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陶瓷鉴赏与收藏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4230027 上传时间:2021-10-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国古陶瓷鉴赏与收藏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古陶瓷鉴赏与收藏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国古陶瓷鉴赏与收藏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陶瓷鉴赏与收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陶瓷鉴赏与收藏(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国古陶瓷鉴赏与收藏摘要:青花瓷器(Blue-and-white Porcelain)是我国古陶瓷中最具代表性的类别之一,在陶瓷收藏界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清代康熙时期的青花瓷,则是陶瓷史上的一座巅峰。与前代以官窑为主的烧制体系不同的是,康熙时期的民窑,在整个青花瓷的制作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试从艺术与历史的角度,鉴赏康熙青花的艺术价值,分析其制作特点,并探寻其背后草根艺术的力量。关键词: 古陶瓷 康熙青花 草根阶层一、 美丽的康熙青花“天青色的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云开了结局。如传世青花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流行歌手周杰伦的一首青花瓷唱遍了大江南北,很多即使对陶瓷一窍不通

2、的人们,从此也认识了青花瓷。没错。青花瓷就是有这般的魔力。这青与白的结晶,使得古今中外无以计数的人们为之着迷。青花的蓝色使用的是钴蓝料作为着色剂 “其呈色剂钴料,唐三彩已经运用,该时于钴料中调入能低温助熔的铅,因而产出釉上蓝彩艺品。”陆建初 古陶瓷鉴识讲义 【M】 上海 学林出版社 1999: 44,涂在器胎之上。然后罩上一层透明釉,经过1300摄氏度的高温烧制而成。所以从大类上讲,青花属于一次性高温烧制而成的蓝色釉下彩瓷器。虽说青花瓷器很有可能起源于唐代 出土的唐代长沙窑中已有褐色釉下彩瓷器,而且如前文所注,唐代也已经有了钴蓝料。,但是青花瓷真正的兴盛则起源于元代。这与元代统治者豪放的性格和

3、游牧民族对于开阔的蓝天、白云的向往是密不可分的。在青花瓷的发展史上,有三座高峰,分别是元青花、明代永乐、宣德青花和清三代青花。而在清三代青花中,又以康熙青花为上。正如如寂园叟在陶雅一书中云:“雍乾两朝青花远不迨康窑,然则青花一类,康青虽不及明青之秾美者,亦可以独步本朝亦。”这里应当注意的是,明代青花虽然秾丽鲜艳,但是在色彩浓的地方会出现黑疵锈斑;康青虽不及明青浓艳,但是青翠透彻,而且很少出现黑疵锈斑。因而寂园叟“康青不及明青”之论未免有失偏颇。难怪饮流斋说瓷中会说:“硬彩、青花,均以康窑为极轨。”当然,由于时代早晚的不同,康熙青花的历史作用和艺术价值不可能和明永乐、宣德的青花瓷相提并论。然而不

4、可否认的是,在整个清代,康熙青花的成就是后期的雍正、乾隆瓷器所无法逾越的。然而,康熙时期的官窑,以颜色釉为重 以臧窑为例,景德镇陶瓷录称其瓷器胎质细腻、莹薄,有“蛇皮绿、鳝鱼黄、吉翠、黄斑点四种尤佳,其浇黄、浇紫、浇绿、吹青者亦美。”,青花并不是它的重点;反而是这一时期的民窑青花,取得了不可小觑的成就。 “事实上,整个康熙时期的官窑器,也是以颜色釉为重,青花、五彩和斗彩等各种彩瓷,并不是官窑的重点,相反,康熙时期的民窑,却有非常突出的青花和五彩瓷的大件器。汪庆正 中国陶瓷钱币碑帖研究 【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203二、 康熙青花的特点与民窑之关系 此部分在康熙青花瓷器特点的总结

5、中参考了以下资料: 陈润民 精莹纯全的康熙青花瓷 【J】 鉴藏 2005:88-90 朱军 康熙民窑青花瓷鉴定 贾付春 康熙青花瓷鉴赏 【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03:46 杨根 韩玉文 窑火的魔力 【M】 济南 济南出版社2004:134-137 陆明华 中国陶瓷 【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19-321 张宁 杨俊艳 中国古陶瓷鉴赏与收藏 【M】 北京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2006:97-981、 康熙青花的胎、釉、呈色早期康熙青花的胎质厚重,拿在手里常常感到分量较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手头重”。当时使用的釉料白中带青,个别器物的口沿上会涂上一层酱釉,底部的处理通常比较粗糙,有

6、时还能够看到火石红。底部的处理一般是内直外斜足式,有时可以看到一圈圈放射状的“跳刀痕”。在一些瓶、斛、罐的大直径的底部,有时候还会出现台阶的形状,也就是俗称的“二层台”或“台阶底”。到了康熙中后期,一些瓷器的胎使用了由瓷土淘洗后下面的泥浆作为胎骨,胎质紧密坚硬,看上去像是“糯米糕”,称之为“浆胎”,此种瓷器又被称作“煨瓷”。中期的釉面有粉白和浆白,粉白的釉面硬度较高,浆白的釉面略显疏松,偶有小的开片。到了晚期,又以青白釉居多,而且很多是亮青釉,也有粉白釉,釉面较之早期和中期,更显得深沉含蓄。康熙时期,大部分窑口已经摒弃了进口的青料,而改之使用较好的国产青料。据清代南窑笔记中记载:“料有数种,

7、产于浙江、江西、两广。其浙料有元子、紫料、天青各种总之浙料为上。”同时还有产自云南会泽、宜良等县的“珠明料”。时至清代,制瓷工匠们已经熟悉地掌握了钴蓝料在高温中的变化规律,能够准确地使用,以达到更高的审美需求。因而古人对康熙青花的呈色评价甚高,谓:“其青花一色,见深见浅,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娇翠欲滴。”康熙青花在胎质、呈色方面的成就与当时千千万万的制瓷工匠,尤其是民窑的工匠密不可分。一方面,他们没有办法使用到最好的材料,这就迫使他们发挥出最大的才智,用有限的材料制作出最为精良的艺术品。另一方面,这些民间的工匠们,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实验,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制瓷工艺,如在青料的提纯过

8、程中改水沉法为煅烧法等,大大推动了制瓷技术的进步。2、 康熙青花的造型康熙青花瓷器的造型在清代瓷器中是种类最多的,形式更是多种多样,变化无穷。尤其是民窑的产品,有时候同样一种器型就可以有好几种式样,极富创新性。这也正验证了梁同书在古铜瓷器考中所说的:“官窑器钝,民窑器杂。”康熙时期的民窑瓷器,除了一些典型的陈设瓷器以外,还生产了很多文房用具和日常生活用品,可谓深入到生活的点点滴滴,而且其生产的大件器,品质也相当精良。其主要的器型有:瓶、方瓶、观音瓶、梅瓶、筒瓶、棒糙瓶、胆瓶、玉壶春瓶、琵琶瓶、花抓、盖罐、将军罐、粥旅、高奖峨、莲子罐、盘、六方盘、八方盘、花口折沿盘、攒盘、碗、侈口碗、收口碗、墩

9、式碗、笠式碗、盖碗、高足杯、提梁壶、缸、花盆、笔筒、洗、砚、盒、绣墩、熏炉、钵式炉、筒式炉、洗式三足炉、鼎式炉和瓷板画等。其中, 以花脱、梅瓶、筒瓶、棒糙瓶、盖缸、将军罐、粥罐、盘、碗、提梁壶、军持、缸、笔筒及钵式炉等最为多见。为什么在康熙时期青花瓷的器型会如此丰富,琳琅满目呢?笔者将其原因归结为两点。第一,由于青花瓷器特殊的胎质结构,加之其质朴大方的色彩,使得青花瓷器能够适应多种器型的审美需求。第二,由于当时的青花瓷器的制作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业已不再是王公贵族们的专属品。民窑烧制青花欣欣向荣,为了满足普通民众繁多的生活需求和对外贸易的需要 康熙时期的对外瓷器贸易相当发达,有些外销瓷的器型中带

10、有明显的异域风格。,制瓷的工匠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制作了不同器型的瓷器,使青花走下摆设,走向生活,走下权贵,走向大众。 当是时,青花仍然没有完全走进民众。这里是指相对于以前青花大多为宫廷或达官显贵所专享,这一时期的青花已广泛存在于士大夫阶层。3、 康熙青花的纹饰一如前代,康熙时期的官窑纹饰以龙凤为主,也有山水、人物、花卉,纹样都比较规范化,构图严谨。其纹饰的绚丽多彩主要体现在民窑上。较之官窑,民窑的构图较为活泼,题材也多样化。除了通常所见的图案如花卉、龙凤、鸟禽之类,还有大量的人物、山水画面,画风深受当时的画家影响。题材多以历史上的故事或者传说为蓝本,如三国演义封神榜西游记水浒传西厢记和古代诗

11、文、戏曲中描绘的种种情节等。也有反映士大夫阶层生活情趣的“竹林七贤”“王羲之换鹅”“饮中八仙”等。当然,也少不了民众们所喜闻乐见的“耕织图”的纹饰。康熙民窑青花在纹饰方面的突出成就就在于,它不再单一地站在统治阶级的审美立场上,打破传统的束缚,以近乎“草根”的视角去表达当时民窑工匠们对于美的追求、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三、 草根艺术的解放康熙的官窑主要烧制宫廷用瓷,它拥有雄厚的物质条件和经济基础,因而如果单从质量上看,康熙官窑的青花瓷要优于民窑。然而“官窑生产不惜成本,价值在于精。而民窑则变化多,纹饰生动活泼,以商品生产为目的。” 朱军 康熙民窑青花瓷鉴定 【J】因此,如果从瓷器史的发展和进步来看,

12、则主要的成就在民窑。康熙在位61年 公元1662-1722,期间经济繁盛,工商业发达,国力雄厚,国内的制瓷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康熙帝十分重视瓷器的生产,他先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促进瓷业的发展:他废除了沿袭已久的“匠籍制度” 明代手工业者一律编入匠籍,称为匠户,隶属于官府,世代相袭,实行轮班或住坐为国家服役。这种匠籍制度限制了工匠的独立自主的经营。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做法解放了草根艺术家们的生产力。在给予了更多的自由之后,他们的从事陶瓷生产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此外,康熙时期还实行了“官搭民烧” “官搭民烧”制度,即将一定数量的宫廷御制品放入民窑最好的窑位中搭烧。的政策,从而很好的促

13、进了民窑烧造艺术的进步。随着康熙民窑数量的不断增多,其质量也日益趋精。“在瓷器功能在瓷器的表现形式上减少约束,使制瓷工匠们不断进行探索创造,瓷器功能结构更为合理,融实用与观赏性于一体;风格朴素动人,自然浑成。”陈润民 精莹纯全的康熙青花瓷 【J】 鉴藏 2005:88-90同时,由于这种政策使得民窑工匠得以接触到上等的青料、瓷土和先进的官窑烧制工艺,因而也可以说是间接地解放了民窑的生产力,终使康熙民窑青花在数量、品种、质量、尤其是装饰纹饰上达到了顶峰。我们常说,“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而事实上,人民又何尝不是艺术的创造者与评判者?纵观我国古代历史,大部分时期艺术都是由统治阶级垄断着。仿佛艺术只

14、应当是“阳春白雪”,而不能是“下里巴人”。但是,通过康熙青花一例,我们可以看到,一旦草根阶层的艺术创造力得到了解放,他们同样能够制作出与统治阶层所创造的艺术品相媲美,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讲,要超过它们的同类品。高贵是一种美。质朴也是一种美。而质朴,正是草根艺术的最大特征。参考文献1、陆建初 古陶瓷鉴识讲义 【M】 上海 学林出版社 19992、汪庆正 中国陶瓷钱币碑帖研究 【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3、陈润民 精莹纯全的康熙青花瓷 【J】 鉴藏 2005 4、朱军 康熙民窑青花瓷鉴定【J】 5、贾付春 康熙青花瓷鉴赏 【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03:46 6、杨根 韩玉文 窑火的魔力 【M】 济南 济南出版社2004:134-137 7、陆明华 中国陶瓷 【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19-321 8、张宁 杨俊艳 中国古陶瓷鉴赏与收藏 【M】 北京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2006 97-989、张新沂 康熙青花装饰艺术及其成因简析【J】 景德镇陶瓷 2002:3310、马继东 康熙青花缘何如此羞答答? 【J】 艺术市场11、张树基 青花今昔谈 【J】 中国陶瓷 2006.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