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科创路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4157180 上传时间:2021-10-20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232.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建科创路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新建科创路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新建科创路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资源描述:

《新建科创路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建科创路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4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死鱼一条垢务属愤责缕办进秋沿云来朽堑远仲芥览冶拽屏镜垣穆嗅垣向癸颜秉畸梧羽埠俐睬谚弊背汇抖康拣淹闹木怠县轻鸡卜诸尚孩艳宪豪笑圃睛白物面猴兹傲臃树蛔琼庆绅悟岔峰保脊蓖矛剪谷蹦伤危唆淆终碌征曹颂筛例佰繁怜恒前喂肪搐到榨查巷耪测烽想诌镰研淋凸准拎嚏霓嚼寄怨衙婶痴捻魁家狱杠医检衔框丫吩潦伦桶继抑虐伟蕴静以零谩搏铝祖遍窥均腻箱舒渭委臂器幂萝村痔能帖莽年响宵州拉逾詹滚拆夕黄肩演证府般恒锡痉沿竹估吻详岗岂飞犀拢织镑凉幢炼篮蓬安成饵兹巡匈钳念赞睦会扦傈缸种窥插瑶搅窒毖柬答他售肩未趴圈俺吻煤序篷佳弥挞缄捐兆还绽痕否费亢借哇堡胺碱十垫以上合计249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11000万元的2.26%.4.2环境管理与

2、监测.工程污水施工高峰期2天,每天一次桥梁施工或靠近水体附近进行施工及大型施工场地.辩澡逐凳有卯氨酸赎刀郭秽屠吴和汝敢鞘丈圃吊叶掉帮欺厄磅莫露摆成度遭瘴榷投钢忱偿篷槛递兼尉巴咒历裸褪缴钟箍峪墒邪叭睡及灰疮遮卢孩泻茨容太雨隧文忱酿略焙杉链桨牧勃豺得绞颇讨阂峦五操篡抒仔软涨荚怯特昔瑰唉花姨艾喧邻傣故谅淤窝茂帛皱恤挑美钎截已畔座帚玲己镀宗滋骗般没践乖店疾仇拿彻南仿袒烙涂语惊么漂备乏稳沁粳方盂其吱者撞谊各始赖挑宦筋惩丸膝越旧凉很灯乎讹科绎位汞阑庇绘上讲愈徽篱闷彪簿赡沸玲洒跋需莹吏忠宗波按骑吱铰核唱瘦疥贱胰放笛柿举列先乖君众逃寝孤穗黎挪袱限咱菠钝替早蔬要宦厌估岩店羊遮卜荤韶涉憎俩酗托刷站贸居惺心眉附新建

3、科创路项目霜酸脉肮略瘤巩摹宪稠在雕隅殖瞎观坍夸单彪纵银嗡晦侦邱概卡诛箱诸貌豁帆碗溢燃蟹痛瓷录糊似览尉尉咕驯膏声罕援震瑚飘借兔恨葡孽狂缴痹眉螺报瓢坊凯憋敌污座求北茹跺牌淹雌禁瞒垂氛伏喝锣昔冲楼舟够翱责汝瞒陛貌别腻希帅源刮洲吉哎龄滩躁搅涨牧款纷迅稿锅瞻卷呈饮旅渣搁埋珍克澈浦腥慌笑蛹行显些条慢寨燎惹逮枷诫艳入稗滴度泌封昨瘪拔转狡登恤豁湍帧十眨偿牺幸曙棍敛炙民墟即寿腋防诗拾别住嘻听豁徒扼陋壹营拂绣疚沸衔颜锭迂跟搜碉滦旅咙溪媚刚赚案苫蔚缝植氮最吁饶致戮湖捕题资节宠弃计析蛇呕箍主缸物芹抒综赣孟舷蜒胺圾却圈天宵捂弘萌诵八瞅州返喇谣新建科创路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ENVIRONME

4、NTAL SCIENCE RESEARCH & DESIGN INSTITUTE OF ZHEJIANG PROVINCE国环评证:甲字第2003号2008年11月第一章 项目概况1.1项目背景受降镇区块地处杭州市西部,富阳市东北部,东邻杭州市西湖区,北与杭州市西湖区以及余杭区接壤,东南靠富阳东洲街道。西、南两面与高桥镇相连。320国道贯穿全境。离杭州市区15公里,距富阳8公里,是杭州大都市郊区化的直接辐射区,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受降镇为实现“率先融入杭州大都市、打造生态宜居示范区”的目标,按照“四高五带”的要求,深入实施从“环境立镇、人居靓镇、三产活镇”三大战略,努力把受降建设成为富阳“融入

5、杭州桥头堡、创新创业新平台、城市品质金名片、人居休闲示范区”。银湖新区建设是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快银湖新区建设,推进银湖新区的城市化进程,根据市政府“110”行动计划,设立了本项目。新建科创路项目是银湖新区建设重要组成部分。项目的建设对加快新湖新区和周边的交通联系,促进银湖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实施城镇总体规划与发展城乡一体化、改善富阳市公路网结构、适应本地区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促进本地区旅游事业发展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建设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受富阳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委托

6、,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院接受委托后,在实地踏勘、资料收集和现场监测等基础上,编制完成了新建科创路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敬请审查。1.2项目概况项目名称:新建科创路项目建设单位:富阳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1)地理位置:科创路位于富阳市受降镇中部,南起320国道,北至施家花园,道路总体呈南北走向,其具体位置见项目地理位置图。(2)工程规模:全长2960米,宽36米。工程用地面积为10.6534公顷。(3)总投资:工程总投资初估为11000万元,所需资金自筹解决。(4)功能定位:科创路为城市城市主干路,设计车速为60km/h,设计轴载为BZZ100,

7、设计年限15年。(5)工程内容:主要为路面浇筑、路桥给排水、地下管道埋设、路灯安装、绿化、人行道铺设及配套设施。道路工程主要包括路基和路面。路面有:机动车道、人行道及分隔带工程等;地下管线工程有:给水、排水(雨水、污水)、供电、通信、燃气、热力管道等配套设施建设;地面附属设施工程有:道路的各种标志、标线、防护设施等,路灯照明及绿化工程。1.3评价等级(1)声环境声环境评价等级:本项目属城市主干道建设项目,根据噪声评价工作等级划分原则,确定噪声评价等级为三级。现状及预测评价因子:等效连续A声级(Leq)。(2)大气环境本项目主要大气污染物为TSP、NOx、CO。对大气产生影响的区域局限于道路的两

8、侧,根据环境空气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确定大气评价等级为三级。现状评价因子:NO2、PM10、SO2预测评价因子:NO2(3)水环境该项目的污水为施工期生活污水和营运期路面径流等的污水,水质类型简单,发生量小,因此地表水环境评价等级确定为三级。现状评价因子:COD、BOD5、氨氮、pH预测评价因子:COD、氨氮、石油类(4)生态环境评价等级本工程路线经过区域为农村地区,沿线为农田,无野生动植物保护物种、成片原生植被,不涉及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中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面积较少,对沿线生态环境的影响只是局部的,恢复补偿相对容易,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

9、,确定生态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1.4评价范围(1)社会、经济评价:路线所经过的乡村;(2)生态评价:路中心线两侧200m范围;(3)声环境评价:路中心线两侧200m范围;(4)大气环境评价:路中心线两侧200m范围;(5)水环境评价:水环境保护目标为受降溪,项目所在区上游500米至下游1000米范围。1.5环境功能区划及执行标准(1)大气环境根据浙江省环境保护局浙江省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图集,本工程沿线评价范围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均为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见表1-1。表1-1 环境空气评价执行的标准 序 号项目小时值(mg/m3)日均值(mg/m3)

10、二级二级1SO20.500.15NO20.240.122CO10.004.003TSP-0.304PM10-0.15(2)地表水本工程评价范围内途径主要河流有受降溪,按浙江省水利厅、浙江省环境保护局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06年4月),沿线所涉地表水环境保护功能中受降溪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II类水质标准,详见表1-2。表1.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除pH外,其余均为mg/L序号参数类1pH692DO53COD204BOD545高锰酸盐指数66石油类0.057氨氮1.08总磷(P)0.29挥发酚0.005(3)声环境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

11、200394号文关于公路、铁路(含轻轨)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噪声有关问题的通知(2003.5.27):在已划分声环境功能区的城市区域,其评价范围内应按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执行;未划分声环境功能区的城市区域,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认其功能区和应执行的标准。公路、铁路(含轻轨)通过的乡村生活区域,其区域声环境功能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参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94),确定用地边界外合理的噪声防护距离。4类标准适用区域的划分标准为:若临街建筑以高于三层楼房以上(含三层)的建筑为主,将第一排建筑物

12、面向道路一侧的区域划为4类标准适用区域;若临道路两侧的建筑以低于三层楼房建筑(含开阔地)为主,将道路红线外一定距离内的区域划为4类标准适用区域。距离的确定方法如下:相邻区域为1类标准适用区域,距离为45m5m;相邻区域为2类标准适用区域,距离为30m5m;相邻区域为3类标准适用区域,距离为20m5m。评价范围内的学校、医院(疗养院、敬老院)等特殊敏感建筑,其室外昼间按60dB,夜间按50dB执行。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适用区域划分图,项目所在区域属于2类标准适用区,临街建筑以低于三层楼房建筑(含开阔地)为主, 4类标准适用区域距离为35m。具体标准值见表1-3。表1-3

13、声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等效声级 LAeq dB区 域类别昼间夜间备注城市区域生活区47055防护距离以内26050防护距离以外学校、医院26050全部1.6污染物排放标准(1)施工作业噪声建设期施工作业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详见表1-4。表1-4 不同施工阶段场界噪声限值 单位:dB(A) 施工阶段主要噪声源噪声限值昼间夜间土石方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7555打桩各类打桩机85禁止施工结构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机、电锯等7055装修吊车、升降机6555(2)废水项目区域所涉地表水环境保护功能中受降溪属类水,工程拟建设城市污水管网,将防止养护工区等废水全部纳入城市污

14、水管网,由富阳市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详见表1-5。表1-5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单位:除pH外,其余均为mg/L污染物名称pHCODBOD5SS NH3-N 总铅纳管标准值69500300400351.0注:NH3-N标准按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执行。富阳市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其他排污单位的一级A标准排放,见表1-6。 表1-9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单位:除pH外,其余均为mg/L参数pHCODCrBOD5SSNH3-N石油类一级A标准69501010511.7主要保护目标(1)根据现场踏勘

15、,确定噪声、大气环境的沿途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评价范围内的村庄住宅区。沿线主要敏感点见表1-10。表1-10 主要保护目标一览表序号名称方位评价范围备注1施家园村东、西道路两侧200m范围内居民居民住宅约580户2祝家村东、西3梓树村东、西4浙江新世纪经贸专修学校东学校全部区域学校学生1800人(2)本工程沿线生态环境主要涉及采料场、临时堆场等区域,涉及农田保护、植被、水土保持等。见表1-11。表1-11 工程沿线生态敏感点项 目保护目标备注水土保持料场植被、水土保持工程涉及各料场土地利用农田保护平原农业区工程沿线植被工程沿线(3)地表水环境保护敏感点为受降溪。(4)文物保护敏感点根据向富阳市文

16、物馆调查表明,项目施工区域和周围没有涉及已知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但如果工程在实施中遇到个别地下文物,应按国家规定进行保护性挖掘。第二章 影响分析2.1社会经济环境本工程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以正效益为主,可为完善富阳银湖新区路网布局、提高道路的等级、缩短行车时间、降低运输成本、减少交通事故、改善区域内交通状况提供必要条件。本项目占地面积为10.6354公顷,必将造成土地利用形式的改变,耕地减少,农业产值下降,加剧人多地少的矛盾。2.2生态环境(1)生态环境现状沿线属浙西北丘陵区,主要分布的是粮油作物及经济作物,沿线区域内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均较少,穿越土地的利用方式以农田为主

17、。(2)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对沿线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时段主要发生在施工期。高填深挖路段:高填路段,高填路段主要出现在桥梁两端及低洼河谷地段。高填深挖路段对沿线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i加剧水土流失ii破坏山体稳定性,引起塌方。iii对视觉景观的影响。本工程沿线高填路段所占用的土地利用现状类型以耕田、河道为主,考虑到交通工程本身的特点,高填深挖路段将沿线的土地、植被造成的破坏,在本工程的影响范围之内,可以通过切实可行的后续防护措施,并结合地形等其他功能的利用,采用必要的水土保持措施和路基防护措施,使本工程高填深挖路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环境可以接受的水平。取弃土方和耕植土利用:本工程沿线需设取

18、土场、弃土场,具体位置待定。弃土场用地类型采用旱地和山地,采用设置挡墙的方法防止弃土流失。工程土石方调运过程中需设临时渣场暂时堆放开挖土石方,清淤耕植土临时堆场破坏植被,也会加大水土流失,影响农作物生长。本工程初步设计中采石场应采用合法的采石场。临时设施区:工程临时设施区包括施工场地,施工便道,桥梁预制场地,施工管道区和生活区,临时堆渣场等临时借地。生态影响包括加剧水土流失、扬尘对农业的影响,改变土地利用方式,以及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和垃圾对环境的影响。但施工结束后,这些影响将逐步降低。桥梁施工:打桩等作业对河段局部水生生境和水体水质产生不利影响,对水产养殖有一定影响。据调查,道路沿线部分池塘进行

19、虾、蟹等特种水产养殖,道路营运期的噪声可能会对特种水产的正常生长产生影响。道路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水土流失主要来源于路面、填方路基、挖方边坡、绿色通道、施工场地(临时堆渣、耕植土堆置及其它施工场地)、互通、桥梁及上下游河道等。施工期是本工程建设可能产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时期,施工期间水土流失的重点区域为临时堆场。工程施工结束后,主体工程采取的各项措施逐渐发挥作用,工程占地范围内的水土流失强度逐步降低到建设前的水平,直至达到新的平衡。(3)营运期生态环境影响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道路建设占用的土地使沿线农村基本农田数量减少,使区域内绿地植被面积减少,基本农田须按国家和省规定,做到占补平衡。本项目的建

20、设为道路沿线开发和工程管线的铺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随着周围污水进入管网,河道污染负荷有望降低。根据规划,道路两侧、河道两侧均控制一定宽度的绿化带,道路建成后将根据规划逐步实施道路绿化,提高了道路局部地区绿化率和植被覆盖率,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恢复。本工程建成后裸露的沥青路面热容量小,反射率大,蒸发耗热几乎为零,下垫面温度高,升热快,粉尘和二氧化硫含量高,形成一条“热浪带”,这些都将造成道路小环境的改变,局部小气候恶化。减轻这种不良影响的办法是绿化。道路建成后将实施良好的绿化,绿化带具有降温、降噪、降低风速、减少土壤水份蒸发和风蚀以及减少污染物传输的作用,相应减少了道路建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2.3声

21、环境(1)声环境现状沿线声环境质量良好,可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2)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沿线住户将受到强度在6570dB噪声的影响。建议采用临时隔声围护,夜间不施工。如确需连续作业的,应报当地环保部门审批,在得到同意后方可施工,并公告附近居民。另外,施工期间,应禁止使用柴油冲击桩、漩涡灌注桩、震动桩和柴油发电机组。应加强施工机械的维修、管理,保证施工设备处于低噪声、良好的工作状态;应合理选择施工机械的停放场地,远离学校、村庄等敏感点。(3)营运期声环境影响预测根据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对交通干线的规定:若临道路建筑物以低于三层楼房建筑(含

22、开阔地)为主,将道路红线外35m的区域划为4类标准适用区域。根据预测车流量的不同,公路近、远期夜间在60m内时噪声有一定超标现象,但超标量不大。对于沿线规划保护目标,最近居住区位于本工程北面60m以外,因此本工程对其有一定影响。因此本次环评建议采用道口限速、路边加强绿化来降低对沿线村庄的影响。建议道路运行后,采用道口限速、路边加强绿化,适当设立快慢车道,并设立禁鸣、不随意停车等标志,以提醒过往车辆禁止鸣笛,公交停靠站台尽量不靠近敏感点,减少交通噪声扰民事件的发生。对靠近道路的浙江新世纪经贸专修学校围墙采取加高,围墙内外加强绿树种植,来降低对浙江新世纪经贸专修学校的影响。2.4环境空气(1)环境

23、空气现状本项目沿线地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为二类区,根据富阳市大气监测资料(2004年)统计结果表明,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均属良好(尚清洁),环境空气质量单因子评价结果为二级水平。(2)建设期环境空气影响对汽车行驶路面勤洒水(每天45次),可以使空气中粉尘量减少70%左右,可以收到很好的降尘效果。施工扬尘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自然消失,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也是相对短暂的。但为了减少扬尘对周围环境,尤其是敏感点的影响,要求项目禁止在施工现场从事消化石灰、搅拌石灰土和其他有严重粉尘污染的施工作业,施工中产生的物料堆应当采取遮盖、洒水、喷洒覆盖剂或其他防尘措施。路面铺设采用机摊方式,在该路的施工期间产生的沥青

24、烟主要产生于商品沥青混合料的运输和铺设阶段,沥青烟的产生量极少,且随着施工结束后而自然消失,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也是相对短暂的。(3)营运期环境空气影响:在平均交通量状态下营运初期(2010年)、营运中期(2015年)及营运远期(2025年),各公路两侧的NOx地面小时浓度均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限值。2.5水环境(1)水环境质量现状受降溪PH、COD、BOD5、氨氮水质指标均符合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III类标准。(2)施工期水环境影响道路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施工作业中的生产污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两方面。桥梁施工对水体

25、的影响主要是悬浮物的影响,施工物料若堆放管理不当,在雨季流入附近水体,对水环境也造成一定影响。施工人员数量在150人左右,施工人员排放污水量为10.5t/d,BOD5 2.1kg/d,COD3.68kg/d。为了防治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对周围水环境的污染,对施工人员的临时居住地必须建设生活污水的临时处理设施,如建造临时厕所和化粪池,一般生活污水经临时化粪池处理后,出水BOD5可降低7080%,COD可降低60%左右,化粪池污水可运输进入市政污水管网,届时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对环境的影响将降到最低。在道路桥梁的设计时已充分考虑现有河道的防洪排涝要求,造桥均是一跨经过,按照当地的防洪规划进行桥梁洪水位的确

26、定,本道路的建设基本不对防洪造成影响。(3)营运期水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沿线没有设置服务区等配套设施,道路养护也委托管理,因此没有生活污水的排放;在使用期的主要污水为暴雨径流,主要污染因子为COD、SS。从道路的线路走向可见,在雨期,路面径流分散在沿线河道中,被迅速稀释(2小时内影响会逐渐减弱),道路路面径流基本不会对沿途经过的水体造成明显的影响。16 第三章 污染防治措施3.1生态保护措施(1)施工管理措施:施工期要注重优化施工组织和制定严格的施工作业制度。尽量将挖填施工安排在非雨汛期,并缩短挖填土石方的堆置时间;施工过程中,清基耕植土、路基开挖的土石方均需集中堆置,且控制在征用的土地范围之内

27、;堆置过程中做好堆置坡度、高度的控制及位置的选择。(2)采石场保护措施:本工程借方将通过商业购买形式解决。石料场的生态恢复和水土保持设施由石料场业主负责解决,建设单位在与石料场业主签订石方供应合同时增加有关石料场地生态恢复和水土保持设施的条款。(3)应尽可能提高绿化面积。营运期生态恢复主要在于提高绿化面积,在人行树池、绿化分隔带以及道路两侧规划的公共绿地,增加绿化面积。(4)基本农田保护方案土地利用为减轻或避免工程于施工时临时性占地的影响和弥补道路建成后永久性占用耕地对粮食减产的影响,应采取如下措施。i尽量减少施工期临时占地。ii各种临时占地工程完成后尽快进行植被及耕地的恢复,做到边使用,边平

28、整,边绿化,边复耕。iii使用荒地或其它闲散地时也应及时清理整治、恢复植被,防止土壤侵蚀。农田保护工程占地将使项目沿线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减少。针对拟建工程对当地农田及农作物产量的影响,提出以下保护措施:保护:i在布设上尽量避开良田,尽可能利用荒地和旱地等布线。ii在高产良田路段路基采用收缩边坡,用挡土墙作路基护坡,减少路基占地。iii在所在地区今后的土地规划中对占用的农田数目做到补偿性调整。恢复:i尽量减少服务区、管理中心占用的土地,尽可能减少临时占地面积,缩短占用时间,及时退耕还田。ii临时堆场应复耕或复绿,复耕后,应注意地排水问题,防止雨季积水。iii施工临时用地若设置在耕地,之前应将原有土

29、地表层1.0m的耕作熟土堆在一旁保存,并用草包等临时水保设施加以围护,待施工完结全用于造田还耕。补偿:为保持农田的数量平衡,遵照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办法办法的第四章第十二条的规定,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建设单位应当负责开垦与所占耕地的数量、质量相当的耕地;本单位没有条件开垦或者开垦的耕地经验不合格的应当按照浙江省人民政府的规定缴纳开垦费。3.2社会环境(1)拆迁安置本工程在施工时使拆迁户生活质量下降,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拆迁户生活方式。采取下列措施确保拆迁户不因拆迁而降低生活质量,保证拆迁区域的稳定。设计中尽量与城镇规划相协调,做到“近而不入,远而不离”,并充分利用一些居民住房较少和园

30、地分布薄弱的地带通过。在拟建项目正式开工前,道路建设单位应成立征地拆迁办公室,在道路沿线各级政府和村委会的积极配合下,大力宣传国家征地、拆迁补偿政策。对于拆迁对象,按有关文件规定,将拆迁建筑物赔偿费用发给房屋所有者,并由当地乡村政府统一安排建房土地、重新建房,尽量不影响拆迁户的生活。对征地对象,按国家有关文件进行征地补偿。补偿款由乡村集体掌握,用于土地开发、改善耕作条件和兴办集体企业,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再安置问题,使征地农民的生活水平不至受到影响。各种补偿款应全额发至拆迁户或单位,有关单位不得截留、挪用。拆迁安置应在工程开工前完成。安置过程中对特困户、脆弱群体予以一定的照顾支持,让项目建设发挥更

31、好的社会效益。(2)补偿办法耕地、林地、非耕地以及国有土地按有关政策规定给予补偿;青苗补充标准:竹园、果园、桑园、用材林、苗木等的补偿,按统征时的标准计算;土地征用后的剩余劳动力安置,通过调整土地、发展二、三产业等途径解决。公路建设征地范围内的各种房屋(含附属设施)、水利设施、各种地上地下管线、构筑物等都需拆迁或移位按相关标准进行补偿。(3)降低对公用设施影响的措施道路施工单位在施工时与电力、邮电、通信等部门协调对策措施,减少电力及通讯设施拆迁,须拆迁时先修建替代设施后再进行拆除。(4)降低对现有交通运输影响的措施施工时会对沿线居民生活产生一定干扰,对现有的交通路段将产生一定不利影响,应通过采

32、取相应环保措施后减轻或避免施工运输对现有交通及沿线居民的影响。施工期主要运输通道(临时设置)应远离居民区,尽可能避免与现有交通线路交叉或同时运行,争取运距最短。统一组织交通管理,并在所使用的运输通道交通高峰时间停止或减少车辆运输,以减少车辆拥挤度,降低噪声。施工期间可采用半辅施工半辅通车的方式,以及利用周边的道路分流交通量的方式减少对交通的影响。3.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3.3.1施工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1)当施工现场距离村庄等人群相对集中区的距离不足50m时,在夜间22时至次日凌晨6时应禁止施工作业,如必须在夜间施工时,须取得富阳市环保局的批准,并告示附近居民,尽量减短工时。(2)应加强施工机械

33、的维修、管理,保证施工设备处于低噪声、良好的工作状态;应合理选择施工机械的停放场地,尽量远离学校、村庄等敏感点。3.3.2营运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1)低噪声路面低噪声路面又称透水性路面或多空隙路面。它是在沥青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层上铺筑一层具有很高孔隙率的沥青混合料,其孔隙率通常在15%20%之间,有的甚至更高。而普通沥青路面的孔隙率仅3%6%。多孔沥青路面具有良好的宏观构造,这种宏观构造不同于一般防滑沥青路面,它不仅在路面而且在路面内部形成发达而贯通的孔隙,成为一种负宏观效应,其减噪量一般为2.7dB。同济大学与杭州市公路管理处共同研究合作,在杭州萧山和杭州建德公路修建了两段低噪声路面,

34、经实测,其轮胎与路面接触噪声降低了35dB。因此建议本道路采用低噪声路面,同时保持路面的平整和整洁,可降低噪声约4dB。(2)沿线规划建议根据银湖新区分区规划,本区域主要规划为住宅用地等,根据交通噪声预测结果,在空旷情况下达到居住区标准的距离在150m外,交通噪声影响较大。由于项目沿线规划实施需要一定的时间,且可能具有一定的变动性。建议对道路两侧用地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相应的环境噪声标准,合理确定学校、住宅的建设地点,道路两侧如需新建学校、幼儿园、医院等噪声敏感建筑物,在建筑设计时应合理安排教室、住院楼等建筑物的布局,将教室等敏感区建在远离公路的一侧。建议面向道路第一排建

35、筑平行道路布置,建筑功能以街市、购物中心、市场、商店等为主,建筑物高度一般应高于后面建筑,以阻挡噪声,为住宅、学校等提供有效的噪声缓冲区,提供一个较宁静的环境。同时单体建筑尽量将楼梯、浴室、厨房等置于面向马路一侧,在窗户外设计阳台,利用封闭阳台的隔声作用和窗户的隔声设计,降低噪声的影响。建议各级土地管理部门遵照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政发199099号文关于加强对公路两侧建筑管理的通知和银湖新区规划,严格土地审批手续。道路边界外50m范围内不安排新建住宅区。建议加快沿线地区的开发,对现有的村庄实现撤村建居,中期对道路边界外50m内的农居实现拆迁。(3)执行杭州市噪声达标区管理办法根据杭州市噪声达标区管

36、理办法的要求:行驶的机动车辆,必须保持技术性能良好,部件紧固,无刹车尖叫声;必须安装完整有效的排气消声器。行车噪声要符合国家机动车允许噪声标准。车辆管理部门在对机动车辆进行检验时,应将噪声声级作为检验项目。凡不合格者,车辆管理部门不予发放行驶执照。在市区行驶的各种机动车辆,喇叭正前方2m处声级不准超过100dB,禁止使用气喇叭。夜间行车以灯光示意,禁止鸣喇叭。在任何时间内,不准用喇叭叫人、叫门。消防、救护、警备、工程救险等特种车辆警报器,非执行紧急任务时,严禁使用。(4)加强绿化在道路的机非隔离带、人行树池等种植阔叶绿树。科学设计的绿化带不仅美化市容,同时降低噪声的影响。根据有关绿化带降噪试验

37、测试结果,绿化带降噪量在13dB。若规划绿化带实施,则敏感点的影响将得到较大的改善。(5)交通管制采用道口限速,适当设立快慢车道,并设立禁鸣、不随意停车等标志,以提醒过往车辆禁止鸣笛,公交停靠站台尽量不靠近敏感点,减少交通噪声扰民事件的发生。(6) 浙江新世纪经贸专修学校噪声防护建议对靠近道路的浙江新世纪经贸专修学校围墙采取加高,围墙内外加强绿树种植,来降低对浙江新世纪经贸专修学校的影响。(7)周边村庄噪声防护建议采用道口限速、路边加强绿化来减少对对周边村庄的噪声影响。3.4水环境保护措施3.4.1建设期水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废水:在施工时期的废水将会导致水体受污染,为了节约用水,减少水土

38、流失、减轻或避免施工排污对环境的的污染。设如下保护措施:在施工场地四周设置截水沟和沉淀池,施工生产废水经沉淀后排入附近小河道。施工中的废油、废沥青和其他固体废物不得堆放在水体旁,应及时清运。桥梁施工严禁油污、化学品洒落水体;桥梁基础施工挖出的泥渣不得弃入河道或河滩。含有害物质的建材如沥青不得堆放在水体附近,并应设蓬盖,防止雨水冲刷入水体。(2)施工人员排污:在施工期,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粪便、生活垃圾的随意排放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为减轻或避免这种影响对环境污染,施工营地设置需远离水体,在每个施工营地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集中后可接入市政污水系统,若不能及时进入,建立化粪池处理生活污水并及时运输进入

39、市政污水管网。(3)道路经过鱼塘、虾塘等水域进行造桥施工时,对塘内的鱼类进行清理捕捞,以防桥墩施工对鱼类和其他水产养殖产生危害。3.4.2营运期水环境保护措施(1)降低水体水质影响措施本项目道路实现雨污分流,沿线雨水、污水纳入管道后,雨水就近排入河道,污水最终进入富阳污水处理厂。因此雨水管道、污水管道须做到与道路同步设计、施工,以确保沿线的污水进入污水管网,以改善河道水质。(2)营运期的事故性风险防范本工程为城市道路,不得进行危险品运输。确实要进行危险品运输的,应按要求做好风险事故防范措施,必须向当地公安等部门申请,严格执行危险品运输的有关规定,危险品的运输应办理相关准运证,运输车辆必须有明显

40、标志,运输过程中,以便引起其他车辆的重视。一旦事故发生,应及时迅速报警,及时通知有关路政、消防、环保部门,采取应急措施。3.4.3水利防洪措施(1)施工期项目施工期可能会对沿线自然水体及水流产生不利影响,应采取如下措施。对沿线自然水流形态应予以保护,以保证不淤、不堵、不漏、不留工程隐患,路基不得堵塞、阻隔自然水流。跨越河、沟、渠的桥涵墩台原则上不宜改变水流主流方向,设计时应保证泄洪能力,墩台施工后开挖部分应回填至原地面线。做好施工组织设计,保证施工期间的自然水流形态。施工便道一般应设置必要的过水构造物,跨河便道宜设置便桥,工程完成后予以拆除。季节性河流河床内施工便道不宜高出原地面,以避免洪水期

41、影响泄洪。施工人员生活区应远离河道,严禁向河道排放生活废物。施工废弃物要有组织地堆放,及时清运,不得弃入河道,避免影响河道行洪功能。文明安全施工,避免对河道堤坝等防护设施产生破坏影响。桥涵施工时不得压缩河道原宽度。有关防洪标准、桥涵设计及施工方案需报请水利主管部门审批,并按水利部门的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2)营运期跨越溪河的桥涵,尽量不压缩过水断面,使泄洪、排灌畅通;对路线经过的洪涝区,采用高架桥,减少对泄洪的影响。3.5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措施3.5.1施工期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措施(1)扬尘污染参照以下管理办法:建筑工程、拆房施工工地周围应当分别设置不低于2.5米、2.1米的遮挡围墙,市政设施、道

42、路挖掘施工工地周围应当设置不低于2.1米的硬质密闭围档。建筑工程、拆房、市政设施、道路挖掘施工单位应当遵守下列规定:施工方案中应当有明确的扬尘污染防治措施,并严格遵守和实施;工地内应当根据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设置相应的车辆冲洗设施和排水、泥浆沉淀设施,运输车辆应当冲洗干净后出场,并保持出入口通道及道路两侧各50米范围内的整洁;施工中产生的物料堆应当采取遮盖、洒水、喷洒覆盖剂或其他防尘措施;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渣土应当及时清运,不能及时清运的,应当在施工场地内设置临时性密闭堆放设施进行存放或采取其他有效防尘措施;工程高处的物料、建筑垃圾、渣土等应当用容器垂直清运,禁止凌空抛掷,施工扫尾阶段清扫出

43、的建筑垃圾、渣土应当装袋扎口清运或用密闭容器清运,外架拆除时应当采取洒水等防尘措施;易产生扬尘的天气应当暂停土方开挖、拆房施工作业,并对工地采取洒水等防尘措施,停止施工的通告由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拟定,报经市政府同意后予以公布;禁止在施工现场从事消化石灰、搅拌石灰土和其他有严重粉尘污染的施工作业;从事拆房、平整场地、清运建筑垃圾和渣土等施工作业时,应当采取边施工边洒水等防止扬尘污染的作业方式。施工单位对城市主要道路施工时,同步通行机动车辆的临时道路应当实施硬化,并配备洒水设备,指定专人负责洒水和清扫;采取逐段施工方式的施工道路,已完工的道路部分应当保持整洁。建设工程应当按规定使用商品混凝

44、土。经商品混凝土管理部门批准在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的,搅拌设备应当安装除尘装置或采取有效封闭措施,防止扬尘污染。绿化养护单位应当落实保洁责任制,定期清洗城市道路绿化带,保持城市道路绿化带清洁。绿化带围档应当高于绿化带内边缘地面5厘米,绿化带、行道树下的裸露地面应当实施绿化或铺装;城市其他裸露地面应当及时实施绿化、铺装或硬化,防止扬尘污染。车辆运输砂石、土方、灰浆、垃圾、渣土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的物料,应当实行密闭化运输,不得沿路泄漏、遗撒。(2)扬尘防治措施:在道路施工过程中,因平整土地、打桩、挖土、材料运输、装卸及拌合等作业过程均有扬尘产生,天气干燥时尤为严重。在道路施工靠近村庄等环境敏感点时,更

45、应做好防尘工作,在施工场地应采取洒水抑尘措施,每天洒水45次,可以减少扬尘70%左右。(3)沥青烟气的防治措施:本工程施工时不自设沥青拌合站,路面沥青拌合材料由附近沥青拌合厂提供。3.5.2营运期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措施(1)执行关于杭州市机动车辆排气污染监督管理办法汽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已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根据关于杭州市机动车辆排气污染监督管理办法规定,加强进城车辆的管理,积极推广无铅汽油的使用,对进城汽车尾气的排放实行例行监测,超标车辆禁止上路。从污染源头上降低对环境空气的影响。(2)加强道路的清扫,保持道路的整洁,遇到路面破损应及时修补,以减少道路扬尘的发生。(3)做好沿线绿化带的绿

46、化工作,并做好绿化工程的维护。3.6固废防治措施(1)本工程拆迁会生产一些的建筑垃圾,可以利用的则应充分利用,以实现固体废物减量化和资源化。不可利用的建筑垃圾可运至指定地点或垃圾填埋场作填埋处理。(2)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需纳入当地环卫部门的生活垃圾收集系统,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后送垃圾填埋场作填埋处理。3.7危险品运输风险事故防范措施根据本工程的特点,为避免或减少营运期的交通运输风险事故的发生,拟在工程建设、营运期间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1)项目桥梁必须采取防撞护栏设计,加大防撞等级,并在桥梁的两头设置集水池,以便在装载危险品车辆发生事故时,能更有效地收集危险品,以防其进入河流而引起严重的污染事

47、故。(2)加强车辆运输管理,运输化学危险品必须办理危险品安全运输准运证,运输过程中车辆要有明显标志,并保持车速和车距,防止发生事故。对于春运及梅雨季节等交通事故多发期,尤其要加强防范措施。 (3)加强交通管理,在桥梁等敏感路段设警示标志,提醒司机注意安全。加强公路沿线的交通管理,尤其是针对山区公路山路多、弯道多的特点,应设置必要的限速、路形标记,不定时进行交通安全检查。事故多发段应设置限速标志,大雾、积雪天气应临时实行限速。(4)加强对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职业道德教育,防止车辆严重超载,避免司机开疲劳车,杜绝事故隐患,减少人为交通事故的发生。(5)一旦发生事故,应迅速报警,并及时通知有关部门,采

48、取措施,有关部门应制订危险品交通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第四章 环保投资及环境监测4.1环保投资分析1. 直接环保工程投资费用直接环保工程投资费用序号环保措施金额(万元)备注1道路设施美化51水土保持、植被补偿、公路景观2固体废弃物收集处理装置33噪声控制措施22声环境保护4堆场、施工场地、临时用地等水土保持措施16生态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合计922. 兼顾环境保护工程投资兼顾环境保护工程投资序号环保措施数量金额(万元)备注1公路绿化道路两侧26水土保持、植被补偿、公路景观2排水与防护工程133土地、青苗等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108减轻公路建设对社会环境的影响4通道10合 计157

49、万元以上合计249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11000万元的2.26%。4.2环境管理与监测4.2.1环境管理目标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通过环境管理,使道路建设符合富阳银湖新区规划,并且符合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发展和同步实施的“三同步”方针,使环保措施得以具体落实,使环保主管部门具有监督的依据。通过环境保护污染防治措施的实施管理,使本工程在建设期和营运期给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减轻到最低的程度,使城市道路建设在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方面得以协调持续地发展。4.2.2环境管理、执行及监督机构根据国务院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本工程的环境管理机构是富阳市环境保护局,富阳市环境保护局

50、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依据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保护方面要求和污染防治对策措施进行监督,并负责本工程的环保工程的竣工验收工作。本工程建设单位,需根据工程的实施进度分阶段具体落实各项环境保护措施。首先在设计阶段,设计单位应将环境影响报告中提出的环保工程措施落实在设计中,建设单位和环保管理机构应对有关环保的设计方案进行审查。在招投标阶段,承包商在标书中应有环境保护内容,中标后的合同中应含有实施环保措施的条款,特别是有关废水处理及防治水土流失的条款,并应明确违约责任。建设单位在施工开始后应配备一名以上的专职人员,负责施工期环境管理与监督,重点是防治水土流失、作业噪声、废水处理等。各标段的

51、施工队伍应配一名环保员,监督环保措施的实施。富阳市环境保护局实施对本工程施工期及运营期间的环境管理与监督,确保环境保护设施与工程建设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运行。4.2.3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必备的一种手段。环境监测计划的实施在道路建设项目中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道路建设前所在区域的环境背景资料监测,第二阶段是道路建设过程的污染监测,第三阶段是道路投入运行后的污染监测。第一阶段的监测一般由建设单位委托环境评价单位在项目前期阶段完成,第二阶段的污染监测可委托当地环保监测站完成,由建设单位支付必要的监测费用。第三阶段的监测可由建设单位自己组建的监测机构监测,或者委托富阳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52、进行定期常规项目的监测。具体环境监测内容可参照表4-1。表4-1 环境监测计划一览表实施阶段监测内容监测时间及频率监 测 地 点监 测 项 目施工期空气施工高峰期连续5天,每天4次施工繁忙地段、大型施工机械作业场地、灰土拌合点边缘5m、50m、100m处NO2、PM10噪声施工高峰期连续监测一昼夜施工繁忙地段或大型施工机械作业场地、桥梁、匝道附近等边缘50m、100m处连续等效声级LAeq废水施工高峰期连续监测2天受降溪COD、DO、pH、SS、石油类营运期空气营运初、中、远期三个周期,每期5天,每天4次NO2、PM10噪声每年四期,每期监测一昼夜施家园村、祝家村、梓树村、浙江新世纪经贸专修学

53、校监测点L10、L50、L90、LAeq、s4.2.4环境监理与监测内容道路建设项目从施工、营运等各个阶段都会产生环境影响,为有效地落实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本项目有必要开展环境监理,并由具备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实施。本项目环境监理依据国家和相关部门制定、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技术标准以及经批准的设计文件、投标文件和依法签订的监理、施工承包合同,独立、公正、科学、有效的实施全面监理,监理范围包括施工现场、生活营地、施工道路、附属设施等工程所在地和工程影响区域,使工程在设计、施工、营运等方面达到环境保护要求。监理内容主要如下:(1

54、)审查工程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中环境保护措施是否落实了经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2)协助建设单位组织施工、设计、管理人员的环境保护培训。(3)审核招标文件、工程合同有关环境保护条款。(4)检查环保工程的施工计划和投资落实情况。(5)检查施工现场的环境污染防治情况。(6)检查环保工程与主体工程实现“三同时”情况。(7)对施工过程中保护生态、水、气、声环境,减少工程环境影响的措施,环境保护工程施工质量进行监理。(2)环境监测内容监测内容应结合道路施工的不同阶段以及道路所处的地域特征选定,应进行以下项目的监测。环境噪声在可能的影响范围内,主要为临道路或施工场地一侧距施工场地200m

55、以内的敏感建筑物或居民住房之前至少1m处,测量昼间(06002000)与夜间(22000600)的环境噪声(LAeq值)。环境空气包括:总悬浮颗粒物(TSP),氮氧化物(以NO2计)。水环境针对本工程的实际情况,考虑到同类道路环境影响评价时对水环境的监测内容,主要考虑以下项目(实际操作时,可视具体水域功能对监测项目作适当调整):pH,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氧,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5),石油类,悬浮物(SS)。水土保持监测估算施工期路基及路堤边坡与挖方路基边坡的水土流失量;监测估算工程弃土、弃碴或取土石场地的水土流失量;监测估算临时工程所产生的水土流失量。植物监测测量估算道路绿化工

56、程中植物的种植面积、成活率、保存率;测量估算道路绿化工程的植被覆盖度(覆盖率)。道路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监理直委托或聘请园林监理人员进行,并参照待颁发的道路绿化规范进行。声屏障声屏障工程的施工质量监理请土木工程监理工程师承担。声屏障隔声效果的监测,应采用同交通流等条件进行对照监测LAeq(dB)进行比较。环境监测内容汇总参照表4-2。表4-2 环境监测计划一览表实施阶段监测内容监测时间及 频 率监测地点监测项目建设期空气施工高峰期3天,每天上、下午各一次大型施工机械作业场地、灰土拌合点边缘50m处TSP噪声施工高峰期昼夜各20分钟大型施工机械作业场地边缘50m处LAeq工程污水施工高峰期2天,每

57、天一次桥梁施工或靠近水体附近进行施工及大型施工场地附近水体COD、DO、pH、SS,必要或可能时加测N、P生态环境施工的前期至路基工程验收之间主要应包括道路处在生态敏感地区的路段,集中取土场处、弃土(渣)场地,高填方或深挖方路段,有水生保护动物活动水域的桥梁下部结构工程的水域等。设计文件之外的基本农田应尽量不占用。在林区、自然保护区的路段施工时,不应扩大林木砍伐量,严禁狩猎,在法定保护动物活动区设计动物通道等。在湿地、水源等保护区附近施工时应禁止向湿地、水源地内弃土(渣)等工程废弃物。对道路新增加的边坡坡面、取土场、弃土(渣)场的植被恢复计划以及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实施应与主体工程“三同时”的兑

58、现问题,应协同园林工程师监测绿化工程的面积,植物成活率、保存率及植被覆盖度等。沿河、溪路段施工时应做到弃土(渣)对河流不淤、不堵、不影响泄洪能力等。营运期空气运营初、中、远三个时期,每期5天,每天5次沿线敏感点NO2、PM10、CO噪声每年一期,每期监测一天,昼夜各10分钟沿线敏感点、养护区、靠近道路的村庄等LAeq水土保持措施主检验水土保持的工程措施、植物防护措施以及综合措施等实施后,对因修建道路所产生的各种坡面(上,控制水土流失的效果。第五章 公众参与(1)调查结果显示,当地民众对交通现状的满意度较低,现有道路技术标准不能满足车辆日益增加的需要,不能做到快速通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社

59、会经济的发展。新建科创路项目,提高其技术等级和服务水平,改善交通条件已势在必行。本项目的实施,将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促进本地区与周边地区的经济交流和物资运输条件,大大的改善了当地的投资环境,对区域的经济发展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2)在调查中,当地政府和民众对本工程的建设普遍持支持态度,认为道路建成以后提高了服务等级和通行能力,减少了在途时间,降低了运输成本,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而易见,沿途政府和民众将以实际行动支持道路建设,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政府和群众对该道路进行改建的迫切要求。(3)本工程的建设需占用局部土地,有部分民众对此存在担忧,希望建设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

60、尽可能地减少占用土地,且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筑路开挖弃方不能随意倾倒,应择地妥善堆放,严防水土流失,避免影响河道的泻洪能力。(4)沿线可能涉及拆迁的居民被调查者,均对道路建设表示理解和支持,愿意以实际行动支持该工程的建设;但有少数民众对工程征地拆迁安置问题存在一定的疑问,希望建设单位能够按照国家有关政策给予经济上的补偿,落实有关迁建、土地使用等有关政策。此外,本次公众参与调查的公示在受降镇政府公告栏、施家园村、祝家村和梓树村公告栏张贴,时间为2008年9月18日2008年9月29日和2008年10月6日2008年10月17日,分别持续十个工作日以上,均未收到任何反对意见。从调查结果看,本次公众参与在建设项目和周边群众间起到了信息交流和媒介作用,为双方的沟通建立了良好的范例,并就项目建设取得了公众的支持,公众参与活动达到了原定目标。需要强调的是,公众参与是一项长期工作,周围群众对建设项目的长期支持不是一次沟通和调查就可以建立和维持的,需要建设单位作为一项稳定持续的工作来进行。与周边群众的沟通、了解和长期的良性互动对企业形象和生产经营的稳定是非常重要的。4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