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报批稿(93页)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4092036 上传时间:2021-10-20 格式:DOC 页数:93 大小:82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重庆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报批稿(93页)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重庆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报批稿(93页)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重庆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报批稿(93页)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资源描述:

《重庆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报批稿(93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报批稿(93页)(9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 DB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 DBJxx-xxx-2013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esign standard for energy efficiency of public building (报批稿)2013- xx-xx 发布 2013- xx-xx实施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发布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esign standard for energy efficiency of public building DBJxx-xxx-2013主编单位: 批准部门: 施行日期: 2013 重 庆前 言为贯彻落实国家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

2、的基本国策,落实国务院“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国发201126号)、“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国发201141号)和国家建筑节能“十二五”规划大力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工作部署,进一步加强和推进我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工作,改善我市公共建筑的室内热环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按照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财建2012167号)的有关要求,完成了对原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50-052-2006的修订工作,使其在达到建筑节能50%要求的同时,满足国家一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及重庆市绿色建筑设计标识银级要求。本标准的主要内容是:总

3、则;术语;室内热环境与新风设计计算参数;建筑和建筑热工设计;供暖、通风和空调节能设计;电气节能设计;建筑环境设计与资源综合利用。本标准中用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标准由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由重庆市建设技术发展中心负责具体技术内容解释。(重庆市渝中区牛角沱上清寺路69号7楼,邮编:400015,电话:63601374,传真:63861277,网址:http:/www.cqct.org/index.html)。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审查专家主编单位: 重庆市建设技术发展中心参编单位: 重庆大学 机械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 重庆

4、市设计院 重庆市勘察设计协会 重庆华厦门窗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吴 波 付祥钊 谢自强 丁 勇 董孟能 赵 辉 何 丹 艾为学 谢厚礼 莫天柱 黄 萍 谭 平 张 军 丁小猷 李百战 刘 猛 冷艳锋 杨丽莉 陈红霞 何玥儿 吴 蕾 审查专家: 目 次1 总则2 术语3 室内热环境与新风设计计算参数4 建筑和建筑热工设计4.1一般规定4.2建筑围护结构热工设计4.3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5 供暖、通风和空调节能设计5.1 一般规定5.2 供暖5.3通风 5.4空气调节5.5空气调节系统与供暖系统的冷热源5.6计量与监控5.7分散式空气调节系统6 电气节能设计6.1一般规定6.2供配电系统6

5、.3照明6.4电气设备节能6.5电能计量与用电管理7 建筑环境设计与资源综合利用7.1 一般规定.7.2 建筑环境.7.3 资源综合利用. 附录A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可不强制执行本标准规定的建筑类型附录 B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Trade-off)计算附录C 夏季外遮阳系数的简化计算方法附录D国家绿色建筑一星级设计标识和重庆市绿色建筑设计银级标识达标条文要求表本标准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条文说明Content1 General Provisions2 Terms3 Calculation for indoor thermal environment design4 Building and b

6、uilding thermal engineering design4.1 General requirements4.2 Building envelope thermal engineering design4.3 Building envelope thermal performance trade-off5 Heating, ventilating and air conditioning energy-saving design5.1 General requirements5.2 Heating5.3 Ventilating5.4 Air conditioning5.5 Hot a

7、nd cold source of the air conditioning and heating5.6 Measure and monitoring5.7 Distribute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6 electrical energy-saving design6.1 General requirements6.2 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system6.3 lighting6.4 electrical equipment 6.5 electricity measurement and management7 Build e

8、nvironment design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7.1 General requirements7.2 Built environment . 7.3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AppendixA The energy saving standard is not enforceable for definition of exterior protected AppendixB Building envelope thermal performance trade-o

9、ffAppendixC The simplified computing method of summer building external shading coefficientAppendixD Compliance table for national green building star level I design and Chongqing green building silver designNote the wording of the orderList of Quoted Standards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1 总 则1.0.1 为了

10、贯彻执行国家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环境政策,统筹兼顾建筑全寿命周期内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满足建筑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改善我市公共建筑的室内热环境,进一步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以及重庆市绿色建筑建设技术水平,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T50-066,结合我市气候特点、建筑节能相关的具体情况,制定本标准。1.0.2 本标准适用于重庆市范围内的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公共建筑(包括工业建设项目中具有民用建筑功能的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1.0.3 执行本标准的绿色公共建筑除达到50%节能要求外,还将至少达到国家一星级绿色建

11、筑设计标识及重庆市绿色建筑设计标识银级要求。1.0.4 公共建筑的节能、绿色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2 术 语2.0.1 透明幕墙 transparent curtain wall可见光可直接透射入室内的幕墙。2.0.2 可见光透射比 visible transmittance透过透明材料的可见光光通量与投射在其表面上的可见光光通量之比。2.0.3 综合部分负荷性能参数 integrated part load value (IPLV)用一个单一数值表示的空气调节用冷水机组的部分负荷效率指标,它基于机组部分负荷时的性能系数值、按照机组在各种负荷下运行

12、时间的加权因素,通过计算获得。2.0.4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 building envelope trade-off option当建筑设计不能完全满足规定的围护结构热工设计要求时,计算并比较参照建筑和所设计建筑的全年供暖和空气调节能耗,判定围护结构的总体热工性能是否符合节能设计要求。2.0.5 参照建筑reference building 参照建筑是一栋符合节能标准要求的假想建筑。作为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综合判断时,与设计建筑相对应,计算全年采暖和空气调节能耗的比较对象。2.0.6 绿色建筑 green building在建筑的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

13、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2.0.7 热岛强度 heat island intensity城市内一个区域的气温与郊区气象测点温度的差值,是城市热岛效应的表征参数。2.0.8 可再生能源 renewable energy从自然界获取的、可以再生的非化石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2.0.9 非传统水源 nontraditional water source 不同于传统地表水供水和地下水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污水等。2.0.10 可再利用材料 reusable material在不改变所回收物质形态的前提下进行

14、材料的直接再利用,或经过再组合、再修复后再利用的材料。2.0.11 可再循环材料 recyclable material对无法进行再利用的材料通过改变物质形态,生成另一种材料,实现多次循环利用的材料。3 室内热环境与新风设计计算参数3.0.1 供暖室内设计计算温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主要房间应采用1622; 2 集中供暖房间的室内设计计算温度宜符合表3.0.1的规定;3 设置值班供暖房间不应低于5。表3.0.1 集中供暖房间的室内设计计算温度建筑类型及房间名称室内温度()建筑类型及房间名称室内温度()1办公楼:8.医疗及疗养建筑:办公室20 成人病房、诊室化验室20会议室、多功能厅18 儿童

15、病房、婴儿室高级病房、放射诊断室222. 餐饮:手术室、分娩室25餐厅、办公18挂号处、药房18 制作间、配餐16消毒、污物、解剖16 厨房、热加工间10太平间、药品库12副食、饮料库89.商业:3.影剧院:营业厅18观众厅、放映室16办公20休息厅18百货仓库10化妆2010旅馆:4.交通:大厅、接待16民航候机厅、办公室20客房、办公室20售票厅、候车厅16餐厅、会议室185银行: 11图书馆:营业厅18大厅16办公室20阅览、办公室206. 学校:报告厅、会议室18教室、实验室教师办公室图书阅览室18特藏、胶卷、书库1412其它:风雨操场14走道、洗手间门厅、楼(电)梯14167体育:比

16、赛厅、练习厅16体操练习厅、休息厅18运动员、教练员更衣及休息室20游泳馆263.0.2 舒适性空调室内设计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 人员长期逗留区域空调室内设计参数应符合表3.0.2的规定:表3.0.2 人员长期逗留区域空调室内设计参数类别热舒适度等级温度()相对湿度()供热工况2224301822供冷工况24264060262870注:1 级热舒适度较高,级热舒适度一般;2 热舒适度等级划分按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确定。2 人员短期逗留区域空调供冷工况室内设计参数宜比长期逗留区域提高12,供热工况宜降低12。3.0.3 工艺性空调室内设计温度、相对湿度及其允许波动范

17、围,应根据工艺需要及健康要求确定。3.0.4 辐射供暖室内设计计算温度宜降低2;辐射供冷室内设计计算温度宜提高0.51.5。3.0.5 公共建筑设计新风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 公共建筑主要房间每人所需最小新风量应符合表3.0.5-1规定。表3.0.5-1公共建筑主要房间每人所需最小新风量m3/(h人)建筑房间类型新风量办公室30客房30大堂、四季厅102 设置新风系统的医院建筑,所需最小新风量应按换气次数法确定,且应符合表3.0.5-2规定。表3.0.5-2医院建筑设计最小换气次数功能房间每小时换气次数门诊室2急诊室2配药室5放射室2病房2注:医院的洁净手术部各功能房间的新风量,执行医院洁净手术

18、部建筑技术规范GB 50333的规定。3 高密人群建筑每人所需最小新风量应按人员密度确定,且应符合表3.0.5-3规定。表3.0.5-3高密人群建筑每人所需最小新风量m3/(h人)建筑类型人员密度PF(人/)PF0.40.4PF1.0PF1.0影剧院、音乐厅、大会厅、多功能厅、会议室141211商场、超市191615博物馆、展览厅191615公共交通等候室191615歌厅232019酒吧、咖啡厅、宴会厅、餐厅302523游艺厅、保龄球馆302523体育馆191615健身房403837教室282422图书馆201716幼儿园3025234 建筑与建筑热工设计4.1 一般规定4.1.1 建筑总平面

19、的规划布局和单体建筑设计,宜考虑冬季利用太阳日照并避开主导风向,夏季有利于减少太阳辐射的影响;建筑主要采光立面的朝向宜选择本地区最佳朝向或接近最佳朝向(南偏东30至南偏西30范围)。4.1.2 单体建筑设计应结合该地区的地理、气候环境,组织好过渡季节室内外自然通风气流路线并确定通风口面积。4.1.3各主要功能房间应设外窗,其外窗(含阳台透明部分)及幕墙可开启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地板轴线面积的8%。当不能满足时,应设置机械通风系统。4.1.4 单体建筑平面设计,应合理确定冷热源和空调、风机机房的位置,缩短冷热水系统和风系统的输送距离,冷热水系统的单程输送距离不宜超过250m,风系统的输送距离不宜超

20、过90m。4.1.5 建筑变电所设置应靠近负荷中心。4.1.6 采用空气源热泵机组和风冷空调器时,空调器(机组)室外机布置和安装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建筑平面和立面设计应考虑空调器(机组)室外的安装位置,不应影响立面景观,并便于清洗和维护室外散热器;2 空调器(机组)室外机宜布置在南、北或东南、西南向的靠外墙处或屋面上;3 空调器(机组)室外机的安装应有利于通风换热,在建筑外立面的竖向凹槽内逐层布置室外机时,凹槽的宽度不应小于3.0m,室外机置于凹槽的深度不应大于4.2m;4 空调器(机组)室外机间的排风口不应相对,相对时其水平间距应大于4m;5 室外机位置处采用的遮挡或装饰,不应导致排风不

21、畅或进排风短路,避免散热条件恶化;6 应安装牢固,不应存在安全隐患。4.1.7 建筑物的外墙宜采用自保温系统。4.1.8 围护结构保温系统的防火性能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及相关主管部门有关规定。4.1.9 屋面宜采用种植屋面,外墙宜采用墙体垂直绿化。4.1.10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可不强制执行本标准规定的建筑类型见附录A。4.2 围护结构热工设计4.2.1 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应符合表4.2.1-1的规定;地面和地下室外墙热工性能应符合表4.2.1-2的规定。其中,外墙的传热系数为包括结构性热桥在内的平均值Km。表4.2.1-1 公共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和夏季综合遮阳系数限值围护结构部位传热系数K

22、 W/(m2K)屋面:0.7外墙:(包括非透明幕墙) 1.0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1.0外窗(包括透明幕墙)传热系数KW/(m2K)夏季综合遮阳系数Sc(东、南、西向/北向)各朝向外窗(包括透明幕墙)窗墙面积比20%4.720%窗墙面积比30% 3.50.50/30%窗墙面积比40% 3.00.5/0.640%窗墙面积比50% 2.80.45/0.5550%窗墙面积比70% 2.50.40/0.50屋顶透明部分3.00.40注: 1有外遮阳时,综合遮阳系数=窗的遮阳系数外遮阳的遮阳系数;无外遮阳时,综合遮阳系数=窗的遮阳系数;2外遮阳的遮阳系数按照附录C或经主管部门认可的计算软件确定

23、。表4.2.1-2地面和地下室外墙热阻限值围护结构部位热阻R (m2K)/W地面1.2地下室外墙1.2注: 1地面热阻系指土壤以上各层材料的热阻之和; 2地下室外墙热阻系指土壤以内各层材料的热阻之和。4.2.2 建筑每个朝向外窗(包括透明幕墙)窗墙面积比均不应大于70%;当窗(包括透明幕墙)墙面积比小于40%时,玻璃或其它透明材料的可见光透射比不应小于0.4。4.2.3 未设建筑自遮阳、绿化遮阳等措施的建筑西向外窗(含透明幕墙)窗墙面积比30%时应设置活动外遮阳系统。4.2.4 窗及幕墙的遮阳形式应根据其所在朝向选择,宜采用以下遮阳形式: 1 不同方位窗及幕墙的外遮阳,宜采用室外设置各种遮阳挡板、活动百叶等措施。东向和南向外窗(含透明幕墙)宜设置活动外遮阳系统;南向宜采用水平遮阳形式,东西向宜采用综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