部主要职责:A组织制订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B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C确定现场指挥人员;D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E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中止;F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G危险化学品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H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I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J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2) 指挥部:当发生重大危险化学品事故时,由指挥部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同时向上级有关部门和友邻

39、单位通报事故的情况,根据事故发展情况向有关单位发出应急救援请求;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若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总指挥不在时,由安全副总为临时总指挥(依次类推),全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其他指挥部成员各负其责搞好配合。(3)应急救援指挥部的职责:总指挥:组织指挥全公司应急救援;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置,灭火警戒、治安保卫,疏散道路管制及救援物资的供应工作;通讯组:确保专业队与指挥部之间通信的畅通,通过通信指挥各专业队执行应急救援行动。治安疏散组:维持库区治安,按事故的发展态势有计划的疏散人员,控制事故区域人员、车辆的进出。消防洗消组:对火灾、泄漏事故,利用专

40、业器材完成灭火,堵漏等任务,并对其他具有泄漏、火灾、爆炸等潜在危险点进行监控和保护,有效实施应急救援、处理措施,防止事故扩大,造成二次事故。抢险救援组:该队成员要对事故现场、地形、设备、工艺熟悉,在具有防护措施的前提下,必要时深入事故发生中心区域,关闭系统,抢修设备,防止事故扩大,降低事故损失,抑制危害范围的扩大。医疗救援组:对受害人员实施医疗救护、转移等活动。物资保障组:负责急救行动中人员、器材、物质的运输。为急救行动提供物质保证,其中包括应急抢险器材、救援防护器材、检测分析器材和只会通信器材等。现场应急指挥部现场应急指挥部是应急指挥中心的派出机构,设现场指挥和各专业小组,其成员主要由事故发

41、生单位人员组成。必要时,应急指挥中心另行指派现场总指挥,当现场总指挥不能履行指挥职能时,由现场最高领导接替或应急指挥中心立即指派。现场应急指挥部下设各工作小组,人员主要是由事故发生单位应急机构及救援队伍的人员组成。现场应急指挥部:(1)按照应急指挥中心指令,成立各工作小组,负责现场应急指挥工作,整合和调配现场应急资源;(2)及时向应急指挥中心汇报应急处置情况;(3)收集、整理应急处置过程的有关资料;(4)核实应急终止条件并向应急指挥中心请示应急结束;(5)负责现场应急工作总结。2、车间级2.1、车间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机构总指挥:车间主任成 员:车间应急救援队员2.2、救援机构职责A参与制订

42、安全生产事故事故应急救援预案;B负责车间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活动的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C确定车间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活动的现场指挥人员;D协调车间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活动的事故现场有关工作;E负责车间级安全生产事故预案的启动与中止;F明确车间级安全生产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G负责车间级安全生产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H接受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指令和调动;I负责组织车间级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的演练;J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4、专业工作组专业工作组组成成员和职责设立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由杨延良任组长,李方和任副组长。组员有郑良、史骞、杨长友、何雁、金朋华、

43、王瑞博主要职责总指挥(杨延良):组织指挥全厂应急救援工作:副总指挥(李方和)协调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指挥部成员:组织和实施应急救援的具体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兼指挥部成员:医疗救援组:负责伤员的急救及救护与救护单位的联系协调组长:郑良成员:罗汉兵、 董学友、王建贞、李 飞、史济垒、孙洪江、荆晓雷、 马建锋、金立勇、孙 科、何恒军、徐 聪、张 磊、刘志良、田质朋、郑 兵、 孙仕超、孙 宁、治安疏散组:负责本厂人员及周边人员的疏散及逃离工作组长:杨长友成员:金 彪、郝子昌、孙汉文、恒贵、马 科、韩 凯、陈晋强、刘滕州、郑栋梁、袁鹏飞、伊 永、曹金奎、李光雷、孙希平、孙先才、于 泽、张 超

44、、韩 鹏、金秋生 抢险救援组:负责事故的处理及抢险,减少事故的扩大化组长:史骞成员:刘 佳、耿鲁山、万鲁峰、史方明、 罗 曦、孙海滨、程荣文、金 鑫、宋启航、金晓磊、何 飞、祖超、张秀萍、杨志华、王继学、周学科、 王 文、李 滨、何 江、信统揆、金学杰、王 辉、杨 晓、鲁 刚、赵江华、荆延波 联络组:负责各口之间的联络和通讯工具的正常有效使用组长:何岩成员:刘 刚、樊江涛、郭 鑫、孙 强、张立新、伊 明、曹增勇、罗 斌消防洗消组:负责消防及抢救人员洗消工作组长:甘渭汉成员:郑建光、董 波、王友波、燕茂忠、李象华、王友永、董兰洋、金兴吉、张 钦、胡安金、韩兴祥、王秀峰、孙吉平、杨 智、孙炳福物资

45、保障组:负责抢救工作所需物资快速及时的供应到事故现场组长:孙光亮成员:金朋华、李晓林、王友军、董 波、康传贵、张 勇、王英杰、张继峰、德文、金 卫、郑召磊、张 磊、尹恩柱、吕玉鹏、殷云峰、宫 雷、曹盛利领导小组办公室兼指挥部设在海力化工厂己二酸会议室,由董事长亲自负责指挥, 总经理分管指挥生产、设备、卫生等部门领导组成,下设应急救援办公室,日常工作由安全科兼管,发生重大事故时,以指挥领导小组为基础,立即成立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董事长任总指挥,总经理任副总指挥,负责全厂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指挥。若董事长不在时,由总经理任临时总指挥,全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四、预防与预警4.1危险源监控根据重大危

46、险源辨识(GBl8218-2009)标准规定,罐区为重大危险源物质。在压力装置的最高处都设有安全阀,配有齐全的压力表、温度计、截止阀。DCS集中控制,生产装置设有集成线路,高温高压及可能造成危险的设备设施实现连锁。公司生产操作人员定时对生产车间及罐区进行巡回检查,及时的发现隐患和问题,并提出不断改进的措施。本公司对仓库易燃、易爆区域按标准配备灭火器材并定期检查,确保灭火器材正常使用。公司消防员建立消防台帐,定期组织人员对重点区域进行消防检查。 对仓库、装置、罐区易发事故地区采取提高职工安全意识的措施,利用各种形式各种途径开展安全培训,做到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从本质上解决安全隐患。4.1.1危险

47、目标周围可利用的安全、消防、个体防护设备、器材及分布。1、液氯贮槽:地上安装共计15个;每个最大贮量约为53m3,面积约有460,按装有喷淋系统、自动报警系统,意外情况下,安全阀排出口可用导管排放在水沟中,另外还有事故氯装置,生产车间配备专用工具,急救药品、干粉灭火器8个、防化服套、空气呼吸器个、氧气呼吸器个、事故碱池个等。2、氯乙烯贮槽:地上安装共有6个;每个储存量50m3,面积有160,周围设有消防栓报警检测仪等,并备有相当数量的灭火器,及严格的巡检制度,并设有围堰、车间备有处理专用工具,防化服套、空气呼吸器个、氧气呼吸器个等。3、合成炉:地上安装共有6台;生产车间制定了严格的巡检制度、配

48、备专用工具,急救药箱和干粉灭火器10个。4、液氯包装区:地上安装共有8台;生产车间配备专用工具,急救药品、防化服6套、空气呼吸器3套、氧气呼吸器5套、事故碱池1个等,并备有应急救援预案。5、液氨贮槽:地上安装共有4个安装有喷淋系统,气体检测报警仪,备有消防栓。并按布局在车间内配备有干粉灭火器4个及防毒面具7个,防化服2套、空气呼吸器一个、急救药品、特殊工器具,同时配备专业人员对其生产负责。6、丙烯球罐:地上有个;每个最大贮量2000m3,面积约有160,安装有水喷淋系统、可燃气体自动报警系统,配备防静电设施,四周有消防炮,生产车间配备专用工具,急救药品、防化服、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等,职工身

49、穿防静电工作服。7、环氧成品罐区:地上有2个,安装有喷淋系统、可燃气体报警仪、消防炮等安全设施,生产车间备有专用工具,急救药品,防化服,空气呼吸器等,备有空间气体检查报警装置。8、液氨罐区:地上消防栓2个,消防水炮2个,配备35kg干粉灭火器1具,8kg干粉灭火器2具。自动报警系统,车间配有专用工具,氧气呼吸器、空气呼吸器、防化服、防毒面具等防护用品,制定严格的巡检制度。9、浓硝酸罐区:地上消防栓1个,消防水炮1个,配备35kg干粉灭火器1具,8kg干粉灭火器2具,自动报警系统。10、苯罐区:储罐上都安装有空气泡沫产生器和消防喷淋;现场有消防泡5个;消防栓5个;泡沫栓5个;整个罐区西靠林场通风

50、好,内设可燃气体检测仪4台,有毒气体检测仪2台。罐区四周设置围堤可以预防大面积泄漏事故对环境的影响。11、联合式氢气压缩机:地上安装可燃气体检测仪4台; 消防泡2个;消防栓2个;防暴工具一套,就近安装洗眼器1台;12、加氢系统:地上安装可燃气体检测仪4台;生产车间配备专用工具,急救药品、防化服2套、空气呼吸器2套等,并备有应急救援预案。空间气体报警检查。13、产品装车区(苯精制):平台上方安装有水喷淋系统、可燃气体自动报警系统,配备防静电设施,四周有消防炮,就近安装洗眼器1台,生产车间配备专用工具,防化服、空气呼吸器、职工身穿防静电工作服。 14、液化气站(环己酮):安装有监控设施每个监控图象

51、清晰,按布局配备灭火器及防毒面具,液化气体检测报警仪器和周围的防爆品、防震圈等。车间内配备防毒面具等劳保用品。15、液氨贮槽(环己酮):按布局在车间内配备有干粉灭火器4个及防毒面具7个,防化服2套、空气呼吸器一个、急救药品、特殊工器具,同时配备专业人员对其生产负责。4.1.2危险目标及周围设施:1、液氯贮槽、液氯充装车间东部及液氯气化车间有事故碱池,同时设有喷淋系统及消防栓,各岗位设有重型防化服,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和防毒面具。2、单体贮槽设有防泄漏围堰及消防设施。3、碱罐区设有洗眼器,邻近设消防栓,岗位设有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及防毒面具。4、丙烯球罐顶部设置有喷淋系统及消防栓,泡沫消防炮,各岗位设有

52、防化服,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和防毒面5、环氧成品罐区:设有洗眼器、消防栓,岗位设有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及防毒面具等。危险目标周围各设施的分布:防化服、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及防毒面具设在操作室内;各洗眼器及消防栓分布于危险目标10m以内,设在路边的喷淋系统便于操作人员使用。4.2预警行动对危险源监控信息进行分析,识别生产、储存过程中的各类事故征兆、事故诱因,以及将要发生的事故活动趋势,并在诸多因素中找出危险性最高、危害程度最严重的主要因素,判断此时生产、储存所处状态是正常、预警还是危险。进入预警期后,各部门可采取以下预防性措施,并及时向公司报告相关情况:1、准备或直接启动相应的应急处置规程;2、及时向职工宣

53、传事故的相关应急防护和处置的知识;3、转移、撤离或者疏散可能受事故影响的职工和重要财产,并给予妥善安置;4、相关应急救援队伍和人员进入待命状态;5、调集、筹措所需应急物资和设备;6、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措施。发生事故后,现场抢救人员根据事故发生的类型、地点及大小,判断事故发生的趋势和可能影响的其他单位(或部门),快速反映给现场指挥小组。由现场指挥小组向可能影响的其他单位(或部门)发出预警信息,提醒其做好预防准备,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4.3 信息报告与处置4.3.1 信息报告与通知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采用最快捷的方式通知事故应急救援办公室和单位部门负责人,发出求助信息。报告事故时,应清楚

54、的说明事故发生的地点、事态大小、人员伤亡情况,涉及的危险物品等。部门负责人接到通知,根据报告人说明的情况,启动相应等级的应急预案,向应急指挥部汇报情况,同时派出人员前去支援。 24小时事故应急救援办公室值守电话为:0533-8530109公司应急救援人员之间采用内部和外部电话(包括手机、小灵通等无绳电话)线路进行联系,应急救援小组的电话必须24小时开机。电话号码发生变更的,必须在变更之日起48小时内向生产安全管理部门报告。生产安全管理部必须在接到变更报告后24小时内向各成员和部门发布变更通知。具体联系电话号码一览表贴在车间、办公室和仓库、门卫等场所的醒目位置。4.3.2 信息上报a.一般事故处

55、理程序:先由仓库按应急方案进行抢救,同时向指挥部,安全科报告。b.重大事故爆炸:第一步先发信号报告疏散(个别紧急处置)第二步向上级部门报告向涉及范围单位通报(爆炸后)第三步火源隔离报消防队救护医疗救护火灾:第一步先报警疏散无关人员第二步向上级报告视情况向涉及范围部门通报进驻消防队,抢险抢修队,救护队第三步疏散物资保护现场4.3.3 信息传递事故发生后,现场负责人通过内部电话、固定电话、手机等通讯手段,快速汇报应急指挥部。当发生的事故可能波及周边的社会时,由应急指挥部通过电话、互联网、人工信息传递等通讯手段,迅速向周边企业及村庄通报事故简况。在发布消息时,必须发布事态的缓急程度,提出撤离的具体方

56、法和方式。撤离方式有步行和车辆运输两种。撤离方法中应明确应采取的预防措施、注意事项、撤离方向和撤离距离。撤离必须是有组织性的。五、应急响应5.1 应急分级为保障在突发化学事故时,能够根据发生事故不同程度及后果,及时确定和采取相应的救援方案,将应急救援行动方案分为以下三个等级:1、小型应急当发现可能发生严重事故的征兆时,应进入应急准备状态。并把情况报告市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做好准备。当目标区发生化学物质泄漏后发生火情,应进入小规模应急状态。迅速利用现有的消防、气防器材进行救援,争取把事故控制在萌芽状态。2、中等应急当发生较大火灾、爆炸和化学泄漏事故,重点目标及其以外区域已经造成直接或间接危害,威胁

57、到周围人员安全时,应进入中等应急救援状态,启动公司级应急预案3、大型应急当发生重大的火灾、爆炸和化学泄漏事故,危及附近地区的居民安全时,应进入大型应急救援状态。此时,应迅速报告市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请求救援。事故响应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根据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或部门)控制事态的能力,可分为车间级应急响应程序、厂级应急响应程序和公司级应急响应程序。5.2 响应程序5.2.1运作机制统一指挥,分级响应,属地为主,公众动员。5.2.2预案响应条件是指小型应急到大型应急的过程中实行的分级响应机制,扩大和提高应急级别是指根据事故灾难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控制事态的能力,提高应急级别,扩大应急范围等

58、。可分为:1)车间紧急情况主要指小型应急,事故不必动用外部救援力量就可以控制处理,由公司应急救援小组实施抢救工作,但是要报告厂级指挥中心随时做好增援准备。应急响应由车间主任为事故现场救援指挥,负责人员的调动和物资的调配,并及时向厂领导汇报情况。2)厂级紧急情况主要指中等应急,事故现场应急力量无法控制事态发展,需要公司应急救援力量的参与。应急响应由厂长为事故现场救援指挥,负责人员的调动和物资的调配,并及时向公司指挥中心领导汇报情况;根据事态的严重程度,请求公司支援,并向公司领导通报事故简要经过。3)公司应急情况主要指大型应急,公司及政府应急救援预案全面启动。应急响应由总经理为事故现场救援指挥,负

59、责人员的调动和物资的调配,并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领导汇报情况;根据事态的严重程度,请求政府及有关部门支援,并向有关部门及政府领导通报事故简要经过。5.2.3 应急行动 (1)进人泄漏现场进行处理时,应注意安全防护,救援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防护工具。应急处理时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必要时用水枪、消防炮掩护。(2)泄漏危险化学品是易燃易爆的,应严禁火种、切断电源、禁止车辆迸人,设定隔离区,封闭事故现场,根据事故发展情况,紧急疏散转移隔离区内所有无关人员;当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发生火灾爆炸次生灾害后,同时启动火灾爆炸应急预案。 (3)泄漏危险化学品是有毒的,应使用专用防护服装、空气呼吸器。根据有毒物监

60、测情况,设定隔离区,封闭事故现场。尤其是硫化氢、液化气发生泄漏时,现场报警仪发出声光报警,大量泄漏,人员应紧急疏散,根据风向,撤离至指定的安全地点后清点人数。(4)当泄漏物因压力高、温度高而形成蒸汽云,立即喷射雾状水,加速气体向高空扩散。对于易燃物,可以在现场喷射大量的水蒸气或氮气,破坏燃烧条件。对于液体泄漏,为降低有毒物料向大气的蒸发速度,可用泡沫覆盖外泄的物料,在其表面形成覆盖层,抑制其蒸发。 (5)控制泄漏源,防止次生灾害发生。关闭阀门、停止作业或改变工艺流程等,实时监测空气中有毒物质的浓度,及时调整隔离区的范围。采用合适的材料和技术手段堵住泄漏处。(6)严防水体污染,危险化学品小量泄漏:采用吸油棉等材料进行吸收。大量泄漏:立即用消防泡沫液覆盖,必要时构筑围墙,封堵清净下水井,严控污染进一步扩大。 (7)对于大量泄漏,可选择消防泵将泄漏物插入容器或槽车;当泄漏量小时,可用沙子等吸附材料吸收。 (8)将收集的泄漏物运至废物处理厂处置。用消防水冲洗剩下的少量物料,冲洗水排人污水系统处理。(9)如发生危险化学品中毒时,应急救援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进入现场危险区,沿逆风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