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霍泉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实施计划报告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4092021 上传时间:2021-10-20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393.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霍泉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实施计划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霍泉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实施计划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霍泉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实施计划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资源描述:

《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霍泉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实施计划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霍泉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实施计划报告(5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霍泉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2010年实施计划报告设计单位:临汾市水利勘测设计院目 录1项目提要 11.1项目背景及依据 11.2项目所在地经济社会简况及灌区基本现状 21.3灌区骨干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1.4灌区水量供需分析 31.5主要建设内容及工程量 31.6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31.7主要效益及经济评价 41.8建设管理、建后管护及灌区管理体制改革 42项目所在地经济社会概况及灌区基本现状 52.1自然状况 52.2经济社会状况 52.3基础设施状况 62.4灌区骨干水利工程状况 62.5农业生产状况及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状况 63

2、灌区骨干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73.1骨干工程在灌区中的地位和作用 73.2骨干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73.3农业生产和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对灌区骨干工程的要求 73.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84灌区水量供需分析及水质分析 94.1灌区现状水量供需分析 94.2项目实施完成后灌区水量供需分析 104.3灌溉水质分析 125项目建设标准及规划设计方案 145.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145.2项目建设目标 145.3项目建设等级标准 145.4项目总体布局及主要单项工程设计方案选择 145.5渠道设计成果 155.6主要渠系建筑物设计成果 156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土壤流失防治 186.

3、1对环境的有利影响 186.2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及可能造成的土壤流失 186.3不利影响的防治措施及土壤流失防治 186.4环境影响评价及土壤流失防治结论 187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工程量 207.1主要建设内容 207.2主要工程数量 207.3主要材料和设备数量 208投资概算资金筹措 228.1概算依据及有关规定 228.2投资概算成果 238.3资金筹措 238.4建设资金管理 239项目效益及经济评价 379.1项目效益 379.2国民经济评价 3710项目建设管理及施工组织 4110.1项目建设管理 4110.2项目施工组织 4110.3施工进度安排 4211建后运行管护及灌区管理体制

4、 4211.1灌区运行管护及管理体制现状 4211.2建后管护机构人员和经费来源 4211.3建后管护制度及灌区管理体制改革 4311.4水价核算及水费收取 43附:1、报告附表132、单位估价表3、附图7张1项目提要1.1项目背景及依据洪洞县地处山西省南部汾河中下游,霍泉灌区位于洪洞县城东北部,设计灌溉面积10.81万亩,主要工程设施有霍泉泉源1处、干渠3条、支渠10条,主要水源为霍泉泉源,近几年泉源出水量逐渐减少,且渠道因年久失修,坍塌严重,现有建筑物大部分损坏严重,无法正常运行,多数分水口破坏严重且无控制设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于20032004年完成了中低产田改造1.65万亩,渠道

5、衬砌长7.6km及建筑物更新配套,有效遏制了灌区灌溉面积逐年下降的趋势。但是霍泉灌区现有干、支渠虽已全部衬砌,但因年久失修,大部分渠道砌石、砼坍塌,且大部分建筑物损坏,使得水量损失过大,严重影响灌区灌溉。本着“对影响灌区水源调配较大的重要渠及相应渠道建筑物进行改造”的原则,受洪洞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的委托,我院于2009年8月编制了洪洞县农业综合开发霍泉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以国农办2009167号、晋农发200966号文对其进行批复,同意改建内容及规模,建设项目为北干渠及北干一支渠改造总投资2000.58万元,2009年9月我院编制完成了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国家

6、农业综合开发霍泉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实施计划报告,2009年建设项目为北干渠配套改造。受洪洞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的委托,我院编制完成了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霍泉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2010年实施计划报告,建设内容为:北干一支渠渠道衬砌配套长8.276km(包括渠道衬砌长7.933km,涵洞及渡槽维修0.343km),灌溉面积1.037万亩,设计流量1.1m3/s。项目实施后为灌区开源节流、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创造了条件,项目的各项经济指标均满足有关规范要求,对环境无不利影响,建议尽早实施。编制主要依据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编报2009年地方切块内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可行

7、性研究报告的通知(国农办200988号)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29号)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管理实施办法(国农办200526号)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切块内资金安排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试点办法(国农办2006178号)水利部办公厅和国家农业办联合制定2009年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申报指南(办农水2008260号)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下达2009年地方切块内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中央财政资金控制指标及编报项目实施计划的通知(国农办2009167号)关于下达2009年地方切块内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中央财政资金控制指标及编报

8、项目实施计划的通知(晋农发200966号)1.2项目所在地经济社会简况及灌区基本现状洪洞县土地资源、旅游资源、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是山西省粮食生产基地和重化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人口75.8万人,农业人口66.67万人,总耕地面积118.03万亩,灌溉面积46.14万亩,现有中低产田面积81万亩,已完成中低产田改造面积25.63万亩,主要种植粮食、经济作物等。洪洞县霍泉灌区位于洪洞县的东北部,北起赵城,南至洪安涧河,西临五一渠,东傍霍山。灌区地形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属丘陵地区。霍泉灌区始建于1949年,灌区总耕地面积16.42万亩,设计灌溉面积10.81万亩,灌区辖5个乡镇115个行政村

9、,总人口17.168万人,农业人口14.7万人,以种植业为主。灌区水源主要为霍泉泉源,是临汾市灌溉面积超10万亩的大中型灌区之一,其主要灌溉渠道北干渠、中干渠、南干渠,现状渠系水利用系数为0.54,由于衬砌渠道破坏较严重,建筑物配套不完善,管理不全面,造成渗漏现象严重。1.3灌区骨干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灌区的骨干工程建于建国初期,当时,由于设计技术受到一定的局限,资金严重不足,施工条件有限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工程质量,经过多年运行,渠道及其配套建筑物大部分老化失修,致使渠道输水损失大,障碍多,严重影响灌区灌溉。近年来泉源出水量不断下降,工业城市用水量不断增加,供需水矛盾日益突出,因

10、此改造渠道配套设施,是解决农业用水短缺的根本途径。洪洞县是山西省粮食生产基地和重化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霍泉灌区涉及的5个乡镇是洪洞县主要粮食生产基地,农业用水不足严重影响着当地农业经济发展,严重阻碍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对霍泉灌区实施渠道配套改造,是切实必要的。1.4灌区水量供需分析霍泉灌区水源主要是霍泉泉源,除工业、生活用水和本灌区灌溉外,余水输送至南垣灌区曲亭水库,霍泉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0.81万亩,按50%来水,在现状情况下除满足城镇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外,还向南垣灌区输水2937万m3。由于本灌区没有调蓄能力,尚缺水751万m3,工程实施后除满足工业用水和本灌区用水外,每年可向南

11、垣灌区输水3307万m3。1.5主要建设内容及工程量2010年完成北干一支渠7.933km渠道衬砌及建筑物配套48座,主要工程量:需开挖土方2.57万m3,夯填土方0.41万m3,浆砌石1.92万m3,砼与钢筋砼0.40万m3,总投工40.19万工时。消耗水泥0.35万t,钢材15.3t,块石2.07万m3,碎石0.38万m3,砂子0.97万m3。1.6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2010年投资为760.58万元,包括建安工程费705.42万元,设备购置费4.32万元,独立费用19.59万元,基本预备费31.25万元。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国农办2009167号、晋农发200966号文件及山西省临汾

12、市洪洞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霍泉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实施计划报告,2010年投资760.58万元,筹措方式为:申请中央财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38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228万元(包括省财政配套资金152万元,市、县财政配套资金76万元),霍泉灌区自筹资金152.58万元。1.7主要效益及经济评价项目实施后年节约水量594.22万m3,改善灌溉面积5.73万亩。经济评价指标为经济内部受益率17.7%,经济效益费用比2.01,经济净现值2332.36万元,单位面积投资349.1元/亩。1.8建设管理、建后管护及灌区管理体制改革2010年项目的组织实施在山西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及山西省水利厅等主管部门领

13、导下进行,由洪洞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负责工程实施。项目建设完成后移交霍泉水利管理处负责管理。管理工作要做好水费制度、水费收取、工程管护、灌溉试验及各种观测资料的收集及管理,为实现科学管水、科学用水创造条件。2项目所在地经济社会概况及灌区基本现状2.1自然状况洪洞县地处山西省南部,是山西省第一人口大县。霍泉灌区位于洪洞县东北部,北起赵城、南至洪安涧河、西临五一渠、东傍霍山。地势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属丘陵地带,自然坡度1/501/150,地面高程460m580m。灌区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多年平均降雨量为484.5mm,年降雨量分布不均,一般7、8、9月份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63%,旱情时有发生。多

14、年平均气温12.6,年水面蒸发量为1632.5mm,无霜期200天左右、初霜期多在10月下旬,最大冻土深度60cm,最大风速13.9m/s。灌区水源主要为霍泉泉源,据19512008年共58年的实测统计分析,多年平均流量3.74m3/s,年均出水量1.18亿m3,实测资料表明1971年以来泉水流量逐年减少,已由1971年的4.38m3/s减少到2008年的2.91m3/s,加之城市工业用水量的增加,致使农业灌溉可供水量仅为1.66m3/s,尤其在农作物需水高峰期,供需水矛盾更为突出,农作物得不到适时灌溉,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2.2经济社会状况洪洞县土地资源、旅游资源、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是

15、山西省粮食生产基地和重化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人口75.8万人,农业人口66.67万人,总耕地面积118.03万亩,灌溉面积46.14万亩,现有中低产田面积81万亩,已完成中低产田改造面积25.63万亩,主要种植粮食、经济作物等。据2008年统计,粮食总产量6.2亿公斤,经济作物总产量40093万公斤,全县生产总值110亿元,农业生产总值14.2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993元。霍泉灌区包括洪洞县的广胜寺、明姜、赵城、苏堡、大槐树五个乡镇的115个行政村,总人口17.168万人,总耕地面积16.4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0.1万亩。区内土地肥沃,以盛产小麦、玉米为主,并种植有少量杂粮及经济作物

16、,农民人均纯收入4610元。2.3基础设施状况霍泉灌区对外交通便利,南北方向有霍侯一级路,东西方向有洪广路、洪古路,乡村级道路已全部硬化。当地电力充足、通信设施齐全。为灌区改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环境,项目所需块石及碎石从广胜寺料场购运,砂子从汾河岸边砂场购买,水泥、钢材、木材从洪洞县城购运。2.4灌区骨干水利工程状况灌区工程主要包括霍泉泉源1处、干渠3条(包括北干渠、南干渠、中干渠)、支渠10条,总长度78.24km,已全部进行过衬砌,泉源工程与干支渠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形成了以自流灌溉为主的霍泉灌区,多年来为当地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但由于输水渠道经多年运行,部分渠道砌体坍塌脱落,砼预制块

17、均已破坏,渠道底板淤积严重,过水能力明显减小,加之近年来泉源出水量逐渐减少,灌溉面积呈下降趋势,严重制约着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据统计,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约为0.54。北干一支渠,全长8.276km,灌溉面积1.037万亩,设计流量1.1m3/s,下设斗渠15条,渠道衬砌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大部分已坍塌,建筑物破坏严重,不能正常运行。2.5农业生产状况及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状况洪洞县霍泉灌区主要作物为小麦、玉米,小麦平均亩产量380kg,玉米亩产量350kg,加上有特殊的地理优势,使灌区农业经济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关于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情况见附表1。3灌区骨干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项目建设的

18、必要性3.1骨干工程在灌区中的地位和作用洪洞县霍泉灌区是由霍泉泉源和3条干渠及10条支渠组成的自流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0.81万亩。其中:北干渠控制面积5.73万亩,北干一支渠是从北干渠取水,灌溉面积1.037万亩。多年来,在灌区农业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3.2骨干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1)供需水矛盾日益突出泉源出水量逐年下降,工业及城市用水量不断增加,农作物需水高峰期争水抢水事件时有发生,农业作物得不到适时灌溉,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农民收入不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无法进行。(2)渠道衬砌老化北干一支渠长8.276km,衬砌长5.557km,衬砌型式有砼U型和梯形砌石渠,土渠长2.719k

19、m。目前,破坏、裂缝严重,跑水漏水损失较大。总之现状渠道渗漏现象十分严重,水资源浪费大也加大了灌区的农民负担,直接影响灌区效益的发挥。(3)渠道建筑物老化失修北干一支渠配套建筑物48座,除2座涵洞和2座渡槽尚可运行外,其余44座也破坏严重。特别是分水口配套不完善,用土挡水,配套的闸门损坏,启闭机失灵,侧墙同其他建筑物一样用浆砌石砌筑,沉陷裂缝块石掉落,不能安全运行,影响输水安全,致使灌溉工作无法正常进行。3.3农业生产和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对灌区骨干工程的要求灌区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经过多次改建,目前已形成以泉源为中心,3条干渠,10条支渠为骨干工程的输配水系统。由于泉源出水量下降,加

20、之骨干工程老化失修,使灌溉水量损失加大,特别是在干旱季节灌溉面积逐渐减小,严重影响着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根据水利部办公厅,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的要求,结合本灌区水资源现状和实行节水灌溉的要求,项目选择对灌区影响较大的,灌溉面积较集中的北干渠和北干一支渠进行渠道衬砌及配套建筑物改造,使骨干工程在霍泉灌区真正起到作用,也为下一步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提供必要的灌溉保障。3.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洪洞县是山西省的人口大县,也是农业大县,是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霍泉灌区灌溉面积占全县总耕地面积9.2%。同时,霍泉泉源担负着向山西焦化集团、洪洞县化肥厂、洪洞南垣灌区及县城生活用水任务,对全县农业发展和国

21、民经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霍泉泉源来水量逐年减少,灌区内有效灌溉面积呈下降趋势,亩最多灌溉次数为3次,不能满足作物生长期需水要求,为确保向其他用水户供水量不减小,本灌区灌溉有保证,对灌区实行节水配套改造显得更为重要。鉴于北干渠、北干一支渠是霍泉灌区的主要输水渠道,对其进行衬砌及配套建筑物改造是缓解灌区供需水矛盾的根本途径,将为灌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项目的实施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4灌区水量供需分析及水质分析4.1灌区现状水量供需分析4.1.1水源总量及构成霍泉灌区水源主要为霍泉泉水,此外还有零星分布的小泉小水,因水量较小,作为补充水源不计入来水。霍泉泉源具有1951年2008年共58

22、年实测资料,来水量见表4-1。表4-1霍泉泉源来水量统计表单位:m3/s序号年份流量序号年份流量序号年份流量119514.22119714.384119913.45219524.092219723.624219923.34319534.082319733.554319933.18419544.062419743.484419943.31519554.22519753.224519953.28619564.262619763.774619963.28719574.472719773.944719973.42819584.512819783.984819983.28919594.862919794

23、.14919993.181019604.373019803.925020003.021119614.083119813.95120012.91219624.23219823.675220022.771319634.783319833.555320032.881419644.943419843.585420043.241519654.773519853.695520053.131619664.443619863.775620062.981719674.373719873.425720072.881819684.273819883.215820082.911919694.23919893.3820

24、19704.024019903.44来水量经频率分析,平均流量3.74m3/s,50%的泉源流量3.67m3/s,年来水总量11574万m3,频率分析见表4-2。霍泉流量频率分析表表4-2单位:m3/s系列特征参数频率p(%)均值CvCs/Cv50%75%90%19512008年3.740.161.83.673.283.224.1.2现状需水量、供需水量平衡霍泉灌区担负着向山西焦化集团、洪洞县化肥厂供水任务,流量1m3/s,向洪洞县城供生活用水0.25m3/s。P=50%泉水水量为11574万m3。现状灌溉水利用系数约为0.54,设计灌溉面积10.81万亩,亩净灌溉定额272万m3,农业需水量

25、5443万m3,工业需水量3154万m3,城镇生活用水789万m3,向南垣灌区输送余水2937万m3,缺水751万m3。见表4-3。灌区供需水量平衡表表4-3单位:万m3月份项目123456789101112合计来水量932862927962975970980983101099999398111574工业用水量2682422682592682592682682592682592683154生活用水量676067656765676765676567789灌溉用水量7011008018008006406008012025445余缺水量597-141492-163-160646-155886664-

26、13244421864.2项目实施完成后灌区水量供需分析4.2.1灌溉制度灌溉制度结合本灌区的实际情况,依据历年各种作物生育期降水量,灌区试验站发展两高一优农业试验资料及山西省水利科学研究所对各种作物的灌溉试验资料及作物种植比例分析计算,其灌溉保证率为50%。(1)作物需水量根据霍泉灌区试验站试验资料及山西省水利科学研究所对各种作物的灌溉试验资料,按小麦亩产500kg,复播玉米亩产500kg,小麦生长期为10月10日至次年6月15日,复播玉米生长期为6月20日至9月30日,确定作物各月需水量见表4-4。作物需水量表4-4单位:m3/亩月份作物123456789101112合计小麦6223550

27、6547173617295复播889151230(2)有效降雨量根据灌区雨量站1971年2008年降雨资料,经频率分析,多年平均降雨量484.5mm,选取1982年作为典型年(p=50%),降雨量为482mm,作物播种前后及生长期内,日降雨量大于5mm的降雨量为有效降雨量,作物生长期降雨量利用系数分别为小麦80%,复播76%。经计算作物生长期降雨有效利用量小麦为125.3m3/亩,复播玉米为127.6m3/亩。(3)灌溉水利用系数项目实施后干渠渠道利用系数为0.93,支渠渠道利用系数为0.96,农渠渠道利用系数为0.89,田间利用系数仍采用0.86,灌溉水利用系数采用0.68。(4)灌溉定额灌

28、区各种作物的种植比例为小麦100%,复播玉米100%。由作物需水量和有效降雨量而确定的各种作物灌溉定额见表4-5。作物灌溉定额表4-5单位:m3/亩作物名称小麦复播玉米种植比例%100100灌溉定额170102(5)灌溉制度根据作物需水量及当地丰产灌水经验和霍泉灌区试验站田间试验资料而拟定,50%综合净灌溉定额为272m3/亩,亩灌溉水量按50、40、30m3考虑。灌溉制度见表4-6。灌区灌溉制度表4-6作物种植比例(%)灌水次数生育阶段灌水时间灌水天数灌水定额(m3/亩)灌溉定额(m3/亩)起止小麦1001分蘖11.1512.1420501702拔节2.153.216403抽穗4.144.2

29、916404灌浆5.55.201640玉米1001拉大叶7.157.3016401022抽雄8.118.2414323灌浆9.19.141430综合2724.2.2供需水量平衡设计水平年(p=50%)的来水流量3.67m3/s,年来水量11574万m3。根据规划,工业供水为1.0m3/s(年用水量为3154万m3),城镇生活用水量为0.25m3/s(年用水量789万m3),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8,亩净灌溉定额为272m3/亩,灌溉面积按10.81万亩计,年需水量4324万m3。供需水量平衡见表4-7。灌区供需水平衡表表4-7单位:万m3月份项目123456789101112合计来水量

30、932862927962975970980983101099999398111574工业用水量2682422682592682592682682592682592683154生活用水量676067656765676765676567789灌溉用水量557796366356355084776381594324余缺水量59735132564610140209664314873307由表4-7可看出,在满足城镇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本灌区灌溉用水外,每年还可以向南垣灌区输送余水3307万m3。4.3灌溉水质分析根据临汾市水利局、临汾市水文局环境监测中心2008年第二期临汾市水质状况通报霍泉泉源水质类别

31、为三类水质,适当处理后可作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亦可直接用于工农业用水,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5项目建设标准及规划设计方案5.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洪洞县农业综合开发霍泉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指导思想为:在水源有保证的前提下,结合项目实际,重点改造和完善灌区田面配水项目;加强管理设施建设,力争做到高标准、高质量,切实提高灌溉水利用率。为灌区的节水配套改造打好基础,也为下一步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提供必要的灌溉保证。5.2项目建设目标洪洞县霍泉灌区担负着10.81万亩的灌溉用水,随着来水量逐年下降,工业城市用水量增加,供需水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影响到霍泉灌区的农业灌溉,2010年建设项目是对北干

32、一支渠进行配套改造,提高支渠的过水能力,使支渠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96,保证霍泉灌区的灌溉工作正常运行。5.3项目建设等级标准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及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北干渠设计流量1.8m3/s,项目等别为等,主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5.4项目总体布局及主要单项工程设计方案选择5.4.1项目改造内容2010年项目改造内容为:对洪洞县霍泉灌区的北干一支渠进行衬砌配套及建筑物改建,项目改造内容见表5-1。项目改造内容表表5-1渠道名称灌溉面积设计流量渠道长度衬砌长度建筑物改建建筑物维修(万亩)(m3/s)(km)(km)(座)(座)北干

33、一支渠1.0371.18.2767.9334445.4.2渠道布置及衬砌方案比选霍泉灌区的北干一支渠为多年运用的老渠,渠道稳定,渠线布置合理,本次设计对渠道线路不作改动,只在原位置上进行改建。根据渠系工程抗冻胀设计规范SL23-91计算冻胀量结果为:浆砌石2.292.42cm,砼2.372.50cm。由于砼防渗的允许最大位移值为2cm,浆砌石的允许最大位移值为3cm,且考虑到当地石块资源丰富,相对价格较低,所以渠道衬砌应以浆砌石为主。本次设计选择三种衬砌形式进行比较,见表5-2。工程方案比较表表5-2断面型式断面尺寸工程量/米(m3)投资/米(元)底宽(m)渠深(m)边坡土方开挖土方回填浆砌石

34、砼砌石梯形渠1.20.81:0.252.91.93.1791砌石矩形渠1.51.14.11.43.2728内衬砼砌石梯形渠1.20.81:0.2531.12.30.2676从上表的计算结果可知,砼底板、砌石侧墙梯形渠较其它两种型式渠道每米最少节约投资52元,且内衬砼渠道防渗效果较好,综合比较,选择内衬砼砌石梯形渠为渠道的主要设计断面。5.5渠道设计成果渠道水力计算渠道水力计算按明渠均匀流公式计算,设计成果见表5-3,综合糙率取0.019。渠道水力要素设计成果表5-3渠道名称桩号长度纵坡i糙率n流量Q流速V渠底宽B边坡系数水深h渠深H超高h(m)(m3/s)(m/s)(m)m(m)(m)(m)北

35、干一支渠0+000-6+50065001/30000.0191.10.611.40.251.091.40.316+500-8+27617761/15000.0191.10.791.40.250.871.20.335.6主要渠系建筑物设计成果北干一支渠渠道建筑物成果见下表5-4。北干一支渠渠道建筑物一览表表5-4序号桩号名称措施改建维修10+000车桥20+165车桥30+2821#斗口40+464高灌渡槽50+482便桥60+5822#斗口70+813车桥80+9223#斗口91+179砖拱桥101+371砖拱桥111+4004#斗口121+470便桥131+550便桥141+556便桥151

36、+7825#斗口161+973便桥171+992便桥182+115车桥192+476桥涵202+589车桥212+778涵洞222+7786#斗口233+4957#斗口243+694砖拱桥253+980砖拱桥264+1178#斗口274+310车桥284+5989#斗口294+786车桥北干一支渠渠道建筑物一览表表5-4序号桩号名称措施改建维修304+873车桥314+933车桥324+985车桥335+05710#斗口345+057节制闸355+061车桥365+102车桥375+128车桥385+19811#斗口395+250车桥405+33312#斗口415+342车桥425+49813

37、#斗口435+548车桥445+748车桥455+95314#斗口465+965车桥476+377渡槽488+27615#斗口6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土壤流失防治6.1对环境的有利影响项目完成后,每年可节约水量594.22万m3,控制灌溉面积达到5.73万亩,为灌区内高标准农田的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消除大气污染有积极的作用。6.2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及可能造成的土壤流失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工程施工期间造成大气污染的因素主要有飘尘、降尘、运输车辆和施工机械、尾气等。高峰期,粉尘、飘尘有害气体在很短时间内不易扩散,造成局部大气污染;二是施工废弃土石处理

38、不当,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又跟不上,就会造成水土流失,还有可能造成长期的影响;三是施工期内临时占用部分耕地,造成耕地短时间被占用,会对部分植被有破坏作用。6.3不利影响的防治措施及土壤流失防治选用污染气体排放较少的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减少有害烟气的排放;集中施工作业时注意考虑风力、风向、大气状况等条件,避免造成局部大气污染加重;对水泥等多尘物料妥善堆放、保管和运输,避免因搬运等造成飘尘增加。本工程水土流失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具体为:工程弃渣集中堆放,渣场位置选在荒沟、荒坡等地;为稳固渣场边坡、防治弃渣流失,结合弃渣物的地质,地形条件,可采用修建挡渣墙或护坡等工程措施,然后对渣场表面进行

39、平整,覆粘土20cm,覆壤土厚50cm,并进行植被恢复。6.4环境影响评价及土壤流失防治结论工程实施后,其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如下:保证了灌区农田适时灌溉。节约水量,提高灌溉效率,保证灌溉面积。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期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的破坏,但可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环保措施妥善处理。随着工程的竣工运行和环保措施的具体实施,不利影响将逐渐得到改善和减小。工程的有利影响占主导地位,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是显著的、长期的,不利影响处于次要地位,且许多不利影响在工程施工结束后会逐渐消失。从环境的影响方面考虑,工程是可行的。水土保持防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中

40、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体现“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意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针,坚持工程措施与文物措施相结合,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使水土流失,谁治理”的原则,坚持水土保持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放使用的“三同时”原则。7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工程量7.1主要建设内容7.1.1渠道衬砌北干一支渠位于灌区北部,自北干6+320处引水,全长8.276km,设计流量1.1m3/s,设计纵坡为1/15001/3000,灌溉面积1.037万亩。该渠需全部拆除重建,采用M10水泥砂浆砌石修复,并采用现浇C20砼护帮、护底。7.1.2渠道

41、建筑物设计北干一支渠共有建筑物48座,改建44座中:节制闸1座,分水闸15座,车桥28座;维修4座中:涵洞2座长1.096km,渡槽2座长0.074km,详见表7-1。渠道建筑物统计表表7-1渠道节制闸分水口车桥陡坡涵洞渡槽名称桩号数量数量数量形式数量长度(m)数量长度(m)数量长度(m)北干一支0+0008+27611528平板2269m2747.2主要工程数量完成北干一支渠的配套改造需完成的工程量见表7-2。工程量汇总表表7-2单位:m3工程项目工程内容土方开挖土方回填砌体拆除浆砌石砼及钢筋砼合计25698404511500191984040北干一支渠道衬砌2527839501150019

42、1793680建筑物420115193607.3主要材料和设备数量完成北干一支渠的配套改造所需主要材料和设备数量需见表7-37-4。主要材料表表7-3工程项目钢材(t)水泥(t)块石(m3)碎石(m3)砂子(m3)北干一支15.334542073437879669主要设备表表7-4渠名闸门启闭机规格(m)数量(扇)规格(t)数量(台)合计1616北干一支1.51.51210.40.4131130.60.62128投资概算资金筹措8.1概算依据及有关规定1.编制依据洪洞县农业综合开发霍泉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投资估算根据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实施计划编制提纲要求,编制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规计

43、2002116号文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定额采用:建筑工程执行水利部2002水利建筑工程概算定额和2005水利工程概预算补充定额,施工机械台时费执行水利部2002水利工程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2.基础资料(1)工资计算单价人工工资预算单价工资标准按六类地区、引水及河道工程计算,人工工资分别划分为工长、高级工、中级工和初级工四个档次,分别为工长5.43元/工时、高级工5.08元/工时、中级工4.36元/工时、初级工2.33元/工时。(2)主要材料价格:材料原价参照临汾市工程建设标准定额信息(2009年第4期发布),并结合工程所在地的价格确定。原价另加运输费、装卸费、运输保险费和采保费

44、(3%计)为到工地的实际价格,作为材料的预算价格。外购砂、碎石、块石的预算价格不超过70元/m3的直接进入单价,超过者以70元/m3进入单价,超过部分计取税金后列入相应部分。(3)风、水、电价电价按临汾市电业局价格0.7元/度,水价按2.5元/m3,风价按0.10元/m3。(4)其它直接费:按直接费的4%计。(5)间接费及现场经费:按间接费及现场经费定额表中的费用标准,根据工程类别分别计取。(6)施工临时工程费:按建筑安装工程费的3%计。(7)项目勘测设计费:按建筑安装工程费的2.5%计,其中规划统筹费约占10%,勘测设计费约占90%。(8)项目建设管理费:按建筑安装工程费的3%计,其中建设单

45、位管理费约占65%,建设监理费约占35%。(9)基本预备费:按建筑安装工程费的5%计。8.2投资概算成果2010年投资760.58万元,包括建安工程费705.42万元,设备购置费4.32万元,独立费用19.59万元,基本预备费31.25万元。主要工程量:需开挖土方2.57万m3,夯填土方0.41万m3,浆砌石1.92万m3,砼与钢筋砼0.40万m3,总投工40.19万工时。消耗水泥0.35万t,钢材15.3t,块石2.07万m3,碎石0.38万m3,砂子0.97万m3。详见表8-18-9。8.3资金筹措2010年投资760.58万元,筹措方式为:申请中央财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380万元,地方财政

46、配套资金228万元(包括省财政配套资金152万元,市、县财政配套资金76万元),霍泉灌区资金152.58万元。8.4建设资金管理资金管理严格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执行,认真实行报帐制,各施工队统一做好施工日志记录,指挥部认真搞好预算和竣工决算,对全部工程实行日清月结制度,准备完善报帐制的基本资料。由农发办组织技术人员,负责对工程的检查验收。9项目效益及经济评价9.1项目效益9.1.1社会效益项目完成后,可改善灌溉面积5.73万亩,亩增产小麦80kg/亩,增产玉米80kg/亩,新增种植业总产量916.8万kg,新增种植业总产值1375.2万元,年经济效益481.32万元,渠道

47、衬砌配套后,可使干渠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93,支渠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96,年可节水594.22万m3,使当地的经济实力得以提高,使受益区农民得到真正的实惠。9.1.2生态效益灌溉水的下渗,减少了地下水下降,改善了田间小气候,营造出了和谐的生态环境。9.2国民经济评价9.2.1概述该项目国民经济评价与财务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采用动态分析法,基准点为建设期初。经济评价期与财务评价期采用32年,其中建设期2年,经济评价的社会折现率取8%,财务基准收益率取6%。9.2.2国民经济评价国民经济评价是从国家整体角度,采用影子价格,分析计算

48、项目的全部费用和效益,考察项目对国民经济所作的净贡献,评价项目的经济合理性。评价指标为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净现值及经济效益费用比。1.工程费用计算工程费用包括工程投资和年运行费用(1)工程投资该工程总投资2000.58万元,因本次概算编制中材料、设备均以市场价格为依据,扣除计划利润、税金后,影子投资的转换系数取0.898,计算得影子投资见表9-1。分年度投资表表9-1项目静态总投资(元)分年度投资(元)第1年第2年静态投资2000.581240760.58影子投资1796.521113.52683.00(2)年运行费用年运行费包括工程维修费与人员工资附加费两项。1)工程维修费:包括日常维修、养

49、护和大修理费用。取固定资产的3%。本工程固定资产形成率取75。则工程维修费为40.42万元。2)工资及工程管理费:灌区设管理人员14人,人员工资按10000元/人年计,工资及工程管理费为14万元。则年运行费为54.42万元。2.灌溉效益工程效益只计本次渠道防渗配套后节约水量用于改善灌溉面积的效益。灌区现状灌溉水利用系数0.54,按照设计灌溉制度防渗配套后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0.68,亩年净灌水量272m3,则改善面积5.73万亩年可节约用水量594.22万m3,经计算亩增产效益240元/亩(见表9-2),水利分摊系数取0.35时,则灌溉效益为481.32万元。亩效益计算表表9-2项目小麦复播玉米

50、合计改善前产量(kg/亩)300270改善后产量(kg/亩)380350亩增产量(kg/亩)8080种植比例(%)100100影子价格(元)1.61.4亩增产效益(元)1281122403.国民经济分析评价指标采用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经济效益费用比(EBCR)、经济净现值(ENPV)。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见表9-3,计算结果:经济净现值:2332.36万元经济效益费用比:2.01经济内部收益率:17.7%该工程的经济内部收益率大于社会折现率8%,经济净现值大于零,经济效益费用比大于1.2,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该项目在经济上是合理的。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表9-3单位:万元静态动态序

51、号费用流量效益流量费用流量折现效益年折现净效益累计折现净效益投资年运行费折现投资折现年运行费11113.521113.52-1113.52-1113.522683.00632.41-632.41-1745.93354.42481.3246.66382.09335.43-1410.50454.42481.3243.20353.78310.58-1099.92554.42481.3240.00327.58287.58-812.34654.42481.3237.04303.31266.27-546.06754.42481.3234.29280.85246.55-299.51854.42481.323

52、1.75260.04228.29-71.23954.42481.3229.40240.78211.38140.151054.42481.3227.22222.94195.72335.871154.42481.3225.21206.43181.22517.091254.42481.3223.34191.14167.80684.891354.42481.3221.61176.98155.37840.261454.42481.3220.01163.87143.86984.121554.42481.3218.53151.73133.201117.321654.42481.3217.16140.49123.341240.661754.42481.3215.89130.09114.201354.861854.42481.3214.71120.45105.741460.601954.42481.3213.62111.5397.911558.512054.42481.3212.61103.2790.661649.172154.42481.3211.6895.6283.941733.112254.42481.3210.8188.5377.721810.832354.42481.3210.0181.9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