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安徽省宿州市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4284359 上传时间:2021-10-20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32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精品安徽省宿州市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精品安徽省宿州市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精品安徽省宿州市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资源描述:

《精品安徽省宿州市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安徽省宿州市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含解析(2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考化学复习备考精品资料中考化学一模试卷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选出的选项序号填入下面的答题表内1下列生活小常识或家庭小实验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用食醋去除水垢B用铁钉等材料探究铁生锈的条件C用竹炭包可清除衣柜内的异味D用柠檬汁涂抹在切开的苹果表面可防止苹果变色2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倡导健康安全的生活理念,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A使用降解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B将污水排入灵璧新汴河中C察觉燃气泄漏后,严禁明火或电火花D将垃圾分类投放3下列烹饪的菜肴中富含维生素的是()A凉拌黄瓜B红烧肥肉C窝窝头D清蒸螃蟹4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

2、抗癌新药西达本胺即将全球上市西达本胺由分子构成,其化学式为C22H19FN4O2,下列关于西达本胺的说法正确的是()A每个西达本胺分子中含有一个O2分子B西达本胺分子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22:19C西达本胺分子中的每个N原子的原子核内含有14个质子D西达本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9052015年合肥科技周,中科大展示了中国核能的发展及展望,一千克浓缩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1500吨煤用于发电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放射性元素铀的信息示意图,对图中信息解释不正确的是:()A质子数为92B相对原子质量为238.0C属于非金属元素D中子数为1466“超临界水”因具有许多优良特质而被科学家追捧,它是指当气压和温

3、度达到一定值时,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流体下面有关“超临界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是纯净物B它是一种不同于水的物质C它的分子之间有间隔D它的一个分子由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7如图示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用橡皮塞塞住试管B除去CO中的HClC稀释浓硫酸D研碎固体并闻气味8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B图示中x的值为3C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D反应中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2:79下列有关化学知识的叙述和叙述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叙述叙述AKNO3的溶解度大用蒸发结晶法除去KNO3中混有少量的NaClBAgC

4、l难溶于水用稀硝酸和Ag NO3溶液检验ClC在食物中可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都是用来增加食物的营养成分的DCa(OH)2能制成澄清石灰水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Ca(OH)2溶液AABBCCDD10如图表示的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35时100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甲的质量为60gC50时100g甲、乙的两种饱和溶液都降温到10,析出晶体甲比乙多D10时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二、本大题包括五小题,共34分11小芳从废干电池中回收有关物质并进行探究,请你参与研究(1)物质分类:她将右下图电池中各物质分类,其中属于氧

5、化物的是、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可回收的金属材料是(2)氯化铵的提纯:氯化铵中混有二氧化锰等难溶物,提纯的实验步骤是:溶解、蒸发等氯化铵的化学式是,其中N的化合价是(3)提取二氧化锰:除去二氧化锰中的碳粉,可用的方法12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2)实验室选择装置A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你认为A装置存在的问题是,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实验室可以选择装置(填字母)制取并收集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13地球是一颗美丽的蓝色星球,海水占了全球水资源的97%海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1)海水中含有大量的NaCl,可用于制备钠及其化合物,

6、其流程如图: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目的是除去CaCl2和,流程中不能用过量稀硫酸代替过量稀盐酸的原因是;提纯过程中使用了过滤和蒸发操作,实验室过滤和蒸发操作均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是;流程图中制备金属钠的化学方程式为(2)工业上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备NaOH,并同时获得两种单质补充并配平化学方程式:NaCl+H2O+Cl214草酸(H2C2O4)是生物体的一种代谢产物草酸的钠盐和钾盐易溶于水,而其钙盐难溶于水已知草酸晶体(H2C2O42H2O)无色,易溶于水,熔点为101,受热脱水、升华,170以上分解试回答下列问题:(1)甲组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装置C中

7、可观察到有气泡冒出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知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有(2)乙组同学认为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含有CO,为进行验证,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A、B和如图所示的部分装置(可以重复选用)进行实验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BDGDI装置H反应管中盛有的物质是(写化学式)能证明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有CO的现象是,第二个D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5某化学小组想探究铁与浓硫酸能否反应产生气体,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小明同学在烧瓶中加入足量的铁丝与浓H2SO4溶液,开始无明显变化,对反应物加热,有气泡产生可收集到无色气体【查阅资料】铁与浓硫酸在常温下会发生钝化,看不到明显现象,加

8、热情况下会反应,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提出假设】小明同学认为收集到的就是二氧化硫气体,小亮同学认为还有氢气,你认为小亮同学预测有氢气的理由是:气体的组成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假设一:无色气体是SO2;假设二:无色气体是H2;假设三:无色气体是SO2与H2的混合气体【实验探究】小明用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并将E中收集到的气体进行如图乙所示的爆鸣实验【实验现象及结论】(1)图甲实验中出现现象,说明有SO2生成;(2)图乙爆鸣实验中出现现象,说明有H2生成该爆鸣实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结合以上实验可知假设三成立【交流反思】(1)实验中C装置的作用是(2)实验中D装

9、置的作用是注意:若答对以下问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拓展延伸】小明又将A装置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改过试分析增加的导管伸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该导管所起的作用是三、本大题共6分16现有家庭食用碱样品12g(主要成分Na2CO3,其它成分不与酸反应),向其中加入某未知浓度的盐酸,生成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请计算:(1)食用碱中碳酸钠的纯度是多少?(2)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2016年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选出的选项序号填入下

10、面的答题表内1下列生活小常识或家庭小实验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用食醋去除水垢B用铁钉等材料探究铁生锈的条件C用竹炭包可清除衣柜内的异味D用柠檬汁涂抹在切开的苹果表面可防止苹果变色【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用食醋去除水垢过程中,醋酸和碳酸钙、氢氧化镁等物质反应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B、铁生锈时,铁和水、氧气反应生成了铁锈,属于化学变化;C、用竹炭包可清除衣柜内的异味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D、用柠檬汁涂抹在切开的苹果表面

11、时,柠檬汁中的物质和氧气反应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点评】判断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不是化学变化2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倡导健康安全的生活理念,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A使用降解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B将污水排入灵璧新汴河中C察觉燃气泄漏后,严禁明火或电火花D将垃圾分类投放【考点】白色污染与防治;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防范爆炸的措施【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A“白色污染”是指因废弃塑料制品而引起的污染,根据常见的减少白色污染的措施进行分析判断B水污染有三大来源:生活污染、工业污染、农业污染C燃气

12、泄漏遇到明火易发生爆炸D根据将垃圾分类投放即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防止污染环境进行解答【解答】解:A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制品,可以减少白色污染,故选项措施恰当B生活污水排入灵璧新汴河,会污染河水,故选项措施不恰当;C燃气泄漏后,应先关闭阀门,然后开窗通风,严禁明火或电火花,可能引发爆炸,故措施恰当D将垃圾分类投放即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防止污染环境,故措施恰当故选B【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又服务于生产生活,学习化学的过程中,要善于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3下列烹饪的菜肴中富含维生素的是()A凉拌黄瓜B红烧肥肉C窝窝头D清蒸螃蟹【考点】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专题】

13、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凉拌黄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正确B、红烧肥肉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C、窝窝头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D、清蒸螃蟹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4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抗癌新药西达本胺即将全球上市西达本胺由分子构成,其化学式为C22H19FN4O2,下列关于西达本胺的说法正确的是()A每个西达本胺分子中含有一个O2分子B西达本胺分子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22:19C西达本胺分子中的每个

14、N原子的原子核内含有14个质子D西达本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90【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已有的化学式意义以及根据化学式的计算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每个西达本胺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不是氧分子,错误;B、西达本胺分子中C、H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2:19,不是质量比,错误;C、西达本胺分子中的每个N原子的原子核内含有7个质子,错误;D、西达本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2+119+19+144+162=390,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

15、问题的能力52015年合肥科技周,中科大展示了中国核能的发展及展望,一千克浓缩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1500吨煤用于发电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放射性元素铀的信息示意图,对图中信息解释不正确的是:()A质子数为92B相对原子质量为238.0C属于非金属元素D中子数为146【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92,表示原子序数为92;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

16、质子数,则该元素的质子数为92,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8.0,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铀,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D、由AB选项的分析,铀原子的质子数为92,相对原子质量为238.0;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中子数=238.092=146,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6“超临界水”因具有许多优良特质而被科学家追捧,它是指当气

17、压和温度达到一定值时,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流体下面有关“超临界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是纯净物B它是一种不同于水的物质C它的分子之间有间隔D它的一个分子由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考点】水的性质和应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题干叙述的超临界水的特点以及有关物质的微观构成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超临界水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说法正确;B、超临界水是水的一种状态,不是新物质,故说法错误;C、超临界水的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故说法正确;D、超临界水的一个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所以学式表示为:H2O,故说法

18、错误故选:B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水的有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7如图示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用橡皮塞塞住试管B除去CO中的HClC稀释浓硫酸D研碎固体并闻气味【考点】仪器的装配或连接;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气体的净化(除杂)【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氯化氢气体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洗气时进气管与出气管的确定方向是“长进短出”,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研碎固体和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在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

19、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氯化氢气体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一氧化碳不能,除去CO中的HCl可选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气时进气管与出气管的确定方向是“长进短出”,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研碎固体可使用研钵和杵,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研钵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研钵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

20、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8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B图示中x的值为3C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D反应中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2:7【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由变化过程的微粒结构以及变化过程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为CH4+H2OCO+3H2;结合置换反应的定义及元素的化合价、并计算物质的质量比【解答】解:A、置换反应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而该反应是化合物和化合物的反应,因此不属于置换反应,故说法正确;B、根据化学反

21、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可知产生氢气分子的个数是3,因此x=3,故说法正确;C、由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分析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反应前化合物中的氢元素变成了单质中的氢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成0价,故说法正确;D、反应中甲烷分子和一氧化碳分子的个数比是1:1,因此质量比为:16:28=4:7,故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能根据提供的图形信息作出准确的判断,能分清分子的原子构成和反应特点,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9下列有关化学知识的叙述和叙述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叙述叙述AKNO3的溶解度大用蒸发结晶法除去KNO3中混有少量

22、的NaClBAgCl难溶于水用稀硝酸和Ag NO3溶液检验ClC在食物中可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都是用来增加食物的营养成分的DCa(OH)2能制成澄清石灰水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Ca(OH)2溶液AABBCCDD【考点】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证明盐酸和可溶性盐酸盐;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分析】A利用二者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同进行分离;BAgCl难溶于酸,先加入硝酸银,得到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说明含有氯离子;C根据食品添加剂不都是用来增加食物的营养成分的进行解

23、答;D氢氧化钙微溶于水【解答】解:A除去硝酸钾中混有的氯化钠,是因为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很明显,而氯化钠基本不变,当温度降低时,硝酸钾溶解度迅速减小,氯化钠基本不变,所以降低温度时,硝酸钾迅速析出,氯化钠不析出,这并非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大造成的,故A错误;BAgCl难溶于酸,先加入硝酸银,得到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说明含有氯离子;故B正确;C食品添加剂不都是用来增加食物的营养成分的,还有可能是增加食品的色泽,故C错误;D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加入足量水可以制成澄清石灰水,但是不能制的较高浓度的氢氧化钙溶液,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以及物质的检验和鉴别

24、,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及混合物分离方法、原理为解答的关键,选项A为解答的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10如图表示的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35时100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甲的质量为60gC50时100g甲、乙的两种饱和溶液都降温到10,析出晶体甲比乙多D10时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

25、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解:A、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很大关系,没有指明温度,不能比较溶解度的大小,故A错误;B、35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60g,所以160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甲的质量为60g,故B错误;C、5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10,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100g甲、乙的两种饱和溶液都降温到10,析出晶体甲比乙多,故C正确;D、10时,甲、乙物质没有指明是否饱和,所以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故D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

26、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本大题包括五小题,共34分11小芳从废干电池中回收有关物质并进行探究,请你参与研究(1)物质分类:她将右下图电池中各物质分类,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二氧化锰、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塑料膜、可回收的金属材料是锌皮、铜帽(2)氯化铵的提纯:氯化铵中混有二氧化锰等难溶物,提纯的实验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等氯化铵的化学式是NH4Cl,其中N的化合价是3(3)提取二氧化锰:除去二氧化锰中的碳粉,可用灼烧的方法【考点】混合物的分离方法;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的区分;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碳的化学性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

27、义;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专题】实验性简答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要弄清物质的分类方法和每类物质组成上的差别,有机材料与无机材料,金属材料等常见材料的识别固液混合物分离的一般步骤:溶解,过滤,洗涤,烘干(蒸发)等操作步骤;化合物的书写方法“正价在左、负价在右、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化合价的计算方法,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之和为0【解答】解:(1)氧化物的概念是含有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所以根据定义可知:二氧化锰; 三大合成材料是指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其中塑料膜即为有机合成材料;金属材料:锌皮和铜帽(2)固液混合物进行

28、分离步骤:溶解,过滤,蒸发(洗涤烘干)某化某物质的化学式书写:NH4Cl;Y因为NH4化合价为1价,其中N化合价的计算:设其化合价为X(+1)4+X=1 解的:X=3(3)二氧化锰和碳粉是固固不溶物,其中碳粉具可燃性故采用:灼烧故正确答案:(1)二氧化锰;塑料膜;锌皮、铜帽 (2)过滤;NH4Cl;3 (3)灼烧【点评】这道题以生活中常用的电池为信息设置不同类型的题目,考查了物质的分类,材料的类型,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化合价的计算等知识点融合在一起,考查学生的分析和实验能力,化合价书写注意正负在前数字在后的规律12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锥形瓶;(2)

29、实验室选择装置A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你认为A装置存在的问题是试管口没有棉花团,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MnO4K2MnO4+MnO2+O2(3)实验室可以选择装置BC(填字母)制取并收集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CO2+H2O【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锥形瓶是常用的反应容器,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

30、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解答】解:(1)锥形瓶是常用的反应容器;(2)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选择收集装置应依据氧气密度和溶解性;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要注意配平,反应的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3)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

31、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反应的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1)锥形瓶;(2)试管口没有放棉花团、2KMnO4K2MnO4+MnO2+O2;(3)BC、CaCO3+2HCl=CaCl2+H2O+CO2【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13地球是一颗美丽的蓝色

32、星球,海水占了全球水资源的97%海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1)海水中含有大量的NaCl,可用于制备钠及其化合物,其流程如图: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目的是除去CaCl2和BaCl2,流程中不能用过量稀硫酸代替过量稀盐酸的原因是会生成新的杂质硫酸钠;提纯过程中使用了过滤和蒸发操作,实验室过滤和蒸发操作均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流程图中制备金属钠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Na+Cl2(2)工业上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备NaOH,并同时获得两种单质补充并配平化学方程式:NaCl+H2ONaOH+H2+Cl2【考点】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蒸发与蒸馏操

33、作;盐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制备【分析】(1)根据碳酸根离子和钙离子、钡离子会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钡沉淀,硫酸和氢氧化钠、碳酸钠会生成硫酸钠进行分析;根据蒸发、过滤过程中需要的玻璃仪器进行分析;根据氯化钠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钠和氯气进行分析;(2)根据氯化钠溶液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然后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配平【解答】解:(1)碳酸根离子和钙离子、钡离子会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钡沉淀,所以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目的是除去CaCl2和氯化钡,硫酸和氢氧化钠、碳酸钠会生成硫酸钠,所以不能用过量稀硫酸代替过量稀盐酸的原因是会生成新的杂质硫酸钠;蒸发过程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酒精

34、灯,过滤过程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所以两步操作中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氯化钠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钠和氯气,化学方程式为:2NaCl2Na+Cl2;(2)氯化钠溶液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然后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配平,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2NaOH+H2+Cl2;故答案为:(1)BaCl2,会生成新的杂质硫酸钠;玻璃棒;2NaCl2Na+Cl2;(2)2;2;2;NaOH;H2;1【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考查的问题,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和题中所给的知识进行解答14草酸(H2C2O4)是生物体的一种代谢产物草酸的钠盐和钾盐易溶于水,而其钙盐难溶

35、于水已知草酸晶体(H2C2O42H2O)无色,易溶于水,熔点为101,受热脱水、升华,170以上分解试回答下列问题:(1)甲组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装置C中可观察到有气泡冒出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知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有CO2(2)乙组同学认为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含有CO,为进行验证,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A、B和如图所示的部分装置(可以重复选用)进行实验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BFDGHDI装置H反应管中盛有的物质是CuO(写化学式)能证明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有CO的现象是流程中第一个D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H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第

36、二个D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科学探究【分析】(1)给晶体加热时考虑到晶体可能含有结晶水,以及防止反应有水生成,试管口应向上倾斜;实验中观察到装置C中变浑浊,可知有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2)根据甲组实验结果知草酸晶体分解时有CO2气体生成,因此探究分解过程中有无CO生成时,首先要排除CO2的干扰,再利用CO的还原性来及氧化产物来验证【解答】解:(1)给试管里的晶体加热时,为防止反应生成的水或所含结晶水在管口液化后倒流引起试管破裂,要求试管口要向上倾斜;实验中因有气体生成,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

37、2气体生成;(2)为验证分解产物中有CO,先要排除已证明生成的CO2对实验的干扰,可用F装置吸收CO2气体,并利用D装置证明CO2已经除尽,再结合CO的还原性,将D中排出的气体经G干燥后通过H装置中加热的氧化铜,并用D装置验证CO的氧化产物是CO2即可证明CO的存在,最后再进行尾气处理,整个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BFDGHDI,若反应产物中有CO,通过排除CO2的干扰后,经过上述实验操作可观察到通H前的D装置不变浑浊证明无CO2,H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证明有还原性气体,H后面的D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生成故答案为:(1)CO2;(2)AB(F)DG(H)DI; CuO;流程中第一个D装置

38、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H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点评】实验探究题,考查混合气体的成份鉴定,涉及CO和CO2的性质,中等难度15某化学小组想探究铁与浓硫酸能否反应产生气体,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小明同学在烧瓶中加入足量的铁丝与浓H2SO4溶液,开始无明显变化,对反应物加热,有气泡产生可收集到无色气体【查阅资料】铁与浓硫酸在常温下会发生钝化,看不到明显现象,加热情况下会反应,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提出假设】小明同学认为收集到的就是二氧化硫气体,小亮同学认为还有氢气,你认为小亮同学预测有氢气的理由是: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会变稀,铁会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气体的组

39、成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假设一:无色气体是SO2;假设二:无色气体是H2;假设三:无色气体是SO2与H2的混合气体【实验探究】小明用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并将E中收集到的气体进行如图乙所示的爆鸣实验【实验现象及结论】(1)图甲实验中出现品红溶液褪色现象,说明有SO2生成;(2)图乙爆鸣实验中出现爆鸣声(或声音很小)现象,说明有H2生成该爆鸣实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H2+O22H2O结合以上实验可知假设三成立【交流反思】(1)实验中C装置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硫(2)实验中D装置的作用是检查二氧化硫是否除尽注意:若答对以下问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拓展延伸】小明又将A装置进行了如图所示的

40、改过试分析增加的导管伸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气体逸出该导管所起的作用是平衡试管内外的压强,防止停止加热时液体倒吸【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科学探究【分析】【提出假设】稀硫酸能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实验现象及结论】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纯净的氢气能够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氢气和空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氢气燃烧生成水;【交流反思】二氧化硫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拓展延伸】不同的实验装置,功能不同【解答】解:【提出假设】小亮同学认为还有氢气,理由是:随着反应的

41、进行,浓硫酸会变稀,铁会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故填: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会变稀,铁会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实验现象及结论】(1)图甲实验中出现品红溶液褪色现象,说明有SO2生成故填:品红溶液褪色(2)图乙中,当出现爆鸣声时,说明氢气和空气混合达到了氢气的爆炸极限,即反应生成了氢气;当声音很小时,即发出噗噗声时,说明收集的氢气是纯净的氢气,即反应生成了氢气;该爆鸣实验中,氢气燃烧生成了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故填:爆鸣声(或声音很小);2H2+O22H2O【交流反思】(1)实验中C装置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硫故填:除去二氧化硫(2)实验中D装置的作用是检查二氧化硫是否除尽故填:检

42、查二氧化硫是否除尽【拓展延伸】试分析增加的导管伸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气体逸出故填: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气体逸出该导管所起的作用是平衡试管内外的压强,防止停止加热时液体倒吸故填:平衡试管内外的压强,防止停止加热时液体倒吸【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三、本大题共6分16现有家庭食用碱样品12g(主要成分Na2CO3,其它成分不与酸反应),向其中加入某未知浓度的盐酸,生成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请计算:(1)食用碱中碳酸钠的纯度是多少?(2)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

43、少?(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计算题;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分析】(1)根据生成气体的质量算出碳酸钠的质量,再用碳酸钠的质量除以样品的质量解答即可;(2)根据生成气体的质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氯化氢的质量,再用氯化氢的质量除以参加反应的盐酸溶液质量即可解答【解答】解:(1)设12g纯碱样品中含Na2CO3的质量为x,100g盐酸中含氯化氢的质量为y,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73 44x y 4.4g所以, =x=10.6g y=7.3g;纯碱样品中的Na2CO3的质量分数是:100%=88.3%;(2)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0%=7.3%;答:(1)纯碱样品中的Na2CO3的质量分数是88.3%;(2)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7.3%【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和格式,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