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方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4526295 上传时间:2021-10-2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0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方案(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方案序号物质名称1过氧化氢溶液(H2O2)2氯乙烯(C2H3CL)乙烯基氯3汽 油4乙酸(醋酸、冰醋酸) C2H4O2;CH3COOH5氨(氨气;液氨) NH36硫化氢(氢硫酸) H2S7甲醇(木酒精) CH4O;CH3OH8硝化甘油(三硝酸甘油酯) C3H5N3O9;(CH2ONO2)2CHONO29氯(氯气、液氯) Cl210硝酸 HNO31112131415过氧化氢溶液(H2O2)名称过氧化氢溶液,含水20%60% H2O2 双氧水理化特性无色透明液体,深层略带淡蓝色;溶解性:溶于醇类,乙二醇,吡啶,醋酸酯、酸类和酮;相对密度(水=1):1.4426(25)毒性低毒包装

2、分类与标志包(II)18;标志:氧化剂 副标志:腐蚀品 主要用途氧化剂、漂白剂、杀菌剂、消毒剂特别警示 小火:只能用水,不得用干粉、CO2、或哈龙等灭火剂灭火。 容器内禁止注水。 泄漏物回收后,用水冲洗泄漏区。危险特性燃烧、爆炸 在火场中会增大火势。 受热或处于火场中要发生爆炸性分解。 可因受热或污染而爆炸。 遇烃(燃烧)可发生爆炸性反应。 包装容器受热可发生爆炸。 泄漏物有着火或爆炸危险。健康危害 吸入、食入或皮肤、眼睛接触蒸气或本品可引起严重损害、灼伤或死亡。 燃烧可产生刺激性、有毒或腐蚀性的气体。 灭火的废水可引起污染。公众安全首先拨打运输标签上的应急电话,若没有合适的信息,拨打本手册封

3、面上提供的国家化学事故应急咨询专线电话。 立即隔离泄漏区至少25米。 疏散无关人员并建立警戒区。 在上风处停留,切勿进入低洼处。 进入密闭空间之间必须先通风。 物质描述氧化剂个体防护佩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 一般消防防护服对该化学品防护无效,应着防化服。隔离大量泄漏考虑下风向撤离至少200米。火灾火场内如果有储灌、槽车或灌车,隔离800米。应急行动燃烧爆炸处置小火只能用水、不得用干粉、CO2或哈龙等灭火剂灭火。大火远距离用大量水灭火。 在确保安全的前堤下,将容器移离火场。 切勿开动已处于火场中的货船或车辆。 尽可能远距离灭火或使用遥控水枪或水炮扑救。 用大量水冷却容器,直至火灾扑灭。 切勿在储罐

4、两端停留。 大火,使用遥控水枪或水炮远距离灭火,否则,立即撤离,让其自行燃烧。泄漏处置 远离易燃、可燃物(如木材、纸张、油品等)。 未穿全身防护服时,禁止触及毁损容器或泄漏物。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 容器内禁止注水。小量泄漏 在液体泄漏物前方筑堤堵截以备处理。 泄漏物回收后,用水冲洗泄漏区。小量干燥固体泄漏 用洁净的铲子,将泄漏物收集于干净、干燥且容器盖较松的容器内,并将容器移离泄漏区。小量液体泄漏 用蛭石、砂或土等不燃性材料吸收泄漏物并置于容器中以待处理。氯乙烯(C2H3CL)乙烯基氯名称氯乙烯 C2H3C1 乙烯基氯理化特性无色具有醚样气味的气体;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丙酮

5、等多数有机溶剂;相对密度(水=1):0.91、(空气=1):2.51;闪点():无意义;爆炸极限(V/V%):3.631.0。毒性低毒包装分类与标志包()36;标志:易燃气体 主要用途用作塑料原料及用于有机合成,也用作冷冻剂等。特别警示 *极度易燃。 *若不能切断泄漏气源,则不得扑灭正在燃烧的气体。 *当大火已经在货船蔓延,立即撤离,货船可能爆炸。危险特性燃烧、爆炸 *极度易燃 *受热、遇明火或火花或引起燃烧。 *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液化气的蒸气比空气重,可沿地面扩散 *蒸气扩散后,遇火源着火回燃 *包装容器受热可发生爆炸。 *破裂的钢瓶具有飞射危险。健康危害 *如果没有防护,蒸气可

6、引起头晕或窒息 *高浓度蒸气可引起刺激 *接触气体或液化气体可引起灼伤、严惩损害和(或)冻伤。 *燃烧可产生刺激性的或有毒气体。物质描述气体-易燃(不稳定的)个体防护*佩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 *一般消防防护服对该化学品防护无效,应着防化服。隔离大量泄漏考虑下风向撤离至少800米。火灾火场内如有槽车或罐车,隔离1600米。应急行动燃烧爆炸处置火灾若不能切断泄漏气源,则不得扑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小火干粉、CO2 大火水幕、雾状水或常规泡沫。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将容器移离火场。储罐火灾 *尽可能远距离灭火或使用遥控水枪或水炮扑救。 *用大量水冷却容器,直至火灾扑灭。 *切勿对泄漏口或安全阀直接喷水,

7、防止产生冰冻。 *安全阀发出声响或储罐变色,立即撤离。 *切勿在储罐两端停留。 *当大火已经在货船蔓延,立即撤离,货船可能爆炸。泄漏处置 *清除所有点火源(汇漏区附近禁止吸烟、消除所有明火、火花或火焰)。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 *作业时所有设备应接地。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或翻转泄漏的容器以避免液体漏出。 *喷雾状水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去流向。 *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 *防止泄漏物蒸气通过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闭性空间扩散。 *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汽 油名称汽油理化特性无色或淡黄色易挥发液体,具有特殊臭味;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苯、二硫化碳、醇、脂肪;相对密度(水=1):

8、0.700.79、(空气=1):3.5;闪点():-50;爆炸极限(V/V%):136.0。毒性微毒包装分类与标志包()1、14、16;标志:易燃液体 主要用途主要用作汽油机的燃料,用于橡胶、制鞋、印刷、制革、颜料等行业,也可用作机械零件的去污剂。特别警示 高度易燃,受热、遇明火或火花极易燃烧。 不得使用直流水扑救。注意:闪点很底,用水灭火无效。危险特性燃烧、爆炸 高度易燃,受热、遇明火或火花极易燃烧。 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蒸气扩散后,遇火源着火回燃。 大多数蒸气比空气重,可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如下水道、地下室等)。 户外、室内、下水道内有蒸气爆炸危险。 若受热或处于火场中,可发

9、生爆炸性聚合反应。 泄入下水道有引起火灾和爆炸的危险。 包装容器受热可发生爆炸。 液体比水轻。 物质是在加热条件下输送的。健康危害 吸入、皮肤和眼睛接触可引起刺激或灼伤。 燃烧可产生刺激性、有毒或腐蚀性的气体。 蒸气可引起头晕或窒息。 灭火的废水可引起污染。公众安全首先拨打运输标签上的应急电话,若没有合适的信息,拨打本手册封面上提供的国家化学事故应急咨询专线电话。 立即隔离泄漏区至少50米。 疏散无关人员并建立警戒区。 在上风处停留,切勿进入低洼处。 进入密闭空间之前必须先通风。 物质描述易燃液体(非极性的、或与水不混溶的)个体防护佩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 一般消防防护服对该化学品防护无效,应着

10、防化服。隔离大量泄漏考虑下风向撤离至少300米。火灾火场内如果有储灌、槽车或灌车,隔离800米。应急行动燃烧爆炸处置注意:闪点很低,用水灭火无效。小火干粉、CO2、水幕或抗醇泡沫。大火水幕、雾状水或抗醇泡沫。 不得使用直流水扑救。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将容器移离火场。储灌、公路/铁路槽车火灾 尽可能远距离灭火或使用遥控水枪或水炮扑救。 用大量水冷却容器,直至火灾扑灭。 安全阀发出声响或储灌变色,立即撤离。 切勿在储灌两端停留。 大火,使用遥控水枪或水炮远距离灭火,否则,立即撤离,让其自行燃烧。泄漏处置 消除所有点火源(泄漏区附近禁止吸烟、消除所有明火、火花或火焰)。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 作

11、业时所有设备应接地。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 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 用泡沫覆盖抑制蒸气产生。 用干土、砂或其他不燃性材料吸收或覆盖并收集于容器中。 使用非产生火花设备收集泄漏物,并置于盖子较松的容器中以待处理。小量泄漏 在液体泄漏物前方筑堤截以备处理。 雾状水能抑制蒸气的产生,但在密闭性空间中的蒸气能被引燃。 乙酸(醋酸、冰醋酸) C2H4O2;CH3COOH名称乙酸(醋酸、冰醋酸)理化特性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酸臭;相对密度(水=1)1.05;相对密度(空气=1)2.07;毒性低毒;酸性腐蚀品包装分类与标志 主要用途用于制造醋酸盐、醋酸纤维素、医药、颜料、酯类、

12、塑料、香料特别警示 人经口1.47mg/kg,最低中毒量,出现消化道症状;人经口2050g,致死剂量。灭火方法: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危险特性吸入后对鼻、喉和呼吸道有刺激性。对眼有强烈刺激作用。皮肤接触,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引起化学灼伤。误服浓乙酸,口腔和消化道可产生糜烂,重者可因休克而致死;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强氧化剂可发生反应。公众安全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物质描述溶于水、醚、甘油,不溶于二硫化碳个体防护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佩带自给式呼吸

13、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隔离应急行动泄漏应急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能减少蒸发但不要使水进入储存容器内。用沙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氨(氨气;液氨) NH3名称氨(氨气;液氨)理化特性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

14、气体;相对密度(水=1)0.82(-79);相对密度(空气=1)0.6毒性低毒 包装分类与标志主要用途用作致冷剂及制取铵盐和氮肥特别警示 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防火防毒服。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氮、氨。公众安全工作现场

15、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物质描述易溶于水、乙醇、乙醚个体防护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应急行动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150米,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高浓度泄漏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

16、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储罐区最好设稀酸喷洒设施。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废弃物处置方法:建议废料液用水稀释,加盐酸中和后,排入下水道。造纸、纺织、肥料工业中的含氨废料回收使用。硫化氢(氢硫酸) H2S名称硫化氢(氢硫酸)理化特性无色具有臭鸡蛋味恶臭气体;相对密度(空气=1)1.19毒性易导致急性中毒;易燃气体污染来源污染来源:硫化氢很少用于工业生产中,一般作为某些化学反应和蛋白质自然分解过程的产物以及某些天然物的成分和杂质,而经常存在于多种生产过程中以及自然界中。如采矿和有色金属冶炼。煤的低温焦化,含硫石油开采、提炼,橡胶、制革、染料、制糖等工业中都有硫化氢产生。开挖和整治沼泽地

17、、沟渠、印染、下水道、隧道以及清除垃圾、粪便等作业,还有天然气、火山喷气、矿泉中也常伴有硫化氢存在。主要用途用于化学分析如鉴定金属离子特别警示 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本品是强烈的神经毒物,对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防火防毒服。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危险特性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浓硝酸、发烟硫酸或其它强氧化剂剧烈反应,发生爆炸。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起回燃。硫化氢主要经呼吸

18、道吸人。当接触的浓度超过100ppm时,在尚未引起皮肤症状的短时间内,就能从肺吸收后进入血液中。进入血液中的硫化氢被氧化成为无毒的硫酸盐和硫代硫酸盐,然后主要通过尿道排出。易引起急性全身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和组织缺氧引起的窒息症状。轻度中毒,最先出现羞明、流泪、眼刺痛、异物感以及呛咳、流鼻涕、咽喉部烧灼感等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而后感到头昏、头胀、眩晕、窒息感,当场可昏倒。轻度中毒者脱离现场后,经过12天,可逐渐恢复。一般无后遗症。 中度中毒:浓度在200300mg/m3以上,表现出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头晕、无力、呕吐、共济失调、意识障碍,同时引起上呼吸道炎症及消化道

19、症状。眼刺痛明显,对光反应敏感及眼睑痉挛。 重度中毒:浓度在700mg/m3以上,通常首先出现头晕、心悸、呼吸困难、行动迟缓、谵妄、躁动不安、癫痫样抽搐而进入昏迷状态,最后因呼吸麻痹而死亡。也有的患者昏迷和抽搐持续数小时,或反复发作。间歇期内似有病情好转,但很快又出现昏迷。也可发生支气管炎、肺炎、肺水肿或中毒性脑病。对人体的危害浓度 ppm作 用0.0250.3510102027大于1001001501702603605004206008501000人的嗅阈明显地嗅到臭味更强对人的损害浓度,虽无全身作用,但接触6小时则引起眼炎臭味强烈,不愉快,但还不是不能耐受失去嗅觉长时间以后出现毒害作用可忍

20、耐0.51小时,有后遗症吸入0.51小时就有危险在0.51小时内急性死亡或以后死亡立即死亡环境标准中国(TJ36-79)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10mg/m3中国(TJ36-79)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0.01mg/m3(一次值)中国(GB14554-93)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mg/m3)一级0.03;二级0.060.10;三级0.320.60中国(GB1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0.3321kg/h物质描述溶于水、乙醇个体防护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带过渡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带氧气呼吸器或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

21、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及时换洗工作服。作业人员应学会自救互救。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应急行动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150m,大泄漏时隔离30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或使其通过三氯化铁水溶液,管路装止回装

22、置以防溶液吸回。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废气可用水、碱液、氯化铁溶液吸收,用氯化钙或硫酸铁与石灰的混合液中和,用多孔活性碳、氧化铝凝胶、硅胶、硅藻土等吸附剂吸附或者在严格控制下燃烧。甲醇(木酒精) CH4O;CH3OH名称甲醇(木酒精)理化特性无色澄清液体,有刺激性气味;相对密度(水=1)0.79;相对密度(空气=1)1.11毒性中毒包装储运要求储存于阴凉、通风仓库内,远离火源、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仓温不宜超过30摄氏度。主要用途主要用于制甲醛、香精、染料、医药、火药、防冻剂等特别警示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视神经和视网膜有特殊选择

23、作用,引起病变;可致代谢性酸中毒。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危险特性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物质描述溶于水,可混溶于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个体防护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面罩(半面罩)。紧急事态

24、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应急行动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

25、场所处置。硝化甘油(三硝酸甘油酯) C3H5N3O9;(CH2ONO2)2CHONO2名称硝化甘油(三硝酸甘油酯)理化特性淡黄色稠厚液体,低温易冻结;相对密度(水=1)1.59毒性有毒品包装分类与标志主要用途用于制造开山筑路的炸药及其它炸药和药品特别警示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少量吸收即可引起剧烈的搏动性头痛,常有恶心、心悸,有时有呕吐和腹痛,面部发热、潮红;较大量产生低血压、抑郁、精神错乱,偶见谵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和紫绀。饮酒后,上述症状加剧,并可发生躁狂。本品易经皮肤吸收,就防止皮肤接触。慢性影响:可有头痛、疲乏等不适。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

26、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禁止用砂土压盖。危险特性冻结的硝化甘油感度比液体的要高,处于半冻结状态时,机械感度更高。故受暴冷暴热、撞击、摩擦,遇明火、高热时,均有引起爆炸的危险。与强酸接触能发生强烈反应,引起燃烧或爆炸。燃烧(分解)产物:氧化氮、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物质描述不溶于水个体防护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应急行动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

27、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避免震动、撞击和摩擦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锯末或类似材料混合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氯(氯气、液氯) Cl2名称氯理化特性黄绿色气体,有窒息性气味。相对密度1.47(0,369.77kPa)。毒性剧毒包装分类与标志液氯钢瓶主要用途杀菌、消毒、漂白与制浆,是化工、医药、塑料、橡胶、纺织、造纸等工业的重要原料。特别警示 侵入途径:主要经呼吸道

28、侵入,损害上呼吸道;空气中氯浓度较高时也侵入深部呼吸道。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物爆炸限1275%;在水中的溶解度低,但易被氨水吸收。在空气中燃烧呈蓝色火焰。遇 热、明火易燃烧爆炸。公众安全 物质描述溶于水和易溶于碱液;遇水生成次氯酸和盐酸,次氯酸再分解为盐酸新生态氯、氧和氯酸。个体防护隔离应急行动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烧碱等碱性物质中和,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150米,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

29、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高浓度泄漏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储罐区最好设稀酸喷洒设施。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废弃物处置方法:建议废料液用水稀释,加盐酸中和后,排入下水道。造纸、纺织、肥料工业中的含氨废料回收使用。硝酸 HNO3名称硝酸理化特性纯品为有酸味的无色透明发烟液体。毒性有毒包装与储运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处。应与易燃物、碱类、金属粉沫等分开存放。不可混储混运。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运输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

30、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主要用途用途极广,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主要用于化肥、染料、国防、炸药、冶金、医药等工业。特别警示 对人体的危害主要通过皮肤、眼睛、呼吸道、食道侵入。硝酸蒸气有刺激作用,引起粘膜和上呼吸道的刺激症状。危险特性硝酸具有极强的氧化性,助燃性能很好,与易燃物(如苯)和有机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燃烧后发生分解,其产物为氧化氮; 公众安全如果着火,用砂土、二氧化碳、雾状水灭火。物质描述硝酸与碱金属接触能发生剧烈反应,并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因此,硝酸的禁忌物有如下几种:强还原剂、碱类、醇类、碱金属、铜、胺类。 个体防护与急救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眼睛防护、身体

31、的防护等,都是必不可少的个体防护。必须佩带防毒面具或供气式头盔;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眼睛防护主要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若有灼伤,就医治疗。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给予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就医。食入:误服者给牛奶、蛋清、植物油等口服,不可催吐,立即就医。泄漏处置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木材、纸、油等)接触,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堵漏。喷水雾能减少蒸发但不要使水进入储存容器内。将地面洒上苏打灰,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化处理后废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