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火灾爆炸应急预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4536040 上传时间:2021-10-21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38.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化工企业火灾爆炸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化工企业火灾爆炸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化工企业火灾爆炸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资源描述:

《化工企业火灾爆炸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企业火灾爆炸应急预案(3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火灾爆炸应急预案 编 号: 版 本:A/1 受控状态:受 控 编 制: 审核人: 批准人: 分发号:修订日期: 年 月 日 实施日期: 年 月 日 目 录编制依据1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33 组织机构及职责43.1 应急组织体系43.2 指挥机构及职责53.3应急救援职能组职责124 预防与预警134.1 危险源监控134.2 预警行动155 信息报告程序165.1报警系统及程序165.2现场报警方式165.3 向外求援的方式166 应急处置186.1 响应分级186.2 响应程序196.3 处置措施227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28编制依据本专项预案编制依据下列法律法

2、规及相关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3号,自2009年月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自1989年12月26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国务院2006年1月8日发布,自2006年1月8日起施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安监总局2006年09月20日发布,自2006年11月1日起施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9年4月

3、1日发布,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 安监总厅应急200973号 2009年4月29日发布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本专项预案的火灾爆炸事件系指公司关键装置要害(重点)部位、储存设施、压力容器和危险化学品的作业场所内,易燃易爆介质发生的火灾爆炸事件等。 本公司火灾事故的可能性,以甲苯、双环戊二烯、环戊二烯、丙烯醛、一甲胺、DMF等危险化学品和电气火灾为主。主要分布在2-氯-5-甲基吡啶装置、啶虫眯、吡虫啉装置、液体仓库、危险品库、罐区。以下区域为应急救援主要目标:1号目标:1#专用库。库存丙烯醛,最大贮量 吨,正常控制在吨以下。2号目标: 1#液

4、体库。内存双环戊二烯、叔丁醇等,最大贮量 吨,正常控制在 吨以下。3号目标: 原料储罐区。存放甲苯、液碱、DMF、丙烯腈及工艺回收二氯乙烷。最大储存量:甲苯 Kg、DMF Kg、丙烯腈 Kg、液碱 Kg、二氯乙烷 Kg。4号目标:一车间。存有甲苯、DMF、丙烯醛、丙烯晴、环戊二烯、双环戊二烯等易燃原料。5号目标:二车间。存有DMF、二氯乙烷、甲醇、乙醇、一甲胺等易燃原料。上述危险目标一旦发生事故,其影响范围有可能波及到厂区和周易燃易爆物品泄漏现场和周围一定范围内必须杜绝一切火源。所有的电气设备都应停止,一切车辆都要撤离,手机、BP机类通讯工具应关闭,防止电火花引燃引爆可燃气体、可燃液体的蒸气或

5、可燃粉尘。如果贮槽、容器或管线破损,要尽快设法堵塞漏洞,切断泄漏源。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2.1 切实履行公司职能部门的管理、监督、协调、服务职能,把保障员工及公众的生命和健康作为首要任务,调用所需资源,采取必要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按照国家行业标准、规范制定的火灾爆炸抢险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应符合以下要求。a) 采取隔离和疏散措施,避免无关人员进入事件发生区域,并合理布置消防和救援力量;b) 当要害(重点)部位存在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时,应进行有毒有害气体监测,加强救援人员的个人防护(全面罩防毒口罩,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防化服等);c) 迅速将

6、受伤、中毒人员送往医院抢救,并根据需要配备医疗救护人员、治疗药物和器材;d) 当要害(重点)部位、关键装置可燃物料存量较多时,应尽量采取工艺处理措施,转移可燃物料,切断危险区与外界装置、设施的连通,组织技术人员制定方案;e) 火灾扑救过程中,现场应急指挥部应根据危险区的危害因素和火灾发展趋势进行动态评估,及时提出灭火的指导意见;f) 当火灾失控,危及灭火人员生命安全时,应立即指挥现场全部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g)灭火完毕,立即组织火灾现场的清理和洗消工作。3 组织机构及职责3.1 应急组织体系公司重大事件应急组织机构见图00.4(应急组织机构框图)。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应急指挥中心)图示说明:

7、管理流程走向技术流程走向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各职能组专家组现场指挥部物管科安管科动力车间生产部二车间综合办环管科一车间设备科图00.4 应急组织机构框图3.1.1 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组长: 执行组长(现场指挥): 副组长: 组员: 抢险抢修组组长; 警戒保卫组组长: 医疗通讯组组长: 后勤保障组组长: 设备抢修组组长: 环境监测组组长: 3.1.2 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指挥部设在DCS室。3.1.3 现场应急指挥部现场应急指挥部是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的现场指挥机构,现场指挥为执行组长。当执行组长不在公司时,由副组长任临时总指挥,全权负责突发事件应

8、急救援工作。发生事故时,以“领导小组”作为“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执行组长任总指挥,副组长任副总指挥,负责全公司应急救援工作的现场组织和指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生产部。24小时值班电话:5301398。3.1.4专家组根据应急工作的实际需要,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聘请有关专家,建立应急处置专家库。在应急状态下,根据应急工作的实际需要,可从专家库内挑选相关专业应急救援专家组成专家组,协助公司对事件进行应急处置。3.2 指挥机构及职责3.2.1 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是公司应急管理的最高指挥机构,负责公司事件的应急指挥工作,其职责如下:a)接受总指挥的领导,请示并落实指令;b)审

9、定并签发公司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c)下达预警和预警解除指令;d)下达应急预案启动和终止指令;e)审定公司应急预案;f)确定现场指挥部人员名单和聘请的专家名单,并下达派出指令;g)统一协调公司应急救援资源;h)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负责向集团公司求援或配合政府、公司的应急救援工作;i) 组织公司应急预案的演练; j)组织落实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工作。K)负责对外通报发布有关事故信息。L) 审批公司应急救援费用。3.2.2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是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的日常管理机构,职责分工如下:a) 在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公司应急指

10、挥领导小组的日常应急工作;b) 负责公司应急响应领导小组的应急值班;c) 应急事件发生时,组织、指导、协助和协调进行应急处理和应急救援;d) 掌握应急事件的发生情况,及时向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领导汇报,确定应急处理对策;e) 公司应急力量的调配、应急物资的准备;f) 负责公司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的演练方案的策划,并组织实施和演练总结;g) 应急事件发生时负责判断并启动响应的应急预案;h) 按照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指令,及时通知公司各职能部门和相关单位; i) 按照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指令,向集团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和求援;j) 负责上报材料的起草工作;k)负责组织编写现场应急处

11、置的总结,负责应急资料的归档;l) 负责组织公司级应急预案的修订,负责各单位应急预案的备案工作;m) 负责对应急工作的日常费用做出预算。3.2.3 现场应急指挥部现场应急指挥部在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应急工作,职责如下: a) 按照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指令,负责现场应急指挥工作;b) 收集现场信息,核实现场情况,针对事态发展制定和调整现场应急处置方案;c) 负责整合调配现场应急资源;d) 及时向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汇报应急处置情况;e) 根据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的指令,及时向集团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应急处置情况;f) 按照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指令,负责现场新闻发布工作;g)

12、收集、整理应急处置过程的有关资料;h) 核实应急终止条件并向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请示应急终止;i) 负责现场应急工作总结;j) 负责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任务。3.2.4 专家组专家组在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应急工作,职责如下:a) 为现场应急工作提出应急救援方案、建议和技术支持;b) 参与制定应急救援方案;c) 负责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任务。3.2.5 公司职能部门和应急单位3.2.5.1综合办a)接受应急事件的报告,跟踪事件发展动态,及时向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汇报;b)按照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指令,统一对外联系;c)负责上报材料的起草工作;d)按照公司应急指挥领导

13、小组指令,向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报告和求援;e)负责应急值班记录的监督检查归档工作;f) 确保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网络系统和通讯联络畅通,优先保证应急指挥部、生产调度、公安、消防和医疗救护等通讯联络畅通;g) 负责公司应急指挥部及应急救援队伍生活等后勤保障工作;h) 负责对事件现场区域的警戒,控制无关人员进入;i) 负责做好非安全区域内人员的疏散及隔离工作,配合医疗救护部门抢救运送伤员;j)组织外围交通疏导,保障救援人群、车辆、物资的顺利到达和现场人员的安全撤离;k)负责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任务。3.2.5.2生产部a) 负责公司应急值班;b) 参与制定、修订公司应急预案;c) 派出

14、现场指挥人员,参加现场应急处置工作;d) 负责事故处置时生产系统开、停车调度工作;e) 事故现场通讯联络、对外联系负责,协助事故调查工作;f) 负责应急指挥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任务。3.2.5.3设备科a) 参与制定、修订公司应急预案;b) 组织调配应急救援施工队伍和机具;c) 派出现场指挥人员,参加现场应急处置工作;d) 协助总指挥负责工程抢险、抢修的现场指挥,配合现场处理;e) 负责协助事故调查工作;f) 负责应急指挥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任务。3.2.5.4安管科a)详细了解火灾事故、危险化学品泄漏、洪汛灾害、破坏性地震等应急事件及处置情况,及时向总指挥汇报、请示并落实指令;b)组织制定、修订

15、应急处置方案;c)派出现场指挥人员,参加现场应急处置工作;d)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事故调查工作; e) 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及中毒、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转院工作;f)负责组织事故的调查;h)负责应急指挥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任务。3.2.5.5环管科a) 负责公司事故区域内大气和水体的监测;b) 负责应急指挥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任务。3.2.5.6采购科a)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供应和运输,保证救援物资的及时供给;b) 派出现场指挥部的组成人员,参与现场应急处置工作,参与制定应急处置指导方案;c) 负责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任务。3.2.5.7 财务科a)核销应急救援费用;b) 负责应急指

16、挥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任务。3.2.5.8事件发生车间a)负责先期的工艺处理、事故应急处理的操作以及恢复生产的准备,并及时向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汇报;b)负责配合质控部事故状态下的易燃、易爆介质浓度监测和毒物浓度监测;c)负责本车间应急物资的准备以及事故先期应急力量的调动;d)负责本车间各类事故应急程序的编写、完善和演练;e) 听从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的命令。f) 值班长、班长:迅速组织带领有关人员具体的处置事故并及时上报或报警。g) 操作者和主操作(或最早发现者):坚决履行职责,积极处理,及时报警,采取一切可行措施切断事故源,争取在第一时间内控制和防止事故扩大或蔓延。3.2.6应急值班人员在公

17、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下,应急值班人员应作到:a) 实行24小时应急值班;b) 接到车间和上级应急事件信息后,应立即响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c) 严格岗位责任制,遵守安全与保密制度;d) 跟踪并详细了解应急事件事态的发展和处置情况,随时向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告;e) 负责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指令的下达;f) 做好过程记录和交接班记录;g) 完成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交办的其它工作。3.3应急救援职能组职责3.3.1 抢险抢修组:1、 搬出本部人员出二门;2、 负责提供事故现场内的设备,设施相关情况及应采取的安全处置措施、方案,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现场抢险救援工作;3、 配合消防队进行灭

18、火抢险工作。3.3.2 安全警戒组:1、 负责维护现场秩序,划出警戒区,布置安全警戒线;2、 做好治安工作并进行道路交通管制,保证现场及厂区道路畅通;3、 加速保卫工作,禁止无关人员、车辆通行;4、 迅速组织公司义务消防队员随时待命和实施投入抢险工作。3.3.3 医疗救护组:1、 组织现场抢救伤员;2、 及时对现场中毒、受伤人员、器材进入指定地点;3、 组织救护车辆及医务人员器材进入指定地点;4、 负责护送受伤者到医院和转院工作。3.3.4 后勤保障组:1、 负责应急救援资源调度工作;2、 负责组织协调现场救援器材装备物资的搬运,转移及后勤保障工作;3、 为抢险现场提供临时照明和其他具体应急措

19、施所需设施。3.3.5设备救援组:1、 迅速做好执行救援的准备,第一时间赶赴现场;2、 负责执行抢险救援工作;3、 对事故现场的危险源钢瓶,进行喷射水降温等应急工作;4、 承担事故处理后现场洗消具体工作。3.3.6环境监测组:1、 负责事故现场有害物质的环境监测工作;2、 负责事故有害物质扩区域环境监测工作;3、 负责向现场总指挥报告检测结果,拿出疏散周边区界人员建议;4、 事故发生后的污染处置工作。4 预防与预警4.1 危险源监控对主要危险源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监控措施1号目标2号目标3号目标4号目标可燃、有毒气体报警共设置6个可燃气体报警仪探头共设4个有毒气体报警探头设10个有毒气体报警

20、探头共设置20个可燃气体报警仪探头液位指示-现场指示现场指示、远传指示双液位计现场压力、远传指示防晒、冷却水喷淋设施绝热保温罐区设有遮阳棚,设喷淋设施,且均有良好的绝热保温罐区设有遮阳棚,设喷淋设施,且均有良好的绝热保温在厂房内、有夹套循环水、盐水冷却上下液位报警装置-有有有温度、压力远传管道远程自动切断措施-有有装车静电报警仪-有无电视监控有有有有防雷保护有有有有其他相关设施设有应急事故池,喷淋吸收系统设有安全阀、压力表等,液氨储罐设置了罩棚等,有收集水设施,安全阀及事故放空均设有收集处理系统设有安全阀、压力表等,充装区设置了防超装装置、液氨储罐设置了罩棚等,有收集水设施,安全阀及事故放空均

21、设有收集处理系统设有安全阀、泄漏报警、应急事故终止系统采取的预防措施:依据本预案应急处置的需求,建立健全公司应急物资储备为主的应急物资供应保障体系,完善应急物资储备的联动机制,做到应急物资资源共享、动态管理。在应急状态下,由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统一调配使用。公司在重大危险源、关键岗位按设计配备适宜数量的消防器材。有各类灭火器600具、消防栓24个;空气呼吸器8具、防化服8套等防护器材,足量全面具、半面具等防毒器材;公司有较完善的消防管理制度,有明确的消防职责分工。这些消防设施的配备和人员状况,可以满足控制和熄灭初发状况下的火灾事故。以上应急物资装备分别存放在各车间、岗位4.2 预警行动公司应急

22、指挥中心根据事件预测与预警系统,针对火灾爆炸事件开展风险评估,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4.2.1 预测公司应急指挥中心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根据火灾爆炸事件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应对事件做出如下判断:a)启动相应级别应急预案;b) 公司采取火灾爆炸事件防范措施,各车间启动相应的应急程序;4.2.2 预警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根据预测结果,应进行以下预警:a)符合本预案启动条件时,立即发出启动本预案的指令;b)指令相关车间启动本车间应急程序,并通知公司职能部门进入预警状态;c)指令相关车间采取防范措施,并连续跟踪事态发展。4.2.3 预警解除当事件得以控制,消除环境污染和一切事故危害,并已

23、经进行取证工作后,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总指挥下达预警解除指令,撤离警戒人员。在涉及到周边社区和单位的疏散时,总指挥通知公司应急指挥小组,由公司应急指挥小组通知周边单位负责人员或社区负责人解除预警。5 信息报告程序5.1报警系统及程序发生火灾爆炸事件,迅速按照公司综合应急预案图00.5(应急报告程序框图)规定的程序报告。5.2现场报警方式现场的固定防爆电话、手持防爆对讲机、现场的固定火灾报警器、消防感应报警器等。5.3 向外求援的方式在发生火灾时,发现的人员首先报告当班调度员和车间领导。当发生较大火灾时拨打5329119。相关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序号单位电 话备注1234567891011火灾爆炸事

24、件报告内容一览表要害(重点)部位关键装置贮存设施压力容器易燃易爆介质名称1事件类型2介质种类、数量3火势大小及爆炸影响范围4装置设施、压力容器毁损情况5周边建筑毁损情况6伤亡情况7援助请求6 应急处置6.1 响应分级级:当出现火势较小是,启动车间相应的现场处置方案进行处理级:当火灾严重时,车间对事故控制不了时,启动公司火灾爆炸专项预案级:当事故继续扩大影响到周边单位时,应立即上报当地政府,启动政府应急救援预案6.2 响应程序6.2.1 预案启动当火灾爆炸等事件符合公司综合应急预案启动条件时,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应立即按照公司综合应急预案图00.6(应急指令下达程序框图)规定的程序,下达启动本专项预

25、案的指令,进行应急处置工作。6.2.2 应急上报 当事件发生时,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应立即按照公司综合应急预案图00.5(应急报告程序框图)规定的程序进行上报。6.2.3 应急行动6.2.3.1 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应做好以下工作:a)迅速按公司综合应急预案图00.6(应急指令下达程序框图)规定的程序下达启动本专项预案的指令,进行应急处置工作。b)迅速指派应急救援有关人员到达事故现场,组成现场应急指挥部,指挥事故现场的抢险救灾工作;c) 根据现场需求,组织调动、协调各方面的应急救援力量;d)迅速收集现场信息,核实现场情况;e)组织制定现场处置方案并负责实施,协调现场内外部应急资源,统一指挥抢险工作;

26、f)根据现场变化及时调整方案;g)根据现场方案需要,请求地方政府应急指挥中心协调组织其它应急资源。6.2.3.2 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应做好以下工作:a)连续收集现场应急处置动态资料,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报告,并及时传达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指令;b)根据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指令,通知各应急职能部门和相关单位到指定地点;c)收集现场情况资料,做好上报材料的起草工作;d)在公司应急指挥部人员未到达现场前,负责应急处置的指挥工作。6.2.3.3 公司综合办应做好以下工作:a) 连续收集现场应急处置动态资料,向应急指挥中心报告,并及时传达应急指挥中心指令;b)派出现场指挥部的组成人员,参与现场应急处置工作.c

27、) 按照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指令统一对外联系和接待外来救援人员的工作;d) 组织调动和协调医疗救护等救援力量;e)对事件现场区域警戒,控制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事件现场; f)做好非安全区域内的人员的疏散及撤离工作;g)对公司区范围的道路进行交通管制,确保抢险救灾车辆顺利通行;h) 做好事件波及区域员工和群众思想稳定工作;i) 负责对外新闻材料的起草工作;6.2.3.4 生产部应做好以下工作:a) 跟踪并详细了解事件现场应急处置情况,及时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汇报、请示并落实指令;b) 参与制定应急处置指导方案;c) 负责做好应急状态下的生产、物料平衡; d) 派出现场指挥部的组成人员,参与现场应急处置工

28、作。6.2.3.5 安管科应做好以下工作:a) 跟踪并详细了解事件现场应急处置情况,及时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汇报、请示并落实指令;b) 参与制定制定应急处置指导方案; c) 对事件现场进行安全监督;d) 指导现场的环境监测和水体污染防护;e) 协调消防、气防等救援力量;f) 派出现场指挥部的组成人员,参与现场应急处置工作.6.2.3.6 设备科应做好以下工作:a) 跟踪并详细了解事件现场处置情况,及时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汇报、请示并落实指令;b) 组织调配应急救援施工队伍和机具,并运往事件现场;c) 参与制定应急处置指导方案;d) 负责组织协调全公司检修力量进行紧急状态下的抢险、抢修;e) 派出现

29、场指挥部的组成人员,参与现场应急处置工作。6.2.3.7 相关车间应做好以下工作:a)立即启动车间级应急程序,进行先期的工艺处理和事故应急响应,并及时向应急指挥中心报告;b)负责本单位应急物资的准备以及事故先期应急力量的调动。6.2.3.8 环管科应做好以下工作:负责事故状态下的易燃、易爆浓度监测和毒物浓度监测;6.2.3.10 其他职能部门按照公司应急指挥中心的指令做好应急准备工作。6.3 处置措施6.3.1 储存设施发生火灾爆炸时:a) 采取隔离和疏散措施,避免无关人员进入事件发生危险区域,并合理布置消防和救援力量;b) 迅速将受伤、中毒人员送往医院抢救;组织医疗专家,保障治疗药物和器材的

30、供应;c) 根据储存设施救护的特点及风向,合理组织扑救工作;d) 采取防泄漏、防扩散控制措施,防止火势蔓延;e) 对灾区附近受威胁的储存设施,应及时采取冷却、退料、泄压等措施,防止升温、升压而引起火灾爆炸;f) 在扑救火灾过程中,应有足够数量的灭火用水、泡沫液、消防车辆,以应对沸溢和喷溅等突发情况;g) 当火灾失控时,应密切关注储存设施燃烧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征兆,应及时采取紧急撤离危险区等应变措施;当疏散现场周边大面积人群时,现场应急指挥部应协助当地政府机构或驻军做好相关工作。h)灭火完毕,立即组织火灾现场的清理和洗消工作。6.3.2 压力容器发生火灾爆炸时:a) 采取隔离和疏散措施,全力救助

31、伤员;b) 重点做好现场救援人员的防中毒和防窒息措施;c) 采取工艺隔断和堵漏措施,减少可燃物料、有毒气体的扩散。6.3.3 易燃易爆介质发生火灾爆炸时:a) 组织救生抢险小组,携带个人防护和救生器材,全力救助伤员,并对现场采取隔离、警戒和疏散措施;b) 加强现场有毒有害气体的监测;c) 根据易燃易爆化工产品的特性,以及风向、天气等因素,制定灭火方案,选用合适的灭火器材和灭火方式,结合工艺技术措施,开展抢险救灾工作;d) 灭火完毕,立即组织火灾现场的清理和洗消工作。6.3.4 电气发生火灾爆炸时: 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6.3.5 易燃液体火灾事故及处置措施易燃液体一般贮存在容器内或用管道输送

32、,液体不管是否着火,如果发生泄漏或溢出,都将顺着地面流淌或在水面漂散,根据易燃液体的比重和水溶性等性质,决定能否用水和普通泡沫扑救。6.3.5.1 首先应切断火势蔓延的途径,冷却和疏散受火势威胁的密闭容器和可燃物,控制燃烧范围,并积极抢救受伤和被困人员。如有液体流淌时,应筑堤(或用围栏)拦截漂散流淌的易燃液体或挖沟导流。6.3.5.2 及时了解和掌握着火液体的品名、比重、水溶性以及有无毒害、腐蚀、沸溢、喷溅等危险性,以便采取相应的灭火和防护措施。6.3.5.3 对较大的贮罐或流淌火灾,应准确判断着火面积。大面积(50m2)液体火灾则必须根据其相对密度(比重)、水溶性和燃烧面积大小,选择正确的灭

33、火剂扑救。6.3.5.4 扑救毒害性、腐蚀性或燃烧产物毒害性较强的易燃液体火灾,扑救人员必须佩戴防护面具,采取防护措施。对特殊物品的火灾,应使用专用防护服。考虑到过滤式防毒面具防毒范围的局限性,在扑救毒害品火灾时应尽量使用隔绝空气面具。6.3.5.5 扑救重油等具有沸溢和喷溅危险的液体火灾,必须注意计算可能发生沸溢、喷溅的时间和观察是否有沸溢、喷溅的征兆。一旦现场指挥发现危险征兆时应迅即作出准确判断,及时下达撤退命令,避免造成人员伤亡和装备损失。扑救人员看到或听到统一撤退信号后,应立即撤至安全地带。6.3.5.6 遇易燃液体管道或贮罐泄漏着火,在切断蔓延方向并把火势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的同时,对输

34、送管道应设法找到并关闭进、出阀门。如果管道阀门已损坏或是贮罐泄漏,应迅速准备好堵漏材料,然后先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或雾状水等扑灭地上的流淌火焰;为堵漏扫清障碍,其次再扑灭泄漏口的火焰,并迅速采取堵漏措施。与气体堵漏不同的是,液体一次堵漏失败,可连续堵几次,只要用泡沫覆盖地面,并堵住液体流淌和控制好周围着火源,不必点燃泄漏口的液体。6.3.6 主要易燃物质的燃烧性质、消防方法一、丙烯腈危险特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并放出有毒气体。与氧化剂、强酸、强碱、胺类、溴反应剧烈。在火场高温下,能发生聚合放热,使容器破裂。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35、、氰化氢。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特殊防护服,在掩蔽处操作。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但须用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二、丙烯醛危险特征: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受热分解释出高毒蒸气。在空气中久置后能生成有爆炸性的过氧化物。与酸类、碱类、氨、胺类、二氧化硫、硫脲、金属盐类、氧化剂等猛烈反应。在火场高温下,能发生聚合放热,使容器破裂。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三、N,N-二甲基甲酰胺危险特性:易燃,遇明火、

36、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能与浓硫酸、发烟硝酸猛烈反应, 甚至发生爆炸。与卤化物(如四氯化碳)能发生强烈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四、二氯乙烷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

37、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五、二聚环戊二烯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容易自聚,聚合反应随着温度的上升而急骤加剧。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六、甲苯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

38、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七、甲醇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

39、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八、叔丁醇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7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公司在重大危险源、关键岗位都配有一定的消防器材,有各类灭火器、消防栓;氯气扑消器具、空气呼吸器、防化服等防护器材,全面具、半面具等逃生器材;公司有较完善的消防管理制度,有明确的消防职责分工。这些消防设施的配备和人员状况,可以满足控制和熄灭初发状况下的火灾事故。2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