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的文学研究危机及解决方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3952391 上传时间:2021-10-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论新时代的文学研究危机及解决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论新时代的文学研究危机及解决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论新时代的文学研究危机及解决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论新时代的文学研究危机及解决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新时代的文学研究危机及解决方案(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论新时代的文学研究危机及解决方案 【论文关键词】全球化;研究;文学危机 【论文摘要】美者J希利斯米勒在他的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一文中,表达了他对新时代文学研究危机的担忧。面对新时代的新问题、状况,米勒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J希利斯米勒在这篇文章中论及的核心问题,是在电信通讯高度发达的现在,传统的印刷媒介渐趋衰落,与之带来的意识形态的生成与途径及其效果的变化。综观米勒对文学生存之难的表述,可以归纳出一下几点:一是电信通讯的产生和飞速发展对传统纸媒造成了巨大冲击;二是电信通讯的发展极大地左右了受众的意识形态,并且超越了的控制;三是电信通讯的发展消解了文学、精神分析、情书等的意义;四是

2、文学从来就是生不逢时的,文学同一样,只属于过去。而他的对应方法就是利用媒体的可塑性,服务于政治,重塑意识形态;而对于文学之难,他却悲观到连解决的方案都没有提出,只是说对于尚存的文学遗脉,要“研究”,要“现在”研究。 不过,笔者却认为,米勒的观点,还有许多值得推敲的地方。 从第一点问题电信通讯的产生和发展对传统纸媒造成了巨大冲击说起。的确,随着第二次革命的推进,一个电气化的时代来临,电逐渐取代蒸汽、煤等动力,而在全球范围内独行天下,电的使用使人类的生产史发生了一次伟大的飞越,它带来的是飞速运转的马达、齿轮和机器,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继而电子化又推广到印刷、传播行业,以往单一并且传播速度不够快,

3、但是传播范围已经比较广的纸媒很快受到电子媒介的巨大冲击。因为电子传播的超快时效性、超广范围和超越纸媒视觉交流的单一而生成的多媒体技术,这些强大的功能和强大的覆盖能力都使纸媒难以望其项背。人类用以记录的载体都是为了服务于需要记录的精神思想实质,所以人类在发觉难以完全准确地记录、广泛迅速地传播时创造了文字,当人类发现文字的记录功能如果只局限在贝壳、龟甲、岩石、树叶上而不能得到更方便快捷有效的传播时人类便发明了纸与印刷术,纸的轻便利于存储、廉价利于推广、印刷术较于版刻石雕的快捷可复制性,使纸媒不但大大增强了意义的保存和传播,而且在纸媒的上,多如星河璀璨如星河的人类珍贵财产被保留,这也就是米勒说的诸如

4、文学、哲学、精神分析的经典被印刷品制作并且流传的现象。印刷品对这些珍贵的人类文化财产的保存和传播的确功不可没,但是,米勒却在新型的电子传媒面前板起面孔,表现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但是,笔者却觉得,没有必要对新生的电子媒介抱有如此大的畏惧感和反对感。 米勒的第二论点就是电信通讯的发展极大地左右了受众的意识形态,并且超越了政治的控制。米勒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电讯通讯果真如洪水猛兽一样入侵这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而更重要的是,电子媒介可以给人们制造出一种现实的幻境。当人们被包围在电子媒介的身影之中时,人们如同全面补充营养一样,维生素A、B、C、D,钙铁锌,各种讯息飞速地传播到人们的视野里,可怕的是,这

5、些讯息都是在电子媒介进行了一种“无意识”的筛选、净化处理之后得到的,就像看似全面的人体所需营养,但是都经过厂加工处理,失去了从天然果蔬摄取的本真,很可能在人体内产生异化。而电子媒介的这种过滤加工,就是米勒所忧虑的给受众一个虚幻的真实。当电子媒体铺天盖地地宣传强调一种思维、一种理念、一种现象、一种模式之后,受众会自动地认为自己所处的现实即是如此一种,于是会改变自己之前的本来丰富多样的意识而去跟随媒体出示的模范,这就是一种米勒所担心的“意识形态的控制”。并且,他站在政治统治的立场上看,认为这种现状对政治的控制也是一个威胁。所以,他说电信通讯对于人们的意识形态的控制超越了政治的能力。 米勒的第三个论

6、点就是电信通讯的发展消解了文学、哲学、精神分析、情书等的意义。这点的确是值得集中关注的问题。电子通讯的快速、方便、广泛、互动是它的优势,同时又是它的劣势。米勒在文中强调电子媒介使一切都变成讯息,电子媒介的运作就是所有这些信息的制作、存储、发送和检索。他举了个例子说亨利詹姆斯的小说在网络上可以搜得到,但是,其他很多文学作品却被遗忘在书本里随着印刷品的失落而失落。不过,我却觉得这正好可以作为一个可以反驳他的例子。而米勒说的那些他没有在网络上找到的著作,正如他所说,还是属于“这个正在迅速走向衰落的、在印刷机统治下的历史时代”。那么,我们不否认在网络上是有大量有价值的文学作品都找不到的状况,但是,我们

7、肯定电子媒介的合理性的同时却绝对没有否认印刷品存在的合理性。网络毕竟不是万国图书博物馆,它没有可能也没有义务要存储世界上所有的优秀文学财产,被网络等电子媒介遗漏了的重要讯息,当然可以去从印刷品书籍中找到归宿。这就是电子媒介和印刷品应该同时存在的有力例证。因为,人类并没有发展到可以完全用电子媒介代替印刷品的程度,也不用退化到完全用印刷品而摒弃电子媒介的程度,套用一句俗语是“不管白猫黑猫,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 米勒的第四个论点就是文学从来就是生不逢时的,文学同艺术一样,只属于过去。我不知道米勒此刻所说的文学,是指的纯粹的艺术上的文学,还是指服务于政治、意识形态的文学。但是,他悲观地说文学从来都生

8、不逢时,并同意黑格尔的说法“艺术只属于过去”。笔者推断他指的是纯粹作为艺术的文学。的确,在当今全球信息膨胀、一切都讲求快速的快餐型世界背景下,文学如果作为一种仍然保有它庄严的高雅的严肃的身份的话,现在的文学的确在飞速发展的物质文明笼罩下失去了它宁静的栖息地和那片原来的田园牧歌一般的土壤,人们飞速旋转的生活节奏和铺天盖地的信息浪冲击使人们无暇也无心去文学的庄园里驻留片刻。偶尔路过,最多侧一侧头,目光一扫而过而已。所以,电子媒介时代下的文学,越来越倾向于一种流水线的复制生产,“文化工业”一词应运而生,文学的制作就像麦当劳的汉堡一样流程分明、作用清晰、明码实价,它的灭亡也和汉堡的消化一样迅速而直接,

9、甚至都没有什么吸收进肠胃中,如果有,也是过高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文学的经典只属于以往那些用生命的作家苦心耕耘、百炼成金的结果,文学的经典只属于以往那些用热情写作的作家淡名泊利、求真求美的结果。文学不适合于在瞬息万变的当代社会里立足,因为难以立足。这是文学在当今社会难以自处的局面。 那么,如何让文学在新的历史下存活和发展,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米勒的答案是抓住仅存的文学硕果进行研究,并且就是迫在眉睫。然而,如何对现存的文学进行研究,又引发了一个新的问题。笔者的观点是,如果按照米勒的思维模式对新生的电子媒介持否定态度的话,那么文学研究的未来就只能是抱残守缺地死钻传统印刷品的罅隙了。电子媒介的发展以及当今飞速发展的物质文明给文学创作和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不过,我们也需要转换视角,改变以往只陶醉在印刷品文明时代的理想国中的僵化态度,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历史话语环境下,文学只能是走出书本,走向更为广阔的电子媒介空间,并且在瞬息无常的当代社会中,坚定地站稳自己的脚跟,探索创造出新型的文学发展道路,而不要一味地缅怀纸媒文明时的光环,并且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文学研究方法,这样,文学才不会“山重水复无路”,而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