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征的检查及意义课件

上传人:磨石 文档编号:33928375 上传时间:2021-10-19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54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病理征的检查及意义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病理征的检查及意义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病理征的检查及意义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资源描述:

《病理征的检查及意义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征的检查及意义课件(3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病理征的检查及意义反射反射包括浅反射、深反射及病理反射,深反射增强的病人常出现阵挛(clonus)、霍夫曼(Hoffmann)征、罗索利莫(Rossolimo)征等体征,以往归于病理征,近来认为它们不过是深反射增强的结果。虽然正常人也可出现,但多见于锥体束损害,故仍认为归于锥体束征之列。病理征的检查及意义病理征的检查及意义病理征的检查及意义伸肌组病理反射nBabinski氏征氏征n反射弧反射弧n传入神经:胫神经n中枢:骶髓1的后角细胞腰髓45和骶髓12的前角细胞。n传出神经:腓深神经。病理征的检查及意义n检查方法检查方法能否引出能否引出Babinski氏征,氏征,诱发方法很重要。诱发方法很重要

2、。n患者卧位,下肢屈曲,检查者左手把持患者的踝关节,使肌肉放松,足呈轻度外展位。以钝针由足踵向足趾方向刺激足的外侧缘,典型的锥体束损害应出现拇指背屈,其余四指呈扇形散开,是为Babinski氏征阳性。病理征的检查及意义病理征的检查及意义n方法注意点:刺激强度要适当,过强刺激容易引起疼痛或惊恐反应,影响观察判断;过弱的刺激则不易引起反应。检查前应像患者讲明检查的意义以取得患者充分合作。同时要注意保暖,足很凉时此征不易引出,必要时应用温水浸泡后再查。病理征的检查及意义n临床意义 nBabinski氏征是锥体束损害相当可靠的指征,但此征是否存在,有时确实很难断定。典型的Babinski氏征应包括拇趾

3、背屈、其余四趾出现开扇现象(开扇征)和小腿屈曲三个部分,其中以拇趾背屈为确定Babinski氏征必不可少的主要症候。病理征的检查及意义n拇趾背屈现象拇趾背屈现象n拇趾背屈应在足底外侧缘受到刺激时立刻出现,足底刺激完成之后,拇趾背屈仍稍持续几秒钟,甚至出现痉挛性背屈。n有的人其拇趾背屈与足底刺激不同步,有时刺激消失之后相隔12秒才有背屈;有的则是足底刺激一停止,拇趾背屈也即刻消失,这些情况都不能肯定有Babinski氏征存在。因此,拇趾背屈是Babinski氏征的首要症状。病理征的检查及意义n有时除拇趾背屈之外,其余四趾也都背曲,应认为是不典型的Babinski氏征。当足趾(包括拇趾在内)呈现有

4、时背屈、有时趾曲交互出现时,要根据临床表现综合分析,不要轻易做出存在Babinski氏征的结论。病理征的检查及意义n足趾的开扇现象足趾的开扇现象n典型的Babinski氏征除拇趾背屈外,其余四趾并不背屈而是呈扇形散开,谓之足趾开扇征(fanning sign)。临床上碰到只有足趾开扇征而无拇趾背屈者,只能认为有锥体束损伤的可能性,不能肯定为Babinski氏征阳性,须密切观察。病理征的检查及意义n小腿屈曲小腿屈曲n诱发Babinski氏征时,典型者出现髋关节、膝关节与踝关节的屈曲,谓之小腿屈曲现象。这种现象即时在正常人诱发足趾反射时也存在,因此单独出现或与开扇征合并出现均无临床意义,只有当和拇

5、趾背屈一起出现时方能确定Babinski症阳性。病理征的检查及意义n上述三个现象都存在的Babinski氏征,多出现在锥体束完全横断的情况下。一般多见于脊髓病变。病理征的检查及意义判断错误的原因判断错误的原因n下运动神经元损害明显足趾背屈功能完全丧失,此时虽有锥体束损害但拇趾却不出现背屈,而常常被认为Babinski氏征阴性。n足部有明显的感觉障碍,尤其是痛觉丧失时此时刺激足底部不能产生任何反应,因而也容易产生判断上的错误,在这种情况下只能说Babinski征不明。n手足徐动症或舞蹈症时,常有足的不随意运动,尤其出现拇趾背屈现象时,容易将此种现象误认为Babinski氏证。病理征的检查及意义n

6、Babinski氏征与腱反射活跃的程度无关,例如脑卒中患者或脊髓横断患者,还在中枢神经休克期,各种腱反射减低或根本引不出的时候,Babinski氏征即可出现。但有的患者(如脑血栓形成)腱反射亢进早期就出现了但却引不出Babinski氏征,常在偏瘫后710天或更长一段时间出现。所以当Babinski氏征是否存在,或尚属可疑之时,不能依靠腱反射的情况作出判断。病理征的检查及意义nBabinski氏征的程度(以拇趾背屈程度和反应持续时间为标志)与锥体束损害程度也无平行关系。Babinski氏征只说明锥体束有损害,但并不反映其损害的严重程度。即便是极轻微的瘫痪或一过性瘫痪(此时锥体束损害一定不够严重)

7、,例如癫痫发作后的Todd氏麻痹时,也可见Babinski氏征阳性。相反,有时虽然锥体束在解剖学上有明显的病变,但在体征上却引不出Babinski氏征。这一点在判断Babinski氏征要考虑到。但是在锥体束损害时终究有绝大多数出现Babinski氏征,因此,鉴别器质性瘫痪与癔病性瘫痪Babinski氏征阳性与否仍有极肯定的意义。病理征的检查及意义Babinski氏征的等位征氏征的等位征nBabinski氏征是在刺激足趾外侧缘引起,但是其诱发区有时很广泛,可以扩大到足背、小腿部,因此在这广泛的诱发区内表浅感觉的刺激或深部感觉刺激,被动运动等皆可诱发,在这些诱发区刺激的征象与Babinski氏征表

8、现完全相同。但由于刺激部位与方法不同,故名称也不同;将这些病理征统称为Babinski等位征,它们的临床意义亦与Babinski氏征完全相同。 病理征的检查及意义nPuessp氏证氏证n划足底外侧缘,出现小趾外展,是为阳性。注意点:划足底外侧缘时用力要轻,否则可因牵拉小趾外展出现假阳性。如果检查方法得当,此征相当灵敏,锥体束早期损害别的病理征尚未出现时此征即可出现,是所有Babinski等位征中最有意义的症候。病理征的检查及意义nChaddock氏征氏征n沿足背外缘,由后向前轻划足背外侧部皮肤,出现足拇趾背屈,即为阳性。病理征的检查及意义nOppenheim氏征氏征n以拇指和食指把握胫骨前缘上

9、端,然后沿着胫骨前缘用力向下推进至踝部,出现拇指背屈者为阳性。病理征的检查及意义nGordon氏征氏征n用手挤捏腓肠肌,出现拇趾背屈者为阳性。病理征的检查及意义nSchaeffer氏征氏征n用手用力紧捏跟腱,出现拇趾背屈者为阳性。病理征的检查及意义nGonda氏征氏征n用手紧压第四趾或小趾,使之强烈趾屈,数秒钟后突然放松,出现拇趾背屈者为阳性。病理征的检查及意义n自发性自发性Babinski氏征氏征n不予外界刺激,患者在行走、用力屈足或患足沿另一腿的胫骨前缘向下滑动时,患侧足拇趾自动出现背屈现象,叫做自发性Babinski氏征,此时亦可伴有开扇征。有人认为此征亦是轻微的早期锥体束受损的症状之一

10、,当疑育锥体束病变时,可用此法检查。病理征的检查及意义关于关于Babinski氏征及其等位征的氏征及其等位征的临床评价:临床评价:n一般说来,锥体束损害时,其早期症候为Pussep氏征阳性,并出现自动Babinski氏征,但仍以Babinski氏征阳性最有诊断意义,最常出现也最确切。其它病理征则在更为广泛的病变基础上才会出现阳性反应。 病理征的检查及意义n一般说来,锥体束损害时,其早期症候为Pussep氏征阳性,并出现自动Babinski氏征,但仍以Babinski氏征阳性最有诊断意义,最常出现也最确切。其它病理征则在更为广泛的病变基础上才会出现阳性反应。生理学研究显示,在大脑皮质运动区(Br

11、odmann4区)及其下行通路的损害时出现Pussep氏征及Babinski氏征的拇趾背屈反应;若是大脑皮质运动前区(Brodmann6区)及其下行通路损害时则出现足趾开扇征,并伴有上肢的屈组病理反射。两区同时受损或两区发出的下行纤维的完全阻断则出现典型的Babinski时征既有明显的拇趾背屈又有足趾开扇征。此外Babinski及其等位征的阳性反应必须在大脑基底节功能完整的调解下才能出现,如果锥体束损害的同时,基底节也同时受累,则Babinski及其等位征可不出现。病理征的检查及意义屈肌组病理反射屈肌组病理反射病理征的检查及意义nHoffmann氏征氏征n反射弧反射弧n传入神经:正中神经、尺神

12、经n中枢:颈髓68,胸髓1n传出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病理征的检查及意义n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及临床意义n检查者以右手的食、中指夹持患者的中指末节,使其腕关节背屈,其余各指处于自然放松屈曲状态。检查者以拇指迅速弹刮患者中指指甲,此时由于中指的指深屈肌突然受牵引,而引起其它各指之掌屈曲运动反射,是为阳性。病理征的检查及意义病理征的检查及意义n如果一侧Hoffmann氏征阳性,表示该侧腱反射亢进,提示可能有锥体束损害,若两侧Hoffmann皆为阳性,若无其它神经系统体征存在时,则无定位意义,亦不能说明是双侧锥体束病变。临床上可观察到许多神经衰弱的患者,均可有双侧Hoffmann氏征阳性反应。病理征的

13、检查及意义nRossolimo氏征(足反射) n反射弧反射弧n传入神经:胫神经n中枢:腰髓5,骶髓12n传出神经:胫神经病理征的检查及意义n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及临床意义n用手指急促地弹拨患者足趾趾面,或以叩诊锤叩击足趾的趾面时,足趾急速地向趾面弯曲。n此反射阳性多表示大脑皮质运动前区(Brodmann6域)有损害。双侧Rossolimo氏征阳性常见于广泛的皮质功能弱化者,并无定位意义。病理征的检查及意义n强握反射强握反射n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及临床意义n用移动着的物体(如叩诊锤柄)或手指接触患者手掌时,引起该手持续的握持动作,即为强握反射阳性。n乳幼儿两侧出现此征为正常现象;成人如一侧出现此征,

14、为对侧额叶受损的指征。多见于假性球麻痹、脑软化患者。病理征的检查及意义其它特殊类型的病理反射其它特殊类型的病理反射n钟摆样腱反射钟摆样腱反射n患者坐位,小腿和足悬垂,叩击股四头肌键时,小腿呈现钟摆样运动。有时在上肢叩击肱三头肌键时也可出现前臂的钟摆样运动。产生这种钟摆样腱反射的机理是因为肌张力减低之故,多见于小脑病变。病理征的检查及意义脊髓自动反射脊髓自动反射病理征的检查及意义n具体引出方法是:反复刺激病灶以下的皮肤或深部感受器,瘫痪的肢体出现几个关节自动的屈曲、短缩。对侧肢体如果预先处于屈曲位的话,此时表现为各关节自动伸直。如果在刺激前,两侧肢体皆在伸直位,在刺激一侧肢体时,可引起双侧肢体的屈曲、短缩。此反射的潜伏期相当长,必须连续刺激。病理征的检查及意义n此征实质上是脊髓失去高级控制而出现的防御反射的亢进和释放。因此刺激病灶以下身体任何部位,皆可出现防御反射,这对判断病灶下界很有参考价值。病理征的检查及意义n具体表现具体表现n三重弯曲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nBabinski氏征n内脏反射亢进如膀胱、直肠的排空而出现的尿、便失禁,病灶以下皮肤多汗、反射性充血和立毛反应,这些可统称为“总体反射”。n三重弯曲必须存在,这是脊髓自动反射的主征。病理征的检查及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