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保护毕业设计论文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4097495 上传时间:2021-10-20 格式:DOC 页数:71 大小:11.0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变压器保护毕业设计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变压器保护毕业设计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变压器保护毕业设计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资源描述:

《变压器保护毕业设计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压器保护毕业设计论文(7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广西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摘 要摘 要变压器作为联系不同电压等级网络的设备,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元件。变压器的安全运行关系到整个电力系统供电的可靠性。随着变压器电压等级和容量的提高,变压器本身也越来越贵重。因此变压器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能够快速准确的切除变压器故障,使损失降低到最小,同时又要保证有足够的可靠性,就成了变压器保护的主要问题。本文就此问题对当前变压器出现的各种故障及相应的保护原理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变压器保护装置进行了简单设计。该设计的硬件部分以ATmega16为系统的核心,通过对温度、电压及电流进行数据采集并送入信号处理电路,从而准确地得到控制系统可以识别的数字信号。该

2、设计的软件部分介绍了三种AVR单片机的应用软件,并对系统的主要流程作出了说明,讲述了单片机如何对处理得到的数字信号进行监视、判断处理,及时对各种保护装置发出声光报警或跳闸信号,进而更好地提高变压器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确实做好变压器保护工作。关键字: 变压器保护 微机保护 单片机 差动保护VIII广西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AbstractApplications of Single chip in Transformer ProtectionAbstractAs the equipment contacts various voltage grade networks, the transform

3、er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elements in the electrical power system. The transformer running whether in security has relation to the reliability of whole electrical power system. With transformer voltage grade and capacity increase year after year, the transformer more and more expensive. Thus transf

4、ormer protects bulk more important. In order to reduce the losses to the minimum and ensure there is sufficient reliability, how to clear the transformer faults quickly and accurately becomes the main problem of transformer protection.On this issue, the paper gives a brief analysis to the faults of

5、transformer and the corresponding protection principle. And on the basis of this, carry out a simple design of transformer protective device. The design of hardware takes ATmega16 as the core, collecting the temperature, voltage and current and sending to signal processing circuit to obtain the digi

6、tal signal that control system can identify accurately. The design of software introduces three kinds of application software and shows the main flow chart of the system, explains how the SCM to monitor and judge the digital signals had handled, send sound and light alarm or tripping signal to the p

7、rotective device promptly, which serves to improve the operation of the transformer safely and reliability better, really do a good job on transformer protection.Keywords: transformer protection microcomputer-based protection SCM differential protection 广西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目 录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在导师

8、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 日期: 毕业论文(设计)授权使用说明本论文(设计)作者完全了解*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设计)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论文(设计)并向相关部门送交论文(设计)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论文(设计)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设计)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的论文(设计)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

9、期: 日期: 注 意 事 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 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4.文字、图表要求: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

10、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3)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5.装订顺序1)设计(论文)2)附件: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3)其它目 录第一章 绪论11.1 课题背景及意义11.2 变压器微机保护的发展及现状21.3 论文的主要工作3第二章 变压器故障分析42.1 变压器的基本原理及分类42.2 变压器的基本结构52.3 变压器故障类型及不正常运行状态62.4

11、 变压器保护配置原则6第三章 变压器保护原理分析83.1 变压器保护的基本要求83.2 变压器保护原理分析93.2.1 变压器瓦斯保护93.2.2 变压器电流速断保护103.2.3 变压器差动保护113.2.4 变压器相间短路后备保护123.2.5 变压器零序电流保护14第四章 变压器保护装置的硬件设计154.1 微机保护的基本原理及其特点154.2 微机保护装置的构成154.3 变压器保护装置主系统的硬件设计164.3.1 ATmega16微处理器174.3.2 多路模拟开关CD4051184.3.3 温度采集系统204.3.4 电压电流采集系统214.3.5 采样保持电路274.3.6 A

12、DC转换原理284.3.7 整流电路294.3.8 输入/输出通道314.4 人机交互部分324.4.1 LED显示324.4.2 键盘输入334.5 系统的外围电路334.5.1 电源转换电路334.5.2 通信接口344.5.3 其他外围电路35第五章 变压器保护装置的软件设计365.1 AVR单片机开发工具365.1.1 AVR程序下载和集成开发环境365.1.2 AVR编译器和集成开发环境375.2 变压器保护装置软件设计385.2.1 键盘控制设计405.2.2 数据转换设计415.2.3 数据处理设计42第六章 系统抗干扰技术466.1 硬件抗干扰技术466.2 软件抗干扰技术47

13、总 结50参考文献51致 谢53附录54广西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第一章 绪论第一章 绪论1.1 课题背景及意义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极其重要的电气设备,作为电能传送的枢纽,它在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配电等各个环节中广泛使用,且造价昂贵。而且一旦变压器因故障而遭到破坏,其检修难度大、周期长,将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因而要求其性能好,运行安全可靠。虽然相对于输电线路和发电机来说,变压器的故障是比较少的,因为它无旋转部件,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性高,但是由于变压器停电的机会很少,而且绝大部分安装在室外,受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大;另外变压器时刻受到外接负荷的影响,特别是受电力系统短路故障的威胁较大,因而在实际

14、运行中变压器仍有可能发生各种类型的故障和不正常运行情况。因此必须根据变压器的容量和重要程度并考虑到可能发生的各种类型的故障和不正常工作的情况,装设性能良好、工作可靠的继电保护装置。2001年5月于南京召开全国电网调度工作会议,会上公布了“九五”期间我国继电保护的运行统计资料,220kV、330kV和500kV系统保护,正确动作率高达98.5%以上,但主设备保护的运行情况却相差甚远,100MW及以上发电机保护正确动作率为97.05%,220kV及以上变压器保护的正确动作率只有77.33%。特别应该指出,作为新发展的微机保护的正确动作率分别为:220kV及以上系统保护 99.33%100MW及以上

15、发电机保护 98.2%220kV及以上变压器保护 68.96%我国继电保护的运行统计资料表明,2002年全国220kV以上变压器保护正确动作率为74.77,仍远远低于系统保护的正确动作率99.09,其中220kV变压器匝间故障率占本体故障率的20.83,500kV则为42.86,由此可见对于变压器保护动作的正确率急需提高,对于变压器保护装置及技术的改进与完善成为当前社会亟需解决的问题。631.2 变压器微机保护的发展及现状变压器微机保护的研究始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20世纪70 年代国外就开始了用计算机实现发电机和变压器个别保护的研究。1969年Rockerfeller首次提出数字式变压器

16、保护的概念,揭开了数字式变压器保护研究的序幕,使对变压器的保护进入微机化时代,之后,O.P Malik和Degens也对变压器保护的数字处理和数字滤波做出了研究。1972年Syskes等人发表了计算机式的变压器谐波制动保护,为微机元件保护在原理及算法上奠定了理论基础。随着微型计算机飞速发展及应用微机保护进入了实用性阶段。从80年代起,国外开始研制变压器整套微机保护。1990年,波兰人Korbasiewcz发表了发电机变压器组微机保护系统的文章。同年,印度Verma等人也发表了变压器全套微机保护的研究成果。我国研制微机元件保护是从80 年代初开始的,1988 年以后有许多企业单位研制成功了变压器

17、微机保护装置,大型机组保护的微机化发展方向在我国已逐渐被普遍接受。未来的继电保护技术向计算机,网络化,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和人工智能化方向发展。当前,我国电力工业持续、快速发展,市场化改革在探索中前进,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网大格局正在形成的过程中。随着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大型变压器在电力系统中的数量越来越多,其保护的可靠性要求也非常高,而实际运行中,变压器保护动作的可靠性并不是很高,且有时候会出现一些原因不明的误动,对电力系统带来严重后果;同时电网电压等级的提高,以及变压器容量的增大,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使用,高电压、大电流电力电子器件的使用,给变压器的保护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

18、对于变压器的继电保护技术更需完善和发展,以此来保证其快速性、灵敏性、选择性等指标,确保电力系统稳定可靠地运行。(一)国内外变压器微机保护现状分析目前国内外生产变压器微机保护的厂家很多,就主保护而言,国外保护装置基本是以二次谐波制动为主的比率差动保护,而国内则以二次谐波制动和间断角两种原理为主导,以波形对称原理为补充的格局正在形成。国内外微机变压器保护装置主要分为下述两类:1. 变压器微机保护装置同时实现变压器的主保护和后备保护;2. 只实现变压器的主保护,同时采用独立的变压器后备保护。(二)国内外变压器保护装置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1. 对于变压器,可供选择的主保护原理有带二次谐波制动特性、间断角

19、原理和波形对称原理的比率差动保护。这三种变压器主保护均是利用鉴别变压器励磁涌流的特征来对差动保护实现制动,保护装置出现误动的几率较大。对于比率差动保护,其运行经验尚未成熟。2. 当变压器保护应用于低压侧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系统时,由于低压CT三相零序分量的存在,使差动保护定值提高,灵敏度降低。3. 由于变压器主保护装置及后备保护装置模拟量输入口的限制,对于变压器三侧多开关接线,存在局限性。4. 由于有载调压变压器的广泛使用,目前的保护装置尚无跟踪有载开关位置,这将造成变压器正常工况下环流增大,使保护灵敏度降低。1.3 论文的主要工作论文全面阐述了变压器保护的各种故障和不正常工作状态,变压器保护的

20、基本要求和配置情况;论述了变压器保护的基本原理,包括变压器差动保护和后备保护。本论文在第一章先概述了变压器保护的背景及意义,明确了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接下来在第二章对变压器的故障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列出根据要求所应装设的保护配置。在此基础上,在第三章阐述了变压器的各种保护原理,包含其主保护和后备保护。在了解了变压器保护的各种基本知识以后,开始对保护装置进行硬件及软件设计。在第四章,讲述了采用ATmega16单片机为核心所设计的变压器保护装置及其硬件构成,并介绍了对温度、电压及电流这三个判断量的数据采集以及相应的信号处理电路。对于保护装置的软件设计,本论文介绍了一种AVR单片机基于C语言的编译器和

21、集成环境,在此环境下对ATmega16进行编译、开发,实现对保护装置状态的显示及对其的控制。最后对论文作一个全文总结。广西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第二章 变压器故障分析第二章 变压器故障分析2.1 变压器的基本原理及分类(一) 变压器的基本原理变压器是一种静止的电气设备,其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以交变磁场为媒介,把线圈从电源吸收的某一种电压的交流电能转变成频率相同的另一种电压的交流电能,再由另一线圈向负载提供。变压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图如图2-1所示。图2-1 变压器基本工作原理图当一个正弦交流电压加在初级线圈两端时,导线中就有交变电流并产生交变磁通,沿着铁芯穿过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形成闭合的磁路。在次级线圈

22、中感应出互感电势,同时也会在初级线圈上感应出一个自感电势,的方向与所加电压的方向相反而幅度相近,从而限制了的大小。为了保持磁通的存在就需要有一定的电能消耗,并且变压器本身也有一定的损耗,尽管此时初级线圈没接负载,而初级线圈中仍有一定的电流,这个电流我们称为“空载电流”。如果变压器次级接上负载,次级线圈就产生电流,并因此而产生磁通,的方向与相反,起了互相抵消的作用,是铁芯中总的磁通量有所减少,从而使初级自感电势减少,其结果使增大,可见初级电流与次级负载有密切关系。当次级负载电流加大时,增加,也增加,并且增加部分正好补充了被所抵消的那部分磁通,以保持铁芯里总磁通量不变。如果不考虑变压器的损耗,可以

23、认为一个理想的变压器,次级负载消耗的电功率也就是初级从电源取得的电功率。变压器能根据需要通过改变次级线圈而改变次级电压,但是不能改变允许负载消耗的功率。(二) 变压器的分类变压器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但就其工作原理而言,都是按照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一般情况下,常用变压器的分类可归类如下:1. 按用途分:电力变压器、试验变压器、仪用变压器及特殊用途的变压器。2. 按相数分:单相变压器、三相变压器。3. 按绕组形式分:自耦变压器、双绕组变压器、三绕组变压器。4. 按铁芯形式分:芯式变压器、壳式变压器。5. 按冷却方式分:油浸式变压器、干式变压器、充气式变压器及蒸发冷却变压器。2.2 变压器的基本结构

24、电力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包括铁芯和一、二次(或一、二、三次)绕组两部分。以油浸式电力变压器为例说明变压器的基本结构。油浸式变压器由三相一、二次绕组,铁芯、油箱、底座、高低压套管、引线、散热器(或冷却器)、净油器、储油柜、安全气道、以及温度计、分接开关和气体继电器等组成。铁芯构成了磁路,线圈套在铁芯上。线圈由导线绕制而成,绕组是指与电源(或负载)相接的线圈或线圈的组合,即绕组是由线圈组成。通常把铁芯和绕组合在一起称为变压器的器身,是变压器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变压器器身放置在油箱内,油箱起机械支撑、冷却散热和保护作用。油箱内充满了变压器油,变压器油既是冷却介质,同时也起绝缘作用。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

25、各种损耗最终转变为热量,热量传给变压器油,再传给油箱壁向外散出。变压器油箱上装有许多油管,在变压器内部,热油上升,再由油管往下流,这实际上相当于增加了油箱壁的散热面积和散热能力。绝缘套管主要是起绝缘作用,使变压器绕组的引出线与油箱妥善绝缘。2.3 变压器故障类型及不正常运行状态研究变压器保护,首先就要分析变压器可能发生的故障和异常情况。电力变压器的故障类型和不正常运行状态如下1:(一) 变压器故障:变压器故障可分为内部故障和外部故障两类。1. 内部故障内部故障主要包括变压器绕组的相间短路、匝间短路和中性点接地系统绕组的接地短路等。这些故障危害很大,因为短路电流产生的高温电弧不仅会烧坏绕组的绝缘

26、和铁心,还会使绝缘材料和变压器油受热分解会产生大量的气体,有可能使变压器油箱局部变形、破裂,甚至引起变压器油箱的爆炸。因此,当变压器发生内部故障时,必须迅速将变压器切除。2. 外部故障变压器最常见的外部故障主要是变压器套管和引出线上发生的相间短路或接地(对变压器外壳)短路。发生这类故障时也应迅速切除变压器,以尽量减小短路电流对变压器的冲击。(二) 变压器不正常工作状态:变压器不正常工作状态主要表现为:1. 外部短路引起的过电流。2. 过负荷。3. 油箱漏油造成的油面降低。4. 变压器中性点电压升高或外部电压过高或频率降低等引起的过励磁。2.4 变压器保护配置原则为了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

27、根据上述可能发生的故障及不正常工作情况,变压器一般应装设下列保护装置2。(1)瓦斯保护用来防御变压器的内部故障及油面降低。容量在800kVA及以上的油浸式变压器和400kVA及以上的车间内变压器一般都应装设瓦斯保护。其中轻瓦斯动作于预告信号,重瓦斯动作于跳开各电源侧断路器。(2)纵联差动保护或电流速断保护用来反应变压器绕组、套管及引出线发生的短路故障。容量在10000kVA以上单台运行的变压器、发电厂用工作变压和工业企业中的重要变压器和容量在6300kVA以下并列运行的变压器以及发电厂备用变压器,一般装设纵联差动保护(一种对容量较大的变压器的保护方式)。上述容量以下的变压器,当后备保护的动作时

28、限大于0.5s时,一般应采用电流速断保护。但是对于容量在2000kVA以上的变压器,当电流速断保护的灵敏度不满足要求时,应装设纵联差动保护。(3)相间短路的后备保护用来反应外部相间短路引起的变压器过电流,同时作为瓦斯保护和差动保护(或电流速断保护)的后备保护。(4)过负荷保护用来反应变压器因过负荷而引起的过电流。对于0.4MVA及以上的变压器,当数台并列运行或单独运行并作为其它负荷的备用电源时,应装设过负荷保护。(5)零序保护用来反应变压器高压绕组及引出线和相邻元件(母线和线路)的接地短路。(6)变压器过励磁保护反应变压器的过励磁,保护装置动作于信号或跳开断路器。(7)其它非电量保护。对变压器

29、温度及油箱内压力升高和冷却系统的故障,应装设可作用于信号或跳闸的非电量保护。广西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第三章 变压器保护原理分析第三章 变压器保护原理分析3.1 变压器保护的基本要求为了保证系统能安全、可靠的运行,对继电保护提出了四个基本要求,它们分别是:1. 选择性;2. 速动性;3. 灵敏性;4. 可靠性。除了满足上述的四个基本要求外,对继电保护装置还要求投资少,便于调试和运行维护,并尽可能满足用电设备运行的条件。变压器是电力系统的重要设备之一,它的可靠运行对输电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具有重大意义。为保证系统和变压器安全运行,减少事故损失,大型变压器的继电保护还应满足如下要求:1. 高灵敏度要求

30、能灵敏动作于匝间短路故障,同时亦能灵敏动作于内部高电阻接地故障。2. 高速度对于接于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线路的变压器,当发生内部故障时,由于谐振会产生谐波电流,可能引起谐波制动的差动保护延缓动作,需要采取有效的加速措施或寻求鉴别励磁涌流的新原理和新方法。3. 有效地对付过励磁大型变压器的工作磁密通常取得较高,过压或频率降低,励磁电流会激增。此时一方面要求差动保护不能误动,另一方面为防止励磁电流过大使变压器发热烧损,需要装设满足过励磁倍数要求和具有反时限特性并能计及过热积累效应的过励磁保护。根据继电保护配置原则,变压器应装设主保护和后备保护。当主保护或有关断路器拒动时,后备保护装置应为被保护设备或相

31、邻设备提供后备保护作用。后备保护的保护区比主保护大,动作速度较慢,一般以过电流保护为主,配以其他电气量作为辅助判据,保护要求较主保护低。下面就变压器的各种保护进行简单的介绍。3.2 变压器保护原理分析3.2.1 变压器瓦斯保护瓦斯保护,又称为气体继电保护,是保护油浸式变压器内部故障的一种基本保护装置,是变压器的主保护之一,是应对变压器内部故障的最有效、最灵敏的保护装置3。瓦斯保护的原理接线图如图3-1所示。图3-1 瓦斯保护原理接线图变压器瓦斯保护动作后,运行人员应立即对变压器进行检查,查明原因,可在气体继电器顶部打开放气阀,用干净的玻璃瓶收集蓄积的气体(注意:人体不得靠近带电部分),通过分析

32、气体性质可判断出发生故障的原因和处理要求。瓦斯保护只能反应变压器油箱内部的故障,而对变压器外部端子上的故障情况则无法反应。因此,除了设置瓦斯保护外,还需设置过流、速断或差动等保护。3.2.2 变压器电流速断保护对于小容量的变压器可以在电源侧装设电流速断保护,作为电源侧绕组、套管及引出线故障的主要保护,并用过电流保护作为变压器内部故障的后备保护3。图3-2为变压器电流速断保护的原理接线图,电流互感器装设于电源侧。电源侧为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时,保护采用完全星形接线方式,电源侧为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电抗器接地的系统时,则采用两项不完全星形接线。图3-2 变压器电流速断保护原理接线图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

33、按躲过变压器外部故障(如k1点)的最大短路电流整定,即 (3-1)式中为k1点短路时流过保护的最大三相短路电流;为可靠系数,取1.21.3。变压器电流速断保护的灵敏系数按保护安装处(k2点)的最小运行方式下两相短路电流效验,即 (3-2)电流速断保护的优点是接线简单,动作迅速。但是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范围小,有死区,不能保护变压器的全部绕组。为了弥补死区得不到保护的缺点,速断保护使用时要配备带时限的过电流保护。3.2.3 变压器差动保护变压器的差动保护,主要用来保护变压器内部以及引出线和绝缘套管的相间短路,并且也可以用来保护变压器内的匝间短路,其保护区在变压器一、二次侧所装电流互感器之间4。图3

34、-3为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单相原理电路图。图3-3 变压器纵联差动保护的单相原理电路变压器差动保护的保护范围是变压器两侧电流互感器安装地点之间的区域。它可以保护变压器内部及两侧绝缘套管和引出线上的相间短路,保护反应灵敏,动作无限时。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动作电流应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 应躲过变压器差动保护区外短路时出现的最大不平衡电流,即 (3-3)式中,为可靠系数,可取1.3。2) 应躲过变压器励磁涌流,即 (3-4)式中,为变压器额定一次电流,为可靠系数,可取1.31.5。在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断线且变压器处于最大负荷时,差动保护不应误动,因此 (3-5)式中,为最大负荷电流,取(1.21.3),为

35、可靠系数,可取1.3。3.2.4 变压器相间短路后备保护变压器相间短路的后备保护既是差动保护和瓦斯保护的后备保护,又是相邻母线或线路的后备保护。1. 变压器的过电流保护对于单侧电源的变压器,过电流保护装置的电流互感器安装在电源侧,保护动作时切除变压器各侧开关1。变压器过电流保护的原理接线图如图3-4所示。变压器过电流保护继电器的动作电流为 (3-6)式中,为变压器一次侧额定电流;可靠系数、接线系数、返回系数与线路过电流保护相同;为电流互感器的变比。变压器过电流保护的灵敏度按下式校验: (3-7)式中,为变压器二次侧在系统最小运行方式下,发生两相短路时一次侧的穿越电流。图3-4 变压器过电流保护

36、装置原理接线图2. 变压器的过负荷保护变压器的过负荷保护是用来反应变压器正常运行时出现的过负荷情况,只在变压器确有过负荷可能的情况下才予以装设,一般动作于信号4。变压器的过负荷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三相对称的,因此过负荷保护只需要在一相上装一个电流继电器。过负荷时,电流继电器动作,再经过时间继电器给予一定延时,最后接通信号继电器发出报警信号。过负荷保护的动作电流按躲过变压器额定一次电流来整定,其计算公式为: (3-8)式中电流互感器的电流比。过负荷保护的动作时间一般取10s15s。3.2.5 变压器零序电流保护电力系统中,接地故障是最常见的故障形式。接于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的变压器,一般要求在变压器

37、上装设接地保护,作为变压器主保护和相邻元件接地保护的后备保护4。中性点直接接地运行的变压器均采用零序过电流保护作为变压器接地后备保护。对于中性点可能接地或不接地的变压器,需要装设两套相互配合的接地保护装置:零序过电流保护用于保护中性点接地运行方式;零序过电压保护用于中性点不接地运行方式。零序电流保护的动作电流接躲过变压器二次侧最大不平衡电流整定,最大不平衡电流取变压器二次侧额定电流的25,即 (3-9)式中,为可靠系数,取1.2;为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变比;为变压器二次侧的额定电流。零序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间一般取0.50.7s,以躲过变压器瞬时最大不平衡电流。保护灵敏度校验,按变压器二次侧干线末端最

38、小单相短路电流校验,即 (3-10)广西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第四章 变压器保护装置的硬件设计第四章 变压器保护装置的硬件设计4.1 微机保护的基本原理及其特点(一) 微机保护的基本原理:在微机保护系统中,输入量的电气量经过采样和模数变换所形成的离散数字信号传送到中央处理器,根据该保护系统应具有的功能进行相应的数值分析、运算和判断,最终输出跳闸与否的命令,或同时输出计算结果,以实现继电保护功能。(二) 微机保护的特点: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的普遍特点可归纳为:维护调试方便,具有自动检测功能;可靠性高,具有极强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可实现常规模拟保护很难做到的自动纠错,即自动识别和排除干扰,防止由于干扰

39、而造成的误动作,并具有自诊断能力,可自动检测出保护装置本身硬件系统的异常部分,配合多重化设计可有效地防止拒动;保护装置自身的经济性、可扩展性强,易于获得附加功能;保护装置本身的灵活性大,可灵活地适应于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变化;保护装置的性能得到很好地改善,具有较高的运算和大容量的存储能力等等。4.2 微机保护装置的构成一台完整的微机保护装置主要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构成。硬件指模拟和数字电子电路,硬件提供软件运行的平台,并且提供保护装置于外部系统的电气联系;软件指计算机程序,由它按照保护原理和功能的要求对硬件进行控制,有序地完成数据采集、外部信息交换、数字运算和逻辑判断、动作指令执行等各项操作。保护

40、性能是由软件来实现的。在相同硬件条件下,由于配置不同的软件,可得到不同的保护性能,也可在同一硬件条件下实现多种保护性能5。1. 微机保护装置的硬件主要包括:数据采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开关量输入/输出系统、通信接口、人机接口及供电电源。微机保护装置的硬件系统原理框图如下图4-1所示。图4-1 微机保护装置的硬件系统原理框图2. 微机保护装置的软件部分主要包括:初始化模块、数据采集管理模块、故障计算模块、故障检出模块以及保护功能模块等等。4.3 变压器保护装置主系统的硬件设计本课题所设计的变压器保护装置采用ATmega16单片机为核心,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数据采集部分,信号处理部分,单片机控制

41、部分,键盘、显示及控制输出部分等。该硬件设计原理为:数据采集电路以模拟信号形式将变压器的温度、电压及电流信号传至单片机。单片机经采样保持后通过自身集成A/D转换器将模拟电压转化为控制系统可用的数字量。单片机根据用户设定的目标报警信号,决定保护装置的工作状态,同时单片机与PC机通信,通过PC机来实现远程控制,使系统达到对变压器状态实现实时测控的功能。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现场各种状态参量均由数码管实时显示。装置的总体框图如图4-2所示。图4-2 保护装置总体框图4.3.1 ATmega16微处理器ATmega16是基于增强的AVR RISC结构的低功耗8位CMOS微控制器。由于其先进的指令集以及单时钟

42、周期指令执行时间,ATmega16的数据吞吐率高达1MIPS/MHz,从而可以缓减系统在功耗和处理速度之间的矛盾6。ATmega16的主要特征有:1、高性能、低功耗的8位AVR微处理器。2、先进的RISC结构。131条指令,大多数指令执行时间为单个时钟周期;32个8位通用工作寄存器;全静态工作;工作于16MHz时性能高达16MIPS,只需两个时钟周期的硬件乘法器。3、非易失性程序和数据存储器16K字节的系统内可编程Flash擦写寿命10000次,有512字节的EEPROM擦写寿命100000次;1K字节的片内SRAM,可以对锁定位进行编程以实现用户程序的加密。4、JTAG接口(与IEEE 11

43、49.1标准兼容)符合JTAG标准的边界扫描功能,支持扩展的片内调试功能,通过JTAG接口实现对Flash、EEPROM、熔丝位和锁定位的编程。5、外设特点两个具有独立预分频器和比较器功能的8位定时器/计数器,一个具有预分频器、比较功能和捕捉功能的16位定时器/计数器,具有独立振荡器的实时计数器RTC,四通道PWM,8路10位ADC,两个可编程的串行USART,可工作于主机/从机模式的SPI串行接口,具有独立片内振荡器的可编程看门狗定时器,片内模拟比较器。6、特殊的处理器特点上电复位以及可编程的掉电检测,片内经过标定的RC振荡器,片内/片外中断源,6种睡眠模式。7、I/O和封装具有32个可编程

44、的I/O口,封装形式有:40引脚PDIP封装,44引脚TQFP 封装,与44引脚MLF封装。ATmega16的引脚如图4-3所示。 图4-3 ATmega16的引脚图4.3.2 多路模拟开关CD4051ATmega16有8路10位ADC,因此有多路的参量进行A/D、D/A转换的情况出现。对此,可采用公共的A/D、D/A转换电路。利用多路开关轮流切换各路模拟量与A/D、D/A转换电路的通道,使一个A/D转换器能完成多个模拟信号的转换,能够节省硬件开销,达到分时的目的。本系统采用多路模拟开关CD4051实现转换功能。CD4051芯片有3个二进制控制输入端A、B、C和1个禁止输入端INH,用3位二进

45、制信号来选择8个通道中的一个通道。其真值表见表4-1。表4-1 CD4051真值表输入状态接通通道INHCBACD405100000000110010200113010040101501106011171均不接通CD4051与ATmega16的连接电路图如图4-4所示。图4-4 ADC回路切换电路本电路中温度、电压及电流信号分别与多路开关CD4051的X0X2相连,而ATmega16的PB0PB2三个引脚来控制CD4051的选择通道以实现A/D转换回路的切换。4.3.3 温度采集系统变压器在运行时所产生的空载损耗和负载损耗都转化为热能,从而使变压器发热。变压器的热量主要来源于铁心和绕组,一般说

46、来,绕组温度最高,铁心次之。而温度过高可能是变压器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信息,同时高温也对变压器的绝缘特性有的很大影响。因此,实时对变压器的温度进行采集是变压器保护装置的重要措施。AD590是美国Analog Devices公司生产的单片集成两端式集成温度电流传感器,它具有体积小、精度高、价格低、不需辅助电源、线性好、性能稳定等一系列优点,因此常用于测温和热电偶的冷端补偿7。(一) AD590的工作原理流过器件电流的微安数等于器件所处环境温度的热力学温度(开尔文)度数。即AD590当温度改变1度(绝对温度)获得1电流输出。 (4-1)式中为流过器件(AD590)的电流,单位为,T为温度

47、,单位为K。在被测温度一定时,AD590相当于一个恒流源,把它和530V的直流电源相连,并在输出端串接一个1k的恒值电阻,那么,此电阻上流过的电流将和被测温度成正比,此时电阻两端将会有1mV/K的电压信号。其基本电路如图4-5所示。(二)AD590的主要特性如下:1)测温范围为55+150。 图4-5 AD590基本电路图 2)电源电压范围为4V30V。电源电压从4V到6V变化,电流变化1,相当于温度变化1K。当电源电压在510V之间,电压稳定度为1时,说产生的误差只有0.01。3)AD590可以承受44V正向电压和20V反向电压。因而器件反接也不会损坏器件。4)输出电阻为710M。5)电阻采

48、用激光修刻工艺,使在+25(298.2K)时,器件输出298.2。AD59精度很高,共有I、J、K、L、M五档。其中M档精度最高,在55+150范围内,非线性误差在0.3;I档误差较大,误差为10,应用时应校正。(三)采用AD590构成的测温系统由于AD590的增益有偏差,电阻也有误差,因此在使用AD590测量温度时要对其测量电路进行调整。图4-6是用于测量摄氏()温度的电路。图中用电位器R1调零点,用R2调增益,若要改变增益,如使输出为200mV/,就要增大反馈电阻(图中反馈电阻R4与电位器R2串联而成)来实现。调整后,在室温下进行校验。图4-6 AD590应用电路图中,AD581是高精度集

49、成稳压器,输入电压最大为40V,输出为10V。4.3.4 电压电流采集系统变压器的主保护之一为差动保护,差动保护的判断依据就是变压器一、二次侧的电压、电流的平衡关系,因此,准确而实时地测量电压和电流是变压器保护装置的可靠运行的有力保证。三相电压电流分别采用变压器一、二次侧的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测量。通过TV、TA变换后形成模数转换电路可以测量的电压,然后经低通滤波器(ALF)、采样保持器(S/H)及模数转换芯片(ADC)转变成数字量,再由单片机对这些数字量进行比较、判断。(一)电压数据采集1. 变压器一次侧电压采用JDZ-10型电压互感器测量。JDZ-10型电压互感器是用环氧树脂浇注的半封闭

50、式电压互感器,供频率为50Hz、10kV电力系统作电压,电能测量及继电保护用。本型号互感器为环氧树脂浇注式绝缘结构,铁心为叠片式,芯柱上套装一、二次绕组、一次绕组与二次绕组为同心式,绕在同一个骨架上,整个线圈外部用环氧树脂浇注成形,二次绕组的引线过浇注体上的两个嵌装螺母引出为a.x。一次绕组的引线通过浇注体上的两个高压接线端子引出为A.X。1)产品型号及意义为:图4-7 型号意义2)其基本技术参数如表4-2所示。表4-2 JDZ-10型互感器技术参数型号额定电压比(V)额定频率(Hz)额定输出(VA)极限输出(VA)额定绝缘水平(kV)0.2级0.5级JDZ-1010000/100503080

51、50012/42/753)工作环境及安装:1. 额定二次电流5A或1A;2. 环境温度:最高温度+40,最低温度5,日平均不超过30; 3. 环境湿度: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85%(20); 2. 变压器二次侧电压采用JDG4-0.5型电压互感器测量。JDG4-0.5型电压互感器是用热固性酚醛塑料作为绝缘骨架的干式电压互感器,适用户内500V及以下、额定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路中作电压、电能测量或继电保护用。基本技术参数见表4-3。表4-3 JDG4-0.5型互感器技术参数型号额定电压比(V)额定频率(Hz)额定输出(VA)准确级极限输出(VA)JDG4-0.5200/10050300.5级500

52、220/100380/100500/100变压器一次侧及二次侧电压的采集电路如图4-8所示。图4-8 变压器电压采集电路3. 单片机电路板上使用的电压互感器选用TV1013-1型微型精密交流电压互感器。1)特点:1. 体积小,精度高;2. 全封闭,机械和耐环境性能好,电压隔离能力强,安全可靠。2)使用环境条件:1. 环境温度:5585;2. 相对湿度:温度为40时不大于90%;3)工作频率范围:20Hz20kHz。4)绝缘耐热等级:B级(130)。5)安全特性:1. 绝缘电阻:常态时大于1000M;2. 抗电强度:可承受工频2000V/1分钟;3. 阻 燃 性:符合UL94Vo级。6)外形图、

53、安装尺寸和线圈图: 7)性能参数:TV1013-1是一种电流型电压互感器,典型应用如图4-9(a)和图4-9(b),性能参数见表4-4。 图4-9(a) 图4-9(b)表4-4 TV1013-1典型应用的性能参数使用方法输入电压输出电压额定电流相移非线性度线性范围隔离耐压图(a)法1000V0.5V2mA/2mA300.2%1.5倍额定6kV图(b)法1000V1/2V倍IC电源电压2mA/2mA50.1%2倍额定6kV8)注意事项:本型电压互感器其原理是电流型电压互感器,所以次级电路不允许开路使用,也因于此,请不要在次级回路安装熔断器。(二)电流数据采集1. 变压器一次侧采用LZZB1-10

54、(HAT)型高精度电流互感器对电流进行测量。LZZB1-10(HAT)型电流互感器为支柱式结构,采用环氧树脂全封闭浇注成型。耐污秽、耐潮湿性能好。有两个二次绕组,第一个二次绕组的准确限值系数达5P20,精确度为0.2(或0.5)级,可以供保护用或保护、测量共用。第二个二次绕组的精确度为0.1级,并同时满足0.2级要求,可以供计量用或计量、测量共用。LZZB1-10(HAT)型互感器的型号及其含义如下所示。图4-10 型号含义LZZB1-10(HAT)型互感器的结构与规格有:本型电流互感器有多种变比:30/5A(1A)、40/5A(1A)、50/5A(1A)、75/5A(1A)、100/5A(1

55、A)、150/5A(1A)、200/5A(1A)、300/5A(1A)、400/5A(1A)、600/5A(1A)、750/5A(1A)、800/5A(1A)、1000/5A(1A)、1200/5A(1A)、1500/5A(1A)、1600/5A(1A)、2000/5A(1A)多种。2. 二次侧电流互感器采用LMZJ1-0.5型(500800/5A)电流互感器。其外形见图4-11所示。 LMZJ1-0.5系列电流互感器适用于额定频率50Hz、额定工作电压为0.5kV及以下的交流线路中作电流、电能测量或继电保护用。正常工作条件:1、周围空气温度为540,且其24h内的平均温度值不超过+35;2、

56、40环境下空气的相对湿度不超过50%;在较低的温度下可以允许有较高的相对湿度,最高不超过80%。 图4-11 LMZJ1-0.5外形 可知,LMZJ1-0.5型电流互感器可利用于本保护装置的二次侧电流测量。变压器一次侧及二次侧的电流采集电路如图4-12。图4-12 变压器电流采集电路3. 单片机电路板上使用的电流互感器选用TA1016-2微型精密交流电流互感器。1)特点:1立式穿芯印刷线路板直接焊接安装、外形美观;2体积小,精度高;全封闭,机械和耐环境性能好,电压隔离能力强,安全可靠。2)使用环境条件:1. 环境温度:5585;2. 相对湿度:温度为40时不大于90%;3)工作频率范围:20H

57、z20kHz。4)绝缘耐热等级:F 级(155)。5)安全特性: 1. 绝缘电阻:常态时大于1000M;2. 抗电强度:可承受工频6000V50Hz /1分钟;3. 阻燃性:符合UL94Vo级。6)外形图、安装尺寸和线圈图: 7)典型应用如图4-13(a)和图4-13(b),性能参数见表4-5。 图4-13(a) 电阻法 图4-13(b) IC法表4-5 TA1016-2典型应用的性能参数产品型号TA1016-2额定输入电流额定输出电流额定采样电阻RL额定采样电压相移非线性度线性范围耐压电阻法5A2.5mA4001V200.2%2倍额定6kVIC法5A2.5mA4001/2V倍IC电源电压50

58、.1%2倍额定6kV8)注意事项:1电流互感器初级应串联于被测电流回路中,次级应近似工作于短路状态。2电流互感器次级电路不允许开路,所以请不要装熔断器。4.3.5 采样保持电路A/D转换器在转换期间,要求输入的模拟量应保持不变,以保证A/D转换的准确进行。因此,采样信号应送至采样保持电路(亦称采样保持器)进行保持。采样保持电路是数据采集系统的重要部件,对数据采集系统的精度起决定性的作用。采样保持电路作为A/D转换的前级,主要完成信息隔离缓冲作用,如果要对变化速度快的模拟信号进行A/D转换,转换精度要求比较高,这时为了防止A/D转换过程中信号发生变化,就必须用采样保持电路。虽然在AVR单片机的模

59、数转换器中有自带的采样保持电路,但是难以在同一时间内同时进行多路信号的采样保持。本保护装置的硬件设计里,特别在单片机的外部增加了一个采样保持电路以扩展其采样保持能力。扩展的采样保持电路采用采样保持器集成芯片LF398来完成。使用采样保持器LF398将同一时刻的电压、电流值锁定,再分时输入A/D进行转换。采样保持电路如图4-14所示。图4-14 采样保持电路该采样保持电路采用BiFET技术,具有输入阻抗高,采样速率快,下降速率低等一系列优良的交直流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高精度采样保持电路中。4.3.6 ADC转换原理ATmega16有一个10位的逐次逼近型ADC。ADC与一个8通道的模拟多路复用器连接,能对来自端口A的8路单端输入电压进行采样。单端电压输入以0V(GND)为基准。单次转换的结果为: (4-2)式中,ADC:A/D转换的结果;:输入的电压;:基准电压。如果使用差分通道,结果为: (4-3)式中,:输入引脚正电压; :输入引脚负电压; :选定的增益因子。器件还支持16路差分电压输入组合。两路差分输入(ADC1、ADC0与ADC3、ADC2)有可编程增益级,在A/D转换前给差分输入电压提供0dB(1x)、20dB(10x)或46dB(200x)的放大级。七路差分模拟输入通道共享一个通用负端(ADC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