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非甾体抗炎药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4405513 上传时间:2021-10-21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2.1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七章非甾体抗炎药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第七章非甾体抗炎药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第七章非甾体抗炎药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资源描述:

《第七章非甾体抗炎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非甾体抗炎药(9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要求:1.从分子水平上掌握解热镇痛药及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机制。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作用的特点。2.掌握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吲哚美辛、布洛芬的结构、化学名称、性质及用途。3.熟悉羟布宗、甲芬那酸、萘普生、双氯芬酸钠、吡罗昔康的结构和用途。4.掌握布洛芬等常用药物的合成路线。解热镇痛药常常具有抗炎作用,而非甾体抗炎药常伴有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因此,本章为解热镇痛药物和非甾体抗炎药物。但是,对于一个药物而言这三方面的作用并非完全平行的。如乙酰水杨酸、萘普生、布洛芬等均具有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但每种药物在这三方面的作用强度是各有不同的。一、花生四烯酸的代谢途径与炎症一、花生四烯酸的代谢途径与炎

2、症磷脂酶(PhospholipaseA2,PLA2)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acid,AA环氧合酶(Cyclooxygenase,COX)生成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和血栓素(ThromboxanA2,TXA2),前列腺素根据前列腺烷酸(Prostanoicacid)环戊烷上取代基的不同又可分为PGE2、PGI2、PGG2等类型经脂氧酶(Lipoxygenase,LO)则产生白三烯(Leukotriene,LT)、脂氧素(Lipoxin)和羟基环氧素(Hepoxillin,HX),白三烯又有LTA4,LTB4,LTE4,LTF4等不同类型。二、非甾体抗炎药物作用机

3、制二、非甾体抗炎药物作用机制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是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即抑制环氧合酶与脂氧酶活性,阻断前列腺素等炎症介质的合成,而显示出解热、镇痛、抗炎作用的。如乙酰水杨酸通过抑制环氧合酶而产生作用,而布洛芬通过抑制脂氧酶而发挥作用。环氧合酶与脂氧酶催化的代谢产物存在着一定的平衡制约关系,单纯抑制其中一条途径将引起花生四烯酸进入其他代谢途径,从而造成炎症的进一步发展。乙酰水杨酸是环氧合酶的选择性抑制剂,会导致脂氧酶代谢活性增高,促进白三烯类物质的合成,从而增加血管通透性。目前,新的发展趋势是设计对这两种酶同时具有抑制作用的双重抑制剂。近年来,发展了一些优先抑制COX-2的抑制药,以降低

4、或消除在治疗剂量下对胃、肾的副作用。花生四烯酸花生四烯酸前列腺素前列腺素环氧合酶环氧合酶 (COX)解热镇痛解热镇痛胃肠损伤胃肠损伤COX-1 (生理性生理性)COX-2 (病理性病理性) 阿司匹林阿司匹林 (乙酰水杨酸乙酰水杨酸) COX 抑制剂抑制剂特异性特异性 COX2 抑制剂诞生抑制剂诞生万络万络( (默沙东公司默沙东公司,1999) ,1999) 西乐葆西乐葆( (辉瑞公司辉瑞公司,1998) ,1998) 万络事件万络事件服用万络服用万络 18 18 个月后个月后心血管患病危险增加!心血管患病危险增加! 2004 年万络退市年万络退市解热镇痛解热镇痛胃肠损伤胃肠损伤COX-1 (生

5、理性生理性)COX-2 (病理性病理性) COX-2 生理性生理性 COX-1 病理性病理性 一场非甾体抗炎药的“风波”在全球“荡漾”开来,由万络波及到西乐葆,最后殃及整个非甾体抗炎药,其中有我们非常熟悉的扶他林、布洛芬、萘普生等。 西乐葆(塞来昔布)、万络(罗非昔布)和Bextra(伐地昔布)这3种COX2抑制剂都有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 近期辉瑞公司治疗关节炎药品西乐葆对心血管安全性问题引起社会关泛关注。日前,中国医学会风湿学分会致信服用西乐葆的患者,提醒用药的注意事项,并就西乐葆安全性问题进一步作出说明,指出目前对于西乐葆的心血管安全性问题,不同研究的结论并不一致,患者不必过度惊惶。

6、第二节第二节解热镇痛药物解热镇痛药物乙酰苯胺类药物乙酰苯胺类药物(Acetoacetanilides)1.乙酰苯胺类药物研究进展乙酰苯胺类药物研究进展苯胺具有一定的解热镇痛作用,但对中枢神经系统毒性较大,并能严重破坏血红素,造成组织缺氧,故不能药用。1886年,发现乙酰苯胺具有较强的解热镇痛作用,曾一度用于临床,称为退热冰。它在体内容易水解生成苯胺,故毒性仍很大,可导致出现高铁血红蛋白和黄疸,现在临床上已不使用。在研究苯胺和乙酰苯胺的体内代谢过程时,发现两者均被氧化生成毒性较低的对氨基酚,再与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结合排出体外。对氨基酚具有解热镇痛作用,但毒性仍较大。将对氨基酚的羟基醚化、氨基乙酰化

7、后发现其解热镇痛作用增强而毒性降低,得到对乙酰氨基醚(非那西丁),曾广泛用于临床,由于肾毒性大也已停用。将对氨基酚的氨基乙酰化得到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解热镇痛作用良好,毒性及副作用较对氨基酚低,现在仍是临床上常用的解热镇痛药。NHCOCH3OC2H5NHCOCH3OH 对乙酰氨基醚 对乙酰氨基酚2. 对乙酰氨基酚合成对乙酰氨基酚合成方法有许多,但核心是制备对氨基酚。最早的合成路线是以苯酚硝化得对硝基酚,再经铁粉盐酸还原生成对氨基酚,最后用冰醋酸乙酰化而得到。HNO3H2SO4Fe, HClCH3COOHOHOHNO2OHNH2OHNHCOCH3后来又有报道,直接以硝基苯为原料,氢化还原,

8、在酸性条件下转位得到中间体对氨基酚。此路线收率较高,可达90%左右,且成本低。OHNH2OHNHCOCH3H2SO4CH3COOHH2, Pd-CNO2NONHOH20世纪90年代,又将此路线进行改进,以苯酚为原料,经乙酰化,Freis重排,肟化后进行Beckmann重排后得到乙酰氨基酚,其构思巧妙,方法独特。OHOHCOCH3OHNHCOCH3Ac2OH2NOH.HClOHH3CNOH 对氨基酚是制备过程中的中间体,也是储存过程中的水解产物。由于对氨基酚毒性较大,药典规定检查其含量。检查原理是对氨基酚为芳香伯胺,与亚硝基铁氰化钠在碱性条件下生成蓝色配位化合物。Na2Fe(CN)5NOH2O+

9、Na2Fe(CN)5H2ONa2Fe(CN)5H2OOHNH2OHNH2(CN)5FeNa23.对乙酰氨基酚代谢对乙酰氨基酚代谢乙酰氨基酚在体内代谢时5575%与葡萄糖醛酸结合,2024%与硫酸结合,少量生成有害肝细胞的N-羟基乙酰氨基酚,进一步转化生成毒性代谢物N-乙酰亚胺醌,再与N-乙酰半胱氨酸、谷胱甘肽、肝蛋白再对乙酰氨基酚的3-位结合生成相应的结合物,最后经肾脏排泄。乙酰基亚胺醌具有毒性,其另一产物与肝蛋白结合,可引起肝脏坏死和肾衰竭。对乙酰氨基酚硫酸酯结合物对乙酰氨基酚葡萄糖醛酸结合物非那西丁乙酰苯胺肝蛋白乙酰基亚胺醌氮氧化物NHCOCH3OHNHCOCH3OGluNHCOCH3OS

10、O3HNHCOCH3NHCOCH3OCH2CH3NH2OCH2CH3NCOCH3OHHONCOCH3ONCOCH3OH第三节第三节非甾体消炎药物非甾体消炎药物一、非选择性的非甾体抗炎药一、非选择性的非甾体抗炎药1、水杨酸类药物、水杨酸类药物(1)水杨酸类药物研究进展)水杨酸类药物研究进展1838年,从柳树皮中分离得到邻羟基苯甲酸(水杨酸),1875年,发现水杨酸钠具有解热镇痛和抗风湿作用而应用于临床。于1898年由德国Bayer药厂开发出乙酰水杨酸(阿斯匹林),其解热镇痛作用比水杨酸钠强,且副作用较低。由于乙酰水杨酸结构中有游离的羧基,口服用药对胃粘膜有刺激性,严重时会引起胃出血,因而,对水杨

11、酸分子中的活性功能基和邻位酚羟基进行结构修饰,将其转变为盐、酰胺、酯。在临床上应用的有贝诺酯、二氟尼柳等。COOHOHCOOHOCOCH3OCOCH3COONHCOCH3FFCOOHOH 水杨酸(Salicylic acid) 阿斯匹林 贝诺酯 二氟尼柳OHCOOHOCOCH3COOHAc2O+H2SO470 75CSynthesisofAspirin(2)阿斯匹林的合成阿斯匹林的合成以水杨酸为原料,在硫酸催化下经醋酸乙酰化而得。(3)阿斯匹林的代谢阿斯匹林的代谢UDP-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DP-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甘氨酸-N-酰基转移酶甘氨酸-N-酰基转移酶COOHOHCONHCH2COOHOHC

12、OOHOCOCH3COOHOHOHHOCOOHOHOHCOOHOHHOCONHCH2COOHOHHOOOHOGluOCOOHGlu2、吡唑酮类药物、吡唑酮类药物(Pyrazolones)吡唑酮类解热镇痛药有5-吡唑酮和3,5-吡唑二酮两种结构类型。NNONNONNNONSOOO_Na+NNOONNOONNOOOHNNOONNOOOHNNONNONNNONSOOO_Na+NNOOOH3、芬那酸类药物、芬那酸类药物(Fenamicacids)HNOHOHNOHOHNOHOHOOOOHNOHOHNOHO氮原子若以氮原子若以O,S,CH2,SO2,NCH3或或COCH3置换,活性降低。置换,活性降低。

13、若将氨基移到羧基的对位或间位,若将氨基移到羧基的对位或间位,与与Salicylic Acid结构相似性降低,活性消失结构相似性降低,活性消失HNClOHOHNOHOHNClOHOClFFF甲氯芬那酸甲氯芬那酸 氟芬那酸氟芬那酸 氯芬那酸氯芬那酸4、芳基乙酸类、芳基乙酸类(ArylAceticAcids)芳基乙酸类药物结构特征芳基乙酸类药物结构特征5-羟色胺是炎症介质之一,它在体内的生成与色氨酸有关。风湿病人具有大量的色胺酸代谢产物,这些代谢物中都有吲哚结构,吲哚乙酸具有抗炎作用,因此,对吲哚乙酸类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以寻求有效的抗炎药物,由此发展了芳基乙酸类药物。芳基可以是吲哚、吡喃等芳环。从吲

14、哚乙酸结构改造着手,在350个吲哚类衍生物中,发现了吲哚美辛,具有很强的抗炎活性。NH3COCH2COOHCH3COCl吲哚美辛发现发现不能拮抗不能拮抗5-HT,不能纠正色氨,不能纠正色氨酸的异常代谢酸的异常代谢偶然性偶然性消炎痛的出现也并不偶然,消炎痛的出现也并不偶然,它不过是我们大量抗炎它不过是我们大量抗炎研究工作的必然酬报罢了研究工作的必然酬报罢了 沈宗瀛先生沈宗瀛先生作用机理作用机理不是对抗不是对抗5-羟色胺羟色胺而是抑制而是抑制Prostaglandins的生的生物合成物合成利用插烯规律在吲哚美辛羰基和苯环之间引入乙烯键,得到吲哚拉辛NH3COCH2COOHCH3COHCCH吲哚拉辛

15、利用电子等排原理,将-CH=换以-N=得到茚类衍生物舒林酸FCH2COOHCH3CHSOH3C舒林酸抗炎效果是吲哚美辛的1/2,镇痛作用略强。舒林酸属前体药物,它在体外无效,在体内经肝代谢被还原为甲硫基化合物而显示生物活性。双氯芬酸钠为苯乙酸类结构,镇痛作用强于吲哚美辛,副作用小,药效强CH2COONaNHClCl双氯芬酸钠依托度酸是吡喃乙酸类化合物,消炎镇痛作用与阿司匹林相同,选择性的抑制炎症部位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对胃和肾脏的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没有影响,副作用发生率低NHC2H5OC2H5CH2COOH依托度酸吲哚美辛合成吲哚美辛合成合成的关键是吲哚乙酸的合成,一般采用Fischer吲哚合

16、成法进行成环反应。以对甲氧基苯胺为原料,经重氮化、成盐、还原得对甲氧基苯肼磺酸钠,再经对氯苯甲酰氯酰化、水解去保护基得N-对氯苯甲酰对甲氧基苯肼,最后与4-氧代戊酸环合得吲哚美辛NaNO2, HClNa2SO3Zn/ HClOCH3NH2OCH3NNSO3NaOCH3NHNHSO3NaClCOClH3CONCONHSO3NaCl20%NaOHHAcH3CONCONH2ClH3COHOOH3CONCOClCH3COOH吲哚美辛类吲哚美辛类SAR3位的乙酸基是抗炎活性的必需基团,其酸性强度与抗炎活性成正比,若将羧基改为其他基团,则抗炎活性消失。2位甲基取代比芳基取代的活性强。因为甲基的立体作用使N

17、-芳烷基处于与具有甲氧基的苯环同侧的优势构象,加强了和受体的结合。5位的甲氧基可以用烷氧基、二甲胺基、乙酰基、氟等基团取代,取代后得到的化合物比未取代的化合物及5-氯取代的化合物活性强。1位的N-酰基化比N-烷基化的抗炎活性强,N-芳酰化的活性较好。N-芳酰基对位取代基对活性的影响的顺序为:CL,F,CH3SCH3SO,SHCF3.利用插烯原理在羰基和苯核之间引入乙烯链,得到吲哚拉辛,仍有抗炎活性。5、芳基丙酸类药物、芳基丙酸类药物(Aryl Propanoic Acids)(1) 芳基丙酸类药物结构特征与构效关系芳基丙酸类药物结构特征与构效关系 芳基丙酸类抗炎药种类较多,近年来还不断有新的药

18、物出现,是进展较快的一类非甾体抗炎药。此类药物具有下列通式:ArXCHCOOHCH3构效关系羧酸基应连接在一个具有平面结构的芳香核上,其间相距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碳原子,羧酸基的-位应引入一个甲基或乙基以限制羧酸基的自由旋转,使其构型适合与受体或有关酶结合,以增强其消炎镇痛作用由于-甲基的引入,从而产生了不对称中心,布洛芬的两个光学异构体活性不同,以S-(+)-构型的消炎作用强,因为这种异构体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的作用强芳环上的取代基以间位的F、Cl等吸电子取代基,抗炎作用好,间位取代基的存在可能也有利于另一个疏水性取代基Ar处于与苯环非共平面位置,这样有利于和受体结合,加强了活性。有时也利于间位来

19、引入第二个疏水性平面,以增强活性另一个疏水性取代基Ar对于产生抗炎作用较为重要,Ar一般处于-甲基乙酸基的对位,其结构类型多样,可以是烷基、芳基,也可以是环己基、烯丙氧基等CHHCH2CCH3COOHH3CH3CFCHCH3COOHH3COCHCH3COOHNHClHCCH3COOH芳基丙酸类药物研究进展芳基丙酸类药物研究进展芳基丙酸类抗炎药药物为: 布洛芬 氟比洛芬 萘普生 卡洛芬具有-芳基丙酸的药物都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由于药物在体内对酶的抑制作用,膜转移以及与受体的结合等均与药物的立体化学有关,故这类药物的对映体在生理活性、毒性、体内分布及代谢等方面均有差异,通常它们的S-异构体比R-异

20、构体活性高,如萘普生S-异构体比R-异构体活性强35倍,布洛芬S-异构体比R-异构体活性强28倍。布洛芬目前以消旋体给药,而它的活性成分是S-异构体,无效的R-异构体在消化道吸收过程中酶作用下可转变为活性S-异构体,药物在消化道滞留的时间越长,布洛芬的S:R之比就越大。S-布洛芬在血浆中浓度较高,除代谢转化外,还与R-异构体具有较高的立体选择性和肾清除率有关。有人曾主张布洛芬可以用消旋体给药无需用单一S-异构体给药。但进一步研究表明这种代谢转化过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病人机体的条件,正因为如此,S-异构体已于1994年推上市场。S-布洛芬对慢性炎症和风湿病人的疗效与消旋体相当,但剂量仅为消旋体的1

21、/2。萘普生目前也以S-异构体上市供临床应用。布洛芬合成布洛芬合成以异丁基苯为原料,经Friedel-crafts酰化反应得4-异丁基苯乙酮,再与氯乙酸乙酯进行Darzens缩合反应生成3-(4-异丁基苯)-2,3-环氧丁酸乙酯,经水解、脱羧、重排为2-(4-异丁基苯)丙醛,最后在碱性溶液中用硝酸银氧化后得到布洛芬。CH3COClAlCl3ClCH2COOC2H5EtONaH2CCHH3CH3CH2CCHH3CH3CCOCH31)NaOH2)HClH2CCHH3CH3CCH3OOOC2H5H2CCHH3CH3CCH3OH1)AgNO3, OH-2)H+H2CCHH3CH3CCH3OOH 6、1

22、,2苯并噻嗪类药物苯并噻嗪类药物(Oxicams)研究进展研究进展也被称为昔康类,此类药物结构中含有烯醇羟基,半衰期较长。该类药物是20世纪70年代辉瑞公司在筛选了不同结构的苯并杂环化合物后得到的非羧酸的抗炎药。本类药物不含羧基,但具有酸性,解离常数在46之间,较一般非甾体抗炎药的胃肠道刺激的反应较小。研究表明,该类药物对COX2的抑制作用比COX1的作用强,有一定的选择性。此类药物包括:吡罗昔康、美洛昔康等,这些药物抗炎镇痛作用较强、毒性较小。安吡昔康(Ampiroxicam,7-30)为吡罗昔康的前药,在体内转化为吡罗昔康产生作用,副作用比原药低。SNOHOOCH3NHONSNOHCH3O

23、OONHSNCH3SNOCH3OONHOOH3COOCH3N 吡罗昔康 美洛昔康 安吡昔康二、二、COX-2抑制剂类药物抑制剂类药物(COX-2Inhibitors)在20世纪90年代得到了含两个刚性芳环的DuP697,可选择性的抑制COX-2。以此作为先导化合物,得到了一系列的COX-2酶抑制剂,在90年代末上市的有塞利昔布和罗非昔布。但是由于COX-2选择性抑制剂在阻断全身前列环素产生的同时,并不能抑制血栓素生成,有可能会打破体内促血栓形成和抗血栓之间的平衡,因而这类药物有可能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如心肌梗死的发生危险,2004年月由默克公司在全球主动撤回了罗非昔布。目前学者们对COX-2选择

24、性抑制剂的风险效益比提出了质疑,然而,2005年2月18日,美国FDA的专家委员会投票表决,认同塞利昔布可以继续在市场上销售,罗非昔布也可以重新在美国市场上销售。H2CSO2FSBrSNOOH2NNCH3CF3SOOH2NCH3OODuP697 塞利昔布 罗非昔布COX-1和和COX-21、以下药物中,哪个药物对COX-2的抑制活性比对COX-1的抑制活性强A:布洛芬 B:酮洛芬 C:吡罗昔康 D:塞来昔布 E:吲哚美辛2、以下药物中,哪个药物以右旋体供药A:萘普生 B:酮洛芬 C:氨基比林 D:安乃近 E:双氯酚酸钠3、下列哪个药物可溶于水A: 吡罗昔康 B:贝诺酯 C:安乃近 D: 布洛芬

25、 E: 吲哚美辛4、花生四烯酸的代谢途径有和。5、保泰松在体内的代谢产物具有抗炎、抗风湿作用,毒性较保泰松低。6、舒林酸为前体药物,它在体内代谢成化合物发挥药效。7、以对羟基苯乙酮为原料合成对乙酰氨基酚。8、以异丁基苯为原料合成布洛芬。9、简述非甾体抗炎药的主要类别,每类举出两个常用药物,并从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机制和炎症的发病机制出发,简述非甾体抗炎药目前研究发展方向。ONHCH3OOH手性药物1、两种对映体的作用相同普罗帕酮手性药物2、一种对映体的作用强,另一个活性弱或无活性萘普生(S)/(R)=1020手性药物3、两种对映体的作用不同右丙氧酚(镇痛药);左丙氧酚(镇咳药)奎宁/奎尼丁;左旋苯丙胺(精神兴奋)/右旋苯丙胺(减肥药)OCH3C6H5NH3COCH3CH3H手性药物4、一种对映体的活性,另一个毒性喷他佐辛:左旋镇痛;右旋烦躁不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