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体育篮球运球考试规则及练习方法附场地图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4222361 上传时间:2021-10-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考体育篮球运球考试规则及练习方法附场地图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考体育篮球运球考试规则及练习方法附场地图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考体育篮球运球考试规则及练习方法附场地图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中考体育篮球运球考试规则及练习方法附场地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体育篮球运球考试规则及练习方法附场地图(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考体育篮球往返运球考试规则及练习方法【考试规则】(1) 场地器材测试场地长20米,宽7米。起点线后5米处开始设置标志杆,每排设置两根,各排标志杆底座中心点之间相距3米,共设5排;每排的两根标志杆底座中心点之间相距1米,距同侧边线3米。测试场地示意图 测试器材包括秒表、发令哨、30米卷尺、标志杆10根(杆高不低于1.2米)、篮球(符合国家标准)。(2)测试方法受试者在起(终)点线后,持球站立,听到出发口令后,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球依次过杆。发令员发令后开表计时,受试者与球均返回起(终)点线时方可停表,计时结束。每名考生有两次测试机会,记录其中成绩最好的一次。以秒为单位记录测试成绩,精确到小数点

2、后一位,小数点后第二位数非“0”时进1。(3)注意事项 运球过程中篮球脱手后,如球仍在测试场地内,受试者可自行捡回,并在脱手处继续运球,计时不停表。 测试过程中出现以下现象均属犯规行为,取消当次成绩:出发时抢跑,运球过程中双手同时触球、膝盖以下身体部位触球、漏绕标志杆、碰倒标志杆、人或球出测试区域、未按要求完成全程路线、通过终点时人球分离。 受试者有两次测试机会,两次犯规无成绩者,只可再增加一次测试机会。篮球往返运球技术关键和练习方法1.运球的技术结构由身体姿势、手按拍与迎球的动作和脚步动作三个主要环节组成。运球技术的关键,在于手控制球、支配球的能力和脚步动作的熟练程度,以及手、脚、身体三者的

3、紧密配合。1.1身体姿势运球时应保持两脚前后开立,约与肩宽,两膝弯曲,身体重心落于两脚间,略偏前脚;运球时自然弯屈,肘关节靠近身体,以肩、肘关节为轴随球上下摆动,另一臂屈肘,自然抬起;上体稍前倾,抬头目视前方。1.2 手的动作运球主要是靠手指、手腕动作对球的控制与支配。所以说指腕动作是运球技术的重要环节。l 手按拍的动作:运球时五指自然分开,用手指和指根以上部位控制球(掌心不触球)。运球时以肩为轴,用大臂带动肘关节和小臂,最后通过手腕、手指用力向下按拍球,并随球有一短暂伴送动作,当球从地面弹起时,用手由下向上迎引球,并自然屈伸小臂,以缓冲球的反弹力量,控制球的反弹方向、高度和速度。l 按拍球的

4、部位和用力:运球时,球从地面反弹的方向是由按拍球的部位决定的。如按拍球的后侧上方,作用力与的纵轴有一定角度时,球向前上方反弹。球从地面反弹的高度和速度,是由往球上加力的大小决定的。因此运球中指、腕动作的速度和幅度,是调节运球力量的关键。l 球的落点:运球时要控制球的落点,首先应使球完全保持在自己所能控制的范围内。如:直线运球向前推进时,球的落点应控制在身体的侧前方,并保持适当的距离,以免脚踢球。1.3 脚步动作运球时一般是脚尖正对运球方向,两脚前后开立,两膝弯曲,身体重心控制在两脚间,略偏向前脚掌上,以保持身体既平稳又能及时快速用力蹬地向不同方向移动。2.运球的技术动作2.1 高运球动作方法:

5、抬头,目视前方,上体稍前倾,以肘关节为轴,用手按拍球的后侧上方,球的落点在身体侧前方,球反弹的高度在腰和胸之间,一般拍一次球跑两步。动作要点:手按拍球的部位正确,手脚配合协调。图1 高运球2.2低运球动作方法:抬头,目视前方,两腿迅速弯曲,降低重心,上体前倾,靠近防守队员的一侧,用身体和腿保护球。以腕关节为轴,用手腕的力量短促地按拍球,控制球从地面反弹的高度在膝部高度,以便摆脱防守继续前进。动作要点:两腿迅速弯曲,降低身体重心,上体前倾;手按拍球短促有力,控制球的高度;手脚配合协调一致。 图2 低运球2.3 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动作方法:(从右向左)用右手按拍球的右侧上方,并靠近身体向左侧送拍球,

6、使球的落点靠近左脚,向身体左侧反弹,同时,右脚向左前方跨步,上体左转侧肩,以臂、腿、上体保护球,换左手按拍球左侧上方。动作要点:变向时运球手按拍球的部位正确,能控制球的落点;跨步、转体、侧肩动作要协调连贯。2.4 体前变向不换手运球动作方法:体前横运球时,将球从身体右侧按拍向身体中间的位置,手随着球移至体前,上体也随着向右侧晃动,再将球拉回右侧,左脚向右脚迅速跨出,侧身护球用右手运球加速突破防守。动作要点:手按拍球的部位和拉拍球的动作,同时要及时跨步,侧身护球加速超越障碍。图3 变向运球2.5 运球急停急起动作方法:运球急停时,用手快速按拍球的前上方,同时,两脚做跨步急停,并转入低运球,用臂、

7、身体和腿保护球。运球急起时,后脚用力蹬地,同时,按排球的后侧上方,向前运球,加速超越对手。动作要点:收手按拍球短促有力,部位正确,急停时两腿制动有力,停得住。急起时,蹬地有力启动快,手、脚、身体机密结合,协调一致。3.练习方法3.1 原地运球要求: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体会手按拍和迎引球的动作,抬头,用余光看球。(1) 原地运球模仿练习:体会手、手臂动作。(2) 原地高运球或低运球练习:体会手指手腕上吸下按的动作,以及手触球的部位和控制球。(3) 原地体前左右手交替运球(两点或一点):体会换手时推拨球的动作和按拍的部位。(4) 原地体侧前后运球:体会前推、后拉运球时,手按拍球的部位用力。3.2

8、直线运球:要求:运球动作与脚步要协调配合,运球的落点和用力大小要适当。左右手运球、高低运球、快慢运球在练习中交替进行,以提高运球能力。3.3 换手变向运球(1) 弧线运球 沿罚球圈、中圈做弧线运球到对面的端线,再沿边线直线运球返回。(2) 圆圈运球 沿沿罚球圈、中圈做圆周运球到对面的端线,再沿边线直线运球返回。要求:要用远离圆圈的手运球,左右手换手运球练习。圆圈运球时,内侧腿深屈膝,外侧脚用力蹬地,身体向内倾,幅度越大越好。球要始终控制在体侧。4.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4.1用手掌拍击球 主要原因是运球手型和最会对球加力部位不对,缺少迎、送球动作。纠正方法:强调运球手法、徒手做模仿练习,反复练习手

9、、臂迎送动作;当手举球到头前侧方,用手腕前屈,后仰和手指拨球动作连续做对墙运球练习。4.2控制不住球 主要原因是按拍球的部位、手指手腕动作和用力不对,以及球的落点不适当等造成。纠正方法:讲解产生错误的原因,进行正确示范,反复进行按拍球的动作练习。4.3直线高运球时带球跑 主要原因是按拍球与行进配合不协调。纠正方法:多做原地碎步跑运球和在慢速行进中运球的练习,熟练后再提高移动速度。4.4 低头运球 主要原因是上体过于前倾,不能保持基本姿势;手对球的控球能力差。纠正方法:采用让学生目视教师手势进行运球。测试场地长20米,宽7米,起点线后5米设置两列1.2米1.5米高的标志杆,标志杆距同侧的边线3米

10、。各排标志杆相距3米,共5排杆,全长20米,并列的两杆间隔1米。(如上图)男生按国家7号、女生按国家6号皮质标准篮球考生不得自带篮球,所有测试用球必须由考点提供 生出示准考证,经检录裁判核实身份后进入篮球运球测试准备区域测试者从起点持球站立,听到出发口令后,按箭头所示方向单手运球依次过杆。发令员发令后开始计时,受试者与球均返回终点线时停止计时。每名受试者测两次,记录其中成绩最好的一次。以秒为单位记录测试成绩,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小数点后第二位数按非“0”时进1原则进位。测试中篮球脱手后,如球仍在测试场地内,测试者可自行捡回,并从脱手处继续运球,不停表测试者从起点持球站立,听到出发口令后,按箭头所示方向单手运球依次过杆。发令员发令后开始计时,受试者与球均返回终点线时停止计时。每名受试者测两次,记录其中成绩最好的一次。以秒为单位记录测试成绩,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小数点后第二位数按非“0”时进1原则进位。测试过程中出现以下现象均属犯规行为,取消当次成绩:出发时抢跑、运球过程中双手同时触球、膝盖以下部位触球、漏绕标志杆、碰倒标志杆、人或球出测试区域、未按图示要求完成全程路线、通过终点时人球分离等。测试者有两次测试机会,两次犯规无成绩者,篮球运球成绩按0分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