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初中英语作文教学策略探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4324279 上传时间:2021-10-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课标》下的初中英语作文教学策略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课标》下的初中英语作文教学策略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课标》下的初中英语作文教学策略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新课标》下的初中英语作文教学策略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下的初中英语作文教学策略探究(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新课标下的初中英语作文教学策略探究 摘要: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历来是英语教学中的难点之一。英语书面表达是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它要求学生有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审题能力、表达能力和评价能力。本文根据英语课程标准和对当前中学生英语书面表达的现状分析,提出从转变教师的教学思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等几个方面调整初中英语书面表达教学的策略。关键词:课程标准 书面表达 写作技巧 教学策略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历来是英语教学中的难点之一。英语书面表达是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要求学生有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审题能力、表达能力和评价能力。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广大

2、英语教师应该转变书面表达的教学思想与教学策略,以适应当前的教学新要求。下面,我会从三个方面来探究下的初中英语作文教学。一、书面表达存在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新教材的全面实施和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初中学生的听、说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写作能力却不容乐观。学生写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 )习惯用汉语的思维造句;( 2 ) 人称和时态混乱;( 3 ) 句与句的衔接不畅;( 4 ) 单词拼写错误;( 5 )内容贫乏,言之无物这样的书面表达根本与英语课程标准中关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和持续学习能力的总体目标不符合。因此,强化初中生的写作能力训练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二、原因分析1.学生方面不少学生对

3、英语写作有畏惧心理,在进行英语写作时会感到无从下笔,缺少信心。另外,学生没有掌握好的写作方法与技巧也是一个因素。因为英语写作涉及各种语言基础知识和技能,包括单词拼写、词汇搭配和运用、句型、时态、句子与段落间的连接与承启、语篇的连贯等,量多而面广。而且学生也忽视对习作的修改,并且不重视教师的批改,没有主动地反思和调整自己的写作方法。2.教师方面由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缓慢或不明显,教师往往感到失望,在教授学生写作时信心不足。有的教师错误地认为,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是初三的教学任务,甚至几乎将初一、初二年级的写作教学省略了,常常是一笔带过,布置学生回家写的作文也只是写而不批或者只是给一个抽象的分数而

4、不指出具体的问题。正是一些教师错误的教学思路导致学生错失了英语语言思维形成的“黄金期”。另外,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影响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些教师把听说读写四个环节人为地割裂开来,从而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必然会使学生失去用英语写作的热情。因而,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整体偏低就不难理解了。三、新课标下英语写作教学的探究和策略针对当前英语写作教学的状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调整教学。(一) 注重整体教学,夯实语言基础, 充分挖掘教材,模仿所学句型。教师要有整体意识,不能人为的把听,说,读,写分开,而要以读带动说,以说带动听, 听,说,读的能力提升了,写作的能力自然也

5、会提高。写作能力的提高犹如“万丈高楼平地起”,一个词汇贫乏,句子结构都不懂的学生是难以用完整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扎实的语言基本功。 初中仁爱版英语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中心话题和中心语法目标,每个单元中又分成三个子话题和更细的语法目标.教师应根据初中各个单元各个话题的教学目标细化内容,既要指导学生掌握基本词汇,短语和句型,也要指导学生模仿并掌握每个话题的表达方式.模仿每个话题的常用句型,从而指导学生形成有效的写作策略。写作能力与听、说和读的能力密切相关。所以课堂上做听说训练时, 就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听、说和读的过程中接触的句子都可以让学生模仿后用到习作中

6、.朱熹说: “模拟者, 古人用功之法也。”对于初学者, 模仿能让写作变得容易而且错误也能降到最低, 学生对写作就不会无从下笔, 愁眉苦脸了。模仿既包括模仿句子,也包括模仿文章开头,结尾的方式,模仿某个话题的表达方式。例如仁爱版英语九年级上Unit 1 Topic 3 Section D中有这样一句话:As a matter of fact ,its a wonderful place to live.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如下模仿;(仿写1) As a matter of fact ,its a beautiful place to travel.(用于写风景名胜)(仿写2) As a matte

7、r of fact ,its a relaxing place to have a rest.(用于写公园,小区)(仿写3) As a matter of fact ,its a good way to study English.(用于写学习方法)另外,Unit 1 Topic3 涉及到的话题是谈论社会服务问题,涉及的语法教学任务是现在完成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仿Section D 1a中短文的选材思路和开头与结尾的模式去写有关社会问题的作文,并且要运用现在完成的句子。当学生的写作技能熟练后,就可以让他们在模仿中创新,此时,提升写作能力就不是遥不可及的事了。(二)充分利用课堂,当堂训练教师不

8、应该吝啬当堂训练写作的时间。当堂训练写作既可以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也可以有系统有重点地教授学生写作的方法。当堂训练的形式可以是先讨论,整理,组织成文字然后集体修改。写作能力是学生运用书面文字来表达思想的能力。既含有语言训练, 又有思维训练。对主题的讨论用于写作之前的口头表达即口头作文, 而口头表达是书面表达的基础。在写作中讨论,能使学生懂得该写什么, 怎么写。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集思广益, 互相借鉴, 综合集体的智慧, 降低写作的难度, 学生就不觉得无话可说, 无字可写了。讨论过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句子接龙来共同完成一篇作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都得到了

9、锻炼,也学会了修改错句。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 教师要不断巡视, 回答他们的各种问题, 并提醒他们注意句与句之间的衔接。学生写完后, 可以让两位学生在黑板上板书作文, 师生共同修改, 然后作为范文其他同学回家重新写, 第二天上交。(三)加强英语写作技巧的指导古人说得好: “授人以鱼, 可供一饭之需; 授人以渔, 斯是一世之用”。在教学中, 除了加强英语写作训练基本功外, 还应该给予写作技巧的指导。要在短时间内写出好的文章,离不开一定的写作技巧包括语篇布局、句式变换、前后衔接等。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1 、开门见山国有其君, 家有其主, 文章也要有其主, 否则会造成群龙无首之感。有的学

10、生通篇堆积陈词滥句, 把读者置身于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所以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每篇文章要有一个主题, 并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点题,并且文章的结构多以总-分-总的形式出现。这里我归纳了一些开头,结尾常用的词语:开头常用词语: as far as we know 据我们所知 as everybody knows 众所周知at present 目前 first of all 首先 To tell the truth 老实说结尾常用词语: after all 毕竟at last 最后in a word 总而言之finally 最后we hope that 我们希望 In short 简言之clearly 显

11、然2 、重视短语的使用普通的叙述文或短文,应该选择简洁、朴实、准确的大众化词语,避免使用矫饰、复杂、故弄玄虚的词,并尽可能挑选积极的动词。这样会给评卷老师留下好印象。例如:能写出树的具体名称an apple tree, 就不要使用tree ;能说清具体数字时,就不要使用some ;知道是某种专门的活动,就不要使用do去描述,词意越具体,越能给读者鲜明的印象。 3 、句式要多样性句子是表达思想的单位, 也是影响文章好坏的关键。初三学生的英语作文中, 容易出现句子单调, 反复的毛病。因此让句式多样化, 对增强表达效果大有裨益。如: 变换句子的开头; 变换句子的长度; 变换句型和句子种类等。这样可以

12、使文章增色不少。例如可以将下列A句变换成多样化的句式:(1) A Jack came home at 7am yesterday. Jack didnt come home until 7am yesterday.(2) A We are good friends. We should help each other. We are good friends and we should help each other. As we are good friends , we should help each other. 4 、注意句子的街接明确指出书面表达应能使用常见的连接词表示顺序和逻辑关

13、系。一篇文章要语意连贯、符合逻辑, 离不开句与句之间的衔接。信息点是珠子,承接词是线,用线把珠子串连起来就是一条熠熠生辉、优雅华贵的项链。单独看某一方就成为一条破绳子,一堆烂珠子。一篇衔接自然的好文章会令人难忘, 耳目一新。因此, 在平时的授课中, 尤其是分析文章时, 教师应该注意归纳, 总结连词的用法, 并把他们加以比较。初中阶段主要并常见的连词有补充说明 for example, besides, Whats worse! Whats more! Worst of all.转折 however, yet, but 原因 thanks to, because of结果 as a result

14、 of , so ,sothat文章中加人恰当的连接词, 就会使之更流畅, 衔接更自然,更具条理性。如何让学生达到这样的要求? 可以让学生做一些填写连词的训练。例如: Join the sentences with or, and, but or whileNodding the head means agreementShaking the head means disagreement.-Nodding the head means agreement( while ) shaking the head means disagreement. 经常做此类练习, 学生对连词的应用就得心应手了

15、。(四)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良好的习惯, 会使人终身受益。因此良好的写作习惯对英语写作至关重要。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1 、让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好习惯对书面表达的能力要求包括能独立起草短文,短信等,并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修改。然而许多学生完成作文之后,就以为大功告成, 扔在一边, 不予理会。针对这种情况, 我会在次日上交的作文中选出一、两篇有代表性的文章, 呈现在黑板或视屏上, 让学生一起修改。修改顺序按照: 人称、时态单词拼写和句与句的衔接分成几轮进行,每一轮侧重一个点。在写作的起始阶段, 我经常面改面批, 指导他们如何修改文章, 从而让学生养成修改文章的好习惯。2 、让学生养成写日

16、记的习惯起初, 学生们一般觉得无话可说, 教师可以先让他们写周记, 并且提供一些材料, 帮助简单快速地成文。这样训练的时间长了, 学生慢慢就有了写作兴趣, 然后再让他们写日记就容易多了。英语写作是一个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体现。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一项系统工程, 不能一促而就, 它需要长期复杂的训练。这就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始终把写作训练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同时教师也应该在写作技巧上适时指导, 并引导学生养成用英语写作的好习惯。(五)创新作文评价和批改方式教师对学生写作练习的批改,对于学生来说起着重要作用。学生都愿意让老师对自己的作文给予指点、给予肯定。教师应该多给学生鼓励以激励学生

17、下一次更加认真地完成任务,最终达到写作训练的目的。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批改方式:1.集中修改-可以将习作过程中发现的常见错误集中起来,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并和学生共同修改;2.同伴批改-学生相互阅读同伴的作文,指出同伴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建议。笔者的教学实践也证明,在同伴反馈中,学生一方面通过作文与他人交流,另一方面也通过评判他人作文和研读他人评语使自己受益,取得进步。如果有的学生无法纠正错误,就直接指出错误的表达并给出正确的句式。另外,也可以仅仅标出错误的地方或用连线的方式,来提醒学生自己修改,还可以从学生作文中选择一些较好的句子在讲评时宣读,或者制作成PPT呈现在多媒体大屏幕上让全班同学欣赏、借鉴。这同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和兴趣。“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写作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点,只要教师在教学中研究教材,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坚持一步一个脚印地写作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2葛传 英语写作M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3杨谢友 依托课文阅读素材,提高学生写作能力J中小学外语教学( 中学篇) ,2010( 10) : 33 374黄梅,李远蓉 三维目标的知识加工与教学策略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