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与电器毕业论文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4296345 上传时间:2021-10-21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2.0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机电与电器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机电与电器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机电与电器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资源描述:

《机电与电器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与电器毕业论文(3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毕毕业业设设计计论论文文基于基于 AT89S51AT89S51 单片机实验开发系统设计单片机实验开发系统设计系 部: 电气工程系 专 业: 电机与电器 班 级: 2008 级 082 班 学生姓名: 张晓洋 学 号: 080312205 指导教师: 毛景魁 2011 年 5 月 2 日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论文I摘 要由于单片机技术在各个领域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许多集成电路生产厂家相继推出了各种类型的单片机,在单片机家族的众多成员中,MCS-51 系列单片机以其优越的性能、成熟的技术及高可靠性和高性能价格比,迅速占领了市场,成为国内单片机应用领域中的主流。目前,

2、可用于 MCS-51 系列单片机开发的产品越来越多,与其配套的各类开发系统、各种软件也日趋完善,因此,可以极方便地利用现有资源,开发出用于不同目的的各类应用系统。本课题设计了一款单片机实验开发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单片机接口技术等)、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实验。实验板是参考单片机教材中的实验内容设计的,能够实现简单的测试实验。本论文包括硬件系统的详细设计及汇编语言在基本控制中的应用。关键词:AT89S51,单片机,实验系统,硬件ABSTRACTAs in all areas of SCM technology is being more widely used

3、, many IC manufacturers have introduced various types of MCU, the MCU of the many family members, MCS-51 series MCU with its superior performance, mature technology and high reliability and high cost performance, and quickly occupied the market, become the mainstream in the field of SCM application.

4、 Currently, MCS-51 series can be used to develop products more and more single chip, instead of supporting various types of development systems, software is also maturing, therefore, be very easy to use existing resources, developed for different purposes various application.The project designed a s

5、ingle chip experiment development system that can achieve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s and specialized courses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SCM interface technology, etc.), curriculum design and graduate design of experiments. Microcontroller test board with reference to the content of textbooks in e

6、xperimental design, to achieve a simple test experiment. This thesis includes the detailed design of hardware and assembly language in the basic control application.Key Words:AT89S51, SCM, experimental systems, hardware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论文目 录摘 要.I绪论.1第 1 章 实验板总体设计方案.21.1 实验板系统功能.21.2 实验板的性能要求.21.3 AT89

7、S51 在实验板中的应用.3第 2 章 实验板的硬件设计.42.1 硬件总体设计.42.2 实验板总体设计原理图.42.3 各功能模块设计.4第 3 章 实验板的软件设计.153.1 流水灯显示测试实验.153.2 用矩阵键盘控制 LED 数码显示器.163.3 音乐发声实验.173.4 液晶显示实验.18第 4 章 实验板调试.204.1 调试的目的.204.2 调试的过程.20第 5 章 展望.21致谢.22参考文献.23附 录.24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论文1绪论单片机是把中央处理器 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

8、ccess Memory),只读存储器 ROM(Read Only Memory),定时器/计数器以及 I/O 接口电路等主要部件集成在一块集成电路芯片上的微型计算机。单片机的应用导致了控制领域的一场革命,微控制技术逐步取代传统的硬件控制。近十几年来,单片机在生产过程控制、自动检测、数据采集与处理、科学计算、商业管理和办公室自动化等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单片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耗能省、价格低、可靠性高和通用灵活等优点,因此也广泛应用于卫星定向、汽车火花控制、交通自动管理和微波炉等专用控制上。近几年来,单片机的发展更为迅速,它己渗透到诸多学科的领域,以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MCS-51 系列中

9、的一片 AT89S51 芯片,内部构造了完整的计算机硬件系统。从 CPU、存储器到输入/输出端口,一应俱全。只要写入程序,就可完成中央控制或数据采集、处理及通信传输的信息处理机,MCS-51 单片机指令系统中为适应控制的需要设有极强的位处理功能,具有加、减、乘、除指令,CPU 时钟高达12MHz,具有能够完成单字节乘法或除法的运算器件。在单片机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工作环境,选择工业级芯片,保证系统可靠性。AT89S51 是一个低功耗,高性能 CMOS 8 位单片机,片内含 4K Bytes ISP(In-System Programming)的可反复擦写 1000 次的 Flash 只读程序存

10、储器,器件采用Atmel 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制造,兼容标准 MCS-51 指令系统及80C51 引脚结构,芯片内集成了通用 8 位中央处理器和 ISP Flash 存储单元,功能强大的微型计算机的 AT89S51 可为许多嵌入式控制应用系统提供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AT89S51 具有如下特点:40 个引脚,4K Bytes Flash 片内程序存储器,128Bytes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RAM),32 个外部双向输入/输出(I/O)口,5 个中断优先级2 层中断嵌套,2 个 16 位可编程定时计数器,2 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看门狗(wdt)电路,片内时钟振荡器。此外,AT89S5

11、1 设计和配置了振荡频率可为 0Hz 并可通过软件设置省电模式。空闲模式下,CPU 暂停工作,而 RAM、定时计数器、串行口、外部中断系统可继续工作,掉电模式冻结振荡器而保存 RAM 的数据,停止芯片其它功能直至外部中断激活或硬件复位。同时该芯片还具有 PDIP、TQFP 和 PLCC 等三种封装形式,以适应不同产品的需求。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论文2第 1 章 实验板总体设计方案1.1 实验板系统功能单片机实验开发板是一个实际应用的系统,能够为相关专业的学生开设单片机实验提供支持。此实验板是参考单片机教材中的实验内容设计的,能够实现简单的综合验证实验。本论文包括硬件系统的详细设计及汇

12、编语言在基本控制中的应用。此实验板设计的功能如下:1.1.1 硬件部分1 电源开关电路2 时钟电路3 复位电路4 44 的 16 位矩阵键盘5 液晶显示器6 LED 七段数码显示电路7 流水灯显示电路8 音乐发声电路9 单片机与上位机串行通信电路10 I/O 口扩展电路1.1.2 软件部分1. 流水灯显示测试实验2. 用矩阵键盘控制 LED 数码显示器3. 音乐发声实验4. 液晶显示实验1.2 实验板的性能要求基于实验板的功能定义和各种芯片的性能参数,总结系统基本性能要求如下:1各芯片所需的+5V 平稳电压2AT89S51 单片机时钟信号为 12MHz3AT89S51 单片机手动复位电路4显示

13、器件516 位行列扫描键盘6与上位机串行通信7I/O 口扩展功能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论文31.3 AT89S51 在实验板中的应用AT89S51 在整个实验板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硬件电路板设计中,几乎其它所有的元器件的选取都要依据 AT89S51 的性能参数来决定。在软件设计中,AT89S51 接收并处理键盘输入的信号,将其发送给显示器件,实现数码显示功能,或可以实现流水灯显示、液晶显示以及蜂鸣器的发声等功能。另一方面,也可以与 PC 机发送或接收信息,实现串行通信功能。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论文4第 2 章 实验板的硬件设计2.1 硬件总体设计本论文设计的单片机实验开发板是

14、以 AT89S51 作为主控制芯片,串口通信芯片 MAX232、DB9 插座、液晶显示器、按键开关、等元器件组成,通过软硬件结合实现键盘扫描、液晶显示、数码显示、与上位机串行通信、I/O 口扩展等功能。一方面,它能作为学生简单实验的工具,另一方面,它也是综合型单片机系统设计的基础,可扩展许多其它功能。2.2 实验板总体设计原理图实验板总体设计原理图如附录图 1 所示。 外围电路是 AT89S51 工作的基础保障电源电路提供稳定的+5V 工作电压;时钟电路用于产生单片机工作所需的时钟信号;复位电路使单片机恢复初始状态。键盘电路用于向系统输入运行参数和控制系统的运行状态。通过键盘扫描等程序设计把键

15、盘输入的数据在液晶显示器上显示或把数据发送到 PC 机实现串行通信。LCD 电路用来显示键盘输入的数据和上位机发送到 AT89S51 的数据,其功能也是靠硬件电路的设计和软件程序的结合来实现的串行通信电路主要是为了单片机与上位机之间数据传送而设计的。2.3 各功能模块设计2.3.1 单片机外围电路一、时钟电路时钟电路用于产生单片机工作所需的时钟信号,时序是指令执行中各信号之间的相互关系。单片机本身就如同一个复杂的同步时序电路,为了保证同步工作方式的实现,电路应在唯一的时钟信号控制下严格地按时序进行工作。在 AT89S51 单片机内部带有时钟电路,因此,只需要在片外通过 XTAL1 和XTAL2

16、 引脚接入定时控制元件(晶体振荡器和电容),即可构成一个稳定的自激振荡器。在 AT89S51 芯片内部有一个高增益反相放大器,而在芯片的外部,XTAL1 和 XTAL2 之间跨接晶体振荡器和微调电容。AT89S51 的时钟电路如图 2.1 所示: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论文5 图 2.1 AT89S51 的时钟电路用晶振和电容构成谐振电路。电容 U12、U13 容量在 1540pF 之间,大小与晶振频率和工作电压有关。但电容的大小影响振荡器的稳定性和起振的快速性,为了提高精度,本实验板采用 30pF 的电容作为微调电容。在设计电路板时,晶振、电容等均应尽可能靠近芯片,以减小分布电容,保证

17、振荡器振荡的稳定性。二、复位电路复位是单片机的初始化操作,其主要功能是使单片机从 0000H 单元开始执行程序。除了进入系统的正常初始化以外,当由于程序运行出错或操作错误使系统处于死锁状态时,为摆脱困境也需按复位键以重新启动。AT89S51 芯片内部有复位电路,RST 引脚是复位信号的输入端高电平有效,复位方式有自动复位和手动复位两种。本实验板采用手动复位方式复位。AT89S51 的复位电路如图 2.2 所示: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论文6 图 2.2 AT89S51 的复位电路当电源刚开始送电瞬间,电容相当于短路,RST 端输入高电平,AT89551 复位。短路瞬间之后,电容充电,RS

18、T 端低电平。AT89S51 需要复位时,按下手动复位键,电容通过电阻放电,当电容放电结束后,RST 为高电平,AT89551 进入复位状态,松手后,电容充电,RST 端高电位下降,CPU 脱离复位状态。2.3.2 44 矩阵键盘电路键盘是人与 AT89S51 联系的重要手段,用于向 CPU 输入运行参数和控制系统的运行状态。键盘电路形式分为直接编码输入键盘和矩阵键盘。前者接口电路简单,一般应用于需要少量按键的控制系统。后者因占用 I/O 引脚数少,常被按键较多的控制系统所采用。本实验板用于学生实验,为了减少键盘电路占用 I/O 引脚数目,将键盘电路设计为 44 矩阵键盘形式。其中行线作为输入

19、引脚与 P0 口的 P0.3P0.0 连接,列线作为引脚与 P0.7P0.4 连接。实验板的键盘电路如图 2.3 所示: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论文7 图 2.3 实验板的键盘电路当开始扫描时,首先将行设置低电平,在判断有键被按下后,读入列状态。如果列状态出现并非全部为 1 状态,这时 O 状态的列与行相交的键就是被按下的键。2.3.3 LED 数码管显示电路LED 数码管是单片机控制系统中最常见的显示器件之一,一般用来显示处理结果或输入/输出信号的状态。实验板数码管显示电路如图 2.4 所示: 图 2.4 实验板的数码管显示电路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论文8本实验板使用了 2 个

20、四位一体的数码显示管,各位数码管的显示通过74HC245 驱动控制,每位数码管的引脚 a、b、e、d、e、f、g、dp 通过限流排阻、74HC138 和扩展座与 P2 口相连。2.3.4 流水灯显示电路流水灯显示电路主要由 8 只发光二极管组成,电路原理图如图 2.5 所示: 图 2.5 实验板的流水灯显示电路8 只发光二极管的正极通过限流排阻连接电源+5V,二极管的负极分别通过74HC245 驱动与单片机 P2 端口连接。2.3.5 发声模块电路发声模块电路原理图如图 2.6 所示: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论文9 图 2.6 实验板的发生电路信号由 P3.4 引脚进入三极管进行放大,推

21、动蜂鸣器 SPK 发声。该部分只用3 个元件,三极管型号为 8550,蜂鸣器为微型压电式。2.3.6 液晶显示电路显示器件是实验板中普遍使用的输出器件,较常用的是 LED 数码管和 LCD液晶显示器。前者仅能显示数据输出,而后者能显示更多,更复杂的字符,如汉字,甚至是图形等。此实验板采用 LCD1602 作为输出显示器件。LCD1602 液晶是一款很常用,也很易用的字符液晶。可以显示 2 行,每行 16 个字符,对比度可调、黄绿色背光。控制 IC:ST7065/ST7066,电源范围 4.5V5.5V,数据总线4/8 线均可。实验板液晶显示电路如图 2.7 所示: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

22、论文10 图 2.7 实验板的液晶显示电路VO 为液晶显示器对比度调整端,接正电源时对比度最弱,接地电源时对比度最高,对比度过高时会产生“鬼影”,使用时可以通过一个 10K 的电位器调整对比度。R/W 读写选择信号与 P1.1 连接,高电平时进行读操作,低电平时进行写操作。RS 是数据显示和指令数据选择信号,与 P1.0 连接。当 RS 和 RW 共同为低电平时可以写入指令或者显示地址,当 RS 为低电平 RW 为高电平时可以读忙信号,当 RS 为高电平 RW 为低电平时可以写入数据。E 端为使能端,当 E 端由高电平跳变成低电平时,液晶模块执行命令。DB0DB7 是数据线,分别与P2.0P2

23、.7 连接,用于传送 CPU 发送给显示器的数据、指令等。LCD1602 引脚特性如表 2.1 所示: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论文11表 2.1 LCD1602 引脚特性2.3.7 串行通信电路AT89S51 中的串行接口能方便地与其他计算机或串行传送信息的外围设备实现双机通信。此实验板中仅设计与上位机实现数据传送串行通信电路。RS-232C标准规定发送数据线 TXD 和接受数据线 RXD 均采用 EIA 电平,即传送数字“1”时,传输线上的电平在-3-15V 之间;传送数字“0”时,传输线上的电平在+3+l5V之间。但单片机串行口采用正逻辑的 TTL 电平,这样就存在 TTL 电平与

24、EIA 电平之间的转换问题。因此实验板中采用电平转换芯片 MAX232 与 9 芯 D 插座连接方式。与 PC 机串行通信电路如图 2.8 所示: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论文12 图 2.8 实验板与上位机的串行通信电路MAX232 电平转换芯片实现电平转换,仅需外加 4 个 10uF 的电容,即可实现 TTL 电平和 RS-232 电平的互换。在电路设计时,15lIN、152IN 引脚中的一个与 AT89S51 中的 TXD (P3.l)引脚连接,接收 CPU 发送给 PC 机的数据;1C OUT、2C OUT 引脚中的一个与 9 芯 D 插座中的 RXD(2)引脚连接,发送 15lI

25、N或 251IN 取引脚接收到的数据。1C IN,2C IN 引脚中的一个与 9 芯 D 插座中的TXD(3)引脚连接,接收上位机发送给 AT89S51 的数据;151OUT、251OUT 引脚中的一个与 AT89S51 中的 RXD(P3.0)引脚连接,发送 1C IN 或 2C IN 引脚接收到的数据。2.3.8 I/0 口扩展电路实验板中各功能模块没有涉及 I/O 口扩展,硬件电路设计中仅增加了两个扩展槽分别与 AT89551 的 P0 口、Pl 口、P2 口、P3 口相连,将它们引出以便用户在其他实验中扩展。实验板 I/O 口扩展电路如图 2.9 所示: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论

26、文13 图 2.9 实验板的 I/O 口扩展电路2.3.9 电源电路电源(Vcc)是整个实验板正常工作的动力源泉。实验板的电源电路如图 2.10 所示: 图 2.10 实验板的电源电路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论文14该电源插座使用的是 USB 插座,LEDI 为发光二级管,当按下开关接通电源时,灯亮表示电源电路供电正常,否则电源电路出错。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论文15第 3 章 实验板的软件设计实验板的软件设计是在硬件电路板的基础上,通过汇编程序来实现的。下面是一些测试程序。3.1 流水灯显示测试实验功能说明:单片机 P2 端口接 8 只 LED,每次点亮一只,向右移动点亮,重复

27、循环。一、流程图程序设计流程如图 3.1 所示:图 3.1 亮灯循环右移的程序流程图二、程序运行结果如下:将写入程序的单片机插入实验板,接通电源后会看到 LED 在不断地向右移动,当移到最右端后,又回到最左端重新开始向右移动,不断循环。如图 3.2 所示: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论文16图 3.2 亮灯循环右移的测试结果3.2 用矩阵键盘控制 LED 数码显示器功能说明:使用 44 矩阵式键盘通过扫描方法控制显示器输出 0F 十六进制数。一、流程图:程序流程如图 3.3 所示:图 3.3 键盘扫描的程序流程图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论文17二、程序运行结果如图所示:键盘上字符排序与

28、该程序中的编码表 TABLE 中代码的排序是相同的,例如:按下第一排左数第一个键,数码管显示器将显示 0;按下第一排左数第二个键,数码管显示 1。按键盘中不同键号,显示器将会显示出相应的十六进制数。 如图 3.4 所示:图 3.4 键盘扫描程序的测试结果3.3 音乐发声实验功能说明:用软件延时方法实现变频振荡报警,即用 P3.4 端口输出 1KHz 和2KHz 的变频信号以示报警,每隔 1S 交替变换 1 次。一、流程图:程序流程图如图 3.5 所示: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论文18图 3.5 音乐发声的程序流程图二、程序运行结果:将程序写入单片机后,当接通实验板上蜂鸣器的控制插针后,听

29、到变频报警声。3.4 液晶显示实验 功能说明:LCD 显示字符串。开机后,从液晶显示屏第 1 行第 2 个位置开始显示字符串“Hello!”。一、流程图:主程序设计流程如图 3.6(a)所示,查表显示子程序流程如图 3.6(b)所示。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论文19 (a) (b)图 3.6 液晶显示的程序流程图二、程序运行结果如下:将写入程序的单片机插入实验板插座内,检查连接正常后接通电源,会看到在液晶显示屏第一行第 2 个位置上显示“Hello!”。如图 3.7 所示:图 3.7 液晶显示程序的测试结果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论文20第 4 章 实验板调试4.1 调试的目的在系

30、统功能设定,硬件电路板的制作和软件程序的编写过程中都对实验板进行了严格的检查。对于手工编写好的程序,必须使用开发软件进行编译连接等过程,最终生成目标文件,然后再通过编程器下载到单片机当中测试。4.2 调试的过程一、检查电路板硬件电路板制作完成后,主要利用万用表对电路板的线路连接状况、各元器件的焊接情况进行检查。二、程序的调试利用实验板对所编写的程序进行调试。 硬件电路板是否支持程序执行 各子程序功能的能否具体实现 对出错的程序进行修改完成以上调试后便可将调试成功的程序录入到 AT89S51 芯片中,在实验中进行调用。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论文21第 5 章 展望随着单片机技术应用领域的

31、扩大,基于单片机设计的嵌入式系统带来的工业年产值逐年递增,单片机教学研究与产品开发工作也越来越重要。传统的依赖于仿真机的单片机实验成本高且效率低,已不适应现代科技开发需求。如何方便用户合理利用单片机的性能与高效开发产品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为此,重点对AT89S51 单片机、嵌入式系统和 C 语言进行了研究,并设计出功能较强的新型单片机综合实验系统。由于研究时间与水平有限,该实验系统的研究与设计等方面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今后仍有许多工作要做。后续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1)进一步探讨单片机应用。单片机应用环境太复杂,如何更充分合理应用到工程现场仍旧是一个充满挑战性的问题。(2)本系统设计了九种

32、外围电路,能完成几十种实验,但对于高性能 AT89S51单片机来说还未充分拓展其功能,如何扩展单片机功能仍是一大重要任务。(3)单片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开发工具和应用软件层出不穷,这些都有待学习研究。总体来讲,通过本次的课题设计,收获很大,我掌握了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获得了宝贵的工程项目经验。尤其是通过处理电路调试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对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的反复修改和调试,深刻体会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软件部分的编写和调试也是一项复杂和需要耐心的工作。另外在所有工作告一段落的时候适当地进行总结对十后续的工作也非常重要。总之,通过开发单片机实验教学仿真系统,实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了

33、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的能力,同时也使自己对单片机产品的应用开发以及单片机课程的讲授作了比较深入地探讨和研究。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论文22致谢在本论文结束之际,首先要衷心地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毛景魁,感谢他在我论文写作过程中对我的悉心指导和无微不至的关怀。尽管他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繁忙,但是他仍不忘对我的学习关心和指导。他经常和我们联系,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询问有关学习情况,耐心指出论文中存在的缺陷并提出正确的指导意见。另外,也感谢中国电子市场网等网络学习平台,为我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重要实践经验资料。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论文23参考文献1 新编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潘永雄编

34、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2 月出版2 单片微机原理与应用.丁元杰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年 5 月出版3 单片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实验.朱定华编著.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2 年 11 月出版4 单片机微型机原理与应用.徐淑华,程建安,姚万生编著.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7 年6 月出版5 单片机控制工程实践技术.付家才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年 5 月出版6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杨丽凤,王艳秋,张军编著.清华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年 2 月出版7 单片机程序设计实例.先锋工作室.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1 月出版8 AT89 系列单片

35、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王雷,钟爱琴等编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4 年 5 月出版9 单片机程序设计基础.周航慈主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3 年 7 月出版10 Prote199 电路设计与应用.孙江宏,李良玉等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年 7 月出版 11 Protel99SE 印刷电路板设计教程.肖玲妮,袁增贵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8 月出版12 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胡汉才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2 月出版13 单片微型机原理应用与实验.张友德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 年 6 月出版14 单片机应用技术.张哗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年 6

36、 月出版15 Protel99 SE 电路原理图与电路板设计教程.崔玮编著.海洋出版社 2005 年 1 月出版16 单片机实验教学改进议.叶剑超.台州学院学报 2006 年 6 月出版17 AT89S 系列单片机及在线编程技术.孟建华,郝晋霞.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 2006 年 6 月出版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论文24附 录 图 1 原理图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论文25 图 2 PCB 图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论文26流水灯显示测试实验程序汇编代码如下:START: MOV R0, #8MOV A, #0lllllllBLOOP: MOV P2, A ACALL DE

37、LAYRR ADJNZ R0, LOOP JMP STARTDELAY: MOV R5, #50DLY1: MOV R6, #100DLY2: MOV R7, #100DJNZ R7, $DJNZ R6, DLY2DJNZ R5, DLY1RETEND用矩阵键盘控制 LED 数码显示器程序汇编代码如下:ORG 00HSTART: MOV R4, #00HL1: MOV R3, #0F7H MOV R1, #00HL2: MOV A, R3 MOV P0, A MOV A, P0 MOV R4, A SETB CMOV R5, #04HL3: RLC A JNC KEY INC R1 DJNZ

38、R5, L3 MOV A, R3 SETB C RRC A MOV R3, A JC L2 JMP L1KEY: ACALL DELAYD1: MOV A, P0 XRL A, R4 JZ D1 MOV A, R1 ACALL DISP JMP L1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论文27DISP: MOV DPTR, #TABLEMOVC A, A+DPTR MOV P2, ARETDELAY: MOV R7, #60 MOV R6, #248DLY1: DJNZ R6, $ DJNZ R7, DLY1RETTABLE: DB 03FH, 06H, 5BH, 4FH DB 66H, 6DH,

39、7DH, 07H DB 7FH, 6FH, 77H, 7CH DB 39H, 5EH, 79H, 71HEND音乐发声实验程序代码如下:MAIN: MOV R1, #8LOOP1: MOV R2, #250LOOP2: CPL P3.4 ACALL DELAY2DJNZ R2, LOOP2DJNZ R1, LOOP1 MOV R3, #16LOOP3: MOV R4, #250LOOP4: CPL P3.4ACALL DELAY1DJNZ R4, LOOP4DJNZ R3, LOOP3 JMP MAINDELAY1: MOV R5, #125 DJNZ R5, $RETDELAY2: MOV

40、R6, #250DJNZ R6, $RETEND液晶显示实验程序代码如下: RS bit P1.0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论文28 RW bit P1.1 E bit P1.2LCD EQU P2MAIN: ACALL INIT_LCD MOV LCD, #81H ACALL WR_COMMMOV DPTR, #LINEMOV RO, #6 ACALL DISP_LCDJMP $IN1T_LCD: MOV LCD,#00000001B ACALL WR_COMM MOV LCD,#00111000B ACALL WR_COMM MOV LCD,#00001111B ACALL WR_CO

41、MMMOV LCD,#00000ll0B ACALL WR_COMMRETWR_COMM:CLR RSCLR RWCLR E ACALL CHECK_BFSETB ERETCHECK_BF:MOV LCD, #0FFHCLR RSSETB RWCLR ENOPSETB E JB LCD.7, CHECK_BFRETWR_DATA:SETB RSCLR RWCLR E ACALL CHECK_BFSETB ERET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论文29DISP_LCD:MOV R1,#0LOOP: MOV A, R1MOVC A, A+DPTRMOV LCD, AINC R1ACALL WR_DATADJNZ RO,LOOPRETLINE: DBHello!,00HEND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