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登上月球》教学设计2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4268789 上传时间:2021-10-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登上月球》教学设计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登上月球》教学设计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登上月球》教学设计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登上月球》教学设计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登上月球》教学设计2(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登上月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太阳、地球和月亮单元中的最后一课,以认识月球的概貌为重点,以信息资料的搜集交流和共享为主要认知手段,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为重点,努力提高学生能够提炼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书中内容展现了学生了解月球、探究月球、“登上月球”的科学探索过程,既呵护和保持了学生探究欲望,激发了他们科学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探索未知的能力。【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月球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因为他们已经研究过月相的成因,对月球已经有了大体的了解,通过认识地球、太阳等天体,对于认识月球也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储备。【教学目标】1会查阅信息源,能抓住关键信息

2、,会提炼有用信息,通过阅读、观察、讨论等认识月球的概貌,了解从古至今人类对月球的不断探索及对月球的认识。2能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探究月球外部条件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及空间想象能力。3在搜集资料中合作,在交流资料中互动,在研究资料中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乐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科学探究中的问题。目标分解:了解月球的整体概况。(1)月球是个球体,是地球的卫星,距离地球约384000千米。(2)月球比地球小得多,49个月球才有一个地球大。(3)月球不会发光,我们所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阳的光。(4)月面高低不平,表面像铺上了一层细细的粉末。(5)月球上没有大气,没有风、雨,是一个寂静、干旱、

3、黑暗的世界。(6)昼夜温差大,白天最高120,晚上可降到零下180以下。(7)月球引力小,只相当于地球的六分之一,人在上面轻飘飘的。(8)没有植物、动物,没有生命。【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月球探秘专题网站(或魔灯)、相关文字及图片资料、资料记录表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发探究。(出示图片)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一轮明月,总会引起无穷遐思,幻想有朝一日能飞上月宫,如今幻想已变为现实,今天就请你也来做一名月球探险家,登上月球,去探索月球的无穷奥秘,好吗?(板书课题)二、整理信息,自主探究。(一)活动一:交流对月球的认识。1谈话交流,了解学生掌握月球信息的情况。师:那到目前为止,你对月球有哪

4、些了解呢?学生交流。2大胆质疑,提出开放的研究问题。教师谈话:看来月球不愧是地球的邻居,我们已经不那么陌生了。你还想了解月球的哪些情况呢?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3整理汇报,认识并掌握月球的概貌。你想通过哪些方法来继续探索有关月球的知识?查资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我们可以上网查阅一些资料,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一些资料。我们大家不仅要会查资料,还要会分析、整理资料,可以在资料上圈一圈、划一划啦,同时还可以把你的一些新发现记下来。下面请同学们自由选择学法获取有关月球的知识。小组同学一齐动手,给你3分钟时间,看能不能解决这些问题。时间允许的话也可以涉及月球其他方面的知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资料,

5、解决问题。汇报交流重点知识:(1)月球是个球体,是地球的卫星,距离地球约384000千米。(2)月球比地球小得多,49个月球才有一个地球大。(3)月球不会发光,我们所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阳的光。(4)月面高低不平,表面像铺上了一层细细的粉末。(5)月球上没有大气,没有风、雨,是一个寂静、干旱、黑暗的世界。(6)昼夜温差大,白天最高120,晚上可降到零下180以下。(7)月球引力小,只相当于地球的六分之一,人在上面轻飘飘的。(8)没有植物、动物,没有生命。4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并分析和交流各种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这个地方是不是可以拓展一些问题?根据上面的交流。(二)活动二:人类探月的历程。1谈话:

6、刚才我们通过查阅资料,只用了短短几分钟,就对月球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但这些知识的获取却是来之不易的,可以说,人类对月球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非常漫长的历程,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个历程吧。你都知道哪些有关月球的传说?生: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月亮之子,月亮女神师;谁能给大家讲一个?生讲嫦娥奔月的故事。师:这些传说表现出人类对月球的美好向往。正是这种向往,激励着人类对月球的执着的探索。后来随着科学的发展,你知道是谁开创了人类对月球进行科学探索的先河的吗?谁搜集到了这方面的资料?2展示有关人类认识月球历程的图片,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图片并交流自己的看法和认识。生: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开创了人类对月球进行科

7、学探索的先河。1610年,伽利略,首次用望远镜观察了月球,发现月球表面是凹凸不平的。在这以后,天文学家不断用更大的天文望远镜进行观察,但只是停留在观察月球向着地球的一面,并没有看到月球的整体面貌。 师:虽然用望远镜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但却让我们开始对月球有了清楚而正确的认识。哪何时人类了解了月球的全貌?谁哪儿有这方面的资料?生:1959年,前苏联科学家利用无人驾驶的火箭,发射了月球探测卫星,飞过月球的背面,对月球进行拍摄,使人们了解了月球的全貌。师:(出示月球图片)老师这儿搜集到了一张卫星拍摄的月球图片。师:那人类何时正式登上月球,实现了千百年来的飞天梦?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生:1969年,美

8、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等三人乘坐“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成功的登上了月球,并进行实地考察,带回来岩石和土的标本,获得了大量珍贵的资料。从此人们对月球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师: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吧。(播放录像)这就是乘坐阿波罗11号的三名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柯林斯和奥尔德林。这就是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的那一个瞬间。当阿姆斯特朗从登月舱的9级扶梯下到最后第二级时,他放下了一台电视摄像机,通过无线电波,地球上的亿万双眼睛在电视屏幕上看到了他的大靴子,接着,他的另一只脚也踏上了月球表面,这时,他停下来,对着摄像机说:“这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但对整个人类来说,却是一大步!”至此,人

9、类正式登上了月球!(板书:登上)师:虽然这一瞬间已经过去40多年了,但我还是想提议,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向阿姆斯特朗、向整个人类表示祝贺!生热烈鼓掌。3.师:回顾刚才这个漫长的登月历程,你有什么感想?生谈感想。4.了解一下 “嫦娥工程”的探月计划。师:如今,我国十万航天人,用了三年时间研制的“嫦娥一号”卫星已经于2007年10月奔向月球,让“嫦娥奔月”这一古老而美丽的传说变成了现实。关于中国的航天情况,你还知道哪些?生谈。师: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同学们最感兴趣的“嫦娥工程”的探月计划。指名阅读。三、自由活动,拓展延伸。1假如我们要乘宇宙飞船到月亮上去旅行,想一想,需要准备带哪些物品?为什么?2

10、但中国的探月之路还很漫长,需要我们去实现,而且月球除了已被人类探知的部分外,还有许多是我们目前解释不了的神秘现象,需要我们去探索。科学的探索是无穷无尽的,一个个未能解开的难解之谜等待着我们去探索,我们要好好学习,认真探索,一步一步开启科学知识的大门。【板书设计】 登上月球 没有大气、风、氧气、声音 引力:1/6 月球概貌 环形山 月海 陨石坑温度 登上月球教学反思 登上月球这节课是一节关于月球的相关知识和训练学生想象的课。在本节课中,首先学生要了解人类对于月球的认识过程,其中包括古人对于月球的美好想象,及相关月食的记录。学生在了解人类认识月球的相关过程之后,激发学生们探究月球的相关知识。通过学

11、生交流他们掌握的相关的资料,我们能够了解月球的一些的科学知识,包括其温度,重力,大小等。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还是发现了一个问题。学生的搜集资料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在课堂上,搜集资料的学生比较的少。总是那几位学生进行搜集和汇报。其他的学生似乎和他们没有什么关系,没有积极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这其中是什么原因呢?我思考了许久,我想有以下几种:1.没有积极的评价学生。在过去的学习之中,没有积极的对于学生搜集的资料的行为进行鼓励。这样搜集的没有得到表扬,鼓励,没有搜集的学生没有得到批评。这样学生就会认为无论是搜集还是没搜集都是一样的。因此学生的积极性就逐步的降低。因此我认为要积极的对于学生进行评价,保持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对于没有搜集的同学要予以一定的批评。2.学生的资料利用不是很充分。在课堂上学生资料利用不是很充分,学生因此产生挫折感。因为自己的资料没有用上。我想这个方面,我做一下学生的工作,使他们认识到时什么原因是自己的资料没有用到。老师也应该思考一下怎样使学生能够更加有效的搜集和应用自己的自己的资料。3.学生的分析总结,抽取信息的能力需要培养。学生搜集的资料都是一段段的,很多都是他们没有看看的或者是虽然看了但是没有认真的分析总结其中的信息。因此需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的处理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