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规划技术要求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3941621 上传时间:2021-10-19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11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供热规划技术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供热规划技术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供热规划技术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资源描述:

《供热规划技术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热规划技术要求(3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发布关于加强城市供热规划管理工作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计委(计经委)、电力局(供电局),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市政管理委员会,东北、华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电业管理局,计划单列市建委、计委、电力局: 城市集中供热(以下简称城市供热)是城市重要基础设施,是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城市供热事业发展较快。目前,全国已有172个城市建设了供热设施,“三北”地区(东北、华北、西北)供热普及率在19以上,山东、河南、江苏、浙江、湖北、上海等南方地区也相继建设了城市供热设施。实践证明:制定科学的供热规划并按规划组织实施是避免盲目建设、重复建设的有效手段。为了促进

2、城市供热事业健康发展,加强城市供热规划管理工作,我们编制了城市供热规划技术要求和城市供热规划内容深度。现随文印发,并就加强城市供热规划管理工作通知如下:一、城市供热专业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各个城市在制定城市总体规划时,应结合实际需要编制城市供热专业规划,其内容深度要符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对各专业规划的要求。 二、要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严格按照城市供热规划的技术要求和城市供热规划的内容深度的规定编制城市供热规划,并与城市规划部门进行协调。三、为了提高城市供热规划质量,必须委托具有相当资质和级别的城市规划或供热专业设计单位编制城市供热规划。 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

3、和规划供热面积在1000万平方米以上(含1000万平方米)的城市供热规划,应由具有甲级资质的规划或供热专业设计单位承担。规划供热面积在1000万平方米以下的城市供热规划,应由具有乙级资质的规划或供热专业设计单位承担。四、城市供热规划编制工作完成后,要组织进行相当级别的从事供热专业工作的专家论证。 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和规划供热面积在1000万平方米以上(含1000万平方米)的城市供热规划,要由五名以上(含五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城市规划和供热专家参加论证,其中供热方面专面家不得少于三名。规划供热积在1000万平方米以下的城市供热规划,要由三名以上(含三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城市规划或供热专家参

4、加论证。 五、强化城市供热规划的审批工作。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和规划供热面积在1000万平方米以上(含1000万平方米)的城市供热规划,要报请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规划供热面积1000万平方米以下的城市供热规划,要报请市人民政府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六、对于没有编制城市供热规划或者城市供热规划不符合上述规定要求的城市,各级政府有关部门不予批准城市供热工程项目建议书和企业新建、扩建热电项目的技术改造。国家各级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专业银行不得贷款用于供热工程建设,也不得享受有关节能贷款、技术改造贷款或贴息补助。有关燃料部门不得供给燃料煤等。 七、城市建设行政主管

5、部门主持城市供热规划的编制工作,并监督实施,当地计划、电力、环保等有关部门要参与供热规划编制工作。 八、调整、修改城市总体规划时,城市供热规划也要做相应的调整。城市供热工程建设中出现热源和热网主干线等有较大变化时,供热规划应相应调整。由于热负荷变化较快,城市供热规划五年左右进行一次调整。九、本通知适用范围为城市规划法所规定的城市规划区内。 附件:1、城市供热规划技术要求;2、城市供热规划内容深度建设部 国家计委 一九九五年三月十四日 抄送:国家经贸委,电力工业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节能投资公司。附件:1城市供热规划的技术要求 一、 总则第一条 为了贯彻国务院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执行国家对能源

6、开发和节约并重的方针,合理利用能源,治理环境污染,保证城市供热规划的编制质量,发展城市供热,制定本技术要求。 第二条 城市供热规划是对城市总体规划中供热专业规划的深化,是城市集中供热和热电结合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依据。城市供热规划要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编制。 第三条 城市供热规划包括集中热源向城市市区供应生产和生活用蒸汽、热水的所有供热方式。 第四条 编制城市供热规划既要实事求是,又要为今后的发展留在余地,既要与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和目标相适应,又要与城市其它基础设施相协调。 第五条 编制城市供热规划要打破部门、行业的界限,要贯彻近、远期相结合,工业与民用相结合,大、中、小相结合,

7、合理布局,统筹安排,分期实施的原则。 第六条 编制城市供热规划应采用先进、可靠的技术,以节约能源为前提,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 来源:考试大-城市规划师考试二、供热现状及热负荷调查 第七条 对现有工业与民用用热的热源、热网、热用户的现状进行调查;调查工业和民用供热锅炉的现状及其环境影响。根据锅炉的参数、容量、运行状况及所在位置,拟定将来承担尖蜂负荷的锅炉。 第八条 对现有的工业与民用(采暖、空调、生活热水)热负荷进行详细准确地调查,并逐项列出现有热负荷、已批准项目的发展热负荷及远期规划发展热负荷。在调查表中应列出采暖期与非采暖期最大、最小、平均热负荷。 第九条 在确定某些宾馆

8、或特殊用户的生活热水热负荷时,应考虑热水的供应方式。确定夏季热负荷时,在需要空调负荷的地区应考虑夏季用热介质制冷后,热负荷的增加量。第十条 对各类型建筑采暖供热指标的选取,应遵守CJJ90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中的规定。对各类工业热负荷应根据各部门产品单耗,生产量或参照同类企业计算。三、热源及供热方式 第十一条 在规划城市热源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现有资源、能源交通、工业发展、住宅建设、环境保护、气象水文等方面的实际情况,经过技术经济比较,优化选择合理的城市供热方式。第十二条 有条件的城市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对地热、太阳能、低温核供热和热泵等新能源、新技术的研究与利用,开辟城市集中供热热源的新途径。

9、第十三条 在经济合理的条件下热电厂(站)的建设应遵循“以热定电”的原则,合理选取热化系数,热化系数要小于1。以工业热负荷为主的系统,热化系数宜取0.80.85;以采暖热负荷为主的系统,热化系数宜取0.520.63;以工业和采暖热负荷兼有的系统,热化系数宜取0.650.75。 第十四条 充分发挥现有热电厂(站)的作用,通过增加尖峰热网加热器,配置尖峰热水锅炉,降低热化系数,扩大供热能力。 第十五条 加快老电厂的改造,可将现有火电厂中的中小型凝气机组改造为供热机组,在火电厂中增装供热机组或将大型高温高压凝汽机组,改造为发电供热两用机组。 第十六条 工业热负荷和民用热负荷常年稳定的地区,要积极建设区

10、域热电厂(站),禁止搞许多小型的自备热电厂(站);有条件的城市应积极开展对冶金、石油、化工等工矿企业余热资源的利用,发展集中供热。第十七条 热电厂(站)供热机组的选择,要严格执行小型节能热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技术规定及附件中的有关规定。 第十八条 新建或改建锅炉房应结合当地具体情况,选用容量大、热效率高的锅炉。一般特大城市单台锅炉容量不小于20t/h,热效率不小于75;大、中城市单台锅炉容量不小于/10t/h,热效率不小于70,小城市单台锅炉容量不小于4th,热效率不小于70。对于民用采暖,锅炉房安装的锅炉以36台为宜。 第十九条 积极开展联片供热,以较大的锅炉取代无消烟除尘设备的小锅炉。对各单位

11、自建小锅炉要采取严格有效的控制,近期将实现集中供热的地区不应再建永久锅炉房。 第二十条 集中锅炉房的建设要考虑将来实行多热源联网运行时,参与供热调峰的可能。 四、热力网第二十一条 城市热力网和用热设施与供热热源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同步建设。 第二十二条 热力管网的布置要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进行多种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力求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主干线应沿热负荷中心敷设,并靠近热负荷大的用户。同时还要考虑多热源联网的可能。 第二十三条 根据用户的要求和特点确定供热介质和供热参数。对于生产热负荷应以蒸汽为热介质,供热参数根据工艺要求而定;对于热水供热系统,在供热规模较大时,应首先考虑以

12、高温水作为热介质;既有工业用汽负荷又有民用热水负荷,要通过技术论证确定介质和参数。对于循环水供热系统,热源部门应考虑提高供水温度的措施。 第二十四条 城市供热系统合理输送距离:蒸汽管网的输送距离一般不宜超过4公里;热水管网的输送距离一般不宜超过10公里。 第二十五条 热网建设应首先考虑采用直埋管道的敷设方式。 第二十六条 热力管网与热用户的连接方式需经过技术经济论证确定。五、热电厂(站)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 第二十七条 调查现在和将来发展的用电负荷,及当地电力系统的供电情况、小火电的现状等。 第二十八条 调查现有的和规划建设的水电站与火电厂装机容量、水火电比重以及丰水和枯水季节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

13、。 第二十九条 在经济合理的条件下根据“以热定电”的原则,确定热电厂(站)的运行方式。 六、投资估算与经济效益分析 第三十条 供热规划中建设的热电厂(站)、现有电厂改造供热或装机供热机组、锅炉房、余热利用、热网管道和热力站等项目,需进行投资估算。 第三十一条 按国家计委规定进行年节煤量和年节约吨标煤净投资的估算。 第三十二条 提出分阶段实施供热规划的进度和投资,估算投资回收年限。 第三十三条 进行综合效益分析。体现出全社会投入少、产出多,综合效益好。 七、环境评述第三十四条 调查当地大气、水体的环境现状,提出改善环境的方法和措施。 第三十五条 严格执行环保部门制定颁发的法规、规章。在环保部门的

14、配合下,确定分阶段实现供热规划后,改善环境的状况。 第三十六条 积极采用技术先进,安全可靠,除尘效果好的设备。研究当地灰渣综合利用并提出处理意见。第三十七条 对实现供热规划后的城市环境,进行综合评述。 附件:2 城市供热规划的内容深度 第一章 概述一、城市概况 1.1.1 以城市总体规划要求收集的城市概况为基本内容。 1.1.2 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划分各功能区(包括:工业区、文教区、科研区、居住区和旅游区等)。 1.1.3 城市现在及今后五年或十年燃料需要量,及产地分析和煤质分析。 1.1.4 地热、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利用情况和开发前景。二、规划范围 1.2.1 供热规划范围,主要指在城市规划区

15、内用热负荷比较集中的市区,不包括城市郊区的农田、山区、水域、荒地等。 1.2.2 城市供热系统,主要是指热源布点、热力管道主干线和热力站布点等。 第二章 供热现状与热负荷一、供热现状 2.1.1 说明全市主要工业的类别和分布,及其供热现状和存在问题。 2.1.2 市区建筑物面积、供热面积、民用采暖的建筑面积等,不同使用性质建筑物的面积及占总面积的百分比,集中供热普及率等。 2.1.3 现有采暖用热的供应方式、比重及生活热水的供应情况;利用热能制冷的现状。2.1.4 职工冬季烤火费标准、供热成本、热价。 二、规划热负荷 2.2.1 现有工业、民用热负荷(采暖、空调、生活热水)及近、远期规划发展热

16、负荷。按现有热负荷、已批准项目的发展热负荷及远期规划发展热负荷分别列出,热负荷中应分别列出采暖期与非采暖期的最大、最小、平均热负荷。 2.2.2 热负荷调查资料来源与分析。 2.2.3 说明主要工业用汽参数、工艺要求、热负荷性质、生产班次、年运行小时数和凝结水回收情况。2.2.4 建筑采暖热负荷中,采暖供热指标的取值及采暖建筑物中不同性质建筑物所占的比重。根据供热面积及采暖热指标,计算采暖热负荷。对各类工业热负荷应根据各部门产品单耗、生产量或参照同类企业计算。 2.2.5 确定生活热水负荷的热水供应量及供应方式。探讨本市利用热能制冷的前景和可能需要的热负荷,并提出制冷的起止时间。 第三章 热源

17、的现状与规划一、现状热源 3.1.1 现有火电厂和热电厂(站)概况,每个热电厂(站)的位置、装机型号、台数、安装年月、运行状况、年发电量、供热能力。 3.1.2 市区工业和民用锅炉的现状,锅炉台数,容量,安装年月,设备状况,实际蒸发量,各类型锅炉构成,平均锅炉单台容量,热效率,燃料来源及价格,灰渣处理和环境影响,烟囱个数,操作人员,锅炉房和煤场、灰场占地等;运行状况、供热能力。 3.1.3 已利用的余热资源,供热能力、运行情况和开发的前景。 二、规划热源 3.2.1 拟扩建或新建热电厂(站)的位置、装机型号、台数、供热能力、供热参数、投产后的年发电量、供热量。拟扩建的热电厂或改造的火电厂,有无

18、扩建场地。包括厂房、煤场、灰场、水源、运输条件等。3.2.2 拟新建的集中锅炉房,每个集中锅炉房的位置、炉型与台数、供热能力、供热参数、年供热量,确定拟保留原来锅炉为尖蜂锅炉。3.2.2 将要开发的余热资源、回收利用情况、供热能力、年供热量。其它能源可以利用的情况。 第四章 实现热电联产与集中供热一、确定每个热源的供热范围 4.1.1 根据热源的位置、供热半径和最远供热距离,确定其热源的供热范围。一般在供热半径3公里的范围内不宜建第二个热电联产热源点。 4.1.2 确定该热源周围所供热的工业与民用热负荷。二、进行热电联产与分产的方案比较 4.2.1 对拟新建或扩建的热电厂(站)应进行热电联产与

19、分产的方案比较。只有论证经济合理时,才确定热电厂(站)的建设。一般锅炉单台容量在10吨时,年运行小时数在4000小时以上时,经技术经济论证合理,应搞热电联产。 4.2.2 根据热源所供应的工业与民用热负荷的大小、热负荷的性质、参数以及建厂的条件,选择合理的供热机组。 三、介绍联片供热的规模、供热量等。近期集中供热,远期可发展热电联产的情况。 第五章 热力网一、热力网系统规划 5.1.1 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安排近、远期热力管网新建和改建的计划,说明起止年限。5.1.2 近、远期热力管网建设的规模、主干线总长度、热力站总数和布点、最大管径、最远供热距离。二、蒸汽系统5.2.1 介绍工业用汽的蒸汽管网

20、系统,确定每个系统的供汽参数和流量以及凝结水回收情况。 5.2.2 蒸汽管网主干线的总长度及占总长度的百分比、最大供热距离。三、热水系统 5.3.1 介绍各个热水系统、确定采暖热水系统的供水温度与回水温度。5.3.2 热水管网主干线的总长度及总长度的百分比、最大供热距离。在有生活热水供应的地区,介绍热水供应量,冬、夏季供应方式。 5.3.3 热力站的布点和用地。四、管网走向及敷设方式5.4.1 根据供热近、远期规划要求,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合理确定管网走向,并考虑到多热源联网的可能性。 5.4.2 蒸汽管网与热水管网在市区各地段所采用敷设方式。 第六章 热电厂(站)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一、

21、电力系统概况 6.1.1 目前和将来发展的用电负荷情况。6.1.2 水电站的装机容量,丰水和枯水季节以及水电站在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 6.1.3 中低压凝汽机组改为热电站对电力系统的影响,高压凝汽机组改为发电供热两用机组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6.1.4 电力系统中小火电的状况。 6.1.5 热电厂(站)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二、热电厂(站)的运行 6.2.1 根据“以热定电”的原则,确定各热电厂(站)在全年不同季节的运行方式。6.2.2 预计各热电厂(站)的年发电、供电量,可望达到的设备利用小时数。 第七章 投资估算与经济效益分析一、投资估算 7.1.1 建设热电厂(站),改造老电厂为热电厂(站)

22、和火电厂增装供热机组的规模与投资。7.1.2 建设锅炉房规模与投资;余热利用工程的规模与投资。 7.1.3 热力管网、热力站、中继泵站和凝结水回收站的投资。 7.1.4 供热管理机构的投资。 二、主要材料估算 7.2.1 分期实现供热规划,其供热管网所需的钢树、木材、水泥量。 三、经济效益分轿 7.3.1 年节煤量的计算,年节约吨标煤净投资的估算。 7.3.2 供热规划分期实施的年跟、分期达到的年供热量、供热普及率。 7.3.3 分阶段实现供热规划所需的投资,分析经济效益,估算投资回收年限。 第八章 环境评述一、环境现状 8.1.1 当地大气、水体的环境现状。 8.1.2 供热灰渣的处理方式及

23、堆埋场地。 二、供热规划实现后的环境评述。 8.2.1 分阶段实现供热规划后大气、水体环境的改善情况,灰渣综合利用和处理的情况。8.2.2 停运的锅炉房数量、锅炉台数、姻囱减少的数量以及节约的锅炉房、煤场、灰场的占地面积。 来源:三、环境的综合评述 第九章 实现供热规划一、组织机构 二、工程实施 9.2.1 分期实现规划的热源、热网和热力站、供热范围、集中供热普及率。9.2.2 最终实现供热规划的年跟。三、建设资金来源 第十章 结论一、结论 二、存在问题及建议 第十一章 附件一、附表 11.1.1 近、远期热负荷调查表。 11.1.2 工业与民用采暖锅炉现状调查表。 采集者退散11.1.3 可

24、利用的余热资源调查表。 11.1.4 现有热电厂(电)机组型号与供热能力调查表。 11.1.5 规划热电厂(站)机组型号与供热能力调查表。11.1.6 规划集中锅炉房的供热能力汇总表。 11.1.7 新能源开发调查表。11.1.8 投资估算表。 二、附图 11.2.1 全市供热现状图 应标明现有热电厂(站)、余热利用和集中锅炉房的位置,每个热源的供热能力、供热范围。现有工业与采暖热网主干线的单线走向示意。ll.2.2 全市近、远期工业与民用热负荷分布图。 应标明工业用户与民用供热小区的位置、用热量。 11.2.3 全市近 远期工业与民用热负荷曲线图 应分别绘出各热源供热范围的工业与民用热负荷的

25、年热负荷曲线。 11.2.4 供热规划图 来源:考试大应标明现有的和规划的各类热源、每个热源的供热量、供热范围、供热半径。 11.2.5 管网规划图 应标明工业与民用供热管网主干线的单线走向、注明管径与根数、各阶段的敷设方式和长度;各热力站、中继泵站、凝结水回收站的位置。 11.2.6 热水管网水压图应标明热水管网主干线沿线地形标高,管线沿程压力损失(仅在地形变化大的城市管网需要)。如何进行城市供热工程规划 2005-8-21第一节 城市供热工程规划原则与内容一、城市供热工程规划原则1.为贯彻执行国家对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方针,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提出在城市积极推广集中供热的政策,因地制

26、宜地合理利用能源,提高经济效益,需编制好城市供热工程设施规划。集中供热就是从一个或多个热源通过热力网向城市、镇或其中某些区域热用户供热。2.城市供热工程设施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是集中供热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前提。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理地貌及气候条件的差异,城市供热工程设施规划应与城市的性质、规模及发展方向相适应。3.城市供热工程设施是城市的基础设施之一。在编制城市供热工程设施规划时,要打破部门、行业、条块与区域的界限;注意近期和远期相结合,工业与民用相结合,大、中、小型相结合;做到总体合理布局,有利分段分期实施。4.城市供热工程设施规划应尽可能采用先进和可靠的技术;强调能源的综合合

27、理利用和节约能源;重视经济效益;做到减少城市污染和保护环境的要求。5.城市供热工程设施规划应参照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技术文件执行。二、城市供热工程规划内容与深度1.城市供热工程总体规划内容与深度(1)内容预测城市热负荷。选择供热热源和供热方式。确定热源的供热能力、数量、布局及相应的供热范围。布置城市供热工程的重要设施和供 热干线管网。(2)深度说明热负荷的资料来源和调查简况;热负荷的分类预测;各类热负荷所占比例并列出采暖期与非取暖期的最大、最小及平均热负荷。探讨夏季用热制冷的可能性和所需的热负荷。现有热源状况,即热源的位置、占地面积、容量、运行情况及供热能力等。现有热源改、扩建的可能性,它包括有

28、无扩建场地,供电、供水及运输条件等。拟规划热源的位置,用地面积,热源容量,供热能力及供热范围等。工业余热资源利用的可能性;如具 备此条件,应阐述回收利用的方式。其他可利用能源的情况。初步确定供热管网的热媒形式及其参数。布置供热干线管网,干线从热源出发至供热小区的热力站或尖峰锅炉房。初定热力站和尖峰锅炉房的位置及相应的服务范围。拟定供热干线管网的敷设方式。生活用热(如热水供应系统)是否纳入城市集中供热系统,应根据当地的生活水平确定;如热水供应量小、点少时不宜纳入集中供热系统。2.城市供热工程设施分区规划内容与深度(1)内容估算城市分区热负荷。布置供热设施和供热干管。确定城市供热干管的管径。(2)

29、深度说明城市分区各类热负荷的分布,通常以综合热指标的方式估算。采暖地区的民用建筑应说明住宅建筑与其他公共建筑的百分比。工业用热按行业分类说明热负荷的特性及年运行时间。确定热源的确切位置;初定热力站、中断加压泵站、尖峰锅炉房等主要供热设 施的位置和占地面积。分区供热干管的平面布置。估算供热干管管径。确定供热干管的敷设方式;重点说明供热干管跨越市区主要街道、河流、铁路等交通要道拟采取的措施。3.城市供热工程设施详细规划内容与深度(1)内容计算规划范围内热负荷。布置供热设施和供热管网。计算供热管道的管径。估算规划范围内供热管网造价。(2)深度确定生产工艺用热(汽)量及其参数;考虑凝结水回收的可能性以

30、节约能源。采暖地区应概算每幢民用建筑的采.暖热负荷。确定热力站、中断加压泵站、尖峰锅炉的确切位置和占地面积。采暖地区新建城市街区短期内无法纳入城市区域供热系统的,可先建临时锅炉房;临时锅炉房的位置须考虑今后与城市供热系统的衔接。概算规划区内所有供热管道的管径。确定供热管的敷设方式;地上敷设的供热道应说明架空的高度,对周围景观的影响及采取有效措施。地下敷设的供热管道要说明占用地下空间的位置。确定热源的容量,热煤性质及其参数。第二节 城市热电厂规划一、新建热电厂规划1.热电厂的平面布置与用地热电厂由生产建筑和辅助建筑组成。生产建筑主要包括锅炉房、汽机房、主控室、配电和升压变电站、化学水处理间、输煤

31、系统和冷却塔等。辅助建筑有机修、仓库、车库、办公楼、食堂、宿舍等。热电厂厂区占地面积(不包括施工用地)的参考指标见表4-7-1。从表4-7-1中可见,单机容量越大,相对自地面积少。表4-7-1热电厂厂区占地面积参考指标单机容量1.22.5-5.010-20(万KW)单机容量占地1.5-2.00.8-1.20.4-0.6(万m2项KW)2.热电厂的选址热电厂选址原则如下:(1)热电厂的厂址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及供热规划确定;同时还要征得电力、环保、水利、消防等有关部门的同意。(2)热电厂尽可能靠近热负荷中心,以降低供热管网设施的投资。热电厂蒸汽干管最远输送距离宜控制在5km之内。(3)为了保证热电厂

32、燃料(主要为煤炭)供应,大型热电厂要有连接铁路专用线的方便条件或水运专用码头。因为大中型燃煤热电厂每年要消耗几十万吨甚至更多的煤炭。(4)热电厂要有良好的供水条件;供水条件对厂址的选择往往有决定性作用。(5)热电厂要有妥善解决灰渣综合利用的方法。煤炭中的灰渣随煤炭产地不同在10%30%变动,因此灰渣的产出量也相当大。当灰渣综合利用尚未落实时,应留贮灰场,其总贮量应能满足存放八年的灰渣量。贮灰场可设在热电厂附近,并尽量利用低洼地、深坑等荒地、废地。如灰渣能综合利用,宜在热电厂附近留出灰渣综合利用工厂的建设用地。(6)热电厂要按规模容量规划专用出线走廊。大型热电厂一般都有十几回输电线路和若干根大口

33、径热干管引出。供热管道所占的用地,一般一条管线要占35m的宽度。(7)热电厂要有一定的防护距离。热电厂运行时,将排出飞灰、二氧化硫等有害物。为了减轻热电厂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厂址宜选在城市全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处。厂址距人口稠密区的距离应符合环保部门的要求,通常在热电厂厂区附近留出一定宽度的卫生防护带。(8)热电厂的厂址应尽量选用荒地、次地和低产田;不占或少占良田。(9)热电厂选址要考虑职工居住和上、下班等因素。(10)工业企业在厂区内建设自备热电厂时,要注意与原有建(构)筑物和设备的间距。(11)热电厂厂址不应该选择在下列地区:滑坡或岩溶发育不良的地质地区。地震断裂带以及地震可能引发滑坡、山崩、地

34、陷、带淤泥等地段。有开采价值的矿藏上。需要大量拆迁建筑物的地区。历史文化遗址和风景游览区。3.热电厂的用水量(1)生产工艺用水量背压式供热机组输送蒸汽至热用户,一般凝结水无法回收利用,因此输送的蒸汽量即煤工艺用水量,用公式表达为G5=1.03Gz(t/h)式中Gs背压式供热机组工艺用水量(t/h)Gz背压式供热机组供汽量(t/h)。数值1.03是考虑泄漏损失的水量。抽汽式供热机组的工艺用水量应包括两部分。a.抽走的蒸汽量因无法回收利用凝结水,需补充的水量为:Gs1=1.03Gz1(t/h)式中GS1一抽汽后应补充的水量(t/h);Gz1一抽汽量(t/h)。b.经过冷凝器的乏汽要用冷却水将它冷凝

35、,冷却水是循环利用的,循环工作过程中将散失大量的水分,因此冷却水的补水量为:Gs2=(1.6-3.0)Gz2(t/h);式中Gs2一冷却水补水量(t/h);Gz2一冷凝器乏汽量(t/h);。(2)其他用水量油冷却器用水量Gs3轴承冷却器用水马Gs4空气冷却器用水Gs5生活用水Gs6锅炉补给水乌Gs74.热电厂的耗煤量热电厂燃煤量的多少将决定燃料的输送量。它与热电厂的形式、容量和煤种品质等因素密切相关。5.热电厂排灰渣量热电厂排灰渣量可按耗煤量的百分数估算,用公式Gh=Gm-p(t/h或t/a)式中Gh一每小时或每年的排灰量(t/h或t/a)Gm一热电厂每小时或每年的燃煤量(t/h或t/a)一量

36、占燃煤量的百分数,值与燃煤的低位发热量有关;低位发热量为10467kJ/kg(2500kcal/kg)时,=0.18-0.30;低位发热量为14654kJ/kg(3500kcal/kg)时,=0.18-0.30;低位发热量为1884U/kg(4500kcal/kg)时,=0.14-0.22.。二、凝汽式电厂的改造在条件具备时,将凝汽式电厂改造成热电厂是一个既快又省的好方法;主要改造方式为两种。凝汽式机组改为低真空运行方式,就是提高乏汽压力,使之能供热以解决冬季采暖期的季节性热负荷。在采暖期,冷凝器成为供热的热交换器。这种改造方式增加的设备及附件不多,占地面积也很有限。非采暖期,机组仍按凝汽式电

37、厂的模式运行。低真空与额定凝汽工况运行之间可以较方便地转换。但是,凝汽式机组在低真空运行期间,其发电量受供热量大小的直接影响;因此合理确定机组的供热负荷对其经济运行关系很大。一般希望在满足供热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供汽的压力,以利多发电。凝汽式机组改为抽汽式机组供热。在结构上只对凝汽式机组打孔抽汽。如抽汽后的蒸汽管网直接送往热用户(通常为常年性的生产工艺热负荷),仅增加管道及其管道附件,几乎不占用面积。但锅炉的补水量要增加,增加的补水量即为抽出的蒸汽量。如抽汽后加热热水(通常为季节性热负荷)需增加基本加热器、高峰加热器、循环水泵、补水定压装置等配套设施。这些设备装置需占用少量的建筑面积;用水量则

38、基本不变。第三节 城市冷、暖、汽三联供规划一、城市冷、暖、汽三联供系统的形式和特点1.三联供组成单元城市冷、暖、汽三联供系统是指利用城市各类热源,使用一套系统解决供冷、供暖和供汽问题。系统由五个单元组成。(1)热源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确定热源。应尽可能以城市的热电厂作为冷、暖、汽三联供的热源。(2)一级蒸汽管网通常表示从热源至冷暖站的蒸汽输送分配管网o(3)冷暖站冷暖站是冷、暖、汽三联供系统的核心部分。它由各种换热、制冷设备及附件组成。一般利用澳化铿吸收式制冷机作为 制冷设备。(4)二级蒸汽管网从冷暖站出发至各用户的管网系统称为二级管网。二级管网中,蒸汽管主要用于生产工艺或某些生活用热。供、田水

39、管主要用于空调用户;夏天,供水管输送冷冻水,供飞回水设计温度为8/13;冬天,供水管输送热水,供、回水温度为60/55o此外,还可以设热水管送至热水供应用户。(5)用户系统用户系统主要为生产工艺用热、生活用热和空调系统。2.城市冷、暖、汽三联供系统特点 和适用范围(1)特点以热电厂为热源,尤其采用高压的供热机组,具有节能的效益。空调系统采用澳化锺制冷方式,相对用电驱动制冷,可以减少氟污染,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与集中供热系统相比,冷暖站至用户系统的供、回水管年利用率高;即冬、夏两季均可利用。可以同时解决集中的热水供应问题。(2)适用范围冷、暖、汽三联供系统特别适合于夏季气候炎热,冬季比较寒冷,也

40、就是四季分明的地区。一般希望一年中,夏季需供冷和冬季需供暖的累积时间半年以上。从我国各地区的气候条件分析,长江流域至黄河流域之间的区域较适合三联供的模式。二、城市冷、暖、汽三联供系统的冷、热负荷估算1.冷负荷估算夏季空调用冷负荷,可采用冷负荷指标的估算方法,见表4-7-2。表4-7-2民用建筑空调冷负荷的估算指标W/m2)建筑类型宾馆高级公寓办公楼图书馆学校住宅医院商场超市体育馆影剧院饭店餐厅冷负荷100-120120-150160-20090-110130-160200-240300-4001550-180从表4-7-2中的估算指标均有一定的取值范围,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定。估算指标值取值的原则

41、为:(1)夏季气候炎热的地区,宜取上限值;(2)建筑外形复杂的建筑物,宜取上限值;外形接近方形的建筑,宜取下限值;(3)外窗比例较大,特别是有大面积幕(4)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小于5000m2时,宜取上限值;总建筑面积大于10000m2时,宜取下限值。2、夏季的空调热负荷冷暖站常采用蒸汽漠化鲤吸收式制冷机,这种制冷机是以热制冷方式,实际消耗的是蒸汽。根据目前蒸汽漠化鲤吸收式制冷机的性能(双效机组),一份热量可以得到相同数量的冷量,因此空调的冷负荷就 等于消耗蒸汽量热负荷。3.冬季热负荷估算冬季调热负荷采用热指标方式估算o具体方法为:根据采暖的面积热指标,再乘上一个系数,即qk=(1.3-1.5)

42、qfW/m2qk一一冬季空调热负荷面积热指标(W/m2);空调要求较高的(如三星以上宾馆)建筑物取上限系数1.h空调要求不太高的建筑物可取下限系数1.3。三、城市冷、暖、汽三联供系统的热源及冷暖站规划1.热源规划目前,我国已有的三联供系统大多采用热电厂作为热源,也有一些采用蒸汽锅炉房作为三联供的热源。由于夏季制冷的热负荷往往比冬季供暖的热负荷大,因此规划热源时,常以夏季空调制冷的热负荷 为依据。2.冷暖站规划(1)冷暖站的作用冷暖站内通常设置汽一水换热器,制冷机等主要设备及其附件。冬季,主要经换热器向用户供暖;夏季,通过制冷机向用 户供冷。(2)冷暖站的布置冷暖站的平面布置示意见图4-7-1。

43、冷暖站的占地面积。冷暖站宜采用单独的建筑,其占地面积可按表4-7-3估算(不包括进出管道的通道)。冷暖站内的冷却塔一般可设在冷暖站建筑的屋面上。表4-7-3冷暖站用地的面积估算表规模类型IIVV冷暖站供冷、供暖3510152025的建筑面积(万m2冷暖站占地面积350500900120015001800(m2)四、城市冷、暖、汽三联供系统管网规划1、冷、热媒参数(1)由于双效蒸汽溴化锂吸收式制的用汽压力为0.6MPa,因此一级管网的蒸汽压力应大于0.6mpa.(2)从冷暖站至空调用户采用冷、热水管。夏季供冷冻水,设计供水温度8,设计回水温度为13.冬季供热水,设计供水温度为55,设计回水温度50。夏、冬两季供、回水温差均为5。2.管径估算方法 (1)从热源至冷暖站的蒸汽管道的管径估算见表7-4-2。蒸汽管道内的绝对压力应在0.8mPa以上。 (2)从冷暖站至各空调用户的冷、热水管道管径的确定方式,应以夏季的冷负荷为依据,冷、热水管径估算见表4-7-4。表4-7-4冷、热水管管径估算表冷负荷(MW)1.753.495.236.988.7210.4712.2113.7617.45管内水流量(t/h)300600900120015001800210024003000公称管径(mm)30040045050060060070070080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