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3中图版2.1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案(一)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34243833 上传时间:2021-10-2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74.6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地理必修3中图版2.1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案(一)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地理必修3中图版2.1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案(一)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地理必修3中图版2.1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案(一)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地理必修3中图版2.1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案(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必修3中图版2.1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案(一)(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学构思】本节内容分两节课完成,第一课时让学生探索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第二课时讨论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本节课完成第1课时,主要是探索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内容涉及黄土高原区的气候、地貌、内外力作用、经济发展状况等知识。本节课知识跨度大,通过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的探索, 使学生对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有明确的认识,从而认识到治理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的紧迫性, 正确树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为第2课时讨论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及治理措施”打下基础,同时为分析其他区域的存在问题及治理找出分析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

2、学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播放录像黄土高原介绍黄土高原的基本情况,让学生对黄土高原气候、地貌、植被、人类活动等有直观了解,增强学习兴趣学生指图在中国地图上指出黄土高原的大致范围和泾河、渭河的位置让学生熟悉黄土高原的位置,分析黄土高原的自然条件。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泾渭分明”的原因一一泾河流经黄土高原,含沙量很大, 而渭河流经渭河平原含沙量小,两条河汇合处颜色非常分 明。通过这种原因的分析,学生 对水土流失的情况有初步 了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 能力。教师总结黄土含沙量大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过渡土 壤展示图片:黄土学生观察:黄土有何明显特点?(无层理,但垂直节理发育)提问:这种结构有何后果?(极易受

3、流水侵蚀和搬运,也易形成崩解和滑坡)学生可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气候、外力作用等知识解释。讲解自然原因植被展示图片:黄土高原景观图和森林公园景观图学生观察:这两幅图最明显的差别是什么?(植被覆盖率差异大,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很低)追问:这与水土流失有何关系? (土地失去了植物屏障,水土流失严重)培养学生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降水回忆:黄土高原区的气候特征。(属半干旱地区,受锋面雨带的影响,每年7、8月锋面雨带控制,降水强度大,雨量集中,夏季多暴雨)提问:这样的天气特征与水土流失的联系?(降水强度大,加重了水土流失)地貌展示:黄土高原地表形态图学生观察:黄土高原地表特征?(千沟万壑)提问:其原因是什么

4、?(构造运动、流水侵蚀)讲解人为原因讨论发言展示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和课本内容讨论: 引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主要有哪些?(举出事实材料说明)通过讨论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练 习展示材料二:黄土高原某地区的部分统计资料(1 )从资料看出,19651997年森林覆盖率有何变化?(2) 1965 1997年耕地面积的变化有何变化?(3) 19651997年河流含沙量有何变化?(4) 以上变化体现三者有何关系?这说明了什么道理?(5) 除了表中原因,还可能有什么原因使森林遭到破坏?(6) 从耕地面积与粮食总产量的关系看,毁林开荒能否解决粮食问题?培养学生从生活中、从事 实材

5、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的能力。突出环境承载力加强环境教育、生态教育。练 m展示:图片“过度放牧”(1)图片反映的什么现象?(2)它会造成什么后果?练 习展示:图片“煤矿开采”(1)图片反映了什么现象?(2)会造成什么后果?总结提问:从以上可以得出,造成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实质 是什么?(经济原因)提问:扩大耕地面积、增大放牧数量等途径能否根本解 决贫困问题?(不能,这样只能陷入越开垦越穷,越穷 越开垦的恶性循环)加强国情教育,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总结展示材料三:提纲疏理知识辩论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是自然原因还是人为原因?培养学生全面地、辩证地分析地理问题。附:材料一:黄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

6、地,黄河流经的黄土高原曾是森林和森林草原地带,如今是沟壑纵横,成为世界最为严重的水土流失地区之一。其中陕西省安塞是一个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科学工作者对这一地区水土流失的原因的研究发现,自然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占目前总水土流失量的 9.6% ,而人为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要占到90.4%。材料二:黄土高原某地区的部分统计资料年份森林覆盖率(%)耕地面积(万公顷)年降水量(毫米)河流含沙量(%)粮食总产量(亿千克)19 6 5193.3420101.02519 7 710403350350.97519 9 7342.6650071.525(1)从资料看出,1965 1977年森林覆盖率有何变

7、化?(变小)(2) 1965 1977年耕地面积的变化有何变化?(增加)(3) 1965 1977年河流含沙量有何变化?(增加)(4)以上变化体现三者有何关系?(相反)这说明了什么道理?(说明毁林开荒是水土流失的原因之一)(5)除了表中原因,还可能有什么原因使森林遭到破坏?(过度采樵一一展示图片)(6)从耕地面积与粮食总产量的关系看,这种做法能否解决根本问题?(不能,因为耕地面积增加了,但单产却降低了,导致粮食产量也下降)练习二:(1)图片反映的什么现象?(过度放牧)(2)它会造成什么后果?(加剧水土流失)练习三:(1)图片反映了什么现象?(乱挖矿产,乱堆沙石)(2)会造成什么后果?(为水土流

8、失提供物质条件)材料三:总结提纲水土流失,土填4地地质活动*J植被状况一地貌形态一降雨量J降水强度/社会经济因素,基建等 过度放牧七 毒开矿TL毁林t区域经济水平- 人口七 二 /二一nrde?主要原因1【教学反思】本节课利用景观图片引导学生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从土壤、植被、降水、地貌等各个因素逐个分析,使学生理解自然环境的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然后再展示文字材料,让学生分析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从而使学生树立人地相关的思想,同时还提高了他们的分析能力和思辩能力。【评议】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原来属于高中选修二的内容,新课程把这部分内容纳入必修三, 说明更加重视区域地理,重视培养学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廖老师在这节课主要运用了问题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层层分析, 让学生学会从自然原因和认为原因两个方面去辨证地分析生态 问题,掌握读图分析法和读材料分析法。本节课教学思路清晰,但学生活动较少,学生主动探 究略显不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