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以来的对外汉字教学研究综述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4069018 上传时间:2021-10-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00年以来的对外汉字教学研究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00年以来的对外汉字教学研究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00年以来的对外汉字教学研究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2000年以来的对外汉字教学研究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0年以来的对外汉字教学研究综述(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00年以来的对外汉字教学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02 1.引言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教学是基础,也是公认的难点。提高对外汉字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环节。由此而来,对外汉字教学研究也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对外汉字教学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到了90年代逐渐受到重视并在教与学各方面的研究中取得很大进展,2000年之后的汉字教学研究又升上一个新的台阶。 本文所讨论的时间范围是2000年至2012年12月(包括2000年)。本文搜集研究成果的方法是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

2、对外汉字”为关键字进行精确匹配查询;共查询到186篇论文,经过仔细的辨别审查,共有179篇符合内容要求的论文成果。在综合考量各大刊物学术含量与科学性的基础上,共甄别筛选出57篇学术论文作为本文分类综述的内容和依据。 2.成果述评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教学行为产生都是由三个关键要素(教学者、学习者、教学内容)和两个基本的过程(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构成。教学的研究也大致从这五个方面展开。对外汉字的教学者指从事对外汉字教学的教师,学习者指母语非汉语语言的学生,教学内容也就是汉字(包括汉字的识读与书写)。与20世纪相比,在这五个方面上,2000年以来的对外汉字教学研究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尝试和探索,从而使对

3、外汉字教学的体系更加完备、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效果更加明显。 2.1教学者提高汉语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 对外汉字教学要求教师具有基本的学科素养、专业能力和教学本领,因此在如何培养具有对外汉语教学水平专业教师的问题上,有的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洪?、洪云(2011)关于对外汉字教学课程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 2.2学习者留学生主体差异的研究 学习者的主体差异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对这方面的研究也是越来越集中,主要包括对学生文化背景和认知能力的研究。 2.2.1强调区分“汉字文化圈”和“非汉字文化圈”学生的文化背景 如史迹(2012)论欧美学生的汉字认知与汉字应用、张秋红、陈鹤(2011)

4、浅谈地方高校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初级阶段的对外汉字教学设计。 2.2.2重视学生的认知能力 随着认知心理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传播和应用,对外汉字教学也开始将认知心理学的原理迁移到研究之中,通过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来提高学习的效果。如王建勤、赵金铭(2005)外国学生汉字构形意识发展模拟研究基于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的汉字习得模型。 2.3教学内容汉字本体的研究 对外汉字的教学内容是汉字。教学内容的研究主要是指汉字的本体研究,通过对汉字本身特点的把握,将其运用到教学之中。如李宝贵(2004)对外汉字教学与汉字规范问题、沙宗元(2011)对外汉语教学所用独体字及其构字状况分析。 2.3.1本体研究重点之一

5、:对规范性标准用字的多方面考察 汉字本体研究的对象大多是在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长期进修)等规范性标准和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等高频字表所选用的汉字基础上进行的。如上文提到的沙宗元(2011)对外汉语教学所用独体字及其构字状况分析。另外还有王晓光(2002)在甲级字解析基础上的对外汉字教学构想、陈建萍(2008)对外汉字教学中的支点以汉语水平等级大纲甲级字解析谈支点字构建。 2.3.2本体研究重点之二:对汉字主体形声字的考察 形声字作为汉字的主体,自然也是对外汉字教学的重点,这也由此导致了学界对形声字研究的热切。如万业馨(2000)略论形声字声旁与对外汉字教学、

6、李蕊(2005)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形声字表义状况分析。 2.4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研究主要指教学原则、方法及策略等的研究。 2.4.1教学原则 2.4.1.1意识到教学过程的阶段性和层次性。如田艳(2009)关于对外汉字教学层次性原则的思考、潘先军(2005)论对外汉字教学的层次性。 2.4.1.2字词关系的处理。关于对外汉字教学的基本单位采取“字本位”还是“词本位”的指导原则的争论一直比较受关注。最近,施正宇等学者在字词关系的处理问题上找到了一个突破口:运用认知规律和心理学以及传统的文字学原理,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在字词的联系上找方法。如施正宇(2008)词?语素?汉字教学初探。 2.4.1.

7、3认写关系的处理。针对传统的“认写同步”导致教学效率低下的弊端,学者们主张“认写分流”。如江新“认写分流、多认少写”汉字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李蕊、叶彬彬(2012)语文分进的对外汉字教学模式初探。 2.4.2教学方法和策略 2.4.2.1笔划教学。如王汉卫、苏印霞论对外汉语教学的笔划,何洪峰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笔划组合方式辨字”问题。 2.4.2.2部件教学。如殷凌燕(2004)论对外汉字教学中的部件教学、梁彦民(2004)汉字部件区别特征与对外汉字教学、曹婧一(2011)汉字的构型分析与对外汉字教学策略。 2.4.2.3偏旁教学。如李大遂(2002)简论偏旁和偏旁教学。 2.4.2.4运用汉字

8、理据性及系联法教学。现代汉字理据性教学法。如李宝贵(2005)汉字理据性与对外汉字教学、赵妍(2006)现代汉字的理据性与对外汉字教学、姚敏(2011)在现代汉字理据研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等。系联教学法。系联法汉字教学是在汉字理据性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对汉字理据性理论的进一步发挥和利用。它是在帮助学生认识到形声字的声旁和形旁都有理据可循的前提下,进一步将声符和形符作为一个整体结合起来进行系联,从而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汉字。如杜丽荣(2004)“系联法”对外汉字教学研究、李蕊(2009)汉字学习策略的介入性研究 2.4.2.5其他方法和策略。这一阶段的学者还提出了其他方法和策略,如潘先军(20

9、00)的汉字计算机输入与对外汉字教学、黄雪梅(2004)的关于联想式对外汉字教学法的构想、李香平(2006)的对外汉字教学中的“新说文解字”评述。 以上方法和策略并不是绝对的对立与排它,在对外汉字教学过程中教师既可以将其结合在一起共同使用,也可以仅仅使用某几种,同时在汉字教学的不同阶段,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选取某一种教学法为主要教学法,其他作为辅助教学法。 2.5学习过程 从对教师主体的研究扩展到对学生主体的研究,从对教师的教学过程的关注扩展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是近年来对外汉字教学研究的一个重大转变。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的理论来源主要有认知心理学、中介语理论和偏误分析理论,研究内容主要

10、包括影响学生学习习得因素的研究和偏误分析研究。 2.5.1影响学生习得因素研究。如王骏(2009)留学生汉字习得的相关因素研究。 2.5.2偏误分析研究。如张晓涛(2005)非汉字文化圈学生汉字认读偏误及对策研究。 3.结语 十余年来的对外汉字教学研究产生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而且很多学者能够在做好汉字本体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具体的教学实践经验与时代发展紧密联系,推陈出新,抓住学术前沿问题,借用认知心理学、中介语等理论,使研究的对象更广泛,内容更细致,成果更深入。除此之外,科学实验的比重增多:很多研究都是在提出假设的前提下,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避免了空泛的猜想,也使得研究成果更加科学、精

11、准、有说服力。在看到这些可喜的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目前对外汉字教学研究相对于词汇、语法等研究来说悬殊太多。我们期待着未来的几年、十几年对外汉字教学研究能够有更蓬勃的发展势头,并能形成自己的完整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李大遂.对外汉字教学发展与研究概述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4,(2):41-48. 2李大遂.对外汉字教学回顾与展望J.渤海大学学报,2007,(2):58-62. 3潘先军.近四年对外汉字教学研究述评J.汉字文化,2003,(3):58-62. 4张旺熹.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综述J.世界汉语教学,2004,(4):102-105. 5张德鑫.关于汉字文化研究和汉字教学的几点思考J.世界汉语教学,1999,(1):83-8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