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经济学基础教案江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4098984 上传时间:2021-10-20 格式:DOC 页数:89 大小:75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教案经济学基础教案江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教案经济学基础教案江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教案经济学基础教案江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资源描述:

《教案经济学基础教案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经济学基础教案江(8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广州松田职业学院教案2013 /2014 学年 第 二 学期课程名称 经济学基础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任课班级 13人力1班 任课教师 江卫华 教师所属系部 管理系 二一四年三月十日 学科经济学基础课题第一章 导言 时数2授课班级13人力1班 教学目标及要求:通过本节的学习,要求大家了解经济学的概念,掌握稀缺性与效率和选择、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含义,尤其要深刻理解经济学的概念。教学重点:1、稀缺性与效率的含义2、选择、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含义教学难点:1、经济学的深刻内涵实验仪器及教具:多媒体教学系统教 学 过 程备 注基本内容一、课程体系介绍 (5分钟)概括经济学知识要点、经济

2、学理论解决实质问题的意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相关理论等知识。二、讲授新课第一节 经济学是大学问 (20分钟)(一)稀缺性与效率1. 稀缺性 2. 效益 (二)选择、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曲线 1. 选择 2. 机会成本3. 生产可能性曲线 (三)经济学的概念 第二节 经济学学什么 (35分钟)(一)微观经济学研究内容1. 微观经济学研究对象与内容 2. 微观经济学基本假设 (二)宏观经济学研究内容 1. 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与内容 2. 宏观经济学基本假设 (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四)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 经济学的已经方法 2.边际分析法 (四)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3、1. 经济学的产生2. 经济学的与发展 第三节 如何学习经济学 (20分钟)(一)对经济学的基本认识1. 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的经验总结 2. 西方经济学产生与资本主义社会3. 经济学为社会经济服务(二)如何有效地学习经济学 1. 遵循学习顺序 2. 具备图形知识3. 理论联系实际与讨论 三、课堂练习 (10分钟)教学过程见课件课后作业: 思考题:解释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非书面作业形式,下次课提问)学科经济学基础课题第二章 市场运行过程 第一节 需求分析时数2授课班级13人力1班 教学目标及要求:了解需求、需求表和需求曲线的关系,熟悉影响需求的因素,掌握需求定理以及需求量的变动

4、和需求变动的内涵。教学重点:需求定理以及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变动教学难点:需求曲线与需求表之间的关系实验仪器及教具:多媒体教学系统教 学 过 程备 注基本内容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要点: (15分钟)1、 经济学的概念2、 提问:稀缺性为何引起选择?3、经济学的本质引入本节内容二、讲授新课 第一节 需求分析 (55分钟)(一)需求、需求表与需求曲线1、需求(demand)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一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上商品量。一是要有购买愿望- 购买欲望需求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这两个条件缺一都不构成需求 二是要有购买能力- 支付能力(二) 影响需求的因素影响需求的因素很多,有经济

5、因素,也有非经济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商品本身的价格。2、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3、消费者的收入水平。4、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5、人口数量与结构的变动。 6、政府的消费政策。 7、消费者偏好。(三) 需求定理与需求曲线1、需求定理是说明商品本身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关系的理论。其基本内容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本身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即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2、需求函数是用来表示影响需求的因素与需求之间的关系。3、需求曲线是根据需求表画出的,是表示某种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曲线,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四) 需求函

6、数需求函数(demand function)就是表示某一特定时期市场上某种商品的各种可能需求量和决定这些需求量的因素之间的关系。若将影响需求的各种因素作为自变量,把需求作为因变量,那么就可以得到表示它们之间关系的函数,这种函数被称为需求函数。表示为:Qd=f(P,Pr ,Pe ,M,F,t,)(五) 需求量变化和需求变化需求量的变化是指在决定需求量的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只是由于价格的变化而引起的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的变化。需求变化则是指在决定需求量的价格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的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的变化。三、课堂练习 (15分钟)提问:就你在生活中

7、的体验,说明需求曲线以及需求定理 。 四、小结 (3分钟)五、布置课后作业 (2分钟)教学过程见课件课后作业: 影响需求的因素分析学科经济学基础课题第二节 供给分析时数2授课班级13人力1班 教学目标及要求:掌握供给定理,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了解供给、供给表和供给曲线;熟悉影响供给的因素。教学重点:影响供给的因素供给曲线教学难点:供给定理供给量和供给变动实验仪器及教具:多媒体教学系统教 学 过 程备 注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需求分析 (10分钟)1、需求的含义2、需求定理3、需求变动4、需求曲线二、讲授新课 (60分钟)(一) 供给,供给表与供给曲线供给(supply)是指厂商(生产者)在

8、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出卖的商品量。一是要有出售愿望供给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这两个条件缺一都不构成需求。二是要有供应能力(二)影响供给的因素1、时间因素。2、生产成本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情况。3、产品的生产周期的长短。周期短的,厂商可以及时根据市场价格进行调整产量,弹性较大,反之较小。(三) 供给函数供给函数(supply function),就是表示某一特定时期内市场上某种商品的各种可能的供给量和决定这些供给量的因素之间的关系。Qs=F (P, Pr, Pe, C, N,)(四) 供给规律供给定理也被称为供给法则,反映商品本身价格和商品供给量之间的关系。对于正常商品来说,

9、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商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存在着同方向的变动关系,即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这种商品的供给量增加,相反,价格下降时供给量减少。供给定理是说明商品本身价格与其供给量之间关系的理论。其基本内容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成同方向变动,即供给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减少,(图形见下图)。 (五) 供给量的变化和供给变化1、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同一条供给曲线上的移动。2、供给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供给的变动。供给的变动表现为供

10、给曲线的平行移动。三、巩固练习 (15分钟)案例讨论:P26 、 P27 、P28 四、小结 (3分钟)五、布置课后作业 (2分钟)教学过程见课件课后作业: 分析影响供给的各项因素学科经济学基础课题第三节 均衡价格是如何形成的 时数2授课班级13人力1班 教学目标及要求:理解均衡的含义,均衡价格的构成要素,掌握均衡变化以及政府政策对价格的影响。教学重点:均衡的含义及构成要素;均衡变化规律教学难点:均衡的变化实验仪器及教具: 多媒体教学系统教 学 过 程备 注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10分钟)1、供给的含义2、影响供给的因素二、讲授新课 (60分钟)2.3 供求均衡2.3.1 均衡价格需求与供给是

11、共同影响市场但作用方向相反的两种力量。当需求与供给两种力量的作用力相等时,其商品市场就进入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此状态被称为市场均衡.在市场均衡状态下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等,此时的价格称为均衡价格。如果需求函数是Qd=f(P),供给函数是Q,=g(P),那么方程Qd=Q,的解P+就是均衡价格。同理,方程f(P)=g(P+)的解Q就是均衡数量。 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供给和需求曲线,分析价格变动的规律。SP3P1DP2如上图,价格为P2时,需求大于供给,价格会上升,价格为P3时,供给大于需求,价格会下跌。只有价格为P1时供给等于需求,这是市场就处于均衡状态,也称为市场出清。2.3.2均衡变化及供求定理

12、 由于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是在供求双方相等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所以供求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就会随之发生变化。下面是对均衡变化的两种情况的分析: 2.3.3政府政策对于产品价格的影响1、税收的影响税收由消费者和生产者共同承担,其比例取决于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大小。一般地说,需求弹性越大,消费者承担比例越小;供给弹性越大,生产者承担的比例越小。2、支持价格政策支持价格是政府为了扶持某一行业的生产,对该行业产品规定的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低价格。3、限制价格政策限制价格是指政府为了限制某些物品价格上涨或抑制某些产品的生产而规定的低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高价格。三、课堂练习 (15分钟

13、)课堂提问:均衡价格的形成及其变化特点 四、课堂小结 (3分钟)教学过程见课件课后作业: ((2分钟)举例说明现实生活中均衡价格问题学科经济学基础课题第四节 弹性及其运用时数2授课班级13人力1班 教学目标及要求:运用弹性理论,对一般商品销售作出基本的定价策略; 学会判断商品的供需弹性并加以分析。教学重点:运用弹性理论,对一般商品销售作出基本的定价策略; 学会判断商品的供需弹性并加以分析。教学难点:判断商品的供需弹性并加以分析。实验仪器及教具: 多媒体教学系统教 学 过 程备 注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10分钟)1. 均衡价格的含义2. 均衡变化的有何特点二、讲授新课 (60分钟)2.4.1 需

14、求价格弹性1、一般性定义需求的价格弹性在经济学中一般用来衡量需求的数量随商品的价格的变动而变动的情况。假设Q为某个商品的需求,P为该商品的价格,则计算需求的价格弹性Ed为, . 使用微积分: 通常来说,因为商品价格的下跌会导致需求数量的增加,所以一般情况下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为负数。经济学家对此虽有所知,但是除了分析特别情况之外,并不对其感兴趣。注意,公式前的负号除了保证所算出的数字为正,并无其他特别意义。 2、点弹性点弹性就是价格变动无限小时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反应程度。根据数学中求极值的原理,点弹性就是假设价格变量趋向于零,即P趋向于0时的需求弹性。图形计算点弹性,分为两种情况:(1)需求曲

15、线为直线的情况。(2)需求曲线为曲线的情况。3、弧弹性弧弹性就是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弧的弹性。为了消除两点不同取值上的差别,在计算弧弹性时,采取了折中的办法,有两种:(1)中点公式。这是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分别取两点的P和Q的平均数,实际上也就等于两点之间中点的点弹性。(2)低点公式。就是采用价格变动前后P和Q的低值。4、不同弹性的程度对于商品的不同弹性程度,有如下五种形式: (1) Ed1(单位需求价格弹性)。说明需求量变动幅度与价格变动幅度相同。 (2) 1Ed(需求富有弹性)。说明需求量变动幅度大于价格变动幅度(PPQQ。(3) 0Ed1(需求缺乏弹性)。 说明需求量变动幅度小于价格变动

16、幅度(PPQQ)。(4) Ed0(需求完全无弹性)。此时,意味着QQ0。 (5) Ed(需求完全有弹性),此时,PP0。5、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1)产品的性质,一般而言,生活必需的需求弹性较小,奢侈品需求弹性大。 (2)商品代用品的多少,代用品越多,当一种商品价格提高时,消费者就越容易转向其他商品,所以弹性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3)商品用途的广泛性,如果一种商品的用途很广泛,当商品的价格提高之后消费者在各种用途上可以适当地减少需求量,从而弹性越大,反之越小。 (4)商品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当一种商品在消费者预算支出中占很小的部分时,消费者并不大注意其价格的变化。 (5)消费

17、者调整需求量的时间,一般而言,消费者调整需求的时间越短,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小,相反调整时间越长,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大。2.4.2 供给价格弹性1、定义:供给弹性:一般指供给的价格弹性,指的是一种商品或劳务的供给对该商品或劳务的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它等于供给量的相对变化与价格的相对变化之比。ES=(Q/P )( P/Q ) 2、供给弹性的类型:ES1,表示供给量变化的百分率超过价格变化的百分率,被称为供给富有弹性,供给曲线比较平坦;ES1,表示供给量变化的百分率低于价格变化的百分率,被称为供给缺乏弹性,供给曲线比较陡峭;ES=1, ES=, ES=0,分别被称为供给的单一弹性,供给的完全弹性和供给完

18、全无弹性。3、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1)时间因素。当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厂商对产量的调整需要一定的时间。短期内,厂商若要根据商品的涨价及时地增加产量,或者根据商品的降价及时地缩减产量,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相应地,供给弹性比较小。但是长期内,生产规模的扩大与缩小,甚至转产,都是可以实现的,供给量可以对价格变动作出充分的反应,弹性就比较大了。(2)生产成本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如果产量增加只是引起边际成本的轻微的提高,则意味厂商的供给曲线比较平坦,供给弹性可能比较大,反之.,弹性较小(3)产品的生产周期的长短。周期短的,厂商可以及时根据市场价格进行调整产量,弹性较大,反之较小。2.2.6 三、

19、课堂练习 (15分钟)课堂提问:经济生活中存在哪些重要的弹性原理? 四、课堂小结 (3分钟)教学过程见课件课后作业: (2分钟)说明薄利多销与谷贱伤农的经济学原理?(非书面作业,下次上课回答)学科经济学基础课题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 第一节 欲望与效用时数2授课班级13人力1班 教学目标及要求:理解欲望的基本含义和特征,掌握效用、总效用和边际效用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教学重点: 效用的含义及其特征教学难点:效用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实验仪器及教具:多媒体教学系统教 学 过 程备 注一、复习上章的内容 (15分钟)1. 需求分析2. 供给分析3. 价格均衡分析 二、讲授新课 (55分钟)第一节 欲望与效用

20、(一) 欲望与消费者偏好1、欲望的含义欲望就是人们的需要(不是需求),是一种缺乏的感觉与求得满足的愿望。它是一种心理感觉,不足之感与求足之愿缺一不可。2、欲望的特点欲望具有无限性和层次性两个特点。(1)无限性,一种欲望满足之后又会产生新的欲望,人类为了满足自己不断产生,永无止尽的欲望而不断奋斗,欲望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2)消费欲望的层次满足生理需要的欲望。 满足安全需要的欲望。 满足归属和爱的需要的欲望。 满足尊重需要的欲望。满足自我实现需要的欲望。(二) 效用、总效用和边际效用1、效用的概念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和需要的能力和程度。2总效用、边际效用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

21、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假定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为Q,则总效用函数为:TU=f(Q)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增加的;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减少;总效用是边际效用之和。用公式表示二者之间的关系:dTUMU = dQ图3-1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从上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消费者对某种物品消费量的增加,其该物品满足消费者欲望的程度却越来越下降,这种现象普遍存在,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它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

22、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成立的原因,可以作如下解释:(1)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角度由于随着相同消费品的连续增加,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角度讲,从每一单位消费品中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和对重复刺激的反应程度是递减的。(2)从商品的多用途的角度由于在一种商品具有几种用途时,消费者总是将第一单位的消费品用在最重要的用途上,第二单位的消费品用在次重要的用途上,等等。这样,消费品的边际效用随消费品的用途重要性的递减而递减。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决定需求定理:即需求量和价格成反方向变化。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购买商品

23、越多,边际效用越小,商品价格越低;反之,购买商品越少,边际效用越大,商品价格越高。因此,商品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化,这就是需求定理。 三、课堂操练 (15分钟) 举例说明效用的含义四、课堂小结 (3分钟) 教学过程见课件课后作业: (2分钟) 上网收集相关效用的信息学科经济学基础课题第二节 边际效用分析时数2授课班级13人力1班 教学目标及要求: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边际效用和消费者均衡的含义,掌握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深刻内涵。教学重点: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以及消费者均衡教学难点: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以及消费者均衡的实际运用实验仪器及教具: 多媒体教学系统教 学 过 程备 注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24、 (10分钟)1. 欲望的含义及其特征2. 效用的含义及其分类3. 效用分析二、讲授新课 (60分钟)(一)基数效用论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可以具体衡量并加总求和,具体的效用量之间的比较是有意义的。表示效用大小的计量单位被称作效用单位。(二)消费者均衡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当消费者选择商品组合获取了最大的效用满足,并将保持这种状态不变时,称消费者处于均衡状态,简称为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是指在既定收人和各种商品价格的限制下选购一定数量的各种商品,以达到最满意的程度,称为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是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核心。实现消费者均衡的假设条件(1)偏好既定(2)收入既定(3)价格既

25、定(4)均衡位置把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预算线必定与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如下图所示:消费者均衡曲线图限制条件(1)两种商品消费均衡的文字表述 (2)两种商品消费均衡数学公式 Px*Qx+Py*Qy=M(1) MUx/Px=MUy/Py=MUm(2) (3)多种商品消费均衡数学公式 如果消费者所消费的不是两种物品,而是多种物品,设各种物品的价格为P1,P2,P3,Pn,购买量为Q1,Q2,Q3,Qn,各种物品的边际效用为MU1,MU2,MUn,则可以把消费者均衡实现的条件写为: P1*Q1+P2*Q2+Pn*Qn=M(1) MU1P1MU2

26、P2MUn/Pn(2)(三)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衡量消费者福利的重要指标,被广泛地作为一种分析工具来应用。1、消费者剩余的概念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所获得的总效用与他为此所花费的货币的总效用的差额。简言之,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对一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消费者总剩余可以用需求曲线下方,价格线上方和价格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表示。如图以OQ代表商品数量,OP代表商品价格,PQ代表需求曲线,则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时所获得的消费者剩余为图中的灰色面积。 由上图可见: 第一,如果价格上升,则消费者剩余下降,反之,如果价格下降,则消费者剩余上升; 第二,如果需求

27、曲线是平的,则消费者剩余为0。 消费者剩余概念的提出目的是告诉我们每一个消费者:我们的付出总是少于我们的所获。我们总是在交易当中获取额外的利益,我们社会的总福利总是在交易当中不断增长。消费者剩余的计算公式消费者剩余需求价格实际价格在理解消费者剩余时要注意两点: 第一,消费者剩余并不是实际收入的增加,只是一种心理感觉。 第二,生活必需品的消费者剩余大。因为消费者对此类物品的效用评价高,愿意付出的价格也高,但此类物品的市场价格一般并不高。 2、影响消费者剩余的主要因素(1)垄断对消费者剩余的影响 (2)政府规制对消费者剩余的影响 (3)寻租对消费者剩余的影响 (4)税收对消费者剩余的影响 (5)国

28、际贸易和关税对消费者剩余的影响 三、课堂操练-案例分析P54和 P55 (15分钟)四、课堂小结 (3分钟)教学过程见课件课后作业: (2分钟)边际效用递减对日常生活的启示?(非书面作业,下次课堂回答)学科经济学基础课题第三节 无差异曲线分析 时数2授课班级13人力1班 教学目标及要求:了解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的含义,理解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和消费者均衡的内涵。教学重点:无差异曲线和消费者均衡的用途 教学难点:用图表分析无差异曲线和消费者均衡实验仪器及教具: 多媒体教学系统教 学 过 程备 注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15分钟)1. 消费者剩余2. 消费者均衡3. 边际效用递减二、新课讲授 (55分钟)

29、(一) 无差异曲线1、定义-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或者说,它是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与无差异曲线相对应的效用函数为:其中,X1和X2分别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U是常数,表示某个效用水平。这里的U只表示某一个效用水平,而不在乎其具体数值的大小。如上图所示,无差异曲线U上的A、B、C和D点所代表的苹果和梨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该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水平都是相等的。 2、特征(1)同一坐标平面上有许多条无差异曲线,位置较低的无差异曲线代表较低的效用水平,反之,位置较高的无差异曲线代表较高的效用水平。(2)任何两条

30、无差异曲线永远不会相交。(3)无差异曲线是一条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的曲线(4)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5)无差异曲线基本原则也适用于分析多种商品的消费选择(二) 边际替代率1、边际替代率概念在维持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消费时所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以RCS代表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各为商品1和商品2的变化量,则商品1对商品2的边际替代率为:2、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即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是递减的。例如:在上例中,随着消费者对苹果的消

31、费量的连续等量的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苹果所需放弃的梨的消费量是递减的。(三)预算线及其变动1、预算线的概念预算线又称为预算约束线、消费可能线或价格线,表示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预算线方程为:或 (四)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在既定的预算线与尽可能高的无差异曲线相切的点达到均衡。这一点所代表的商品组合是既定收入条件下能给消费者带来最高效用水平的商品组合。图形如下:D点即是消费者均衡点,此时预算线与尽可能高的无差异曲线相切。QYQX预算线U2U3U1BACDE三、课堂讨论 (15分钟)案例分析: P60案例2四、课堂小结 (3

32、分钟)教学过程见课件课后作业: (2分钟)P60能力训练学科经济学基础课题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 第一节 企业组织 第二节 生产函数时数2授课班级13人力1班 教学目标及要求: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企业的组织形式,熟悉企业的本质和目标,掌握生产要素和生产函数。教学重点:生产要素生产函数教学难点:生产函数的本质实验仪器及教具: 多媒体教学系统教 学 过 程备 注一、复习上章课内容 (15分钟)1. 对上章内容进行提问2. 案例分析 二、新课讲授 (60分钟)第一节 企业组织(一)企业的组织形式1. 业主制2. 合伙制3. 公司制(二)企业的本质和目标1. 企业的本质2. 企业的目标(1) 最

33、求利润最大化(2) 市场份额最大化第二节 生产函数(一)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指进行物质生产所必需的一切要素及其环境条件。一般而言,生产要素至少包括人的要素、物的要素及其结合因素,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之所以是物质资料生产的最基本要素,是因为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它们始终是生产不可缺少的要素,前者是生产的人身条件,后者是生产的物质条件。1. 劳动2. 资本3. 土地4. 企业家才能(二)生产函数1. 生产函数的概念就是一定技术条件下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在处理实际的经济问题时,生产函数不仅是表示投入与产出之间关系的对应,更是一种生产技术的制约。2. 生产函数方程式 生产函数:每个时期各种投入要素的使用量

34、,与利用这些投入所能生产某种商品的最大数量之间的关系。生产函数表明了厂商所受到的技术约束。 Q= f(L,K,N,E) 式中,各变量分别代表产量、投入的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 其中N是固定的,E难以估算,所以一般的简化为: Q = f(L、K)3.常见的生产函数 固定替代比例生产函数 固定替代比例生产函数是指在每一产量水平上任何两种要素之间的替代比例都是固定的。 函数的通常形式是 Q=aL+bK , 其中 Q是产量,L、K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常数a、b0。 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也被称为里昂剔夫生产函数) 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是指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任何一对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

35、。 函数的通常形式为 Q=min cL,dK ,其中Q是产量,L、K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常数c、d0。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由数学家柯布(C.W.Cobb)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Paul H. Douglas)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来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被认为是一种很有用的生产函数,因为该函数以其简单的形式具备了经济学家所关心一些性质,它在经济理论的分析和应用中都具有一定意义。 函数的通常形式是 Q=ALK,其中A、为三个参数,且 0、1。4. 特点 生产函数反映的是在既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数量关系。如果技术条件改变,必然会产生新的生产函数。 生产函

36、数反映的是某一特定要素投入组合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能且只能产生的最大产出。 5. 分类生产函数分一种可变投入生产函数和多种可变投入生产函数。 一种可变投入生产函数 对既定产品,技术条件不变、固定投入(通常是资本)一定、一种可变动投入(通常是劳动) 与可能生产的最大产量间的关系,通常又称作短期生产函数。 多种可变投入生产函数 在考察时间足够长时, 可能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投入都可以变动、甚至所有的投入都可以变动,通常称为长期生产函数。 三、课堂操练 (10分钟) 讨论67页的阅读资料四、课堂小结 (3分钟)教学过程见课件课后作业: (2分钟)生产包括哪些要素?学科经济学基础课题第三节 短期生产理论 第四

37、节 长期生产函数时数2授课班级13人力1班 教学目标及要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关系与一种生产要素折最优投入; 运用长期生产理论, 分析和解释一些企业规模扩大而一些规模缩小的原因。教学重点:长期厂商最佳投入组合理论减员增效的原因教学难点:减员增效的原因长期生产组合实验仪器及教具: 多媒体教学系统教 学 过 程备 注一、复习上次课内容 (10分钟)1. 企业组织有哪些形式以及他的本质是什么?2. 生产包括哪些要素二、讲授新课 (65分钟)第三节 短期生产理论(一)短期生产函数 在生产函数 Qf(L、K)中,假定资本投入量不变,用 表示,劳动投入量可变,用L表示,

38、则得到短期生产函数,可以写为: Qf(L、 ) 这就是通常采用的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也被称为短期生产函数。它表示在短期内产量随着一种可变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变化而变化。 2、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1)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概念 根据短期生产函数Qf(L、 ),可以得到劳动的总产量、劳动的平均产量和劳动的边际产量的概念。 劳动的总产量TPL指与一定的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相对应的最大产量,写为: TPLf(L、 )(2) 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 3、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对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来说,边际产量表现出的先上升而最终下降的规律。 边

39、际报酬递减规律成立的原因在于: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不变要素投入和可变要素投入之间存在着一个最佳组合比例。由于不变要素投入量总是存在的,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逐渐增加,生产要素的组合逐渐接近最佳组合比例,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递增。生产要素的组合达到最佳组合比例时,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此后,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继续增加,生产要素的组合逐渐偏离最佳组合比例,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递减。第四节 长期生产理论(一)长期生产函数 在长期内,所有的生产要素投入量都是可变的,多种可变生产要素的长期生产函数可写为:Q=f(X1,X1,Xn) 其中,Q代表产量,Xi(i=1,2,n)代表第i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

40、。该生产函数表示:长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由n种可变生产要素投入量的一定组合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 假定只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可变生产要素,则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长期生产函数可以写为:Q=f(L,K)其中,Q表示产量,L表示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K表示可变要素资本的投入量。 (二)等产量曲线及其特征1、等产量曲线的定义 生产理论中的等产量曲线与前面已经学习过的效用论中的无差异曲线很相似。 等产量曲线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以Q表示既定的产量水平,则与等产量曲线相对应的生产函数为: Qf(L、K) 2、等产量线的特征 (1)等产量线是一条向右下

41、方倾斜的线,其斜率为负值。表明在生产者的资源与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为了达到相同的产量,在增加一种生产要素投入时,可以减少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两种资源之间存在着相互替代的关系。 (2)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线。不同的等产量线代表不同的产量水平,并且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线所代表的产量水平越高,离原点越近的等产量线所代表的产量水平越低。 (3)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等产量线不能相交,若相交,在交点上两条等产量线代表了相同的产量,与第二特征相矛盾。 (4)等产量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这是由资源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所决定的。 (三)边际技术替代率1、边际技术替代率的概念 边际技术替代率

42、是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量。 以RTS代表边际技术替代率, 、 各为资本投入的变化量和劳动投入的变化量,则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为: 在通常情况下,由于劳动和资本的变化量成反方向变动,为使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正值以便于比较,在公式中加了一个负号。 当 时,则有: 2、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是指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的原因解释为:以劳动对资本的替代为例,随着劳动对资本的不断替代,劳动的边际产量逐渐

43、下降,而资本的边际产量逐渐上升。作为逐渐下降的劳动的边际产量与逐渐上升的资本的边际产量之比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递减的。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了等产量曲线一般是凸向原点的。但是,等产量曲线也存在着如下特殊情况: (1)完全替代 完全替代指两种生产要素之间完全可以替代,边际技术替代率不变。等产量曲线为一条直线。 比如:乐器的制造,可以完全由机器制作,也可以由技艺高超的工匠借助少量的工具完成。 (2)完全不能替代 完全不能替代指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比例是固定的,不存在替代关系,即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等产量曲线为一条直角型的折线。 4、生产的经济区域 生产的经济区域为脊线OE和OF以内的区域。脊线

44、OE和OF以内的区域的等产量曲线的斜率为负值,表示:可通过对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相互替代,来生产某一既定的产量水平。 生产的不经济区域为脊线OF以下和脊线OE以上的区域。脊线OF以下和脊线OE以上的区域的等产量曲线的斜率为正值,表示: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都同时增加,也只能维持某一既定的产量水平。三、课堂操练 (10分钟) 教材71页和78页的阅读资料四、课堂小结 (3分钟)教学过程见课件课后作业: (2分钟)短期生产函数和长期生产函数的特点分析学科经济学基础课题第五节 规模收益和范围经济 时数2授课班级13人力1班 教学目标及要求:通过本节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概念, 运用此理

45、论解释当前企业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 规模收益和范围经济的实际运用教学难点:规模收益和范围经济的实际运用实验仪器及教具: 多媒体教学系统教 学 过 程备 注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15分钟)1. 短期生产函数理论分析2. 长期生产理论分析二、新课讲授 (50分钟)(一)规模收益1、 定义规模收益也称规模报酬,是指在技术水平和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当所有要素都按同一比例变动时,产量(即收益)变动的状态。规模报酬分析的是企业的生产规模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通常以全部生产要素都以相同比例发生变化来定义企业的生产规模变化。相应,规模报酬变化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

46、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2、规模报酬变化(1)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递增指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的比例。产生规模报酬递增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所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2)规模报酬不变规模报酬不变指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的比例。(3)规模报酬递减规模报酬递减指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各种生产要素的比例。产生规模报酬递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生产规模过大,使生产的各方面难以协调,从而降低了生产效率。规模报酬变化一般呈现出如下规律:当企业从最初很小的生产规模开始逐步扩大时,面临的是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在企业得到了由生产规模扩大所带来的产量递增的全部好处后,一般会继续扩大生产规模

47、,将生产保持在规模报酬不变阶段。规模报酬不变阶段可能会比较长。此后,企业若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将进入规模报酬递减阶段。(二)范围经济三、课堂习题 (25分钟)案例分析 81页案例-专业化和规模化四、课堂小结 (3分钟)教学过程见课件课后作业: 教材81页- 能力训练学科经济学基础课题第五章 企业成本与收益 第一节 成本与成本函数 第二节 短期成本分析 时数授课班级13人力1班 教学目标及要求:通过本此课的学习,理解总成本平均成本边际成本机会成本等的概念,掌握短期成本的分类和短期中可变成本平均成本边际成本的关系。教学重点:短期中可变成本平均成本边际成本的关系教学难点:分析企业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的构

48、成实验仪器及教具:多媒体教学系统教 学 过 程备 注一、复习上次课内容 (10分钟)1. 什么是规模收益?2. 范围经济是何意思?二、讲授新课 (65分钟) 第一节 成本和成本函数(一) 成本的概念1、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与会计成本 企业生产与经营中的各种实际支出称为会计成本,因为这些支出一笔一笔地记在会计帐簿中,所以,称为会计成本。同时,因为这些支出是过去的支出,所以也称为历史成本;这种成本在企业中是显而易见的,称为显性成本。2、显成本和隐成本(1)显成本(Explicit Cost):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即会计成本)(2)

49、隐成本(Implicit Cost):是指厂商在生产过程中或经营活动中所使用的自己所拥有的投入物的价值。机会成本(总成本、生产成本)=显成本+隐成本3、固定成本、可变成本、沉没成本生产成本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1)凡是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的成本就是可变成本。(2)凡是不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的成本就是固定成本。(3)沉没成本是指已经发生和支出,并且无法收回的成本。4、个体成本(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1)社会成本:是从社会整体来看待的成本,它是机会成本。(2)私人成本:是个人活动由他本人承担的成本。(二)成本函数:表示在一定时间内,在技术水平和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成本与产量之间依存关系的函数表示。 假定 : Q=f(L,K) 生产函数 C=wL+vK 成本方程成本函数 C=C(Q)第二节 短期成本分析(一)短期成本分类(二)各类短期成本的变动规律及其关系三、课堂操练 (10分钟)教材90页的 阅读资料分析四、课堂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