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技术实验报告

上传人:栀**** 文档编号:34177099 上传时间:2021-10-2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1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测试技术实验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测试技术实验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测试技术实验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测试技术实验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试技术实验报告(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品文档,超值下载测试技术实验报告班级:机械工程学院14 级机械电子工程1 班姓名:屈昭磊学号 1400412002实验一温度传感器及温度控制实验(AD590)一、实验目的1、熟悉半导体型温度传感器AD590的基本性能。2、应用 AD590实现对温度的检测和简单控制。二、实验所用单元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转换电路板、 温度控制电路板、玻璃管水银温度计、直流稳压电源、低压交流电源、数字电压表、位移台架。三、实验原理及电路1、温度传感器电路如图 26-1 所示。 AD590能把温度信号转变为与绝对温度值成正比的电流信号 I 0,比例因子为 1 A/K。通过运算放大器实现电流运算I 2 I 0 I

2、1 ,在运算放大器输出端得到与温度成线性关系的电压O。U通过调节电位器 RP1 和 RP2,可以使 UO 在被测温度范围内具有合适数值。例如被测温度范围为 0100,则可在 0时,调节 RP1 使 UO为 0V;在 100时,调节 RP2 使 UO 为 5V,这样被测温度每变化 1对应 UO变化 50mV。+5VR2RP2R1+15V3RPRPI 21187DI1A2 -6EI0+AD59034C2 VR31C-5V-15V图 26-1 温度传感器实验原理图在本实验中,由于 0和 100这两个温度不便得到, 因此温度 / 电压的标定采用理论值推算的方法。 在 0下 AD590的电流理论值为 2

3、73.2 A,要使输出电压 UO为 0V,则 I 0与 I 1 相等:I 1I 05V273 .2 A ,那么 R1 RP15VRP118. 31KR1273 .2 A100下 AD590的电流理论值为373.2 A,此时要使 U 为 5V,则:OI 2UOI 0I1 1005 V50 KRP2A,那么 R2 RP2R 2100A2、如果将转换电路的输出电压连接到加热及温度控制电路中(图 26-2 )的电压比较器,通过继电器控制保温盒电热元件的通电或断电, 这样根据电压比较器调温端的基准电压大小,就能使保温盒内的温度保持在某一数值范围内。+15V+5VR4K1B1QLK2J+VD1+5V220

4、VB2电热LM393VD2RP-B3元件FU14JR5Q1图 26-2 加热及温度控制电路图四、实验步骤1、固定好位移台架,将温度传感器置于位移台架上,将水银温度计插入温度传感器上方的小孔内,轻靠在温度传感器上。2、在此实验中,我们用输出电压UO 反映实测温度,用温度计作为校核标准。根据上述理论推算方法, 在温度传感器转换电路板上, 调整好 RP1 和 RP2 的阻值。3、按照图 26-1 和图 26-2 接线,将实验箱(台)面板、转换电路板和温度传感器小板上的有关点相连,另外连接 E 点和 Q 点,将面板上数字电压表置于 20V 档,转换电路板上 K2 打在 B2(低温)侧。4、接通电源(加

5、热电源开关此时实验系统所测量的温度为室温K1 断开),经过几分钟,等待电路工作稳定,t 。细调 RP1使输出电压 UO与室温相对应, 其数值的关系为UO0.05t。5、调节电位器RP4,使温度给定电压为2V,即表示设定温度为40,接通加热电源开关,观察升温过程。在升温过程中, 由于温度计的热惯性比UO的变化。此时转换电路板上的红色指示灯AD590小,因此温度计指示值要慢于 VD1 灭,继电器 J 断开,传感器小板上的绿色指示灯亮,表示处于加热过程。当 UO 达到 2V 时,继电器 J 吸合,断开加热电源,但温度仍会继续稍有上升,然后下降。当 UO降到 2V 左右时,继电器 J 断开,接通加热电

6、源,温度仍会继续稍有下降,然后上升。经过几次这样的循环,温度变化范围会稳定下来。如果温度计的平均指示值小于40,应适当减小 RP2 的阻值,反之则要增加。调整 RP2,使温度计的平均指示值尽量接近40。6、调节 RP4,使给定电压为 2.5V ,设定温度为 50,重复上一步骤。五、实物连线六、实验报告1、实验内容中所采用的调节方法:先调节室温下的 RP1,再调节 40下的RP2,如果不考虑其它因素,这种方法是否是最合适的?为什么?答: 这种方法不是最合适的,因为如果温度计的平均指示值小于 40,应适当减小 RP2 的阻值,反之则要增加。调整 RP2,使温度计的平均指示值尽量接近40。因此,调节

7、完室温下的 RP1 后,不应直接调节 40下的 RP2。2、说明本实验中的温度控制原理,这种控制方法有什么优缺点?答: (1)优点: AD590能把温度信号转变为与绝对温度值成正比的电流信号I 0,比例因子为 1A/K。通过运算放大器实现电流运算I 2I 0I 1 ,在运算放大器输出端得到与温度成线性关系的电压UO ,比较直观明了,观察现象明显。( 2)缺点:人为误差较大,不确定因素较多。七、实验心得通过这次实验, 对于半导体型温度传感器 AD590的基本性能以及应用 AD590 实现对温度的检测和简单控制等有了一个详细的了解, 在今后的学习中, 应该增强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8、,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实验二K型热电偶的温度控制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 K 型热电偶的特性与应用。二、实验所用单元加热室、K 型热电偶(温度控制用)、K 型热电偶(测量用)、温度控制单位、热电偶、热电阻传感器转换板、数字电压表、万用表(自备)三、实验原理及电路当两种不同的金属组成回路, 如二个接点处的温度不同, 在回路中就会产生热电势,这就是热电效应。温度高的接点称为工作端,置于被测温度场,温度低的接点称为冷端(或自由端) ,冷端的温度为恒温,一般为室温或补偿后的0或 25。热电偶实验原理图如图 27-1 所示。 K 型热电偶接至差动放大器的输入端,经放大后输出电压由数字电压表显示。E R5

9、+9R11R-R16R7-R14OUT2RP+28+OUT1R-RRV-15R1012R6+G-15V+15V R13 Rw3R17图 27-1 K 型热电偶温度控制实验原理图四、实验步骤1、仔细阅读附录中的“温度控制仪表操作说明”,学会基本参数设定。2、将温度控制用的热电偶插入加热室的一个传感器安置孔中,热电偶自由端引线插入实验台面板中的标准值输入端,红线为正极。3、将加热源 16V 输出的两根电源线与加热室面板上的输入相连。4、将转换电路板 E、G 两端短接并接地,接通电源,调节 RP3 使 OUT2为零,然后断开 E、G之间的短接线。5、按照图 27-1 进行接线,测量用的 K型热电偶放

10、入加热室的另一个插孔中,两根引出线接至电路板上 E、G两端,注意引出线带红色套管或红色线的为正极,接至 E 端,黑色线接至 G端。6、设定温度控制仪的给定值为50,接通加热开关,等待温度稳定时,调节 Rw2 使数字电压表指示值为 K 型热电偶 50下分度值的 100 倍,以便读数( K 型热电偶 50时的分度值为 2.022mV),重新设定温度给定值为 52,等待温度稳定时记录下数字电压表读数,重复进行以上步骤,温度给定值每次增加 2,将实验结果记入下表中。表 27-1t( )505254565860626466682.042.02.02.102.12.142.162.12.U (mV)2.0

11、2220O22608202102842五、实物连线图六、实验报告根据表 27-1 的实验结果,画出K 型热电偶的特性曲线K型热电偶特性曲线2.252.22.152.12.0521.951.9实验三电阻式传感器的单臂电桥性能实验一、实验目的1、 了解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基本机构与使用方法2、 掌握电阻式应变式传感器放大电路的调试方法3、 掌握单臂电桥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二、实验所用单元电阻应变式传感器、调零电桥、差动放大器板、直流稳压电源、数字电压表、位移台架三、实验原理及电路1、电阻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时,其阻值发生变化,这就是电阻应变效应,其关系为:R/R=K , R 为电阻丝变化值,K 为

12、应变灵敏系数,为电阻丝长度的相对变化量L/L. 通过测量电路将电阻变化转换为电流或电压输出。2、电阻应变式传感如图1-1 所示。传感器的主要部分是上、下两个悬臂梁,四个电阻应变篇贴在梁的根部,可组成单臂、单桥与全桥电路,最大测量范围为正负3mm 。2+5V1451外壳2电阻应变片3测杆4等截面悬臂梁5面板接图 1-1电阻应变式传感器3、 电阻应变式传感的单臂电桥电路如图 1-2 所示,图中 R1、 R2、 R3 为固定, R 为电阻应变式片,输出电压 Uo=EK , E 为电桥转换系数。四、实验步骤1、固顶好位移台架,将电阻应变式传感器至于位移台架上,调节测微器使其指示 15mm 左右。将测微

13、器装入位移台架上部的开口处,旋转测微器测杆使其与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测杆适度旋紧,然后调节两个滚花螺母使电阻应变式传感上的两个悬梁处于水平状态,两个滚花螺母固定在开口处上下两侧。2、将试验箱(试验台内部已连接)面板上的正负15V 和地端,用导线接到差动放大器上;将放大器放大倍数电位器RP1 旋钮(试验台为增益旋钮)逆时针旋到终端位置。3、用导线将差动放大器的正负数入端连接,再将其输出端接到数字电压表的输入端;按下面板上电压量程转换开关的20V挡按键(试验台为电压量程拨到20V 档);接通电源开关,旋动放大器的调零电位器RP2 旋钮,使电压表指示向零趋近,然后换到 2v 量程,旋动调零继电器RP2

14、 旋钮使电压表指示为零;此后调零继电器RP2 旋钮不再调节,根据试验适当调节增益电位器RP1。4、按图 1-2 接线 R1 、R2、R3(电阻传感器部分固定电阻)与一个的应变片构成单臂电桥形式。5、调节平衡电位器 RP,使数字电压表指示接近于零,然后旋动测微器使电压表指示X(mm )Uo(mV )为零,此时测微器的读数视为系统零位。分别上旋和下旋测微器,每次0.4mm ,上下各 2mm,将位移量 X 和对应的输出电压值 Uo 记入表中。表 1-1-2.0-1.6-1.2-0.8-0.400.40.81.21.62.0-0.03-0.02-0.02-0.01-0.0100.000.000.010.010.04616127229五、实验连线图六、实验报告1、 根据表 1-1 中的实验数据,画出输入/输出特性曲线Uo=f ( X )如下:2、 不能。输入电压的大小取决于电阻丝的长度3、 ( 1)因为电阻应变式传感为非线性系统,其输入、输出关系均为非线性,他们都将导致测量结果的非线性误差(2)仪器不精准,部分电路接触不良七、实验结果分析受环境的影响, 实验过程中会产生误差。 通过改实验使动手能力增强, 并且能够分析误差产生和各种问题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